跨越发展铸辉煌
千年古韵焕发勃勃生机,电亮船城展现魅力无穷,国家电网四川会理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在四川省电力公司和会理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以抓好电网建设为前提,以规范管理为基础,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融入到会理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为中国石榴之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会理县的跨越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把时间的坐标拨回到2007年4月26日,会理县委、县人民政府与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合作,改制成立了四川会理供电有限责任公司。五年来,依托国家电网公司资金、技术、管理的输入,公司屡创新高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2年公司售电量达7.79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同比2007年的2.24亿千瓦时,增长率达247.77%;与此同时,线损逐年降低,已由2007年的29%下降到10.95%,公司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到2012年12月31日,公司未发生特大环境污染事故,未发生重特大人身伤亡及安全事故,累计实现安全生产1625天。夺取了抗震救灾、抗洪抢险、抗旱保电、石榴节保电等重要保电任务的全面胜利。
公司先后获得了国家电网公司“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四川省 “灾后重建再立新功劳动竞赛先进单位”、四川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四川省电力公司“抗旱保电先进基层党组织”、四川省电力公司“农网工程管理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并涌现出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朱启能、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黄洪刚等一批优秀的基
层电力工作者,助推了公司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五年来,在省电力公司强有力电网建设资金支持下,累计投入资金近6亿元用于会理主骨架网络建设和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电网建设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公司已从改制时的唯一一座110kV 白塔变电站发展到如今基本覆盖会理全境的四座110kV 变电站。2008年,建成投运110千伏黎溪输变电工程;2010年,建成投运220千伏会理变电站;2011年, 110千伏乐寨变电站和110千伏小黑箐变电站相继建成投运;累计投入1亿元用于农村配电网络建设,累计改造75个村组,逐步满足了全县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公司还自筹资金对城南、城北等7个变电站进行了无油化、增扩容技改项目共计14项,会理电网基础比2007年有了质的变化,极大提升了会理电网供电可靠性与供电质量,形成了以220千伏会理变电站为电源点支撑区域发展,以110千伏电网为主供电网络的电网构架。2012年12月2日,沿金沙江一带负荷全部转移到35千伏通安变电站供电,会理县跨省区域供电成为了历史。
安全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公司将安全生产常态化,将安全监督标准化,将安全管理机制化,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公司首要工作的重点来抓,坚持开展春(秋)季安全大检查、反违章活动、百日安全活动、“三查四防”活动、“两抓一建”活动,以安全年活动为契机,狠抓责任制落实,狠抓管控机制,狠抓干部执行力和到岗到位,狠抓作风转变,出台了多个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制定了多个事故应急预案,大力开展设备隐患排查,深入推进作业现场标准化管理,加大线路通道
巡视清理,深入社区、学校、乡镇街道、企业开展安全用电宣传,积极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学习,加大与公检法等执法机关的合作,营造了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公司安全生产实现可控、能控、在控。
铁塔高耸穿云霄,心系客户送光明。公司紧紧围绕国家电网公司“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发电企业、服务电力客户、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宗旨,努力践行“你用电,我用心”的服务理念,全力做好优质服务工作。五年来,公司领导多次深入供区工矿企业开展上门服务,积极争取供区内的电力供应,保障了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的电力需求,全面完成了“WBA 世界拳王争霸赛”、中国首届、第二届国际石榴节、“全国汽车场地越野赛”等系列保电任务。大灾大难面前,会理电力人勇于担当,在8.30地震灾害、7.27抗洪抢险以及连续多年的抗旱保电中,发挥了电力铁军“震不疲、拖不跨、联得通”的奉献精神,树立了良好的国家电网形象。
文化引领企业强,创先争优树形象。五年来,公司党委大力开展党群共建创先争优工作,不断加强党的建设,2012年3月,公司成立了基层党委,完成了党支部向党委的转变;加大文化落地建设, 2012年6月,率先建成了国家电网企业文化落地展示室,实现企业文化在县级供电企业的落地生根;不断加强班组文化建设,加大员工业务技能和安全技能培训,大力开展技术比武活动,完成了“抄表之星”、“线路之星”、“运行之星”、“服务之星”等星级员工的评定工作;牢固把握新闻宣传工作主旋律,公司多次获得西昌电业局、会理县委“新闻宣传工作先进集体”,为公司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
境,2012年6月,公司党委获得四川省电力公司“电网先锋党支部”荣誉称号。
好风凭借力,正是扬帆时,跨过2012,站在新的起点,会理电力将认真贯彻十八大精神,主动承担国家电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责任,外塑形象,内强素质,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为促进会理经济发展、打造标杆县级供电企业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跨越发展铸辉煌
千年古韵焕发勃勃生机,电亮船城展现魅力无穷,国家电网四川会理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在四川省电力公司和会理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以抓好电网建设为前提,以规范管理为基础,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融入到会理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为中国石榴之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会理县的跨越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把时间的坐标拨回到2007年4月26日,会理县委、县人民政府与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合作,改制成立了四川会理供电有限责任公司。五年来,依托国家电网公司资金、技术、管理的输入,公司屡创新高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2年公司售电量达7.79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同比2007年的2.24亿千瓦时,增长率达247.77%;与此同时,线损逐年降低,已由2007年的29%下降到10.95%,公司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到2012年12月31日,公司未发生特大环境污染事故,未发生重特大人身伤亡及安全事故,累计实现安全生产1625天。夺取了抗震救灾、抗洪抢险、抗旱保电、石榴节保电等重要保电任务的全面胜利。
公司先后获得了国家电网公司“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四川省 “灾后重建再立新功劳动竞赛先进单位”、四川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四川省电力公司“抗旱保电先进基层党组织”、四川省电力公司“农网工程管理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并涌现出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朱启能、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黄洪刚等一批优秀的基
层电力工作者,助推了公司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五年来,在省电力公司强有力电网建设资金支持下,累计投入资金近6亿元用于会理主骨架网络建设和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电网建设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公司已从改制时的唯一一座110kV 白塔变电站发展到如今基本覆盖会理全境的四座110kV 变电站。2008年,建成投运110千伏黎溪输变电工程;2010年,建成投运220千伏会理变电站;2011年, 110千伏乐寨变电站和110千伏小黑箐变电站相继建成投运;累计投入1亿元用于农村配电网络建设,累计改造75个村组,逐步满足了全县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公司还自筹资金对城南、城北等7个变电站进行了无油化、增扩容技改项目共计14项,会理电网基础比2007年有了质的变化,极大提升了会理电网供电可靠性与供电质量,形成了以220千伏会理变电站为电源点支撑区域发展,以110千伏电网为主供电网络的电网构架。2012年12月2日,沿金沙江一带负荷全部转移到35千伏通安变电站供电,会理县跨省区域供电成为了历史。
安全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公司将安全生产常态化,将安全监督标准化,将安全管理机制化,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公司首要工作的重点来抓,坚持开展春(秋)季安全大检查、反违章活动、百日安全活动、“三查四防”活动、“两抓一建”活动,以安全年活动为契机,狠抓责任制落实,狠抓管控机制,狠抓干部执行力和到岗到位,狠抓作风转变,出台了多个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制定了多个事故应急预案,大力开展设备隐患排查,深入推进作业现场标准化管理,加大线路通道
巡视清理,深入社区、学校、乡镇街道、企业开展安全用电宣传,积极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学习,加大与公检法等执法机关的合作,营造了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公司安全生产实现可控、能控、在控。
铁塔高耸穿云霄,心系客户送光明。公司紧紧围绕国家电网公司“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发电企业、服务电力客户、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宗旨,努力践行“你用电,我用心”的服务理念,全力做好优质服务工作。五年来,公司领导多次深入供区工矿企业开展上门服务,积极争取供区内的电力供应,保障了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的电力需求,全面完成了“WBA 世界拳王争霸赛”、中国首届、第二届国际石榴节、“全国汽车场地越野赛”等系列保电任务。大灾大难面前,会理电力人勇于担当,在8.30地震灾害、7.27抗洪抢险以及连续多年的抗旱保电中,发挥了电力铁军“震不疲、拖不跨、联得通”的奉献精神,树立了良好的国家电网形象。
文化引领企业强,创先争优树形象。五年来,公司党委大力开展党群共建创先争优工作,不断加强党的建设,2012年3月,公司成立了基层党委,完成了党支部向党委的转变;加大文化落地建设, 2012年6月,率先建成了国家电网企业文化落地展示室,实现企业文化在县级供电企业的落地生根;不断加强班组文化建设,加大员工业务技能和安全技能培训,大力开展技术比武活动,完成了“抄表之星”、“线路之星”、“运行之星”、“服务之星”等星级员工的评定工作;牢固把握新闻宣传工作主旋律,公司多次获得西昌电业局、会理县委“新闻宣传工作先进集体”,为公司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
境,2012年6月,公司党委获得四川省电力公司“电网先锋党支部”荣誉称号。
好风凭借力,正是扬帆时,跨过2012,站在新的起点,会理电力将认真贯彻十八大精神,主动承担国家电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责任,外塑形象,内强素质,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为促进会理经济发展、打造标杆县级供电企业再立新功、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