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六年九月十四至十六日,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了国际和平会议,所研讨的议题包括了宗教教育促进世界和平,以及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要义与实践成效,并将举行为期三天的展览。现将传统文化展览的要义略述于此,以飨读者。
一、人类的文化遗产
在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唯有中华文明得以绵延至今,所留下的文化典章灿若群星,蔚为大观。这是人类老祖宗智慧的宝库,是属于全世界的文化遗产。
爱是宇宙的核心。中华传统文化是爱的教育,“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都与爱息息相关,皆是爱的延伸。这是中华文化最核心的内容。
中国教育的特质是自小培养爱敬存心的人生态度,从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做起,逐渐发扬光大,进而达到“凡是人,皆须爱”、“毋不敬”的广大境界。英国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博士说:“所有民族古圣先贤都在教育我们提升道德,我们要听从他们的教诲。”这是智者的箴言。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属于全人类的、弥足珍贵的智慧遗产。深值世人认知其价值,专精学习,并从中获益。
二、《四库全书》:古老的智慧宝藏
中华圣哲传诸世人“止于至善”的价值观,皆备载于《四库全书》与《四库荟要》之中。这是中国数千年历代传世典籍的集大成,收录了三千多种书籍,会集了老祖宗的智慧、理念、方法、成效与经验,完整地保存了中国有关“伦理、道德、因果、圣贤”的教诲,此为今日社会所必需。
由于《四库全书》卷帙浩繁,不易观览,于是乾隆皇帝下令撷取菁华,编成《四库全书荟要》(简称《四库荟要》),其分量是全书的三分之一。
三、《群书治要》:传统文化之精华
相较《四库荟要》而言,《群书治要》则更为精要。一千四百年前,唐太宗下诏, 命魏征等众臣将古籍中最具治国价值的内容汇集成册,成为手抄本《群书治要》,以期能“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然此书份量较大,对当今政要而言仍不易观览,于是从中再精选三六〇条,编成《群书治要三六〇》系列,并翻译成多国语言,广泛流传。这是中华文化对于化解社会问题、恢复世界安定和平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四、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汉字文言文
中国传统圣贤经典皆是以“汉字文言文”为载体。中华先祖以无尽智能,发明了文言文,将文言和语言分开,使其不受时空限制,亘古不变。文言以标准优雅的文体沟通古今,而汉字的字形、字义从上古至今一脉相承,是智能的符号、真理的传递。人类的智慧,因此得以传承,无远弗届。
以“孝”字为例,上面是“老”,下面是“子”,表示上一代与下一代是一体不二的关系。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无始无终是一个整体,由此产生真正无条件的仁慈博爱。
五、家庭教育成就中华文化的承传
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博士曾经说过:在二十一世纪,旧传统将成为新趋势。传统文化的教育启发人们的爱心与信心,将成为新趋势。
二战之前,欧洲学者研究一个课题,世界上四大古文明三个都消失了,为何中华文明还存在?最后的结论是:可能是中国人重视家庭教育的缘故。
家庭教育始于胎教:母亲心正、言正、行正。孩子的第一本书,是母亲的心。婴儿:从出世开始,孩子就已经在看、在听、在学习了。要屏蔽一切负面信息。父母长辈齐心协力用《弟子规》为孩子做出最好的典范。三年当中为扎根教育,培养小孩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懂得趋善避恶,一生不会改变。
以孔子家族为例。孔氏家族七十多代,代出人才,这与其“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成功教育息息相关。
六、经典教育:启发智慧的圣贤教育
儿童:从四岁开始,学习洒扫应对,重复诵读经典,启发其根本智。青年:求师问道,学做圣贤,将幼时所背诵的经典之妙义,在师友的协助下得以体悟,以成就德行、造福社会。壮年:奉献社会,提携后进,帮助年轻人成长。老年:告老还乡,在家塾中协助先生教化子孙。回归家庭、享天伦之乐,延续家学,著书立说。
溯源历史,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教育的理念即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方法是“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学生依此法诵读儒释道经典一千、三千、六千遍……乃至毕生读诵。由此能得“无师自通”的效果,由小悟、大悟直到大彻大悟,世法、佛法皆可达到登峰造极,成为一位德行、智慧圆满的教育家。
七、幸福企业承传“家”文化
今日世界,以血缘关系组成的传统大家庭已经不复存在,因此要以企业集团来代替和继承古代家庭教育的精神与功能。企业以仁义、道义的关系为基础,来继承中华五千年优良的家道、家规、家学与家业。
如今已有许多企业家与志士仁人用中华传统文化构建幸福企业,如吴念博董事长的苏州固锝公司及幸福伙伴企业、胡小林董事长的北京汇通汇利公司等。幸福企业的实践成果曾多次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做报告,获得与会专家学者及各国大使的赞誉。
八、结语: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诚如《论语》开篇,孔老夫子所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古圣先贤无一不是身心安乐的大智慧者。能把所学的圣贤学问落实于生活中,这是孔颜之乐、释迦之乐,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宋儒张载曾说:“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中国历代读书人的学习目标,是善中之善。能将往昔世世代代的大圣大贤所修、所弘、所传之法努力地继承与弘扬,使其代代相传、后继有人,正是我们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
二〇一六年九月十四至十六日,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了国际和平会议,所研讨的议题包括了宗教教育促进世界和平,以及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要义与实践成效,并将举行为期三天的展览。现将传统文化展览的要义略述于此,以飨读者。
一、人类的文化遗产
在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唯有中华文明得以绵延至今,所留下的文化典章灿若群星,蔚为大观。这是人类老祖宗智慧的宝库,是属于全世界的文化遗产。
爱是宇宙的核心。中华传统文化是爱的教育,“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都与爱息息相关,皆是爱的延伸。这是中华文化最核心的内容。
中国教育的特质是自小培养爱敬存心的人生态度,从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做起,逐渐发扬光大,进而达到“凡是人,皆须爱”、“毋不敬”的广大境界。英国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博士说:“所有民族古圣先贤都在教育我们提升道德,我们要听从他们的教诲。”这是智者的箴言。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属于全人类的、弥足珍贵的智慧遗产。深值世人认知其价值,专精学习,并从中获益。
二、《四库全书》:古老的智慧宝藏
中华圣哲传诸世人“止于至善”的价值观,皆备载于《四库全书》与《四库荟要》之中。这是中国数千年历代传世典籍的集大成,收录了三千多种书籍,会集了老祖宗的智慧、理念、方法、成效与经验,完整地保存了中国有关“伦理、道德、因果、圣贤”的教诲,此为今日社会所必需。
由于《四库全书》卷帙浩繁,不易观览,于是乾隆皇帝下令撷取菁华,编成《四库全书荟要》(简称《四库荟要》),其分量是全书的三分之一。
三、《群书治要》:传统文化之精华
相较《四库荟要》而言,《群书治要》则更为精要。一千四百年前,唐太宗下诏, 命魏征等众臣将古籍中最具治国价值的内容汇集成册,成为手抄本《群书治要》,以期能“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然此书份量较大,对当今政要而言仍不易观览,于是从中再精选三六〇条,编成《群书治要三六〇》系列,并翻译成多国语言,广泛流传。这是中华文化对于化解社会问题、恢复世界安定和平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四、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汉字文言文
中国传统圣贤经典皆是以“汉字文言文”为载体。中华先祖以无尽智能,发明了文言文,将文言和语言分开,使其不受时空限制,亘古不变。文言以标准优雅的文体沟通古今,而汉字的字形、字义从上古至今一脉相承,是智能的符号、真理的传递。人类的智慧,因此得以传承,无远弗届。
以“孝”字为例,上面是“老”,下面是“子”,表示上一代与下一代是一体不二的关系。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无始无终是一个整体,由此产生真正无条件的仁慈博爱。
五、家庭教育成就中华文化的承传
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博士曾经说过:在二十一世纪,旧传统将成为新趋势。传统文化的教育启发人们的爱心与信心,将成为新趋势。
二战之前,欧洲学者研究一个课题,世界上四大古文明三个都消失了,为何中华文明还存在?最后的结论是:可能是中国人重视家庭教育的缘故。
家庭教育始于胎教:母亲心正、言正、行正。孩子的第一本书,是母亲的心。婴儿:从出世开始,孩子就已经在看、在听、在学习了。要屏蔽一切负面信息。父母长辈齐心协力用《弟子规》为孩子做出最好的典范。三年当中为扎根教育,培养小孩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懂得趋善避恶,一生不会改变。
以孔子家族为例。孔氏家族七十多代,代出人才,这与其“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成功教育息息相关。
六、经典教育:启发智慧的圣贤教育
儿童:从四岁开始,学习洒扫应对,重复诵读经典,启发其根本智。青年:求师问道,学做圣贤,将幼时所背诵的经典之妙义,在师友的协助下得以体悟,以成就德行、造福社会。壮年:奉献社会,提携后进,帮助年轻人成长。老年:告老还乡,在家塾中协助先生教化子孙。回归家庭、享天伦之乐,延续家学,著书立说。
溯源历史,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教育的理念即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方法是“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学生依此法诵读儒释道经典一千、三千、六千遍……乃至毕生读诵。由此能得“无师自通”的效果,由小悟、大悟直到大彻大悟,世法、佛法皆可达到登峰造极,成为一位德行、智慧圆满的教育家。
七、幸福企业承传“家”文化
今日世界,以血缘关系组成的传统大家庭已经不复存在,因此要以企业集团来代替和继承古代家庭教育的精神与功能。企业以仁义、道义的关系为基础,来继承中华五千年优良的家道、家规、家学与家业。
如今已有许多企业家与志士仁人用中华传统文化构建幸福企业,如吴念博董事长的苏州固锝公司及幸福伙伴企业、胡小林董事长的北京汇通汇利公司等。幸福企业的实践成果曾多次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做报告,获得与会专家学者及各国大使的赞誉。
八、结语: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诚如《论语》开篇,孔老夫子所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古圣先贤无一不是身心安乐的大智慧者。能把所学的圣贤学问落实于生活中,这是孔颜之乐、释迦之乐,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宋儒张载曾说:“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中国历代读书人的学习目标,是善中之善。能将往昔世世代代的大圣大贤所修、所弘、所传之法努力地继承与弘扬,使其代代相传、后继有人,正是我们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