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需用系数
包括同时系数的,由同时系数得的。同时系数只同时使用的设备同时间的概率,需用系数指计算电流的需用系数。
需用系数除了得考虑同时系数(即考虑各种设备不会同时使用的系数),还需要考虑负荷系数(即各种设备部可能都达到额定值)。这样算下来的计算负荷就小于各种设备总负荷的相加值。
2
问题50mm2, 而有些电缆却又只有16mm2, 是否应从代号上区别,还有,ZRVV 、BVV 、VV22、JVV 等这些代号又是什么意思呢?
答案:电线是由一根或几根柔软的导线组成,外面包以轻软的护层;
电缆是由一根或几根绝缘包导线组成,外面再包以金属或橡皮制的坚韧外层。
电缆与电线一般都由芯线、绝缘包皮和保护外皮三个组成部分组成。
常用电缆的特性如下:
CEF ——乙丙橡胶绝缘氯丁橡胶护套,船用阻燃电力电缆。
CVV ——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船用阻燃电力电缆。
氧舱电线常采用BV ,BX ,RV ,RVV 系列电线,其中:
BV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长期允许温度65℃,最低温度-15℃,工作电压交流500V ,直流1000V ,固定敷设于室内、外,可明敷也可暗敷。
BX ——铜芯橡皮绝缘线,最高使用温度65℃,敷于室内。
RV ——聚氯乙烯绝缘单芯软线,最高使用温度65℃,最低使用温度-15℃,工作电压交流250V ,直流500V ,用作仪器和设备的内部接线。
RVV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和护套软电线,允许长期工作温度105℃,工作电压交流500V ,直流1000V ,用于潮湿,机械防护要求高,经常移动和弯曲的场合。
B L X/V 其中第一位B 表示布线用的电线 第二位L 表示为铝芯,如无L 为铜芯 第三位是V 表示为聚氯乙烯绝缘,X 为橡胶绝缘
其实,“电线”和“电缆”并没有严格的界限。通常将芯数少、产品直径小、结构简单的产品称为电线,没有绝缘的称为裸电线,其他的称为电缆;导体截面积较大的(大于6平方毫米) 称为大电线,较小的(小于或等于6平方毫米) 称为小电线,绝缘电线又称为布电线
电缆一般有2层以上的绝缘,多数是多芯结构,绕在电缆盘上,长度一般大于100米。电线一般是单层绝缘,单芯,100米一卷,无线盘。
3 电缆常见型号:
VV 表示:聚氯乙烯绝缘(第一个V ),聚氯乙烯护套(第二个V ) (由内至外) YJV22表示:交连聚氯乙烯绝缘(YJ ),聚氯乙烯护套(V ),钢带凯装(22)
型号加“ZR ”或“FR ”的为阻燃电缆(电线)。加“L ”为铝线
电线的型号较简单:
BVV--聚氯乙烯绝缘和护套铜心线,
BV--聚氯乙烯绝缘铜心线,
BVR--聚氯乙烯绝缘铜心软线,
BX--橡皮绝缘铜心线,
RHF--氯丁橡套铜心软线。
4 UTP
Unshielded Twisted Paired
非屏蔽双绞线计算机局域网中的双绞线可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两大类:STP 外面由一层金属材料包裹,以减小辐射,防止信息被窃听,同时具有较高的数据传) 在布线中使用STP 3类四种。其中:3类 UTP 适应了以太网(10Mbps)输介质;4类UTP 因标准的推出比3类晚,而传输性能与3类UTP 相比并没有提高多少,所以一般较少使用; 五类UTP 因价廉质优而成为快速以太网(100Mbps)的首选介质; 超五类UTP 的用武之地是千兆位以太网 (1000Mbps)。
1991年,美国电子协会EIA (Electronic Industries Association)和电信工业协会TIA 联合发布了一个标准EIA/TIA-568,即“商用建筑物电信布线标准”(Commercial Building Telecommunications Cabling Standard )。这个标准规定了用于室内传送数据的无屏蔽双绞线和屏蔽双绞线的标准。随着局域网上数据传送速率的不断提高,EIA/TIA在1995年将布线标准更新为EIA/TIA-A/此标准规定了5个种类的UTP 标准(从1类到5类线)。对传送数据来说,现在最常用的是5类线(Category 5 或CAT5)至今已经发展到超5类线。
5类线与3类线的最主要区别就是一方面大大增加了每单位长度的绞合次数。3类线的绞合长度是7.5至10cm ,而5类线的绞合长度是0.6至0.85cm 。另一方面,5类线在绞对间的绞合度笔线对内两根导线的绞合度都经过精心设计。并在生产中加以严格控制,使干扰一定程度上得以抵消,从而提高了线路的传输特性。以下为特性抗阻为100Ω的UTP 中的3类线和5类线及150Ω的STP 的衰减和近端串扰的比较。
1需用系数
包括同时系数的,由同时系数得的。同时系数只同时使用的设备同时间的概率,需用系数指计算电流的需用系数。
需用系数除了得考虑同时系数(即考虑各种设备不会同时使用的系数),还需要考虑负荷系数(即各种设备部可能都达到额定值)。这样算下来的计算负荷就小于各种设备总负荷的相加值。
2
问题50mm2, 而有些电缆却又只有16mm2, 是否应从代号上区别,还有,ZRVV 、BVV 、VV22、JVV 等这些代号又是什么意思呢?
答案:电线是由一根或几根柔软的导线组成,外面包以轻软的护层;
电缆是由一根或几根绝缘包导线组成,外面再包以金属或橡皮制的坚韧外层。
电缆与电线一般都由芯线、绝缘包皮和保护外皮三个组成部分组成。
常用电缆的特性如下:
CEF ——乙丙橡胶绝缘氯丁橡胶护套,船用阻燃电力电缆。
CVV ——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船用阻燃电力电缆。
氧舱电线常采用BV ,BX ,RV ,RVV 系列电线,其中:
BV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长期允许温度65℃,最低温度-15℃,工作电压交流500V ,直流1000V ,固定敷设于室内、外,可明敷也可暗敷。
BX ——铜芯橡皮绝缘线,最高使用温度65℃,敷于室内。
RV ——聚氯乙烯绝缘单芯软线,最高使用温度65℃,最低使用温度-15℃,工作电压交流250V ,直流500V ,用作仪器和设备的内部接线。
RVV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和护套软电线,允许长期工作温度105℃,工作电压交流500V ,直流1000V ,用于潮湿,机械防护要求高,经常移动和弯曲的场合。
B L X/V 其中第一位B 表示布线用的电线 第二位L 表示为铝芯,如无L 为铜芯 第三位是V 表示为聚氯乙烯绝缘,X 为橡胶绝缘
其实,“电线”和“电缆”并没有严格的界限。通常将芯数少、产品直径小、结构简单的产品称为电线,没有绝缘的称为裸电线,其他的称为电缆;导体截面积较大的(大于6平方毫米) 称为大电线,较小的(小于或等于6平方毫米) 称为小电线,绝缘电线又称为布电线
电缆一般有2层以上的绝缘,多数是多芯结构,绕在电缆盘上,长度一般大于100米。电线一般是单层绝缘,单芯,100米一卷,无线盘。
3 电缆常见型号:
VV 表示:聚氯乙烯绝缘(第一个V ),聚氯乙烯护套(第二个V ) (由内至外) YJV22表示:交连聚氯乙烯绝缘(YJ ),聚氯乙烯护套(V ),钢带凯装(22)
型号加“ZR ”或“FR ”的为阻燃电缆(电线)。加“L ”为铝线
电线的型号较简单:
BVV--聚氯乙烯绝缘和护套铜心线,
BV--聚氯乙烯绝缘铜心线,
BVR--聚氯乙烯绝缘铜心软线,
BX--橡皮绝缘铜心线,
RHF--氯丁橡套铜心软线。
4 UTP
Unshielded Twisted Paired
非屏蔽双绞线计算机局域网中的双绞线可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两大类:STP 外面由一层金属材料包裹,以减小辐射,防止信息被窃听,同时具有较高的数据传) 在布线中使用STP 3类四种。其中:3类 UTP 适应了以太网(10Mbps)输介质;4类UTP 因标准的推出比3类晚,而传输性能与3类UTP 相比并没有提高多少,所以一般较少使用; 五类UTP 因价廉质优而成为快速以太网(100Mbps)的首选介质; 超五类UTP 的用武之地是千兆位以太网 (1000Mbps)。
1991年,美国电子协会EIA (Electronic Industries Association)和电信工业协会TIA 联合发布了一个标准EIA/TIA-568,即“商用建筑物电信布线标准”(Commercial Building Telecommunications Cabling Standard )。这个标准规定了用于室内传送数据的无屏蔽双绞线和屏蔽双绞线的标准。随着局域网上数据传送速率的不断提高,EIA/TIA在1995年将布线标准更新为EIA/TIA-A/此标准规定了5个种类的UTP 标准(从1类到5类线)。对传送数据来说,现在最常用的是5类线(Category 5 或CAT5)至今已经发展到超5类线。
5类线与3类线的最主要区别就是一方面大大增加了每单位长度的绞合次数。3类线的绞合长度是7.5至10cm ,而5类线的绞合长度是0.6至0.85cm 。另一方面,5类线在绞对间的绞合度笔线对内两根导线的绞合度都经过精心设计。并在生产中加以严格控制,使干扰一定程度上得以抵消,从而提高了线路的传输特性。以下为特性抗阻为100Ω的UTP 中的3类线和5类线及150Ω的STP 的衰减和近端串扰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