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与天演论

严复与《天演论》

鸦片战争中,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使东方老大帝国的羸弱暴露无遗。于是传播西学,师夷长技,成为朝野之共识。中国的一批最早接受西方思想的知识分子,如魏源、王韬、李善兰、徐寿、华蘅芳、郑观应等,为译介西书,传播西方的政治体制、科学知识,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洋务派创办的江南机器制造局翻译馆译介出版了大量西方科技著作,在中国近代出版史上留下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然而,五十年过去了,甲午海战的惨败,再次将中华民族推到了危亡的关头。此时,严复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并于1897年12月在天津出版的《国闻汇编》刊出。该书问世产生了严复始料未及的巨大社会反响,维新派领袖康有为见此译稿后,发出“眼中未见有此等人”的赞叹,称严复“译《天演论》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

严复(1854-1921),初名传初,字又陵,后名复,字几道,福建侯官(今属福州市)人。光绪三年(1877),严复作为清政府首批派遣留学英法的学员,赴英国学习驾驶。在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院(后改名皇家海军学院)学习的两年半中,“考课屡列优等”,成为该校的高材生。

其时,英国正处于维多利亚时代,经济稳定,社会繁荣,自由主义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达尔文、赫胥黎、斯宾塞等的思想学说正风行英国。回顾落后贫困、思想封闭的祖国,严复深受震动,于是,他更关注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孜孜不倦地研究“中西学问同异”,探求中国富强之道。回国后,始在福州马江船政学堂任教习。光绪六年,李鸿章在天津创办北洋水师学堂,严复被调任学堂总教习,后又出任总办(校长)之职。这些学历和经历,使严复具备了成为思想家的必备素养和参与政治的条件。甲午中日开战,国家危亡悬于旦夕,《马关条约》的签定更激起国人的无比愤怒。严复于1885年2月4日至5月1日,在天津《直报》连续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原强续篇》、《救亡决论》五篇政论文,疾呼变法,其惊世骇俗的议论,使之声名日响,为世人瞩目。在《原强》一文中,他首次向国人介绍了达尔文《物种起源》及其生物进化论观点,同时又介绍了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及社会学家斯宾塞的优胜劣汰学说,撮合二者,阐述自己救亡图存的见解。而这一思想的深入论述,即是体现在《天演论》一书的翻译过程中。

《天演论》译自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这是一本宣传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通俗小册子,书的前半部分讲进化论,后半部分讲伦理学,严复选译了部分导言和讲稿的前半部分。严复翻译此书不尽依原文,而是有选择地意译,甚或借题发挥,因此鲁迅先生说严复“毕竟是做过《天演论》的”。一个“做”

字,入木三分地刻划出严复翻译此书的良苦用心。

《天演论》实际上是一篇十分精彩的政论文。该书认为万物均按“物竞天择”的自然规律变化,“物竞”就是生物之间的“生存竞争”,优种战胜劣种,强种战胜弱种;“天择”就是自然选择,自然淘汰,生物是在“生存竞争”和“自然淘汰”的过程中进化演进的。联系甲午战争后国家危亡的状况,向国人发出了与天争胜、图强保种的呐喊,指出再不变法将循优胜

劣败之公例而亡国亡种!《天演论》揭示的这一思想,结合介绍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及西方哲学思想,使当时处于“知识饥荒”时代的中国知识界如获至宝,产生了振聋发聩的影响。

自此书出版后,物竞天择、优胜劣败等词,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胡适在读书时,老师让学生买《天演论》做读本,要学生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作文,他说:“这种题目自然不是我们十几岁的小孩能发挥的。但说明读《天演论》,已成为那个时代的风气。”他评价严复为“介绍近世思想的第一人”。

《天演论》发表产生的冲击波不仅在当时,而是影响了几代人,并奠定了严复在中国近代思想界的地位。

严复与《天演论》

鸦片战争中,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使东方老大帝国的羸弱暴露无遗。于是传播西学,师夷长技,成为朝野之共识。中国的一批最早接受西方思想的知识分子,如魏源、王韬、李善兰、徐寿、华蘅芳、郑观应等,为译介西书,传播西方的政治体制、科学知识,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洋务派创办的江南机器制造局翻译馆译介出版了大量西方科技著作,在中国近代出版史上留下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然而,五十年过去了,甲午海战的惨败,再次将中华民族推到了危亡的关头。此时,严复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并于1897年12月在天津出版的《国闻汇编》刊出。该书问世产生了严复始料未及的巨大社会反响,维新派领袖康有为见此译稿后,发出“眼中未见有此等人”的赞叹,称严复“译《天演论》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

严复(1854-1921),初名传初,字又陵,后名复,字几道,福建侯官(今属福州市)人。光绪三年(1877),严复作为清政府首批派遣留学英法的学员,赴英国学习驾驶。在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院(后改名皇家海军学院)学习的两年半中,“考课屡列优等”,成为该校的高材生。

其时,英国正处于维多利亚时代,经济稳定,社会繁荣,自由主义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达尔文、赫胥黎、斯宾塞等的思想学说正风行英国。回顾落后贫困、思想封闭的祖国,严复深受震动,于是,他更关注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孜孜不倦地研究“中西学问同异”,探求中国富强之道。回国后,始在福州马江船政学堂任教习。光绪六年,李鸿章在天津创办北洋水师学堂,严复被调任学堂总教习,后又出任总办(校长)之职。这些学历和经历,使严复具备了成为思想家的必备素养和参与政治的条件。甲午中日开战,国家危亡悬于旦夕,《马关条约》的签定更激起国人的无比愤怒。严复于1885年2月4日至5月1日,在天津《直报》连续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原强续篇》、《救亡决论》五篇政论文,疾呼变法,其惊世骇俗的议论,使之声名日响,为世人瞩目。在《原强》一文中,他首次向国人介绍了达尔文《物种起源》及其生物进化论观点,同时又介绍了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及社会学家斯宾塞的优胜劣汰学说,撮合二者,阐述自己救亡图存的见解。而这一思想的深入论述,即是体现在《天演论》一书的翻译过程中。

《天演论》译自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这是一本宣传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通俗小册子,书的前半部分讲进化论,后半部分讲伦理学,严复选译了部分导言和讲稿的前半部分。严复翻译此书不尽依原文,而是有选择地意译,甚或借题发挥,因此鲁迅先生说严复“毕竟是做过《天演论》的”。一个“做”

字,入木三分地刻划出严复翻译此书的良苦用心。

《天演论》实际上是一篇十分精彩的政论文。该书认为万物均按“物竞天择”的自然规律变化,“物竞”就是生物之间的“生存竞争”,优种战胜劣种,强种战胜弱种;“天择”就是自然选择,自然淘汰,生物是在“生存竞争”和“自然淘汰”的过程中进化演进的。联系甲午战争后国家危亡的状况,向国人发出了与天争胜、图强保种的呐喊,指出再不变法将循优胜

劣败之公例而亡国亡种!《天演论》揭示的这一思想,结合介绍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及西方哲学思想,使当时处于“知识饥荒”时代的中国知识界如获至宝,产生了振聋发聩的影响。

自此书出版后,物竞天择、优胜劣败等词,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胡适在读书时,老师让学生买《天演论》做读本,要学生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作文,他说:“这种题目自然不是我们十几岁的小孩能发挥的。但说明读《天演论》,已成为那个时代的风气。”他评价严复为“介绍近世思想的第一人”。

《天演论》发表产生的冲击波不仅在当时,而是影响了几代人,并奠定了严复在中国近代思想界的地位。


相关文章

  • 论严复翻译理念与翻译实践的矛盾及统一
  • 内容摘要:严复作为我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政治家.教育家.翻译家,在其翻译赫胥黎名著<天演论>一书的过程中,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理念.但由于严复所处的晚清时代的特殊性,严复的翻译实践又有很强的目的性和意识形 ...查看


  • 严复译本_天演论_的变异现象_以功能翻译理论为视角的研究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 2007年第6期 (总第146期) 严复译本<天演论>的变异现象 ---以功能翻译理论为视角的研究 梁真惠 ) 3 摘 要:,尤其是费米尔的目的论为理论依据,系统地探讨了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翻译的 ...查看


  • 从严复译著[天演论]看翻译的社会性
  • [摘要]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翻译活动始终是人类各民族.各文化交流的一种主要方式,但是以翻译为媒介所进行的交流往往带有社会与文化的痕迹,即翻译活动是受其所处时代的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的.而翻译活动所产生的译著也对社会有着一定的影响.因而,翻译 ...查看


  • 从翻译规范看严复[天演论]的语际改写
  • 从翻译规范看严复<天演论>的语际改写 摘要:<天演论>是严复先生引介西方社会思想的第一部译作,其社会意义深远,在中国翻译界也颇有影响.译者在特殊文化背景下选择了该书,并采取了"达旨"的策略,对原作 ...查看


  • 桐城文章的"别样风景"
  • 作者:吴微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9年06期 桐城古文传衍至晚清,颇有些"强弩之末"的景象.不仅领军人物才力不逮三祖,难以威仪天下,而且后继乏人,文脉殆息.吴汝纶曾自言:"文非吾之至者"①,&q ...查看


  • 论严复及其"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 摘 要:严复是中国历史上首位提出"信.达.雅"翻译标准的翻译家,其翻译活动和翻译思想对中国近代翻译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严复的翻译理论经过广大学者的层层解读和分析,被赋予了许多新的内涵.但有的解读较为片面,甚至 ...查看


  • 斯宾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之间的关系
  • 斯宾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之间的关系 从进化的哲学观念到科学进化论进化论,旧曰演化论,是一种认为自然界万物都处于不断变动中的观念,与之相对应的是物种不变论. 1859年,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以详 ...查看


  • 社会达尔文主义对我国竞技运动_金牌意识_影响的历史分析
  • 2010年第26卷 第5期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J ournal of Jilin Ins ti 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2010 Vol 126 No 15 社会达尔文主义对我国竞技运动/金牌意识0影响的历史分 ...查看


  • 翻译本质-二层次-论
  • 2002年第2期外语学刊2002.№2 总第109期 FORElGN L州GUAGE REs]三ARCH SerialNo109 翻译本质"二层次''论 高 玉 (浙江师范大学,金华321004) 提要:从语言学的角度看,翻译既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