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怎样才能提高观察和联想的能力呢

怎样才能提高观察和联想的能力呢

作文能力的方方面面,为什么这里还要说观察和联想呢?其实,观察和联想同样是作文基本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作文需要素材,这素材就是由观察而得来的;没有观察能力的人,尽管生活丰富多彩,但他什么也看不见、听不着,什么也捕捉不到,写起作文来就无话可说。观察不止是“看”,还要会“想”,要能从眼前的事物展开想象和联想,要会问“为什么”、“像什么”。我们写作文不能就人写人,就事写事,还要靠联想和想象去表达深刻的内容和思想。所以,勤于观察,勤于思索,在日常实践和生活积累中提高我们的观察能力和联想、想象的能力,同样是我们写好作文的基本保证。有一位作文写的非常好的小朋友这样说:

“写”得从观察开始。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观察生活,题材自然不会显得单调,文章也就会更富于生活气息。相反,如果不面向生活,不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那么即使是勤恳的人也会觉得无从下笔。总之,有了生活才有题材,才能写出好文章。

这段话说明了一个道理:作文写什么,这是材料问题,观察是我们获得作文材料来源的重要渠道。作文怎样才写得好,这是能力问题,观察得好才写得好,作文能力在这里表现为观察、能力。有人作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观察是打开作文大门的金钥匙。我们要提高作文能力,首先要提高观察能力,要把握住开启写作大门的这把“金钥匙”。

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观察能力呢?

第一,观察要全面、细致。观察和随便看看不同,我们必须了解事物的全貌,把握事物的细节。从为写作服务来看,只有全面、细致地进行观察,才可能写得真实、具体。课文《蟋蟀的住宅》为什么能把蟋蟀的住宅写得那么详尽?如果作者事先没有全面细致的观察,他能把住宅的形状、构造、质地、光泽写得那么清楚?能写出蟋蟀出来吃草时决不去碰出口处的一丛草这样的细节吗?显然不能。像这样观察得细而又写得具体的课文在我们教材里比比皆是。再看这段写猫的:它要是高兴了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要求给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写得是多么具体呀!像这类真实、具体的细节描写,无不是以全面、细致的观察为前提的。

第二,观察要有顺序。观察静物要注意空间变化,观察动态要注意时间变化,观察人和事、要注意人和事的各种联系以及事情的发展过程,这就是我们说的观察要有顺序。譬如我们观察一处景物,就可以按春夏秋冬的顺序,观察动物的外形可以按先总后分顺序,观察建筑物,可以按从内到外或从上到下、从外到内的顺序等等。

第三,观察要抓住特点。万事万物各有特点,不同类型的事物有不同点,同类事物之间也各有不同。我们观察事物,只有抓住了这些不同点,才有可能区别事物和准确地表现事物,作文才不会流于一般,才可能避免千篇一律。小学生作文多爱写猫、兔、狗、鱼、蚂蚁、蟋蟀等等小动物,能不能写得好,主要看你是否能写出它们各自的特点。比如写蚂蚁和写蟋蟀,就要写什么是什么:蚂蚁的特点是勤劳、,友好,整天修窝、逮虫、搬食物,无一偷懒,见面总要亲热地摆动触角互相招呼;蟋蟀的特点是有两条肥壮的腿、很会跳跃,有两枚锐利的牙、很好斗。我们只有在观察中掌握了这些特点,写到它们时才可能突出这些特点。观察人也一样,身体、衣着等外在的东西虽然也要观察,但这对反映一个人的个性并无多大帮助,如果我们能通过对一个人的语言、心理和日常行为的观察进而了解到他的思想、性格和对学习、生活的态度等等,我们才算是真正观察到了这个人内在的、能称之为特点的方面。我们说要锻炼观察能力,主要指的是观察事物时能准确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能力。

第四,观察要多问多记。我们年纪还小,知识有限,经历的事情也不多,有很多东西不认识,对很多事情不了解。遇有不熟悉的东西和不懂的事情要多问多记,虚心

向老师和别人请教,并及时记录备查。问得多了,记得多了,知识、阅历也就丰富了,这对提高我们的观察质量、养成观察习惯都有好处。

第五,观察要善于想象。观察时进行想象,可以巩固观察的结果,丰富观察的感受,把这些想象也记录下来,写到文章里还会增加文章的情趣。请看下面这篇《丝瓜》:每年我都在院子里种上丝瓜。

一场春雨后,一棵嫩芽弯着腰,戴着一顶“黑帽子”,从泥土里钻了出来。不知什么时候,它脱掉帽子。长出了两片嫩叶。过了几天,瓜秧长高了,叶子也越来越多了,在叶子底下还长出一只只“小手”呢!这些“小手”像长了眼睛似的,抓住了瓜棚的绳子死死不放。丝瓜靠着这些“小手”向高处攀登,渐渐地爬上了棚顶。

夏天到了,绿色的瓜棚上面,开着一朵朵金黄色的花儿,瓜棚下面,挂着一条条油光发亮的丝瓜。

小作者在中间一段写进了他在观察时产生的一连串想象,“弯着腰”、“戴着一顶‘黑帽子’”、“脱掉帽子”、“长出一只只小手’”、“小手’像长了眼睛似的”“抓住„„死死不放”想象很丰富,也合情理,写进作文里,活泼生动,很形象。另外,观察还要注意积累,要持之以恒。观察能力的培养要有一个相当时期的练习过程,平时的观察所得也需要有心积累才可能为写作所用。为了帮助大家积累观察所得,培养观察习惯,我想:建议每位小学生都准备一个观察笔记本,提倡大家坚持写“观察笔记”。观察笔记不一定要写成一篇篇的文章或日记,有则记,没有就不记,不要凑数,更不能瞎编。为了日后翻检采用方便,可将“人物”、“动物”、“风景”、“活动”等分门别类;如观察连续发展的事物,就应该抓住发展的主要过程记录,观察过程完整,观察笔记也应该完整。

课本里的“读写例话”《分辨事物和联想》要求我们:“作文的时候,我们要把自己见到的、听到的写下来,也要学着把联想到的写下来。要是能把见到的、听到的写得很具体,又能恰当地加进自己的联想,文章的内容就会更充实,表达的感情就会更深刻。”这里讲到写联想的作用,要求我们都要学会在写景写物时也写进自己的联想。 什么是联想呢?联想就是由眼前的事物想到了相关的另外事物。写进联想就是要我们在作文里不仅能写好眼前的事物,而且能写进我们由眼前的事物所联想到的那些相关的事物。

联想总要以眼前的事物为基础,并且总会与这眼前的事物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比如,我们由花园的园丁想到了我们的老师,园丁就是想象的基础,为什么会想到老师呢?因为老师与园丁有相似之处。由别人的书包而自然想到了自己的书包,这是一种相同的联想;由其他同学的满分试卷想到了自己这次没考及格而羞红了脸,这是一种相反的联想。其实,联想我们都会,我们天天都会由看到或听到的事物而产生很多联想。要说有差异,只是有的同学想象力丰富一些,想得奇特、巧妙,有的同学想象力

还不够丰富,想得比较一般罢了。

所谓提高联想能力,就是要我们通过努力,都争取让自己的想象力更丰富些。想得多、想得好,我们在作文里才能写好联想。下面让我们来看几篇课文里联想的写法。例如《小音乐家扬科》里写道:“扬科很爱音乐,无论走到哪里,他总能听到乐声”,“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白桦树“在扬科的头上不住地号叫”。这是把联想跟看到和听到的事物融合在一起写。“乐声”“演奏”、“号叫”都是从实在的可以听到的声音引起的联想。

《落花生》写一家人议论花生,父亲最后归纳说:“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我”马上领悟到父亲的话的含义,联想到:“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了。”这里用由物及人的联想,深化了文章的中心思想,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月光曲》里写皮鞋匠听贝多芬演奏《月光曲》时的联想:“月亮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洒遍银光,忽然起了大风,巨浪朝着岸边涌来„„”盲姑娘听《月光曲》时,“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这两段联想把《月光曲》写得情景交融,深沉感人。

这里,我们请大家注意课文引出这些联想的具体方法:引出皮鞋匠的联想用的是“他好像面对大海”,引出盲姑娘的联想是“她仿佛也看到了„„”,用“好像”、“仿佛”、“他想”等自“地引出联想,这在文章中很常见。下面这篇作文通篇多处运用联想,写得也很出色:佳作评点 黄 山

1黄山,这是多么吸引人的地方多少人想去那儿一游啊!没想到,我居然有机会跟妈妈一起去游览,这多么令人兴奋啊!2一进黄山,我简直不知道看什么好了。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飞流直泻的瀑布,像一条银白色的绸带,从半天里挂下来,夹带着哗哗的水声,急流奔腾,气势雄伟,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瀑布顺着山沟蜿蜒曲折流到了我的脚边,成了温顺柔和的叮咚泉水。那泉水真清啊!就

像一块透明的玻璃,一眼就可以看到水底的沙石。我忍不住把脚伸了进去,呵!冰凉冰凉的泉水真比吃冰棒还凉快!我多么喜欢这儿的泉水啊!3我爬过上海长风公园的铁臂山,可还没看见过黄山这样陡峭壮丽的峰峦!黄山真高啊!高到望不到顶头,一个个山峰直插云端,铁臂山和它相比只能算是一个小土堆了!黄山真奇啊!有的像仙人背篓,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猪八戒吃西瓜,还有的像武松打虎„„奇峰罗列,形态万千。黄山真险啊!上“天都峰”的山路几乎全是直上直下,与地面成90°直角,非得拉着铁索,用力才能爬上去。最危险的要算是“鲫鱼背”了,这是在两个山顶间架起的一座天桥,它高达1800多米,两面悬空,低头向下一望,不禁叫人胆战心惊,稍不小心,就会摔下万丈深渊。登“天都峰”的人,回头一望,都会不约而同地发出一声:“好险啊!”4黄山的云海太美了!近看云海,像一层浓雾,把那些奇峰异景遮得无影无踪,大风一次,雾气飘走,一个一个的奇妙的景象展现在眼前;远看,朵朵白云又像对对白色的蝴蝶,围绕着山峦,翩翩起舞;登高看,10里间,就像一片望不到边的海洋,把一座座峻山淹没在里面、只露出一个个山尖,仿佛是大海里的小岛。在云里,时隐时现,使人感到如入仙境。5黄山啊黄山,你美丽奇妙,雄伟壮观,我深深地爱上了你。我希望能有机会,再一次来欣赏你雄伟壮丽的丰姿。

这篇短文,巧妙地多处运用了联想的方法,把黄山的景象描写的生动有趣。小作者由“飞流直泻的瀑布”联想到“一条银白色的绸带”;由“急流奔腾,气势雄伟”联想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由“泉水真清”联想到“一块透明的玻璃”;由“冰凉冰凉的泉水”联想到“比吃冰棒还凉快”等等。写山形,写云海,联想就更丰富了。你能找出来几处联想的例子吗?

怎样才能提高观察和联想的能力呢

作文能力的方方面面,为什么这里还要说观察和联想呢?其实,观察和联想同样是作文基本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作文需要素材,这素材就是由观察而得来的;没有观察能力的人,尽管生活丰富多彩,但他什么也看不见、听不着,什么也捕捉不到,写起作文来就无话可说。观察不止是“看”,还要会“想”,要能从眼前的事物展开想象和联想,要会问“为什么”、“像什么”。我们写作文不能就人写人,就事写事,还要靠联想和想象去表达深刻的内容和思想。所以,勤于观察,勤于思索,在日常实践和生活积累中提高我们的观察能力和联想、想象的能力,同样是我们写好作文的基本保证。有一位作文写的非常好的小朋友这样说:

“写”得从观察开始。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观察生活,题材自然不会显得单调,文章也就会更富于生活气息。相反,如果不面向生活,不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那么即使是勤恳的人也会觉得无从下笔。总之,有了生活才有题材,才能写出好文章。

这段话说明了一个道理:作文写什么,这是材料问题,观察是我们获得作文材料来源的重要渠道。作文怎样才写得好,这是能力问题,观察得好才写得好,作文能力在这里表现为观察、能力。有人作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观察是打开作文大门的金钥匙。我们要提高作文能力,首先要提高观察能力,要把握住开启写作大门的这把“金钥匙”。

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观察能力呢?

第一,观察要全面、细致。观察和随便看看不同,我们必须了解事物的全貌,把握事物的细节。从为写作服务来看,只有全面、细致地进行观察,才可能写得真实、具体。课文《蟋蟀的住宅》为什么能把蟋蟀的住宅写得那么详尽?如果作者事先没有全面细致的观察,他能把住宅的形状、构造、质地、光泽写得那么清楚?能写出蟋蟀出来吃草时决不去碰出口处的一丛草这样的细节吗?显然不能。像这样观察得细而又写得具体的课文在我们教材里比比皆是。再看这段写猫的:它要是高兴了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要求给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写得是多么具体呀!像这类真实、具体的细节描写,无不是以全面、细致的观察为前提的。

第二,观察要有顺序。观察静物要注意空间变化,观察动态要注意时间变化,观察人和事、要注意人和事的各种联系以及事情的发展过程,这就是我们说的观察要有顺序。譬如我们观察一处景物,就可以按春夏秋冬的顺序,观察动物的外形可以按先总后分顺序,观察建筑物,可以按从内到外或从上到下、从外到内的顺序等等。

第三,观察要抓住特点。万事万物各有特点,不同类型的事物有不同点,同类事物之间也各有不同。我们观察事物,只有抓住了这些不同点,才有可能区别事物和准确地表现事物,作文才不会流于一般,才可能避免千篇一律。小学生作文多爱写猫、兔、狗、鱼、蚂蚁、蟋蟀等等小动物,能不能写得好,主要看你是否能写出它们各自的特点。比如写蚂蚁和写蟋蟀,就要写什么是什么:蚂蚁的特点是勤劳、,友好,整天修窝、逮虫、搬食物,无一偷懒,见面总要亲热地摆动触角互相招呼;蟋蟀的特点是有两条肥壮的腿、很会跳跃,有两枚锐利的牙、很好斗。我们只有在观察中掌握了这些特点,写到它们时才可能突出这些特点。观察人也一样,身体、衣着等外在的东西虽然也要观察,但这对反映一个人的个性并无多大帮助,如果我们能通过对一个人的语言、心理和日常行为的观察进而了解到他的思想、性格和对学习、生活的态度等等,我们才算是真正观察到了这个人内在的、能称之为特点的方面。我们说要锻炼观察能力,主要指的是观察事物时能准确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能力。

第四,观察要多问多记。我们年纪还小,知识有限,经历的事情也不多,有很多东西不认识,对很多事情不了解。遇有不熟悉的东西和不懂的事情要多问多记,虚心

向老师和别人请教,并及时记录备查。问得多了,记得多了,知识、阅历也就丰富了,这对提高我们的观察质量、养成观察习惯都有好处。

第五,观察要善于想象。观察时进行想象,可以巩固观察的结果,丰富观察的感受,把这些想象也记录下来,写到文章里还会增加文章的情趣。请看下面这篇《丝瓜》:每年我都在院子里种上丝瓜。

一场春雨后,一棵嫩芽弯着腰,戴着一顶“黑帽子”,从泥土里钻了出来。不知什么时候,它脱掉帽子。长出了两片嫩叶。过了几天,瓜秧长高了,叶子也越来越多了,在叶子底下还长出一只只“小手”呢!这些“小手”像长了眼睛似的,抓住了瓜棚的绳子死死不放。丝瓜靠着这些“小手”向高处攀登,渐渐地爬上了棚顶。

夏天到了,绿色的瓜棚上面,开着一朵朵金黄色的花儿,瓜棚下面,挂着一条条油光发亮的丝瓜。

小作者在中间一段写进了他在观察时产生的一连串想象,“弯着腰”、“戴着一顶‘黑帽子’”、“脱掉帽子”、“长出一只只小手’”、“小手’像长了眼睛似的”“抓住„„死死不放”想象很丰富,也合情理,写进作文里,活泼生动,很形象。另外,观察还要注意积累,要持之以恒。观察能力的培养要有一个相当时期的练习过程,平时的观察所得也需要有心积累才可能为写作所用。为了帮助大家积累观察所得,培养观察习惯,我想:建议每位小学生都准备一个观察笔记本,提倡大家坚持写“观察笔记”。观察笔记不一定要写成一篇篇的文章或日记,有则记,没有就不记,不要凑数,更不能瞎编。为了日后翻检采用方便,可将“人物”、“动物”、“风景”、“活动”等分门别类;如观察连续发展的事物,就应该抓住发展的主要过程记录,观察过程完整,观察笔记也应该完整。

课本里的“读写例话”《分辨事物和联想》要求我们:“作文的时候,我们要把自己见到的、听到的写下来,也要学着把联想到的写下来。要是能把见到的、听到的写得很具体,又能恰当地加进自己的联想,文章的内容就会更充实,表达的感情就会更深刻。”这里讲到写联想的作用,要求我们都要学会在写景写物时也写进自己的联想。 什么是联想呢?联想就是由眼前的事物想到了相关的另外事物。写进联想就是要我们在作文里不仅能写好眼前的事物,而且能写进我们由眼前的事物所联想到的那些相关的事物。

联想总要以眼前的事物为基础,并且总会与这眼前的事物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比如,我们由花园的园丁想到了我们的老师,园丁就是想象的基础,为什么会想到老师呢?因为老师与园丁有相似之处。由别人的书包而自然想到了自己的书包,这是一种相同的联想;由其他同学的满分试卷想到了自己这次没考及格而羞红了脸,这是一种相反的联想。其实,联想我们都会,我们天天都会由看到或听到的事物而产生很多联想。要说有差异,只是有的同学想象力丰富一些,想得奇特、巧妙,有的同学想象力

还不够丰富,想得比较一般罢了。

所谓提高联想能力,就是要我们通过努力,都争取让自己的想象力更丰富些。想得多、想得好,我们在作文里才能写好联想。下面让我们来看几篇课文里联想的写法。例如《小音乐家扬科》里写道:“扬科很爱音乐,无论走到哪里,他总能听到乐声”,“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白桦树“在扬科的头上不住地号叫”。这是把联想跟看到和听到的事物融合在一起写。“乐声”“演奏”、“号叫”都是从实在的可以听到的声音引起的联想。

《落花生》写一家人议论花生,父亲最后归纳说:“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我”马上领悟到父亲的话的含义,联想到:“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了。”这里用由物及人的联想,深化了文章的中心思想,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月光曲》里写皮鞋匠听贝多芬演奏《月光曲》时的联想:“月亮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洒遍银光,忽然起了大风,巨浪朝着岸边涌来„„”盲姑娘听《月光曲》时,“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这两段联想把《月光曲》写得情景交融,深沉感人。

这里,我们请大家注意课文引出这些联想的具体方法:引出皮鞋匠的联想用的是“他好像面对大海”,引出盲姑娘的联想是“她仿佛也看到了„„”,用“好像”、“仿佛”、“他想”等自“地引出联想,这在文章中很常见。下面这篇作文通篇多处运用联想,写得也很出色:佳作评点 黄 山

1黄山,这是多么吸引人的地方多少人想去那儿一游啊!没想到,我居然有机会跟妈妈一起去游览,这多么令人兴奋啊!2一进黄山,我简直不知道看什么好了。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飞流直泻的瀑布,像一条银白色的绸带,从半天里挂下来,夹带着哗哗的水声,急流奔腾,气势雄伟,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瀑布顺着山沟蜿蜒曲折流到了我的脚边,成了温顺柔和的叮咚泉水。那泉水真清啊!就

像一块透明的玻璃,一眼就可以看到水底的沙石。我忍不住把脚伸了进去,呵!冰凉冰凉的泉水真比吃冰棒还凉快!我多么喜欢这儿的泉水啊!3我爬过上海长风公园的铁臂山,可还没看见过黄山这样陡峭壮丽的峰峦!黄山真高啊!高到望不到顶头,一个个山峰直插云端,铁臂山和它相比只能算是一个小土堆了!黄山真奇啊!有的像仙人背篓,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猪八戒吃西瓜,还有的像武松打虎„„奇峰罗列,形态万千。黄山真险啊!上“天都峰”的山路几乎全是直上直下,与地面成90°直角,非得拉着铁索,用力才能爬上去。最危险的要算是“鲫鱼背”了,这是在两个山顶间架起的一座天桥,它高达1800多米,两面悬空,低头向下一望,不禁叫人胆战心惊,稍不小心,就会摔下万丈深渊。登“天都峰”的人,回头一望,都会不约而同地发出一声:“好险啊!”4黄山的云海太美了!近看云海,像一层浓雾,把那些奇峰异景遮得无影无踪,大风一次,雾气飘走,一个一个的奇妙的景象展现在眼前;远看,朵朵白云又像对对白色的蝴蝶,围绕着山峦,翩翩起舞;登高看,10里间,就像一片望不到边的海洋,把一座座峻山淹没在里面、只露出一个个山尖,仿佛是大海里的小岛。在云里,时隐时现,使人感到如入仙境。5黄山啊黄山,你美丽奇妙,雄伟壮观,我深深地爱上了你。我希望能有机会,再一次来欣赏你雄伟壮丽的丰姿。

这篇短文,巧妙地多处运用了联想的方法,把黄山的景象描写的生动有趣。小作者由“飞流直泻的瀑布”联想到“一条银白色的绸带”;由“急流奔腾,气势雄伟”联想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由“泉水真清”联想到“一块透明的玻璃”;由“冰凉冰凉的泉水”联想到“比吃冰棒还凉快”等等。写山形,写云海,联想就更丰富了。你能找出来几处联想的例子吗?


相关文章

  • 2014苏少版第9册美术教案
  • 课题 1:参观和和旅行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回忆旅行中的所见所闻,表现旅途中的所感所 想交流分享自己独特的经历和感受. 2.操作目标:尝试用不同的构图和色调,以单幅或连环画的形式表现 自己对旅游的印象.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 ...查看


  • 回归生活的本色(700字)作文
  • 精选作文:回归生活的本色(700字)作文 浩瀚的大海,离不开水流的奔腾不息:美好的春天,离不开小草破土生长.曼妙精彩的未来,离不开万事万物的滋润.我们相信,有付出就有收获的前提是回归生活的本色. 回归生活的本色,自强不息,是开创大业的基石. ...查看


  • 继续教育论文 1
  •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内容概要:智育有两翼,一翼是科学文化的传播,一翼是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包括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还有思考力.分析判断力和创新力等.在培养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同时还要注意提高学生的思维 ...查看


  • 回归作文教学的本色化
  • 回归作文教学的本色化 邹士萍 内容摘要:作文是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和运用文字表达的统一体.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笔者认为:回归作文教学的本色化,遵循语言发展的规律和儿童的年龄特点,引领学生积累.思考.练笔持之以恒地坚持训练就可以取得显著 ...查看


  • 数学思维--1.变通性
  • 解题思维专题讲座之一 数学思维的变通性 一.概念 数学问题千变万化,要想既快又准的解题,总用一套固定的方案是行不通的,必须具有思维的变通性--善于根据题设的相关知识,提出灵活的设想和解题方案.根据数学思维变通性的主要体现,本讲将着重进行以下 ...查看


  • 中小学作文辅导讲义
  • 作文辅导讲义 一.怎样做看图作文 看图作文就是把画面的意思用文字表达出来,它是作文训练的一种好形式,它 能培养你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有条理的思维能力. 看图作文有单幅图和多幅图,但看是写的前提.看图要有顺序边看边想,或从 上到下,从下到上 ...查看


  • 浅谈感悟能力的培养
  • 感悟能力对于写作尤为重要.作文总离不开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及感受.新课标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生活经历人人都有,而感受体验未必个个均具,它需要一定的感悟能力.那么,什么是 ...查看


  • [卵石动物造型]
  • <卵石动物造型> 一.教学内容:<卵石动物造型>一课,是人美版第六册(三年级下)第五课教学内容,属于"设计·应用"领域.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分析.欣赏,感受卵石动物造型的多种表现 ...查看


  • 如何教小学生写好作文
  • 如何教小学生写好作文 --陈怀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 点.长期以来大多数教师觉得教作文难,学生觉得写作文难.作文难,难在哪里呢?为什么难?我认为原因有三个,其一,多年的"教师命题--学生作文--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