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本细读

新课标对阅读的要求是“能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于情感的体验,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够初步理解、赏析文学作品,能受到高尚情操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我精神世界”。可如今的阅读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应试教育深入人心,以客观、公式化的问答代替文本的分析,以填鸭式的课堂教学代替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阅读教学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基于此,文本细读是进行阅读教学改革的一项有效尝试。其目的是“从阅读教学出发,服务于阅读教学,与阅读教学结伴而行”。文本细读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等都有很大的作用。为此,笔者拟对初中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策略作一肤浅的研究。

一、建构“细读”教学观

孙绍振教授说过,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学,文本细读都是一个重点,一个难点,通常也是一个薄弱环节。只有细读了文本,才能真正实现阅读和欣赏的目的。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的阅读活动。这就首先需要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教师对文本解读的高度和方向也就大致决定了学生阅读的方向和水平。因此,教师科学地解读文本,科学地设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科学地组织实施教学,这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保证。例如,教《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师就要引入学生深入文本,再而超越文本。这篇文章不仅告诉我们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还告诉我们从邹忌身上可以看到做人要有自知之明,要善于反思,说话要讲究技巧。这样学生就会围绕文本多角度进行思考,从而获得阅读体会。语文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文本细读能力,一定要建构全新的细读观。

二、以“读”为本,咀嚼文本语言

文本细读,顾名思义一是要“细”,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所以,要进行文本细读,就必须从语言入手,从最基本的字词入手;二是要“读”,南宋朱熹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后自精熟,精熟了理自见得。”结合这两点要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文本细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重朗读

朗读是亲近和理解语言的前提,也是进入文本的必要一环。在朗读中,更容易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文辞质朴,情感真挚,就适宜在朗读中体会,如“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在反复朗读中,学生可以走进朱自清的情感世界,感同身受地体会那种对父亲依依不舍的情感。 2阅读时间要充分

教师要上好语文课,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对于课上朗读,短小的篇幅适宜集体朗读,较长的篇幅宜选取部分集体朗读、自由朗读。整篇文章应该给学生预留课前预习时间,在这时间段朗读。总之要让所有学生都能有充分的时间来阅读文本。

3寻找切入点

在阅读文本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一些细微处,仔细阅读,细细揣摩,才能品出精妙之处。

(1)细读关键字。“从一个读者角度来看,最重要的字就是能让你头痛的字,关键字词通常仅提供最有特点的细部,而把其他的部分留给读者,须调动读者想象,用读者的经验来补充刺激读者的联想或者想象,把他们的经验与记忆激活”。所以真正要分析作品,还是得从分析关键字入手。例如,鲁迅的小说《孔乙己》,课文一开始安排孔乙己就是在众人的“笑”中入场,在文章最后又是以“笑”结束,“笑”这个字贯穿全篇,细读“笑”可以品味出这种笑是众人冷漠麻木的笑,作者更是用众人的笑来突出孔乙己的悲剧命运,而这不仅仅是孔乙己个人的悲剧,而是整个社会的悲剧。

(2)细读人物称谓。人物称谓就是人物间彼此的叫法,细细地深入挖掘,你会收获良多。例如,《我的叔叔于勒》,文中的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呼一会儿是“好心的人”、“善良的人”,一会儿又是“贼”、“讨饭一样的人”,随着这称谓的变化,就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而这改变的依据就是于勒是否有钱。通过对人物称谓的探究,我们可以看到在金钱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冷漠、势利的关系。

(3)细读标点。文中的一些标点寓意深刻却经常易被忽略。例如,《故乡》里“我”重新看到闰土时,“啊!闰土哥,--你来了?„„”这处标点很有特点,仔细品味诵读之后,我们能读出对重新见到久别的儿时伙伴的兴奋激动,也有对儿时伙伴变化之大的疑惑,更有想说的话很多却无从说起的迟疑等复杂的人物心理活动,从而能更加形象地感受闰土这个人物形象。

(4)细读空白处。空白顾名思义就是作品省略了的地方。文学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它往往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正为读者参与文本创设了弹性空间。例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中,渔人“一一为具言,皆叹惋”。渔人“一一”叙说了些什么呢?桃花源人为什么皆叹惋呢?因为渔人叙说的就是当时的社会现状,这就引导读者了解当时作者生活时代背景,当时社会战乱频繁,赋税沉重,民不聊生,这正与桃花源中的人们和平安宁、自给自足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借桃源中人“叹惋”表达了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文学作品中的“留白”,需要读者发挥想象力来填充。

三、结合语境,把握文章整体之美

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析研究文本语境,有助于学生更透彻地把握文章主旨,体悟作者思想感情。

结合语境,读懂作者。文本细读的大语境是指作者创作文本时的社会生活情景,包括时代背景、作者情况等。阅读教学时,联系大语境也是实现文本细读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李白的《行路难》“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有两个典故,一是姜子牙在渭河垂钓得遇周文王,受周文王赏识重用,助周灭商;二是伊尹乘小舟从日月旁经过被商汤聘请重用,助商灭夏。要理解诗人李白在此处用典的意图,就得联系李白的生平经历。原来在写作此诗时,李白受权贵排挤,被迫离开长安,抑郁苦闷下写了这首诗,此处用典是用古人的经历来安慰自己,古人能有这等机遇,自己未必没有,对于自己能受朝廷重用又再次充满了希望。 联系语境,品味感情。如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更开颜”,诗中的“喜”字用得妙。作者写红军过雪山时,为什么要突出“喜”呢?联系当时的红军长征情景,因为翻过雪山后,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目的地就在前面,三军即将会师。所以用“喜”既突出了红军战士过雪山时的乐观心情,又表现了战士们对胜利的信心。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关注时代背景,才能体味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

实际上,文本细读的策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善于结合文本,灵活选择合适的策略,营造恰当的情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体味文本结构的深层含义,领悟作者情感。如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才会收到异于传统教学的特别效果,呈现别样的精彩。

新课标对阅读的要求是“能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于情感的体验,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够初步理解、赏析文学作品,能受到高尚情操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我精神世界”。可如今的阅读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应试教育深入人心,以客观、公式化的问答代替文本的分析,以填鸭式的课堂教学代替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阅读教学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基于此,文本细读是进行阅读教学改革的一项有效尝试。其目的是“从阅读教学出发,服务于阅读教学,与阅读教学结伴而行”。文本细读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等都有很大的作用。为此,笔者拟对初中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策略作一肤浅的研究。

一、建构“细读”教学观

孙绍振教授说过,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学,文本细读都是一个重点,一个难点,通常也是一个薄弱环节。只有细读了文本,才能真正实现阅读和欣赏的目的。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的阅读活动。这就首先需要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教师对文本解读的高度和方向也就大致决定了学生阅读的方向和水平。因此,教师科学地解读文本,科学地设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科学地组织实施教学,这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保证。例如,教《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师就要引入学生深入文本,再而超越文本。这篇文章不仅告诉我们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还告诉我们从邹忌身上可以看到做人要有自知之明,要善于反思,说话要讲究技巧。这样学生就会围绕文本多角度进行思考,从而获得阅读体会。语文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文本细读能力,一定要建构全新的细读观。

二、以“读”为本,咀嚼文本语言

文本细读,顾名思义一是要“细”,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所以,要进行文本细读,就必须从语言入手,从最基本的字词入手;二是要“读”,南宋朱熹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后自精熟,精熟了理自见得。”结合这两点要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文本细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重朗读

朗读是亲近和理解语言的前提,也是进入文本的必要一环。在朗读中,更容易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文辞质朴,情感真挚,就适宜在朗读中体会,如“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在反复朗读中,学生可以走进朱自清的情感世界,感同身受地体会那种对父亲依依不舍的情感。 2阅读时间要充分

教师要上好语文课,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对于课上朗读,短小的篇幅适宜集体朗读,较长的篇幅宜选取部分集体朗读、自由朗读。整篇文章应该给学生预留课前预习时间,在这时间段朗读。总之要让所有学生都能有充分的时间来阅读文本。

3寻找切入点

在阅读文本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一些细微处,仔细阅读,细细揣摩,才能品出精妙之处。

(1)细读关键字。“从一个读者角度来看,最重要的字就是能让你头痛的字,关键字词通常仅提供最有特点的细部,而把其他的部分留给读者,须调动读者想象,用读者的经验来补充刺激读者的联想或者想象,把他们的经验与记忆激活”。所以真正要分析作品,还是得从分析关键字入手。例如,鲁迅的小说《孔乙己》,课文一开始安排孔乙己就是在众人的“笑”中入场,在文章最后又是以“笑”结束,“笑”这个字贯穿全篇,细读“笑”可以品味出这种笑是众人冷漠麻木的笑,作者更是用众人的笑来突出孔乙己的悲剧命运,而这不仅仅是孔乙己个人的悲剧,而是整个社会的悲剧。

(2)细读人物称谓。人物称谓就是人物间彼此的叫法,细细地深入挖掘,你会收获良多。例如,《我的叔叔于勒》,文中的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呼一会儿是“好心的人”、“善良的人”,一会儿又是“贼”、“讨饭一样的人”,随着这称谓的变化,就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而这改变的依据就是于勒是否有钱。通过对人物称谓的探究,我们可以看到在金钱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冷漠、势利的关系。

(3)细读标点。文中的一些标点寓意深刻却经常易被忽略。例如,《故乡》里“我”重新看到闰土时,“啊!闰土哥,--你来了?„„”这处标点很有特点,仔细品味诵读之后,我们能读出对重新见到久别的儿时伙伴的兴奋激动,也有对儿时伙伴变化之大的疑惑,更有想说的话很多却无从说起的迟疑等复杂的人物心理活动,从而能更加形象地感受闰土这个人物形象。

(4)细读空白处。空白顾名思义就是作品省略了的地方。文学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它往往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正为读者参与文本创设了弹性空间。例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中,渔人“一一为具言,皆叹惋”。渔人“一一”叙说了些什么呢?桃花源人为什么皆叹惋呢?因为渔人叙说的就是当时的社会现状,这就引导读者了解当时作者生活时代背景,当时社会战乱频繁,赋税沉重,民不聊生,这正与桃花源中的人们和平安宁、自给自足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借桃源中人“叹惋”表达了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文学作品中的“留白”,需要读者发挥想象力来填充。

三、结合语境,把握文章整体之美

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析研究文本语境,有助于学生更透彻地把握文章主旨,体悟作者思想感情。

结合语境,读懂作者。文本细读的大语境是指作者创作文本时的社会生活情景,包括时代背景、作者情况等。阅读教学时,联系大语境也是实现文本细读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李白的《行路难》“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有两个典故,一是姜子牙在渭河垂钓得遇周文王,受周文王赏识重用,助周灭商;二是伊尹乘小舟从日月旁经过被商汤聘请重用,助商灭夏。要理解诗人李白在此处用典的意图,就得联系李白的生平经历。原来在写作此诗时,李白受权贵排挤,被迫离开长安,抑郁苦闷下写了这首诗,此处用典是用古人的经历来安慰自己,古人能有这等机遇,自己未必没有,对于自己能受朝廷重用又再次充满了希望。 联系语境,品味感情。如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更开颜”,诗中的“喜”字用得妙。作者写红军过雪山时,为什么要突出“喜”呢?联系当时的红军长征情景,因为翻过雪山后,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目的地就在前面,三军即将会师。所以用“喜”既突出了红军战士过雪山时的乐观心情,又表现了战士们对胜利的信心。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关注时代背景,才能体味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

实际上,文本细读的策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善于结合文本,灵活选择合适的策略,营造恰当的情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体味文本结构的深层含义,领悟作者情感。如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才会收到异于传统教学的特别效果,呈现别样的精彩。


相关文章

  • 论孙绍振先生的文本细读法_龚帅
  • 文本读法 2015.04 论孙绍振先生的文本细读法 龚 帅 孙绍振的文本细读法是在呼唤"回归文本"却又苦无良策的环境下应运而生.这种解读方法可以内容摘要: 有效解决语文教学中"脱离文本"." ...查看


  •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反思
  •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反思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案例与反思 小说,作为一种主要的文学体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小说教学,更因其内容的丰富.情节的曲折.形象的多异.主题的潜蕴性等特点而呈现教学的多样性.新的<语文课 ...查看


  • 让阅读为写作插上翱翔的翅膀
  • 摘 要:在阅读中融入写作,在写作中渗透阅读,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升语文素养.本文通过阅读积累素材:通过阅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实现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三个方面探讨了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关键词:阅读:写作:一体化:素养 中图 ...查看


  • 教学案例与反思
  • 教学案例与反思 <范进中举>是一篇古代白话小说.小说,作为一种主要的文学体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小说教学,更因其内容的丰富.情节的曲折.形象的多异.主题的深刻性等特点而呈现教学的多样性.新的<语文课程标准& ...查看


  • 1教师假期校本研修活动记录表
  • 教师假期校本研修手册(样本) 学习形式 自主学习.网络研修 记录人 潘喜 说明: 1.此表供学校参考,记录教师假期校本研修活动,既供年度考核之用,也供核发学分之用. 2."研修活动记录表"以学期为单位进行记录并上传,必须 ...查看


  • 窦桂梅:我这样细读文本--细读[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感受
  • 窦桂梅:我这样细读文本--细读<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感受 上传: 饶华章 更新时间:2011-12-13 21:55:38 窦桂梅:我这样细读文本 --细读<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感受 话先从医生讲起.到医院看病,你或许会 ...查看


  •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讲座
  • 专题讲座 2011年版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 王漫(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我们对2011年版课标的解读,既要关注到与2001年实验稿的变化,捕捉十年课改实践之经验教训在国家课程文件中的体现,也要关注两份文件中没有变化 ...查看


  • 王崧舟 文章1
  • 王崧舟1 徜徉在语言之途 --关于"文本细读"的对话 [对话背景] 2005年7月,王崧舟老师在一次题为<文本细读,徜徉在语言之途>的专题报告中,在中国小语界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文本细读"的 ...查看


  • 浅谈怎样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
  • 关于文本细读 "细读",顾名思义,就是仔细地.认真地阅读.这里的"文本"特指我们的课文.我们今天所说的"文本细读"一是指老师要加强文本细读,二是指老师要学会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