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专业课程设置

法律专业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0331101

课程名称:中国法制史

课程类型:必修课

授课学时:72

主要内容:本课程讲授我国自夏、商、西周至建国前法律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各时期重要的立法状况和重要法律的基本内容,旨在使学生对我国法律制度的形成有个大致的了解,批判地吸收和借鉴历代法制中有益的东西,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法学基础理论的理解,并打好法学历史知识的基础。

教材:曾宪义,《中国法制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参考书目:郑定,《中国法制史教学参考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课程编号:0331102

课程名称:国际公法

课程类型:必修课

授课学时:72

主要内容: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国际公法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及国际关系方面的基本常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总论和分论两部分。总论部分阐述国际法基本的理论问题,包括国际法的性质与基础、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国际法的主体、国家等。分论部分阐述国际关系各个领域中的国际法原则、规则的规章制度,包括领土法、海洋法、空间法、国际法上的个人、国际组织法、外交和领事关系、条约法、国际经济法、国际争端法和战争法等。国际法的定义及渊源,国际法主体,国家领土,海洋法,空间法,外交及领事法,战争法等。

教材:邵津主编,《国际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参考书目:周鲠生,《国际法》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81

王铁崖,《国际法》,法律出版社,1995

课程编号:0331103

课程名称:国际私法

课程类型:必修课

授课学时:72

主要内容: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国际私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并能据此分析和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有关涉外民事法律问题。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国际私法的基本原理,讲授国际私法的对象、范围、性质、定义、原理及其发展,国际私法的基本规范——冲突规范,外国人的民事法律地位;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讲授涉外法律关系主题的法律适用,适用于婚姻与家庭关系的法律,适用于财产所有权的法律,合同性债务的法律适用,对外贸易中的法律适用,适用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法律,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涉外继承;涉外民事诉讼与商事仲裁,讲授涉外民事诉讼中的司法管辖,涉外民事诉讼的一般法律程序与国际司法协助,区际私法等。

教材:韩德培主编,《国际私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参考书目:张仲伯主编,《国际私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李双元主编,《国际私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杜新丽主编,《国际私法教学案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课程编号:0331104

课程名称:国际经济法

课程类型:必修课

授课学时:72

主要内容:本课程阐述了国际经济法的概念、特征和基本概念,并结合我国有关立法、司法实践活动,介绍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内容包括:国际贸易法律制度、国际结算与支付法律制度、调整和管制国际贸易的法律制度、国际投资的法律制度、国际金融法律制度、知识产权国际法律保护、国际税法、国际商事仲裁等。

教材:余劲松、吴志攀主编,《国际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参考书目:姚梅镇主编,《国际经济法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英]施米托夫著,赵秀文选译,《国际贸易法文选》,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陈安主编,《国际经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课程编号:0331105

课程名称:知识产权法

课程类型:必修课

授课学时:72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阐述了知识产权的概念、原则,系统论述了我国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其具体操作的基本技能,并结合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活动,介绍了国际知识产权有关公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趋势,旨在使学生能够较全面地掌握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及其规定,了解国际知识产权的主要规定及发展。

教材:刘春田主编,《知识产权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参考书目:刘春田,《知识产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吴汉东,《知识产权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郑成思,《知识产权保护实务全书》,中国言实出版社

课程编号:0331106

课程名称:合同法

课程类型:必修课

授课学时:72

主要内容:本课程系统阐述了我国合同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各种民事、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合同规范。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变更和转让、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违约责任等有关问题进行系统的讨论。并具体介绍了有关买卖、供用电、水、气、热力、赠与、借款、融资、承揽、建设工程、运输、技术、保管、仓储、委托、行纪、居间等合同。

教材:陈小君主编,《合同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修订版

参考书目:崔建远主编,《合同法》,法律出版社,2003

P.S. 阿蒂亚,赵旭东译,《合同法导论》法律出版社,2002

王利明、崔建远,《合同法新论·总则》,2003

杨桢,《英美契约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课程编号:0331107

课程名称:商法

课程类型:必修课

授课学时:72

主要内容:本课程概括阐述了公司法、票据法、保险法、证券法和破产法等方面的概念、特点、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介绍我国有关的法律制度和本学科的发展趋势。通过学习商法可以使学生对公司、票据、保险、证券等法律制度有所了解。

教材:范健主编,《商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参考书目:董安生等著,《中国商法总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

赵中孚主编,《商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史际春等著,《企业和公司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范健等著,《公司法论》(上卷),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课程编号:0331108

课程名称:劳动法学

课程类型:必修课

授课学时:72

主要内容:本课程讲授我国劳动法方面的各种法律法规。通过学习本课程,理解劳动法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我国劳动法的内容,并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劳动法学的基本理论,解决我国劳动关系法律调整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在学习本课基础上,可对国外劳动法进行比较性的研究。

教材:王全兴,《劳动法》,法律出版社,1997

参材书目:关怀,《劳动法学》,法律出版社,1996

课程编号:0331109

课程名称:法律文书

课程类型:必修课

授课学时:72

主要内容:法律文书包括规范性的法律文书和非规范性的法律文书,本课程主要讲授司法文书与民用诉讼文书,属于非规范性的法律文书基本内容。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有关司法文书及民事诉讼文书的写作要求和写作方法,培养学生写作有关司法文书及民事诉讼文书的能力。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司法文书的作用、特点和写作的基本要求;公安机关的司法文书;检察机关的司法文书;人民法院的司法文书;律师事物所常用的文书;司法机关的笔录类文书等。

教材:卓朝君 邓晓静,《法律文书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参材书目:宁致远,《法律文书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课程编号:03311010

课程名称:公司法

课程类型:必修课

授课学时:72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各类企业,特别是公司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在各类企业(公司)管理中的应用;指导学生逐步学会利用法律知识来解决企业(公司)管理中的问题。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司及公司法的历史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有

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共同问题、关联公司、外国公司分支机构、法律责任、世界各国的公司法立法等。

教材:冯果,《公司法要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参材书目:雷兴虎,《公司法新论》,中国法制出版社,

课程编号:03311011

课程名称:婚姻家庭法

课程类型:必修课

授课学时:72

主要内容:本课程依据我国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规定,主要讲授婚姻家庭法概述、我国婚姻法的基本原则、婚姻的成立――结婚、家庭关系、婚姻的中止――离婚、救助措施和法律责任等内容。通过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婚姻家庭法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提高对我国婚姻家庭法的认知和分析运用的实际能力。

教材:马忆南著,《婚姻家庭法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参考书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

李银河、马忆南主编,《婚姻家庭法修改论争》,光明日报出版社

课程编号:03311012

课程名称:法理学

课程类型:必修课

授课学时:72

主要内容:本课程简述法的本质特征,法的价值和作用的一般原理,特别是关于法律的创制、法律的运行以及法律监督的一般原理;关于法制和法治,法制现代化等问题。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观念,并为学习部门法打好基础。

教材:张文显主编,《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参考书目:葛洪义,《法理学(2002年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现代西方法理学》;《西方政治法律学说史》

课程编号:03311013

课程名称:宪法学

课程类型:必修课

授课学时:72

主要内容:宪法学是以宪法现象为研究对象,研究宪法产生、发展、演变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具体而言,宪法学以国家与公民这一宪法关系为研究对象,分析宪法关系的特点及与普通法律关系的区别。宪法学的内容既包括基本概念、原理,也包括宪法制度。本课程将在原理讲授的基础上,结合宪法判例、事例或者实例,增强学生对宪法学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并学会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宪法学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宪法学的基本知识,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提高以宪法学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教材:郑贤君,《宪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参考书目:许崇德、胡锦光主编,《宪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周叶中,《宪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韩大元主编,《现代宪法学基本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

课程编号:03311014

课程名称:民法学

课程类型:必修课

授课学时:72

主要内容:民法学是以研究民法及其发展规律为主要对象的一门独立的法学学科,属于部门法学的范畴。由于民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之一,因此民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民法学分为民法Ⅰ和民法Ⅱ两部分。民法Ⅰ是民法总论的内容,主要介绍民法学中的一些基础理论与制度,是对民法Ⅱ各编均有指导意义的内容。它主要包括民法的历史发展、民法的基本概念、民法的调整对象、民法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民事主体制度、民事法律行为、代理制度和诉讼时效制度等内容。民法Ⅱ主要是关于各项具体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物权制度、债权制度、人身权制度、继承权制度、民事责任等内容。 教材:王利明主编,《民法》,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参考书目:魏振瀛主编,《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彭万林主编,《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修订版

张俊浩主编,《民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修订版

课程编号:03311015

课程名称:民事诉讼法

课程类型:必修课

授课学时:72

主要内容:民事诉讼法学是以民事诉讼法律规范、民事诉讼的具体实践及民事诉讼的运行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本课的教学内容与体系安排:参照我国民事诉讼的立法体系结构,由导论(概括介绍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理论、历史发展、民事诉讼法律关系、诉与诉权和民事诉讼模式和价值研究)、总论(重点讲述我国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基本制度、诉讼主体和程序保障)、程序论(包括通常审制程序、特殊程序、执行程序、证据及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概念、性质、任务、内容、特点、作用、意义及相互关系等)三部分组成。教学采用理论阐述、法条解释、分析比较、法案结合、课堂讨论等形式、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教材: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参考书目:江伟主编,《中国民事诉讼法专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陈桂明,《诉讼公正与程序保障》,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

毕玉谦,《民事证据法及其程序功能》,法律出版社,1997

课程编号:03311016

课程名称:刑法学

课程类型:必修课

授课学时:72

主要内容:刑法学分总论和分论两部分内容。刑法总论研究刑法总则的法律规范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基本原理、原则。刑法总论系统而深入地论述犯罪总论、刑罚总论的刑法基本原理与刑法总则规范,并结合司法实践阐述有关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原理、原则,刑法总论是学习和研究刑法分论的基础。刑法分论则研究刑法分则的法律规范及其所

规定的各种具体犯罪的犯罪构成及其处罚。刑法分论是在刑法总论的基础上,逐章论述了我国现行刑法分则规定的十类犯罪的共性问题和每种犯罪的罪刑规范及理论问题。 教材: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参考书目:张明楷,《刑法学(上下)》,法律出版社,1997

王作富主编,《刑法分则实务研究》(上、下),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

课程编号:03311017

课程名称:刑事诉讼法

课程类型:必修课

授课学时:72

主要内容:作为全国高等教育法学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其他法律中有关刑事程序的规定,研究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及律师等进行刑事诉讼的实践经验,研究有关刑事诉讼的一些基本理论。该课程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总论、证据论、程序论,主要介绍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刑事诉讼中的主体、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刑事证据理论、管辖制度、回避制度、辩护与代理制度、强制措施等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以及各项刑事诉讼程序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使学生熟悉刑事诉讼法律条文,培养学生提高分析解决刑事诉讼问题的能力。

教材: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学》(高等教育法学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参考书目:樊崇义,《刑事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第九版

课程编号:03311018

课程名称:行政法

课程类型:必修课

授课学时:72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阐述行政法的一般原理、原则以及有关该学科的历史发展;行政法主体的一般理论,行政主体的发展、演变,以及行政相对人的范围、权利、义务;行政行为的性质、特征、构成要件、合法要件、效力的具体体现,以及各种类别的行政行为运作的相关理论与制度(具体包括行政立法、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确认、行政强制、行政合同、行政复议)。

教材:罗豪才,《行政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参考书目:王连昌,《行政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王名扬,《英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

王名扬,《美国行政法》,中国法制出版社,1993

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

课程编号:03311019

课程名称:经济法

课程类型:必修课

授课学时:72

主要内容:经济法通常被认为是调整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经济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在当代世界各国的法律体系中虽然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是均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市场经济和法律制度较为完善的国家中,经济法与民法、商法紧密衔接互相配合,共同为调整社会经济关系发挥着重要作用,经济法成为现代国家法律制度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法律制度之一。经济法主要研究和讨论各类市场主体的组织机构、反不正当竞争、反垄断、产

品质量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国家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财政与税收、对外贸易秩序等相关内容。经济法课程是我国教育部指定的高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在市场经济完善的过程中对该课程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教材:李昌麒,《经济法学(2002年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参考书目:陈婉玲,《经济法概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

课程编号:03311020

课程名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课程类型:必修课

授课学时:72

主要内容:本课程的内容包括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概述、发展、体系、其法学基础理论以及其基本原则,环境权与资源权,自然资源保护法,环境污染防治法,环境管理体制和监督管理制度,环境法律责任和国际环境法。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系统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法的基本内容。

教材:金瑞林,《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参考书目:吕忠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1997

韩德培,《环境保护法教程(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5

法律专业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0331101

课程名称:中国法制史

课程类型:必修课

授课学时:72

主要内容:本课程讲授我国自夏、商、西周至建国前法律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各时期重要的立法状况和重要法律的基本内容,旨在使学生对我国法律制度的形成有个大致的了解,批判地吸收和借鉴历代法制中有益的东西,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法学基础理论的理解,并打好法学历史知识的基础。

教材:曾宪义,《中国法制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参考书目:郑定,《中国法制史教学参考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课程编号:0331102

课程名称:国际公法

课程类型:必修课

授课学时:72

主要内容: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国际公法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及国际关系方面的基本常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总论和分论两部分。总论部分阐述国际法基本的理论问题,包括国际法的性质与基础、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国际法的主体、国家等。分论部分阐述国际关系各个领域中的国际法原则、规则的规章制度,包括领土法、海洋法、空间法、国际法上的个人、国际组织法、外交和领事关系、条约法、国际经济法、国际争端法和战争法等。国际法的定义及渊源,国际法主体,国家领土,海洋法,空间法,外交及领事法,战争法等。

教材:邵津主编,《国际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参考书目:周鲠生,《国际法》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81

王铁崖,《国际法》,法律出版社,1995

课程编号:0331103

课程名称:国际私法

课程类型:必修课

授课学时:72

主要内容: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国际私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并能据此分析和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有关涉外民事法律问题。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国际私法的基本原理,讲授国际私法的对象、范围、性质、定义、原理及其发展,国际私法的基本规范——冲突规范,外国人的民事法律地位;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讲授涉外法律关系主题的法律适用,适用于婚姻与家庭关系的法律,适用于财产所有权的法律,合同性债务的法律适用,对外贸易中的法律适用,适用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法律,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涉外继承;涉外民事诉讼与商事仲裁,讲授涉外民事诉讼中的司法管辖,涉外民事诉讼的一般法律程序与国际司法协助,区际私法等。

教材:韩德培主编,《国际私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参考书目:张仲伯主编,《国际私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李双元主编,《国际私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杜新丽主编,《国际私法教学案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课程编号:0331104

课程名称:国际经济法

课程类型:必修课

授课学时:72

主要内容:本课程阐述了国际经济法的概念、特征和基本概念,并结合我国有关立法、司法实践活动,介绍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内容包括:国际贸易法律制度、国际结算与支付法律制度、调整和管制国际贸易的法律制度、国际投资的法律制度、国际金融法律制度、知识产权国际法律保护、国际税法、国际商事仲裁等。

教材:余劲松、吴志攀主编,《国际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参考书目:姚梅镇主编,《国际经济法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英]施米托夫著,赵秀文选译,《国际贸易法文选》,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陈安主编,《国际经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课程编号:0331105

课程名称:知识产权法

课程类型:必修课

授课学时:72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阐述了知识产权的概念、原则,系统论述了我国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其具体操作的基本技能,并结合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活动,介绍了国际知识产权有关公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趋势,旨在使学生能够较全面地掌握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及其规定,了解国际知识产权的主要规定及发展。

教材:刘春田主编,《知识产权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参考书目:刘春田,《知识产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吴汉东,《知识产权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郑成思,《知识产权保护实务全书》,中国言实出版社

课程编号:0331106

课程名称:合同法

课程类型:必修课

授课学时:72

主要内容:本课程系统阐述了我国合同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各种民事、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合同规范。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变更和转让、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违约责任等有关问题进行系统的讨论。并具体介绍了有关买卖、供用电、水、气、热力、赠与、借款、融资、承揽、建设工程、运输、技术、保管、仓储、委托、行纪、居间等合同。

教材:陈小君主编,《合同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修订版

参考书目:崔建远主编,《合同法》,法律出版社,2003

P.S. 阿蒂亚,赵旭东译,《合同法导论》法律出版社,2002

王利明、崔建远,《合同法新论·总则》,2003

杨桢,《英美契约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课程编号:0331107

课程名称:商法

课程类型:必修课

授课学时:72

主要内容:本课程概括阐述了公司法、票据法、保险法、证券法和破产法等方面的概念、特点、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介绍我国有关的法律制度和本学科的发展趋势。通过学习商法可以使学生对公司、票据、保险、证券等法律制度有所了解。

教材:范健主编,《商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参考书目:董安生等著,《中国商法总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

赵中孚主编,《商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史际春等著,《企业和公司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范健等著,《公司法论》(上卷),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课程编号:0331108

课程名称:劳动法学

课程类型:必修课

授课学时:72

主要内容:本课程讲授我国劳动法方面的各种法律法规。通过学习本课程,理解劳动法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我国劳动法的内容,并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劳动法学的基本理论,解决我国劳动关系法律调整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在学习本课基础上,可对国外劳动法进行比较性的研究。

教材:王全兴,《劳动法》,法律出版社,1997

参材书目:关怀,《劳动法学》,法律出版社,1996

课程编号:0331109

课程名称:法律文书

课程类型:必修课

授课学时:72

主要内容:法律文书包括规范性的法律文书和非规范性的法律文书,本课程主要讲授司法文书与民用诉讼文书,属于非规范性的法律文书基本内容。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有关司法文书及民事诉讼文书的写作要求和写作方法,培养学生写作有关司法文书及民事诉讼文书的能力。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司法文书的作用、特点和写作的基本要求;公安机关的司法文书;检察机关的司法文书;人民法院的司法文书;律师事物所常用的文书;司法机关的笔录类文书等。

教材:卓朝君 邓晓静,《法律文书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参材书目:宁致远,《法律文书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课程编号:03311010

课程名称:公司法

课程类型:必修课

授课学时:72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各类企业,特别是公司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在各类企业(公司)管理中的应用;指导学生逐步学会利用法律知识来解决企业(公司)管理中的问题。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司及公司法的历史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有

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共同问题、关联公司、外国公司分支机构、法律责任、世界各国的公司法立法等。

教材:冯果,《公司法要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参材书目:雷兴虎,《公司法新论》,中国法制出版社,

课程编号:03311011

课程名称:婚姻家庭法

课程类型:必修课

授课学时:72

主要内容:本课程依据我国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规定,主要讲授婚姻家庭法概述、我国婚姻法的基本原则、婚姻的成立――结婚、家庭关系、婚姻的中止――离婚、救助措施和法律责任等内容。通过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婚姻家庭法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提高对我国婚姻家庭法的认知和分析运用的实际能力。

教材:马忆南著,《婚姻家庭法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参考书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

李银河、马忆南主编,《婚姻家庭法修改论争》,光明日报出版社

课程编号:03311012

课程名称:法理学

课程类型:必修课

授课学时:72

主要内容:本课程简述法的本质特征,法的价值和作用的一般原理,特别是关于法律的创制、法律的运行以及法律监督的一般原理;关于法制和法治,法制现代化等问题。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观念,并为学习部门法打好基础。

教材:张文显主编,《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参考书目:葛洪义,《法理学(2002年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现代西方法理学》;《西方政治法律学说史》

课程编号:03311013

课程名称:宪法学

课程类型:必修课

授课学时:72

主要内容:宪法学是以宪法现象为研究对象,研究宪法产生、发展、演变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具体而言,宪法学以国家与公民这一宪法关系为研究对象,分析宪法关系的特点及与普通法律关系的区别。宪法学的内容既包括基本概念、原理,也包括宪法制度。本课程将在原理讲授的基础上,结合宪法判例、事例或者实例,增强学生对宪法学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并学会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宪法学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宪法学的基本知识,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提高以宪法学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教材:郑贤君,《宪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参考书目:许崇德、胡锦光主编,《宪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周叶中,《宪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韩大元主编,《现代宪法学基本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

课程编号:03311014

课程名称:民法学

课程类型:必修课

授课学时:72

主要内容:民法学是以研究民法及其发展规律为主要对象的一门独立的法学学科,属于部门法学的范畴。由于民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之一,因此民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民法学分为民法Ⅰ和民法Ⅱ两部分。民法Ⅰ是民法总论的内容,主要介绍民法学中的一些基础理论与制度,是对民法Ⅱ各编均有指导意义的内容。它主要包括民法的历史发展、民法的基本概念、民法的调整对象、民法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民事主体制度、民事法律行为、代理制度和诉讼时效制度等内容。民法Ⅱ主要是关于各项具体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物权制度、债权制度、人身权制度、继承权制度、民事责任等内容。 教材:王利明主编,《民法》,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参考书目:魏振瀛主编,《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彭万林主编,《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修订版

张俊浩主编,《民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修订版

课程编号:03311015

课程名称:民事诉讼法

课程类型:必修课

授课学时:72

主要内容:民事诉讼法学是以民事诉讼法律规范、民事诉讼的具体实践及民事诉讼的运行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本课的教学内容与体系安排:参照我国民事诉讼的立法体系结构,由导论(概括介绍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理论、历史发展、民事诉讼法律关系、诉与诉权和民事诉讼模式和价值研究)、总论(重点讲述我国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基本制度、诉讼主体和程序保障)、程序论(包括通常审制程序、特殊程序、执行程序、证据及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概念、性质、任务、内容、特点、作用、意义及相互关系等)三部分组成。教学采用理论阐述、法条解释、分析比较、法案结合、课堂讨论等形式、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教材: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参考书目:江伟主编,《中国民事诉讼法专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陈桂明,《诉讼公正与程序保障》,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

毕玉谦,《民事证据法及其程序功能》,法律出版社,1997

课程编号:03311016

课程名称:刑法学

课程类型:必修课

授课学时:72

主要内容:刑法学分总论和分论两部分内容。刑法总论研究刑法总则的法律规范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基本原理、原则。刑法总论系统而深入地论述犯罪总论、刑罚总论的刑法基本原理与刑法总则规范,并结合司法实践阐述有关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原理、原则,刑法总论是学习和研究刑法分论的基础。刑法分论则研究刑法分则的法律规范及其所

规定的各种具体犯罪的犯罪构成及其处罚。刑法分论是在刑法总论的基础上,逐章论述了我国现行刑法分则规定的十类犯罪的共性问题和每种犯罪的罪刑规范及理论问题。 教材: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参考书目:张明楷,《刑法学(上下)》,法律出版社,1997

王作富主编,《刑法分则实务研究》(上、下),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

课程编号:03311017

课程名称:刑事诉讼法

课程类型:必修课

授课学时:72

主要内容:作为全国高等教育法学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其他法律中有关刑事程序的规定,研究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及律师等进行刑事诉讼的实践经验,研究有关刑事诉讼的一些基本理论。该课程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总论、证据论、程序论,主要介绍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刑事诉讼中的主体、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刑事证据理论、管辖制度、回避制度、辩护与代理制度、强制措施等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以及各项刑事诉讼程序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使学生熟悉刑事诉讼法律条文,培养学生提高分析解决刑事诉讼问题的能力。

教材: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学》(高等教育法学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参考书目:樊崇义,《刑事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第九版

课程编号:03311018

课程名称:行政法

课程类型:必修课

授课学时:72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阐述行政法的一般原理、原则以及有关该学科的历史发展;行政法主体的一般理论,行政主体的发展、演变,以及行政相对人的范围、权利、义务;行政行为的性质、特征、构成要件、合法要件、效力的具体体现,以及各种类别的行政行为运作的相关理论与制度(具体包括行政立法、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确认、行政强制、行政合同、行政复议)。

教材:罗豪才,《行政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参考书目:王连昌,《行政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王名扬,《英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

王名扬,《美国行政法》,中国法制出版社,1993

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

课程编号:03311019

课程名称:经济法

课程类型:必修课

授课学时:72

主要内容:经济法通常被认为是调整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经济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在当代世界各国的法律体系中虽然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是均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市场经济和法律制度较为完善的国家中,经济法与民法、商法紧密衔接互相配合,共同为调整社会经济关系发挥着重要作用,经济法成为现代国家法律制度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法律制度之一。经济法主要研究和讨论各类市场主体的组织机构、反不正当竞争、反垄断、产

品质量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国家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财政与税收、对外贸易秩序等相关内容。经济法课程是我国教育部指定的高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在市场经济完善的过程中对该课程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教材:李昌麒,《经济法学(2002年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参考书目:陈婉玲,《经济法概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

课程编号:03311020

课程名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课程类型:必修课

授课学时:72

主要内容:本课程的内容包括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概述、发展、体系、其法学基础理论以及其基本原则,环境权与资源权,自然资源保护法,环境污染防治法,环境管理体制和监督管理制度,环境法律责任和国际环境法。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系统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法的基本内容。

教材:金瑞林,《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参考书目:吕忠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1997

韩德培,《环境保护法教程(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5


相关文章

  • 英语专业(法律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大纲
  • 英语专业(法律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大纲 一.总则 为贯彻实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及<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查看


  • 法学院课程介绍
  • 法学教学部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070301 课程名称:<逻辑学> 课程类型:限选课 课程学时:64学时 适用专业:法学 先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 课程简介: 本课程通过对逻辑学概念.原理.原则等内容的讲述,帮助学生获得探求真理. ...查看


  •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浅谈
  • 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浅谈 法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入WTO,中国加快了法制建设的步伐,法律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21世纪高等法律教育已不再局限于为立法.司法.执法.法律服务.法律监督等法律职业部门培 ...查看


  • 中国法律硕士教育之我见
  • 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依法治国对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法律人才的需求,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土3次会议批准,在我国设置并试办法律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国家教委与司法部决定自1996年起招收法律专业硕士研究生,确定的首批试点招生单位有8所高等院 ...查看


  • 应用英语专业(法律方向)剖析报告
  • 应用英语专业(法律方向) 剖析报告 外语系成立于2003年7月,现有教师50人,14个教学班,在校生654名,现开设应用英语专业(法律方向) .商务英语和应用英语专业三个专业,同时承担全院其他专业的公共外语教学任务.优越的教学条件,先进的教 ...查看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础> 课程标准 德育教研室 二零一零年九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一)课程性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各专业公共基础课,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 ...查看


  • 知识产权专业培养方案
  • 知识产权专业培养方案 一.总体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一)总体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面向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具有法学方面的知识,能在司法机 ...查看


  • 山东自考科目一览
  • 一.商务英语(本科) 专业代码050218 主考院校:山东财政学院.曲阜师范大学 本专业共设置12门课程和毕业论文.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学分)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学分) 3.日语(6学分) 4.高级英语(12学分) 5.英 ...查看


  • 专业建设规划及落实情况
  • 法学专业建设规划及落实情况 一.建设目标 我校法学特色专业的建设目标是:立足本土,面向全国,发挥法学专业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把法学专业建设成为学科一流.影响广泛的法学本科生培养基地. 二.建设方案 1.继续完善和整合多层次开 ...查看


  • "七五"普法规划期间进一步加强医学生法治理念教育的路径
  • 摘要:三十年来,我国连续实施了六次"五年全民普法规划",公民的法律素质逐步提升,依法治国进程不断深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在医患纠纷数量呈上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