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课堂实录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课堂实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复习比的知识

教师出示课件,结合画面引入。

师:同学们请看,这是们祖国各地的风景图片,我们的祖国幅员非常辽阔,却能在一张小小的地图上清晰可见各地位置;科学家在研究很小很小的生物细胞时,想清楚地看见细胞各部分,就要借助显微镜将细胞按比例放大。这些,都要用到比例的知识,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有关比例的一些知识。

教师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师:说到比例,我们很容易想起前面学过„„(教师拖长声音) 生:比(几乎异口同声地)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完成学案的“课前检测”部分,复习一下比的有关知识。

二、自主探究,学习比例的意义

1、探求共性,概括意义

师:刚才第三题10:6 与 4.5:2.7 的比值有何特点?

生1:我发现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

师:既然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请你想想用什么符号把这种关系表示出来!

生2:用等号。(师把左右两个中间板书 = )

师:同学们现在用了等号表示出这样一个式子,这是一个新的表

达式,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生:比例(有几个学生低声说)

师:这几位同学很聪明,数学上也起名为“比例”(师板书:比例)

师:你现在想知道什么叫比例吗?

生:想(学生声音响亮,愿望强烈)

师:那就请同学们自学课本32-33页做一做之前的内容,并完成学案上自学引导部分的问题。(5分钟后多数学生停了笔,教师在学生的回答过程中板书比例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把文字语言转化成数学符号语言,得出比例的两种表达式: a:b=c:d或 = (b、d不能为0)

2、根据意义,判断比例

师:刚刚我们认识了新的式子比例,要是让你来判断两个比是不是能组成比例,你会怎么办?

生:看比值是不是相等

师出示课件: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1)6∶10 和 9∶15 (2)20∶5 和 1∶4

师:比一比 看谁说的又快又好!

生1:因为 6∶10 = 0.6

9∶15 = 0.6

所以 6∶10 = 9∶15

生2: 因为 20∶5 = 4

1∶4 = 0.25

所以 20∶5和1∶4不能组成比例.

(学生边说教师边用课件展示解题过程,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规范解题格式。)

师:请同学们自己独立完成学案上的课堂训练(一)第1题。(再次巩固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的方法,并熟练解题思路。)

三、合作探究,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

1、组织看书,认识名称

师:a:b里比号前面的a叫——(生齐答:前项)比号后面的b叫——(生齐答:后项)。那么在比例里的各部分有哪些名称呢?请同学自学课本,并汇报。然后完成学案上的课堂训练(一)第2题进行巩固。

2、活动探究,总结性质

小组活动内容:

①观察比例的两个内项与两个外项,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 ②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是否也有上面发现的规律?

③是不是每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都具有这种规律,请你再找几个比例进行验证。

④通过以上研究,你发现了什么?(5分钟后,学生基本停止了讨论。)

师:请汇报你发现的规律。

生1: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生2:不对,老师,我有个反例:0:1=1:0 0×0=0,1×1=1,

所以„„

还没等生2说完,生3迫不及待:不对,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你这个不是比例。

生2:那我0:1=0:2 (很着急的改了)

生4:那0×2=0 ,1×0=0,还是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 师:同学们验证得非常认真,现在我们可以一致公认——(生齐答:任何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师:和比的基本性质一样,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比例的——(生齐答: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基本性质)

3、应用性质,自主判断

师:刚才我们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了这两个问题(课件展示刚才的问题: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1)6∶10和9∶15 (2)20∶5和1∶4)

师:学过比例的基本性质后,你有新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不一会,就有学生举起了小手。

生1:第(1)题,只要算一下6×15=90,10×9=90,乘积相等,所以能组成比例.

生2:第(2)题,20×4=80,5×1=5,乘积不相等,所以不能组成比例.

师:很好!同学们发现了一种新的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的方法,现在请大家用你发现的方法完成学案课堂训练(二)。

4、总结方法,辨析概念

师:我们学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后,你有几种方法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生:两种,一种是利用比例的意义,通过计算两个比的比值来判断;另一种是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通过计算能够构成内项与外项的两个数的积是否相等来判断。

师:(惊喜!)这节课我们一直类比着比学习比例,比与比例仅一字只差,它们会有什么区别呢?

生1:比是两个数相除,是一个算式;比例是两个比相等,是一个等式

生2:比有两项,比例有四项。

生3:比与比例各部分的名称不同,比的项分别叫做前项和后项;比例的四项,有两个叫做外项,有两个叫做内项。

师:同学们的概括能力很强,你们真的很棒!

师:把你们回答的内容总结一下,边说边展示课件:从意义上、项数上进行对比: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

四、灵活运用,大显身手

师:以上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大家想要知道自己掌握的情况,请认真完成学案灵活运用与拓展天地的部分。

五、归纳小结,交流收获

师:同学们,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课堂实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复习比的知识

教师出示课件,结合画面引入。

师:同学们请看,这是们祖国各地的风景图片,我们的祖国幅员非常辽阔,却能在一张小小的地图上清晰可见各地位置;科学家在研究很小很小的生物细胞时,想清楚地看见细胞各部分,就要借助显微镜将细胞按比例放大。这些,都要用到比例的知识,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有关比例的一些知识。

教师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师:说到比例,我们很容易想起前面学过„„(教师拖长声音) 生:比(几乎异口同声地)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完成学案的“课前检测”部分,复习一下比的有关知识。

二、自主探究,学习比例的意义

1、探求共性,概括意义

师:刚才第三题10:6 与 4.5:2.7 的比值有何特点?

生1:我发现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

师:既然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请你想想用什么符号把这种关系表示出来!

生2:用等号。(师把左右两个中间板书 = )

师:同学们现在用了等号表示出这样一个式子,这是一个新的表

达式,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生:比例(有几个学生低声说)

师:这几位同学很聪明,数学上也起名为“比例”(师板书:比例)

师:你现在想知道什么叫比例吗?

生:想(学生声音响亮,愿望强烈)

师:那就请同学们自学课本32-33页做一做之前的内容,并完成学案上自学引导部分的问题。(5分钟后多数学生停了笔,教师在学生的回答过程中板书比例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把文字语言转化成数学符号语言,得出比例的两种表达式: a:b=c:d或 = (b、d不能为0)

2、根据意义,判断比例

师:刚刚我们认识了新的式子比例,要是让你来判断两个比是不是能组成比例,你会怎么办?

生:看比值是不是相等

师出示课件: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1)6∶10 和 9∶15 (2)20∶5 和 1∶4

师:比一比 看谁说的又快又好!

生1:因为 6∶10 = 0.6

9∶15 = 0.6

所以 6∶10 = 9∶15

生2: 因为 20∶5 = 4

1∶4 = 0.25

所以 20∶5和1∶4不能组成比例.

(学生边说教师边用课件展示解题过程,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规范解题格式。)

师:请同学们自己独立完成学案上的课堂训练(一)第1题。(再次巩固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的方法,并熟练解题思路。)

三、合作探究,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

1、组织看书,认识名称

师:a:b里比号前面的a叫——(生齐答:前项)比号后面的b叫——(生齐答:后项)。那么在比例里的各部分有哪些名称呢?请同学自学课本,并汇报。然后完成学案上的课堂训练(一)第2题进行巩固。

2、活动探究,总结性质

小组活动内容:

①观察比例的两个内项与两个外项,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 ②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是否也有上面发现的规律?

③是不是每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都具有这种规律,请你再找几个比例进行验证。

④通过以上研究,你发现了什么?(5分钟后,学生基本停止了讨论。)

师:请汇报你发现的规律。

生1: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生2:不对,老师,我有个反例:0:1=1:0 0×0=0,1×1=1,

所以„„

还没等生2说完,生3迫不及待:不对,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你这个不是比例。

生2:那我0:1=0:2 (很着急的改了)

生4:那0×2=0 ,1×0=0,还是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 师:同学们验证得非常认真,现在我们可以一致公认——(生齐答:任何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师:和比的基本性质一样,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比例的——(生齐答: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基本性质)

3、应用性质,自主判断

师:刚才我们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了这两个问题(课件展示刚才的问题: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1)6∶10和9∶15 (2)20∶5和1∶4)

师:学过比例的基本性质后,你有新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不一会,就有学生举起了小手。

生1:第(1)题,只要算一下6×15=90,10×9=90,乘积相等,所以能组成比例.

生2:第(2)题,20×4=80,5×1=5,乘积不相等,所以不能组成比例.

师:很好!同学们发现了一种新的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的方法,现在请大家用你发现的方法完成学案课堂训练(二)。

4、总结方法,辨析概念

师:我们学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后,你有几种方法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生:两种,一种是利用比例的意义,通过计算两个比的比值来判断;另一种是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通过计算能够构成内项与外项的两个数的积是否相等来判断。

师:(惊喜!)这节课我们一直类比着比学习比例,比与比例仅一字只差,它们会有什么区别呢?

生1:比是两个数相除,是一个算式;比例是两个比相等,是一个等式

生2:比有两项,比例有四项。

生3:比与比例各部分的名称不同,比的项分别叫做前项和后项;比例的四项,有两个叫做外项,有两个叫做内项。

师:同学们的概括能力很强,你们真的很棒!

师:把你们回答的内容总结一下,边说边展示课件:从意义上、项数上进行对比: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

四、灵活运用,大显身手

师:以上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大家想要知道自己掌握的情况,请认真完成学案灵活运用与拓展天地的部分。

五、归纳小结,交流收获

师:同学们,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相关文章

  • 泰教发"一师一优课"方案
  • 附件4 "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 "优课"研究内容 "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中的"课",是指教学内容 ...查看


  • 一课一名师实施方案
  •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 实 施 方 案 为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深入推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应用,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的意见要 ...查看


  • [比的应用]课堂实录
  • <比的应用>教案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84-85页"比的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 2.能力目标:根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握各部 ...查看


  •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课堂教学实录
  •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课堂教学实录 课题:<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怎样的四边形称为平行四边形呢? 生: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师:这句话可以作为 ...查看


  •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
  •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老师指导下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化学实验是一种探究性实 ...查看


  • 青岛市一师一优课
  • 青岛市教育局关于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 动的通知 制发单位:青岛市教育局 | | 文件字号:青教通字[2015]9 号 成文日期:2015 年 02 月 16 日 各区.市教育(体) ...查看


  • 诱思探究教学
  • 让诱思探究教学理论在我校开花结果 张士贺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是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张熊飞教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概括总结的.他集古今中外教育理论为一体,是启发教学理论的集大成者.如今,这一教学理论已应用到中小学各个学科,先后两次通过国家 ...查看


  • 如何观课评课
  • 如何观课评课 一.观课报告 完成观评课后,就6节"优课"课例从总体上,或就某一节"优课"课例,按照模板撰写.提交观课报告,观课报告不少于800字.(全体人员,包括研修组长,指导教师) 2015年山东省 ...查看


  • 酸和碱的反应
  • <酸和碱的反应>典型教学设计研究 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五中学 初中化学 郭翠玲 [课程分析]酸.碱.盐是常见化学物质中的几种重要类型物质,很多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几乎都与之有关.因其组成复杂,从学生接受能力考虑,在学生学习了一些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