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2五行相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3五行相克的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8心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血脉,主神志,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

其华在面,在窍为舌。

9肺的主要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

,主治节,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

10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

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11肝的主要生理功能:主疏泄,主藏血,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和筋,其华在爪,

在窍为目。

12肾的主要生理功能: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气,在志为恐,在液为唾, 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

13气的生理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14气、血、津液的关系: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气能生津,

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津能载气,津血同源。

18.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性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

19.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

20.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多挟湿。

21.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湿性重浊,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粘滞,湿性趋下, 易袭阴位。

22.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

23.火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火易耗气伤津,火易生风动血,火易致肿疡。 阴跷脉

2五行相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3五行相克的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8心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血脉,主神志,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

其华在面,在窍为舌。

9肺的主要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

,主治节,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

10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

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11肝的主要生理功能:主疏泄,主藏血,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和筋,其华在爪,

在窍为目。

12肾的主要生理功能: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气,在志为恐,在液为唾, 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

13气的生理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14气、血、津液的关系: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气能生津,

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津能载气,津血同源。

18.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性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

19.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

20.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多挟湿。

21.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湿性重浊,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粘滞,湿性趋下, 易袭阴位。

22.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

23.火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火易耗气伤津,火易生风动血,火易致肿疡。 阴跷脉


相关文章

  • 中医各家学说山中医2014中七考试题目
  • 开发郁结在火热证中的应用 1.开发郁结是刘河间治疗火热证的基本思路方法.他对热病.下痢.带下.水肿.结胸.郁.淋.战栗等的治疗都非常重视这一点. 2风寒暑湿燥火皆可导致玄府闭塞,发为火热病表证.玄府闭塞原因主要为热气怫郁.在疾病的过程中,火 ...查看


  • 阴阳学说的概念基本内容中医学应用
  • 阴阳学说的概念.基本内容.中医学应用: 一.阴阳的概念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德概括. 最初含义:日光的向背而言,朝向日光为阳,背向日光为阴.后变为:概括世界具有对立属性的事物和现象双方的 ...查看


  • 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中医学]教学大纲(8版)
  • <中医学>教学大纲 (适用于临床医学本科专业) 教学对象:临床医学本科专业. 教材: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学>(第八版,李家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总课时:80时.其中包括15个课 ...查看


  • 健康与疾病论文
  • 感知中医 一.摘要 由于我自己平时比较关注养身,也很注意身体健康,但对于这些了解的不多,自己想多知道一些相关方面的内容.所以这学期选了<健康与疾病>这门课,上了后觉得真的很有益,对平时生活和健康能给很多指导. 这门课是由医学院开 ...查看


  •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 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中医学的概念 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经数千年发展而形成的,是研究人体生理. 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其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诊疗技术和养生方法.它包括中医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康复医学等 ...查看


  • 中医基础医学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 气一元论:"气"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范畴,在中医学的学术思想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中医学的哲学和医学理论的基石.气是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天地以及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具有运动的属性.气的运动是气内部的相互作用, ...查看


  • 中医学教学大纲2013
  • <中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中医学 英文名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课程 总学时: 51 理论课学时: 51 实验学时:0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本科 课程简介 ...查看


  •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1.哲学基础:哲学是关于世界最一般的运动规律的科学.任何一门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哲学.在哲学与自然科学尚未彻底分开的古代尤为如此.中医学吸取了汉代以前的哲学成果,直接地大量地引用气.阴阳.五行.形神.天人 ...查看


  •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11
  • 中医理论-阴阳学说-中医基础理论阴 阳 阴阳,既能概括整个病情,又能用于一个症状的分析.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出:"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还说"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张仲景将伤寒病 ...查看


  • 中医美容与养生
  • 中医美容与养生 杨京霞 思考:我们吃的安全吗? 当大家拿着两根油条急匆匆的去教室上课时? •当几个好友聚在一起,大快朵颐的吃着水煮鱼的时候? •当下晚自习,烤上几串羊肉串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正处在危险之中? •中国人一年吃掉300万吨地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