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教师应避免太多的理论说教。课前老师、学生、家长多方面收集相关资料,扩充课文内容。尝试结合家乡的景色、名人进行引导,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家乡的美,学习合作与分享,充分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通过教学活动,旨在引导学生从议别人的家乡到说自己的家乡,由表及里,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地通过充分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意识和初步的社会责任感。因而培养学生对自己所在的社区、村庄、城镇等的情感是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
教材分析
本课的学习内容以家乡的地理景观和人文景观为背景,通过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自然资源、家乡的名人,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教材中安排了二个主题活动:1、家乡的风光美2、 家乡的光荣榜。教材的编排注重爱国主义教育,爱祖国从爱家乡开始。根据儿童生活范围的扩展,他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了家庭、学校之外的地方,因而培养学生对自己所在的社区、村庄、城镇等的情感是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础。编者从自然景观到人文景观,从议别人的家乡到说自己的家乡,由表及里,由浅 到深,循序渐进地通过充分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意识和初步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交流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拍摄、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 文化生活。
4、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与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鼓励学生 为家乡做贡献。
教学重难点
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风土人情,描述风景区的特点。
教学关键
课前充分搜集有关家乡的资料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
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家乡的资料
①寻找家乡的美景 ②家乡的骄傲:历史名人、伟人;家乡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事迹;我身边的、让我感动的家乡人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媒体激情,情感共鸣
1、课件播放:《养马岛之恋》。听后有什么感受?
2、我知道,在课余同学们都带着发现的眼睛去观察和了解了家乡的山山水水,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展现家乡的美,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家乡,夸夸咱们牟平。同学们,快把你们的作品展示出来与同学一起交流吧!
3、学生纷纷拿出自己的作品,和同学交流。教师梳理、归纳。(家乡风光美 家乡人也美)
4、齐读课题。
二、展家乡美、酝酿情感
(一)展示作品
1.师:同学们,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展示,每个同学都介绍介绍自己的作品,然后组内推荐一件你们认为最棒的作品,向全班同学展示。
2、小组内展示、交流,师巡视,相机指导。
3、请各组展示评选出的作品,小作者介绍,感受家乡的美。
4、教师梳理归纳。
(注重与学生生活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相联系,教学内容扩展到学生的生活空间并结合本地区实际,及时丰富、充实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二)猜景点,加深学生对家乡景点的了解和认识
1、师:孩子们,你们用自己的方式展现了你眼中的家乡美景。老师可要考考你们,看你们能不能快速答出这是家乡的哪些景点(师点击逐一播放图片2----7),生抢答)
2 、生谈感受
3、学生介绍其他自己喜爱的景点。(生自由发言,畅谈自己认为家乡美的地方),
5.师:同学们,你们可个个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呀!不说不知道,一说可吓一跳通过刚才的学习,就知道我们家乡处处有美景,处处是美景。
6、教师小结:说到这儿,老师给大家一个小小的建议:我们一定要做文明少年,为家乡的创优添砖加瓦,让更多的人到牟平来欣赏我们家乡美丽的山山水水。
7、当小导游按顺序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点。
(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获取对家乡美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得到有价值的结论。)
(三)欣赏风光片,进一步感受家乡的美
1、播放剪辑的一段家乡风光片,让学生欣赏。
2、学生自由说感受。
3、为自己喜欢的景点或家乡全景说句广告词。
(活 动是教与学的中介,是实施德育的有效载体。因此,在课程实施中,重视指导学生活动,让更多地通过实际参与活动,构建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让学生知道家乡的美不仅构建在了解家乡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更要进一步挖掘家乡的风土人情、文化底蕴、地域特色。唯有如此,才能升华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说家乡人、迸发情感
过渡语:人们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么我们这方水土出了那些英雄人物呢?
1、学生分组交流收集的古今家乡名人的资料。
2、分组汇报。
3、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引导学生简单分类如:艺术名人、文化名人、劳动名人等。
4、教师补充家乡名人。
5、夸一夸: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平凡的人,他们默默无闻地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让我们来夸夸他们吧!(教师相机板书:硕果累累 默默耕耘 人杰地灵)
6、制作家乡名人“光荣簿”。
(学生是具有情感、个性的学习主体,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把思品课“明理”、“导行”的重要任务贯穿到这一系列的活动中。)
四、家乡更好、升华情感
1、想一想:我是家乡小主人,我能为家乡做些什么呢?
(请你为家乡的未来描绘美好蓝图,可以写一写、画一画,也可以唱一唱。)
2、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3、教师小结:昨天,家乡历尽苦难,饱经风霜;今天,人们用勤劳的双手! 建设美丽的家乡;明天,你们是建设的主力军,相信你们会努力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
五、板书设计
家乡的美景昆嵛山 九龙池 养马岛 硕果累累 家乡的人 杨子荣 李登海 人杰地灵
《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教师应避免太多的理论说教。课前老师、学生、家长多方面收集相关资料,扩充课文内容。尝试结合家乡的景色、名人进行引导,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家乡的美,学习合作与分享,充分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通过教学活动,旨在引导学生从议别人的家乡到说自己的家乡,由表及里,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地通过充分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意识和初步的社会责任感。因而培养学生对自己所在的社区、村庄、城镇等的情感是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
教材分析
本课的学习内容以家乡的地理景观和人文景观为背景,通过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自然资源、家乡的名人,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教材中安排了二个主题活动:1、家乡的风光美2、 家乡的光荣榜。教材的编排注重爱国主义教育,爱祖国从爱家乡开始。根据儿童生活范围的扩展,他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了家庭、学校之外的地方,因而培养学生对自己所在的社区、村庄、城镇等的情感是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础。编者从自然景观到人文景观,从议别人的家乡到说自己的家乡,由表及里,由浅 到深,循序渐进地通过充分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意识和初步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交流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拍摄、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 文化生活。
4、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与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鼓励学生 为家乡做贡献。
教学重难点
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风土人情,描述风景区的特点。
教学关键
课前充分搜集有关家乡的资料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
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家乡的资料
①寻找家乡的美景 ②家乡的骄傲:历史名人、伟人;家乡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事迹;我身边的、让我感动的家乡人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媒体激情,情感共鸣
1、课件播放:《养马岛之恋》。听后有什么感受?
2、我知道,在课余同学们都带着发现的眼睛去观察和了解了家乡的山山水水,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展现家乡的美,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家乡,夸夸咱们牟平。同学们,快把你们的作品展示出来与同学一起交流吧!
3、学生纷纷拿出自己的作品,和同学交流。教师梳理、归纳。(家乡风光美 家乡人也美)
4、齐读课题。
二、展家乡美、酝酿情感
(一)展示作品
1.师:同学们,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展示,每个同学都介绍介绍自己的作品,然后组内推荐一件你们认为最棒的作品,向全班同学展示。
2、小组内展示、交流,师巡视,相机指导。
3、请各组展示评选出的作品,小作者介绍,感受家乡的美。
4、教师梳理归纳。
(注重与学生生活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相联系,教学内容扩展到学生的生活空间并结合本地区实际,及时丰富、充实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二)猜景点,加深学生对家乡景点的了解和认识
1、师:孩子们,你们用自己的方式展现了你眼中的家乡美景。老师可要考考你们,看你们能不能快速答出这是家乡的哪些景点(师点击逐一播放图片2----7),生抢答)
2 、生谈感受
3、学生介绍其他自己喜爱的景点。(生自由发言,畅谈自己认为家乡美的地方),
5.师:同学们,你们可个个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呀!不说不知道,一说可吓一跳通过刚才的学习,就知道我们家乡处处有美景,处处是美景。
6、教师小结:说到这儿,老师给大家一个小小的建议:我们一定要做文明少年,为家乡的创优添砖加瓦,让更多的人到牟平来欣赏我们家乡美丽的山山水水。
7、当小导游按顺序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点。
(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获取对家乡美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得到有价值的结论。)
(三)欣赏风光片,进一步感受家乡的美
1、播放剪辑的一段家乡风光片,让学生欣赏。
2、学生自由说感受。
3、为自己喜欢的景点或家乡全景说句广告词。
(活 动是教与学的中介,是实施德育的有效载体。因此,在课程实施中,重视指导学生活动,让更多地通过实际参与活动,构建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让学生知道家乡的美不仅构建在了解家乡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更要进一步挖掘家乡的风土人情、文化底蕴、地域特色。唯有如此,才能升华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说家乡人、迸发情感
过渡语:人们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么我们这方水土出了那些英雄人物呢?
1、学生分组交流收集的古今家乡名人的资料。
2、分组汇报。
3、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引导学生简单分类如:艺术名人、文化名人、劳动名人等。
4、教师补充家乡名人。
5、夸一夸: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平凡的人,他们默默无闻地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让我们来夸夸他们吧!(教师相机板书:硕果累累 默默耕耘 人杰地灵)
6、制作家乡名人“光荣簿”。
(学生是具有情感、个性的学习主体,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把思品课“明理”、“导行”的重要任务贯穿到这一系列的活动中。)
四、家乡更好、升华情感
1、想一想:我是家乡小主人,我能为家乡做些什么呢?
(请你为家乡的未来描绘美好蓝图,可以写一写、画一画,也可以唱一唱。)
2、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3、教师小结:昨天,家乡历尽苦难,饱经风霜;今天,人们用勤劳的双手! 建设美丽的家乡;明天,你们是建设的主力军,相信你们会努力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
五、板书设计
家乡的美景昆嵛山 九龙池 养马岛 硕果累累 家乡的人 杨子荣 李登海 人杰地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