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电路》学习主要知识点
(学生结课复习版)
一、直流电路部分:(四大解题方法)
1、基尔霍夫定律法:
(基本电路分析方法。一般是列节点电流方程or 列回路电压方程,求未知量)
A 知识点1:利用电流定律列方程求电路未知量:
重点理解:
a 方程形式:节点电流代数和=0。
注意电流正负:流出为正、流入为--。
b 注意利用广义节点的概念解题。
B 知识点2:利用电压定律列方程求电路未知量:
重点理解:
a 方程形式:回路所有电压代数和=0。
注意回路方向设定:顺时针为回路方向。不论电源还是电阻,都看成元件:与回路方
向相同取“+”、与回路方向相反取“--”。
b 注意一段电路给出两端电压or 电路两点给出电压的情况:可以看成封闭回路
处理。
C 知识点3:电路功率计算=判断吸收or 放出=判断元件是电源or 负载:
重点理解:
a 吸收和放出是指电源内部:电源在电路内部是放出功率、电阻是吸收功率;
b 判断电路中的元件是电源or 负载的方法:
1)元件上的电流与电压是关联方向是电阻、吸收功率、功率为正。元件上
的电流与电压非关联方向是电源、放出功率、功率正负。
2)功率数值正负:吸收功率为正、放出功率为负。
2、等效变换法:
(一般用来简化电路,使用其他方法电路分析前可先用该方法简化电路)
A 知识点1:电压源、电流源与电阻串并联的等效:
重点理解:
a 串联:电压源串联=代数和。
电流源串联=病态电路(除非相同)。
电流源与电压源or 电阻串联=电流源。 b 并联:电流源并联=代数和。
电压源并联=病态电路(除非相同)。
电压源与电流源or 电阻并联=电压源。
B 知识点2:实际电流源电压源的相互等效:
方法:电压源与电流源相互变换=电阻不变、电压电流满足欧姆定律关系。
重点理解:
a 、多电源并联--转成电流源形式进行合并电源。
b 、多电源串联--转成电压源形式进行合并电源。
c 一个电源与电阻串并联时可以通过电流源变电压源or 电压源变电流源,合
并电路中的电阻。
C 知识点3:三角形和星形电阻结构的转换:
方法:两套公式(见参考教材)。
重点理解:
a 电路中三角形和星形结构一定同时存在。
b 这种电路只能通过一种结构向另一种结构的转化才能化成普通的电阻串并联来解决。
c 记住一套公式就行:一般用三角形to 星形(缩小1/3)。
3、回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
(直流电路分析的两大最根本、也是重点方法,必须会,也必考!对于直流电路分析的问题,电路复杂或没有思路的时候一定先想到这两种方法。)
注意事项:
a 一定设定未知量并在电路图中标出。
b 傻瓜式列出方程!(求解复杂时可以使用37=21定律)
A 知识点1:回路电流法:
方法: a 设回路电流为未知量进行(回路电流方向设为顺时针方向)。 b 独立方程个数=网孔数
c 方程形式:对回路:自阻+互阻=泵浦(电压源)。
关键: a 自阻一定要全;
b 互阻注意“+、--”;
c 电流源的处理:
1)投机取巧(电路中只有1个电流源时一般才用这种方法:通过选回路使电流源上的电流为某未知量,可直接写出该回路电流而不去写该回路方程)
2)投机不成、才用基本法:(当电路中有2个以上电流源时一般采用这种方法:增加未知量电流源上电压为未知量,之后增补一个关于这个电流源上的电流的方程。)
d 受控源的处理:保证受控量不变的情况下,把受控源看成普通电源处理(c 部处理办法),多出一个受控量未知数,只能增补一个受控量与回路电流未知量的关系方程。
B 知识点2:节点电压法:
方法:a 设电路节点电压为未知量(一般底端节点为参考节点=0)。 b 独立方程个数=节点数-1
c 方程形式:对节点:自导+互导=注入电流(电流源)。
关键: a 自导一定要全;
b 互导总为“--”;
c 电压源的处理:
1)投机取巧(通过选参考节点使电压源上的电压为某未知量,可直接写出该节点电压而不去写该节点方程)
2)增加未知量电压源上电流为未知量,之后增补一个关于这个电压源上的电压的关系方程。
d 受控源的处理:保证受控量不变的情况下,把受控源看成普通电源处理,增补一个受控量与节点电压未知量的方程。
4、电路定理法:
(用叠加定理和戴维宁定理进行电路等效后简化后进行电路分析的方法)
A 知识点1: 叠加定理分析电路法:
方法:a 多个电源作用的结果等于分别作用的结果的代数和。
b 考虑一个电源作用时,其他电源“擦圈”。
类型:(三个层次)
a 1+1型;
b k1+k2型;
c 倒推法。
关键:a 一定搞清楚是不是叠加定理解题类型,特别是后两种; b 分量一定上角标;
c 1+1型解题时一定画出单独作用时候的每个电路图。
B 知识点2:戴维宁定理简化电路法:
方法:a 线性含源二端网络=实际电压源。
b 实际电源电压=二端的开口电压;
c 实际电源内阻=等效内阻。
关键:a 一定要画出二端网络的电路图,并确定好那个是两端并以a 、b 表示;
b 确定开路电压由那几个分量构成的,之后想方设法求出这几个分量,甚至不惜动用回路电流法和节点电压法。
c 内阻求法:
1)当无受控源时,很简单:“擦圈”计算从两端看的时候,剩下电阻串并联;
2)当有受控源的时候,有点复杂,方法有两个:
a )加压求留/加流求压法:
在a 、b 两端加上电压压源U 或者电流源I ; 电路原来的电源全部“擦圈”处理;
求出所加电源上的U/I(只能求出比例值,求不出具体U 、I )即为内阻。
b )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
将a 、b 两端短接;
保留电路原有电源不变;
求出短接支路的电流I (是确定值)
之后与之前求出的开路电压Uoc/I即为内阻值。 a )和b )两种方法首选b )方法。
C 知识点3:最大功率问题:
方法:当负载电阻=供电网络内阻时,负载获得最大功率输出。
关键:a 一般用戴维宁定理求内阻的三大方法求内阻,之后算最大功率; b 记住最大功率公式。
2012年《电路》学习主要知识点
(学生结课复习版)
一、直流电路部分:(四大解题方法)
1、基尔霍夫定律法:
(基本电路分析方法。一般是列节点电流方程or 列回路电压方程,求未知量)
A 知识点1:利用电流定律列方程求电路未知量:
重点理解:
a 方程形式:节点电流代数和=0。
注意电流正负:流出为正、流入为--。
b 注意利用广义节点的概念解题。
B 知识点2:利用电压定律列方程求电路未知量:
重点理解:
a 方程形式:回路所有电压代数和=0。
注意回路方向设定:顺时针为回路方向。不论电源还是电阻,都看成元件:与回路方
向相同取“+”、与回路方向相反取“--”。
b 注意一段电路给出两端电压or 电路两点给出电压的情况:可以看成封闭回路
处理。
C 知识点3:电路功率计算=判断吸收or 放出=判断元件是电源or 负载:
重点理解:
a 吸收和放出是指电源内部:电源在电路内部是放出功率、电阻是吸收功率;
b 判断电路中的元件是电源or 负载的方法:
1)元件上的电流与电压是关联方向是电阻、吸收功率、功率为正。元件上
的电流与电压非关联方向是电源、放出功率、功率正负。
2)功率数值正负:吸收功率为正、放出功率为负。
2、等效变换法:
(一般用来简化电路,使用其他方法电路分析前可先用该方法简化电路)
A 知识点1:电压源、电流源与电阻串并联的等效:
重点理解:
a 串联:电压源串联=代数和。
电流源串联=病态电路(除非相同)。
电流源与电压源or 电阻串联=电流源。 b 并联:电流源并联=代数和。
电压源并联=病态电路(除非相同)。
电压源与电流源or 电阻并联=电压源。
B 知识点2:实际电流源电压源的相互等效:
方法:电压源与电流源相互变换=电阻不变、电压电流满足欧姆定律关系。
重点理解:
a 、多电源并联--转成电流源形式进行合并电源。
b 、多电源串联--转成电压源形式进行合并电源。
c 一个电源与电阻串并联时可以通过电流源变电压源or 电压源变电流源,合
并电路中的电阻。
C 知识点3:三角形和星形电阻结构的转换:
方法:两套公式(见参考教材)。
重点理解:
a 电路中三角形和星形结构一定同时存在。
b 这种电路只能通过一种结构向另一种结构的转化才能化成普通的电阻串并联来解决。
c 记住一套公式就行:一般用三角形to 星形(缩小1/3)。
3、回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
(直流电路分析的两大最根本、也是重点方法,必须会,也必考!对于直流电路分析的问题,电路复杂或没有思路的时候一定先想到这两种方法。)
注意事项:
a 一定设定未知量并在电路图中标出。
b 傻瓜式列出方程!(求解复杂时可以使用37=21定律)
A 知识点1:回路电流法:
方法: a 设回路电流为未知量进行(回路电流方向设为顺时针方向)。 b 独立方程个数=网孔数
c 方程形式:对回路:自阻+互阻=泵浦(电压源)。
关键: a 自阻一定要全;
b 互阻注意“+、--”;
c 电流源的处理:
1)投机取巧(电路中只有1个电流源时一般才用这种方法:通过选回路使电流源上的电流为某未知量,可直接写出该回路电流而不去写该回路方程)
2)投机不成、才用基本法:(当电路中有2个以上电流源时一般采用这种方法:增加未知量电流源上电压为未知量,之后增补一个关于这个电流源上的电流的方程。)
d 受控源的处理:保证受控量不变的情况下,把受控源看成普通电源处理(c 部处理办法),多出一个受控量未知数,只能增补一个受控量与回路电流未知量的关系方程。
B 知识点2:节点电压法:
方法:a 设电路节点电压为未知量(一般底端节点为参考节点=0)。 b 独立方程个数=节点数-1
c 方程形式:对节点:自导+互导=注入电流(电流源)。
关键: a 自导一定要全;
b 互导总为“--”;
c 电压源的处理:
1)投机取巧(通过选参考节点使电压源上的电压为某未知量,可直接写出该节点电压而不去写该节点方程)
2)增加未知量电压源上电流为未知量,之后增补一个关于这个电压源上的电压的关系方程。
d 受控源的处理:保证受控量不变的情况下,把受控源看成普通电源处理,增补一个受控量与节点电压未知量的方程。
4、电路定理法:
(用叠加定理和戴维宁定理进行电路等效后简化后进行电路分析的方法)
A 知识点1: 叠加定理分析电路法:
方法:a 多个电源作用的结果等于分别作用的结果的代数和。
b 考虑一个电源作用时,其他电源“擦圈”。
类型:(三个层次)
a 1+1型;
b k1+k2型;
c 倒推法。
关键:a 一定搞清楚是不是叠加定理解题类型,特别是后两种; b 分量一定上角标;
c 1+1型解题时一定画出单独作用时候的每个电路图。
B 知识点2:戴维宁定理简化电路法:
方法:a 线性含源二端网络=实际电压源。
b 实际电源电压=二端的开口电压;
c 实际电源内阻=等效内阻。
关键:a 一定要画出二端网络的电路图,并确定好那个是两端并以a 、b 表示;
b 确定开路电压由那几个分量构成的,之后想方设法求出这几个分量,甚至不惜动用回路电流法和节点电压法。
c 内阻求法:
1)当无受控源时,很简单:“擦圈”计算从两端看的时候,剩下电阻串并联;
2)当有受控源的时候,有点复杂,方法有两个:
a )加压求留/加流求压法:
在a 、b 两端加上电压压源U 或者电流源I ; 电路原来的电源全部“擦圈”处理;
求出所加电源上的U/I(只能求出比例值,求不出具体U 、I )即为内阻。
b )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
将a 、b 两端短接;
保留电路原有电源不变;
求出短接支路的电流I (是确定值)
之后与之前求出的开路电压Uoc/I即为内阻值。 a )和b )两种方法首选b )方法。
C 知识点3:最大功率问题:
方法:当负载电阻=供电网络内阻时,负载获得最大功率输出。
关键:a 一般用戴维宁定理求内阻的三大方法求内阻,之后算最大功率; b 记住最大功率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