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盈昼冒冒图圈
对室魍鐾薹理的屁点认识
王爱民1,2
(1.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2.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北京100035)
R啪urce删w£而of&o加啊
摘要:土地整理面临羞新的形势,需要重堑认识土地整理的内涵:以利于开展下一步工作。土地整理也查对耕地数量的要求:但这羞不是它的主要目标,土地整理追求的是农村整体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它是一个综合性目标:而
不是单一目标。对照土地整理的目标内涵,土地整理理念与新农村建设方针十分契合,两者都追求农村的整体进步,实
现综合效益的提升。土地整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实现手段,它有着时间和空间上的统一要求,必须要做到“集主资金办大奎、办成圭”,项目管理模式无疑是最好的选捶。
关键词:土地整理;耕地开发;新农村建设;项目管理中图分类号:F301.24;F32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_6995(2007)04伽12由2
区工作的通知》的有关精神,这项工作不仅包括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还包括对基本农田保护信息管理和动态监测系统建设等措施的投入。耕地开发,主要是从补充耕地的角度出发,
是获得耕地增量的主要措施。以上两种用途分别从耕地存量
2006年底,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发
了《关于调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政策等问题的通知》(财综[2006]48号)(以下简称48号文),对今后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征缴使用做了新的规定。文件要求,从2007年1月1日起,中央以及地方分成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以下简称有偿使用费),主要参照各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核实的截至上一年底基本农田面积和确定的土地开发整理重点任务分配给市、县,专项用于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土地整理、耕地开发等开支。48号文的出台,标志着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面临新的形势,我们需要认真解读文件精神,对有关问题进行更深
入的思考,重新认识土地整理的内涵,以利于开展下一步的工
和增量两个方面落实耕地保护,均把耕地数量作为其主要的目标诉求。
土地整理也有对耕地数量的要求,但这并不是它的主要
目标。《土地管理法》界定土地整理的内涵为“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可见土地整理追求的是农村整体生产、生活
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它是一个综合性目标,而不是单一目标。当前各地开展的土地整理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把土地整理
完全等同于耕地开发,把耕地数量的增加当作主要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忽视了土地整理的综合效应,没有真正体现土地整理的内涵,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土地整理。所以当前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区分土地整理与耕地开发,尽快把土地整理工作调整到“综合整治”的轨道上来,通过改善土地利用结
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开展环境建设,实现综合效益,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不只是建设新耕地。2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
中央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即“生产发展、生活
作,保证土地整理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
土地整理与耕地开发
48号文规定了有偿使用费的用途有三个:基本农田建设
和保护、土地整理、耕地开发,这意味着三种用途是有区别的,有着不同的目标要求。
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是指对现有耕地,即耕地存量的保护,并突出体现了以建设促保护的指导思想,结合国土资源部2005年下发的197号文件《关于开展设立基本农田保护示范
*作者简介:王爱民(1975一),男,江苏省宿迁市人,中国人民大学2003级博士生,高级经济师,现就职于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主要从事土地整理方面的研究工作。
田生国国±煎亟经进
万方数据
E鬯委嚣箸{c;髻裂鬻:a
2007/4
R∞oMrce蒯瑚£^oZ&o聊啊
+’¨¨l-’¨¨l-……I‘。¨¨II一‘。……’。¨|…。’¨¨l__。’㈨"。……‘。…¨.一‘。¨l¨.。’¨I…一。”…I-“㈨lH‘。㈨
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对照土地整理的目标内涵,土地整理理念与新农村建设方针十分契合,两者都追求农村的整体进步,实现综合效益的提升:农村生产发展的根本
是农业生产的发展,而土地整理追求的正是农业生产条件的
析,土地整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实现手段,它有着时间和空间上的统一要求,必须要做到“集中资金办大
事、办成事”,项目管理模式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下一步应着手改进目前项目管理
制度中不合理或欠缺的内容。首先,要区分土地整理项目和耕地开发项目,土地整理项目要实现“田、水、路、林、村综合整
改善;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土地整理正是通过“增加有效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为农民“生活宽裕”创造条件;土地整理还进一步拓展了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村容整洁”的内涵和范畴,因为土地整理是“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通过土地整理可以实现农村整体环境的改善,不仅包
括农民的生活环境,即村容、村貌的改观,还包括农田生态环
治”的目标,其对象就不能局限于单纯的耕地范畴,土地整理
项目必须以一个或几个完整的村为对象(或客体),开展全村
范围,包括村落和所属农田的统一规划、整治和利用,实现村
庄整体条件和环境的改善,从而达到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德国汉斯基金援助的我国山东青州南张楼村土地整理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境的改善;土地整理与中低产田改造、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
利建设等在工程措施上没有区别,最大的不同在于,土地整理
把土地权属调整(或叫土地生产关系调整)作为其核心内容和手段,体现了对农民土地产权和利益的尊重,这是实现管理民主和乡风文明的前提和基础。
新农村建设不是一个部门能完成的任务,它需要多部门互相配合、齐抓共管。在具体的措施手段上,土地整理要注意与其它相关部门的协调衔接。比如村庄建设,规划、建设部门
负责村庄规划布局、房屋建设,土地整理则要实施土地利用规
其次,要更正土地整理就是单纯的造地工程的错误认识,土地整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综合措施,工程只是其中一个手段,它还包括规划、地籍、权属以及利益分配等工作,开展土地整理首先要摸清项目区(即村庄)土地的利用现状,包括土地利用结构、面积、分布、权属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确定居民点及其他各类用地的位置、规模,并通过道路、给排水设施、生态景观布局予以衔接,具体到农田建设,再进行详细的工程设计,从而达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资源产出率,促进农村整体资源条件和环境的改善,最终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
第三,前面已经论述土地整理不能解决新农村建设的全部问题,而土地整理项目既然以整村为对象,必然会与其他部门有关联,所以一定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土地整理无论是“先
来”还是“后到”,都要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行动,要突出自己综合整治的优势,起到基础和平台作用。
划、落实村庄位置、规模,以及挂钩、置换等政策的落实;比如农村道路建设,交通部门负责修建进村公路,而村庄到田间,以及农田内部道路要由土地整理来完成;比如给排水问题,自来水公司负责农民生活用水,水利部门负责大型骨干水利设施建设,土地整理则要着重考虑结合土地利用规划,解决农田灌溉条件的改善,以及农田排水与农民生活排水(污)的衔接。总之,土地整理不能解决新农村建设的所有问题,但一定要发挥并可以发挥生力军作用。特别是有偿使用费征收政策调整后,中央和地方有偿使用费年收入总额将超过500亿元,全部用于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土地整理、耕地开发,这对加快新农村建设,将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3土地整理与项目管理
最后,在项目的具体实施方面,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探索推行项目“代建制”,即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可以负责项目的组织、论证、评审、申报等前期工作,但对项目的建设实
施,要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政府监
48号文规定,从2007年开始,中央不再管理具体的土地
开发整理项目,有偿使用费专项资金将按任务直接落实到市、
管,确保专项资金发挥效益,实现预期目标。
土地整理是一项有着丰富内涵、可持续发展的事业,发达国家如德国、比利时、荷兰、日本等开展土地整理已近百年,至今仍方兴未艾,为农业人口的安置和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生态景观重塑做出了巨大贡献。新形势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机遇面前,土地整理一定要抓住机遇,大展宏图,要将对土地整理工作的认识上升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家宏观调控长效机制的有效手段上,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民“安居乐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收稿日期:2007_03_05
县。脱离了大量具体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中央将更加专注于宏观调控和监管职能的行使,市、县如何使用这笔钱?采取什么方式管理?如何确保其真正发挥效益?是当前亟待研究的头等问题。
从这几年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运行情况看,尽管
在管理方面还存在着需要加强和改进的问题,但实践证明了以项目形式管理、使用专项资金是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这既
是国际通行的政府投资管理方式,也是国家的明确要求:国务
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明确规定,政府投资资金按项目安排。另外,从土地整理本身的特性分
虫垦国±童亟经迸
E鬯嚣:焉}c:雩P兰罱:a
至QQz[垒困
万方数据
对土地整理的几点认识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王爱民, WANG Ai-min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北京,100035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OF CHINA2007,20(4)2次
相似文献(7条)
1.期刊论文 朱蕾.黄敬峰.王秀珍 基于GIS的县级耕地开发整理潜力分析及评价--以浙江省仙居县为例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5)
土地整理是我国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根本出路,但目前开发整理潜力的估算在我国尚属空白.该文结合浙江省仙居县后备资源调查工作的成果,在GIS的支持下,分析全县的耕地农居点和后备资源情况,以及估算开发整理潜力,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耕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奠定了基础.
2.会议论文 汤再兰 土地整理与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 2008
土地整理是有效增加耕地面积的一个重要途径,周宁县是福建省闽东北山区小县。土地整理工作在该县耕地占补平衡工作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周宁县近年来开展耕地开发整理工作实际出发,通过分析本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各个制约因素,从土地整理可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土地整理可防治土地质量退化,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土地整理可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等三个方面说明了土地整理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从而进一步提出开展土地整理的一些思路和对策。
3.期刊论文 单国途 以退宅还耕为突破口强力推进农村土地整理 -河南国土资源2004,""(6)
陕县地处丘陵山区,全县总人口34万,农业人口28万,耕地面积3.7万公顷,人均不足1.3亩.近年来,该县把保护耕地、开发土地资源作为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促进经济发展战略措施常抓不懈,深入落实建设用地项目补充耕地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挂钩制度,高标准开展土地开发整理,保证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及时落实.
4.期刊论文 高向军 运用科学手段切实保护耕地--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工作回顾与展望 -国土资源通讯2005,""(2)
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专项用于耕地开发的法律规定,体现了国家的宏观调控意图
1999年颁布实施的,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我国土地管理的政策,目标就是要切实保护好耕地、努力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并明确鼓励盘活现有建设用地、限制新增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土地的指导思想.颁布实施之前,国家对国有土地资产的管理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按有关规定,占用耕地和利用原有建设用地的土地收益都留在地方,并主要留给了市、县和乡镇,市、县和乡镇政府可以通过征用耕地后出让,获取巨大收益.
5.会议论文 王秀红.傅小锋 耕地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 2004
耕地减少会导致粮食短缺,直接影响人民的生活.据国土资源部通报,2003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2003年度全国建设占用耕地2.3×105hm2,灾毁耕地5.0×104 hm2,生态退耕2.2×106 hm2,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3.3×105 hm2;同期,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3.1×105 hm2.耕地面积由2002年年末的1.3×108 hm2下降到2003年年末的1.2×108 hm2,耕地净减少2.5×106 hm2.人均耕地不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是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严重威胁,因此,实行更为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已经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食物安全、富裕保障和生态安全的顾虑,促使人们对耕地资源的价值进行科学评价,科学的认识又促使耕地相关政策、宣传和法律体系的不断健全.一般性的耕地开发利用,只片面注重增加耕地面积,追求个别年份的粮食产量,本文所述的耕地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主要涉及在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土地的用养结合、保护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以及开辟广阔的农产品市场等.现阶段,农业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认识耕地资源、探索耕地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6.期刊论文 樊闽 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在规划修编中的应用 -中国土地2006,""(10)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在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原则、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和土地供应总量的同时,如何把数量和质量相结合,有效保护优质耕地和基本农田,是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不仅可以反映耕地质量的优劣,而且不同层次的成果可以反映耕地不同层次的粮食生产潜力,可以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的耕地保有量测算、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用地扩展区、土地整理区、后备耕地开发区的划定提供依据.
7.会议论文 沈燕丽 对农村宅基地整理问题的思考 2006
当前我国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经济,在这过程中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人均耕地较少的国情又决定了国土部门要严格保护耕地,确保粮食安全。苏南地区人均耕地少,耕地开发后备资源稀缺,土地供求紧张,快速的经济开发又需要以土地资源为基础。要解决这一矛盾就要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合理补充耕地,确保耕地资源动态平衡。通过农村宅基地整理结合迁村并点治理空心村,就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当前太仓农村宅基地利用的主要情况,分析了农村宅基地整理的重要性,并提出解决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基本构想。
引证文献(2条)
1.吴良林.罗建平.李漫 基于景观格局原理的土地规模化整理潜力评价方法[期刊论文]-农业工程学报 2010(2)2.郝庆.张万军.崔建伟.王春龙.廉诗启 国土资源综合整治目标概述──以河北省丰宁县生态建设项目区为例[期刊论文]-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8(5)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dzkcjj200704006.aspx授权使用:三峡大学(sxdx),授权号:b053ae48-4141-4b9b-a83f-9e3300d17b57
下载时间:2010年11月19日
■霍盈昼冒冒图圈
对室魍鐾薹理的屁点认识
王爱民1,2
(1.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2.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北京100035)
R啪urce删w£而of&o加啊
摘要:土地整理面临羞新的形势,需要重堑认识土地整理的内涵:以利于开展下一步工作。土地整理也查对耕地数量的要求:但这羞不是它的主要目标,土地整理追求的是农村整体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它是一个综合性目标:而
不是单一目标。对照土地整理的目标内涵,土地整理理念与新农村建设方针十分契合,两者都追求农村的整体进步,实
现综合效益的提升。土地整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实现手段,它有着时间和空间上的统一要求,必须要做到“集主资金办大奎、办成圭”,项目管理模式无疑是最好的选捶。
关键词:土地整理;耕地开发;新农村建设;项目管理中图分类号:F301.24;F32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_6995(2007)04伽12由2
区工作的通知》的有关精神,这项工作不仅包括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还包括对基本农田保护信息管理和动态监测系统建设等措施的投入。耕地开发,主要是从补充耕地的角度出发,
是获得耕地增量的主要措施。以上两种用途分别从耕地存量
2006年底,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发
了《关于调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政策等问题的通知》(财综[2006]48号)(以下简称48号文),对今后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征缴使用做了新的规定。文件要求,从2007年1月1日起,中央以及地方分成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以下简称有偿使用费),主要参照各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核实的截至上一年底基本农田面积和确定的土地开发整理重点任务分配给市、县,专项用于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土地整理、耕地开发等开支。48号文的出台,标志着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面临新的形势,我们需要认真解读文件精神,对有关问题进行更深
入的思考,重新认识土地整理的内涵,以利于开展下一步的工
和增量两个方面落实耕地保护,均把耕地数量作为其主要的目标诉求。
土地整理也有对耕地数量的要求,但这并不是它的主要
目标。《土地管理法》界定土地整理的内涵为“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可见土地整理追求的是农村整体生产、生活
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它是一个综合性目标,而不是单一目标。当前各地开展的土地整理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把土地整理
完全等同于耕地开发,把耕地数量的增加当作主要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忽视了土地整理的综合效应,没有真正体现土地整理的内涵,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土地整理。所以当前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区分土地整理与耕地开发,尽快把土地整理工作调整到“综合整治”的轨道上来,通过改善土地利用结
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开展环境建设,实现综合效益,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不只是建设新耕地。2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
中央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即“生产发展、生活
作,保证土地整理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
土地整理与耕地开发
48号文规定了有偿使用费的用途有三个:基本农田建设
和保护、土地整理、耕地开发,这意味着三种用途是有区别的,有着不同的目标要求。
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是指对现有耕地,即耕地存量的保护,并突出体现了以建设促保护的指导思想,结合国土资源部2005年下发的197号文件《关于开展设立基本农田保护示范
*作者简介:王爱民(1975一),男,江苏省宿迁市人,中国人民大学2003级博士生,高级经济师,现就职于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主要从事土地整理方面的研究工作。
田生国国±煎亟经进
万方数据
E鬯委嚣箸{c;髻裂鬻:a
2007/4
R∞oMrce蒯瑚£^oZ&o聊啊
+’¨¨l-’¨¨l-……I‘。¨¨II一‘。……’。¨|…。’¨¨l__。’㈨"。……‘。…¨.一‘。¨l¨.。’¨I…一。”…I-“㈨lH‘。㈨
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对照土地整理的目标内涵,土地整理理念与新农村建设方针十分契合,两者都追求农村的整体进步,实现综合效益的提升:农村生产发展的根本
是农业生产的发展,而土地整理追求的正是农业生产条件的
析,土地整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实现手段,它有着时间和空间上的统一要求,必须要做到“集中资金办大
事、办成事”,项目管理模式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下一步应着手改进目前项目管理
制度中不合理或欠缺的内容。首先,要区分土地整理项目和耕地开发项目,土地整理项目要实现“田、水、路、林、村综合整
改善;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土地整理正是通过“增加有效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为农民“生活宽裕”创造条件;土地整理还进一步拓展了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村容整洁”的内涵和范畴,因为土地整理是“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通过土地整理可以实现农村整体环境的改善,不仅包
括农民的生活环境,即村容、村貌的改观,还包括农田生态环
治”的目标,其对象就不能局限于单纯的耕地范畴,土地整理
项目必须以一个或几个完整的村为对象(或客体),开展全村
范围,包括村落和所属农田的统一规划、整治和利用,实现村
庄整体条件和环境的改善,从而达到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德国汉斯基金援助的我国山东青州南张楼村土地整理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境的改善;土地整理与中低产田改造、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
利建设等在工程措施上没有区别,最大的不同在于,土地整理
把土地权属调整(或叫土地生产关系调整)作为其核心内容和手段,体现了对农民土地产权和利益的尊重,这是实现管理民主和乡风文明的前提和基础。
新农村建设不是一个部门能完成的任务,它需要多部门互相配合、齐抓共管。在具体的措施手段上,土地整理要注意与其它相关部门的协调衔接。比如村庄建设,规划、建设部门
负责村庄规划布局、房屋建设,土地整理则要实施土地利用规
其次,要更正土地整理就是单纯的造地工程的错误认识,土地整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综合措施,工程只是其中一个手段,它还包括规划、地籍、权属以及利益分配等工作,开展土地整理首先要摸清项目区(即村庄)土地的利用现状,包括土地利用结构、面积、分布、权属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确定居民点及其他各类用地的位置、规模,并通过道路、给排水设施、生态景观布局予以衔接,具体到农田建设,再进行详细的工程设计,从而达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资源产出率,促进农村整体资源条件和环境的改善,最终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
第三,前面已经论述土地整理不能解决新农村建设的全部问题,而土地整理项目既然以整村为对象,必然会与其他部门有关联,所以一定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土地整理无论是“先
来”还是“后到”,都要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行动,要突出自己综合整治的优势,起到基础和平台作用。
划、落实村庄位置、规模,以及挂钩、置换等政策的落实;比如农村道路建设,交通部门负责修建进村公路,而村庄到田间,以及农田内部道路要由土地整理来完成;比如给排水问题,自来水公司负责农民生活用水,水利部门负责大型骨干水利设施建设,土地整理则要着重考虑结合土地利用规划,解决农田灌溉条件的改善,以及农田排水与农民生活排水(污)的衔接。总之,土地整理不能解决新农村建设的所有问题,但一定要发挥并可以发挥生力军作用。特别是有偿使用费征收政策调整后,中央和地方有偿使用费年收入总额将超过500亿元,全部用于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土地整理、耕地开发,这对加快新农村建设,将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3土地整理与项目管理
最后,在项目的具体实施方面,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探索推行项目“代建制”,即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可以负责项目的组织、论证、评审、申报等前期工作,但对项目的建设实
施,要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政府监
48号文规定,从2007年开始,中央不再管理具体的土地
开发整理项目,有偿使用费专项资金将按任务直接落实到市、
管,确保专项资金发挥效益,实现预期目标。
土地整理是一项有着丰富内涵、可持续发展的事业,发达国家如德国、比利时、荷兰、日本等开展土地整理已近百年,至今仍方兴未艾,为农业人口的安置和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生态景观重塑做出了巨大贡献。新形势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机遇面前,土地整理一定要抓住机遇,大展宏图,要将对土地整理工作的认识上升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家宏观调控长效机制的有效手段上,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民“安居乐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收稿日期:2007_03_05
县。脱离了大量具体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中央将更加专注于宏观调控和监管职能的行使,市、县如何使用这笔钱?采取什么方式管理?如何确保其真正发挥效益?是当前亟待研究的头等问题。
从这几年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运行情况看,尽管
在管理方面还存在着需要加强和改进的问题,但实践证明了以项目形式管理、使用专项资金是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这既
是国际通行的政府投资管理方式,也是国家的明确要求:国务
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明确规定,政府投资资金按项目安排。另外,从土地整理本身的特性分
虫垦国±童亟经迸
E鬯嚣:焉}c:雩P兰罱:a
至QQz[垒困
万方数据
对土地整理的几点认识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王爱民, WANG Ai-min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北京,100035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OF CHINA2007,20(4)2次
相似文献(7条)
1.期刊论文 朱蕾.黄敬峰.王秀珍 基于GIS的县级耕地开发整理潜力分析及评价--以浙江省仙居县为例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5)
土地整理是我国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根本出路,但目前开发整理潜力的估算在我国尚属空白.该文结合浙江省仙居县后备资源调查工作的成果,在GIS的支持下,分析全县的耕地农居点和后备资源情况,以及估算开发整理潜力,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耕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奠定了基础.
2.会议论文 汤再兰 土地整理与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 2008
土地整理是有效增加耕地面积的一个重要途径,周宁县是福建省闽东北山区小县。土地整理工作在该县耕地占补平衡工作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周宁县近年来开展耕地开发整理工作实际出发,通过分析本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各个制约因素,从土地整理可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土地整理可防治土地质量退化,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土地整理可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等三个方面说明了土地整理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从而进一步提出开展土地整理的一些思路和对策。
3.期刊论文 单国途 以退宅还耕为突破口强力推进农村土地整理 -河南国土资源2004,""(6)
陕县地处丘陵山区,全县总人口34万,农业人口28万,耕地面积3.7万公顷,人均不足1.3亩.近年来,该县把保护耕地、开发土地资源作为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促进经济发展战略措施常抓不懈,深入落实建设用地项目补充耕地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挂钩制度,高标准开展土地开发整理,保证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及时落实.
4.期刊论文 高向军 运用科学手段切实保护耕地--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工作回顾与展望 -国土资源通讯2005,""(2)
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专项用于耕地开发的法律规定,体现了国家的宏观调控意图
1999年颁布实施的,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我国土地管理的政策,目标就是要切实保护好耕地、努力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并明确鼓励盘活现有建设用地、限制新增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土地的指导思想.颁布实施之前,国家对国有土地资产的管理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按有关规定,占用耕地和利用原有建设用地的土地收益都留在地方,并主要留给了市、县和乡镇,市、县和乡镇政府可以通过征用耕地后出让,获取巨大收益.
5.会议论文 王秀红.傅小锋 耕地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 2004
耕地减少会导致粮食短缺,直接影响人民的生活.据国土资源部通报,2003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2003年度全国建设占用耕地2.3×105hm2,灾毁耕地5.0×104 hm2,生态退耕2.2×106 hm2,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3.3×105 hm2;同期,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3.1×105 hm2.耕地面积由2002年年末的1.3×108 hm2下降到2003年年末的1.2×108 hm2,耕地净减少2.5×106 hm2.人均耕地不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是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严重威胁,因此,实行更为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已经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食物安全、富裕保障和生态安全的顾虑,促使人们对耕地资源的价值进行科学评价,科学的认识又促使耕地相关政策、宣传和法律体系的不断健全.一般性的耕地开发利用,只片面注重增加耕地面积,追求个别年份的粮食产量,本文所述的耕地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主要涉及在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土地的用养结合、保护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以及开辟广阔的农产品市场等.现阶段,农业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认识耕地资源、探索耕地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6.期刊论文 樊闽 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在规划修编中的应用 -中国土地2006,""(10)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在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原则、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和土地供应总量的同时,如何把数量和质量相结合,有效保护优质耕地和基本农田,是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不仅可以反映耕地质量的优劣,而且不同层次的成果可以反映耕地不同层次的粮食生产潜力,可以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的耕地保有量测算、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用地扩展区、土地整理区、后备耕地开发区的划定提供依据.
7.会议论文 沈燕丽 对农村宅基地整理问题的思考 2006
当前我国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经济,在这过程中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人均耕地较少的国情又决定了国土部门要严格保护耕地,确保粮食安全。苏南地区人均耕地少,耕地开发后备资源稀缺,土地供求紧张,快速的经济开发又需要以土地资源为基础。要解决这一矛盾就要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合理补充耕地,确保耕地资源动态平衡。通过农村宅基地整理结合迁村并点治理空心村,就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当前太仓农村宅基地利用的主要情况,分析了农村宅基地整理的重要性,并提出解决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基本构想。
引证文献(2条)
1.吴良林.罗建平.李漫 基于景观格局原理的土地规模化整理潜力评价方法[期刊论文]-农业工程学报 2010(2)2.郝庆.张万军.崔建伟.王春龙.廉诗启 国土资源综合整治目标概述──以河北省丰宁县生态建设项目区为例[期刊论文]-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8(5)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dzkcjj200704006.aspx授权使用:三峡大学(sxdx),授权号:b053ae48-4141-4b9b-a83f-9e3300d17b57
下载时间:2010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