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教育科研规划立项小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课题名称: 《小学语文中年级学生有效课前预习方法的研究》 单 位: 乌鲁木齐市第四十一小学
课题负责人:李芸 学 科: 语 文 李芸 权慧连 [1**********] 赵惠萍 刘静 赵艳
课题成员: 联系电话:
《小学语文中年级学生有效课前预习方法的研究》 中期研究报告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
语文能力是学生适应社会必备的能力, 学习语文的能力是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课前预习是提高学生语文自 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著名教育家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 义。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 是说,学生预习能力提高的过程也是学生达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要求的过程。而《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中指出评价学生学习 的过程,更主张人文性与发展性。正是这一切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坚实 的理论依据。
三、 课题研究的目的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 动脑、 自己理解的过程, 是对文本的整体感知, 也是一个自学的过程, 学生预习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课堂效率。
四、 课题研究的内容
小学阶段是培养预习学习习惯的基础。根据本校学生 实际情况和素质教育目标以及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将进行以下 方面内容的研究。 (1)小学生课前预习现状的研究 通过问卷调查,与学生个体交流以及教师的课堂观察记录, 掌握相关资料、数据,对学生课前预习进行分析研究。 (2)小学生预习动机的研究 激发预习的动机、培养预习激情、端正预习的态度,教育启 发学生明确预习的意义,表扬在预习中做得好的学生,并请他们
谈谈自己预习成果,从而使更多的学生主动去预习,形成良好的 预习习惯。 (3)小学生预习方法、模式(合作、探究)的研究 培养学生在预习中应掌握的基本方法,即:边读边思,把理 解的和难理解的字、词、句作圈点批注;看完书后,能回忆课文 内容,把课文里不理解的内容和问题作笔记,课堂向教师质疑; 结合新时期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运用,研究学生在网络环 境下如何进行有效预习。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引导学生走出封闭 的课堂,运用网络优势,充分的开发网络资源开展预习活动。 其次,要培养小学生合作预习的能力。学生合作预习研究重 点放在分组合作预习方法策略的指导上,培养学生单独预习或合 作预习的能力。 (4)小学生筛选整理预习资料的能力的研究 学生预习课文时,一定要根据教师布置要求,有的放矢地进 行资料收集。并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以便帮助自己更 好的理解课文。 (5)教师对学生课前预习指导以及检查反馈的研究 老师布置学生预习,严格督促学生按照预习要求和步骤进行 预习,帮助他们掌握预习的方法。教师更要严格进行预习作业的 检查,使预习活动切实落实,养成习惯。老师有计划,有步骤, 坚持不懈的指导和督促,注意方法的指导,久而久之,学生良好
预习习惯就能养成,自学能力也随之发展。学生学习逐步变被动 为主动。 (6)小学生预习习惯形成因素的研究
小学生预习习惯形成因素包括外因与内因。推动语文学习活 动的外因如外部报酬、老师的表扬、同学的仰慕等。推动语文学 习活动内因是强烈的、想学好语文的求知欲。由于内外因素的共 同作用,使他们对学习充满热情和信心,能发扬拼搏精神,遇到 困难能锲而不舍,持之以恒,表现出顽强的学习意志,从而形成 良好的预习习惯。
五、 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及流程
调研现状 总结经验 筛选问题 有效推广 形成预案 前期调研 及时调控
2、实验对象及研究方法
实验对象:乌市第四十一小学四年级全体学生。 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我们将通过开展课外活动知识竞赛、朗读、 作文比赛等活动获取学生集体和个体的课外合作预习、上网、查 阅资料信息。 2、调查研究法:为了课题研究准确性,我们向家长、学生发 放调查问卷,询问学生在家庭中预习或合作合作学习情况,以获 取研究的资料。
3、谈话法: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了解学生预习中一些 实际情况,存在的问题,指导和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4、经验总结法:我们在研究中通过课堂教学中教师检查、反 馈学生预习情况,调查对比、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提高课题研 究的深度和层次。 5、个案研究法:以一年为期限,跟踪一个学生或一组学生调 查了解他或他们预习情况,通过对比的方法来总结课题研究的经 验。
3、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 (2011 年 9 月——10 月) 主要任务:确定实验课题,选择实验方法,查阅相关资料,选取 实验对象,建立实验档案,准备开题工作。 第二阶段:初步实施阶段 (2011 年 10 月——2011 年 11 月 ) 主要任务:依照方案进行实验研究,做好学生问卷调查及学生阅 读能力前测的工作,总结学生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通过研 讨确定实施策略,收集相关文字、影相资料,充实档案。
第三阶段:深入研究阶段
(2012 年 2 月——6 月 )
主要任务:进一步完善实验,收集积累实验资料。实验教师撰写 教学论文、课后反思、教学案例、叙事故事等。
第四阶段: 结题汇报阶段 (2012 年 6 月——2012 年 9 月)
主要任务:整理研究成果,总结研究经验,提出结题申请,撰写 结题报告。实验教师撰写的教学论文、课后反思、教学案例等汇 集成册,学生作品汇集成册。
4、课题研究的现状
(1).针对小学中年级学生预习随意性大、形式化严重,预习效 果差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探究出合理科学有效的方法,使 学生的预习对自身语文素养和课堂学习效率得到提升。 (2.) 探讨预习习惯培养的科
学性和实效性。 (3、)培养学生通过主动探究的实践活动,获取积极情感体验, 培养主动求知、乐于探究的心理品质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增强学生的 预习热情,提高预习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 课题中期研究过程
(一)课前预习的方式 1、读书式预习 读书是学生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而课前预习时,所要完成的 读书任务则务必要做到: 对 (字音读正确) 、 通 (语句读顺畅, 不加字, 不漏字) 。 课文读熟了, 也就扫清了阅读过程中的第一障碍, 它是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保证, 也是贯穿于小学阶段语文课前预习始终的最基本方式。 教学实践中, 我经常发现, 一篇课文学完了,有的孩子读起书来仍然是结结巴巴,错误一大堆。“读”的功 夫如此,又怎能让“书义自现”呢?因此古人所提倡的“书读百遍”在课前预习 过程中尤为重要,不容忽视。 2、工具式预习
工具式预习是以字典、 词典为工具的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的预习,这一 类预习常用于生字、新词的掌握。如预习生字,我曾给学生设计出查字典的表格 如下: 生 字 序 音 节 音 旁 偏 画 除去偏旁有几 字意 组词
在“字意”这一栏中,我要求学生选择根据这个生字在课文中所组成的词语 中的意思填写,这就遵循了语文学习中借助语言环境学习字、词、句的原则。在 “组词”这一栏中,我要求学生组两个词,一个是书上的新词,一个是课外的常 用的词。解释词语的预习,词义必须联系上下文解释,这样可避免学生不动脑筋 地抄袭词语解释。一开始,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规定必须解释哪些词语,然后再 逐步过渡到让学生按其所需,自己决定。这不仅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也照顾 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3、质疑式预习 俗话说:不会提问的学生就是不会学习的学生, “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 问题更重要”。因此我常鼓励学生再次回到课文中,通过默读思考,提出自己在 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 或者自己对这篇课文的独特的见解,这正是学生主动性和 创造性的具体体现,这一步预习完成得好,可为课堂上“问题的探讨”这一双边 活动奠定基础,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节约了时间,使自主合作学习的效果更好。 4、归类式预习 归类式预习是指对于同一体裁、篇章结构相似,写作方法相同的文章,教师 可先以一篇作为范例指导如何预习,然后再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自主 预习其他文章。指导预习的范例则起到种子、酵母的作用。归类式预习的形式多 种多样,可从课题、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重点段落、中心句和中心词等方面进行 归类
,再设疑解答,既提高了语文学习的效率,又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锻炼。 5、合作式预习 合作式预习一方面指对于一些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困难,学生之间可 互相切磋、交流;另一方面指针对一些有深度、有难度的课文,如节选的古典名
著,学生们可小组合作分工,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预习方式,结合自己的情 感体验来共同完成预习任务。 合作式预习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提高了学 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6、开放式预习 开放式预习是指让学生到不局限于课本、工具书以外的大课堂中去寻访、解 疑。如图书馆、展览馆、电影、电视、报刊杂志、网络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 习资源,常见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等都可作为预习的材料使用。学生在预习 实践中,培养了自身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在学习《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这 一课时,课前先让学生通过网络及书报、杂志,了解爱因斯坦对社会的贡献及爱 因斯坦的名言, 就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忽略生活小节 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以及他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七、 课题中期研究成果 1、理论认识
1、加强理论学习,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支撑课题研究 教育科研必须以教学实践为基础, 但离开了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实践就谈不 上科研,围绕本课题的研究,我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科研方法,大胆创新, 在平时的工作中做有心人, 及时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有意识地进行针对性研 究。 我还广阅群书并上网搜寻有关的理论文章, 为课题研究的实验工作做好准备。 2、围绕预习,展开策略研究 课题围绕预习的组织,充分发挥潜能作为研究的重点,在调查的基础上,以 行动研究的方式展开了策略研究。 首先对学校的老师、学生进行问卷,然后进行归类统计和细致分析,撰写了 调查报告,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了学生做预习的习惯,能力等情况,了解了 一线教师在教学中落实预习的现状,为进一步提出新的预习组织,充分发挥潜能 的课题奠定了基础。 接着按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把研究分成了几个阶段,每一学期确定一至两 个研究重点,在每一个研究阶段,也有明确的研究思路:明确研究目标,组织相 关理论学习,开展实践反思,做好经验总结。 3、总结、反思、推广
我们十分重视课题研究的过程,为切实提高课题研究的成效,把新课程的推进、课题研究及 自己平时的教学研究活动结合起来, 不仅围绕课题研究的重点, 在日常工作中进行教学实践,
还经常对自己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反思,注意把课题的成
果及时进行推广。
2、 《小学语文中年级学生有效课前预习方法的研究 》课题的研究 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
(1)课题研究报告。 (2)本课题研究中,学生的预习作业文集。 (3)构建不同学段、不同课型课前预习的可行性强的操作样式。 ( 4 )学生习得了有效的预习方法,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5)教师掌握了科学的指导方法。在预习方法、预习内容、预 习作业的设计等方面能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优化了学生的预 习过程,使学生在日积月累的长期实践中得到自求得知的锻炼。 7、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研究的能力得以提高。
八、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1、存在问题
(1)教师的理论水平有待提高。时空的限制让教师缺少与课题专家直接交 流的机会,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具体的指导。 (2)如何处理好“主导”与“自主”两者的关系?. (3)所构建“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还很粗糙,缺乏厚实的理论底蕴。 (4)教师研究的存在畏难情绪。
2、努力方向
合理、 科学地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课前预习这种学习方法,会使学生学得主 动,学得生动,知识掌握扎实,智力得到锻炼,能力得到培养,收到事半功倍的 学习效果。正如十九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 “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 的学生的,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成大厦,而是促使他去做砌砖的工作, 同他一起来建造大厦,教他建筑。”课前预习不正是学生用来“捕鱼”和“渔” 吗?当然,教学相长也,教师传授的“渔”也正是在复杂多变的教学实践中不断 改进和提高。作为教师的我,仍将不断探究,力争使课前预习这种学习方法地运 用达到最优化,教学无止境,吾将上下而求索!
课前预习设计的层次性具有一定的难度, 怎样做到既设计出适合每位学生的 课前预习,而不是千篇一律的练习,让学生机械做题;既让学生留有学习发展的 空间,而又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既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又挖掘出蕴藏在学 生身上的潜力?这些都将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
乌鲁木齐第四十一小学 《小学语文中年级学生有效课前预习方法的研究》课题小组 2011 年 12 月
乌鲁木齐市教育科研规划立项小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课题名称: 《小学语文中年级学生有效课前预习方法的研究》 单 位: 乌鲁木齐市第四十一小学
课题负责人:李芸 学 科: 语 文 李芸 权慧连 [1**********] 赵惠萍 刘静 赵艳
课题成员: 联系电话:
《小学语文中年级学生有效课前预习方法的研究》 中期研究报告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
语文能力是学生适应社会必备的能力, 学习语文的能力是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课前预习是提高学生语文自 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著名教育家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 义。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 是说,学生预习能力提高的过程也是学生达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要求的过程。而《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中指出评价学生学习 的过程,更主张人文性与发展性。正是这一切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坚实 的理论依据。
三、 课题研究的目的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 动脑、 自己理解的过程, 是对文本的整体感知, 也是一个自学的过程, 学生预习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课堂效率。
四、 课题研究的内容
小学阶段是培养预习学习习惯的基础。根据本校学生 实际情况和素质教育目标以及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将进行以下 方面内容的研究。 (1)小学生课前预习现状的研究 通过问卷调查,与学生个体交流以及教师的课堂观察记录, 掌握相关资料、数据,对学生课前预习进行分析研究。 (2)小学生预习动机的研究 激发预习的动机、培养预习激情、端正预习的态度,教育启 发学生明确预习的意义,表扬在预习中做得好的学生,并请他们
谈谈自己预习成果,从而使更多的学生主动去预习,形成良好的 预习习惯。 (3)小学生预习方法、模式(合作、探究)的研究 培养学生在预习中应掌握的基本方法,即:边读边思,把理 解的和难理解的字、词、句作圈点批注;看完书后,能回忆课文 内容,把课文里不理解的内容和问题作笔记,课堂向教师质疑; 结合新时期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运用,研究学生在网络环 境下如何进行有效预习。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引导学生走出封闭 的课堂,运用网络优势,充分的开发网络资源开展预习活动。 其次,要培养小学生合作预习的能力。学生合作预习研究重 点放在分组合作预习方法策略的指导上,培养学生单独预习或合 作预习的能力。 (4)小学生筛选整理预习资料的能力的研究 学生预习课文时,一定要根据教师布置要求,有的放矢地进 行资料收集。并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以便帮助自己更 好的理解课文。 (5)教师对学生课前预习指导以及检查反馈的研究 老师布置学生预习,严格督促学生按照预习要求和步骤进行 预习,帮助他们掌握预习的方法。教师更要严格进行预习作业的 检查,使预习活动切实落实,养成习惯。老师有计划,有步骤, 坚持不懈的指导和督促,注意方法的指导,久而久之,学生良好
预习习惯就能养成,自学能力也随之发展。学生学习逐步变被动 为主动。 (6)小学生预习习惯形成因素的研究
小学生预习习惯形成因素包括外因与内因。推动语文学习活 动的外因如外部报酬、老师的表扬、同学的仰慕等。推动语文学 习活动内因是强烈的、想学好语文的求知欲。由于内外因素的共 同作用,使他们对学习充满热情和信心,能发扬拼搏精神,遇到 困难能锲而不舍,持之以恒,表现出顽强的学习意志,从而形成 良好的预习习惯。
五、 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及流程
调研现状 总结经验 筛选问题 有效推广 形成预案 前期调研 及时调控
2、实验对象及研究方法
实验对象:乌市第四十一小学四年级全体学生。 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我们将通过开展课外活动知识竞赛、朗读、 作文比赛等活动获取学生集体和个体的课外合作预习、上网、查 阅资料信息。 2、调查研究法:为了课题研究准确性,我们向家长、学生发 放调查问卷,询问学生在家庭中预习或合作合作学习情况,以获 取研究的资料。
3、谈话法: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了解学生预习中一些 实际情况,存在的问题,指导和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4、经验总结法:我们在研究中通过课堂教学中教师检查、反 馈学生预习情况,调查对比、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提高课题研 究的深度和层次。 5、个案研究法:以一年为期限,跟踪一个学生或一组学生调 查了解他或他们预习情况,通过对比的方法来总结课题研究的经 验。
3、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 (2011 年 9 月——10 月) 主要任务:确定实验课题,选择实验方法,查阅相关资料,选取 实验对象,建立实验档案,准备开题工作。 第二阶段:初步实施阶段 (2011 年 10 月——2011 年 11 月 ) 主要任务:依照方案进行实验研究,做好学生问卷调查及学生阅 读能力前测的工作,总结学生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通过研 讨确定实施策略,收集相关文字、影相资料,充实档案。
第三阶段:深入研究阶段
(2012 年 2 月——6 月 )
主要任务:进一步完善实验,收集积累实验资料。实验教师撰写 教学论文、课后反思、教学案例、叙事故事等。
第四阶段: 结题汇报阶段 (2012 年 6 月——2012 年 9 月)
主要任务:整理研究成果,总结研究经验,提出结题申请,撰写 结题报告。实验教师撰写的教学论文、课后反思、教学案例等汇 集成册,学生作品汇集成册。
4、课题研究的现状
(1).针对小学中年级学生预习随意性大、形式化严重,预习效 果差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探究出合理科学有效的方法,使 学生的预习对自身语文素养和课堂学习效率得到提升。 (2.) 探讨预习习惯培养的科
学性和实效性。 (3、)培养学生通过主动探究的实践活动,获取积极情感体验, 培养主动求知、乐于探究的心理品质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增强学生的 预习热情,提高预习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 课题中期研究过程
(一)课前预习的方式 1、读书式预习 读书是学生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而课前预习时,所要完成的 读书任务则务必要做到: 对 (字音读正确) 、 通 (语句读顺畅, 不加字, 不漏字) 。 课文读熟了, 也就扫清了阅读过程中的第一障碍, 它是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保证, 也是贯穿于小学阶段语文课前预习始终的最基本方式。 教学实践中, 我经常发现, 一篇课文学完了,有的孩子读起书来仍然是结结巴巴,错误一大堆。“读”的功 夫如此,又怎能让“书义自现”呢?因此古人所提倡的“书读百遍”在课前预习 过程中尤为重要,不容忽视。 2、工具式预习
工具式预习是以字典、 词典为工具的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的预习,这一 类预习常用于生字、新词的掌握。如预习生字,我曾给学生设计出查字典的表格 如下: 生 字 序 音 节 音 旁 偏 画 除去偏旁有几 字意 组词
在“字意”这一栏中,我要求学生选择根据这个生字在课文中所组成的词语 中的意思填写,这就遵循了语文学习中借助语言环境学习字、词、句的原则。在 “组词”这一栏中,我要求学生组两个词,一个是书上的新词,一个是课外的常 用的词。解释词语的预习,词义必须联系上下文解释,这样可避免学生不动脑筋 地抄袭词语解释。一开始,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规定必须解释哪些词语,然后再 逐步过渡到让学生按其所需,自己决定。这不仅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也照顾 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3、质疑式预习 俗话说:不会提问的学生就是不会学习的学生, “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 问题更重要”。因此我常鼓励学生再次回到课文中,通过默读思考,提出自己在 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 或者自己对这篇课文的独特的见解,这正是学生主动性和 创造性的具体体现,这一步预习完成得好,可为课堂上“问题的探讨”这一双边 活动奠定基础,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节约了时间,使自主合作学习的效果更好。 4、归类式预习 归类式预习是指对于同一体裁、篇章结构相似,写作方法相同的文章,教师 可先以一篇作为范例指导如何预习,然后再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自主 预习其他文章。指导预习的范例则起到种子、酵母的作用。归类式预习的形式多 种多样,可从课题、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重点段落、中心句和中心词等方面进行 归类
,再设疑解答,既提高了语文学习的效率,又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锻炼。 5、合作式预习 合作式预习一方面指对于一些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困难,学生之间可 互相切磋、交流;另一方面指针对一些有深度、有难度的课文,如节选的古典名
著,学生们可小组合作分工,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预习方式,结合自己的情 感体验来共同完成预习任务。 合作式预习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提高了学 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6、开放式预习 开放式预习是指让学生到不局限于课本、工具书以外的大课堂中去寻访、解 疑。如图书馆、展览馆、电影、电视、报刊杂志、网络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 习资源,常见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等都可作为预习的材料使用。学生在预习 实践中,培养了自身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在学习《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这 一课时,课前先让学生通过网络及书报、杂志,了解爱因斯坦对社会的贡献及爱 因斯坦的名言, 就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忽略生活小节 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以及他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七、 课题中期研究成果 1、理论认识
1、加强理论学习,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支撑课题研究 教育科研必须以教学实践为基础, 但离开了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实践就谈不 上科研,围绕本课题的研究,我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科研方法,大胆创新, 在平时的工作中做有心人, 及时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有意识地进行针对性研 究。 我还广阅群书并上网搜寻有关的理论文章, 为课题研究的实验工作做好准备。 2、围绕预习,展开策略研究 课题围绕预习的组织,充分发挥潜能作为研究的重点,在调查的基础上,以 行动研究的方式展开了策略研究。 首先对学校的老师、学生进行问卷,然后进行归类统计和细致分析,撰写了 调查报告,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了学生做预习的习惯,能力等情况,了解了 一线教师在教学中落实预习的现状,为进一步提出新的预习组织,充分发挥潜能 的课题奠定了基础。 接着按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把研究分成了几个阶段,每一学期确定一至两 个研究重点,在每一个研究阶段,也有明确的研究思路:明确研究目标,组织相 关理论学习,开展实践反思,做好经验总结。 3、总结、反思、推广
我们十分重视课题研究的过程,为切实提高课题研究的成效,把新课程的推进、课题研究及 自己平时的教学研究活动结合起来, 不仅围绕课题研究的重点, 在日常工作中进行教学实践,
还经常对自己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反思,注意把课题的成
果及时进行推广。
2、 《小学语文中年级学生有效课前预习方法的研究 》课题的研究 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
(1)课题研究报告。 (2)本课题研究中,学生的预习作业文集。 (3)构建不同学段、不同课型课前预习的可行性强的操作样式。 ( 4 )学生习得了有效的预习方法,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5)教师掌握了科学的指导方法。在预习方法、预习内容、预 习作业的设计等方面能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优化了学生的预 习过程,使学生在日积月累的长期实践中得到自求得知的锻炼。 7、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研究的能力得以提高。
八、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1、存在问题
(1)教师的理论水平有待提高。时空的限制让教师缺少与课题专家直接交 流的机会,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具体的指导。 (2)如何处理好“主导”与“自主”两者的关系?. (3)所构建“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还很粗糙,缺乏厚实的理论底蕴。 (4)教师研究的存在畏难情绪。
2、努力方向
合理、 科学地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课前预习这种学习方法,会使学生学得主 动,学得生动,知识掌握扎实,智力得到锻炼,能力得到培养,收到事半功倍的 学习效果。正如十九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 “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 的学生的,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成大厦,而是促使他去做砌砖的工作, 同他一起来建造大厦,教他建筑。”课前预习不正是学生用来“捕鱼”和“渔” 吗?当然,教学相长也,教师传授的“渔”也正是在复杂多变的教学实践中不断 改进和提高。作为教师的我,仍将不断探究,力争使课前预习这种学习方法地运 用达到最优化,教学无止境,吾将上下而求索!
课前预习设计的层次性具有一定的难度, 怎样做到既设计出适合每位学生的 课前预习,而不是千篇一律的练习,让学生机械做题;既让学生留有学习发展的 空间,而又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既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又挖掘出蕴藏在学 生身上的潜力?这些都将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
乌鲁木齐第四十一小学 《小学语文中年级学生有效课前预习方法的研究》课题小组 2011 年 12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