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年味在故乡

题图: yoli和星宝

在我读大学之前,每逢过年前一阵子,整个村子忽然异常忙碌。家家户户的烟囱,几乎整天都冒着炊烟,热热闹闹地准备各种好吃的年货。年前村里通知全村,要请戏班子来唱戏文。通常从发通告说有戏文要唱到开唱,要至少半个月光景。

看戏少不得小吃。等待戏班子的那半个多月,也正凑着备年货,逢家挨户都会制作各种各样好吃的小点心。到了看戏时,一边吃着食零,一边是戏里戏外事,十分味道。

最美的年味在故乡。要说对故乡还有什么回不去的眷恋,都在这些小点心里,藏着生活的平实和知足,这是故乡给我的最好的礼物。

打年糕

村里一直传下来的习俗就是打年糕,村里有一口爷爷辈的敦实拙朴的石臼,通体温润发亮,至今仍被保留。每年冬至前,第一件大事就是打年糕。

年糕要口感好,特别讲究原材料,上好的糯米和当年新米混合磨成米粉,放进蒸桶里,再放在早已烧好火的土灶上。整个蒸桶底部一圈用浸湿的布包团团围住,保证了锅里的水蒸气更多地闷进米粉里。

约1个钟头左右,米粉蒸熟,端出蒸桶,就把米粉团拨进石臼里去。石臼先要用井水轻拭一遍。伙夫把糯米团扔进石臼里时,周围的人都会大声叫好。年糕师傅一般有2个人,1个是专门捶打年糕的,一个专门负责保持糯米团不粘石臼。如此,一幅充满热气的画面就出现在眼前:伴随着一声“嘿哟!”光亮的大木头锤子抡起又敲下;而一声“哎”,则是迅速在半空的锤子底部擦上井水以防粘住糯米团。

打年糕过程里,就有各种吃法。有直接从石臼里扯一把年糕花来吃,此时的年糕还未打透实,形状类似蛋糕顶部的开花状,口感略粗糙,但正因为这种糙味,使得味蕾接触受到刺激,异常有嚼头,很是香甜;也有直接揉成球状,滚上一层芝麻或糖粉,或者红糖粉,这种叫“赖麻筋头”;也有揪几把直接在火上烤着吃,外焦里嫩真真是好吃啊。

一直到扯住糯米一角,拉出的年糕丝韧劲十足而不断时,年糕才算是打成了。最后放进模子,盖上布头,或者用粽叶包裹成方形或圆形,隔夜后就成型了。

素烧鹅

素烧鹅,用的自然是我们隔壁村东坞山村自制豆腐皮。老辈时候家家户户有一间灶房专门做豆腐皮,却只有东坞山的最好吃。这薄如蝉翼的豆腐皮,摊开一张,蘸点生抽和姜汁,叠上两层,裹着剁碎的豆腐干和冬笋荠菜末,先卷对角的尖儿,把馅料包进豆腐皮后,左右两对角在折进卷里,然后就象卷铺盖一样,利索的滚着卷着,最后在蘸点酱油,就算封上了。放进油锅里稍许煎炸,一股清香,就着酱油和生姜的混合香味,丝溜地钻进了鼻孔。素烧鹅的美味在于它“纯蔬粹”,却能吃出荤菜的味道。小时候普通人家是舍不得用上好的豆腐皮的,多半用些“糖张”叠几层,卷着用。

飞煎儿和油绞儿

我那时最喜抢着吃的花卷子,是要把面饼揉得扁匝匝的,剪成长长的菱形,在中间剪一小横,菱形的一角穿过中间,放在油锅里一榨,顿时鼓起来了,象把金色的小飞镖,所以花卷子也叫飞煎儿。每年入冬,三姆妈就会做上两大麻袋,整个新年就做在火堆边,勾着花针毛衣,嘴里不停的咯登咯登咬着响脆的飞煎儿。

油绞三和花卷子差不多的要算油绞儿,我们都叫“油绞三”,最早因三段面粉条卷绕成型再油炸而得名,北方人叫“麻花”。油绞三有很多种不同的花样。最常做的还属“双花绞”和“三花绞”,象姑娘扎的乌溜的辫子。足够发酵后的面粉揉成细长的一条对折后,拎住上端往一边转动,而下端则往相反方向转,如同绞干衣服的动作一样。绞的花型好,在油锅里的样子就特别好看。慢慢地冒着气泡花的油,从绞缝里钻出来,绞缝松动开来,逐渐变得饱满而圆润,表面金黄,泛着油亮,一股子热腾腾的酥香扑鼻而来。

麻心金橘番薯片

当然,村里人最普遍吃的,还该属麻心金橘番薯片。红心番薯煮熟后去皮切片,橘子皮都要是金黄均匀厚度的,洗净均匀洒上已经裹过糖粉的橘子皮丝。缝上好天气连着晒一个礼拜,每天都能闻到那种沁人的香味。通常还没等到晒干,小孩子们手能够到的地方已经被吃光了。番薯片生吃很有嚼头,好象每次舌头一碰到这个东西,就会不自觉的咽口水。那种香甜的气味,任什么也不可比拟的。等到戏班子来前几天,肯定是要炒很大一锅。大铁锅烧得旺旺的,大铁铲搅动一锅底的黑砂,没有烟,分明隔着锅子那边人的脸,却像在雨水玻璃的反面。

偌大的戏台子还未搭到一半,家家户户的孩子们大人们就开始串门啦,你一把番薯片,我一包飞煎儿,说着各自的美食心经。孩子们大多都另外准备了很多纸叠的飞镖,玻璃弹珠,谁赢了谁输了,就把兜里好吃的掏出来,要吃不够就跟着回家里拿。父母辈的也都在忙碌的张罗年货,在过年之前,看一场大戏,错过了,可得再等一年。

题图: yoli和星宝

在我读大学之前,每逢过年前一阵子,整个村子忽然异常忙碌。家家户户的烟囱,几乎整天都冒着炊烟,热热闹闹地准备各种好吃的年货。年前村里通知全村,要请戏班子来唱戏文。通常从发通告说有戏文要唱到开唱,要至少半个月光景。

看戏少不得小吃。等待戏班子的那半个多月,也正凑着备年货,逢家挨户都会制作各种各样好吃的小点心。到了看戏时,一边吃着食零,一边是戏里戏外事,十分味道。

最美的年味在故乡。要说对故乡还有什么回不去的眷恋,都在这些小点心里,藏着生活的平实和知足,这是故乡给我的最好的礼物。

打年糕

村里一直传下来的习俗就是打年糕,村里有一口爷爷辈的敦实拙朴的石臼,通体温润发亮,至今仍被保留。每年冬至前,第一件大事就是打年糕。

年糕要口感好,特别讲究原材料,上好的糯米和当年新米混合磨成米粉,放进蒸桶里,再放在早已烧好火的土灶上。整个蒸桶底部一圈用浸湿的布包团团围住,保证了锅里的水蒸气更多地闷进米粉里。

约1个钟头左右,米粉蒸熟,端出蒸桶,就把米粉团拨进石臼里去。石臼先要用井水轻拭一遍。伙夫把糯米团扔进石臼里时,周围的人都会大声叫好。年糕师傅一般有2个人,1个是专门捶打年糕的,一个专门负责保持糯米团不粘石臼。如此,一幅充满热气的画面就出现在眼前:伴随着一声“嘿哟!”光亮的大木头锤子抡起又敲下;而一声“哎”,则是迅速在半空的锤子底部擦上井水以防粘住糯米团。

打年糕过程里,就有各种吃法。有直接从石臼里扯一把年糕花来吃,此时的年糕还未打透实,形状类似蛋糕顶部的开花状,口感略粗糙,但正因为这种糙味,使得味蕾接触受到刺激,异常有嚼头,很是香甜;也有直接揉成球状,滚上一层芝麻或糖粉,或者红糖粉,这种叫“赖麻筋头”;也有揪几把直接在火上烤着吃,外焦里嫩真真是好吃啊。

一直到扯住糯米一角,拉出的年糕丝韧劲十足而不断时,年糕才算是打成了。最后放进模子,盖上布头,或者用粽叶包裹成方形或圆形,隔夜后就成型了。

素烧鹅

素烧鹅,用的自然是我们隔壁村东坞山村自制豆腐皮。老辈时候家家户户有一间灶房专门做豆腐皮,却只有东坞山的最好吃。这薄如蝉翼的豆腐皮,摊开一张,蘸点生抽和姜汁,叠上两层,裹着剁碎的豆腐干和冬笋荠菜末,先卷对角的尖儿,把馅料包进豆腐皮后,左右两对角在折进卷里,然后就象卷铺盖一样,利索的滚着卷着,最后在蘸点酱油,就算封上了。放进油锅里稍许煎炸,一股清香,就着酱油和生姜的混合香味,丝溜地钻进了鼻孔。素烧鹅的美味在于它“纯蔬粹”,却能吃出荤菜的味道。小时候普通人家是舍不得用上好的豆腐皮的,多半用些“糖张”叠几层,卷着用。

飞煎儿和油绞儿

我那时最喜抢着吃的花卷子,是要把面饼揉得扁匝匝的,剪成长长的菱形,在中间剪一小横,菱形的一角穿过中间,放在油锅里一榨,顿时鼓起来了,象把金色的小飞镖,所以花卷子也叫飞煎儿。每年入冬,三姆妈就会做上两大麻袋,整个新年就做在火堆边,勾着花针毛衣,嘴里不停的咯登咯登咬着响脆的飞煎儿。

油绞三和花卷子差不多的要算油绞儿,我们都叫“油绞三”,最早因三段面粉条卷绕成型再油炸而得名,北方人叫“麻花”。油绞三有很多种不同的花样。最常做的还属“双花绞”和“三花绞”,象姑娘扎的乌溜的辫子。足够发酵后的面粉揉成细长的一条对折后,拎住上端往一边转动,而下端则往相反方向转,如同绞干衣服的动作一样。绞的花型好,在油锅里的样子就特别好看。慢慢地冒着气泡花的油,从绞缝里钻出来,绞缝松动开来,逐渐变得饱满而圆润,表面金黄,泛着油亮,一股子热腾腾的酥香扑鼻而来。

麻心金橘番薯片

当然,村里人最普遍吃的,还该属麻心金橘番薯片。红心番薯煮熟后去皮切片,橘子皮都要是金黄均匀厚度的,洗净均匀洒上已经裹过糖粉的橘子皮丝。缝上好天气连着晒一个礼拜,每天都能闻到那种沁人的香味。通常还没等到晒干,小孩子们手能够到的地方已经被吃光了。番薯片生吃很有嚼头,好象每次舌头一碰到这个东西,就会不自觉的咽口水。那种香甜的气味,任什么也不可比拟的。等到戏班子来前几天,肯定是要炒很大一锅。大铁锅烧得旺旺的,大铁铲搅动一锅底的黑砂,没有烟,分明隔着锅子那边人的脸,却像在雨水玻璃的反面。

偌大的戏台子还未搭到一半,家家户户的孩子们大人们就开始串门啦,你一把番薯片,我一包飞煎儿,说着各自的美食心经。孩子们大多都另外准备了很多纸叠的飞镖,玻璃弹珠,谁赢了谁输了,就把兜里好吃的掏出来,要吃不够就跟着回家里拿。父母辈的也都在忙碌的张罗年货,在过年之前,看一场大戏,错过了,可得再等一年。


相关文章

  • 故乡的年味[散文欣赏]
  • 时间在地球的自转中一天天溜走,不知不觉间年越来越近了.可我却毫无感觉,闻不到一点年的味道,只因沉重的生存压力把我压得都成了机器人,对身边一切似乎毫无感觉.只有看到路上拖着大包小包行色匆匆的路人,我才猛然想起快过年了,也是时候回家和亲人团圆了 ...查看


  • 付蒙蒙| 想念故乡的年味(13.2.8)
  • 父亲倔强地背起鼓鼓囊囊的大包,包是我在大学军训期间发的,多年来,父亲每次外出一直用它.我启动摩托车,父亲坐在后面,包放在后备箱上没有捆绑,他背过双手紧紧攥住包角.一路上,包裹一点点朝前挤,贴着父亲的后背,父亲与我越靠越紧,我怕父亲坐着不舒服 ...查看


  • 雪打灯笼沙沙响
  • 农历正月十五,是关中家乡传统的灯笼节.冬季本是一年中最缺乏生动鲜艳色彩的季节,有了五颜六色的春联窗花年画,情形则全不相同.因为春节里还包着一个灯笼节,这冬天的色泽就反比任何季节更浓更富有抒情意味.想想看,当一年里所有的星星都来作客,一年里所 ...查看


  • 故乡的年味[散文欣赏] 1
  • 每到过年时节总会想起儿时在故乡过年的情景,那撒在心头,融入血脉中的"年味"悠悠荡荡,历久弥新,令人回味. 说起过年,其实在我们农村一到腊月气氛就开始有了.那时家家户户着手准备过年用的"年货",说到这些 ...查看


  • 第一次,感受别样的年味
  • 曩时故乡年味浓.我的故乡在中国浙江瑞安,记忆中的年味,是酱油肉.年糕,是挂灯笼.贴对联,是忙忙碌碌.热热闹闹.团团圆圆. 光阴流转,我渐渐长大,离开了瑞安,漂洋过海,来到了佛罗伦萨. 刚来意大利时,我住在阿姨家,那一年,是我第一次离开父母在 ...查看


  • 切切游子意,依依故乡情 1
  • 于游子而言,人世间,最觉亲切的永远是故乡的那一缕乡音,最是依恋的永远是故乡的那一份乡情,最感温暖的永远是家中摇曳的那一盏灯影,最为难忘的永远是妈妈站在村口遥望的身影. 题记 时光,如流水般潺潺而过,新春的脚步带着一路的风尘姗姗而来.北风紧吹 ...查看


  • 切切游子意,依依故乡情
  • 切切游子意,依依故乡情 文 \ 雨袂独舞 于游子而言,人世间,最觉亲切的永远是故乡的那一缕乡音,最是依恋的永远是故乡的那一份乡情,最感温暖的永远是家中摇曳的那一盏灯影,最为难忘的永远是妈妈站在村口遥望的身影. --题记 时光,如流水般潺潺而 ...查看


  • 故乡永远是我们最温暖的家·杭州日报
  • 故乡永远是我们最温暖的家 丽岙侨乡:平时是"空城" 春节成了"堵城" 2017-01-29 丽岙的咖啡馆 记者 黄宇翔 画啡.普拉托.十九座.梦巴黎--30多家咖啡馆,零星散落在一条不足2.6公里的马 ...查看


  • 舌尖上的东莞优秀作文
  • 番薯的故事 高一19班 朱兰芳 从古至今,极致的美食是留给最勤劳的人们.有一千双手,就有一千种味道.番薯糖于而言,是幸福的味道. 小时,番薯糖是幸福.甜蜜的象征.当然,这也许只是于我罢了. 番薯糖,顾名思义是番薯和糖的融合体,可做起来,讲究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