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2)-2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ing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光伏发电 (2)

主讲人: 朱晓荣

2.4 太阳能光伏电池

2.4.1 光伏发电的原理

1、光伏效应的物理基础

孤立原子中的电子运行于若 干个具有不同能级的轨道 上,不同轨道上的电子具有 不同的能量。处于低能级轨 道上的电子由于某种机制获 得能量后可跃迁到高能级轨 道,高能级轨道的电子返回 低能级轨道时会释放能量。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

2.4.1 光伏发电的原理

众多原子组成的晶体中,由 于多个原子的高能级电子轨 道产生交叉,电子可以为多 个原子共有并在原子中迁 移,从而使本来处于同一能 量状态的电子产生微小的能 量差异,与此对应的能级扩 展为能带。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3

2.4.1 光伏发电的原理

禁带:能带之间不允许电子占据的范围。 满带:被电子占满的能带。 空带:无任何电子占据的能带。 价带:与价电子能 级相对应的能带。 导带:价带以上未 被电子填满的能带 或空带。 禁带宽度:导带底 的能级Ec和价带顶 的能级Ev间的能量 间隔Eg称为禁带宽 度,或带隙。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4

2.4.1 光伏发电的原理

不同材料的带隙不同,导带中电子的数目也不同,从而有不 同的导电性。 绝缘材料二氧化硅的 Eg约为5.2eV,导带中 的电子极少,所以导 电性能不好。 半导体硅的Eg约为 1.1eV,导带中有一定 数目的电子,从而有 一定的导电性。 金属的导带和价带有 一定的重合,Eg=0, 所以导电性好。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能带结构示意图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5

2.4.1 光伏发电的原理

一个光子所携带的能量:

E=

1.24

λ

λ:光子的波长(um),E:能量(eV)。 材料中吸收光子的过程具有以下特点: (1) 光子被吸收的前提是其能量必须超过材料的带隙能量Eg。 (2) 能量超过带隙能量Eg的光子只能产生一个电子空穴对, 其余的能量将损失在材料中并转换为热。 (3) 取决于材料如厚度等特性,能量低于带隙能量Eg的光一 部分转化为热,一部分则穿材料而过。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6

2.4.1 光伏发电的原理

2、PN结的形成

本征半导体

因激发而产生的电子和空穴的数目是相等的。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7

2.4.1 光伏发电的原理

P型半导体:在晶体硅中掺入硼、铝、镓等三价杂质元素。

空穴数远大于自由电子数,为主要载流子(多子)。硼原子 捕捉电子形成负离子。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8

2.4.1 光伏发电的原理

N型半导体:在晶体硅中掺入磷、砷或锑等五价杂质元素。

自由电子数远大于空穴数,为主要载流子(多子)。磷原子 失去电子成为正离子。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9

2.4.1 光伏发电的原理

PN结的形成

(1)P型半导体中的 空穴向N型半导体 扩散并与其电子 复合,N型半导体 中的电子向P型半 导体扩散并与其 空穴复合。 (2)界面两边多子浓 度下降,形成由 带电离子组成的 空间电荷区。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10

2.4.1 光伏发电的原理

PN结的形成

(3)扩散的继续将导致 空间电荷区的加宽 和内电场的增强。 内电场阻碍载流子 的扩散,最终达到 平衡。

PN结的形成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11

2.4.1 光伏发电的原理

3、光生伏特效应

光子的吸收产生一个电

子空穴对(EHP)。 EHP在PN结中产生时 (图中B,C):载流子受 内电场的分离作用,电 子进入N区,空穴进入P 区。然后分别向外部接 触面扩散。 EHP在PN结外但与PN结 接近区域产生(图中A): N区空穴

热运动

PN结

内电场分离

P区

扩散

外边界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12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2.4.1 光伏发电的原理

3、光生伏特效应

EHP在远离PN结区域 产生(图中D):在到 达PN结之前就可能因 复合而消失。 在外部端子上呈现 电压,通过外部电路 产生电流。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13

2.4.2 光伏发电的数学模型

1、等值电路

s

Iph:光生电流。取决 于光伏电池的面积和 入射光的辐照度和本 体的稳定。标准测试 条件下,1cm2光伏电池 的Iph均为16-30mA。 ID:暗电流,是光伏 电池无光照时,由外 电压作用下PN结流过 的单向电流。 IL:负载电流。

L

ph D

sh

oc

L

sh

Uoc:开路电压。与入射光的辐照度 的对数成正比,与环境温度成反比。 单晶硅光伏电池的Uoc一般为500mV 左右,最高可达690mV。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14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2.4.2 光伏发电的数学模型

1、等值电路

Rs:串联电阻。一般 小于1欧姆。 Rsh:旁路电阻,一般 为几千欧姆。

I L = I ph − I D − I sh

I ph = I sc qU D ⎛ ⎞ I D = I 0 ⎜ exp − 1⎟ AkT ⎠ ⎝

I0:无光照时的饱和电流

q = 1.6 × 10−19 C

电子的电荷

k = 1.38 × 10−23 J/K 波尔兹曼常数

A:常数因子,正偏电压大时取1, 小时取2,一般取1.3。 T:环境绝对温度,K。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15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2.4.2 光伏发电的数学模型

1、等值电路

q (U L + I L Rs ) ⎞ U L + I L Rs ⎛ I L = I sc − I 0 ⎜ exp − 1⎟ − AkT Rsh ⎝ ⎠

忽略串联和并联电阻,可得:

qU L ⎞ ⎛ I L = I sc − I 0 ⎜ exp − 1⎟ AkT ⎝ ⎠ 2 标准测试条件 S nom = 10

00W / m , Tnom = 25°C 下,将上

式表示为:

⎡ ⎛ CUUL ⎞⎤ I L = I sc ⎢1 − C1 ⎜ e 2 oc − 1⎟ ⎥ ⎜ ⎟⎥ ⎢ ⎝ ⎠⎦ ⎣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16

2.4.2 光伏发电的数学模型

1、等值电路

⎛ Im ⎞ C1 = ⎜ 1 − ⎟e ⎝ I sc ⎠

−U m C 2U oc

⎛ Um ⎞⎡ Im ⎤ C2 = ⎜ − 1⎟ ⎢ ln(1 − ) ⎥ I sc ⎦ ⎝ U oc ⎠⎣

−1

一般工况下,辐照度S和温度T与标准工况的相应参数的差为:

ΔS =

S S nom

−1

ΔT = T − Tnom

I = Im

' m

一般工况下的参数计算:

I = I sc

' sc

S S nom

(1 + αΔT )

S S nom

(1 + αΔT )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α = 0.0025 / °C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17

2.4.2 光伏发电的数学模型

1、等值电路

' U oc = U oc (1 − γΔT ) ln(1 + βΔS ) ' U m = U m (1 + γΔT ) ln(1 + β ΔS )

γ = 0.00288 / °C

β = 0.5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18

2.4.2 光伏发电的数学模型

2、输出特性

M点:最大功率点。 Um:最大功率点电压。 Isc Im:最大功率点电流。

Im

M

A

Pm:最大功率, Pm=Um*Im。 填充因子(Fill Factor, O FF)(硅电池0.75-0.8) 最大转化效率:

Um

Uoc

Um Im FF = U oc I sc

Pm U m I m ηm = = Pin Ac S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Ac:光伏电池的面积 S:环境温度的辐照 度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19

2.4.2 光伏发电的数学模型

2、输出特性

温度不变,辐照 度降低,短路电流 明显降低,但开路 电压微弱变化。最 大功率点功率随照 度降低而明显降低。 照度不变,温度 降低,开路电压明 显增加,但短路电 流微弱变化。最大 功率点功率随温度 降低而明显增加。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

2.4.3 光伏发电的分类

1、按电池结构分类

同质结光伏电池。在相同的半导体材料上构成一个或多个P-N结 的光伏电池。 异质结光伏电池。在不同禁带宽度的两种半导体材料相接的界面 上构成异质P-N结的光伏电池。 肖特基结光伏电池。金属和半导体接触组成一个“肖特基势垒” 的光伏电池。 薄膜光伏电池。利用薄膜技术将很薄的半导体光电材料铺在非半 导体的衬底上而构成的光伏电池。 层叠光伏电池。将两种对光波吸收能力不同的半导体材料叠在一 起构成的光伏电池。 湿式光伏电池。在两侧涂有光活性半导体膜的导电玻璃中间加入 电解液而构成的光伏电池。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1

2.4.3 光伏发电的分类

2、按电池材料分类

硅型光伏电池。包括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光伏电池。 (1)单晶硅:结晶完整,光电转换效率高,可达20%左右,目前18%。 (2)多晶硅:晶体方向无规律性,效率16%左右,但成本较低。 (3)非晶硅:基本被制成薄膜电池,造价低廉,转换效率低,

约6%。 非硅半导体光伏电池。主要有硫化镉光伏电池和砷化镓光伏电池。 砷化镓具有较好的温度特性,理论效率高,较适合制成太空光伏电 池。 有机光伏电池。由一些有机的光电高分子材料构成的光伏电池。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2

2.5 光伏并网系统体系结构

光伏并网系统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光伏阵列、逆变器和 电网。 光伏阵列主要由光伏组件 组成,其应用可分为单个 电池组件,组件串联和组 件并联等。 光伏阵列的分布方式会对 发电功率产生重要影响, 逆变器的结构也随功率等 级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3

2.5 光伏并网系统体系结构

根据光伏阵列的不同分布及功率等级,光伏并网系统体 系结构分为:集中式、交流模块式、串型、多支路、主 从和直流模块式。

1、集中式结构 光伏组件串并联构成光伏阵列。 优点:结构简单,逆变器效率 高。 缺点:阻塞和旁路二极管使系 统损耗增加;抗热斑和阴影能 力差,功率失配现象严重;特 性曲线多波峰,很难实现 MPPT;直流母线电压高;扩 展和冗余能力差。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4

2.5 光伏并网系统体系结构

功率失配现象:电池串、并联使用时,导致串、并联后的输出 总功率往往小于各块光伏电池输出功率之和,即光伏电池的功 率失配现象。 热斑效应:在实际使用中,可能出现电池裂纹或不匹配、内部 连接失败、局部被遮光或弄脏等情况,导致一块或一组电池的 特性与整体特性不协调。失配电池不但对组件输出没有贡献, 而且会消耗其余电池产生的能量,导致局部过热,这种现象被 称为热斑效应。 为了避免热斑效应,通常的做法是为光伏电池加装旁路二极管。 正常工作时,二极管反偏;光伏电池被遮挡时,旁路二极管导 通。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5

2.5 光伏并网系统体系结构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6

2.5 光伏并网系统体系结构

2、交流模块式结构 把并网逆变器和光伏组件集成 在一起作为一个光伏发电系统 模块。 优点:无旁路和阻塞二极管, 组件损耗低;无热斑和阴影问 题;独立MPPT;扩展和冗余 能力强;无高压直流母线。 缺点:小容量逆变器设计,逆 变效率较低。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7

2.5 光伏并网系统体系结构

3、串型结构 光伏组件串联构成光伏阵列给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提供能量。 一串输出电压150-450V,功率 可达几个千瓦。 优点:无阻塞二极管,阵列损 耗降低;抗热斑和阴影能力增 强;多串MPPT;

扩展和冗余 能力强。 缺点:仍有热斑和阴影问题, 逆变器数量多。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8

2.5 光伏并网系统体系结构

4、多支路结构 由多个DC/DC变换 器,一个DC/AC逆 变器构成,综合了串 型结构和集中式结构 的优点。 有并联型多支路结构 和串联型多支路结构。 实际中,并联多支路 结构较常用。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9

2.5 光伏并网系统体系结构

4、多支路结构 优点: (1) 每个DC/DC变换器具有独立的MPPT电路;(2) 集中的并网逆变器提高了逆变效率、降低了系统成本、 增强了可靠性; (3)良好的可扩充性;(4) 逆变器功率不受 限。 适合具有不同型号、大小、方位、受光面等特点的支路 的并联,适合光建一体化形式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应用。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30

2.5 光伏并网系统体系结构

5、主从结构 通过控制“组协调开关”,动 态地决定在不同的外部环境 下光伏并网系统的结构,以 期达到最佳的光伏能量利用 效率。 光照强度低时,使所有光伏 组件只和一个并网逆变器相 连,避免逆变器轻载。 光照强度高时,动态调整串 结构,使不同规模的光伏串 和相应等级的逆变器相连, 达到最佳逆变效率。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31

2.5 光伏并网系统体系结构

6、直流模块式结构 由光伏直流建筑模块和集 中逆变模块构成。 光伏直流建筑模块是将光 伏组件、DC/DC换流器和 表面建筑材料通过合理的 设计集成为一体,构成具 有光伏发电功能的、独立 的即插即用的表面建筑材 料。 优点:独立的MPPT;模块 化设计。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32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ing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光伏发电 (2)

主讲人: 朱晓荣

2.4 太阳能光伏电池

2.4.1 光伏发电的原理

1、光伏效应的物理基础

孤立原子中的电子运行于若 干个具有不同能级的轨道 上,不同轨道上的电子具有 不同的能量。处于低能级轨 道上的电子由于某种机制获 得能量后可跃迁到高能级轨 道,高能级轨道的电子返回 低能级轨道时会释放能量。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

2.4.1 光伏发电的原理

众多原子组成的晶体中,由 于多个原子的高能级电子轨 道产生交叉,电子可以为多 个原子共有并在原子中迁 移,从而使本来处于同一能 量状态的电子产生微小的能 量差异,与此对应的能级扩 展为能带。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3

2.4.1 光伏发电的原理

禁带:能带之间不允许电子占据的范围。 满带:被电子占满的能带。 空带:无任何电子占据的能带。 价带:与价电子能 级相对应的能带。 导带:价带以上未 被电子填满的能带 或空带。 禁带宽度:导带底 的能级Ec和价带顶 的能级Ev间的能量 间隔Eg称为禁带宽 度,或带隙。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4

2.4.1 光伏发电的原理

不同材料的带隙不同,导带中电子的数目也不同,从而有不 同的导电性。 绝缘材料二氧化硅的 Eg约为5.2eV,导带中 的电子极少,所以导 电性能不好。 半导体硅的Eg约为 1.1eV,导带中有一定 数目的电子,从而有 一定的导电性。 金属的导带和价带有 一定的重合,Eg=0, 所以导电性好。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能带结构示意图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5

2.4.1 光伏发电的原理

一个光子所携带的能量:

E=

1.24

λ

λ:光子的波长(um),E:能量(eV)。 材料中吸收光子的过程具有以下特点: (1) 光子被吸收的前提是其能量必须超过材料的带隙能量Eg。 (2) 能量超过带隙能量Eg的光子只能产生一个电子空穴对, 其余的能量将损失在材料中并转换为热。 (3) 取决于材料如厚度等特性,能量低于带隙能量Eg的光一 部分转化为热,一部分则穿材料而过。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6

2.4.1 光伏发电的原理

2、PN结的形成

本征半导体

因激发而产生的电子和空穴的数目是相等的。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7

2.4.1 光伏发电的原理

P型半导体:在晶体硅中掺入硼、铝、镓等三价杂质元素。

空穴数远大于自由电子数,为主要载流子(多子)。硼原子 捕捉电子形成负离子。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8

2.4.1 光伏发电的原理

N型半导体:在晶体硅中掺入磷、砷或锑等五价杂质元素。

自由电子数远大于空穴数,为主要载流子(多子)。磷原子 失去电子成为正离子。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9

2.4.1 光伏发电的原理

PN结的形成

(1)P型半导体中的 空穴向N型半导体 扩散并与其电子 复合,N型半导体 中的电子向P型半 导体扩散并与其 空穴复合。 (2)界面两边多子浓 度下降,形成由 带电离子组成的 空间电荷区。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10

2.4.1 光伏发电的原理

PN结的形成

(3)扩散的继续将导致 空间电荷区的加宽 和内电场的增强。 内电场阻碍载流子 的扩散,最终达到 平衡。

PN结的形成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11

2.4.1 光伏发电的原理

3、光生伏特效应

光子的吸收产生一个电

子空穴对(EHP)。 EHP在PN结中产生时 (图中B,C):载流子受 内电场的分离作用,电 子进入N区,空穴进入P 区。然后分别向外部接 触面扩散。 EHP在PN结外但与PN结 接近区域产生(图中A): N区空穴

热运动

PN结

内电场分离

P区

扩散

外边界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12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2.4.1 光伏发电的原理

3、光生伏特效应

EHP在远离PN结区域 产生(图中D):在到 达PN结之前就可能因 复合而消失。 在外部端子上呈现 电压,通过外部电路 产生电流。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13

2.4.2 光伏发电的数学模型

1、等值电路

s

Iph:光生电流。取决 于光伏电池的面积和 入射光的辐照度和本 体的稳定。标准测试 条件下,1cm2光伏电池 的Iph均为16-30mA。 ID:暗电流,是光伏 电池无光照时,由外 电压作用下PN结流过 的单向电流。 IL:负载电流。

L

ph D

sh

oc

L

sh

Uoc:开路电压。与入射光的辐照度 的对数成正比,与环境温度成反比。 单晶硅光伏电池的Uoc一般为500mV 左右,最高可达690mV。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14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2.4.2 光伏发电的数学模型

1、等值电路

Rs:串联电阻。一般 小于1欧姆。 Rsh:旁路电阻,一般 为几千欧姆。

I L = I ph − I D − I sh

I ph = I sc qU D ⎛ ⎞ I D = I 0 ⎜ exp − 1⎟ AkT ⎠ ⎝

I0:无光照时的饱和电流

q = 1.6 × 10−19 C

电子的电荷

k = 1.38 × 10−23 J/K 波尔兹曼常数

A:常数因子,正偏电压大时取1, 小时取2,一般取1.3。 T:环境绝对温度,K。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15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2.4.2 光伏发电的数学模型

1、等值电路

q (U L + I L Rs ) ⎞ U L + I L Rs ⎛ I L = I sc − I 0 ⎜ exp − 1⎟ − AkT Rsh ⎝ ⎠

忽略串联和并联电阻,可得:

qU L ⎞ ⎛ I L = I sc − I 0 ⎜ exp − 1⎟ AkT ⎝ ⎠ 2 标准测试条件 S nom = 10

00W / m , Tnom = 25°C 下,将上

式表示为:

⎡ ⎛ CUUL ⎞⎤ I L = I sc ⎢1 − C1 ⎜ e 2 oc − 1⎟ ⎥ ⎜ ⎟⎥ ⎢ ⎝ ⎠⎦ ⎣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16

2.4.2 光伏发电的数学模型

1、等值电路

⎛ Im ⎞ C1 = ⎜ 1 − ⎟e ⎝ I sc ⎠

−U m C 2U oc

⎛ Um ⎞⎡ Im ⎤ C2 = ⎜ − 1⎟ ⎢ ln(1 − ) ⎥ I sc ⎦ ⎝ U oc ⎠⎣

−1

一般工况下,辐照度S和温度T与标准工况的相应参数的差为:

ΔS =

S S nom

−1

ΔT = T − Tnom

I = Im

' m

一般工况下的参数计算:

I = I sc

' sc

S S nom

(1 + αΔT )

S S nom

(1 + αΔT )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α = 0.0025 / °C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17

2.4.2 光伏发电的数学模型

1、等值电路

' U oc = U oc (1 − γΔT ) ln(1 + βΔS ) ' U m = U m (1 + γΔT ) ln(1 + β ΔS )

γ = 0.00288 / °C

β = 0.5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18

2.4.2 光伏发电的数学模型

2、输出特性

M点:最大功率点。 Um:最大功率点电压。 Isc Im:最大功率点电流。

Im

M

A

Pm:最大功率, Pm=Um*Im。 填充因子(Fill Factor, O FF)(硅电池0.75-0.8) 最大转化效率:

Um

Uoc

Um Im FF = U oc I sc

Pm U m I m ηm = = Pin Ac S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Ac:光伏电池的面积 S:环境温度的辐照 度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19

2.4.2 光伏发电的数学模型

2、输出特性

温度不变,辐照 度降低,短路电流 明显降低,但开路 电压微弱变化。最 大功率点功率随照 度降低而明显降低。 照度不变,温度 降低,开路电压明 显增加,但短路电 流微弱变化。最大 功率点功率随温度 降低而明显增加。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

2.4.3 光伏发电的分类

1、按电池结构分类

同质结光伏电池。在相同的半导体材料上构成一个或多个P-N结 的光伏电池。 异质结光伏电池。在不同禁带宽度的两种半导体材料相接的界面 上构成异质P-N结的光伏电池。 肖特基结光伏电池。金属和半导体接触组成一个“肖特基势垒” 的光伏电池。 薄膜光伏电池。利用薄膜技术将很薄的半导体光电材料铺在非半 导体的衬底上而构成的光伏电池。 层叠光伏电池。将两种对光波吸收能力不同的半导体材料叠在一 起构成的光伏电池。 湿式光伏电池。在两侧涂有光活性半导体膜的导电玻璃中间加入 电解液而构成的光伏电池。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1

2.4.3 光伏发电的分类

2、按电池材料分类

硅型光伏电池。包括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光伏电池。 (1)单晶硅:结晶完整,光电转换效率高,可达20%左右,目前18%。 (2)多晶硅:晶体方向无规律性,效率16%左右,但成本较低。 (3)非晶硅:基本被制成薄膜电池,造价低廉,转换效率低,

约6%。 非硅半导体光伏电池。主要有硫化镉光伏电池和砷化镓光伏电池。 砷化镓具有较好的温度特性,理论效率高,较适合制成太空光伏电 池。 有机光伏电池。由一些有机的光电高分子材料构成的光伏电池。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2

2.5 光伏并网系统体系结构

光伏并网系统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光伏阵列、逆变器和 电网。 光伏阵列主要由光伏组件 组成,其应用可分为单个 电池组件,组件串联和组 件并联等。 光伏阵列的分布方式会对 发电功率产生重要影响, 逆变器的结构也随功率等 级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3

2.5 光伏并网系统体系结构

根据光伏阵列的不同分布及功率等级,光伏并网系统体 系结构分为:集中式、交流模块式、串型、多支路、主 从和直流模块式。

1、集中式结构 光伏组件串并联构成光伏阵列。 优点:结构简单,逆变器效率 高。 缺点:阻塞和旁路二极管使系 统损耗增加;抗热斑和阴影能 力差,功率失配现象严重;特 性曲线多波峰,很难实现 MPPT;直流母线电压高;扩 展和冗余能力差。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4

2.5 光伏并网系统体系结构

功率失配现象:电池串、并联使用时,导致串、并联后的输出 总功率往往小于各块光伏电池输出功率之和,即光伏电池的功 率失配现象。 热斑效应:在实际使用中,可能出现电池裂纹或不匹配、内部 连接失败、局部被遮光或弄脏等情况,导致一块或一组电池的 特性与整体特性不协调。失配电池不但对组件输出没有贡献, 而且会消耗其余电池产生的能量,导致局部过热,这种现象被 称为热斑效应。 为了避免热斑效应,通常的做法是为光伏电池加装旁路二极管。 正常工作时,二极管反偏;光伏电池被遮挡时,旁路二极管导 通。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5

2.5 光伏并网系统体系结构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6

2.5 光伏并网系统体系结构

2、交流模块式结构 把并网逆变器和光伏组件集成 在一起作为一个光伏发电系统 模块。 优点:无旁路和阻塞二极管, 组件损耗低;无热斑和阴影问 题;独立MPPT;扩展和冗余 能力强;无高压直流母线。 缺点:小容量逆变器设计,逆 变效率较低。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7

2.5 光伏并网系统体系结构

3、串型结构 光伏组件串联构成光伏阵列给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提供能量。 一串输出电压150-450V,功率 可达几个千瓦。 优点:无阻塞二极管,阵列损 耗降低;抗热斑和阴影能力增 强;多串MPPT;

扩展和冗余 能力强。 缺点:仍有热斑和阴影问题, 逆变器数量多。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8

2.5 光伏并网系统体系结构

4、多支路结构 由多个DC/DC变换 器,一个DC/AC逆 变器构成,综合了串 型结构和集中式结构 的优点。 有并联型多支路结构 和串联型多支路结构。 实际中,并联多支路 结构较常用。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9

2.5 光伏并网系统体系结构

4、多支路结构 优点: (1) 每个DC/DC变换器具有独立的MPPT电路;(2) 集中的并网逆变器提高了逆变效率、降低了系统成本、 增强了可靠性; (3)良好的可扩充性;(4) 逆变器功率不受 限。 适合具有不同型号、大小、方位、受光面等特点的支路 的并联,适合光建一体化形式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应用。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30

2.5 光伏并网系统体系结构

5、主从结构 通过控制“组协调开关”,动 态地决定在不同的外部环境 下光伏并网系统的结构,以 期达到最佳的光伏能量利用 效率。 光照强度低时,使所有光伏 组件只和一个并网逆变器相 连,避免逆变器轻载。 光照强度高时,动态调整串 结构,使不同规模的光伏串 和相应等级的逆变器相连, 达到最佳逆变效率。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31

2.5 光伏并网系统体系结构

6、直流模块式结构 由光伏直流建筑模块和集 中逆变模块构成。 光伏直流建筑模块是将光 伏组件、DC/DC换流器和 表面建筑材料通过合理的 设计集成为一体,构成具 有光伏发电功能的、独立 的即插即用的表面建筑材 料。 优点:独立的MPPT;模块 化设计。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32


相关文章

  • 光伏材料应用技术本科论文(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现状与前景)
  • 南昌航空大学 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 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现状与前景 专 业: 光伏材料应用技术 姓 名: 准考证号: 指导教师: [摘 要]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当前利用新能源的主要方 ...查看


  • 光伏发电政策文件摘要
  • 目录 一. 国务院文件 .................................................................................................3 (一) (二) 关 ...查看


  • 西北区域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试行)7月1日执行
  • 附件1: 西北区域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障西北电力系统安全.优质.经济运行,维护电力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电网经营企业和并网发电厂协调发展,根据<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规定>(电监市场„2006 ...查看


  • 屋顶光伏发电项目立项申请报告书
  • • 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 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符合能源产业发展方向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能源将近76%由煤炭供给,这种过度依赖化石燃料的能源结构已经造成了很大的环境.经济和社会负面影响.大量的煤炭开采. ...查看


  • 风力发电机组的技术特点及参数
  • 目前我国生产的小型风力发电机按额定功率分为10种,分别为100W.150W.200W.300W.500W.1kW.2kW.3kW.5kW.10kW.其技术特点是:2-3个叶片.侧偏调速.上风向,配套高效永磁低速发电机,再配以尾翼.立杆.底座 ...查看


  • 风电新能源发展与并网技术分析评价
  • 摘要:伴随环保呼声的增高以及能源局势的愈发紧张,全世界都开始对再生能源的利用和开发予以高度重视,而这当中又以风能是现如今最为成熟的一项新能源,同时它的发展速度也非常快,然而它也存在一系列问题,从而对输电网经济与安全运行构成一定冲击.文章就风 ...查看


  • 新能源发电与控制技术
  • <新能源发电与控制技术>复习题 电气112-陈晓 一.填空题 1. 一次能源是指直接取自 自然界没有经过加工转换 的各种能量和资源. 2. 二次能源是指 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以后得到 的能源产品. 3. 终端能源是指供给 社会 ...查看


  • 南昌航空大学
  • 南昌航空大学 自 学 考 试 毕 业 论 文 题 目 小型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专 业 光伏材料应用技术 学生姓名 汤传兵 准考证号 [1**********]6 指导教师 陈立 年 月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太阳能系统的分类 1.2 ...查看


  • 2KW光伏大棚
  • 2KW光伏农业大棚发电系统 一. 建设光伏发电系统的意义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重点发展光伏发电技术,着力提高技术水平:实现我国从光伏产业大国向光伏产业强国的迈进:促进光伏发电从补充能源.替代能源逐步向主要能源.主导能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