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酉年端午节有感

丁酉年端午节有感

关振多

又是一年端午至,石岛依然粽子香。 端午节无外乎包粽子、煮鸡蛋、插艾蒿等内容,至于祭奠屈原、赛龙舟等活动则受文化层次和地域条件影响。有文化的人知道是纪念屈原,江南水乡赛龙舟,老百姓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北方老百姓就只知道吃粽子、煮鸡蛋、插艾蒿,老百姓就是“民以食为天”,老百姓的文化就是吃的文化。 记得小时候好像没有吃过粽子,生活在山沟沟里既无糯米又无粽叶,母亲虽然心灵手巧,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端午节吃的都是黄米凉糕,在那个年代里,在那样的环境中,端午节能吃上黄米凉糕也就心满意足了。

1

现在老了,退休了,闲暇无事对各种节日倒是注意起来了。昨日悦海百年养老中心组织包粽子,每人发了四个粽子。回家煮粽子放进锅里加水时就有一个散包了,粽子是众人一起包的,不乏有不会包的人在其中滥竽充数,好在养老中心组织包粽子活动的本意是为了要达到一个过节的氛围,我们这般年纪吃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参与,是感受过节的气氛。 我现在身居山东,过的是北方人的端午节,粽子有了,还差艾蒿。听老辈人说,端午节在太阳未出来之前采回艾蒿悬挂在门框之上可以驱邪消灾。实际上是艾蒿有芳香气味,可以驱蚊蝇,可悬挂,也可以药用熏洗治病。于是,在早晨四点钟便与老周结伴去凤凰湖湖心钓鱼岛上采艾蒿。

艾蒿的名字谁都知道,但是认识艾蒿的人不多。一般每到端午节,集市小摊都有卖艾蒿的,人们买上一块钱的回家挂在门上应个景就是了,很少有人自己去采的,也很少有人留意买的是不是艾蒿,艾蒿长得什么样谁也不会去追究的。现在到了没事找事的年龄了,自己采吧。来到了湖心岛上,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了,都是来采艾蒿的。 以前,我也使用过艾蒿,是一位农民朋友特意给我割过几捆晒干让我泡脚的,此后我就按图索骥照此去采艾蒿了。到了岛上,我们很快就拔了一大抱艾蒿准备往回走,这时有一位东北老乡对我们说,你们采的不是艾蒿,是蒿子。他说, 2

艾蒿长的没有这么大,数量也很稀少,现在已经不容易采到了。在他的引导下,我们在杂草丛中,在众多的蒿子丛里,好不容易才找到了稀薄伶仃几棵弱小的艾蒿。

这艾蒿果然与蒿子不一样,高杆直叶的是蒿草,味道有点臭,艾蒿形状跟菊花的棵株相似,叶尖是圆的,叶子的背面是灰白色的。回到家中查了一下百度,艾蒿果然是属于菊科植物,今年天旱,棵株更是矮小,采到的艾蒿拿在手里有一种棉乎乎的感觉。那位东北老乡还告诉我们,现在许多地方的艾蒿都被采的所剩无几了,我们采的时候要用剪子铰,不要连根拔,不然以后就采不着了。听了这话我对这位老乡肃然起敬,去哪里学先进、学文明呢,眼前就是一位不但会享受生活,还要保护绿色生态的文明之人,于是,我们也借 3

用他的剪子每人采了一掐艾蒿。

此次采艾蒿除了在思想上受的教育之外,让我真正知道了什么是艾蒿,使我从误导中醒悟过来,原来我所用的所谓艾蒿都是普通的臭蒿子,我说怎么事呢,泡了两年的脚一点没有见效果呢,看起来要想搞明白一件事物还是真的要付出代价和努力才行啊。 艾蒿的使用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历史了,端午节采艾蒿不像包粽子那样与屈原有着直接的关联,那为什么采艾蒿悬挂于门的做法也挤进端午节凑热闹呢?原来是这个季节艾草正处在未开化,植株高大,药性强劲之时,能达到驱疫、辟邪、防病之功效,于是就约定俗成,形成传统,采艾草也就成为端午节的一项内容了吧。

记得有一首提及到艾蒿的古诗是这样写的: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诗经·王风·采葛》 这里的葛、萧、艾都是植物,萧和艾就是艾蒿,属菊科草本植物。从这首诗歌来看,采艾是一件历史悠久的事情了,诗中虽然是借物比兴,表达的是爱情之意,但采艾也是好事情,只有美好的植物才能与美好的事物相匹配。

端午节这天上午,悦海百年养老中心在凤凰山上组织了 4

走秀、划龙舟、找宝等项娱乐活动,我们这些老头老太太们乐此不彼,其乐融融。

到了我们这个年岁,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它是美好的,我们就要积极地参与,端午节、包粽子、采艾蒿是美好的传统事物,我们就要将它们传承下去,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乐趣,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感受到传统节日所带来的无限欢乐。让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美好事物得到弘扬和光大,也不枉作一回中华民族的子孙。

丁酉年端午节

于石岛凤凰湖

5

丁酉年端午节有感

关振多

又是一年端午至,石岛依然粽子香。 端午节无外乎包粽子、煮鸡蛋、插艾蒿等内容,至于祭奠屈原、赛龙舟等活动则受文化层次和地域条件影响。有文化的人知道是纪念屈原,江南水乡赛龙舟,老百姓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北方老百姓就只知道吃粽子、煮鸡蛋、插艾蒿,老百姓就是“民以食为天”,老百姓的文化就是吃的文化。 记得小时候好像没有吃过粽子,生活在山沟沟里既无糯米又无粽叶,母亲虽然心灵手巧,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端午节吃的都是黄米凉糕,在那个年代里,在那样的环境中,端午节能吃上黄米凉糕也就心满意足了。

1

现在老了,退休了,闲暇无事对各种节日倒是注意起来了。昨日悦海百年养老中心组织包粽子,每人发了四个粽子。回家煮粽子放进锅里加水时就有一个散包了,粽子是众人一起包的,不乏有不会包的人在其中滥竽充数,好在养老中心组织包粽子活动的本意是为了要达到一个过节的氛围,我们这般年纪吃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参与,是感受过节的气氛。 我现在身居山东,过的是北方人的端午节,粽子有了,还差艾蒿。听老辈人说,端午节在太阳未出来之前采回艾蒿悬挂在门框之上可以驱邪消灾。实际上是艾蒿有芳香气味,可以驱蚊蝇,可悬挂,也可以药用熏洗治病。于是,在早晨四点钟便与老周结伴去凤凰湖湖心钓鱼岛上采艾蒿。

艾蒿的名字谁都知道,但是认识艾蒿的人不多。一般每到端午节,集市小摊都有卖艾蒿的,人们买上一块钱的回家挂在门上应个景就是了,很少有人自己去采的,也很少有人留意买的是不是艾蒿,艾蒿长得什么样谁也不会去追究的。现在到了没事找事的年龄了,自己采吧。来到了湖心岛上,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了,都是来采艾蒿的。 以前,我也使用过艾蒿,是一位农民朋友特意给我割过几捆晒干让我泡脚的,此后我就按图索骥照此去采艾蒿了。到了岛上,我们很快就拔了一大抱艾蒿准备往回走,这时有一位东北老乡对我们说,你们采的不是艾蒿,是蒿子。他说, 2

艾蒿长的没有这么大,数量也很稀少,现在已经不容易采到了。在他的引导下,我们在杂草丛中,在众多的蒿子丛里,好不容易才找到了稀薄伶仃几棵弱小的艾蒿。

这艾蒿果然与蒿子不一样,高杆直叶的是蒿草,味道有点臭,艾蒿形状跟菊花的棵株相似,叶尖是圆的,叶子的背面是灰白色的。回到家中查了一下百度,艾蒿果然是属于菊科植物,今年天旱,棵株更是矮小,采到的艾蒿拿在手里有一种棉乎乎的感觉。那位东北老乡还告诉我们,现在许多地方的艾蒿都被采的所剩无几了,我们采的时候要用剪子铰,不要连根拔,不然以后就采不着了。听了这话我对这位老乡肃然起敬,去哪里学先进、学文明呢,眼前就是一位不但会享受生活,还要保护绿色生态的文明之人,于是,我们也借 3

用他的剪子每人采了一掐艾蒿。

此次采艾蒿除了在思想上受的教育之外,让我真正知道了什么是艾蒿,使我从误导中醒悟过来,原来我所用的所谓艾蒿都是普通的臭蒿子,我说怎么事呢,泡了两年的脚一点没有见效果呢,看起来要想搞明白一件事物还是真的要付出代价和努力才行啊。 艾蒿的使用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历史了,端午节采艾蒿不像包粽子那样与屈原有着直接的关联,那为什么采艾蒿悬挂于门的做法也挤进端午节凑热闹呢?原来是这个季节艾草正处在未开化,植株高大,药性强劲之时,能达到驱疫、辟邪、防病之功效,于是就约定俗成,形成传统,采艾草也就成为端午节的一项内容了吧。

记得有一首提及到艾蒿的古诗是这样写的: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诗经·王风·采葛》 这里的葛、萧、艾都是植物,萧和艾就是艾蒿,属菊科草本植物。从这首诗歌来看,采艾是一件历史悠久的事情了,诗中虽然是借物比兴,表达的是爱情之意,但采艾也是好事情,只有美好的植物才能与美好的事物相匹配。

端午节这天上午,悦海百年养老中心在凤凰山上组织了 4

走秀、划龙舟、找宝等项娱乐活动,我们这些老头老太太们乐此不彼,其乐融融。

到了我们这个年岁,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它是美好的,我们就要积极地参与,端午节、包粽子、采艾蒿是美好的传统事物,我们就要将它们传承下去,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乐趣,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感受到传统节日所带来的无限欢乐。让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美好事物得到弘扬和光大,也不枉作一回中华民族的子孙。

丁酉年端午节

于石岛凤凰湖

5


相关文章

  • 花好月圆--梅与传统十大名花(丁酉岁元宵节有感)
  • 0. 今日新春元宵节,古人所谓上元节.元夕是也.感于沪上梅花绽放,月余不败,并联想'十大传统名花',聊草小诗十首,名曰'花好月圆'. 红灯梅花图 曾昕摄影 1. 花好月圆 月圆千古意,光照有离愁. 花好元宵夜,芳梅自解忧. 十四月已圆 常非 ...查看


  • [雪锁唐风]西窗夜冷听鸡唱,断续声中报立春
  • 冰雪诗苑给大家拜年 丁酉人日依陈子龙韵 邓世广(新疆) 梦里昭然万象新,不教旨酒负芳晨. 殷忧尚有山藏虎,后虑应无鬼笑人. 骛远难追夸父日,心痴妄誉武陵津. 西窗夜冷听鸡唱,断续声中报立春. *原诗"晨"."陈 ...查看


  • [漱玉流觞"一起玩词牌"]第三期(端午专题诗会)[采桑子?]
  • <漱玉流觞> 版块作品征集 潍坊诗词学会<漱玉流觞>版块作品征集--暨[漱玉流觞·一起玩词牌]第三期(端午专题诗会),用牌<采桑子>. [编者郭秀珍按] 春红早谢,柳岸飞烟.林间长啭,陌上妙啼,起之伏之, ...查看


  • 咏物诗: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 <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原文 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檀爇.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鉴赏 词作于丁酉,道光十七年(1837年)五月五日 ...查看


  • 2017鸡年宝宝出生月份吉祥指数排行榜
  • 2017鸡年宝宝出生月份吉祥指数排行榜 准爸准妈们想知道鸡年哪个月份出生的宝宝最吉祥吗?那么一下小编整理的内容就不能错过了,愿你的宝宝吉祥如意哦,由[满分名子网]友情提供 ★★★★农历四月(5月5日15时31分-6月5日19时36分),丁酉 ...查看


  • [端午节作文]端午节有感
  •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又要吃香喷喷的粽子了.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逢端午节都要吃粽子.包粽子,有的地方还要进行赛龙舟等活动,非常热闹.端午节虽然时间短暂,但是很有意义. 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屈原,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 ...查看


  • 端午节手抄报:看龙舟赛有感
  • 今天又要进行一年一度的龙舟赛啦,我真高兴啊.让我们一睹为快吧! 午饭过后,我来到河边, 只见河两岸人山人海.人声鼎沸,人多得像银河上的不计其数的小星星,有留平头的,有梳辫子的,有黑发的,有白发的--人人都穿上了自己喜欢的衣服:红的.黄的.紫 ...查看


  • 每日时辰吉凶速查表 六十甲子日时辰吉凶表
  • 每日时辰吉凶速查表 六十甲子日时辰吉凶表 怎样查看某日某时的吉凶?好答案网站举例说明给您看,您就可以在做任何事情之前自已找个吉时进行,这才是真正的择日择时不求人了,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如:我要查看 阳历(公历)2007年12月26日 上午的 ...查看


  • 文化传统平台:丁酉年新春贺词
  • 丁 酉 年 新 春 贺 词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亲爱的学友们. 一唱雄鸡声破晓,四方乐奏歌神州. 值此丁酉新春到来之际,文化传统平台向所有的读者和学友们致以诚挚的新春问候和衷心的感谢,恭祝您:阖家团圆,诸事随顺,平安吉祥. 播种决定收获,回顾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