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汉语综合科教案

第三课 那是你的书吗?

教材:《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I,李晓琪主编,任雪梅、徐晶凝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教学对象:初级阶段留学生 教学地点:

课型:初级汉语综合课 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1)熟练掌握本课13个生词,认识会用3个专有名词; (2)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回答本课问题;

(3)学习“这”、“那”、“谁”等词的用法,会用这些字造句。

2.技能领域:(1)能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流利地读出本课对话;

(2)学会就某件事物进行提问并回答。

3.情感领域:学生想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分别对近距离和远距离的事

物进行询问。

4.学习策略:引导学生学会询问与回答。 教学重点:

1. 语音:da- ta,le- ne,n- ne,nai- nei,dao-dou

3. 字词:这、那、书、谁、同屋、课本、词典、就是、朋友 4. 语法:①那、这的用法;②特殊疑问句;③定语。 5. 课文:理解本课课文内容,仿造课文进行对话。 教学难点:

1. 语音:da- ta, dao-dou 2.字词:这、那、谁、就是

3.语法:这、谁、那 3个词的用法。

4.课文:理解本课课文内容,仿造课文进行对话。 教学方法:

1.通过具体的事例,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本课所学的生词、语法点和 课文内容。

2. 运用直观的手段:

①实物或图片:书、课本、词典;

②翻译:汉语、日语、磁带、音乐、就是; ③肢体动作:这、那,分别表示近指和远指。 3. 交际活动训练:练习近指和远指。 教具:多媒体, 图片,实物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

组织教学(1’) 点名、上课

二、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6’) (一)复习上节的内容

(1)听写(请两名学生上黑板写,听写完毕大家一起检查)

(2)提问:

①你/他叫什么名字?②你是哪国人?③XX是X国人吗?

(二)导入新课

教师拿起身边学生的一本书问学生“这是什么?”、“这是你的

吗?”,然后再指向距离较远的一本书问另一名学生“那是你的书吗?”,引出并板书本课课题。

三、学习新课---------生字、词

(一)认读生词(注意纠音)(8’)(请学生把书翻到第29页) 1.教师领读, 注意难读和易错的字词(1遍);学生自己练习读,

单个学生读(三个学生接力完成),纠正发音;齐读。 2. PPT展示按类别重新排列的生词,并找同学读

这、那 谁

书、课本、词典 日语、汉语 同屋、朋友 磁带、音乐 就是

3. 让学生提问不会写的生字词,教师将其写在黑板上或PPT展示其笔顺。

(二)生词讲解(20’)

(借助图片/实物和肢体动作和直接翻译,进行生词扩展讲解。)

这:(代)это.

那:(代)тот

(“这”和“那”放在一起讲,通过肢体动作,教师指着身边的 学生说“这是XXX”;指着较远的学生说“那是XXX”。) 谁:(代)(先PPT展示图片,让学生说出图片中的人是谁。然后

教师指着一名同学问 “他是谁?”,拿一本书问“这是谁的

书?”)кто

书:(名)(实物/图片展示)。

扩展:汉语书,我的汉语书,我同学的汉语书。 课本:(名)(实物/图片展示)。 汉语:(名)(直接翻译)Китайский 日语:(名)(直接翻译)Японский

扩展:汉语课本,日语课本,我的汉语/日语课本。

词典:(名)(图片展示)。

扩展:汉语词典,俄语词典,汉俄词典 同屋:(名)同住一间房的人。соседа по комнате

(给例句引导学生理解)

例:你的同屋是谁? 我的同屋是我大学同学。

朋友:(名)Друзья.

扩展:一个朋友、一个中国朋友、认识一个中国朋友。 磁带:(名)(图片展示)Лента 音乐:(名)(图片展示)Музыка

就是: означать.(给例句引导学生理解)

例:北大就是北京大学。

李军,就是大卫的那个中国朋友。

专有名词:《汉日词典》,中村(人名,имя),日本(Япония) 四、复习巩固(8’)

将汉字卡片发给学生,一半学生手持拼音卡,一半学生手持生词卡,在规定时间内生词和拼音要互相找到对方,并站在一起,看哪组做的又快又好。

五、总结与布置作业(2’) (1)重点词语:

这、那、谁、书、同屋、课本、词典、就是、朋友 (2)读写本课字词,预习课文。

第二课时

2

组织教学(1’) 点名、上课 二、复习检查 (4’)

听写上节所学字词,然后找学生读字词。

三、学习课文(38’)

1.播放录音,学生跟着默读;教师领读,学生齐读;同桌之间分角色读;分组读。

2. 合上书,就课文提问:(课件展示问题) 课文一:

(1)那是玛丽的书吗?那是谁的书? (2)那是什么书?是汉语课本吗? (3)什么是汉日词典? 课文二:

(1)这是什么磁带? (2)这是什么音乐? (3)这是中村的磁带吗? 3.学习难点词语和语法点: (1)那/这

那:表示远指。这:表示近指。 例:这是汉语课本。 那是我的词典。 这是朋友的磁带。

(2)特殊疑问句(Специальные вопросы)

用“哪”、“谁”、“什么”等疑问词提问的句子,就是汉语的特殊疑问句,语序和陈述句相同。

例:① A:你是哪国人? B:我是美国人。 ② A:她是谁?

B:她是我的同屋。 ③ A:那是什么书? B:那是汉语课本。

(做第31页课后练习二的1、2题) 习题1:

A:那是谁的书? B:那是李军的书。 大卫/老师/她/中村

习题2:

A:这是什么磁带? B:这是汉语磁带。

音乐/日语/英语(Yīngyǔ)/法语(Fǎyǔ)

(3)定语(Атрибут)

汉语中定语的位置是在中心语前面,有的不加“的”。 先提问中心语,再提问定语:

A:这是什么? B:这是书。 ( 板书:书) A:这是什么书? B:这是汉语书。( 板书:汉语书)

同样:汉语词典、音乐磁带、玛丽的书、同屋的词典、东方大学

的老师、美国人、加拿大人 例:这是汉语词典,不是汉语课本。 玛丽是加拿大人,不是美国人。 他是我的同屋,也是我的朋友。 他叫大卫,是玛丽的同学。

(做第31页课后练习二的第3题) 他是东方大学的留学生,是美国人。 他 我的老师 中国人 她 我的朋友 日本人 他 大卫的同屋 法国人

四、总结与布置作业(2’)

(1)难点词语:那、谁、这、就是

(2)语言点:①那、这的用法;②特殊疑问句;③定语。 (3)熟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三、四、五、六。

第三课时

3

组织教学(1’) 点名、上课 二、复习巩固(14’) (一)提问:

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这是什么书/词典/磁带/笔/手机? 这是谁的书 ……

(提问程度较弱的学生)

变体:这是你的书吗?

这也是你的书吗? 谁是你的朋友?

(提问程度一般的学生)

(二)学生读课文,仿造课文进行对话

先全班齐读课文,再分组比赛读;然后找程度较弱的同学分角色朗读,最后让程度较好的学生仿造课文进行对话。 三、讲解练习(28’) 练习一 语音练习 (一)读音

先领大家一起读,然后学生齐读,最后让学生单个读。

(先找程度较好的学生读,再找程度相对弱的学生读,注意纠音)

da- ta,le- ne,n- ne,nai- nei,dao-dou

练习三 选词填空(提问程度一般的学生) 1. A:你好吗? B:我( )好。 2. ( )是我朋友的书。 3. A:( )本[běn]书是你的吗? B:( )本书是我的。

A:那本书( )是你的吗? B:是。

(参考答案:1. 很 2. 那/这 3. 那;这;也)

练习四 分别用“谁”、“什么”、“哪”把下列句子改成问句 (提问程度较好的学生) 1.这是汉语词典。 2.他是美国学生。 3. 这是刘老师的书。

4. 我的朋友叫李军。 5.中村是我的同屋。

(参考答案:1.这是什么书?2.他是哪国学生?3.这是谁的书?

4.你的朋友叫什么?5.谁是你的同屋?)

练习五 完成对话(提问程度相对弱的学生) 1. A:玛丽,这是你的课本吗? B:不是,

(参考答案:是我朋友的课本/ 是我同屋的课本/是我同学的课本) 2. A:他是谁?是你的朋友吗?

B,是。 (参考答案:大卫,是我的朋友) 练习六 朗读并模仿填空

(先提问程度较好的学生,再提问程度一般的学生,最后提问程度较弱的学生)

她叫玛丽,是加拿大人。她是我的同屋,也是我的朋友。

他(她)叫 ,是 人。他(她)是 ,也是 。 (参考答案:中村,法国人,是我的老师,我的朋友) 四、总结与布置作业(2’) (1)重点:

①语音:da- ta,le- ne,n- ne,nai- nei,dao-dou

②字词:这、那、书、谁、同屋、课本、词典、就是、朋友 ③语法:I. 那、这的用法;II. 特殊疑问句;III.定语。 (2)复习本课生字词及语法点,熟读课文,预习第四课。

教学后记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1、本课重点生词的词义及基本用法;“了”作为语气助词的用法;钱数的表达法。2、培养锻炼学生用学过的词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能力及认读汉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生词教学。

2.问商品价格及钱数表达。 3.“了”作为语气词的用法。

教学步骤与课时分工:共四课时。(本文只给出一二课时教案) 教学过程: 1.导入。

2.生词学习(提前布置学生预习生词,要求能够认读)。

2.1放幻灯片

I.集体认读生词,有问题的发音及时纠正。 II.领读生词。

III.请学生个别读,个别纠正并予以巩固。 2.2生词讲练。

上当:被骗,受骗。一般用作谓语,可跟“被骗”、“受骗”相互替换,词的中间可加入其它成份,如:上了当、上了他的当、上了大当等。 瞧:一般指不太仔细的看。 瞧,那是什么? 瞧这汉字写得多好!

可以有“A一A”“AA”两种格式: 瞧一瞧,看一看,多好的衣服啊。 瞧瞧人家学习多努力!

又……又……:连接两个形容词或动词,表示同时具有两种性质状态或两个动作同时发生。以下句子给予提示,让学生自己做。 这个学生又聪明又努力。

还可连接两个短语,表示两种情况都存在。 那时候,大家又没有吃又没有穿,日子很苦。

2.3出示生词卡片让同学齐读一遍,要求读的同时在脑中反应该词的意思。 3.放幻灯片做练习,巩固所学词汇的意思。 运用本课所学的词语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I.我们骗阿里说老师叫他去办公室,他果真 上当 了。 Ⅱ.我们教室又宽敞又明亮。 Ⅲ.瞧,那套家具怎么样?

4.留5分钟时间总结并解答大家提问,巩固自已认为较为困难的生词。 5.作业:

I.复习巩固所学生词,下次课听写生词。 II.从所学生词中任选5个词造句。 III.预习课文(要求熟读)。

一. 教学目标:

1.希望同学们能理解并掌握课文生词

2.掌握并正确运用新的语法点 3. 理解课文内容并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 教学重点:

1. 词汇:

尤其、爱、有名 2.语法:

理解并正确把握语气词“了”在句末的用法 (文中“刮风了”“几点了”)

3. 课文与功能:

结合课文讨论喜欢的季节 三. 课时安排:100分钟 四. 教具准备: 1、 PPT课件 2、图片

五 、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两分钟):师生问候,教师点名,目光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向学生传递上课信息。

(二)复习及引入(10分钟): 1、检查作业,听写上节课生词

2、请学生用上节课学过的语法造句,老师简单点评,师生快速问答上节课内容,以巩固所学知识。

3、提醒同学天气转冷,及时加衣,照顾好自己。 (三)学习新课(80分钟):

1、【导入新课】(5分钟):展示图片一--冬天的雪景,老师先表达下自己对冬天的感受:畏惧—怕冷。再请同学们谈论下自己是否喜欢冬天,为什么。 2.【学习生词】(20分钟):

生词: 以PPT集体展示生词,老师带读一边,学生齐读一边,学生接龙式读一遍,每人读两个(老师指导发音难点并给学生随时正音,学生齐读时,老师只纠正有普遍意义的发音错误,学生个别读时,老师有错必纠) 重点词语:(重点讲解大约三四个生词) 例如:尤其、爱、有名。 具体讲解过程如下:

A.尤其:这是个副词。表示更加,一般用在句子的后一部分。 (一) 尤其+形

词语扩展:尤其漂亮、尤其便宜

师生互动: 1.老师说大家的衣服都很好看,你认为玛丽的衣服最好看,你可以说?

---------

2. 校园外有很多超市,东西都便宜,其中一家特别便宜,我们可以说?----------宜。

(讲解例句:第一个例句,用到了尤其,在这里主要是说玛丽的衣服在全体衣服当中最好看。第二个句子表示与别的超市相比,这家更便宜) (二)尤其+是

例句:大家学习都很认真,尤其是玛丽。

师生互动:你喜欢吃中国菜吗?尤其是什么菜? 你喜欢体育运动吗?尤其是( )

B. 作为动词,可以分作几个意思 :

------1..对人或事物有深厚的感情,可带名词宾语。

例句:我爱祖国/我爱妈妈/我爱你,父母爱儿女/老师爱学生 -------2. 喜欢某种活动、状态。可带动词,形容词宾语。 例句:他爱听歌。 我爱打球。

请同学造句:星期天,我爱---------。

C. 有名:这是个形容词。表达的意思是:名字大家都知道,很出名。形容人物、动物、植物、景物、地方、物品、工厂、商店、学校和事变、事例等。 老师展示图片1:故宫

造句:故宫是有名的风景区。 图片2:乔丹

师生互动:这是谁啊?乔丹是有名的运动员吗?----乔丹是有名的运动员。

PPT展示两个句子,请同学填空齐读:

1.我们家乡是___的风景区,冬天可以滑雪,夏天可以游泳。(有名的)

2.我们家乡的风景区,一年四季都有很多旅游的人,__是夏天,去避暑的人特别多 (尤其)

回到课文,根据课文情景讲解上述词语所在文段的含义,以便学生能够更准确地领会。

3.【语法讲练】(20分钟):

{(1)理解并正确把握句末“了”的意义与用法(文中“刮风了/几点了”) (2)主谓谓语句(文中“我们家乡有山有水”)

(3)“着什么急/吃什么饭/睡什么觉”格式(文中“着什么急,还早着呢”)三选一} 老师板书:句末“动词/形容词+了”表示事物发生了变化 (1) “了”在句末表示一种变化

老师展示图片: 引导学生说出课文中句子 图片1 -图片2 图片3

第一组:晴朗无风-----阴沉起风------ 大风刺骨 刮风了 第二组:绿枫叶------半红枫叶-----红枫叶 枫叶红了

【 师生互动:老师引导,你一年前在哪?--------现在你:到中国了。 展示句子“迈克不喝酒了” (2)

陈述句:要上课了。 都七点五十了。 肯定语气

疑问句:几点了? 你的表是不是坏了? 疑问语气

感叹句:这里的东西太贵了! 感叹语气

设计互动:老师在PPT上展示五个含有句末“了”的句子,让学生们朗读、分析。

句一:电影太好看了!

句二:玛丽爱喝茶了。

句三:什么时间了?

句四:我喜欢上汉语课了。

句五:我们迟到了。

(注:“了”在动词后表示完成等其他意义和用法,这节课可暂时不讲,以免讲太多消化不透。待学生基本掌握句末“了”的使用后再结合课文具体讲解)

4.【学习课文】(35分钟):

(1) 诵读领悟

先听课文录音一遍------学生齐读-------学生分角色读

老师注意听,适时纠正学生发音

(2)难点答疑

A,读完课文后,由学生就文章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老师根据问题难度自己解答或让其他学生解答.

B, 老师请学生合上书,回答下列问题(也可学生相互提问),

问题设置如下:1,这是谁和谁对话?

2、 他们是同学吗?

3、 天气怎么样?

4、 谁喜欢冬天,谁不喜欢?

5、 谁的家乡有山有水?

6、 田芳去捡红叶了吗?

7、 田芳的手表出现什么问题了?

(3)复述强化

以上环节结束后,学生对课文有了较全面的把握,接下来,老师用PPT展示课文提示词,请学生再次通读一遍课文后,根据提示词讲空白部分填补。

田芳:啊,刮风了。今天天气------冷。

张东:-----快要到了。

田芳:我不喜欢冬天。

张东:我喜欢冬天,我爱----,也爱-----。我们家乡----,是------的风景区。夏天可以游泳,冬天可以滑雪。---------都有去旅游的人,--------是夏天,去-----的人特别多。很多人家都靠---------旅馆、饭店发了财。

田芳:我真想到你们家乡去学学滑雪。你看,树叶都------了。等一下,我去--------几片红叶。 张东:别捡了,快走吧,要-------了。

田芳:着-----,还早着呢。

张东:你看看表,--------了?田芳:刚七点半。

张东:什么?你的表--------坏了?

田芳:哎呀,我的表-----了,可能-------了,该换---------了。什么时间了?

张东:都七点五十了,再不快点儿就-----了。

(4)角色扮演

请学生分别扮演田芳和张东,按照大屏幕的提示词,围绕课文内容进行表演。

六、回顾总结(四分钟)

围绕板书, 以教师提问引导—学生集体回答的方式回顾这一节课所学重点生词、语法。

七、作业布置(两分钟)

1.单词记忆

2.你的家乡有没有冬天?向同学简单介绍你的家乡

3.预习下一课生词与课文

板书设计如下

(课文标题)

一、重点生词

(1)尤其:副词 表示更加,用在句子的后一部分

1、尤其+形容词:尤其漂亮、尤其便宜 例句(展示于PPT,以下同)

2、尤其+是: 尤其是

(2)爱:动词,喜爱

1.、对人或事物有深厚的感情,可带名词宾语

2、 喜欢某种活动、状态

(3)有名:形容词,表示名字大家都知道,很出名

二、重点语法

句末“动词/形容词+了”表示事物发生了变化

(1)“了”在句末表示一种变化

(2)“了”在句末表示一种语气

陈述句: 肯定语气

疑问句: 疑问语气

感叹句: 感叹语气

第三课 那是你的书吗?

教材:《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I,李晓琪主编,任雪梅、徐晶凝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教学对象:初级阶段留学生 教学地点:

课型:初级汉语综合课 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1)熟练掌握本课13个生词,认识会用3个专有名词; (2)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回答本课问题;

(3)学习“这”、“那”、“谁”等词的用法,会用这些字造句。

2.技能领域:(1)能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流利地读出本课对话;

(2)学会就某件事物进行提问并回答。

3.情感领域:学生想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分别对近距离和远距离的事

物进行询问。

4.学习策略:引导学生学会询问与回答。 教学重点:

1. 语音:da- ta,le- ne,n- ne,nai- nei,dao-dou

3. 字词:这、那、书、谁、同屋、课本、词典、就是、朋友 4. 语法:①那、这的用法;②特殊疑问句;③定语。 5. 课文:理解本课课文内容,仿造课文进行对话。 教学难点:

1. 语音:da- ta, dao-dou 2.字词:这、那、谁、就是

3.语法:这、谁、那 3个词的用法。

4.课文:理解本课课文内容,仿造课文进行对话。 教学方法:

1.通过具体的事例,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本课所学的生词、语法点和 课文内容。

2. 运用直观的手段:

①实物或图片:书、课本、词典;

②翻译:汉语、日语、磁带、音乐、就是; ③肢体动作:这、那,分别表示近指和远指。 3. 交际活动训练:练习近指和远指。 教具:多媒体, 图片,实物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

组织教学(1’) 点名、上课

二、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6’) (一)复习上节的内容

(1)听写(请两名学生上黑板写,听写完毕大家一起检查)

(2)提问:

①你/他叫什么名字?②你是哪国人?③XX是X国人吗?

(二)导入新课

教师拿起身边学生的一本书问学生“这是什么?”、“这是你的

吗?”,然后再指向距离较远的一本书问另一名学生“那是你的书吗?”,引出并板书本课课题。

三、学习新课---------生字、词

(一)认读生词(注意纠音)(8’)(请学生把书翻到第29页) 1.教师领读, 注意难读和易错的字词(1遍);学生自己练习读,

单个学生读(三个学生接力完成),纠正发音;齐读。 2. PPT展示按类别重新排列的生词,并找同学读

这、那 谁

书、课本、词典 日语、汉语 同屋、朋友 磁带、音乐 就是

3. 让学生提问不会写的生字词,教师将其写在黑板上或PPT展示其笔顺。

(二)生词讲解(20’)

(借助图片/实物和肢体动作和直接翻译,进行生词扩展讲解。)

这:(代)это.

那:(代)тот

(“这”和“那”放在一起讲,通过肢体动作,教师指着身边的 学生说“这是XXX”;指着较远的学生说“那是XXX”。) 谁:(代)(先PPT展示图片,让学生说出图片中的人是谁。然后

教师指着一名同学问 “他是谁?”,拿一本书问“这是谁的

书?”)кто

书:(名)(实物/图片展示)。

扩展:汉语书,我的汉语书,我同学的汉语书。 课本:(名)(实物/图片展示)。 汉语:(名)(直接翻译)Китайский 日语:(名)(直接翻译)Японский

扩展:汉语课本,日语课本,我的汉语/日语课本。

词典:(名)(图片展示)。

扩展:汉语词典,俄语词典,汉俄词典 同屋:(名)同住一间房的人。соседа по комнате

(给例句引导学生理解)

例:你的同屋是谁? 我的同屋是我大学同学。

朋友:(名)Друзья.

扩展:一个朋友、一个中国朋友、认识一个中国朋友。 磁带:(名)(图片展示)Лента 音乐:(名)(图片展示)Музыка

就是: означать.(给例句引导学生理解)

例:北大就是北京大学。

李军,就是大卫的那个中国朋友。

专有名词:《汉日词典》,中村(人名,имя),日本(Япония) 四、复习巩固(8’)

将汉字卡片发给学生,一半学生手持拼音卡,一半学生手持生词卡,在规定时间内生词和拼音要互相找到对方,并站在一起,看哪组做的又快又好。

五、总结与布置作业(2’) (1)重点词语:

这、那、谁、书、同屋、课本、词典、就是、朋友 (2)读写本课字词,预习课文。

第二课时

2

组织教学(1’) 点名、上课 二、复习检查 (4’)

听写上节所学字词,然后找学生读字词。

三、学习课文(38’)

1.播放录音,学生跟着默读;教师领读,学生齐读;同桌之间分角色读;分组读。

2. 合上书,就课文提问:(课件展示问题) 课文一:

(1)那是玛丽的书吗?那是谁的书? (2)那是什么书?是汉语课本吗? (3)什么是汉日词典? 课文二:

(1)这是什么磁带? (2)这是什么音乐? (3)这是中村的磁带吗? 3.学习难点词语和语法点: (1)那/这

那:表示远指。这:表示近指。 例:这是汉语课本。 那是我的词典。 这是朋友的磁带。

(2)特殊疑问句(Специальные вопросы)

用“哪”、“谁”、“什么”等疑问词提问的句子,就是汉语的特殊疑问句,语序和陈述句相同。

例:① A:你是哪国人? B:我是美国人。 ② A:她是谁?

B:她是我的同屋。 ③ A:那是什么书? B:那是汉语课本。

(做第31页课后练习二的1、2题) 习题1:

A:那是谁的书? B:那是李军的书。 大卫/老师/她/中村

习题2:

A:这是什么磁带? B:这是汉语磁带。

音乐/日语/英语(Yīngyǔ)/法语(Fǎyǔ)

(3)定语(Атрибут)

汉语中定语的位置是在中心语前面,有的不加“的”。 先提问中心语,再提问定语:

A:这是什么? B:这是书。 ( 板书:书) A:这是什么书? B:这是汉语书。( 板书:汉语书)

同样:汉语词典、音乐磁带、玛丽的书、同屋的词典、东方大学

的老师、美国人、加拿大人 例:这是汉语词典,不是汉语课本。 玛丽是加拿大人,不是美国人。 他是我的同屋,也是我的朋友。 他叫大卫,是玛丽的同学。

(做第31页课后练习二的第3题) 他是东方大学的留学生,是美国人。 他 我的老师 中国人 她 我的朋友 日本人 他 大卫的同屋 法国人

四、总结与布置作业(2’)

(1)难点词语:那、谁、这、就是

(2)语言点:①那、这的用法;②特殊疑问句;③定语。 (3)熟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三、四、五、六。

第三课时

3

组织教学(1’) 点名、上课 二、复习巩固(14’) (一)提问:

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这是什么书/词典/磁带/笔/手机? 这是谁的书 ……

(提问程度较弱的学生)

变体:这是你的书吗?

这也是你的书吗? 谁是你的朋友?

(提问程度一般的学生)

(二)学生读课文,仿造课文进行对话

先全班齐读课文,再分组比赛读;然后找程度较弱的同学分角色朗读,最后让程度较好的学生仿造课文进行对话。 三、讲解练习(28’) 练习一 语音练习 (一)读音

先领大家一起读,然后学生齐读,最后让学生单个读。

(先找程度较好的学生读,再找程度相对弱的学生读,注意纠音)

da- ta,le- ne,n- ne,nai- nei,dao-dou

练习三 选词填空(提问程度一般的学生) 1. A:你好吗? B:我( )好。 2. ( )是我朋友的书。 3. A:( )本[běn]书是你的吗? B:( )本书是我的。

A:那本书( )是你的吗? B:是。

(参考答案:1. 很 2. 那/这 3. 那;这;也)

练习四 分别用“谁”、“什么”、“哪”把下列句子改成问句 (提问程度较好的学生) 1.这是汉语词典。 2.他是美国学生。 3. 这是刘老师的书。

4. 我的朋友叫李军。 5.中村是我的同屋。

(参考答案:1.这是什么书?2.他是哪国学生?3.这是谁的书?

4.你的朋友叫什么?5.谁是你的同屋?)

练习五 完成对话(提问程度相对弱的学生) 1. A:玛丽,这是你的课本吗? B:不是,

(参考答案:是我朋友的课本/ 是我同屋的课本/是我同学的课本) 2. A:他是谁?是你的朋友吗?

B,是。 (参考答案:大卫,是我的朋友) 练习六 朗读并模仿填空

(先提问程度较好的学生,再提问程度一般的学生,最后提问程度较弱的学生)

她叫玛丽,是加拿大人。她是我的同屋,也是我的朋友。

他(她)叫 ,是 人。他(她)是 ,也是 。 (参考答案:中村,法国人,是我的老师,我的朋友) 四、总结与布置作业(2’) (1)重点:

①语音:da- ta,le- ne,n- ne,nai- nei,dao-dou

②字词:这、那、书、谁、同屋、课本、词典、就是、朋友 ③语法:I. 那、这的用法;II. 特殊疑问句;III.定语。 (2)复习本课生字词及语法点,熟读课文,预习第四课。

教学后记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1、本课重点生词的词义及基本用法;“了”作为语气助词的用法;钱数的表达法。2、培养锻炼学生用学过的词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能力及认读汉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生词教学。

2.问商品价格及钱数表达。 3.“了”作为语气词的用法。

教学步骤与课时分工:共四课时。(本文只给出一二课时教案) 教学过程: 1.导入。

2.生词学习(提前布置学生预习生词,要求能够认读)。

2.1放幻灯片

I.集体认读生词,有问题的发音及时纠正。 II.领读生词。

III.请学生个别读,个别纠正并予以巩固。 2.2生词讲练。

上当:被骗,受骗。一般用作谓语,可跟“被骗”、“受骗”相互替换,词的中间可加入其它成份,如:上了当、上了他的当、上了大当等。 瞧:一般指不太仔细的看。 瞧,那是什么? 瞧这汉字写得多好!

可以有“A一A”“AA”两种格式: 瞧一瞧,看一看,多好的衣服啊。 瞧瞧人家学习多努力!

又……又……:连接两个形容词或动词,表示同时具有两种性质状态或两个动作同时发生。以下句子给予提示,让学生自己做。 这个学生又聪明又努力。

还可连接两个短语,表示两种情况都存在。 那时候,大家又没有吃又没有穿,日子很苦。

2.3出示生词卡片让同学齐读一遍,要求读的同时在脑中反应该词的意思。 3.放幻灯片做练习,巩固所学词汇的意思。 运用本课所学的词语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I.我们骗阿里说老师叫他去办公室,他果真 上当 了。 Ⅱ.我们教室又宽敞又明亮。 Ⅲ.瞧,那套家具怎么样?

4.留5分钟时间总结并解答大家提问,巩固自已认为较为困难的生词。 5.作业:

I.复习巩固所学生词,下次课听写生词。 II.从所学生词中任选5个词造句。 III.预习课文(要求熟读)。

一. 教学目标:

1.希望同学们能理解并掌握课文生词

2.掌握并正确运用新的语法点 3. 理解课文内容并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 教学重点:

1. 词汇:

尤其、爱、有名 2.语法:

理解并正确把握语气词“了”在句末的用法 (文中“刮风了”“几点了”)

3. 课文与功能:

结合课文讨论喜欢的季节 三. 课时安排:100分钟 四. 教具准备: 1、 PPT课件 2、图片

五 、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两分钟):师生问候,教师点名,目光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向学生传递上课信息。

(二)复习及引入(10分钟): 1、检查作业,听写上节课生词

2、请学生用上节课学过的语法造句,老师简单点评,师生快速问答上节课内容,以巩固所学知识。

3、提醒同学天气转冷,及时加衣,照顾好自己。 (三)学习新课(80分钟):

1、【导入新课】(5分钟):展示图片一--冬天的雪景,老师先表达下自己对冬天的感受:畏惧—怕冷。再请同学们谈论下自己是否喜欢冬天,为什么。 2.【学习生词】(20分钟):

生词: 以PPT集体展示生词,老师带读一边,学生齐读一边,学生接龙式读一遍,每人读两个(老师指导发音难点并给学生随时正音,学生齐读时,老师只纠正有普遍意义的发音错误,学生个别读时,老师有错必纠) 重点词语:(重点讲解大约三四个生词) 例如:尤其、爱、有名。 具体讲解过程如下:

A.尤其:这是个副词。表示更加,一般用在句子的后一部分。 (一) 尤其+形

词语扩展:尤其漂亮、尤其便宜

师生互动: 1.老师说大家的衣服都很好看,你认为玛丽的衣服最好看,你可以说?

---------

2. 校园外有很多超市,东西都便宜,其中一家特别便宜,我们可以说?----------宜。

(讲解例句:第一个例句,用到了尤其,在这里主要是说玛丽的衣服在全体衣服当中最好看。第二个句子表示与别的超市相比,这家更便宜) (二)尤其+是

例句:大家学习都很认真,尤其是玛丽。

师生互动:你喜欢吃中国菜吗?尤其是什么菜? 你喜欢体育运动吗?尤其是( )

B. 作为动词,可以分作几个意思 :

------1..对人或事物有深厚的感情,可带名词宾语。

例句:我爱祖国/我爱妈妈/我爱你,父母爱儿女/老师爱学生 -------2. 喜欢某种活动、状态。可带动词,形容词宾语。 例句:他爱听歌。 我爱打球。

请同学造句:星期天,我爱---------。

C. 有名:这是个形容词。表达的意思是:名字大家都知道,很出名。形容人物、动物、植物、景物、地方、物品、工厂、商店、学校和事变、事例等。 老师展示图片1:故宫

造句:故宫是有名的风景区。 图片2:乔丹

师生互动:这是谁啊?乔丹是有名的运动员吗?----乔丹是有名的运动员。

PPT展示两个句子,请同学填空齐读:

1.我们家乡是___的风景区,冬天可以滑雪,夏天可以游泳。(有名的)

2.我们家乡的风景区,一年四季都有很多旅游的人,__是夏天,去避暑的人特别多 (尤其)

回到课文,根据课文情景讲解上述词语所在文段的含义,以便学生能够更准确地领会。

3.【语法讲练】(20分钟):

{(1)理解并正确把握句末“了”的意义与用法(文中“刮风了/几点了”) (2)主谓谓语句(文中“我们家乡有山有水”)

(3)“着什么急/吃什么饭/睡什么觉”格式(文中“着什么急,还早着呢”)三选一} 老师板书:句末“动词/形容词+了”表示事物发生了变化 (1) “了”在句末表示一种变化

老师展示图片: 引导学生说出课文中句子 图片1 -图片2 图片3

第一组:晴朗无风-----阴沉起风------ 大风刺骨 刮风了 第二组:绿枫叶------半红枫叶-----红枫叶 枫叶红了

【 师生互动:老师引导,你一年前在哪?--------现在你:到中国了。 展示句子“迈克不喝酒了” (2)

陈述句:要上课了。 都七点五十了。 肯定语气

疑问句:几点了? 你的表是不是坏了? 疑问语气

感叹句:这里的东西太贵了! 感叹语气

设计互动:老师在PPT上展示五个含有句末“了”的句子,让学生们朗读、分析。

句一:电影太好看了!

句二:玛丽爱喝茶了。

句三:什么时间了?

句四:我喜欢上汉语课了。

句五:我们迟到了。

(注:“了”在动词后表示完成等其他意义和用法,这节课可暂时不讲,以免讲太多消化不透。待学生基本掌握句末“了”的使用后再结合课文具体讲解)

4.【学习课文】(35分钟):

(1) 诵读领悟

先听课文录音一遍------学生齐读-------学生分角色读

老师注意听,适时纠正学生发音

(2)难点答疑

A,读完课文后,由学生就文章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老师根据问题难度自己解答或让其他学生解答.

B, 老师请学生合上书,回答下列问题(也可学生相互提问),

问题设置如下:1,这是谁和谁对话?

2、 他们是同学吗?

3、 天气怎么样?

4、 谁喜欢冬天,谁不喜欢?

5、 谁的家乡有山有水?

6、 田芳去捡红叶了吗?

7、 田芳的手表出现什么问题了?

(3)复述强化

以上环节结束后,学生对课文有了较全面的把握,接下来,老师用PPT展示课文提示词,请学生再次通读一遍课文后,根据提示词讲空白部分填补。

田芳:啊,刮风了。今天天气------冷。

张东:-----快要到了。

田芳:我不喜欢冬天。

张东:我喜欢冬天,我爱----,也爱-----。我们家乡----,是------的风景区。夏天可以游泳,冬天可以滑雪。---------都有去旅游的人,--------是夏天,去-----的人特别多。很多人家都靠---------旅馆、饭店发了财。

田芳:我真想到你们家乡去学学滑雪。你看,树叶都------了。等一下,我去--------几片红叶。 张东:别捡了,快走吧,要-------了。

田芳:着-----,还早着呢。

张东:你看看表,--------了?田芳:刚七点半。

张东:什么?你的表--------坏了?

田芳:哎呀,我的表-----了,可能-------了,该换---------了。什么时间了?

张东:都七点五十了,再不快点儿就-----了。

(4)角色扮演

请学生分别扮演田芳和张东,按照大屏幕的提示词,围绕课文内容进行表演。

六、回顾总结(四分钟)

围绕板书, 以教师提问引导—学生集体回答的方式回顾这一节课所学重点生词、语法。

七、作业布置(两分钟)

1.单词记忆

2.你的家乡有没有冬天?向同学简单介绍你的家乡

3.预习下一课生词与课文

板书设计如下

(课文标题)

一、重点生词

(1)尤其:副词 表示更加,用在句子的后一部分

1、尤其+形容词:尤其漂亮、尤其便宜 例句(展示于PPT,以下同)

2、尤其+是: 尤其是

(2)爱:动词,喜爱

1.、对人或事物有深厚的感情,可带名词宾语

2、 喜欢某种活动、状态

(3)有名:形容词,表示名字大家都知道,很出名

二、重点语法

句末“动词/形容词+了”表示事物发生了变化

(1)“了”在句末表示一种变化

(2)“了”在句末表示一种语气

陈述句: 肯定语气

疑问句: 疑问语气

感叹句: 感叹语气


相关文章

  • 发展汉语初级综合1:第21课教案
  • <发展汉语(第二版)·综合初级 I> 编著 荣继华 *********************************************************** 第21课<我把袋子放在桌子上了>教案 < ...查看


  • 发展汉语初级综合1:第1课教案
  • <发展汉语(第二版)・综合初级 I > 编著 荣继华 *********************************************************** 第1课<你好>教案 教学任务 一.语音知识 ...查看


  • [我的朋友]教案
  • <我的朋友>教案 教学对象:一年级的留学生. 课程名称:初级汉语综合课 所用教材:<发展汉语>系列配套教材包括<初级汉语>(上.下)(北京语言 大学出版社 2006年3月第一版)<初级汉语(上)&g ...查看


  • 跟我学汉语教案--第24课
  • 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案 (中学组 第3小组) 课 型: XX荷兰中学初级汉语综合课 教 材:<跟我学汉语第一册> 教 师:于华.李迎.阎晓楠.刘晓渡 教学对象:1.年龄14-15 岁的荷兰初中生,共16名学生. 2.已学习汉语半年, ...查看


  •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之综合课教案设计题
  •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之综合课教案设计题 1.说明:本题是教案设计题.请阅读和分析所给的课文,并写出教案.(综合课教案. 教学对象:初级班:课时:90分钟) (情景:田中和金成泰是同屋) 金成泰: 田中,起床啦,起床啦! 田 中: 今天星期六,干 ...查看


  • 汉语初级口语课教案(301)
  • 初级汉语口语教案 作者:韩冰霜 使用教材:<汉语会话301句>第一课 教学目的: 1. 掌握汉语拼音中声母.韵母.声调及拼音中一些求拼音规则. 2. 掌握基本的问候语 教学要求: 1. 要求学生读音准确,并会书写汉语拼音. 2. ...查看


  • [体验汉语]第十课教案
  • <体验汉语>初中二册第十课 <我有一件黄色的外套> 1.教学对象: (1)年龄--泰国14-15岁(初中二年纪学生) (2)汉语水平--有初级汉语水平,掌握了一部分初级汉语词汇,能听懂课堂用语. 2.课型: 综合课 ...查看


  • 初级汉语教程第二册教案21-40
  • 1 2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3 4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5 6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7 8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9 10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11 12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 ...查看


  • 对外汉语教案设计
  • 对外汉语教案设计 教学教材:<初级汉语教程>(综合课第二课:"我你他") 授课对象:具有一定拼音基础的外国留学生 一.教学目的,要求 1.正确掌握"我,你,他"的发音,书写 2.学习相关拓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