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班集体》(活动一)教学案例
教学理念:
这节课是用纸版画的形式来表现的。纸版画是在新课程理念下派生出来的一种新型版画形式,它取材容易、工具简单、制作方便、“版味”浓郁,具有强烈明快单纯朴素的艺术魅力。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教材编写建议中提到:“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同时应充分展现美术学习的有关过程与方法,以利于增强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所以本课时的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都体现了这一精神。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观察、触摸、示范、制作、欣赏等方法;用小组合作式、互动交流式、比赛评选式等几种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充分参与和探究,在课堂上极大地满足了儿童的好奇、好动心理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纸版画儿童头像的制作方法,各种工具材料的合理运用,了解集体创作巨
幅纸版画的方式和构图知识。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感受纸版画的魅力,学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质疑问难,促进
手脑并用,提高审美创造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增进师生感情和集体荣誉感,感受集体学习活动的愉悦和情
趣,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风尚。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可爱的班集体》是湘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12课,本节
是属于活动一的教学。本课是以“可爱的班集体”为主题,通过对儿童头像进行
剪贴纸版画的制作,使学生从中了解纸版画的制作方法步骤以及工具材料的运用,
从而感受版画艺术的魅力和班集体的可爱。本活动的学习活动方式是属于“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就学生个体来看是制作“儿童头像”版画,表现的是学生自己
欢乐表情的头像。就集体制作而言,师生共同制作巨幅版画的全过程是这一学习
活动应关注的要点。每个学生的参与构成这一学习活动全过程,促进学生对集体
合作美术活动的审美领悟,这是一次很有情趣的集体美术活动体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学过《自画像》一课,而且经过了几年的绘画训练,对要表现
人物欢乐的表情要怎样处理五官的外形变化已经掌握了的。但以往都是用绘画的
形式表达,要用版画的形式来表达还是不熟悉;而且虽然有使用过卡纸、剪刀、
胶水,但制作版画用的油墨跟滚筒等还是第一次接触,虽然教材上有关于制作方
法和技能的图文提示,但对于三年级的小孩来说,还是需要老师的直观一点的操
作演示和详细的说明。
教学重点:儿童头像纸版画的制版方法及拓印的方法。
教学难点:剪贴纸版画的模板制作。
教学准备:课件,课本,卡纸、胶水、剪刀、大张的宣纸、油墨等版画拓印工具,剪贴纸版
画模板,学生作品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一、观察——初体验
谈话引入,直接引出课题
师:(课件出示本班近期的活动集体照)
1、从照片上,你看到我们的这些同学的心情怎么样啊?
2、要把我们开心的笑脸留下来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引导学生观察照片上同学的五官变化,根据学生回答要留下开心的笑脸可以拍照,画画,还可以用一种很新颖的方法就是拓印。由此揭示课题。接着出示一些头像版画作品给学生观察,提出第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3、你觉得这些作品都有什么特征?给你怎样的感觉?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相册展示师生共同参与的集体活动的照片,让学生回忆起温暖愉快的班集体生活,激发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同时,让大家都快乐起来,让课堂洋溢着快乐的气氛。让学生怀着快乐的心情去学习,营造一个真正快乐的课堂。在大家都展开笑容的时候,学生就更能深入地观察五官的变化,为下一步刻画笑脸做好铺垫。一节课的时间很短,而且这节课的内容比较多,要画,要剪,要贴,要印„„所以这节课要留多点时间给学生操作,因此,引入的时候就要节省时间,单刀直入,很快地引入课题,很快地把内容引到版画上来。给一些版画作品而且是头像作品让学生欣赏是有目的的,是为了让学生初步体验纸版画的特征和艺术魅力以及初步体验一下用纸版画表现头像的手法。看看别人是怎样表现五官的,为下一步学生自己做时做个铺垫。
二、触摸——增感受
师:你知道这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吗?
(学生凭自己的理解说出自己的想法,老师不做评论。)
学生说完后,老师故作神秘地告诉学生答案:这可是个新型的表现手法,老师是用个模板印出来的。然后出示其中一个作品的底板。
师:各位同学摸摸看,说说你的感觉,说说你的想法。
(分发准备好的底板到各个小组,让学生充分地触摸、感受、讨论。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自个小组的发现。引导学生感受纸版画拓印出来的这种节奏明快的效果,是运用纸的叠加,形成凹凸的不同层次所得,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方法初步了解底板上头像各部分的制作方法)
【设计意图】有了“感”才能“悟”,“感”就是感觉、感受。感有很多方法,可以是耳朵听的,鼻子闻的,嘴巴尝的。但对于纸版画的底板的凹凸,层叠的特征、做法的理解,最直截了当的还是用手摸,用触觉去感觉去感受。这样理解起来既直观又直接,既省时又省力。任你用多美多简练的语言表达都不及用手摸来感受、来“悟”容易。学生通过触摸感受,对纸版画的制作方法,特别是底板的制作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头脑形成了一个大概的版画制作的概念,为下一个环节具体制作做好了心理准备。让小组一起讨论目的是让学生能个个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不但使组内生与生之间产生互动,组与组之间产生互动,生与师之间产生互动而且从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好好体会团队的合作精神。
三、制作——深理解
(一)教师示范,学生观察总结讨论制作方法。
师:想不想学习这个新型的表现手法啊?那就认真地看看老师是怎样做的,看哪个同学看得最认真,最仔细,记得最牢固最详细,能把老师的制作过程说出来。
(师示范表现合照中其中一名学生的头像,让学生总结出步骤,并作简单的板书。在每一个步骤的制作中,引导学生指出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注意的事项。)
1、画。(要快速,概括。注意要表现出不同的表情产生五官的不同变化及每个人的不同的发
型等,不能千篇一律。可以用稍微夸张的手法表现主要的特征)
2、剪。(要注意安全,除了用剪的方法还可以用撕的方法)
①外轮廓(两张卡纸并在一起剪,一张做底板的底纸,一张留待剪五 官及头像的各部分)
②剪发型(发型的处理,可以是把头发整块概括起来,还可以用一条一条的纸条粘合一块形成发型,第一种比较快速,第二种比较有层次感)
③剪五官(着重剪出眼睛的层次)
3、贴(胶水不要放太多,但要粘牢)
4、滚 ①、注意油墨的分量控制,演示油墨多了或少了得出的效果,让学生理解多了会印不
出层次,少了印不出造型的后果。
②、注意卫生。
5、印 ①、每个同学印到老师准备好的大宣纸上,要注意每个头像的摆放。出示一些头像不
同方式摆放的构图,让学生选取最喜欢的构图,然后印的时候就根据选取的构图
方式去印。
②、故意演示印的时候不小心移动底板所得出的后果,让学生明确拓印的时候不能移动底板,否则就会产生重影,模糊。
③、演示力度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不同,让学生理解印的时候力度的均匀和轻重会直接影响印出来的效果。
(看书中的制作步骤,回忆对比老师的示范,存在疑问的提出来共同解决。)
(二)、学生作业。(采取个人制版,集体拓印的方法。小组长统筹整个小组,对速度比较慢
的同学要发挥小组的群体力量帮助。根据速度、卫生、创意,团队的协作意识对各个小组进行星级评选,分别有速度之星、卫生之星、创意之星、团结之星。)
(三)、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因为这个环节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版画的制版及拓印的过程快速地演示,并要把每个步骤可能出现的问题都关注到,而且要提醒学生,让学生对版画制作方法深入地理解。三年级的小孩还处于很好动,注意力不持久,容易分散的阶段。所以为了让学生看得更专心,记得更牢固,我选用了老师做——学生总结——老师补充的方法,目的是要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老师示范的过程中来。避免老师在讲台上做,学生在座位上无所事事的局面。对制作步骤作简单的板书,是为了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忘了的时候作参考。
虽然是个人制版,但我还是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因为版画制作是操作性很强的课,涉及的工具较多,以小组的形式能让一些动手能力不是很强、情绪不高的学生提供参考、影响、学习的榜样,用评比星级小组的方法能进一步发挥团队互相督促、相互协作的精神。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集体学习活动的愉悦和情趣。
对一些问题的理解,说不如看,看不如做。所以在解决拓印(滚油墨、印版)这一重难点的时候老师故意用出错的方法,让学生明确操作不当引起的后果。这样比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做来得直观,生动、深刻。
教师的巡视指导很重要,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在制作中出现的问题,再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进行指导。提供适当的提议、帮助。帮助陷入困境的学生跨越沟坎,重新激起创作的欲望,提高自身能力。
本环节通过学生对制版拓印的直接接触、研究、发现来对版画的制作方法进行系统,完整,较为深刻地理解。
四、欣赏——促提升
(组织点评,找出自己跟别人的闪光点以及存在问题,以提升自己。)
师:1、说说对自己作品的感觉。(自评)
2、对别人的作品,你对哪个作品或者哪个作品的哪个地方最欣赏?又或者你能给你的同
伴一些建议?(互评)
【设计意图】对自己或是他人作业发现问题或者赏析,是对学生作业的又一次充实和完善和提升,而且在看与说的同时,对学生美的鉴赏能力也是一次很好的提高。老师的总结归纳既提高了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给了学生明确的美的方向,又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使学生产生美的兴趣。
2015、8、28
《可爱的班集体》(活动一)教学案例
教学理念:
这节课是用纸版画的形式来表现的。纸版画是在新课程理念下派生出来的一种新型版画形式,它取材容易、工具简单、制作方便、“版味”浓郁,具有强烈明快单纯朴素的艺术魅力。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教材编写建议中提到:“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同时应充分展现美术学习的有关过程与方法,以利于增强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所以本课时的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都体现了这一精神。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观察、触摸、示范、制作、欣赏等方法;用小组合作式、互动交流式、比赛评选式等几种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充分参与和探究,在课堂上极大地满足了儿童的好奇、好动心理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纸版画儿童头像的制作方法,各种工具材料的合理运用,了解集体创作巨
幅纸版画的方式和构图知识。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感受纸版画的魅力,学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质疑问难,促进
手脑并用,提高审美创造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增进师生感情和集体荣誉感,感受集体学习活动的愉悦和情
趣,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风尚。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可爱的班集体》是湘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12课,本节
是属于活动一的教学。本课是以“可爱的班集体”为主题,通过对儿童头像进行
剪贴纸版画的制作,使学生从中了解纸版画的制作方法步骤以及工具材料的运用,
从而感受版画艺术的魅力和班集体的可爱。本活动的学习活动方式是属于“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就学生个体来看是制作“儿童头像”版画,表现的是学生自己
欢乐表情的头像。就集体制作而言,师生共同制作巨幅版画的全过程是这一学习
活动应关注的要点。每个学生的参与构成这一学习活动全过程,促进学生对集体
合作美术活动的审美领悟,这是一次很有情趣的集体美术活动体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学过《自画像》一课,而且经过了几年的绘画训练,对要表现
人物欢乐的表情要怎样处理五官的外形变化已经掌握了的。但以往都是用绘画的
形式表达,要用版画的形式来表达还是不熟悉;而且虽然有使用过卡纸、剪刀、
胶水,但制作版画用的油墨跟滚筒等还是第一次接触,虽然教材上有关于制作方
法和技能的图文提示,但对于三年级的小孩来说,还是需要老师的直观一点的操
作演示和详细的说明。
教学重点:儿童头像纸版画的制版方法及拓印的方法。
教学难点:剪贴纸版画的模板制作。
教学准备:课件,课本,卡纸、胶水、剪刀、大张的宣纸、油墨等版画拓印工具,剪贴纸版
画模板,学生作品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一、观察——初体验
谈话引入,直接引出课题
师:(课件出示本班近期的活动集体照)
1、从照片上,你看到我们的这些同学的心情怎么样啊?
2、要把我们开心的笑脸留下来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引导学生观察照片上同学的五官变化,根据学生回答要留下开心的笑脸可以拍照,画画,还可以用一种很新颖的方法就是拓印。由此揭示课题。接着出示一些头像版画作品给学生观察,提出第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3、你觉得这些作品都有什么特征?给你怎样的感觉?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相册展示师生共同参与的集体活动的照片,让学生回忆起温暖愉快的班集体生活,激发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同时,让大家都快乐起来,让课堂洋溢着快乐的气氛。让学生怀着快乐的心情去学习,营造一个真正快乐的课堂。在大家都展开笑容的时候,学生就更能深入地观察五官的变化,为下一步刻画笑脸做好铺垫。一节课的时间很短,而且这节课的内容比较多,要画,要剪,要贴,要印„„所以这节课要留多点时间给学生操作,因此,引入的时候就要节省时间,单刀直入,很快地引入课题,很快地把内容引到版画上来。给一些版画作品而且是头像作品让学生欣赏是有目的的,是为了让学生初步体验纸版画的特征和艺术魅力以及初步体验一下用纸版画表现头像的手法。看看别人是怎样表现五官的,为下一步学生自己做时做个铺垫。
二、触摸——增感受
师:你知道这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吗?
(学生凭自己的理解说出自己的想法,老师不做评论。)
学生说完后,老师故作神秘地告诉学生答案:这可是个新型的表现手法,老师是用个模板印出来的。然后出示其中一个作品的底板。
师:各位同学摸摸看,说说你的感觉,说说你的想法。
(分发准备好的底板到各个小组,让学生充分地触摸、感受、讨论。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自个小组的发现。引导学生感受纸版画拓印出来的这种节奏明快的效果,是运用纸的叠加,形成凹凸的不同层次所得,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方法初步了解底板上头像各部分的制作方法)
【设计意图】有了“感”才能“悟”,“感”就是感觉、感受。感有很多方法,可以是耳朵听的,鼻子闻的,嘴巴尝的。但对于纸版画的底板的凹凸,层叠的特征、做法的理解,最直截了当的还是用手摸,用触觉去感觉去感受。这样理解起来既直观又直接,既省时又省力。任你用多美多简练的语言表达都不及用手摸来感受、来“悟”容易。学生通过触摸感受,对纸版画的制作方法,特别是底板的制作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头脑形成了一个大概的版画制作的概念,为下一个环节具体制作做好了心理准备。让小组一起讨论目的是让学生能个个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不但使组内生与生之间产生互动,组与组之间产生互动,生与师之间产生互动而且从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好好体会团队的合作精神。
三、制作——深理解
(一)教师示范,学生观察总结讨论制作方法。
师:想不想学习这个新型的表现手法啊?那就认真地看看老师是怎样做的,看哪个同学看得最认真,最仔细,记得最牢固最详细,能把老师的制作过程说出来。
(师示范表现合照中其中一名学生的头像,让学生总结出步骤,并作简单的板书。在每一个步骤的制作中,引导学生指出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注意的事项。)
1、画。(要快速,概括。注意要表现出不同的表情产生五官的不同变化及每个人的不同的发
型等,不能千篇一律。可以用稍微夸张的手法表现主要的特征)
2、剪。(要注意安全,除了用剪的方法还可以用撕的方法)
①外轮廓(两张卡纸并在一起剪,一张做底板的底纸,一张留待剪五 官及头像的各部分)
②剪发型(发型的处理,可以是把头发整块概括起来,还可以用一条一条的纸条粘合一块形成发型,第一种比较快速,第二种比较有层次感)
③剪五官(着重剪出眼睛的层次)
3、贴(胶水不要放太多,但要粘牢)
4、滚 ①、注意油墨的分量控制,演示油墨多了或少了得出的效果,让学生理解多了会印不
出层次,少了印不出造型的后果。
②、注意卫生。
5、印 ①、每个同学印到老师准备好的大宣纸上,要注意每个头像的摆放。出示一些头像不
同方式摆放的构图,让学生选取最喜欢的构图,然后印的时候就根据选取的构图
方式去印。
②、故意演示印的时候不小心移动底板所得出的后果,让学生明确拓印的时候不能移动底板,否则就会产生重影,模糊。
③、演示力度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不同,让学生理解印的时候力度的均匀和轻重会直接影响印出来的效果。
(看书中的制作步骤,回忆对比老师的示范,存在疑问的提出来共同解决。)
(二)、学生作业。(采取个人制版,集体拓印的方法。小组长统筹整个小组,对速度比较慢
的同学要发挥小组的群体力量帮助。根据速度、卫生、创意,团队的协作意识对各个小组进行星级评选,分别有速度之星、卫生之星、创意之星、团结之星。)
(三)、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因为这个环节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版画的制版及拓印的过程快速地演示,并要把每个步骤可能出现的问题都关注到,而且要提醒学生,让学生对版画制作方法深入地理解。三年级的小孩还处于很好动,注意力不持久,容易分散的阶段。所以为了让学生看得更专心,记得更牢固,我选用了老师做——学生总结——老师补充的方法,目的是要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老师示范的过程中来。避免老师在讲台上做,学生在座位上无所事事的局面。对制作步骤作简单的板书,是为了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忘了的时候作参考。
虽然是个人制版,但我还是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因为版画制作是操作性很强的课,涉及的工具较多,以小组的形式能让一些动手能力不是很强、情绪不高的学生提供参考、影响、学习的榜样,用评比星级小组的方法能进一步发挥团队互相督促、相互协作的精神。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集体学习活动的愉悦和情趣。
对一些问题的理解,说不如看,看不如做。所以在解决拓印(滚油墨、印版)这一重难点的时候老师故意用出错的方法,让学生明确操作不当引起的后果。这样比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做来得直观,生动、深刻。
教师的巡视指导很重要,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在制作中出现的问题,再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进行指导。提供适当的提议、帮助。帮助陷入困境的学生跨越沟坎,重新激起创作的欲望,提高自身能力。
本环节通过学生对制版拓印的直接接触、研究、发现来对版画的制作方法进行系统,完整,较为深刻地理解。
四、欣赏——促提升
(组织点评,找出自己跟别人的闪光点以及存在问题,以提升自己。)
师:1、说说对自己作品的感觉。(自评)
2、对别人的作品,你对哪个作品或者哪个作品的哪个地方最欣赏?又或者你能给你的同
伴一些建议?(互评)
【设计意图】对自己或是他人作业发现问题或者赏析,是对学生作业的又一次充实和完善和提升,而且在看与说的同时,对学生美的鉴赏能力也是一次很好的提高。老师的总结归纳既提高了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给了学生明确的美的方向,又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使学生产生美的兴趣。
2015、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