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刘和珍君》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鲁迅相关介绍)
鲁迅的大名想必大家已经如雷灌耳,从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我们可以感受到他那种纯朴乡土味道的文字。然而鲁迅作为屹立在中国文坛上一座不朽的丰碑,成就他的可不是这么温柔的文字,而是“刀锋”一样的文字。众所周知,鲁迅是弃医从文的,堪称“史上第一骂人高手”,他的文字是作为“药”来救赎民族,用来战斗的,用来骂醒周遭的“庸人”,骂醒那个病态的社会。有人说,鲁迅先生的文章如匕首,如投枪,直刺敌人心脏,让敌人心惊胆寒,这一点不假。相信一定有人看过《药》,还有《阿Q正传》等这样的文章,接触过鲁迅的“唇枪舌剑”。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纪念刘和珍君》是属于他的哪种风格的文章呢?
让我们一起来走进鲁迅文字的“刀光剑影”,汲取些许精神养分滋养我们的灵魂。看看那些曾经的文字,曾经的历史,对我们现在还是否有意义?如果有,是什么样的意义呢?
二:由题目切入,进入文章的学习。(包括人物的分析、部分语句分析、背景介绍)
人物分析:(报告语句的理解分析)
1、由题目可知这是一篇以“纪念”为目的文章,纪念的主角是:刘和珍,那么刘和珍是何许人也?值得鲁迅这样的文坛一级人物为之做文章?(如果学生提到了“三·一八”惨案就先讲文章背景)
提示:根据我们在二单元学习文言文经验,分析人物性格品质需要听其言、观其行,那么就请大家根据预习的情况,找到描述刘和珍生平事迹的句子进行分析。说说你看到的刘和珍。(学生自主阅读思考)
提问1:文章中主要纪录刘和珍事迹集中在哪几个章节?(3、4、5) 明确:文章没有详细介绍刘的事迹,只是记叙了几次印象。
回答:(1)“然而在这样„„就有她”。
分析:“然而”强调了她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很大的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她的勇气。(提醒注意是在什么样的情形下?)生活虽艰,预定《莽原》,宁可放弃物质,也要追求精神的执着精神——向往革命,渴求真理。
(2)“能够不为„„反抗„„”。不屈势力,反抗校长——富于斗争精神。
(3)女师大复校,她“虑及„„”。
虑及前途,黯然泪下——有思想,有远见,富有责任感。
(4)始终微笑,态度温和——和蔼善良。展示PPT图片
注意:作者这句“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像回忆中的主旋律一样,反复在文章中出现。
提问2:那么作者为什么要一而再再二三的反复强调呢?
答案:强调刘的善良可爱,反衬出反动派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下劣。但是政府却说她是“暴徒”,你们看见过这样善良可爱的“暴徒”吗?
(5)欣然请愿——敢于斗争。是一位热血青年。
引入文章背景的介绍——“三·一八”惨案的具体情况(借助PPT图片展示) 根据些我们便可以知道刘和珍是何许人也了,也可以很自然地了解到鲁迅为什么要写《纪念刘和珍君》了吗?仅仅是因为刘和珍身上的责任感、历史感吗?大家不要忘了,“时势造英雄”这句话了,提醒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应注意时代这个大背景。
1926年初,奉系军阀进兵关内,军舰驶入天津大沽口。冯玉祥将军率领国民军封锁大沽口,不准船只驶入。3月12日,日本军舰掩护两艘奉舰驶入大沽口,炮轰国民军,国民军奋起还击。第二天,日本公使向当时执政的段祺瑞政府提出抗议。北平、天津人民举行集会,督促政府抗议外国侵略。
恼羞成怒的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班牙等国公使,向中国政府提交“最后通牒”,要求国民军撤去大沽口防御设施,否则,“决采取必要之手段”。同时,各帝国主义在大沽海面集结了20多艘军舰,对中国政府实行武力威胁。帝国主义的这种野蛮行径,激起了北京人民的愤怒。3月18日上午10时,北京各界 5000多人在天安门举行“反对八国通牒国民示威大会”,由共产党员李大钊和国民党左派徐谦等担任主席。
会后,由2000多人组成的请愿团,赴国务院请愿,要求驳回“最后通牒”,驱逐八国公使。下午1点半钟,游行请愿队伍到达铁狮子胡同(今张自忠路),在段祺瑞政府国务院大门前的空场上,群众高呼“打倒帝国主义”,“驱逐八国公使”等口号,并派代表进入国务院交涉。这时,段政府竟然下令军警用棍棒殴打、挥刀砍杀手无寸铁的爱国学生,甚至向他们开枪射击。在这场血腥的大屠杀中,有47人被打死,近200人受伤,死者中有共青团员8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女生刘和珍、杨德群和燕大的女生魏士毅等在这场运动中壮烈牺牲。在死难烈士中,有7个是中学生,最小的一个年仅12岁。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一八惨案”。鲁迅称这一天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提问:是不是最黑暗的一天呢?有多么黑暗呢?大家请看第5部分,刘和珍等学生请愿的场景,来分析当时的场景是不是最黑暗的一天?
我们可爱的和蔼的刘和珍像一朵盛开的花一样,敢于斗争的怒放的花朵,本该不凋落的花,但是?——死(具体到文章被“虐杀”)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在找到讲到刘和珍遇难的经过的文字,一起来读读,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况。
1、“从背部入”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突出“其一是手枪”?
明确:刘当时中弹,是“弹从背入”,可见并不是“丛击军警”与军警面对面地搏斗,证明她完全是无辜的,她不是什么“暴徒”,倒是府卫队的卑鄙。
手枪是军官使用的,证明这次屠杀是有人指挥的,事前筹划好的,决不是军警各自的“正当防御”。
2、“斜穿心肺”“穿胸偏右出”说明了什么问题?
有一句话叫“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它的意思是力量强大的弓射出的箭,运行到了最后,它的力量已经微小到不能穿透薄薄的绢。我想这儿是同理吧。请一个同学将老师未讲完的话补充说出来。这颗子弹竟然斜穿心肺,说明子弹有很强大的力量,也说明开枪者就在附近,是一种近距离的射杀。
3、张静淑中了四弹,说明政府军的镇压很疯狂。
当时游行请愿的人非常多,而一个人在一瞬间就中了四弹,说明军警很多,的确是像鲁迅先生所说“攒射”。
这也说明了这是一次“短兵相接”的冲突,令人痛心的是,一方手握枪支、棍棒,另一方却是赤手空拳,因此发生了死伤两百多人的惨剧。
同学们这就是著名的“三·一八”惨案,血淋淋的事实,中国人都该铭记的日子,你们现在了解当时段政府的惨无人道了吧?看似鲁迅很简单明了的文字,你们觉得鲁迅在写这样的文字的时候是冷静的吗?我们尚且如此激动,你们觉得他能冷静吗?
提问:句式上有何特点?为什么用短句?
回答:极其短促的句式,表现出作者无法控制的激愤之情。
三:配乐朗诵,为接下来的感情体会坐一个铺垫
你们现在的感受是什么呢?对于刘和珍你们又想说点什么呢?
老师结合文章将那些关于刘和珍的文字串联成了一首诗,现在朗诵给大家听,看大家能不能产生共鸣?(配合刘和珍的遗像和悲伤的音乐动情地朗诵,引起学生情绪上的共鸣,为接下来情感脉络分析及体会做一个心理上的准备) 纪念刘和珍君
刘和珍君,
始终微笑着的刘和珍君,
为了中国而死的
中国青年!
的确是
死掉了!
中外的杀人者却昂起头来,
不知道个个脸上
有着血污······
在生活艰难中
毅然预订《莽原》全年的刘和珍君;
反抗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刘和珍君;
虑及母校前途
黯然至于泣下的刘和珍君;
欣然
前往请愿的刘和珍君;
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
的确是死掉了!
但真的猛士——
真的猛士——
将更愤然而前行!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
始终微笑的······
提问:刚才通过老师的朗诵,以及了解到了鲁迅对于刘和珍的哀悼之情。难道作者就仅仅是为了表达这种哀悼,这种追思,这种赞颂吗?在这篇课文中还包括了
哪些更加丰富的情感,更加深刻的思想内涵呢?
明确:情感是文字后面的东西,要真正了解分析这些情感,我们应先从内容着手。鲁迅既然是从题目入手,那么我们依然回到题目,抓住文章的主角:刘和珍。 明确:鲁迅作此文的真正原因,纪念“三·一八”惨案,评述“三·一八”惨案,将题目命名为《纪念刘和珍君》的真正原因以及意图是:以刘和珍作为一个切入点,因为刘和珍在这件事情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富有正义感、责任感,思想进步,追求真理、勇于斗争的爱国青年,代表了无数个请愿的群众的品质。
提问1:3、4、5,这就是纪念的主体,那么1、2部分和6、7部分是在干什么呢?是多余的吗?或者说是废话吗?
回答:1、2部分揭示纪念的目的;6、7部分交代纪念的意义和价值
提问2:从哪里看出来1、2部分是在交代写作的缘由的?找到依据。
回答:“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作者想写点什么。
提问3:如何理解这句话?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可以放在后面分析全文的感情脉络,关于“说”与“不说”的理解来讲)
回答:提示性的话是“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在 文中出现两次。但是这两个“必要”意思完全相同吗?第一“必要”,说的是悼念遇害者刘,奉献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控诉段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第二“必要”,在于唤醒“庸人”,用人们牢记这笔血债。两次强调“必要”,突出了写作动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这部分是按照由爱到憎的逻辑顺序安排思路的。 四:重难点句子的理解分析
咱们这个时候再来读文章,找出你认为难以理解的、不容易把握的,或者是意蕴深沉的、富有思想含量的语句或段落,先试着自己理解,再提出来讨论交流。 先让同学们起来回答找到的是哪个地方,让之做好圈点,待会儿集体来讨论。这样方便从第一部分开始分析。
让学生学会读,学会从读中字词的重点来体会分析情感,老师先做示范,再让其分析,教师做引导,再让他们一起读读来体会。(在分析语句是时候即体会语言的妙用和表达技巧的研习)
1、2部分:
1、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作者为什么要反复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又要反复说“无话可说”?(1、2小问题可以拓展成整篇文章关于说与不说的感情脉络梳理,直接进入到课后第一题的解答)
学生回答,教师帮助总结:
文章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交待写作此文的缘由。“我”因无法承受追悼会的悲凉,独自到礼堂外徘徊、思索;程君问“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勾起“我”对烈士的悲痛的忆念,再次感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也早觉得”,“也”字针对程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程君的请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早”字则进一步说明,要写文章记念的愿望由来已久,不只是由程君的请求才引起的。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因为“我已经出离愤怒了”——这是为什么至今还“没有”
写出文章的原因。“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而反动派的“下劣凶残”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怎不令人“出离愤怒”?“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已经“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又怎么能说出话来呢?
杀人者个个脸上带着血污,依然在横行。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的人们,该怎么办呢?“三•一八”虽然才过去两个星期,而“忘却的救主”则快要降临了。文章的第二部分,表达了作者的无限感慨,提到“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要写一点东西,揭去“许多东西的人相”,让人们清醒地知道,“所住的并非人间勺有必要提醒人们,也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烈土的鲜血。
2、“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中“也”字如何理解?
明确:“也”字针对陈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陈君的请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动机远非限于“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而是由于鲁迅和刘既是师生又是同志。对于她的死,鲁迅感到特别悲痛,所以写文是必要的。
3、作者起笔不凡。文章写于同年,一般来说记叙同年发生事情是不需要表明年份的,或仅仅说“今年”即可,但是在这里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以“中华民国”来纪年,这是愤慨的揭露和讽刺。“三•一八”发生说,鲁迅正在写《无花的蔷薇之二》,他当即在这篇文章的后部分,同样大书“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十八日”,并称这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作者对“中华民国”一向是嗤之以鼻的。如1925年在《忽然想到》中说:“我觉得仿佛久没有所谓中华民国……”,在作者看来,所谓“中华民国”早已经不是人民的政府,而是屠杀人民的机器,所谓执政府总统,完全是屠杀人民的刽子手!/因此,作者在文章开篇写“中华民国”具有讽刺意味,我们不难从这庄重严肃的文笔中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4、“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奉献于逝者的灵前”体会“浓黑的悲凉”的妙用。这句话包含的3层意思。
“浓黑”是形象化、可视化的词,用“浓黑”修饰“悲凉”,是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仿佛悲凉是具体可感的,而且是极度的悲凉和哀痛。
(1)表示更加深入地体会这浓黑的悲凉的“非人间”;(2)因不能用更好的方式来纪念烈士感到深深地歉疚;(3)警告“非人间”的魑魅魍魉,不要因为肆无忌惮地杀人而高兴地太早,血债一定要以血来偿还。
5、真的猛士……?
(1) 出示投影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当。(《论睁了眼看》)
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痛苦,正视一切重叠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淡淡的血痕中》)
(2)明确:“真的猛士”指真正勇猛的革命战士。“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指反动政府制造凶杀的黑暗现实。因此,第一句可以理解成:真正的革命者敢于正视黑暗的现实的。这两句话的含义是:真正的革命者,面对国家和民族的惨淡前途和人民的悲惨命运感到哀痛,他们又为改变黑暗现实、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
这里,“猛士”性格正是作者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作者在这篇文章里,也确实以猛士的姿态“敢于直面”“敢于正视”
①“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明确:“直面”中的“面”是动词,面对的意思;“正视”,正眼看,不回避。“哀痛者”、“幸福者”分别为“以……为哀痛”的人和“以……为幸福”的人。“哀痛者”和“幸福者”都是指刘和珍等革命青年。她们在黑暗面前不逃避,在屠杀面前不退缩,她们深知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难有多深重,所以她们的“哀痛”超过常人;但她们又坚信黑暗终将过去,并正在为光明的到来而奋斗,所以又是“幸福者”。 ②“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明确:根据上文,缘由有两个方面,一是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一是反动文人的恶毒诬蔑。在这白色恐怖下,人们还怎敢说话呢?但沉默后的结果将会怎样?作者列举不同的前途,即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的出路。
③“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明确:“中国人”泛指中国人。“向来”、“不惮”、“最坏”等词语,表明作者对自己的观点的执着和自信。
三、四、五部分
1、 惨象……流言……灭亡
(1) 出示投影
假如中国还不至于灭亡,则已往的史实示教过我们,将来的事便要大出屠杀者的意料之外——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无花的蔷薇之二》)
(2)明确:“惨象”指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流言”指走狗文人的无耻谰言。这两个词回答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呵”这是对反动派罪行的愤怒控诉。这里不是赞许“沉默”,而是对中国反动派的高压政策所造成的这种黑暗的沉默现状表示极大的愤慨。从与后面一句联系来看,第一个“沉默啊”感情深沉,感叹的成分较强;第二个“沉默呵”感情较为激越,愤怒的情绪较突出。为唤醒民众,作者在最后指出“沉默”的两种前途:一种是爆发,一种是灭亡。从句式看是选择复句,表明只存在一种可能。表面上看,作者并不肯定哪一种,似乎只客观地指出衰亡民族的两种不同的发展前途,但是实际上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出路,作者肯定的是后者。作者用这一复句,既是对反动派的警告:杀人者别得意,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刻,更是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鼓动。全句感情高度激昂。
2、所以紧接着鲁迅是忍不住自己内心的愤慨,便有了“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段话。
a、第一句中的“这”指代“三个女子的从容”;第二句中的“这几缕血痕”指的是“三一八”大屠杀。
b、“伟大”一词有 “赞颂”说与 “反语”说。持“赞颂”说的认为这一部分的中心是赞颂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沉勇友爱、临危不惧的精神,另外在此句中“当… 的时候”这一介宾短语使用并不恰当,用了这个介宾短语使句子成了无主句,如删去,就
不难理解“这”指代前一句,侧重点是“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惊心动魄的伟大”是赞颂主和珍等人的勇敢行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 持“反语”说的认为这是讽刺执政府对爱国青年的攒射,这样也就能与下文的“伟绩”、“武功”等反语相协调一致。
c、“文明”“伟绩”“武功”部运用了反语的手法。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赞颂三个女子临危不惧、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揭露杀人者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作者万分悲愤的心情。
③解读“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这段话。
明确:句中的“中国人”是指反动的统治者。鲁迅一向把敌人看得很坏,认为“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他们都不会错。“然而”一转,指出段政府这一次坏到连作者都怀疑了——阴险狠毒之甚真是坏出了格。
3、“真的猛士”(略)、“庸人”、“中国人”、“有恶意的闲人”(略)、“无恶意的闲人”、“苟活者”(略)分别指什么人?
明确:“庸人”者,平庸之人也,平平常常无所作为的人。这种人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是他们不感“直面……正视……”他们特别容易忘却“旧迹”,忘却历史的教训,他们不思反抗,苟且偷生,在客观上起着“维持……世界”的作用。
“中国人”是指反动派,还是指所有的中国人?我们可以联系作者这时期的思想倾向来看。1926年,鲁迅的思想还处于由一个新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过渡的阶段,一方面,他已经广泛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辨证法及唯物史观,但是令一方面,进化论、个性解放、改造“国民性”等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表现在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上,往往是过多的看到愚昧、落后、冷漠、软弱、麻木等所谓“劣根性”。因此“不惮以最坏的……”中的“中国人”不仅指反动派,而且包括一般中国人。
“无恶意的闲人”对世界的态度极端地冷漠,他们冷眼观看人生,甚至将烈士的鲜血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对这种人,作者是不抱希望的。
4、引用陶诗的作用。
明确:是说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的怀念,“这就够了”。徒手请愿固然是不值得的,但是既然流的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不一定很大,这血也不会白流。(见《用书》)
6、7部分:
1、人类的……徒手
(1) 出示投影
A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个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
B但原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
C以血的洪流淹死一个敌人,以同胞的实体填满一个缺陷,已经是陈腐的话了,从新的、战术的眼光看起来,这是多么大的损失 (《空谈》)
(2)明确:这里作者将人类前行的历史比作煤的形成。“大量的木材”比喻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其中”指流血斗争。煤是如何形成的?“需要大量的木材,而形成的只是一小块”。可见,木材变成煤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很大吸收。那么,人类前进也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和牺牲,“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这就表明,请愿是不在这种需要付出代价和牺牲之列的。这就是说,在鲁迅看来,向反动派请愿
难以换来人类历史的前进,请愿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斗争方式。因此没有必要为请愿而付出代价和牺牲。很显然,鲁迅是主张采用向反动派请愿这种斗争形式的,在作者看来,应当集中革命力量,以有限的代价去换取更大的胜利,不要作无谓的牺牲。(教师可联系《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我于是就逃走了”)
2、 苟活者……真的猛士……前行
“依稀”,模模糊糊。“微茫”,隐约,不清晰。更,表示程度的加深或进一步。这个并列复句,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惨案对于将来的意义。尽管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但即使是“苟活者”,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希望;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 从文章整体结构来理解关键语句含义
先由学生自由提出疑难语句,教师“答记者问”集中作答,或请学生来回答。一般有以下几个语句需要注意。
1、作者为什么一再说“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说不出话来”“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明确:第一部分: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开篇提及陈君劝鲁迅为刘和珍写文章,接着提及刘和珍爱读鲁迅的文章,并订阅《莽原》杂志,因此说了这话,表现出作者对刘和珍这样的进步青年的爱护。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第3段以这句话为引子,述说反动派制造流血惨案、流言家在惨案后制造“阴险的论调”,给作者带来的哀痛和愤怒,已将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心意了。
第二部分: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在“庸人”世界里,时间会冲淡烈士流血的印印迹,而作者觉得有必要撰文纪念烈士,以抗拒遗忘,警醒“庸人”世界保持记性,这话表达了作者的痛苦感和责任感。
“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话重复上一句“必要”的话,同义反复,表达同样的心情,感情似乎更加重要了。
第四部分: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这一部分描绘惨案发生的经过,面对惨案过后的沉默无声的社会现象,作者发出的感慨,表示作者的悲愤之情。
第五部分: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紧接着上面“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作者还是忍不住说话了,接下来是揭露事实真相。由不说到说,是欲扬先抑的写法,这话表达了作者揭露黑暗、记录历史的勇气和责任感。
第七部分:
“乌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纪念刘和珍君!”——文章结尾,哀痛到了极点。
纵观全文,作者对学生有爱,对段政府有恨,对流言家也有恨,对大众庸人有失望,这些感情混杂在一起,也就是哀痛的、悲愤的、激昂的、仇恨的、失望的复杂情感,但表达时处于要说又说不出话来之间。他说不出话来,也是因为太痛苦、太激愤,有太多的话,不知从何说起,说出来的话只能表达这种心情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但最终还是要说的,责任感、正义感和复仇意识充塞于作者心胸,情不自禁要说出口。所以不说是“假”,说是真。
2、第6部分首句“时间……太平”中“太平”如何理解?
明确:本义是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所谓“太平盛世”。显然文中不是这意思,那么是什么意思呢?(启发学生吟读“我懂得衰亡民族……”)“默无声息”便是对“太平”一词最好的注释,也就是指反动派高压政策所造成的“万马齐喑”的现状,可悲局面。/看来,“三•一八”就像几颗石子投进大海,未能掀起波澜,依旧一潭死水。“太平”一此蕴涵作者多少愤怒与不平,又包含作者多少辛酸的眼泪。 五: 总结全文
文章1、2部分是说写作的缘起,侧重于悲痛的回忆和哀悼,3、4、5部分是记念的主体,侧重于愤怒的揭露和控诉,6、7部分侧重探求死难者对于将来的意义。作者的笔触及到三类人: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爱国青年,处于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和“无恶意的闲人”。他愤怒地控诉了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下劣无耻的谎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等遇害青年,奉献了自己的悲哀与尊敬。一方面告戒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的方式,令一方面高度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前行”。文章表现的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爱憎分明的态度和深邃独到的思想,能够激励我们青年的爱国热情。
《纪念刘和珍君》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鲁迅相关介绍)
鲁迅的大名想必大家已经如雷灌耳,从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我们可以感受到他那种纯朴乡土味道的文字。然而鲁迅作为屹立在中国文坛上一座不朽的丰碑,成就他的可不是这么温柔的文字,而是“刀锋”一样的文字。众所周知,鲁迅是弃医从文的,堪称“史上第一骂人高手”,他的文字是作为“药”来救赎民族,用来战斗的,用来骂醒周遭的“庸人”,骂醒那个病态的社会。有人说,鲁迅先生的文章如匕首,如投枪,直刺敌人心脏,让敌人心惊胆寒,这一点不假。相信一定有人看过《药》,还有《阿Q正传》等这样的文章,接触过鲁迅的“唇枪舌剑”。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纪念刘和珍君》是属于他的哪种风格的文章呢?
让我们一起来走进鲁迅文字的“刀光剑影”,汲取些许精神养分滋养我们的灵魂。看看那些曾经的文字,曾经的历史,对我们现在还是否有意义?如果有,是什么样的意义呢?
二:由题目切入,进入文章的学习。(包括人物的分析、部分语句分析、背景介绍)
人物分析:(报告语句的理解分析)
1、由题目可知这是一篇以“纪念”为目的文章,纪念的主角是:刘和珍,那么刘和珍是何许人也?值得鲁迅这样的文坛一级人物为之做文章?(如果学生提到了“三·一八”惨案就先讲文章背景)
提示:根据我们在二单元学习文言文经验,分析人物性格品质需要听其言、观其行,那么就请大家根据预习的情况,找到描述刘和珍生平事迹的句子进行分析。说说你看到的刘和珍。(学生自主阅读思考)
提问1:文章中主要纪录刘和珍事迹集中在哪几个章节?(3、4、5) 明确:文章没有详细介绍刘的事迹,只是记叙了几次印象。
回答:(1)“然而在这样„„就有她”。
分析:“然而”强调了她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很大的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她的勇气。(提醒注意是在什么样的情形下?)生活虽艰,预定《莽原》,宁可放弃物质,也要追求精神的执着精神——向往革命,渴求真理。
(2)“能够不为„„反抗„„”。不屈势力,反抗校长——富于斗争精神。
(3)女师大复校,她“虑及„„”。
虑及前途,黯然泪下——有思想,有远见,富有责任感。
(4)始终微笑,态度温和——和蔼善良。展示PPT图片
注意:作者这句“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像回忆中的主旋律一样,反复在文章中出现。
提问2:那么作者为什么要一而再再二三的反复强调呢?
答案:强调刘的善良可爱,反衬出反动派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下劣。但是政府却说她是“暴徒”,你们看见过这样善良可爱的“暴徒”吗?
(5)欣然请愿——敢于斗争。是一位热血青年。
引入文章背景的介绍——“三·一八”惨案的具体情况(借助PPT图片展示) 根据些我们便可以知道刘和珍是何许人也了,也可以很自然地了解到鲁迅为什么要写《纪念刘和珍君》了吗?仅仅是因为刘和珍身上的责任感、历史感吗?大家不要忘了,“时势造英雄”这句话了,提醒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应注意时代这个大背景。
1926年初,奉系军阀进兵关内,军舰驶入天津大沽口。冯玉祥将军率领国民军封锁大沽口,不准船只驶入。3月12日,日本军舰掩护两艘奉舰驶入大沽口,炮轰国民军,国民军奋起还击。第二天,日本公使向当时执政的段祺瑞政府提出抗议。北平、天津人民举行集会,督促政府抗议外国侵略。
恼羞成怒的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班牙等国公使,向中国政府提交“最后通牒”,要求国民军撤去大沽口防御设施,否则,“决采取必要之手段”。同时,各帝国主义在大沽海面集结了20多艘军舰,对中国政府实行武力威胁。帝国主义的这种野蛮行径,激起了北京人民的愤怒。3月18日上午10时,北京各界 5000多人在天安门举行“反对八国通牒国民示威大会”,由共产党员李大钊和国民党左派徐谦等担任主席。
会后,由2000多人组成的请愿团,赴国务院请愿,要求驳回“最后通牒”,驱逐八国公使。下午1点半钟,游行请愿队伍到达铁狮子胡同(今张自忠路),在段祺瑞政府国务院大门前的空场上,群众高呼“打倒帝国主义”,“驱逐八国公使”等口号,并派代表进入国务院交涉。这时,段政府竟然下令军警用棍棒殴打、挥刀砍杀手无寸铁的爱国学生,甚至向他们开枪射击。在这场血腥的大屠杀中,有47人被打死,近200人受伤,死者中有共青团员8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女生刘和珍、杨德群和燕大的女生魏士毅等在这场运动中壮烈牺牲。在死难烈士中,有7个是中学生,最小的一个年仅12岁。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一八惨案”。鲁迅称这一天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提问:是不是最黑暗的一天呢?有多么黑暗呢?大家请看第5部分,刘和珍等学生请愿的场景,来分析当时的场景是不是最黑暗的一天?
我们可爱的和蔼的刘和珍像一朵盛开的花一样,敢于斗争的怒放的花朵,本该不凋落的花,但是?——死(具体到文章被“虐杀”)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在找到讲到刘和珍遇难的经过的文字,一起来读读,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况。
1、“从背部入”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突出“其一是手枪”?
明确:刘当时中弹,是“弹从背入”,可见并不是“丛击军警”与军警面对面地搏斗,证明她完全是无辜的,她不是什么“暴徒”,倒是府卫队的卑鄙。
手枪是军官使用的,证明这次屠杀是有人指挥的,事前筹划好的,决不是军警各自的“正当防御”。
2、“斜穿心肺”“穿胸偏右出”说明了什么问题?
有一句话叫“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它的意思是力量强大的弓射出的箭,运行到了最后,它的力量已经微小到不能穿透薄薄的绢。我想这儿是同理吧。请一个同学将老师未讲完的话补充说出来。这颗子弹竟然斜穿心肺,说明子弹有很强大的力量,也说明开枪者就在附近,是一种近距离的射杀。
3、张静淑中了四弹,说明政府军的镇压很疯狂。
当时游行请愿的人非常多,而一个人在一瞬间就中了四弹,说明军警很多,的确是像鲁迅先生所说“攒射”。
这也说明了这是一次“短兵相接”的冲突,令人痛心的是,一方手握枪支、棍棒,另一方却是赤手空拳,因此发生了死伤两百多人的惨剧。
同学们这就是著名的“三·一八”惨案,血淋淋的事实,中国人都该铭记的日子,你们现在了解当时段政府的惨无人道了吧?看似鲁迅很简单明了的文字,你们觉得鲁迅在写这样的文字的时候是冷静的吗?我们尚且如此激动,你们觉得他能冷静吗?
提问:句式上有何特点?为什么用短句?
回答:极其短促的句式,表现出作者无法控制的激愤之情。
三:配乐朗诵,为接下来的感情体会坐一个铺垫
你们现在的感受是什么呢?对于刘和珍你们又想说点什么呢?
老师结合文章将那些关于刘和珍的文字串联成了一首诗,现在朗诵给大家听,看大家能不能产生共鸣?(配合刘和珍的遗像和悲伤的音乐动情地朗诵,引起学生情绪上的共鸣,为接下来情感脉络分析及体会做一个心理上的准备) 纪念刘和珍君
刘和珍君,
始终微笑着的刘和珍君,
为了中国而死的
中国青年!
的确是
死掉了!
中外的杀人者却昂起头来,
不知道个个脸上
有着血污······
在生活艰难中
毅然预订《莽原》全年的刘和珍君;
反抗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刘和珍君;
虑及母校前途
黯然至于泣下的刘和珍君;
欣然
前往请愿的刘和珍君;
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
的确是死掉了!
但真的猛士——
真的猛士——
将更愤然而前行!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
始终微笑的······
提问:刚才通过老师的朗诵,以及了解到了鲁迅对于刘和珍的哀悼之情。难道作者就仅仅是为了表达这种哀悼,这种追思,这种赞颂吗?在这篇课文中还包括了
哪些更加丰富的情感,更加深刻的思想内涵呢?
明确:情感是文字后面的东西,要真正了解分析这些情感,我们应先从内容着手。鲁迅既然是从题目入手,那么我们依然回到题目,抓住文章的主角:刘和珍。 明确:鲁迅作此文的真正原因,纪念“三·一八”惨案,评述“三·一八”惨案,将题目命名为《纪念刘和珍君》的真正原因以及意图是:以刘和珍作为一个切入点,因为刘和珍在这件事情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富有正义感、责任感,思想进步,追求真理、勇于斗争的爱国青年,代表了无数个请愿的群众的品质。
提问1:3、4、5,这就是纪念的主体,那么1、2部分和6、7部分是在干什么呢?是多余的吗?或者说是废话吗?
回答:1、2部分揭示纪念的目的;6、7部分交代纪念的意义和价值
提问2:从哪里看出来1、2部分是在交代写作的缘由的?找到依据。
回答:“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作者想写点什么。
提问3:如何理解这句话?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可以放在后面分析全文的感情脉络,关于“说”与“不说”的理解来讲)
回答:提示性的话是“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在 文中出现两次。但是这两个“必要”意思完全相同吗?第一“必要”,说的是悼念遇害者刘,奉献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控诉段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第二“必要”,在于唤醒“庸人”,用人们牢记这笔血债。两次强调“必要”,突出了写作动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这部分是按照由爱到憎的逻辑顺序安排思路的。 四:重难点句子的理解分析
咱们这个时候再来读文章,找出你认为难以理解的、不容易把握的,或者是意蕴深沉的、富有思想含量的语句或段落,先试着自己理解,再提出来讨论交流。 先让同学们起来回答找到的是哪个地方,让之做好圈点,待会儿集体来讨论。这样方便从第一部分开始分析。
让学生学会读,学会从读中字词的重点来体会分析情感,老师先做示范,再让其分析,教师做引导,再让他们一起读读来体会。(在分析语句是时候即体会语言的妙用和表达技巧的研习)
1、2部分:
1、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作者为什么要反复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又要反复说“无话可说”?(1、2小问题可以拓展成整篇文章关于说与不说的感情脉络梳理,直接进入到课后第一题的解答)
学生回答,教师帮助总结:
文章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交待写作此文的缘由。“我”因无法承受追悼会的悲凉,独自到礼堂外徘徊、思索;程君问“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勾起“我”对烈士的悲痛的忆念,再次感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也早觉得”,“也”字针对程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程君的请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早”字则进一步说明,要写文章记念的愿望由来已久,不只是由程君的请求才引起的。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因为“我已经出离愤怒了”——这是为什么至今还“没有”
写出文章的原因。“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而反动派的“下劣凶残”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怎不令人“出离愤怒”?“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已经“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又怎么能说出话来呢?
杀人者个个脸上带着血污,依然在横行。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的人们,该怎么办呢?“三•一八”虽然才过去两个星期,而“忘却的救主”则快要降临了。文章的第二部分,表达了作者的无限感慨,提到“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要写一点东西,揭去“许多东西的人相”,让人们清醒地知道,“所住的并非人间勺有必要提醒人们,也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烈土的鲜血。
2、“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中“也”字如何理解?
明确:“也”字针对陈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陈君的请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动机远非限于“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而是由于鲁迅和刘既是师生又是同志。对于她的死,鲁迅感到特别悲痛,所以写文是必要的。
3、作者起笔不凡。文章写于同年,一般来说记叙同年发生事情是不需要表明年份的,或仅仅说“今年”即可,但是在这里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以“中华民国”来纪年,这是愤慨的揭露和讽刺。“三•一八”发生说,鲁迅正在写《无花的蔷薇之二》,他当即在这篇文章的后部分,同样大书“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十八日”,并称这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作者对“中华民国”一向是嗤之以鼻的。如1925年在《忽然想到》中说:“我觉得仿佛久没有所谓中华民国……”,在作者看来,所谓“中华民国”早已经不是人民的政府,而是屠杀人民的机器,所谓执政府总统,完全是屠杀人民的刽子手!/因此,作者在文章开篇写“中华民国”具有讽刺意味,我们不难从这庄重严肃的文笔中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4、“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奉献于逝者的灵前”体会“浓黑的悲凉”的妙用。这句话包含的3层意思。
“浓黑”是形象化、可视化的词,用“浓黑”修饰“悲凉”,是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仿佛悲凉是具体可感的,而且是极度的悲凉和哀痛。
(1)表示更加深入地体会这浓黑的悲凉的“非人间”;(2)因不能用更好的方式来纪念烈士感到深深地歉疚;(3)警告“非人间”的魑魅魍魉,不要因为肆无忌惮地杀人而高兴地太早,血债一定要以血来偿还。
5、真的猛士……?
(1) 出示投影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当。(《论睁了眼看》)
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痛苦,正视一切重叠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淡淡的血痕中》)
(2)明确:“真的猛士”指真正勇猛的革命战士。“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指反动政府制造凶杀的黑暗现实。因此,第一句可以理解成:真正的革命者敢于正视黑暗的现实的。这两句话的含义是:真正的革命者,面对国家和民族的惨淡前途和人民的悲惨命运感到哀痛,他们又为改变黑暗现实、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
这里,“猛士”性格正是作者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作者在这篇文章里,也确实以猛士的姿态“敢于直面”“敢于正视”
①“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明确:“直面”中的“面”是动词,面对的意思;“正视”,正眼看,不回避。“哀痛者”、“幸福者”分别为“以……为哀痛”的人和“以……为幸福”的人。“哀痛者”和“幸福者”都是指刘和珍等革命青年。她们在黑暗面前不逃避,在屠杀面前不退缩,她们深知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难有多深重,所以她们的“哀痛”超过常人;但她们又坚信黑暗终将过去,并正在为光明的到来而奋斗,所以又是“幸福者”。 ②“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明确:根据上文,缘由有两个方面,一是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一是反动文人的恶毒诬蔑。在这白色恐怖下,人们还怎敢说话呢?但沉默后的结果将会怎样?作者列举不同的前途,即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的出路。
③“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明确:“中国人”泛指中国人。“向来”、“不惮”、“最坏”等词语,表明作者对自己的观点的执着和自信。
三、四、五部分
1、 惨象……流言……灭亡
(1) 出示投影
假如中国还不至于灭亡,则已往的史实示教过我们,将来的事便要大出屠杀者的意料之外——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无花的蔷薇之二》)
(2)明确:“惨象”指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流言”指走狗文人的无耻谰言。这两个词回答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呵”这是对反动派罪行的愤怒控诉。这里不是赞许“沉默”,而是对中国反动派的高压政策所造成的这种黑暗的沉默现状表示极大的愤慨。从与后面一句联系来看,第一个“沉默啊”感情深沉,感叹的成分较强;第二个“沉默呵”感情较为激越,愤怒的情绪较突出。为唤醒民众,作者在最后指出“沉默”的两种前途:一种是爆发,一种是灭亡。从句式看是选择复句,表明只存在一种可能。表面上看,作者并不肯定哪一种,似乎只客观地指出衰亡民族的两种不同的发展前途,但是实际上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出路,作者肯定的是后者。作者用这一复句,既是对反动派的警告:杀人者别得意,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刻,更是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鼓动。全句感情高度激昂。
2、所以紧接着鲁迅是忍不住自己内心的愤慨,便有了“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段话。
a、第一句中的“这”指代“三个女子的从容”;第二句中的“这几缕血痕”指的是“三一八”大屠杀。
b、“伟大”一词有 “赞颂”说与 “反语”说。持“赞颂”说的认为这一部分的中心是赞颂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沉勇友爱、临危不惧的精神,另外在此句中“当… 的时候”这一介宾短语使用并不恰当,用了这个介宾短语使句子成了无主句,如删去,就
不难理解“这”指代前一句,侧重点是“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惊心动魄的伟大”是赞颂主和珍等人的勇敢行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 持“反语”说的认为这是讽刺执政府对爱国青年的攒射,这样也就能与下文的“伟绩”、“武功”等反语相协调一致。
c、“文明”“伟绩”“武功”部运用了反语的手法。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赞颂三个女子临危不惧、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揭露杀人者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作者万分悲愤的心情。
③解读“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这段话。
明确:句中的“中国人”是指反动的统治者。鲁迅一向把敌人看得很坏,认为“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他们都不会错。“然而”一转,指出段政府这一次坏到连作者都怀疑了——阴险狠毒之甚真是坏出了格。
3、“真的猛士”(略)、“庸人”、“中国人”、“有恶意的闲人”(略)、“无恶意的闲人”、“苟活者”(略)分别指什么人?
明确:“庸人”者,平庸之人也,平平常常无所作为的人。这种人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是他们不感“直面……正视……”他们特别容易忘却“旧迹”,忘却历史的教训,他们不思反抗,苟且偷生,在客观上起着“维持……世界”的作用。
“中国人”是指反动派,还是指所有的中国人?我们可以联系作者这时期的思想倾向来看。1926年,鲁迅的思想还处于由一个新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过渡的阶段,一方面,他已经广泛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辨证法及唯物史观,但是令一方面,进化论、个性解放、改造“国民性”等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表现在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上,往往是过多的看到愚昧、落后、冷漠、软弱、麻木等所谓“劣根性”。因此“不惮以最坏的……”中的“中国人”不仅指反动派,而且包括一般中国人。
“无恶意的闲人”对世界的态度极端地冷漠,他们冷眼观看人生,甚至将烈士的鲜血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对这种人,作者是不抱希望的。
4、引用陶诗的作用。
明确:是说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的怀念,“这就够了”。徒手请愿固然是不值得的,但是既然流的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不一定很大,这血也不会白流。(见《用书》)
6、7部分:
1、人类的……徒手
(1) 出示投影
A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个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
B但原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
C以血的洪流淹死一个敌人,以同胞的实体填满一个缺陷,已经是陈腐的话了,从新的、战术的眼光看起来,这是多么大的损失 (《空谈》)
(2)明确:这里作者将人类前行的历史比作煤的形成。“大量的木材”比喻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其中”指流血斗争。煤是如何形成的?“需要大量的木材,而形成的只是一小块”。可见,木材变成煤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很大吸收。那么,人类前进也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和牺牲,“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这就表明,请愿是不在这种需要付出代价和牺牲之列的。这就是说,在鲁迅看来,向反动派请愿
难以换来人类历史的前进,请愿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斗争方式。因此没有必要为请愿而付出代价和牺牲。很显然,鲁迅是主张采用向反动派请愿这种斗争形式的,在作者看来,应当集中革命力量,以有限的代价去换取更大的胜利,不要作无谓的牺牲。(教师可联系《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我于是就逃走了”)
2、 苟活者……真的猛士……前行
“依稀”,模模糊糊。“微茫”,隐约,不清晰。更,表示程度的加深或进一步。这个并列复句,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惨案对于将来的意义。尽管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但即使是“苟活者”,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希望;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 从文章整体结构来理解关键语句含义
先由学生自由提出疑难语句,教师“答记者问”集中作答,或请学生来回答。一般有以下几个语句需要注意。
1、作者为什么一再说“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说不出话来”“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明确:第一部分: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开篇提及陈君劝鲁迅为刘和珍写文章,接着提及刘和珍爱读鲁迅的文章,并订阅《莽原》杂志,因此说了这话,表现出作者对刘和珍这样的进步青年的爱护。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第3段以这句话为引子,述说反动派制造流血惨案、流言家在惨案后制造“阴险的论调”,给作者带来的哀痛和愤怒,已将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心意了。
第二部分: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在“庸人”世界里,时间会冲淡烈士流血的印印迹,而作者觉得有必要撰文纪念烈士,以抗拒遗忘,警醒“庸人”世界保持记性,这话表达了作者的痛苦感和责任感。
“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话重复上一句“必要”的话,同义反复,表达同样的心情,感情似乎更加重要了。
第四部分: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这一部分描绘惨案发生的经过,面对惨案过后的沉默无声的社会现象,作者发出的感慨,表示作者的悲愤之情。
第五部分: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紧接着上面“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作者还是忍不住说话了,接下来是揭露事实真相。由不说到说,是欲扬先抑的写法,这话表达了作者揭露黑暗、记录历史的勇气和责任感。
第七部分:
“乌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纪念刘和珍君!”——文章结尾,哀痛到了极点。
纵观全文,作者对学生有爱,对段政府有恨,对流言家也有恨,对大众庸人有失望,这些感情混杂在一起,也就是哀痛的、悲愤的、激昂的、仇恨的、失望的复杂情感,但表达时处于要说又说不出话来之间。他说不出话来,也是因为太痛苦、太激愤,有太多的话,不知从何说起,说出来的话只能表达这种心情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但最终还是要说的,责任感、正义感和复仇意识充塞于作者心胸,情不自禁要说出口。所以不说是“假”,说是真。
2、第6部分首句“时间……太平”中“太平”如何理解?
明确:本义是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所谓“太平盛世”。显然文中不是这意思,那么是什么意思呢?(启发学生吟读“我懂得衰亡民族……”)“默无声息”便是对“太平”一词最好的注释,也就是指反动派高压政策所造成的“万马齐喑”的现状,可悲局面。/看来,“三•一八”就像几颗石子投进大海,未能掀起波澜,依旧一潭死水。“太平”一此蕴涵作者多少愤怒与不平,又包含作者多少辛酸的眼泪。 五: 总结全文
文章1、2部分是说写作的缘起,侧重于悲痛的回忆和哀悼,3、4、5部分是记念的主体,侧重于愤怒的揭露和控诉,6、7部分侧重探求死难者对于将来的意义。作者的笔触及到三类人: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爱国青年,处于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和“无恶意的闲人”。他愤怒地控诉了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下劣无耻的谎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等遇害青年,奉献了自己的悲哀与尊敬。一方面告戒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的方式,令一方面高度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前行”。文章表现的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爱憎分明的态度和深邃独到的思想,能够激励我们青年的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