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宇案的法院(法官)犯了一个低级错误-忘记了"谁主张,谁举证"原则

彭宇案的法院(法官)犯了一个低级错误

——忘记了“谁主张,谁举证”原则

本人经过思考觉得:彭宇案的焦点或者说结症应当是:法院对举证责任的认定!也就是说,本案原告高老太起诉所称其伤是被告彭宇碰撞倒地所致要求赔偿,其提供的证据能不能足以证明自己主张是成立的。不应当把高老太的伤,是不是彭宇撞碰所致作为本案的焦点!

大家知道,如果把高老太的伤,是不是彭宇撞碰所致作为本案的焦点,那么,在原被告双方各执一词的情况下,法院就势必要求原被告各自提供自己主张成立的证据了!因此也就误入了原审法院三次开庭的错误审理,以及违背我国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证据规则要求被告举证的错误做法,从而导致作出了违背我国“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原则的错误判决。

大家知道,本案原告高老太起诉并提供相关证据以及被告应诉答辩后,就可以择日开庭审理了,经过开庭审理,在原告不能提供足以证明自己主张成立的证据时,也就是说,在直接证据不足或者间接证据不能形成锁链,被告否定原告所起诉的事实和所提供的证据的情况下,法院就应当依法采用判决的方式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根本不需要再开第二、第三次庭了。众所周知,就本案而言,是一件“人身损害赔偿”为案由的普通民事案件。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证据规定,本案适用“谁主张,谁举证”原则,不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法官只须凭证据判决就是了。也就是说,原告诉称其伤是彭宇碰撞所致,就必须向法院提供足以证明彭宇碰撞老太致伤的依据,否则必将承担举证不能而败诉的法律后果。根据我国适用认定者举证否定者不须举证的制度,彭宇在确认自己没有碰撞老太的事实后是无需提供任何证据的(我没有碰撞是无法提供证据的)!综观本案,原告高老太除有伤的事实和本人咬定其伤是彭宇所撞的陈述外,并无其他有力证据的,且被告彭宇一直持否定态度的案件,法院怎能判决高老太胜诉呢? 当然,法官不可能在现场,没有也不可能看到案件的经过事实。因此法院法官审理案件的过程,也就是凭证据还原现场,凭证据认定事实,凭事实(证据)进行判决。这里要注意的是,如果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不足或证据有误,法院轻易采信,也就必然导致判决错误,所以法院公正是相对的,判决有错才是绝对的,只是尽

可能做到少错判而己。就本案而言,现在虽然法院判决高老太胜诉,但事实彭宇不一定碰撞了高老太;反过来,如果法院判决驳回高老太诉讼请求,但事实也不一定彭宇没有碰撞高老太。所以,如果法院不支持高老太诉讼请求的判决,焦点是举证责任,理由只能是证据不足,而不是彭宇没有碰撞高老太。 显而易见,本案法官没有采用“谁主张谁举证”原则,而是采用原被告双方各自举证,同时法官采用逻辑推理,自由裁量、无过错原则和公平原则判处的。原审法院如此判案是根本没有法律依据的,他们犯了一个十分低级的错误,如果是八十年代,也许我也会这样判决!

彭宇案的法院(法官)犯了一个低级错误

——忘记了“谁主张,谁举证”原则

本人经过思考觉得:彭宇案的焦点或者说结症应当是:法院对举证责任的认定!也就是说,本案原告高老太起诉所称其伤是被告彭宇碰撞倒地所致要求赔偿,其提供的证据能不能足以证明自己主张是成立的。不应当把高老太的伤,是不是彭宇撞碰所致作为本案的焦点!

大家知道,如果把高老太的伤,是不是彭宇撞碰所致作为本案的焦点,那么,在原被告双方各执一词的情况下,法院就势必要求原被告各自提供自己主张成立的证据了!因此也就误入了原审法院三次开庭的错误审理,以及违背我国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证据规则要求被告举证的错误做法,从而导致作出了违背我国“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原则的错误判决。

大家知道,本案原告高老太起诉并提供相关证据以及被告应诉答辩后,就可以择日开庭审理了,经过开庭审理,在原告不能提供足以证明自己主张成立的证据时,也就是说,在直接证据不足或者间接证据不能形成锁链,被告否定原告所起诉的事实和所提供的证据的情况下,法院就应当依法采用判决的方式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根本不需要再开第二、第三次庭了。众所周知,就本案而言,是一件“人身损害赔偿”为案由的普通民事案件。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证据规定,本案适用“谁主张,谁举证”原则,不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法官只须凭证据判决就是了。也就是说,原告诉称其伤是彭宇碰撞所致,就必须向法院提供足以证明彭宇碰撞老太致伤的依据,否则必将承担举证不能而败诉的法律后果。根据我国适用认定者举证否定者不须举证的制度,彭宇在确认自己没有碰撞老太的事实后是无需提供任何证据的(我没有碰撞是无法提供证据的)!综观本案,原告高老太除有伤的事实和本人咬定其伤是彭宇所撞的陈述外,并无其他有力证据的,且被告彭宇一直持否定态度的案件,法院怎能判决高老太胜诉呢? 当然,法官不可能在现场,没有也不可能看到案件的经过事实。因此法院法官审理案件的过程,也就是凭证据还原现场,凭证据认定事实,凭事实(证据)进行判决。这里要注意的是,如果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不足或证据有误,法院轻易采信,也就必然导致判决错误,所以法院公正是相对的,判决有错才是绝对的,只是尽

可能做到少错判而己。就本案而言,现在虽然法院判决高老太胜诉,但事实彭宇不一定碰撞了高老太;反过来,如果法院判决驳回高老太诉讼请求,但事实也不一定彭宇没有碰撞高老太。所以,如果法院不支持高老太诉讼请求的判决,焦点是举证责任,理由只能是证据不足,而不是彭宇没有碰撞高老太。 显而易见,本案法官没有采用“谁主张谁举证”原则,而是采用原被告双方各自举证,同时法官采用逻辑推理,自由裁量、无过错原则和公平原则判处的。原审法院如此判案是根本没有法律依据的,他们犯了一个十分低级的错误,如果是八十年代,也许我也会这样判决!


相关文章

  • 解读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
  •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宋小海老师 一.民事诉讼法修改的基本特点 解决申诉难.执行难.分别体现于审判监督程序和执行程序.重点讲审判监督程序的修改情况.也有相缓解无限申诉的无序局面.正如美国联邦上诉法院首席法官爱德华兹说:"一个有效的司 ...查看


  • 不当得利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分配与法官司的释明权
  • 时间:2012-03-12 02:06 不当得利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分配与法官司的释明权 来源:中外民商裁判网作者:刘言浩 [案情] 2005年5月24日,5月30日.8月24日,某甲通过银行先后三次向某乙分别汇款6.1万美元,3.9万美元,2 ...查看


  • 论我国现行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 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注1] --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问题> [摘 要]:主客观一致性与程序正义性是民事诉讼证据制度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我国传统的民事诉讼证据制度 ...查看


  • 刑法诉讼反思"谁主张.谁举证"
  • 反思"谁主张.谁举证" 刘艳丽 "谁主张,谁举证",又称"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应承担举证责任."这里的"举证责任"有两重含义,即行为责任和结果责任.行为责任是指当 ...查看


  • [程序法论文]论法官的自由心证与法官对证据自由裁量-法律论文-法律教育网
  • [程序法论文]论法官的自由心证与法官对证据自由裁量 2010-9-25 14:48 来源:法律教育网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自由心证为大陆法系认证过程中对证据的判断原则,而自由裁量也涉及法官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过程中所具有的自由选择的 ...查看


  • 梁慧星:裁判的方法(讲座)
  • 2007-09-20 14:36 梁慧星:裁判的方法(讲座) 怎么样看待裁判,什么是裁判,在裁判中那些要素起关键作用,这样一个宏观的题目,肯定要讲具体的,我是从事民法学研究的,举的例子肯定都是民事方面的,主要是民事裁判方面的,但主要精神对法 ...查看


  • 浅析南京"彭宇案"
  • [摘要]适用证明责任裁判案件是法官面对案件事实真伪不明时的普遍性选择,而适用事实推定追求案件事实真相是法官避免适用证明责任裁判案件的能动性努力.培根说:"一次不公正的判决, 其恶果相当于十次犯罪".虽然"彭宇案 ...查看


  • [民事诉讼法]修订中的举证责任问题
  • <民事诉讼法>修订中的举证责任问题 李浩 南京师范大学 [摘要]举证责任包括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和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后者才是举证责任分配的对象.举证责任的分配主要是实体法问题.规定分配举证责任的基本原则对审判实务具有重要意义 ...查看


  • 上海法院民事办案要件指南(沪高法民一[2003]10号)
  •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上海法院民事办案要件指南>的通知 (沪高法民一[2003]10号) 第一.二中级法院民一庭.民二庭,各基层法院民一庭.民三庭: 现将<上海法院民事办案要件指南>的"总则"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