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_产权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

内部控制、产权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

*

卢锐柳建华许宁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510275华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518048)

【摘要】内部控制的实施约束了经理人的自利行为,从而有助于提升公司的业绩,那么理性的经理人必然会要求将其薪酬与公司的业绩挂钩,从而实现自身报酬的弥补。鉴于此,本文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的公司,其管理层薪酬业绩的敏感度也越高,而且,相对于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和薪酬业绩敏感度之间的协同性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显示,随着时间的推进,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关系更为密切,说明内控的质量在不断提高。【关键词】内部控制产权

薪酬业绩敏感性

协同性

一、引言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本质上是一系列不完全契约的联合体。由于公司契约的不完全性,公司的管理者往往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非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由此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BerleandMeans,1932)。因此,企业需要制定并践行相应的制度来约束公司高管的自利行为,从而使其利益与企业整体的利益趋于一致。而内部控制制度就是使企业行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保证企业财务报告可靠并最终实现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的制度安排(COSO,1992)。由于内部控制制度属于企业加强管理的工具和手段,因此属于企业的自发行为。然而,2001年爆发的安然事件以及随后一系列会计丑闻的曝光直接催生了美国Sar-banes-Oxley法案的出台,从而引发了美国乃至全球对内部控制的极大重视。此时,内部控制也由一项自发性的治理机制演化为一种监管机构强力推进的制度建设行为。

在我国,2006年6月和9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2008证券交易所分别颁布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年,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颁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在这些制度规范中,都将“提高公司经营的效率和效果”

作为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即强调内部控制的经营性目标。通过实施内部控制来约束公司内部人的自利行为,以期推动经营主体提高经营的有效性和效率。

那么,作为监管机构实施监管的重要措施,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实现了监管机构所希望达到的目的呢?就实施内控的经济后果而言,现有的研究更多考察了企业内控质量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Donaldson,2005;Doyleetal.,2007a,2007b),而对内控质量与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的研究非常鲜见。我们认为,内部控制制度的践行既然可能约束了经理人的自利行为,使得公司行为合规合法,进而导致公司的经营效率提高、经营效果变好。那么在约束经理人的自利行为之时,必然需要相应的制度对经理人进行激励,使管理层与股东利益趋于一致。此时,将经理人的报酬与公司的经营业绩挂钩是理性的选择,有助于减少甚至避免代理问题(JensenandMurphy,1990;Kap-lan,1994)。换言之,内部控制的质量应该与企业的薪酬业绩敏感性具有协同性。

鉴于此,本文旨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7-2008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802062,70902023,71032006)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项目([**************]9)的阶

段性成果。第一作者感谢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项目的支持,同时感谢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研究所的资助。

*

告和审计师鉴证报告的结果,实证检验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由于沪深两地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对于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是自愿性的要求,自愿信息披露具有重要的信号传递效应已为众多文献支持(HealyandPalepu,2001;林斌、饶静,2009),因此,本文以上市公司是否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以及审计师鉴证报告来衡量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水平。实证结果显示,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之间存在高度协同性,但是在不同的控制人类型、不同的年度、以及盈利企业与亏损企业之间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协同性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我们的研究为实施内部控制有利于增强控制主体经营效率和效果提供了实证证据,从而丰富了内部控制经济后果的研究成果。同时对于加强政府监管以及企业内部治理与管控机制方面具有一定的政策意义。

本文后续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为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第三部分为实证研究设计,第四部分是实证检验结果及讨论,最后为结论与建议。

告信息失真,进而导致企业的盈余质量较低(Ashbaugh-Skaifeetal.,2007;Doyleetal.,2007a,2007b)。

而正如前文所述,COSO的报告指出,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就是要使企业行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保证企业财务报告可靠并最终实现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就现有内部控制的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来看,涉及内控质量与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的研究极为鲜见。TangandXu(2007)考察了内控质量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存在重大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其经营业绩更差,股票回报也更低。陈丽蓉和周曙光(2011)的研究也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效率显著影响经营业绩,内部控制效率的高低是影响经营业绩的重要因素。

既然实现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是实施内部控制重要的目的之一,为何现有的研究较少涉及呢?Irving(2006)认为,内控控制的实施与披露不仅需要占用大量的现金资源,还会导致生产效率的损失;公司之间的行业、规模和业务复杂性诸方面差异很大,而企业经营业绩是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要全面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不容易。

我们认为,既然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必然存在,掌握公司控制权的理性经理人会为了最大化个人私利而牺牲公司整体利益。比如,经理人可能可以通过过度投资来获取私利(李万福等,2011)。而且,由于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往往会计信息质量较低,较低的会计信息不仅误导经理人的管理决策(Fengetal.,2009),也使外部投资者很难有效监督经理人的行为,因此加剧了管理层的自利行为(KanodiaandLee,1998;HealyandPalepu,2001)。如果,企业践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经理人的自利行为也必将受到约束,公司的投资效率将会提高(李万福等,2011)。此时,公司的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将有可能提高,效果也可能变好。因此,相对于内控有效性较差的公司而言,自利行为受到约束的经理人应该会更注重并运用其影响力提高薪酬契约中薪酬与业绩的敏感性,即要求将自身的报酬与公司的绩效挂钩。基于此,本文提出:

假设1:内部控制质量和公司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之间应该具有协同性。即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显著正相关。

(二)产权对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之间关系的影响

二、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一)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随着安然公司因虚报财务数据并破产以及随后一系列会计丑闻事件的曝光,美国国会于2002年出台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简称SOX法案)

①,对于内部控制的关注也

由此在全球范围内提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对于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不断涌现。目前,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可划分为三个方面:自愿性内部控制披露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内部控制缺陷的决定因素的研究以及内部控制缺陷产生的经济后果的研究。

在关于内部控制缺陷产生的经济后果的研究中,学者们主要围绕两条主线进行展开,一是考察披露重大内部控制缺陷产生的经济后果。比如Irving(2006)的研究发现,披露公司重大的内部控制的缺陷会导致公司股票未预期收益率和未预期交易量的波动,这表明,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会为投资者配置资源提供增量信息。Beneish等(2008)的研究发现,SOX302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带来了负的股票异常收益,并引起分析师盈利预测的下调和权益资本成本上升,说明SOX302披露具有信息含量;而SOX404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对股票价格、分析师盈利预测、资本成本等都没有影响。二是研究内部控制质量与财务报告质量的关系。现有的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缺陷会导致企业财务报

该法案规定,公司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必须书面声明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负责,并且要求随定期报告一同对外

披露管理当局对有关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评价报告,且该内控报告还必须经过负责公司定期报告审计的审计师审核。

在我国特殊的资本市场中,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长期处于“一股独大”的状态,存在“所有者缺位”等先天产权缺陷,由此产生国有上市公司的“内部人控制”现象,进而造成更为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国有企业管理层的薪酬业绩敏感性一般较低,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国有企业承担相当多的社会责任。例如税收、就业、维护社会稳定、抗震救灾等,这使得国有企业常常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时会偏离股东利益最大化这个企业的基本目标,由此导致管理层薪酬与企业财务绩效的敏感性较低。二是国有企业高管的主要激励并不一定来自薪酬水平而可能有其他方面的因素。例如职位的晋升、职务消费以及灰色收益等。三是国有企业长期以来使用的行政级别工资。虽然近年实施年薪制等市场化工资制度,但行政工资制度的历史影响仍然存在。而且一直以来国有企业内部要求和谐的声音使得高管和员工之间的薪酬水平不能有太大差距,这些原因都导致国有企业中高管薪酬和公司业绩之间的敏感性比较低。Kato和Long(2006)以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得出的经验证据显示,国有产权会显著降低薪酬与业绩之间的敏感性联系,从而在解决委托代理问题上显得更缺乏效率。

而且,在国有企业内部,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表现严重,公司治理的矛盾主要表现在管理层可能追求自身利益,包括偷懒、职务消费以及管理层通过自身影响力降低薪酬业绩敏感性、产生预算软约束等。因此,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越有效,将薪酬与业绩挂钩的推动作用预期会表现得更加明显。

与之不同,民营控股公司的管理层薪酬业绩敏感性较高,而且主要是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问题(即第二类代理问题)表现严重,公司治理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大股东利用关联交易等方式侵占上市公司和其他中小股东利益。因此,内部控制制度的改善对于管理层薪酬业绩敏感性等针对第一类代理问题的治理机制的促进作用可能不如国有控股公司那么明显。

假设2:在同等条件下,与非国有上市公司相比,国有控股公司中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更显著。

本②,我们对连续变量的极端值进行了Winsorize处理,最后得到3013个观测值。我们所用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以及审计师鉴证意见相关数据通过上市公司的年报手工收集获得,其他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和色诺芬数据库。

(二)研究模型与变量定义

为了检验本文提出的假设,我们设置了如下模型进行检验:

Wage=α0+α1×ROE+α2×ICQ+α3×ICQ×ROE

+α4×SOE+α5×Area+α6×H_10+α7Lev+α8×Size+α9YEAR+αi×INDi+ε

在模型中,WAGE为解释变量,本文的管理层是根据上市公司年报的定义为高级管理人员,因此,WAGE是报酬最高的前三名高管薪酬总额的对数;解释变量为ROE、ROE*ICQ。其中,ICQ为内部控制质量的变量。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和审计师对内控的鉴证能够释放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信息,使得投资者得以对管理层内部控制行动和自身的投资风险做出判断(杨有红、陈凌云,2009)。我国自2006年发布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规范指引,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并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鉴证报告。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强制性来看,规范指引虽提出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普遍要求,但并未完全强制执行。两个交易所对上市公司聘请审计机构对公司内部控制进行核实评价都持鼓励态度,未做强制执行要求。林斌等(2009)的研究发现,那些内控资源充裕、快速成长、设置了内审部门等的公司会自愿披露内控信息,以起到传递信号的作用。刘玉廷和王宏(2010)指出,实施企业内控注册会计师审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制度安排。方红星等(2009)的研究也指出外部审计对公司自愿披露内控信息的重要性。基于此,我们设置ICQ1和ICQ2两个表示内控质量的指标,ICQ1是一个哑变量,当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取1,否则取0。ICQ2是一个离散变量,当内控自我评估报告和审计鉴证报告两者都有时取2,只有内控自我评估报告时取1,两者都无取0。如果模型中ROE*ICQ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则表明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具有协同性。

由于管理层的薪酬会受到其他一些变量影响,所以本文设置了如下控制变量:包括企业所属行业、企业所属地

三、样本、变量与模型

(一)样本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2007年和2008年的年报作为分析的样

,但是我们的统计结果表明,2006年的上市公司年报中既没有内部控制自尽管上海证券交易所在2006年出台了《内部控制指引》

我评估报告也没有外部审计师鉴证意见的共有1404家,占该年样本总数1409的99.65%,而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只有5家。因此,我们的样本从2007年开始选择。

区、企业业绩、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股权制衡度(以赫芬达尔指数衡量)等。对于地区这一控制变量,我们按

表1

变量名称

因变量

管理层薪酬总额内部控制质量

解释变量

内部控制质量净资产收益率所有者类型资产负债率资产总额

控制变量

Herfendal10指数

年度地区行业

照中国行政区划将地区分为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具体的变量定义见表1:

主要变量及其定义

变量定义

报酬最高的前三名高管薪酬总额的对数

披露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取1;否则,取0

同时披露内控自我评估报告和审计鉴证报告的取2,只披露内控自我评估报告时取1,两者都无取0。净资产收益率

最终控制人为政府或国有企业,取1;否则,取0资产负债率资产总额的对数

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

年度虚拟变量,2007年取1,否则,取0东部地区取1,中部地区取2,西部地区取320个行业虚拟变量,属于某行业取1,否则,取0

变量简称WageICQ1ICQ2ROESOELevSizeH10YearAreaIND

四、实证检验

(一)描述性统计

表2提供了2007年-2008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披露情况。在表2中,我们发现披露内控自我评估报告的公司占全体样本的47.32%,其中既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又有外部审计师的鉴证报告的占14.21%,而只披露自我评估报告的占33.32%,超过一半

表2

的公司没有提供内控的相关信息。从年度进程来看,2008年相对于2007年,更多的上市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的相关信息。其中,自我评估报告和外部鉴证报告均披露的公司增加了7.53%(17.88%-10.35%),只披露自我评估报告的公司增加了9.37%(37.89%-28.52%)。按照产权性质对上市公司进行区分,我们发现,国有上市公司较非国有上市公司相对更多地披露了内部控制的信息。

2007年-2008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披露情况

既有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又

只有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数目[***********]0410165245

占样本比例33.32%28.52%37.89%32.51%28.25%36.64%34.57%28.95%39.77%

数目[***********]3631361270

两者皆无

占样本比例52.47%61.13%44.24%52.00%59.73%44.50%53.20%63.33%43.83%

样本年度样本数目有外部审计师的鉴证报告数目

占样本比例14.21%10.35%17.88%15.49%12.01%18.86%12.23%7.72%16.40%

两年合计

全样本

2007年2008年两年合计

国有

2007年2008年两年合计

民营

2007年2008年

[***********][1**********]616

[***********]14544101

我们对主要变量进行了相关系数分析,发现Wage与ROE*ICQ1和ROE*ICQ2均呈正相关关系,而且在1%水

平上显著。初步说明符合假设1的预期。限于篇幅,我们未报告该表格。

(二)多元回归分析

1.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关系的回归分析

在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和外部审计师鉴证报告均非强制披露的情况下,自愿披露相关信息的公司内控质量应该更好。我们对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表3中,我们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存在显著的薪酬业绩敏感性。不管是用ICQ1还是ICQ2,我们均发现其与ROE的交叉项系数显著正相关,符合我们假设1的预期。这表明,内控质量与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具有协同性,内控约束了经理人的自利行为,促使经理人的利益与公司整体利益一致,那么一定需要对高管实施有效的激励。表3

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关系检验结果

全样本ICQ1

Cons

**

7.585*

**

7.955*

**

7.607*

在控制变量方面,Size和Lev对高管薪酬的影响都是非常显著的,证明公司规模越大、负债越少的公司其高管相应的具有更高的薪酬水平,这同前人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

2.产权对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关系影响的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验证产权对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关系的影响,我们将样本划分为国有和非国有两类。分别对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

表4

产权对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关系影响的检验结果

国有上市公司ICQ1

Cons

**

7.636*

**

7.567*

非国有上市公司ICQ1

**

6.803*

ICQ2

**

7.581*

ICQ2

**

6.835*

全样本ICQ2

(.000)

**

.573*

(.000)

**

.624*

(.000)

**

.727*

(.000)

**

.696*

(.000)

**

.827*

(.000)

**

0.713*

(.000)

**

.822*

(.000)

**

.676*

ROE

(.000)

**

.056*

(.000).036(.201)

.325*

(.000).025(.592).268(.225)

**

-.203*

(.000).030(.405).295(.112)

**

-.205*

ROE

(.000).067

**

(.000)0.038(.209)

**

0.398*

(.000).058

***

(.000).030(.176)

**

.308*

ICQ

(.000)

**

.522*

ICQ

(.015)(.002)ROE*ICQ

(.000)

**

-.176*

(.027)

**

-.177*

ROE*ICQ

**

-.197*

(.007)

**

-.174*

**

-.174*

(.007)

**

-.174*

Area

(.000)

**

-1.011*

(.000)

**

-1.027*

(.000)-.303(.135)

-.119*

(.000)-.314(.121)

-.114*

SOE

(.000)

**

-.786*

(.000)

**

-0.207*

(.000)

**

-.198*

(.000)

**

-.198*

H-10

(.000)

**

-.375*

(.000)

**

-.367*

Area

(.000)

**

-.231*

(.000)

**

-0.84*

(.000)

**

-.800*

(.000)

**

-.800*

Lev

(.000)

**

.288*

(.000)

**

.287*

(.023)

**

.326*

(.029)

**

.324*

H-10

(.000)

**

-.293*

(.000)

**

-0.236*

(.000)

**

-.228*

(.000)

**

-.227*

Size

Lev

(.000)

**

-.149*

(.000)

**

-.151*

(.000)

**

-.170*

(.000)

**

-.165*

(.000)

**

.174*

(.000)

**

0.272*

(.000)

**

.292*

(.000)

**

.291*

YearINDAdj.R2

FN

Size

(.000)控制0.27726.0181826

(.000)控制0.27625.9111826

(.000)控制0.30919.901187

(.000)控制0.31120.1051187

(.000)-.160

***

(.000)-0.165

***

(.000)-.157

***

(.000)-.159

***

YearINDAdj.RFN

2

(.000)控制0.27942.5693013

(.000)控制0.28041.4353013

*

(.000)控制0.28042.7413013

(.000)控制0.28141.6043013

****

、*注:括号中为P统计值;*、分别表示10%、5%和1%

显著性水平。

注:括号中为P统计值;显著性水平。

****

、、*分别表示10%、5%和1%

表4的结果显示,在国有上市公司中,ROE*ICQ1的系数为0.522,ROE*ICQ2的系数为0.325,且都在1%的

水平上显著。而在非国有上市公司当中,ROE*ICQ的系数虽然为正,但都不显著。这说明,在国有上市公司中,未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制度之前,经理人的利益与业绩关系不密切,经理人可以通过其他可能侵害公司整体利益的行为获得私利,而在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后,经理人的自利行为得到较好的约束,此时,经理人需要通过将自身的薪酬与业绩挂钩来实现自身利益的弥补,而在非国有上市公司当中,有效实施内控的这种影响并不明显。这同假设2的预期是一致的。

3.考虑时间进程的进一步分析

表5

近年来,我国财政部以及其他证券市场监管机构强力推进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因此,为了进一步考察时间进程对内部控制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之间关系的影响,我们对2007年和2008年两个分年度的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具体结果见下面表5。从表5可以看出,在2007年,不管是全样本还是考虑了产权关系的样本,ROE与ICQ的交叉项系数均不显著,而在2008年,该变量的系数都显著为正,这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明显提高,与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协同性显著增加。这种趋势符合监管部门的预期。

分年度对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关系的检验结果

全样本

国有上市公司

2008年

**

7.509*

非国有上市公司2007年

**

7.249*

2007年

ConsROEICQROE*ICQSOEAreaH-10LevSizeINDAdj.R2

FN

**

7.564*

2007年

**

7.235*

2008年

**

7.700*

2008年

**

6.161*

(.000).836(.000)-.010(.828).154(.504)

**

-.162*

(.000)

**

.493*

(.000)

**

.613*

(.000)

.466*

(.000)

**

1.056*

(.000)

.466*

(.000)

.078*

(.002)-.003(.967).477(.139)

(.010)

.114*

(.000)-.026(.714)-.086(.791)

(.016).045(.478)

.744*

(.048)

**

.678*

(.028)

**

.684*

(.001)

**

-.186*

(.008)(.017)

(.000)-.221

***

(.000)

**

-.172*

**

-.196*

**

-.156*

**

-.222*

**

-.182*

(.000)

**

-.862*

(.000)

**

-.733*

(.000)

**

-1.010*

(.000)

**

-1.024*

(.000)-.594*(.054)-.011(.881)

**

.299*

(.000)-.089(.744)

**

-.217*

(.000)

-.135*

(.000)

**

-.308*

(.000)

**

-.373*

(.000)

**

-.365*

(.032)

**

.288*

(.000)

**

.295*

(.001)

**

.299*

(.001)

**

.279*

(.004)

**

.352*

(.000)控制0.26519.8791469

(.000)控制0.28322.7831544

(.000)控制0.26113.210899

(.000)控制0.27513.911927

(.000)控制0.29410.105570

(.000)控制0.31211.328617

****、*和*注:模型中所用的ICQ为ICQ1,分别表示10%、5%和1%显著性水平。

本文还做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我们用ICQ2替代ICQ1对上述模型进行回归,研究结果保持不变。另外,我们用ROA代替ROE,重新对上述问题进行检验,发现结论没有改变。另外考虑到中小板公司与主板上市公司有一定的差异,且深交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规范指引》的适用对象没有包括中小板,我们将中小板样本做了剔除后重新检验,发现原有的结论依然维持。为了控制篇幅,我们未报告这些回

归的结果。

五、主要结论与建议

现有关于内部控制经济后果的研究主要涉及披露重大内部控制缺陷产生的经济后果和内部控制缺陷与会计信息含量之间的关系两个方面。实施内部控制主要目标之一是为了实现控制主体经营的效率和效果,然而,现有的理论研究却鲜有涉及。我们认为,内部控制的实施约束了经理

人的自利行为,假如实施内部制度的确能提升公司的业绩,那么理性的经理人必然会要求将其薪酬与公司的业绩挂钩,从而实现自身报酬的弥补,而且,内控质量越高,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应该越高。鉴于此,本文利用2007-2008年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的情况,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的公司,其管理层薪酬业绩的敏感度也越高,说明内部控制和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之间具有协同性。而且,相对于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和薪酬业绩敏感度之间的协同性更加显著,即内部控制较好的国有控股企业,管理层的薪酬业绩敏感性往往也更高。可见,内部控制的实施对国有上市公司经理人的自利行为约束力可能更大。进一步研究显示,相对于2007年的样本而言,在2008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关系更为密切,说明内控的质量随着时间的推进不断变好。

我们的研究为实施内部控制有利于增强控制主体经营效率和效果提供了实证证据,从而丰富了内部控制经济后果的研究成果。虽然我们认为,囿于数据可得性本身的原因,在非强制披露内控信息的情况下,上市公司能自愿披露自我评估报告和聘请审计师出具相应的鉴证报告,应该是度量内控质量好坏的一个可行的方法。但是我们还是承认,因为目前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比较形式化(南京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课题组,2010),所以这种度量方法略显单薄。政府等相关部门应围绕审计师内部控制鉴证程序等内容进一步加强研究、规范与监管,提高核实评价意见的含金量,并且避免内部控制核实评价意见成为审计意见购买(opinionshopping)的另一个对象。

有关问题.会计研究,7:3~10

南京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课题组.2010.论中国企——基于112个企业案例业内部控制评价制度的现实模式—的研究.会计研究,6:51~61

杨有红,陈凌云.2009.2007年沪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数据分析与政策建议.会计研究,6:58~我评价研究—64

Ashbaugh-SkaifeH.,D.W.Collins,W.R.KinneyJr.2007.TheDiscoveryandReportingofInternalControlDeficien-ciesPriortoSOX-MandatedAudits.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44:116~192

Beneish,M.Daniel,M.B.Bilings,L.D.Hodder.2008.InternalControlWeaknessandInformationUncertainty.TheAccountingReview,83(3):665~703

Doyle,J.,W.Ge.S.McVay.2007a.AccrualsQualityandInternalControloverFinancialReporting.TheAccountingReview,82:1141~1170

Doyle,J.,W.Ge,S.McVay.2007b.DeterminantsofWeaknessesinInternalControloverFinancialReportingandtheImplicationsforEarningsQuality.JournalofAccountingandE-44:193~223conomics,

FengM.,C.Li,S.McVay.2009.InternalControlandManagementGuidance.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48(2-3):190~209

Healy,P.M.,K.G.Palepu.2001.InformationAsym-metry,CorporateDisclosureandtheCapitalMarkets:AReviewofEmpiricalLiterature.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31:405~440

Irving,JamsH.II..2006.TheInformationContentofInternalControlLegislation:EvidencefromMaterialWeaknessDisclosures.Doctoraldissertation,UniversityofNorthCarolinaatChapelHill

JensenM.C.,K.J.Murphy.1990.PerformancePayandTop-managementIncentives.TheJournalofPoliticalE-98(2):225~264conomy,

Kanodia,C.,D.Lee.1998.InvestmentandDisclosure:TheDisciplinaryRoleofPeriodicPerformanceReports.JournalofAccountingResearch,36(1):33~55

Kaplan,S.N..1994.TopExecutiveRewardsandFirmPerformance:AComparisonofJapanandtheUnitedStates.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02:510~546

主要参考文献

方红星,孙翯,金韵韵.2009.公司特征、外部审计——基于沪市上市公司2003-与内部控制信息的自愿披露—

2005年年报的经验研究.会计研究,10:44~52

李万福,林斌,宋璐.2011.内部控制在公司投资中的角色:效率促进还是抑制.管理世界,2:81~99

林斌,饶静.2009.上市公司为什么自愿披露内部控——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制鉴证报告—2:45~52

刘玉廷,王宏.2010.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关于实施企业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要制度安排—

EnglishAbstractsofMainPapers

TheCurrentSituationontheInternationalConvergenceofAccountingStandardsandChina'sStrategyforItsStandardsConvergingwithIFRSs

YangMinetal.

Withtheincreasingdegreeofeconomicintegration,IFRSsareappliedmoreandmorewidelyintheworld.Especially,sincethefinancialcrisisin2008,inordertodevelopasinglesetofahighqualityglobalaccountingstandards,improvethetransparencyofaccountinginformation,andstabilizetheglobalfinancialsystemandcapitalmarkets,theaccountingstandardssettershavebeenacceleratingthepaceoftheinternationalconvergenceofaccountingstandards,andwillfocusonthestrategiesfortheinternationalconvergence.WhenfacingthesituationsthatthecurrentinternationalfinancialregulatoryandthatthesettingbodyofIFRSsisactivelypromo-frameworkisbeingrebuilt,thattheinternationalaccountingpatternisundergoingmajoradjustments,

howshouldChinachoosetheappropriatestrategy?Itissignificantandfar-reachingforthefuturedevelopmenttingthereformofthegovernancestructure,

ofChineseaccountingstandards,thereformofChineseenterprisesandtheopeningoftheChinesecapitalmarkets.

Level3ofFairValueHierarchy:Paradox,CausesandImprovements

XuXinxia

Aimingatthedifficultyofthelevel3ofthefairvaluehierarchy,thispaperanalyzesthecontentsofthedifficultyandtheircausesontheangleofviewinassetspecificity.Thispaperarguesthatthemeasurementoffairvalueshouldbetheunifyingofmarketvalueandspecialvalue,andshouldbetheunif-thisyingofmarkingtomarketandentity-specificmeasurement.Thedivisionofhierarchyshouldnotonlybebasedontheactivelevelofmarket.Atlast,papersuggeststhemethodofimprovingthelevel3measurement.

InternalControl,PropertyRightandExecutivePay-performanceSensitivity

LuRuietal.

Theenforcementofinternalcontrolcanrestricttheself-interestbehaviorofmanagerandtherebyimprovecorporateperformance.Thereforerationalmanagerswillrequiretolinktheirpaywithcorporateperformanceasacompensation.Basedonthese,thispaperempiricallyexaminetherelationshipbe-tweeninternalcontrolqualityandexecutivepay-performancesensitivity.Theresultsshowthatthelistedcompanieswiththehighinternalcontrolqualityusuallyhavehighexecutivepay-performancesensitivity.Moreover,asopposedtonon-state–controlledlistedcompanies,thecoherencebetweenin-ternalcontrolqualityandexecutivepay-performancesensitivityinstate-controlledlistedcompaniesismoresignificant.FurtherresearchfindthatthecoherencerelationshipinChineselistedcompaniesisincreasingastheyeargoeswhichindicatetheinternalcontrolqualityisimproving.

TrustLevels,OrganizationalStructureandSystemDesign

fortheEnterpriseInternalControl

XuHong&LinZhonggao

Theinternalcontrolastheenterpriseinternalimportantincentiveandrestraintsystemarrangement,anditscontrolmodeSettingsandchoosewhatwhatfactorsinfluenceby?Howtoimprovetheefficiencyofinternalcontrol,thetheoristslessstudytheproblem.BasedontheanalysisofthefailureofCAOSingaporecompanyinternalcontrolsystem,firstly,givetheinternalcontrolofanewconception,andfromaspectsofhistoryandrealityanalyzesthesymbioticinteractionrelationshipamongtrustlevels,organizationalstructureandinternalcontrol,trustlevelandorganizationstructurehaveanimportantinfluenceonthechoiceofthewaysofinternalcontrol.Theauthorthinks,differentorganizationalstructureshavedifferenttrustlevels,weshouldaccord-ingtothedifferentorganizationalstructuresandcharacteristicsoftrustlevels,exploreasuitableandefficientinternalcontrolmodeanditsrealization.

内部控制、产权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

*

卢锐柳建华许宁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510275华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518048)

【摘要】内部控制的实施约束了经理人的自利行为,从而有助于提升公司的业绩,那么理性的经理人必然会要求将其薪酬与公司的业绩挂钩,从而实现自身报酬的弥补。鉴于此,本文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的公司,其管理层薪酬业绩的敏感度也越高,而且,相对于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和薪酬业绩敏感度之间的协同性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显示,随着时间的推进,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关系更为密切,说明内控的质量在不断提高。【关键词】内部控制产权

薪酬业绩敏感性

协同性

一、引言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本质上是一系列不完全契约的联合体。由于公司契约的不完全性,公司的管理者往往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非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由此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BerleandMeans,1932)。因此,企业需要制定并践行相应的制度来约束公司高管的自利行为,从而使其利益与企业整体的利益趋于一致。而内部控制制度就是使企业行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保证企业财务报告可靠并最终实现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的制度安排(COSO,1992)。由于内部控制制度属于企业加强管理的工具和手段,因此属于企业的自发行为。然而,2001年爆发的安然事件以及随后一系列会计丑闻的曝光直接催生了美国Sar-banes-Oxley法案的出台,从而引发了美国乃至全球对内部控制的极大重视。此时,内部控制也由一项自发性的治理机制演化为一种监管机构强力推进的制度建设行为。

在我国,2006年6月和9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2008证券交易所分别颁布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年,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颁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在这些制度规范中,都将“提高公司经营的效率和效果”

作为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即强调内部控制的经营性目标。通过实施内部控制来约束公司内部人的自利行为,以期推动经营主体提高经营的有效性和效率。

那么,作为监管机构实施监管的重要措施,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实现了监管机构所希望达到的目的呢?就实施内控的经济后果而言,现有的研究更多考察了企业内控质量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Donaldson,2005;Doyleetal.,2007a,2007b),而对内控质量与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的研究非常鲜见。我们认为,内部控制制度的践行既然可能约束了经理人的自利行为,使得公司行为合规合法,进而导致公司的经营效率提高、经营效果变好。那么在约束经理人的自利行为之时,必然需要相应的制度对经理人进行激励,使管理层与股东利益趋于一致。此时,将经理人的报酬与公司的经营业绩挂钩是理性的选择,有助于减少甚至避免代理问题(JensenandMurphy,1990;Kap-lan,1994)。换言之,内部控制的质量应该与企业的薪酬业绩敏感性具有协同性。

鉴于此,本文旨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7-2008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802062,70902023,71032006)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项目([**************]9)的阶

段性成果。第一作者感谢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项目的支持,同时感谢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研究所的资助。

*

告和审计师鉴证报告的结果,实证检验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由于沪深两地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对于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是自愿性的要求,自愿信息披露具有重要的信号传递效应已为众多文献支持(HealyandPalepu,2001;林斌、饶静,2009),因此,本文以上市公司是否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以及审计师鉴证报告来衡量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水平。实证结果显示,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之间存在高度协同性,但是在不同的控制人类型、不同的年度、以及盈利企业与亏损企业之间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协同性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我们的研究为实施内部控制有利于增强控制主体经营效率和效果提供了实证证据,从而丰富了内部控制经济后果的研究成果。同时对于加强政府监管以及企业内部治理与管控机制方面具有一定的政策意义。

本文后续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为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第三部分为实证研究设计,第四部分是实证检验结果及讨论,最后为结论与建议。

告信息失真,进而导致企业的盈余质量较低(Ashbaugh-Skaifeetal.,2007;Doyleetal.,2007a,2007b)。

而正如前文所述,COSO的报告指出,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就是要使企业行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保证企业财务报告可靠并最终实现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就现有内部控制的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来看,涉及内控质量与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的研究极为鲜见。TangandXu(2007)考察了内控质量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存在重大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其经营业绩更差,股票回报也更低。陈丽蓉和周曙光(2011)的研究也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效率显著影响经营业绩,内部控制效率的高低是影响经营业绩的重要因素。

既然实现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是实施内部控制重要的目的之一,为何现有的研究较少涉及呢?Irving(2006)认为,内控控制的实施与披露不仅需要占用大量的现金资源,还会导致生产效率的损失;公司之间的行业、规模和业务复杂性诸方面差异很大,而企业经营业绩是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要全面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不容易。

我们认为,既然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必然存在,掌握公司控制权的理性经理人会为了最大化个人私利而牺牲公司整体利益。比如,经理人可能可以通过过度投资来获取私利(李万福等,2011)。而且,由于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往往会计信息质量较低,较低的会计信息不仅误导经理人的管理决策(Fengetal.,2009),也使外部投资者很难有效监督经理人的行为,因此加剧了管理层的自利行为(KanodiaandLee,1998;HealyandPalepu,2001)。如果,企业践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经理人的自利行为也必将受到约束,公司的投资效率将会提高(李万福等,2011)。此时,公司的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将有可能提高,效果也可能变好。因此,相对于内控有效性较差的公司而言,自利行为受到约束的经理人应该会更注重并运用其影响力提高薪酬契约中薪酬与业绩的敏感性,即要求将自身的报酬与公司的绩效挂钩。基于此,本文提出:

假设1:内部控制质量和公司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之间应该具有协同性。即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显著正相关。

(二)产权对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之间关系的影响

二、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一)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随着安然公司因虚报财务数据并破产以及随后一系列会计丑闻事件的曝光,美国国会于2002年出台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简称SOX法案)

①,对于内部控制的关注也

由此在全球范围内提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对于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不断涌现。目前,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可划分为三个方面:自愿性内部控制披露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内部控制缺陷的决定因素的研究以及内部控制缺陷产生的经济后果的研究。

在关于内部控制缺陷产生的经济后果的研究中,学者们主要围绕两条主线进行展开,一是考察披露重大内部控制缺陷产生的经济后果。比如Irving(2006)的研究发现,披露公司重大的内部控制的缺陷会导致公司股票未预期收益率和未预期交易量的波动,这表明,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会为投资者配置资源提供增量信息。Beneish等(2008)的研究发现,SOX302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带来了负的股票异常收益,并引起分析师盈利预测的下调和权益资本成本上升,说明SOX302披露具有信息含量;而SOX404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对股票价格、分析师盈利预测、资本成本等都没有影响。二是研究内部控制质量与财务报告质量的关系。现有的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缺陷会导致企业财务报

该法案规定,公司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必须书面声明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负责,并且要求随定期报告一同对外

披露管理当局对有关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评价报告,且该内控报告还必须经过负责公司定期报告审计的审计师审核。

在我国特殊的资本市场中,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长期处于“一股独大”的状态,存在“所有者缺位”等先天产权缺陷,由此产生国有上市公司的“内部人控制”现象,进而造成更为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国有企业管理层的薪酬业绩敏感性一般较低,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国有企业承担相当多的社会责任。例如税收、就业、维护社会稳定、抗震救灾等,这使得国有企业常常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时会偏离股东利益最大化这个企业的基本目标,由此导致管理层薪酬与企业财务绩效的敏感性较低。二是国有企业高管的主要激励并不一定来自薪酬水平而可能有其他方面的因素。例如职位的晋升、职务消费以及灰色收益等。三是国有企业长期以来使用的行政级别工资。虽然近年实施年薪制等市场化工资制度,但行政工资制度的历史影响仍然存在。而且一直以来国有企业内部要求和谐的声音使得高管和员工之间的薪酬水平不能有太大差距,这些原因都导致国有企业中高管薪酬和公司业绩之间的敏感性比较低。Kato和Long(2006)以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得出的经验证据显示,国有产权会显著降低薪酬与业绩之间的敏感性联系,从而在解决委托代理问题上显得更缺乏效率。

而且,在国有企业内部,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表现严重,公司治理的矛盾主要表现在管理层可能追求自身利益,包括偷懒、职务消费以及管理层通过自身影响力降低薪酬业绩敏感性、产生预算软约束等。因此,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越有效,将薪酬与业绩挂钩的推动作用预期会表现得更加明显。

与之不同,民营控股公司的管理层薪酬业绩敏感性较高,而且主要是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问题(即第二类代理问题)表现严重,公司治理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大股东利用关联交易等方式侵占上市公司和其他中小股东利益。因此,内部控制制度的改善对于管理层薪酬业绩敏感性等针对第一类代理问题的治理机制的促进作用可能不如国有控股公司那么明显。

假设2:在同等条件下,与非国有上市公司相比,国有控股公司中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更显著。

本②,我们对连续变量的极端值进行了Winsorize处理,最后得到3013个观测值。我们所用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以及审计师鉴证意见相关数据通过上市公司的年报手工收集获得,其他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和色诺芬数据库。

(二)研究模型与变量定义

为了检验本文提出的假设,我们设置了如下模型进行检验:

Wage=α0+α1×ROE+α2×ICQ+α3×ICQ×ROE

+α4×SOE+α5×Area+α6×H_10+α7Lev+α8×Size+α9YEAR+αi×INDi+ε

在模型中,WAGE为解释变量,本文的管理层是根据上市公司年报的定义为高级管理人员,因此,WAGE是报酬最高的前三名高管薪酬总额的对数;解释变量为ROE、ROE*ICQ。其中,ICQ为内部控制质量的变量。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和审计师对内控的鉴证能够释放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信息,使得投资者得以对管理层内部控制行动和自身的投资风险做出判断(杨有红、陈凌云,2009)。我国自2006年发布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规范指引,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并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鉴证报告。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强制性来看,规范指引虽提出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普遍要求,但并未完全强制执行。两个交易所对上市公司聘请审计机构对公司内部控制进行核实评价都持鼓励态度,未做强制执行要求。林斌等(2009)的研究发现,那些内控资源充裕、快速成长、设置了内审部门等的公司会自愿披露内控信息,以起到传递信号的作用。刘玉廷和王宏(2010)指出,实施企业内控注册会计师审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制度安排。方红星等(2009)的研究也指出外部审计对公司自愿披露内控信息的重要性。基于此,我们设置ICQ1和ICQ2两个表示内控质量的指标,ICQ1是一个哑变量,当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取1,否则取0。ICQ2是一个离散变量,当内控自我评估报告和审计鉴证报告两者都有时取2,只有内控自我评估报告时取1,两者都无取0。如果模型中ROE*ICQ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则表明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具有协同性。

由于管理层的薪酬会受到其他一些变量影响,所以本文设置了如下控制变量:包括企业所属行业、企业所属地

三、样本、变量与模型

(一)样本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2007年和2008年的年报作为分析的样

,但是我们的统计结果表明,2006年的上市公司年报中既没有内部控制自尽管上海证券交易所在2006年出台了《内部控制指引》

我评估报告也没有外部审计师鉴证意见的共有1404家,占该年样本总数1409的99.65%,而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只有5家。因此,我们的样本从2007年开始选择。

区、企业业绩、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股权制衡度(以赫芬达尔指数衡量)等。对于地区这一控制变量,我们按

表1

变量名称

因变量

管理层薪酬总额内部控制质量

解释变量

内部控制质量净资产收益率所有者类型资产负债率资产总额

控制变量

Herfendal10指数

年度地区行业

照中国行政区划将地区分为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具体的变量定义见表1:

主要变量及其定义

变量定义

报酬最高的前三名高管薪酬总额的对数

披露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取1;否则,取0

同时披露内控自我评估报告和审计鉴证报告的取2,只披露内控自我评估报告时取1,两者都无取0。净资产收益率

最终控制人为政府或国有企业,取1;否则,取0资产负债率资产总额的对数

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

年度虚拟变量,2007年取1,否则,取0东部地区取1,中部地区取2,西部地区取320个行业虚拟变量,属于某行业取1,否则,取0

变量简称WageICQ1ICQ2ROESOELevSizeH10YearAreaIND

四、实证检验

(一)描述性统计

表2提供了2007年-2008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披露情况。在表2中,我们发现披露内控自我评估报告的公司占全体样本的47.32%,其中既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又有外部审计师的鉴证报告的占14.21%,而只披露自我评估报告的占33.32%,超过一半

表2

的公司没有提供内控的相关信息。从年度进程来看,2008年相对于2007年,更多的上市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的相关信息。其中,自我评估报告和外部鉴证报告均披露的公司增加了7.53%(17.88%-10.35%),只披露自我评估报告的公司增加了9.37%(37.89%-28.52%)。按照产权性质对上市公司进行区分,我们发现,国有上市公司较非国有上市公司相对更多地披露了内部控制的信息。

2007年-2008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披露情况

既有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又

只有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数目[***********]0410165245

占样本比例33.32%28.52%37.89%32.51%28.25%36.64%34.57%28.95%39.77%

数目[***********]3631361270

两者皆无

占样本比例52.47%61.13%44.24%52.00%59.73%44.50%53.20%63.33%43.83%

样本年度样本数目有外部审计师的鉴证报告数目

占样本比例14.21%10.35%17.88%15.49%12.01%18.86%12.23%7.72%16.40%

两年合计

全样本

2007年2008年两年合计

国有

2007年2008年两年合计

民营

2007年2008年

[***********][1**********]616

[***********]14544101

我们对主要变量进行了相关系数分析,发现Wage与ROE*ICQ1和ROE*ICQ2均呈正相关关系,而且在1%水

平上显著。初步说明符合假设1的预期。限于篇幅,我们未报告该表格。

(二)多元回归分析

1.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关系的回归分析

在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和外部审计师鉴证报告均非强制披露的情况下,自愿披露相关信息的公司内控质量应该更好。我们对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表3中,我们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存在显著的薪酬业绩敏感性。不管是用ICQ1还是ICQ2,我们均发现其与ROE的交叉项系数显著正相关,符合我们假设1的预期。这表明,内控质量与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具有协同性,内控约束了经理人的自利行为,促使经理人的利益与公司整体利益一致,那么一定需要对高管实施有效的激励。表3

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关系检验结果

全样本ICQ1

Cons

**

7.585*

**

7.955*

**

7.607*

在控制变量方面,Size和Lev对高管薪酬的影响都是非常显著的,证明公司规模越大、负债越少的公司其高管相应的具有更高的薪酬水平,这同前人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

2.产权对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关系影响的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验证产权对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关系的影响,我们将样本划分为国有和非国有两类。分别对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

表4

产权对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关系影响的检验结果

国有上市公司ICQ1

Cons

**

7.636*

**

7.567*

非国有上市公司ICQ1

**

6.803*

ICQ2

**

7.581*

ICQ2

**

6.835*

全样本ICQ2

(.000)

**

.573*

(.000)

**

.624*

(.000)

**

.727*

(.000)

**

.696*

(.000)

**

.827*

(.000)

**

0.713*

(.000)

**

.822*

(.000)

**

.676*

ROE

(.000)

**

.056*

(.000).036(.201)

.325*

(.000).025(.592).268(.225)

**

-.203*

(.000).030(.405).295(.112)

**

-.205*

ROE

(.000).067

**

(.000)0.038(.209)

**

0.398*

(.000).058

***

(.000).030(.176)

**

.308*

ICQ

(.000)

**

.522*

ICQ

(.015)(.002)ROE*ICQ

(.000)

**

-.176*

(.027)

**

-.177*

ROE*ICQ

**

-.197*

(.007)

**

-.174*

**

-.174*

(.007)

**

-.174*

Area

(.000)

**

-1.011*

(.000)

**

-1.027*

(.000)-.303(.135)

-.119*

(.000)-.314(.121)

-.114*

SOE

(.000)

**

-.786*

(.000)

**

-0.207*

(.000)

**

-.198*

(.000)

**

-.198*

H-10

(.000)

**

-.375*

(.000)

**

-.367*

Area

(.000)

**

-.231*

(.000)

**

-0.84*

(.000)

**

-.800*

(.000)

**

-.800*

Lev

(.000)

**

.288*

(.000)

**

.287*

(.023)

**

.326*

(.029)

**

.324*

H-10

(.000)

**

-.293*

(.000)

**

-0.236*

(.000)

**

-.228*

(.000)

**

-.227*

Size

Lev

(.000)

**

-.149*

(.000)

**

-.151*

(.000)

**

-.170*

(.000)

**

-.165*

(.000)

**

.174*

(.000)

**

0.272*

(.000)

**

.292*

(.000)

**

.291*

YearINDAdj.R2

FN

Size

(.000)控制0.27726.0181826

(.000)控制0.27625.9111826

(.000)控制0.30919.901187

(.000)控制0.31120.1051187

(.000)-.160

***

(.000)-0.165

***

(.000)-.157

***

(.000)-.159

***

YearINDAdj.RFN

2

(.000)控制0.27942.5693013

(.000)控制0.28041.4353013

*

(.000)控制0.28042.7413013

(.000)控制0.28141.6043013

****

、*注:括号中为P统计值;*、分别表示10%、5%和1%

显著性水平。

注:括号中为P统计值;显著性水平。

****

、、*分别表示10%、5%和1%

表4的结果显示,在国有上市公司中,ROE*ICQ1的系数为0.522,ROE*ICQ2的系数为0.325,且都在1%的

水平上显著。而在非国有上市公司当中,ROE*ICQ的系数虽然为正,但都不显著。这说明,在国有上市公司中,未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制度之前,经理人的利益与业绩关系不密切,经理人可以通过其他可能侵害公司整体利益的行为获得私利,而在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后,经理人的自利行为得到较好的约束,此时,经理人需要通过将自身的薪酬与业绩挂钩来实现自身利益的弥补,而在非国有上市公司当中,有效实施内控的这种影响并不明显。这同假设2的预期是一致的。

3.考虑时间进程的进一步分析

表5

近年来,我国财政部以及其他证券市场监管机构强力推进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因此,为了进一步考察时间进程对内部控制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之间关系的影响,我们对2007年和2008年两个分年度的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具体结果见下面表5。从表5可以看出,在2007年,不管是全样本还是考虑了产权关系的样本,ROE与ICQ的交叉项系数均不显著,而在2008年,该变量的系数都显著为正,这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明显提高,与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协同性显著增加。这种趋势符合监管部门的预期。

分年度对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关系的检验结果

全样本

国有上市公司

2008年

**

7.509*

非国有上市公司2007年

**

7.249*

2007年

ConsROEICQROE*ICQSOEAreaH-10LevSizeINDAdj.R2

FN

**

7.564*

2007年

**

7.235*

2008年

**

7.700*

2008年

**

6.161*

(.000).836(.000)-.010(.828).154(.504)

**

-.162*

(.000)

**

.493*

(.000)

**

.613*

(.000)

.466*

(.000)

**

1.056*

(.000)

.466*

(.000)

.078*

(.002)-.003(.967).477(.139)

(.010)

.114*

(.000)-.026(.714)-.086(.791)

(.016).045(.478)

.744*

(.048)

**

.678*

(.028)

**

.684*

(.001)

**

-.186*

(.008)(.017)

(.000)-.221

***

(.000)

**

-.172*

**

-.196*

**

-.156*

**

-.222*

**

-.182*

(.000)

**

-.862*

(.000)

**

-.733*

(.000)

**

-1.010*

(.000)

**

-1.024*

(.000)-.594*(.054)-.011(.881)

**

.299*

(.000)-.089(.744)

**

-.217*

(.000)

-.135*

(.000)

**

-.308*

(.000)

**

-.373*

(.000)

**

-.365*

(.032)

**

.288*

(.000)

**

.295*

(.001)

**

.299*

(.001)

**

.279*

(.004)

**

.352*

(.000)控制0.26519.8791469

(.000)控制0.28322.7831544

(.000)控制0.26113.210899

(.000)控制0.27513.911927

(.000)控制0.29410.105570

(.000)控制0.31211.328617

****、*和*注:模型中所用的ICQ为ICQ1,分别表示10%、5%和1%显著性水平。

本文还做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我们用ICQ2替代ICQ1对上述模型进行回归,研究结果保持不变。另外,我们用ROA代替ROE,重新对上述问题进行检验,发现结论没有改变。另外考虑到中小板公司与主板上市公司有一定的差异,且深交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规范指引》的适用对象没有包括中小板,我们将中小板样本做了剔除后重新检验,发现原有的结论依然维持。为了控制篇幅,我们未报告这些回

归的结果。

五、主要结论与建议

现有关于内部控制经济后果的研究主要涉及披露重大内部控制缺陷产生的经济后果和内部控制缺陷与会计信息含量之间的关系两个方面。实施内部控制主要目标之一是为了实现控制主体经营的效率和效果,然而,现有的理论研究却鲜有涉及。我们认为,内部控制的实施约束了经理

人的自利行为,假如实施内部制度的确能提升公司的业绩,那么理性的经理人必然会要求将其薪酬与公司的业绩挂钩,从而实现自身报酬的弥补,而且,内控质量越高,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应该越高。鉴于此,本文利用2007-2008年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的情况,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的公司,其管理层薪酬业绩的敏感度也越高,说明内部控制和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之间具有协同性。而且,相对于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和薪酬业绩敏感度之间的协同性更加显著,即内部控制较好的国有控股企业,管理层的薪酬业绩敏感性往往也更高。可见,内部控制的实施对国有上市公司经理人的自利行为约束力可能更大。进一步研究显示,相对于2007年的样本而言,在2008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关系更为密切,说明内控的质量随着时间的推进不断变好。

我们的研究为实施内部控制有利于增强控制主体经营效率和效果提供了实证证据,从而丰富了内部控制经济后果的研究成果。虽然我们认为,囿于数据可得性本身的原因,在非强制披露内控信息的情况下,上市公司能自愿披露自我评估报告和聘请审计师出具相应的鉴证报告,应该是度量内控质量好坏的一个可行的方法。但是我们还是承认,因为目前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比较形式化(南京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课题组,2010),所以这种度量方法略显单薄。政府等相关部门应围绕审计师内部控制鉴证程序等内容进一步加强研究、规范与监管,提高核实评价意见的含金量,并且避免内部控制核实评价意见成为审计意见购买(opinionshopping)的另一个对象。

有关问题.会计研究,7:3~10

南京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课题组.2010.论中国企——基于112个企业案例业内部控制评价制度的现实模式—的研究.会计研究,6:51~61

杨有红,陈凌云.2009.2007年沪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数据分析与政策建议.会计研究,6:58~我评价研究—64

Ashbaugh-SkaifeH.,D.W.Collins,W.R.KinneyJr.2007.TheDiscoveryandReportingofInternalControlDeficien-ciesPriortoSOX-MandatedAudits.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44:116~192

Beneish,M.Daniel,M.B.Bilings,L.D.Hodder.2008.InternalControlWeaknessandInformationUncertainty.TheAccountingReview,83(3):665~703

Doyle,J.,W.Ge.S.McVay.2007a.AccrualsQualityandInternalControloverFinancialReporting.TheAccountingReview,82:1141~1170

Doyle,J.,W.Ge,S.McVay.2007b.DeterminantsofWeaknessesinInternalControloverFinancialReportingandtheImplicationsforEarningsQuality.JournalofAccountingandE-44:193~223conomics,

FengM.,C.Li,S.McVay.2009.InternalControlandManagementGuidance.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48(2-3):190~209

Healy,P.M.,K.G.Palepu.2001.InformationAsym-metry,CorporateDisclosureandtheCapitalMarkets:AReviewofEmpiricalLiterature.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31:405~440

Irving,JamsH.II..2006.TheInformationContentofInternalControlLegislation:EvidencefromMaterialWeaknessDisclosures.Doctoraldissertation,UniversityofNorthCarolinaatChapelHill

JensenM.C.,K.J.Murphy.1990.PerformancePayandTop-managementIncentives.TheJournalofPoliticalE-98(2):225~264conomy,

Kanodia,C.,D.Lee.1998.InvestmentandDisclosure:TheDisciplinaryRoleofPeriodicPerformanceReports.JournalofAccountingResearch,36(1):33~55

Kaplan,S.N..1994.TopExecutiveRewardsandFirmPerformance:AComparisonofJapanandtheUnitedStates.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02:510~546

主要参考文献

方红星,孙翯,金韵韵.2009.公司特征、外部审计——基于沪市上市公司2003-与内部控制信息的自愿披露—

2005年年报的经验研究.会计研究,10:44~52

李万福,林斌,宋璐.2011.内部控制在公司投资中的角色:效率促进还是抑制.管理世界,2:81~99

林斌,饶静.2009.上市公司为什么自愿披露内部控——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制鉴证报告—2:45~52

刘玉廷,王宏.2010.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关于实施企业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要制度安排—

EnglishAbstractsofMainPapers

TheCurrentSituationontheInternationalConvergenceofAccountingStandardsandChina'sStrategyforItsStandardsConvergingwithIFRSs

YangMinetal.

Withtheincreasingdegreeofeconomicintegration,IFRSsareappliedmoreandmorewidelyintheworld.Especially,sincethefinancialcrisisin2008,inordertodevelopasinglesetofahighqualityglobalaccountingstandards,improvethetransparencyofaccountinginformation,andstabilizetheglobalfinancialsystemandcapitalmarkets,theaccountingstandardssettershavebeenacceleratingthepaceoftheinternationalconvergenceofaccountingstandards,andwillfocusonthestrategiesfortheinternationalconvergence.WhenfacingthesituationsthatthecurrentinternationalfinancialregulatoryandthatthesettingbodyofIFRSsisactivelypromo-frameworkisbeingrebuilt,thattheinternationalaccountingpatternisundergoingmajoradjustments,

howshouldChinachoosetheappropriatestrategy?Itissignificantandfar-reachingforthefuturedevelopmenttingthereformofthegovernancestructure,

ofChineseaccountingstandards,thereformofChineseenterprisesandtheopeningoftheChinesecapitalmarkets.

Level3ofFairValueHierarchy:Paradox,CausesandImprovements

XuXinxia

Aimingatthedifficultyofthelevel3ofthefairvaluehierarchy,thispaperanalyzesthecontentsofthedifficultyandtheircausesontheangleofviewinassetspecificity.Thispaperarguesthatthemeasurementoffairvalueshouldbetheunifyingofmarketvalueandspecialvalue,andshouldbetheunif-thisyingofmarkingtomarketandentity-specificmeasurement.Thedivisionofhierarchyshouldnotonlybebasedontheactivelevelofmarket.Atlast,papersuggeststhemethodofimprovingthelevel3measurement.

InternalControl,PropertyRightandExecutivePay-performanceSensitivity

LuRuietal.

Theenforcementofinternalcontrolcanrestricttheself-interestbehaviorofmanagerandtherebyimprovecorporateperformance.Thereforerationalmanagerswillrequiretolinktheirpaywithcorporateperformanceasacompensation.Basedonthese,thispaperempiricallyexaminetherelationshipbe-tweeninternalcontrolqualityandexecutivepay-performancesensitivity.Theresultsshowthatthelistedcompanieswiththehighinternalcontrolqualityusuallyhavehighexecutivepay-performancesensitivity.Moreover,asopposedtonon-state–controlledlistedcompanies,thecoherencebetweenin-ternalcontrolqualityandexecutivepay-performancesensitivityinstate-controlledlistedcompaniesismoresignificant.FurtherresearchfindthatthecoherencerelationshipinChineselistedcompaniesisincreasingastheyeargoeswhichindicatetheinternalcontrolqualityisimproving.

TrustLevels,OrganizationalStructureandSystemDesign

fortheEnterpriseInternalControl

XuHong&LinZhonggao

Theinternalcontrolastheenterpriseinternalimportantincentiveandrestraintsystemarrangement,anditscontrolmodeSettingsandchoosewhatwhatfactorsinfluenceby?Howtoimprovetheefficiencyofinternalcontrol,thetheoristslessstudytheproblem.BasedontheanalysisofthefailureofCAOSingaporecompanyinternalcontrolsystem,firstly,givetheinternalcontrolofanewconception,andfromaspectsofhistoryandrealityanalyzesthesymbioticinteractionrelationshipamongtrustlevels,organizationalstructureandinternalcontrol,trustlevelandorganizationstructurehaveanimportantinfluenceonthechoiceofthewaysofinternalcontrol.Theauthorthinks,differentorganizationalstructureshavedifferenttrustlevels,weshouldaccord-ingtothedifferentorganizationalstructuresandcharacteristicsoftrustlevels,exploreasuitableandefficientinternalcontrolmodeanditsrealization.


相关文章

  • 产权性质.股票流动性与股价崩盘风险
  • 产权性质.股票流动性与股价崩盘风险 价崩盘风险是指在没有任何信息征兆的情况 二者正 相关. 下,市场指数或个股价格发生跳跃式下跌的概率[1], 近年来,学者们从委托一代理视角提出了解释它给投资者的个人财富.资本市场的平稳运行以及 股价崩盘风 ...查看


  • 控股股东控制_管理层激励与过度投资值
  • 控股股东控制.管理层激励与过度投资值 杨兴全 张丽平 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政府性质和大小股东间严重代理冲突的制度背景,从公司过度投资的视角对管理层的激励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以2004-2009年的 ...查看


  • 内部薪酬差距_公平认知与员工生产效率
  • 2016年第3 期总第385期第35卷 内部薪酬差距.公平认知与员工生产效率 缪毅胡奕明符栋良 摘要:本文通过DEA 方法测算了制造业员工的生产效率,并以此为基础实证检验了内部薪酬差距过大导致的分配不公对员工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内部薪酬差 ...查看


  • 高管薪酬设计方案
  • 高管薪酬设计方案 由于企业高管这类人群的特殊性,决定了高管的薪酬体系设计必须要有别于企业一般员工的薪酬设计.笔者基于多年的企业薪酬咨询经验,构建了"企业高管薪酬设计模型"(图一): 企业高管的薪酬设计必须首先肯定企业高管 ...查看


  • 资本结构与激励机制相关性研究文献述评
  • 摘要:资本结构与激励机制一直都是财务理论研究主题,但研究结果两者间的关系显得相对复杂.一方面,基于"代理问题"的资本结构理论中,众多研究者往往把资本结构的选择作为公司所有者调控高管行为的一种激励手段:另一方面,由于激励机 ...查看


  • 改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问题探讨
  • 改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问题探讨 孔陆泉 2012-9-21 10:32:08 来源:<现代经济探讨>2012年第1期 内容提要:公司治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手段.在我国,公司治理是全新的实践,无论是其理论指导还是法律依据,都 ...查看


  •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与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比较分析
  •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与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高管薪 酬比较分析 [摘要]本文在概述当前国内外相继出台的银行高管限薪政策的背景下,首 先通过搜集数据对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与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高管薪酬水平的 现状进行对比,并从其产生背景的角度阐述其差异的 ...查看


  • CEO薪酬文献综述
  • CEO 内在薪酬决定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 :薪酬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主流学派以委托代理理论为依托,认为CEO 薪酬与业绩之间有很强相关性.但是实证分析发现,薪酬业绩间的敏感性只有5 % 并不能很好解释现实中CEO 薪酬现象.我们只有摆脱委托 ...查看


  • 会计最新动态2015年第37期
  • 会计最新动态 2015年第37期 (总第287期) 中国会计学会 2015年9月25日 目录 本期聚焦 打破体制和垄断才是国企改革的关键 ...................................................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