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家族企业的用人问题
家族式企业的困惑
“内外有别”的危害
家族式企业的困惑
家族式企业到底该任用谁
家族式企业在发展的中后期,往往会产生发展的困惑——家族式企业到底该任用谁? 如果任用自己人,这个人没有能力怎么办?近亲繁殖,难以管理怎么办?自己人年龄老化了怎么办?
反之,如果不用家里人,而到外面请职业经理人。人们不禁要问,中国有多少职业经理人?这个市场成熟吗?职业经理人到哪里去找?即使找到了,缺乏信任怎么办?家里人工作可以不计报酬,但职业经理人每个月的工资一分不能少,一刻也不能拖。
家族式企业的避亲问题
家族式企业是否需要避亲,是家族式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1. 小型企业不避亲
家族式企业在创建初期不需要避亲。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夫妻档、姐妹店是最好的组合。
2.中型企业可避亲
企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从十几个人的作坊,变成了几百人、甚至上千人的企业,企业的年营业额从几十万到几百万、几千万、乃至上亿元。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家族式企业的管理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和健全。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这样的中型企业可以考虑适当的避亲。一方面,禁止家族成员进入企业;另一方面,把原来在公司的家族成员分门别类地请出去。
3. 大型企业不避亲
当企业发展到更大规模、管理体系基本健全的时候可以不避亲。在同等条件下,家族成员应该优先录用。毕竟家族成员任用起来更放心。但是,必须注意的是同等条件优先录用的前提,即只有在公司整个管理体系完善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够使用。
企业不同时期的价值取向
企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价值取向是不同的。
1. 开办期
在开办期,企业需要勤奋的老黄牛式的员工,这时,家族成员是最合适的。
2. 成长期
到了成长期,企业需要具有技术和市场开拓能力的员工,这时,家族成员可能并不符合这些条件。所以,这时企业开始需要外聘人员。
3. 成熟期
到了成熟期,企业需要管理类的人才,更需要从外面引进一些专业的人才。
4. 转型期
到了转型期,企业则需要一些复合型的人才。
总之,家族式企业在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对人才的需求不同,因此,企业在用人的过程中要有所区别。企业在发展初期,全部任用家人不会有什么问题;到了企业发展中期,则应
把位置让给外聘人员;而到了企业发展后期,再任用家人也无可厚非,只要有能力即可。
【案例】
在我曾经工作过的一家大型家族式企业里,有一位家族成员应聘到公司上班。由于他工作出色,职位不断提升,最终进入到企业的高层。这时,老板才知道有个家族成员从下面一步步升入高层。
这才是我们在家族式企业里所期望看到的现象。
“内”与“外”之别
家族式企业在用人的问题上,由于总在自己的家族或者乡党里选择,往往形成人才范围的狭隘。在企业开办初期,任用家族成员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家族成员的能力和特点可能不足以支持企业的发展。这时就需要借助外力。这时外面的人才能否进入企业,就变得非常重要了。这就产生了家族式企业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内外有别”。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讲究内外有别、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等级分明。人们往往把这样的一套体系也带到企业里。在很多中国企业里,令人们头疼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新人和老人的矛盾,如何处理家人和外人的关系。
“内外有别”的反思
【自检3-1】
假如你购买了一辆汽车开回家,第二天这辆车是新车还是旧车?你能不能按照新车原价退给销售商?那么,你是如何理解新人和旧人、自己人和外人的区别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参考答案3-1
在一个优秀的正规企业里是不存在新旧员工之分的,在新人和老人问题上纠缠是多余的。在一个企业里,人们只能有一个目标、一个团队、一个标准。
但是企业家,尤其是家族式企业的企业家和高层管理者,却往往做不到这一点。有些企业每年招聘100个大学生,每年也走100个大学生,之所以难以留住人才,就是因为这种新人和老人之间的分歧,在公司里形成了一种不正常的文化。所以,企业要把人才真正请进来,就要有适宜的土壤、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解决之道
1. 建立健全企业任职资格体系
企业有多少个岗位就应该有多少个任职资格。每一个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任职资格是有规范的,而且随着企业的发展还要进行相应调整。
2. 建立健全企业能力模型体系
能力模型是指在某个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任职资格。任职资格应对岗不对人。员工的能力模型有两个方面:一是这个岗位需要什么模型;另一个是员工的能力是否达到这个模型的要求。比如,某岗位需要八项能力,但某员工只满足其中的六个,通过能力模型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这位员工的能力缺陷。
3. 必须因事定岗,因岗定人
因事设岗,因岗定人是非常重要的。不存在自己人和外人的问题,也不存在新人和老人的问题。同等条件可优先录取自己人,在一个企业里必须并且只能有一个用人标准。
“内外有别”的危害
危害一
1. 危害一——弄假成真,反客为主
有限公司注册必须要求两人以上,家族企业往往把家族成员注册为假“股东”,结果往往造成企业盈利之后假股东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就是真股东。他们要求按股份分红,甚至要参与决策,结果往往是“堡垒从内部瓦解”。
【案例】
在国内,注册一个有限责任公司一定要有两个以上的股东。家族式企业注册的时候,往往会把家族某个成员当作一个股东去注册,结果往往是弄假成真。这位股东在公司创业期间可能对公司不闻不问,然而等到公司盈利之后,他们才忽然间想起自己的股份。当时如果不是他们去注册,该公司根本无法成立,而且他们还进行了投资,可谓既出力又出钱。所以,他们就会要求分红。如果双方不能达成共识,就只能对簿公堂了,而法律依据的是注册文件,上面写的是谁,谁就是股东。
2. 解决之道——以法治代替人治
家族式企业要高度重视公司股权结构的合法性,在特殊情况下,所使用的股权必须经过公证。
建议家族式企业成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理机构,在必要时导入外部的独立董事。家族式企业也要实行法治,符合法律法规,不要等到公司规模大了再处理这些问题,否则,到那时将会付出加倍的努力。用法治来代替人治,是家族式企业在这个问题上的解决之道。
危害二
1. 危害二——人心不平,管理困难
“内外有别”往往会造成企业在用人问题上存在双重标准,这样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后果:第一,使企业内部人际关系复杂化;第二,外部的优秀人才被排斥,从而纷纷辞职;第三,企业在沟通和协调上的成本会相应提高。由此可见,人心不平,管理上必然是难上加难。
【案例】
某企业的采购部经理和生产部经理曾经对我说,他们的心理就很不平衡,因为他们兢兢业业拼命为企业工作,每月的工资却不高。而老板的哥哥横行霸道,毫不讲理,业绩也比他们差,但待遇却比他们高很多。所以他们觉得心理不平衡,从而对该企业很失望。
2. 解决之道——化繁为简,一视同仁
企业应该构筑一个共同的愿景,明确共同的目标,这样大家才会奋勇前进。
建立学习型企业,打造高绩效团队。
统一用人的标准,用绩效考核员工,考核的标准和依据是员工对公司战略意图和战略目标所做的贡献。
统一激励机制,以绩效确定薪酬。所有的薪酬激励机制完全按照绩效来制定,不是辈份大的多得,更不是家族成员多得,而是贡献大的多得。对于家族成员同样也应该用绩效进行考核和管理,而不是用亲情。从某种意义上讲,对自己家里人应该更加严格,而不是更加放任。
危害三
1. 危害三——肥水不流外人田
家族式企业往往会形成内部交易体系,即在一个家族里面,可能设立若干个公司,这些公司之间有很多交易往来。起初,这种交易可降低交易成本和市场的沟通成本,因为大家都是亲戚,有话好商量,肥水不流外人田,但是企业发展到后期,这个体系就会出现问题。因为内部交易的公平性和竞争性都比较差。
【案例】
某家族的老大、老二、老三都开办了公司。老三是零配件供应商,他到哥哥的公司,指责采购部经理把订单给了另外一家企业,并以此为由开除了这位经理。第二位经理上任后,哥哥告知该经理以后公司所有的零配件必须从弟弟的公司进货,价钱由弟弟定,不许退货,出了质量问题也不要去追究。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会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和选择性。一个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应形成价值链。当家族式企业在家族内部形成内部机制的时候,很可能就会破坏价值链的公平性和竞争性。
2. 解决之道——亲兄弟,明算账
家族式企业也需要建立现代企业的市场化管理体系:
企业供应链管理规范化;
企业的产品交易公平化;
企业的供货渠道多元化;
企业的内部交易市场化。
在家族式企业中,必须要形成有效的公平机制,不要因为是家族成员就可以网开一面,否则整个公司就会降低竞争能力,不但质量、价格会波动,而且速度和时间也会波动,而这些波动就会影响到客户对企业的忠诚度。
【自检】
贵公司目前是否有内外有别的情况?如果有,贵公司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得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讲 家族企业的用人问题
家族式企业的困惑
“内外有别”的危害
家族式企业的困惑
家族式企业到底该任用谁
家族式企业在发展的中后期,往往会产生发展的困惑——家族式企业到底该任用谁? 如果任用自己人,这个人没有能力怎么办?近亲繁殖,难以管理怎么办?自己人年龄老化了怎么办?
反之,如果不用家里人,而到外面请职业经理人。人们不禁要问,中国有多少职业经理人?这个市场成熟吗?职业经理人到哪里去找?即使找到了,缺乏信任怎么办?家里人工作可以不计报酬,但职业经理人每个月的工资一分不能少,一刻也不能拖。
家族式企业的避亲问题
家族式企业是否需要避亲,是家族式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1. 小型企业不避亲
家族式企业在创建初期不需要避亲。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夫妻档、姐妹店是最好的组合。
2.中型企业可避亲
企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从十几个人的作坊,变成了几百人、甚至上千人的企业,企业的年营业额从几十万到几百万、几千万、乃至上亿元。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家族式企业的管理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和健全。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这样的中型企业可以考虑适当的避亲。一方面,禁止家族成员进入企业;另一方面,把原来在公司的家族成员分门别类地请出去。
3. 大型企业不避亲
当企业发展到更大规模、管理体系基本健全的时候可以不避亲。在同等条件下,家族成员应该优先录用。毕竟家族成员任用起来更放心。但是,必须注意的是同等条件优先录用的前提,即只有在公司整个管理体系完善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够使用。
企业不同时期的价值取向
企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价值取向是不同的。
1. 开办期
在开办期,企业需要勤奋的老黄牛式的员工,这时,家族成员是最合适的。
2. 成长期
到了成长期,企业需要具有技术和市场开拓能力的员工,这时,家族成员可能并不符合这些条件。所以,这时企业开始需要外聘人员。
3. 成熟期
到了成熟期,企业需要管理类的人才,更需要从外面引进一些专业的人才。
4. 转型期
到了转型期,企业则需要一些复合型的人才。
总之,家族式企业在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对人才的需求不同,因此,企业在用人的过程中要有所区别。企业在发展初期,全部任用家人不会有什么问题;到了企业发展中期,则应
把位置让给外聘人员;而到了企业发展后期,再任用家人也无可厚非,只要有能力即可。
【案例】
在我曾经工作过的一家大型家族式企业里,有一位家族成员应聘到公司上班。由于他工作出色,职位不断提升,最终进入到企业的高层。这时,老板才知道有个家族成员从下面一步步升入高层。
这才是我们在家族式企业里所期望看到的现象。
“内”与“外”之别
家族式企业在用人的问题上,由于总在自己的家族或者乡党里选择,往往形成人才范围的狭隘。在企业开办初期,任用家族成员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家族成员的能力和特点可能不足以支持企业的发展。这时就需要借助外力。这时外面的人才能否进入企业,就变得非常重要了。这就产生了家族式企业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内外有别”。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讲究内外有别、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等级分明。人们往往把这样的一套体系也带到企业里。在很多中国企业里,令人们头疼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新人和老人的矛盾,如何处理家人和外人的关系。
“内外有别”的反思
【自检3-1】
假如你购买了一辆汽车开回家,第二天这辆车是新车还是旧车?你能不能按照新车原价退给销售商?那么,你是如何理解新人和旧人、自己人和外人的区别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参考答案3-1
在一个优秀的正规企业里是不存在新旧员工之分的,在新人和老人问题上纠缠是多余的。在一个企业里,人们只能有一个目标、一个团队、一个标准。
但是企业家,尤其是家族式企业的企业家和高层管理者,却往往做不到这一点。有些企业每年招聘100个大学生,每年也走100个大学生,之所以难以留住人才,就是因为这种新人和老人之间的分歧,在公司里形成了一种不正常的文化。所以,企业要把人才真正请进来,就要有适宜的土壤、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解决之道
1. 建立健全企业任职资格体系
企业有多少个岗位就应该有多少个任职资格。每一个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任职资格是有规范的,而且随着企业的发展还要进行相应调整。
2. 建立健全企业能力模型体系
能力模型是指在某个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任职资格。任职资格应对岗不对人。员工的能力模型有两个方面:一是这个岗位需要什么模型;另一个是员工的能力是否达到这个模型的要求。比如,某岗位需要八项能力,但某员工只满足其中的六个,通过能力模型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这位员工的能力缺陷。
3. 必须因事定岗,因岗定人
因事设岗,因岗定人是非常重要的。不存在自己人和外人的问题,也不存在新人和老人的问题。同等条件可优先录取自己人,在一个企业里必须并且只能有一个用人标准。
“内外有别”的危害
危害一
1. 危害一——弄假成真,反客为主
有限公司注册必须要求两人以上,家族企业往往把家族成员注册为假“股东”,结果往往造成企业盈利之后假股东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就是真股东。他们要求按股份分红,甚至要参与决策,结果往往是“堡垒从内部瓦解”。
【案例】
在国内,注册一个有限责任公司一定要有两个以上的股东。家族式企业注册的时候,往往会把家族某个成员当作一个股东去注册,结果往往是弄假成真。这位股东在公司创业期间可能对公司不闻不问,然而等到公司盈利之后,他们才忽然间想起自己的股份。当时如果不是他们去注册,该公司根本无法成立,而且他们还进行了投资,可谓既出力又出钱。所以,他们就会要求分红。如果双方不能达成共识,就只能对簿公堂了,而法律依据的是注册文件,上面写的是谁,谁就是股东。
2. 解决之道——以法治代替人治
家族式企业要高度重视公司股权结构的合法性,在特殊情况下,所使用的股权必须经过公证。
建议家族式企业成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理机构,在必要时导入外部的独立董事。家族式企业也要实行法治,符合法律法规,不要等到公司规模大了再处理这些问题,否则,到那时将会付出加倍的努力。用法治来代替人治,是家族式企业在这个问题上的解决之道。
危害二
1. 危害二——人心不平,管理困难
“内外有别”往往会造成企业在用人问题上存在双重标准,这样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后果:第一,使企业内部人际关系复杂化;第二,外部的优秀人才被排斥,从而纷纷辞职;第三,企业在沟通和协调上的成本会相应提高。由此可见,人心不平,管理上必然是难上加难。
【案例】
某企业的采购部经理和生产部经理曾经对我说,他们的心理就很不平衡,因为他们兢兢业业拼命为企业工作,每月的工资却不高。而老板的哥哥横行霸道,毫不讲理,业绩也比他们差,但待遇却比他们高很多。所以他们觉得心理不平衡,从而对该企业很失望。
2. 解决之道——化繁为简,一视同仁
企业应该构筑一个共同的愿景,明确共同的目标,这样大家才会奋勇前进。
建立学习型企业,打造高绩效团队。
统一用人的标准,用绩效考核员工,考核的标准和依据是员工对公司战略意图和战略目标所做的贡献。
统一激励机制,以绩效确定薪酬。所有的薪酬激励机制完全按照绩效来制定,不是辈份大的多得,更不是家族成员多得,而是贡献大的多得。对于家族成员同样也应该用绩效进行考核和管理,而不是用亲情。从某种意义上讲,对自己家里人应该更加严格,而不是更加放任。
危害三
1. 危害三——肥水不流外人田
家族式企业往往会形成内部交易体系,即在一个家族里面,可能设立若干个公司,这些公司之间有很多交易往来。起初,这种交易可降低交易成本和市场的沟通成本,因为大家都是亲戚,有话好商量,肥水不流外人田,但是企业发展到后期,这个体系就会出现问题。因为内部交易的公平性和竞争性都比较差。
【案例】
某家族的老大、老二、老三都开办了公司。老三是零配件供应商,他到哥哥的公司,指责采购部经理把订单给了另外一家企业,并以此为由开除了这位经理。第二位经理上任后,哥哥告知该经理以后公司所有的零配件必须从弟弟的公司进货,价钱由弟弟定,不许退货,出了质量问题也不要去追究。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会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和选择性。一个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应形成价值链。当家族式企业在家族内部形成内部机制的时候,很可能就会破坏价值链的公平性和竞争性。
2. 解决之道——亲兄弟,明算账
家族式企业也需要建立现代企业的市场化管理体系:
企业供应链管理规范化;
企业的产品交易公平化;
企业的供货渠道多元化;
企业的内部交易市场化。
在家族式企业中,必须要形成有效的公平机制,不要因为是家族成员就可以网开一面,否则整个公司就会降低竞争能力,不但质量、价格会波动,而且速度和时间也会波动,而这些波动就会影响到客户对企业的忠诚度。
【自检】
贵公司目前是否有内外有别的情况?如果有,贵公司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得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