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大岭垟村蕃薯粉的制作过程
作者:林智(湖岭二小六〈2〉班)
指导老师:王育棉(湖岭二小)
摘 要:每年的10月份,大岭垟村民会进行一项非常开心的事情,那就是挖出番薯制作蕃薯粉,我们会经常看到餐桌上出现这道美味的菜肴。据说村民制作蕃薯粉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 真正的历史已经无法考证。我询问了隔壁的阿姨,了解到蕃薯粉制作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步骤,分别是选番薯及清洗、粉碎、过滤及曝晒、漏丝及冷却、晒丝,制成的蕃薯粉可以加工成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成为日常餐桌上的必不可少的主菜。 关键词:番薯、蕃薯粉、大岭垟、制作
每年的秋冬季节,我都会看到很多人去挖自家种的番薯,多数村民种的是红薯,听说红薯产生的淀粉会更多些,村民会将番薯装袋后运到大岭垟小溪边的一家作坊里,那里专门是做番薯粉的前两个步骤,后面的步骤可以自己加工,也可以送到湖岭镇加工,以下为大家介绍下蕃薯粉制作的整个过程。
一、选番薯及清洗
选表面光滑、无病虫危害、无青头、大小适中的红薯,去小留大,将选好的
番薯进行清洗,尽量剥去表面的皮,但不需要刨的那么干净。
二、粉碎番薯
洗净番薯后,将一个个番薯倒进粉碎机碾碎成番薯渣,磨得越细越好,使淀粉颗粒尽量磨出,以提高出粉率,之后要做的事情便是,将番薯粉从这些渣内分离出来。
三、过滤及曝晒
过滤及曝晒淀粉,目的是实现渣和淀粉分离。一般采用浆布作滤袋进行过滤,共滤两次,第一次浆液对稀一些,第二次对浓一些。接着将滤液送人沉淀池(皮渣可作为饲料),入池静臵两天后,放出池内上层清液。然后加入原来水量1/3的清水进行搅拌,再过滤一次,这次滤液进入小池,静臵沉淀。当池内水已无混浊现象,即全部澄清后,排干上层清液。舍去淀粉沉淀层表面油粉,把下层淀粉取出吊成粉团,移到晒场曝晒。当粉团内水分蒸发一半时,再把粉团切成若干份,进行曝晒。晒场设在背风向阳的地方,以防灰尘污染。这个步骤比较繁琐,但是做好的粉团真的很漂亮,接下来的步骤非常关键。
四、漏丝及冷却
第一步,沏糊。挖两瓢红薯粉,用冷水搅开,没有沉淀,然后从锅里弄一桶热水(要开水),倒进去打糊。把红薯粉一下一下的的倒进去,还不时的加温水,打好之后就是这个样子。
第二步,漏丝。漏丝前备好两口锅,冷水缸两口和多细孔的漏勺。由于红薯粉丝较粗,漏勺孔眼要比其他粉丝漏勺的稍大。漏丝时,浆糊要充分搅拌均匀,边搅边加温水,水温为50°C左右。手抓起一团粉糊,让其自然延伸垂落,如不折断,说明稀稠适度,可开始漏丝。预备一锅开水,不断补入漏锅中,当漏锅内水近沸腾时(97—98°C),进行漏丝,让粉团经漏勺孔眼下流,逐渐延长变细,成为粉丝。粉丝沉人锅底糊化后,再浮出水面时,随即捞出,放入冷水缸降温,用手整理成束,穿到木架上,再经另一冷水缸再行冷却,并不断摆动,直至粉丝松散成条为止,然后放在室内,冷透后拿出室外晒丝
五、晒丝成型
将粉丝拿到背风向阳的场地,进行挂晒。晒干后即可整理包装成成品
以上就是大岭垟村民纯手工完成的蕃薯粉,制作过程无任何添加剂,是真正的绿色放心食品。
我最喜欢吃蕃薯粉炒包菜了,每当客人来的时候都会烧这到菜肴。如果是你美美地享受着碗里的蕃薯粉,不知道你能否想起制作过程中的辛苦,老一辈留下来的东西,可以继承下来的是越来越少了,不管怎么样,虽然机械化现在很普遍了,但俺还是感觉手工的东西要比机械的好吃不知道多少倍。
参考文献:
[1] 丁湖广.粉丝加工的技术[J].食品科学,1985
[2] 黄永东.红薯粉丝的制作[J].食品科学,1995
探索大岭垟村蕃薯粉的制作过程
作者:林智(湖岭二小六〈2〉班)
指导老师:王育棉(湖岭二小)
摘 要:每年的10月份,大岭垟村民会进行一项非常开心的事情,那就是挖出番薯制作蕃薯粉,我们会经常看到餐桌上出现这道美味的菜肴。据说村民制作蕃薯粉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 真正的历史已经无法考证。我询问了隔壁的阿姨,了解到蕃薯粉制作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步骤,分别是选番薯及清洗、粉碎、过滤及曝晒、漏丝及冷却、晒丝,制成的蕃薯粉可以加工成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成为日常餐桌上的必不可少的主菜。 关键词:番薯、蕃薯粉、大岭垟、制作
每年的秋冬季节,我都会看到很多人去挖自家种的番薯,多数村民种的是红薯,听说红薯产生的淀粉会更多些,村民会将番薯装袋后运到大岭垟小溪边的一家作坊里,那里专门是做番薯粉的前两个步骤,后面的步骤可以自己加工,也可以送到湖岭镇加工,以下为大家介绍下蕃薯粉制作的整个过程。
一、选番薯及清洗
选表面光滑、无病虫危害、无青头、大小适中的红薯,去小留大,将选好的
番薯进行清洗,尽量剥去表面的皮,但不需要刨的那么干净。
二、粉碎番薯
洗净番薯后,将一个个番薯倒进粉碎机碾碎成番薯渣,磨得越细越好,使淀粉颗粒尽量磨出,以提高出粉率,之后要做的事情便是,将番薯粉从这些渣内分离出来。
三、过滤及曝晒
过滤及曝晒淀粉,目的是实现渣和淀粉分离。一般采用浆布作滤袋进行过滤,共滤两次,第一次浆液对稀一些,第二次对浓一些。接着将滤液送人沉淀池(皮渣可作为饲料),入池静臵两天后,放出池内上层清液。然后加入原来水量1/3的清水进行搅拌,再过滤一次,这次滤液进入小池,静臵沉淀。当池内水已无混浊现象,即全部澄清后,排干上层清液。舍去淀粉沉淀层表面油粉,把下层淀粉取出吊成粉团,移到晒场曝晒。当粉团内水分蒸发一半时,再把粉团切成若干份,进行曝晒。晒场设在背风向阳的地方,以防灰尘污染。这个步骤比较繁琐,但是做好的粉团真的很漂亮,接下来的步骤非常关键。
四、漏丝及冷却
第一步,沏糊。挖两瓢红薯粉,用冷水搅开,没有沉淀,然后从锅里弄一桶热水(要开水),倒进去打糊。把红薯粉一下一下的的倒进去,还不时的加温水,打好之后就是这个样子。
第二步,漏丝。漏丝前备好两口锅,冷水缸两口和多细孔的漏勺。由于红薯粉丝较粗,漏勺孔眼要比其他粉丝漏勺的稍大。漏丝时,浆糊要充分搅拌均匀,边搅边加温水,水温为50°C左右。手抓起一团粉糊,让其自然延伸垂落,如不折断,说明稀稠适度,可开始漏丝。预备一锅开水,不断补入漏锅中,当漏锅内水近沸腾时(97—98°C),进行漏丝,让粉团经漏勺孔眼下流,逐渐延长变细,成为粉丝。粉丝沉人锅底糊化后,再浮出水面时,随即捞出,放入冷水缸降温,用手整理成束,穿到木架上,再经另一冷水缸再行冷却,并不断摆动,直至粉丝松散成条为止,然后放在室内,冷透后拿出室外晒丝
五、晒丝成型
将粉丝拿到背风向阳的场地,进行挂晒。晒干后即可整理包装成成品
以上就是大岭垟村民纯手工完成的蕃薯粉,制作过程无任何添加剂,是真正的绿色放心食品。
我最喜欢吃蕃薯粉炒包菜了,每当客人来的时候都会烧这到菜肴。如果是你美美地享受着碗里的蕃薯粉,不知道你能否想起制作过程中的辛苦,老一辈留下来的东西,可以继承下来的是越来越少了,不管怎么样,虽然机械化现在很普遍了,但俺还是感觉手工的东西要比机械的好吃不知道多少倍。
参考文献:
[1] 丁湖广.粉丝加工的技术[J].食品科学,1985
[2] 黄永东.红薯粉丝的制作[J].食品科学,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