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市研修I 趁曩● 校本研修是实现中职内涵发展的重要策略 ●平顶 山市工业 学校 王若霞 当前 . 随着我 国职业教育在数量、 规 模上 的不断扩大 .中职教育以外延发展 内在动力 。 教 学与研究 是“ 共生互补 ” 的 关系 . “ 教 而不研 则浅 , 研而 不教则 空” 。 就教 学的本性 而言 。 校本研修是 一种创 造性 的、 不 可穷尽 的研究 性 的劳动 。教 学如 果没有 以研 究为依 托 . 就容 易在 固 学校 师资队伍 建设 的核 心任务 。在校本 研修中. 教师 通过 自我反 思 。 不 断 审视 和分析教学过 程 . 不 断调整和完 善教学 为 主的模式受到 了挑战 .一系列新的矛 盾相继 出现 。 对此 , 政府在履行公共服务 方法 , 不 断提 高教育 教学 质 量 : 通 过 同 伴 互助和专 家引领 . 不断学习 和积 累教 学经验 .不断解 决教学 中的实际 问题 . 不断充实 、 强化专业 理论 和技 能。教师 作 为研究 的主体 . 对教 学生活持续 不断 职能 .加大投入 ,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 件. 广 泛实行免 费职业教 育 , 提供 良好的 宏观环境之外 . 改变 发展方式 . 走 内涵发 展道路是 国家层 面对职业教育的宏观要 守 旧经验的窠 臼里不 能 自拔 : 没有基 于 研究 的教学 ,很 容易形成 一种惯 性 、 惰 性 .从 而使教学 活动失去应 有 的新 意 。 只有进行 研究 . 才能不 断改变教 学的行 为、 状态、 习惯 , 不 断提 升教 学 的品 质 , 求, 也是职业学校 的必然选择 。 校本研修 是 中职学校在竞争 中促 内涵 、 求生存 、 图 发展 、 做强做优 的重要 战略选择 , 值得我 们高度关注 和深入研究 一地体 验 、 感 悟与发现 , 使教学 与研究 “ 共 生互 补 ” . 成为 同一 过程 的两 个方面 . 形 从而使教学始终 富有生机 、 充满活力。 成 了教师成长 的一种强驱动力 。 二、 校本研修 的范 围和误 区 1 . 校本研修 的范围 校本研 修 是 推进学 校 教 育教 学改 革和发展 的需要 中职学校 的校本研修 基于 “ 优师 强校 ” 的办学理念 。信息化 时 代. 职 业学 校无 不在 机 遇 、 挑 战与 可能 、校本研修 是实现 中职 内涵发 展 的 重 要 策 略 之 一 1 . 校 本 研 修 的 内涵 建 设 校本研修 的范 围涉及 办学理念 、 制 度管 理 、 课程 设置和建设 以及教学 活动 校本 研 修是 “ 以校 为本 的 教学 研 究” 的简称 . 英文是 “O n s c h o o l ” . 意思 是 性之 间 寻求 生存 , 在动 态多 变性 、 差 异 性、 特 殊性 和复 杂性 中寻找规 律 , 在科 的各 个方面和 各种环节 。在 策略上 . 是 对 教育 教学 技术 、 方法、 技 巧 的学 习和 审视 。 是教 育理念 、 办学思路 、 管理 策略 的碰 撞 和升华 . 是正 视实践 问题 . 追 寻 基 于学校 、 为 了学校 、 在学校 中。校本研 修 有着 明确 的 目标定 位 . 即“ 学校 是 基 地, 教师 是主体 。 问题是 载体 , 发展是 根 本” 。校本研修 的核心 是 以教 育教学 为 中心. 以促 进学生 发展和教 师发展 为 目 研 中获得发展 。就每个学 校而言 . 在发 展定位 、 发展课 题 、 专 业设置 的特色 性 、 特色专业 建设 、 人才培养 模式和方 法 以 及教 师 的教 育理 念 、 教学 方法 、 教学 手 段、 教 育技术能 力水平适 应度等方 面都 存在差异 。教师处 于教育教学 第一 线 . 扮演 着改 革成 果 的践行 者 和教 育改 革 的实践者 双重角 色 。他们勇 于创新 、 敢 答案 。 探求 规律 . 是教 师的 专业 发展 在 教学 实践 、 教 学反思 中不 断循 环发 展的 过 程 .是 沟通 教育 理想 和学 生 发展 的 “ 桥” 。研究 范围主要有 : 标 校本研修与传统教学研究 的最大区 别是 : 教研 的 重心 下移 到 了学校 , 是一 ①中职教育的基本问题。 如办学模 式是学校 自主办学 、 企业办学 还是校 企 种“ 从学校 中来 、 到学校 中去” 的研究 活 动. 研 究 的起 点是解决 教育教学 实践过 程 中的问题 . 研究 的最 终 目的是 促进 学 生发展 、 教 师发展和学 校发展 。校本研 修对课 改而 言 . 是保 障新课程改 革 向纵 深发 展 的关 键环 节 : 对教 师 而言 。 是促 进教师 专业化成 长与发展 的有效途 径 : 于实 践 . 探 索职业 教 育规 律 . 解决 教 学 实践 中的问题 . 有效地推进 了学校教 育 教学 的改革和发展 。 合作办学 : 培养 目标是 以就业 为导 向还 是 以升 学为导 向: 课程与教学 改革是 实 践教学还 是理论教学 :在 学生观 上 . 是 如何看待 学生和学 生的发展 的 : 在教 师 校本 研修 . 是引领教 师专业发展 和 骨干教师培养的需要 。 新课 改标 准对 教 观上 . 是如何看待 教师管理和 教师专业 成长 的 ; 在教 师发展上 , 如何理解 教书 、 育人 、 育 己与 教科 研 的关系 : 如 何 理解 办学 质量评 定标 准 以及学 历证 书 与资 格证 书的关 系等 师专业 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专业课 程 面向实践 .注重 动手操作 能力 培养 . 教 对 学校 而言 。 是 保持和创新 办学 特色 的 重要 支撑 2 . 校 本 研 修 对 实现 中职 学校 内涵 发 展 的 重 要 意 义 师应 具备较 高的专业知识 水平 、 较强 的 专业 应用能力 和与时俱进 的创新能 力 因此 . 加快 “ 双师 型 ” 教 师培 养 和引 进 . 引领 教师 专业 成 长和 骨干 教师 培 养是 ②职业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 在办 学 定位 上 .就 业导 向 与升 学需 求之 间 校本 研修 是 教学 改 革持 续发 展 的 河 南 教 育 . 2 0 1 3 . 6  ̄ 南教育.一 叛曩l 较市研修 的平 衡 关 系 问题 , 面 向市 场 、 社会 、 学 走人以下误 区: 研 究 背 景 上 过 于 满 足 以 往 的 现 成 至危 险性 2 . 校 本研修 成 果与 实践结合 . 才有 生命 力 生 的多样 化需 求探 索 : 培 养 目标 上 , 中 高 职专业 建设 的对 接 、 相 似 与相异 . 一 次就 业与 多次 就业 、 职业 生涯 发展 、 学 历教 育 与综合 职 业能 力 的有机 整合 问 题, 软技能 、 核心能力 、 关键 技 能 的培 养 问题 : 文化基 础课 的地 位 、 功能 的重 经 验 .对 现 实问题 不作 深入 的分析 研 究, 照抄照搬 结论 ; 过分追求理 论成果 . 与 实际 问题 脱节 , 架 空研 究 : 脱 离实 践 土壤 , 研究 结论不适用 于 日常工 作的改 善: 脱 离原 有 积 累 . 在研究 者不 熟悉 的 校本 研 修 成 果 在 实 践 中应 用 . 可 以加 大教师 间信 息交 流 、 分享. 升值 研 究、 实践 经验 . 营造教 师集 体 内部 的专 业 争论 、学 术对 话和 学术批 评 的 文化 新 定位 问题 等 领域做无用功 研 究方法 上演绎 多于归纳 . 从理论 到 理论 , 实践操作性 不强 ; 不深入实 际 . 气 氛 .在争 论和 碰撞 中把教 科研 成 果 转 化 为指导 教科 研 的新思路 .转 化 为 认 识 和掌握 理论 研究 和经 验 总结 的 内 在 规律 , 反过来 再 指导 实践 . 形 成一 种 开放性 的 系统 和理性 的力 量 .达 到校 ③职业教育工作中的实践困惑。 包 括学生 、 教师 、 专业 、 课程 、 教材 、 教学 、 实 训 环境 ( 教学工 厂 ) 、 评价 机 制 、 校 企合 作、 教学 工厂 、 教科研 、 教育 保 障 、 市场 开发 、 招 生就业等 。在外部要求 与 自身 条 件之 间 .在用 人单 位与 学 生发 展之 间, 在学生实际与教学实践之 间 . 在“ 应 为” 与“ 难为 ” 之间如何作为等 做 表面文章 . 不是工作 生活 中的切身感 受。 研 究态 度 上盲 目跟 风 .紧 跟 “ 热 点” 、 “ 重点 ” 做研究 ,自我体验不深 : 搞 理 本研 修 的理想境 界 如果 科研 成 果不 与实 践结合 .必 然会 脱离 校本 研修 的 论 崇拜 . 无视 自我 困惑和实 践亮点空 发 感慨 . 胡 乱 拼凑 , 缺 乏 问题 的逻辑 起 点 与主线 ; 缺少结构 , 无序堆 积材料 : 缺少 方 向, 失去 生命 力 3 . 理 论 与 实 践相 互依 存 . 同生 共 长 ④职业学校发展中的现实课题。 招 生与就业是 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学 科研 的 观点 和理论 需要 运 用科 学 的方 法到 实践 中去 检验 、 证明 . 而 方法 本身 又必 须与理论相统 一 . 也 需要在 实 践运用 中得到验证 、 补充 和发 展。理论 为经验性 研究提供方 向和指导 . 经 由方 法 的 研 究 获 得 改 善 。理 论 、 方法 、 实践 三 方法, 无依据和无事实地呈现资料 。 三、 校 本 研 修 成 果 的转 化 应 用是 实 现 中 职 内涵 发 展 的 关 键 校与企业 的关系是融 合还是貌合 神离 7 如何进行专 业建设 的调整 、 优 化 以及 特 色、 品牌 的探索和建设 ?在校本课程 、 校 本教材建设方面教师是如何介入 的?实 训基 地 ( 环 境配 套 ) 的建 设模 式是 校 内 结 题 .并不 意 味着 课题 研究 的结 束, 而应该成 为课 题研究 的一个新 的开 始. 是 推广其科研 价值 的起 点和必然 归 宿。 充分树立课题研究 的推 广和运用 意 者相互依 存 、 相互影 响 、 相 互制 约 、 相互 作用 , 是一种 同生共 长 的关 系 教育理 论 的本原 是实践 . 最终要能够 有效地 指 与校外建设 还是资源共享?评价机 制如 何进行动 态化 、 过程性评 价?课堂教 学 中如何进 行教研活 动 、 听说 评课?还 有 不 同类型 的课 程 ( 文 化课 、 专业 课 ) 、 不 同阶段 的教 师 ( 如青 年 教师 、 老教 师 ) 、 不 同来 源 的合作 ( 来 自学 校 、 企业 ) 、 不 同场 域 的研 究 ( 教师 、 教 研组 、 学 术 团 队) … …都需 要不 同的研 究主体从 不 同 的研究角度 出发进行探究 2 . 校 本 研 修 的误 区 识. 真正把校本研 究成果运 用到实 际的 工作 中去 .解 决教学 实践 中的问题 . 有 效提升 教育教学 质量 . 推进 中职学校 内 导教育实践 在信 息 网络 时代 . 职业 学校在教 学 内容 、 教学 模式 、 教学研 究等 方 面都 需 要相应 的变革 . 变 革 成 功 与 否 在 很 大 程 涵发展 , 而 不是将研 究成果束之高阁 1 . 校 本研修 成 果运 用于 实际工 作 . 可 以验 证研 究 对 象 的 校 本 性 、 选 题 的 针 度 上取 决于 教师 对其 实践 活动 的审 视 研究 和实践反思 质量 。教师在 教学 、 教 研过 程 中不 断地 进行实践 、 反思 、 研究 , 并将 反思 、 研究 的结果运 用在实 际工 作 中进行 检验 . 是 重构 教学 实践 . 提高 教 育 教学质量 的需 要 . 是教师专业 发展 的 需要 . 是学 校 内涵建设 的关键 校 本研 对性 、 过程 的科 学性 以及理论推 广的可 行 性 在研 究 成 果 与 实 际 工 作 结 合 中 , 研 究者 依据 一定 的价 值取 向对 这些 理 论 和方 法 进行 验 证 和 回溯 性 研 究 . 使 校本研修 的理念是 “ 基 于学校 、 为 了学 校 、 在学校 中” , 是 给学校发 展 中存 在 的 问题提 供对 策 、 依据, 以供 校 长作 原 始经 验处 于不 断 被审视 、 被修 正 、 被 强 化 和否 定 的思维 加工 中 . 去粗 取精 . 为决 策参考 . 供有关 部 门和教 师作 为工 作 指导 因此 . 研究 者要 明白 自己 的研 究 优势和基 本立场 。 是依据 自己的研究 积累— —个 人立场 . 或是依据 自己的专 修只有在不 断地研究 、 运用 、 反思 中 , 才 能升华成 “ 教 学实践一 问题 一研 究一反 思一 新 的教 学 实践一新 的 问题一再 研 究一再反思一再新 的教学 实践 ” 循 环 往 去伪存 真 .从感 性认 识一 次 次上 升 到 理 性认 识 .从 局部 经验发 掘 其普 遍意 义 .并 将 其转 化为 教师 科学 的 教育 行 业和工作 经历—— 实践立场 . 或是 依据 对学 校 工作 的关 注和 困惑—— 校本 立 为 。科 学是靠 实践发展 起来 的 , 教 育科 学 也只有 靠 实践 才能 发展 .不 经过 实 复、 螺 旋上 升 的完整 的过 程 , 这 是校 本 研修 的本源和灵魂 。● ( 责编 王鹏 飞 ) 场. 来发现 问题 、 选 择相关 主题 的 , 避免 验 就推 广 的制 度和方 法 带有盲 目性甚 20 1 3 . 6 ’ 河南 教育. 职 成 教
枝市研修I 趁曩● 校本研修是实现中职内涵发展的重要策略 ●平顶 山市工业 学校 王若霞 当前 . 随着我 国职业教育在数量、 规 模上 的不断扩大 .中职教育以外延发展 内在动力 。 教 学与研究 是“ 共生互补 ” 的 关系 . “ 教 而不研 则浅 , 研而 不教则 空” 。 就教 学的本性 而言 。 校本研修是 一种创 造性 的、 不 可穷尽 的研究 性 的劳动 。教 学如 果没有 以研 究为依 托 . 就容 易在 固 学校 师资队伍 建设 的核 心任务 。在校本 研修中. 教师 通过 自我反 思 。 不 断 审视 和分析教学过 程 . 不 断调整和完 善教学 为 主的模式受到 了挑战 .一系列新的矛 盾相继 出现 。 对此 , 政府在履行公共服务 方法 , 不 断提 高教育 教学 质 量 : 通 过 同 伴 互助和专 家引领 . 不断学习 和积 累教 学经验 .不断解 决教学 中的实际 问题 . 不断充实 、 强化专业 理论 和技 能。教师 作 为研究 的主体 . 对教 学生活持续 不断 职能 .加大投入 ,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 件. 广 泛实行免 费职业教 育 , 提供 良好的 宏观环境之外 . 改变 发展方式 . 走 内涵发 展道路是 国家层 面对职业教育的宏观要 守 旧经验的窠 臼里不 能 自拔 : 没有基 于 研究 的教学 ,很 容易形成 一种惯 性 、 惰 性 .从 而使教学 活动失去应 有 的新 意 。 只有进行 研究 . 才能不 断改变教 学的行 为、 状态、 习惯 , 不 断提 升教 学 的品 质 , 求, 也是职业学校 的必然选择 。 校本研修 是 中职学校在竞争 中促 内涵 、 求生存 、 图 发展 、 做强做优 的重要 战略选择 , 值得我 们高度关注 和深入研究 一地体 验 、 感 悟与发现 , 使教学 与研究 “ 共 生互 补 ” . 成为 同一 过程 的两 个方面 . 形 从而使教学始终 富有生机 、 充满活力。 成 了教师成长 的一种强驱动力 。 二、 校本研修 的范 围和误 区 1 . 校本研修 的范围 校本研 修 是 推进学 校 教 育教 学改 革和发展 的需要 中职学校 的校本研修 基于 “ 优师 强校 ” 的办学理念 。信息化 时 代. 职 业学 校无 不在 机 遇 、 挑 战与 可能 、校本研修 是实现 中职 内涵发 展 的 重 要 策 略 之 一 1 . 校 本 研 修 的 内涵 建 设 校本研修 的范 围涉及 办学理念 、 制 度管 理 、 课程 设置和建设 以及教学 活动 校本 研 修是 “ 以校 为本 的 教学 研 究” 的简称 . 英文是 “O n s c h o o l ” . 意思 是 性之 间 寻求 生存 , 在动 态多 变性 、 差 异 性、 特 殊性 和复 杂性 中寻找规 律 , 在科 的各 个方面和 各种环节 。在 策略上 . 是 对 教育 教学 技术 、 方法、 技 巧 的学 习和 审视 。 是教 育理念 、 办学思路 、 管理 策略 的碰 撞 和升华 . 是正 视实践 问题 . 追 寻 基 于学校 、 为 了学校 、 在学校 中。校本研 修 有着 明确 的 目标定 位 . 即“ 学校 是 基 地, 教师 是主体 。 问题是 载体 , 发展是 根 本” 。校本研修 的核心 是 以教 育教学 为 中心. 以促 进学生 发展和教 师发展 为 目 研 中获得发展 。就每个学 校而言 . 在发 展定位 、 发展课 题 、 专 业设置 的特色 性 、 特色专业 建设 、 人才培养 模式和方 法 以 及教 师 的教 育理 念 、 教学 方法 、 教学 手 段、 教 育技术能 力水平适 应度等方 面都 存在差异 。教师处 于教育教学 第一 线 . 扮演 着改 革成 果 的践行 者 和教 育改 革 的实践者 双重角 色 。他们勇 于创新 、 敢 答案 。 探求 规律 . 是教 师的 专业 发展 在 教学 实践 、 教 学反思 中不 断循 环发 展的 过 程 .是 沟通 教育 理想 和学 生 发展 的 “ 桥” 。研究 范围主要有 : 标 校本研修与传统教学研究 的最大区 别是 : 教研 的 重心 下移 到 了学校 , 是一 ①中职教育的基本问题。 如办学模 式是学校 自主办学 、 企业办学 还是校 企 种“ 从学校 中来 、 到学校 中去” 的研究 活 动. 研 究 的起 点是解决 教育教学 实践过 程 中的问题 . 研究 的最 终 目的是 促进 学 生发展 、 教 师发展和学 校发展 。校本研 修对课 改而 言 . 是保 障新课程改 革 向纵 深发 展 的关 键环 节 : 对教 师 而言 。 是促 进教师 专业化成 长与发展 的有效途 径 : 于实 践 . 探 索职业 教 育规 律 . 解决 教 学 实践 中的问题 . 有效地推进 了学校教 育 教学 的改革和发展 。 合作办学 : 培养 目标是 以就业 为导 向还 是 以升 学为导 向: 课程与教学 改革是 实 践教学还 是理论教学 :在 学生观 上 . 是 如何看待 学生和学 生的发展 的 : 在教 师 校本 研修 . 是引领教 师专业发展 和 骨干教师培养的需要 。 新课 改标 准对 教 观上 . 是如何看待 教师管理和 教师专业 成长 的 ; 在教 师发展上 , 如何理解 教书 、 育人 、 育 己与 教科 研 的关系 : 如 何 理解 办学 质量评 定标 准 以及学 历证 书 与资 格证 书的关 系等 师专业 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专业课 程 面向实践 .注重 动手操作 能力 培养 . 教 对 学校 而言 。 是 保持和创新 办学 特色 的 重要 支撑 2 . 校 本 研 修 对 实现 中职 学校 内涵 发 展 的 重 要 意 义 师应 具备较 高的专业知识 水平 、 较强 的 专业 应用能力 和与时俱进 的创新能 力 因此 . 加快 “ 双师 型 ” 教 师培 养 和引 进 . 引领 教师 专业 成 长和 骨干 教师 培 养是 ②职业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 在办 学 定位 上 .就 业导 向 与升 学需 求之 间 校本 研修 是 教学 改 革持 续发 展 的 河 南 教 育 . 2 0 1 3 . 6  ̄ 南教育.一 叛曩l 较市研修 的平 衡 关 系 问题 , 面 向市 场 、 社会 、 学 走人以下误 区: 研 究 背 景 上 过 于 满 足 以 往 的 现 成 至危 险性 2 . 校 本研修 成 果与 实践结合 . 才有 生命 力 生 的多样 化需 求探 索 : 培 养 目标 上 , 中 高 职专业 建设 的对 接 、 相 似 与相异 . 一 次就 业与 多次 就业 、 职业 生涯 发展 、 学 历教 育 与综合 职 业能 力 的有机 整合 问 题, 软技能 、 核心能力 、 关键 技 能 的培 养 问题 : 文化基 础课 的地 位 、 功能 的重 经 验 .对 现 实问题 不作 深入 的分析 研 究, 照抄照搬 结论 ; 过分追求理 论成果 . 与 实际 问题 脱节 , 架 空研 究 : 脱 离实 践 土壤 , 研究 结论不适用 于 日常工 作的改 善: 脱 离原 有 积 累 . 在研究 者不 熟悉 的 校本 研 修 成 果 在 实 践 中应 用 . 可 以加 大教师 间信 息交 流 、 分享. 升值 研 究、 实践 经验 . 营造教 师集 体 内部 的专 业 争论 、学 术对 话和 学术批 评 的 文化 新 定位 问题 等 领域做无用功 研 究方法 上演绎 多于归纳 . 从理论 到 理论 , 实践操作性 不强 ; 不深入实 际 . 气 氛 .在争 论和 碰撞 中把教 科研 成 果 转 化 为指导 教科 研 的新思路 .转 化 为 认 识 和掌握 理论 研究 和经 验 总结 的 内 在 规律 , 反过来 再 指导 实践 . 形 成一 种 开放性 的 系统 和理性 的力 量 .达 到校 ③职业教育工作中的实践困惑。 包 括学生 、 教师 、 专业 、 课程 、 教材 、 教学 、 实 训 环境 ( 教学工 厂 ) 、 评价 机 制 、 校 企合 作、 教学 工厂 、 教科研 、 教育 保 障 、 市场 开发 、 招 生就业等 。在外部要求 与 自身 条 件之 间 .在用 人单 位与 学 生发 展之 间, 在学生实际与教学实践之 间 . 在“ 应 为” 与“ 难为 ” 之间如何作为等 做 表面文章 . 不是工作 生活 中的切身感 受。 研 究态 度 上盲 目跟 风 .紧 跟 “ 热 点” 、 “ 重点 ” 做研究 ,自我体验不深 : 搞 理 本研 修 的理想境 界 如果 科研 成 果不 与实 践结合 .必 然会 脱离 校本 研修 的 论 崇拜 . 无视 自我 困惑和实 践亮点空 发 感慨 . 胡 乱 拼凑 , 缺 乏 问题 的逻辑 起 点 与主线 ; 缺少结构 , 无序堆 积材料 : 缺少 方 向, 失去 生命 力 3 . 理 论 与 实 践相 互依 存 . 同生 共 长 ④职业学校发展中的现实课题。 招 生与就业是 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学 科研 的 观点 和理论 需要 运 用科 学 的方 法到 实践 中去 检验 、 证明 . 而 方法 本身 又必 须与理论相统 一 . 也 需要在 实 践运用 中得到验证 、 补充 和发 展。理论 为经验性 研究提供方 向和指导 . 经 由方 法 的 研 究 获 得 改 善 。理 论 、 方法 、 实践 三 方法, 无依据和无事实地呈现资料 。 三、 校 本 研 修 成 果 的转 化 应 用是 实 现 中 职 内涵 发 展 的 关 键 校与企业 的关系是融 合还是貌合 神离 7 如何进行专 业建设 的调整 、 优 化 以及 特 色、 品牌 的探索和建设 ?在校本课程 、 校 本教材建设方面教师是如何介入 的?实 训基 地 ( 环 境配 套 ) 的建 设模 式是 校 内 结 题 .并不 意 味着 课题 研究 的结 束, 而应该成 为课 题研究 的一个新 的开 始. 是 推广其科研 价值 的起 点和必然 归 宿。 充分树立课题研究 的推 广和运用 意 者相互依 存 、 相互影 响 、 相 互制 约 、 相互 作用 , 是一种 同生共 长 的关 系 教育理 论 的本原 是实践 . 最终要能够 有效地 指 与校外建设 还是资源共享?评价机 制如 何进行动 态化 、 过程性评 价?课堂教 学 中如何进 行教研活 动 、 听说 评课?还 有 不 同类型 的课 程 ( 文 化课 、 专业 课 ) 、 不 同阶段 的教 师 ( 如青 年 教师 、 老教 师 ) 、 不 同来 源 的合作 ( 来 自学 校 、 企业 ) 、 不 同场 域 的研 究 ( 教师 、 教 研组 、 学 术 团 队) … …都需 要不 同的研 究主体从 不 同 的研究角度 出发进行探究 2 . 校 本 研 修 的误 区 识. 真正把校本研 究成果运 用到实 际的 工作 中去 .解 决教学 实践 中的问题 . 有 效提升 教育教学 质量 . 推进 中职学校 内 导教育实践 在信 息 网络 时代 . 职业 学校在教 学 内容 、 教学 模式 、 教学研 究等 方 面都 需 要相应 的变革 . 变 革 成 功 与 否 在 很 大 程 涵发展 , 而 不是将研 究成果束之高阁 1 . 校 本研修 成 果运 用于 实际工 作 . 可 以验 证研 究 对 象 的 校 本 性 、 选 题 的 针 度 上取 决于 教师 对其 实践 活动 的审 视 研究 和实践反思 质量 。教师在 教学 、 教 研过 程 中不 断地 进行实践 、 反思 、 研究 , 并将 反思 、 研究 的结果运 用在实 际工 作 中进行 检验 . 是 重构 教学 实践 . 提高 教 育 教学质量 的需 要 . 是教师专业 发展 的 需要 . 是学 校 内涵建设 的关键 校 本研 对性 、 过程 的科 学性 以及理论推 广的可 行 性 在研 究 成 果 与 实 际 工 作 结 合 中 , 研 究者 依据 一定 的价 值取 向对 这些 理 论 和方 法 进行 验 证 和 回溯 性 研 究 . 使 校本研修 的理念是 “ 基 于学校 、 为 了学 校 、 在学校 中” , 是 给学校发 展 中存 在 的 问题提 供对 策 、 依据, 以供 校 长作 原 始经 验处 于不 断 被审视 、 被修 正 、 被 强 化 和否 定 的思维 加工 中 . 去粗 取精 . 为决 策参考 . 供有关 部 门和教 师作 为工 作 指导 因此 . 研究 者要 明白 自己 的研 究 优势和基 本立场 。 是依据 自己的研究 积累— —个 人立场 . 或是依据 自己的专 修只有在不 断地研究 、 运用 、 反思 中 , 才 能升华成 “ 教 学实践一 问题 一研 究一反 思一 新 的教 学 实践一新 的 问题一再 研 究一再反思一再新 的教学 实践 ” 循 环 往 去伪存 真 .从感 性认 识一 次 次上 升 到 理 性认 识 .从 局部 经验发 掘 其普 遍意 义 .并 将 其转 化为 教师 科学 的 教育 行 业和工作 经历—— 实践立场 . 或是 依据 对学 校 工作 的关 注和 困惑—— 校本 立 为 。科 学是靠 实践发展 起来 的 , 教 育科 学 也只有 靠 实践 才能 发展 .不 经过 实 复、 螺 旋上 升 的完整 的过 程 , 这 是校 本 研修 的本源和灵魂 。● ( 责编 王鹏 飞 ) 场. 来发现 问题 、 选 择相关 主题 的 , 避免 验 就推 广 的制 度和方 法 带有盲 目性甚 20 1 3 . 6 ’ 河南 教育. 职 成 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