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史论文-针灸学

讓歷史告訴未來

針灸學,是中國醫學中的重要學科之一,是中華民族在與疾病鬥爭中創造出來的極為合理的醫療方法。它的發展歷史可以折射出中國對世界影響的變化。它發源於中國,現在正在向國外流傳,當前已經成為世界醫學的的重要組成部分。

針灸術,是由“針”和“灸”兩種治法組成的。它是通過針刺和艾灸調整經絡臟腑氣血的功能,從而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針灸這門科學是一門高深的學科。它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時期。

針灸醫學最早見於二千年多前的《黃帝內經》一書。《黃帝內經》說:“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術,其中詳細描述了九針的形制,並大量記述了針灸的理論與技術。兩千多年來針灸療法一直在中國流行,並傳播到了世界。而針灸的出現,則更早。

遠古時期,人們偶然被一些尖硬物體,如石頭、荊棘等碰撞了身體表面的某個部位,會出現意想不到的疼痛被減輕的現象。古人開始有意識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塊來刺身體的某些部位或人為地刺破身體使之出血,以減輕疼痛。古書上曾多次提到針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針,稱為砭石。這種砭石大約出現於距今8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相當於氏族公社制度的後期,人們已掌握了挖制、磨制技術,能夠製作出一些比較精緻的、適合於刺入身體以治療疾病的石器,這種石器就是最古老的醫療工具砭石。人們就用“砭石”刺入身體的某一部位治療疾病。砭石在當時還更常用於外科化膿性感染的切開排膿,所以

又被稱為針石或石。《山海經》說:“有石如玉,可以為針”,是關於石針的早期記載。中國在考古中曾發現過砭石實物。可以說,砭石是後世刀針工具的基礎和前身。至秦漢時期,針具已由石針、骨針、竹針而逐步發展成為金屬針。金屬針具發展到現在,經歷了銅、鐵、銀、合金及不銹鋼針具等階段。針具的改革,擴大了針刺治療範圍,提高了治療效果,促進了針灸術的發展。

灸法產生於火的發現和使用之後。在用火的過程中,人們發現身體某部位的病痛經火的燒灼、烘烤而得以緩解或解除,繼而學會用獸皮或樹皮包裹燒熱的石塊、砂土進行局部熱熨,逐步發展以點燃樹枝或乾草烘烤來治療疾病。經過長期的摸索,選擇了易燃而具有溫通經脈作用的艾葉作為灸治的主要材料,於體表局部進行溫熱刺激,從而使灸法和針刺一樣,成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由於艾葉具有易於燃燒、氣味芳香、資源豐富、易於加工貯藏等特點,因而後來成為了最主要的灸治原料。

“砭而刺之”漸發展為針法,“熱而熨之”漸發展為灸法,這就是針灸療法的前身。

隨著醫療經驗的不斷積累,人們逐漸發現很多可以治療某些疾病的特定腧穴,使其由最早的“以痛為腧”逐漸得以定位和定名;在腧穴不斷增加的基礎上,根據腧穴的主治作用,結合針刺效應和古代的解剖學知識,古代醫家在臨床實踐中發現和認識到人體有一個經氣運行的完整結構——經絡系統。通過不斷總結、實踐,將腧穴、經絡從理論上系統化,形成了經絡學說。經絡學說及其他中醫理論的形成

使針灸成為中醫一門獨立的學科。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為我們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眾多的有關針灸的記載讓後人們更好的瞭解和學習了針灸學並把它發揚光大。《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經典著作,全面而又系統地闡述了陰陽五行、臟腑經絡腧穴、診法病機、法療原則、刺灸方法及其適應證和禁忌證等。其中又以《靈樞》所論述的針灸內容尤為詳盡,故有《針經》之稱。《黃帝內經》為針灸學術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難經》在經絡、腧穴及針灸等方面對《內經》作了補充。東漢著名醫學家張仲景的《傷寒論》,成功地把針灸和針藥結合治療外感病納入了他所創立的辨病辨證論治體系,使針灸臨床治療得以提高到一個新的水準。晉代皇甫謐《針灸甲乙經》是我國第一部針灸學專著,也是繼《黃帝內經》之後,對針灸醫學的又一次總結,在針灸學發展史上起了承前啟後的作用。唐代孫思邈著《千金要方》發明了同身寸取穴法,肯定了阿是穴的作用。據《唐書·百官志》記載,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在國家醫療和教學機構“太醫署”中設有針博士、針助教、針師等職,專門從事針灸教學和醫療工作。宋代王惟一編選了《新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並鑄成針灸銅人模型兩個,是世界上最早的立體針灸模型,開創經穴模型直觀教學之先河。明代是針灸學發展昌盛時期,針灸著作較多,而《針灸大成》是這些著作中的一顆明珠,它是楊繼洲在家傳《衛生針灸玄機秘要》的基礎上,彙集經典著作、歷代醫家精華及本人經驗而寫成的。該書是繼《針灸甲乙經》之後又一次總結性的針灸著作,至今仍然是針灸臨床參考

書之一。

可以說針灸學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勤奮的結晶。針灸學的產生以及以後的發展,對世界醫學的發展與進步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它開拓了一種新的治癒疾病的思路,豐富了醫學的內容。對現在的世界醫學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

鴉片戰爭以後到民國的100多年間,由於反動統治者和侵華帝國主義者的歧視和扼殺,針灸日趨衰落,只在民間流傳使用。針灸學看似前途晦暗了。其實不然,既然針灸學在過去有那麼輝煌的成就,它的未來又怎麼會灰暗呢?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促進了針灸醫學的復興和繁榮。針灸教育事業也有了迅速的發展。為了便於開展學術交流,1979年成立了中國針灸學會。在臨床方面,針灸對內、外、婦、兒等科100多種病徵有較好和很好的療效,尤其對心腦血管疾病、膽道結石、細菌性痢疾、乳腺增生等疾病的研究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績。1958年針刺麻醉開始用於臨床,為麻醉方法增加了新的內容,推動了針灸醫學的深入研究。由是,針灸學的研究工作也從對臨床的治療經驗的總結發展到開展實驗研究,從觀察針灸對各器官功能的影響而深入至針麻、針刺鎮痛機理的研究,並在經絡現象、經絡實質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近年來對針刺手法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成績。

現在,針灸醫學得到了全面復興、科學飛躍,並在全世界範圍內迅速普及。我國的醫學科學工作者在繼承古代針灸學成就的基礎上,還開展了電針、耳針、磁穴等療法,其臨床治療範圍不斷擴大,

可治病症達300多種。針灸學正在日益成為一門獨立的醫學部類。另外,針刺麻醉術的研究以及應用也印證了針灸學的發展與進步。它是在祖國醫學經絡學說和針灸止痛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該方法首創於1958年,多年來成功的應用於100餘種大小手術。50年來我國對針灸針麻作用原理的不斷研究,促使我國在生理、生化與形態學的研究方面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針麻既是中西醫結合的產物,又是我國醫學科學工作者利用現代科學知識和方法提高祖國醫學遺產的典型例證。

針灸在南北朝時期就開始東傳朝鮮、日本等國,13世紀以前,通過“絲綢之路”逐漸西行,對阿拉伯醫學等曾有一定的影響。近年來在國際上掀起了一股持久不衰的“針灸熱”。1984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官員中島宏宣佈:“針灸醫學已成為世界通行的一門新的醫學學科。”並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成立了國際針灸培訓中心。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籌備委員會於1984年8月在北京成立,1987年11月在中國舉行了成立大會。傳統的針灸療法已經走向世界,為人類的衛生保健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中國的針灸正在為世界人民造福。

法國是引入、研究、應用針灸最多、最早的國家,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了,可稱為歐洲的首位。法國很早就成立了較完整的針灸教學機構和學術團體,並辦有多種中醫及針灸的刊物。在美國針灸師過去很受排斥,近年卻發生很大變化。政府把它列入國家的研究計畫之內,並撥款資助。前蘇聯對針灸的療效早已確認。前蘇聯保健部曾

發出指令,要醫務人員對針刺的理論進行深入研究,要求各地和加盟共和國的診所以及工業中心的大門診部,都設立針灸治療室。並多次派留學生來我國學習針灸療法。

實際上,在英國、德國、加拿大、奧地利、瑞士、希臘等國家,針灸的研究和應用都是十分活躍的。此外,泰國、越南、印度、匈牙利、捷克、波蘭、義大利、丹麥、阿根廷等許多國家都有針灸醫師或針灸學校,從事針灸療法的研究和應用。

有的外國報刊評論說:“世界已經進入了針灸時代”。目前,針灸醫學已經由它的故鄉——中國,沖出亞洲,走向世界,它將和現代醫學並駕齊驅,為全人類的健康繁衍作出貢獻。針灸的發展與繁榮見證著中國的發展與繁榮,中華民族的復興與昌盛。讓歷史告訴未來,我們的國家正在不斷的強盛!

讓歷史告訴未來

針灸學,是中國醫學中的重要學科之一,是中華民族在與疾病鬥爭中創造出來的極為合理的醫療方法。它的發展歷史可以折射出中國對世界影響的變化。它發源於中國,現在正在向國外流傳,當前已經成為世界醫學的的重要組成部分。

針灸術,是由“針”和“灸”兩種治法組成的。它是通過針刺和艾灸調整經絡臟腑氣血的功能,從而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針灸這門科學是一門高深的學科。它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時期。

針灸醫學最早見於二千年多前的《黃帝內經》一書。《黃帝內經》說:“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術,其中詳細描述了九針的形制,並大量記述了針灸的理論與技術。兩千多年來針灸療法一直在中國流行,並傳播到了世界。而針灸的出現,則更早。

遠古時期,人們偶然被一些尖硬物體,如石頭、荊棘等碰撞了身體表面的某個部位,會出現意想不到的疼痛被減輕的現象。古人開始有意識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塊來刺身體的某些部位或人為地刺破身體使之出血,以減輕疼痛。古書上曾多次提到針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針,稱為砭石。這種砭石大約出現於距今8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相當於氏族公社制度的後期,人們已掌握了挖制、磨制技術,能夠製作出一些比較精緻的、適合於刺入身體以治療疾病的石器,這種石器就是最古老的醫療工具砭石。人們就用“砭石”刺入身體的某一部位治療疾病。砭石在當時還更常用於外科化膿性感染的切開排膿,所以

又被稱為針石或石。《山海經》說:“有石如玉,可以為針”,是關於石針的早期記載。中國在考古中曾發現過砭石實物。可以說,砭石是後世刀針工具的基礎和前身。至秦漢時期,針具已由石針、骨針、竹針而逐步發展成為金屬針。金屬針具發展到現在,經歷了銅、鐵、銀、合金及不銹鋼針具等階段。針具的改革,擴大了針刺治療範圍,提高了治療效果,促進了針灸術的發展。

灸法產生於火的發現和使用之後。在用火的過程中,人們發現身體某部位的病痛經火的燒灼、烘烤而得以緩解或解除,繼而學會用獸皮或樹皮包裹燒熱的石塊、砂土進行局部熱熨,逐步發展以點燃樹枝或乾草烘烤來治療疾病。經過長期的摸索,選擇了易燃而具有溫通經脈作用的艾葉作為灸治的主要材料,於體表局部進行溫熱刺激,從而使灸法和針刺一樣,成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由於艾葉具有易於燃燒、氣味芳香、資源豐富、易於加工貯藏等特點,因而後來成為了最主要的灸治原料。

“砭而刺之”漸發展為針法,“熱而熨之”漸發展為灸法,這就是針灸療法的前身。

隨著醫療經驗的不斷積累,人們逐漸發現很多可以治療某些疾病的特定腧穴,使其由最早的“以痛為腧”逐漸得以定位和定名;在腧穴不斷增加的基礎上,根據腧穴的主治作用,結合針刺效應和古代的解剖學知識,古代醫家在臨床實踐中發現和認識到人體有一個經氣運行的完整結構——經絡系統。通過不斷總結、實踐,將腧穴、經絡從理論上系統化,形成了經絡學說。經絡學說及其他中醫理論的形成

使針灸成為中醫一門獨立的學科。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為我們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眾多的有關針灸的記載讓後人們更好的瞭解和學習了針灸學並把它發揚光大。《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經典著作,全面而又系統地闡述了陰陽五行、臟腑經絡腧穴、診法病機、法療原則、刺灸方法及其適應證和禁忌證等。其中又以《靈樞》所論述的針灸內容尤為詳盡,故有《針經》之稱。《黃帝內經》為針灸學術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難經》在經絡、腧穴及針灸等方面對《內經》作了補充。東漢著名醫學家張仲景的《傷寒論》,成功地把針灸和針藥結合治療外感病納入了他所創立的辨病辨證論治體系,使針灸臨床治療得以提高到一個新的水準。晉代皇甫謐《針灸甲乙經》是我國第一部針灸學專著,也是繼《黃帝內經》之後,對針灸醫學的又一次總結,在針灸學發展史上起了承前啟後的作用。唐代孫思邈著《千金要方》發明了同身寸取穴法,肯定了阿是穴的作用。據《唐書·百官志》記載,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在國家醫療和教學機構“太醫署”中設有針博士、針助教、針師等職,專門從事針灸教學和醫療工作。宋代王惟一編選了《新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並鑄成針灸銅人模型兩個,是世界上最早的立體針灸模型,開創經穴模型直觀教學之先河。明代是針灸學發展昌盛時期,針灸著作較多,而《針灸大成》是這些著作中的一顆明珠,它是楊繼洲在家傳《衛生針灸玄機秘要》的基礎上,彙集經典著作、歷代醫家精華及本人經驗而寫成的。該書是繼《針灸甲乙經》之後又一次總結性的針灸著作,至今仍然是針灸臨床參考

書之一。

可以說針灸學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勤奮的結晶。針灸學的產生以及以後的發展,對世界醫學的發展與進步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它開拓了一種新的治癒疾病的思路,豐富了醫學的內容。對現在的世界醫學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

鴉片戰爭以後到民國的100多年間,由於反動統治者和侵華帝國主義者的歧視和扼殺,針灸日趨衰落,只在民間流傳使用。針灸學看似前途晦暗了。其實不然,既然針灸學在過去有那麼輝煌的成就,它的未來又怎麼會灰暗呢?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促進了針灸醫學的復興和繁榮。針灸教育事業也有了迅速的發展。為了便於開展學術交流,1979年成立了中國針灸學會。在臨床方面,針灸對內、外、婦、兒等科100多種病徵有較好和很好的療效,尤其對心腦血管疾病、膽道結石、細菌性痢疾、乳腺增生等疾病的研究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績。1958年針刺麻醉開始用於臨床,為麻醉方法增加了新的內容,推動了針灸醫學的深入研究。由是,針灸學的研究工作也從對臨床的治療經驗的總結發展到開展實驗研究,從觀察針灸對各器官功能的影響而深入至針麻、針刺鎮痛機理的研究,並在經絡現象、經絡實質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近年來對針刺手法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成績。

現在,針灸醫學得到了全面復興、科學飛躍,並在全世界範圍內迅速普及。我國的醫學科學工作者在繼承古代針灸學成就的基礎上,還開展了電針、耳針、磁穴等療法,其臨床治療範圍不斷擴大,

可治病症達300多種。針灸學正在日益成為一門獨立的醫學部類。另外,針刺麻醉術的研究以及應用也印證了針灸學的發展與進步。它是在祖國醫學經絡學說和針灸止痛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該方法首創於1958年,多年來成功的應用於100餘種大小手術。50年來我國對針灸針麻作用原理的不斷研究,促使我國在生理、生化與形態學的研究方面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針麻既是中西醫結合的產物,又是我國醫學科學工作者利用現代科學知識和方法提高祖國醫學遺產的典型例證。

針灸在南北朝時期就開始東傳朝鮮、日本等國,13世紀以前,通過“絲綢之路”逐漸西行,對阿拉伯醫學等曾有一定的影響。近年來在國際上掀起了一股持久不衰的“針灸熱”。1984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官員中島宏宣佈:“針灸醫學已成為世界通行的一門新的醫學學科。”並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成立了國際針灸培訓中心。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籌備委員會於1984年8月在北京成立,1987年11月在中國舉行了成立大會。傳統的針灸療法已經走向世界,為人類的衛生保健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中國的針灸正在為世界人民造福。

法國是引入、研究、應用針灸最多、最早的國家,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了,可稱為歐洲的首位。法國很早就成立了較完整的針灸教學機構和學術團體,並辦有多種中醫及針灸的刊物。在美國針灸師過去很受排斥,近年卻發生很大變化。政府把它列入國家的研究計畫之內,並撥款資助。前蘇聯對針灸的療效早已確認。前蘇聯保健部曾

發出指令,要醫務人員對針刺的理論進行深入研究,要求各地和加盟共和國的診所以及工業中心的大門診部,都設立針灸治療室。並多次派留學生來我國學習針灸療法。

實際上,在英國、德國、加拿大、奧地利、瑞士、希臘等國家,針灸的研究和應用都是十分活躍的。此外,泰國、越南、印度、匈牙利、捷克、波蘭、義大利、丹麥、阿根廷等許多國家都有針灸醫師或針灸學校,從事針灸療法的研究和應用。

有的外國報刊評論說:“世界已經進入了針灸時代”。目前,針灸醫學已經由它的故鄉——中國,沖出亞洲,走向世界,它將和現代醫學並駕齊驅,為全人類的健康繁衍作出貢獻。針灸的發展與繁榮見證著中國的發展與繁榮,中華民族的復興與昌盛。讓歷史告訴未來,我們的國家正在不斷的強盛!


相关文章

  • 郑魁山成才之路
  • 主要学习工作简历: 郑魁山教授,1918年12月生于河北省安国县的针灸世家.从16岁随父著名针灸专家郑毓琳先生学医,系统学习了<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等中医经典.20岁时学成行医于安国.保定等地 ...查看


  • 脑卒中后抑郁症及其临床治疗概况
  • ・298'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第4卷第4期worldJoumal 0f Int89raledTraditional∞dwestem Medicine2009,V.1.4.No.4 ・综述・ 脑卒中后抑郁症及其临床治疗概况 王朝强王 ...查看


  • 中医美容方法在延缓皮肤衰老方面的作用(1)
  • 中医美容方法在延缓皮肤衰老方面的作用 蒋文波陈伟峰孙炜(南京中医药大学210046) 摘要:抗衰老研究已经成为21世纪国际医学研究中的热点前沿之一,这就迫切 要求对抗衰老方法的研究,以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美容的追求.衰老是人类生命 过程中必 ...查看


  • 针刺对脑葡萄糖代谢和功能的影响
  • 上海针灸杂志年月第卷第期, +, 文章编号! " ##$%#&$'() ##" *#" %###+%#+ , 临床研究, 针刺对脑葡萄糖代谢和功能的影响 李 霁-董竞成-左传涛-魏薇-管一晖-赵复旦大学 ...查看


  • 针灸减肥查重10%
  •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本科毕业论文 针灸减肥优秀论文查重10% 题 目:针灸方药并用减肥临床疗效与思考 姓 名: 夏先 指导老师: 蔡国伟 学 号: [1**********]8 专 业: ...查看


  • 健康与疾病论文
  • 感知中医 一.摘要 由于我自己平时比较关注养身,也很注意身体健康,但对于这些了解的不多,自己想多知道一些相关方面的内容.所以这学期选了<健康与疾病>这门课,上了后觉得真的很有益,对平时生活和健康能给很多指导. 这门课是由医学院开 ...查看


  • 康复医学概论论文
  • 浅谈针刺治疗对小儿脑瘫的康复作用 [摘要] 脑瘫指从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以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伴发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痈等并发障碍.针灸一直是治疗小儿脑瘫的主要方法之一,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脏 ...查看


  • 推拿对一次性离心运动后延迟性肌肉酸痛的影响
  • 推拿对一次性离心运动后延迟性肌肉酸痛的影响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熊英, 吴云川, 金宏柱, 顾一煌, Xiong Ying, Wu Yun-chuan, Jin Hong-zhu, GuYi- ...查看


  • 24-术后尿潴留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 中华护理杂志2005年3月第40卷第3期 223 术后尿潴留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沈曲 李峥 术后尿潴留是指膀胱内充满尿液但不能自行排出的症状,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如手术后8h内患者不能排尿而膀胱尿量大于600mlu],或者患者不能自行有效排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