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的崛起]读后感 2

《大国的崛起》读后感

在大一的时候看过了《大国崛起》,并不完整的看了一下。当时只是觉得很有意思,了解很多以前并不知道的东西。可是,那个时候毕竟太小了太幼稚了,还没有能够去想能够从中得到什么启发。或者说,如果非要想出些什么东西来,是超越我的那个时期的。

这个学期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老师为我们放了《大国崛起》系列的一些片子,于是又回想起来了这部片子。课余时间自己又抽空看了一下。

从我们整个星球的历史来看,看现在为止还未曾有一个物种能够永久的居于统治性或者主导性的地位。从人类历史来看也没有一个种族、民族、国家,一种文明、文化能够在贯穿整个历史的进程中居于不可震动的统治地位。盛极而衰的法则可谓屡试不爽。

“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它的名字叫美利坚合众国,也被称作美国。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短短两百多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的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将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这是《大国崛起》中关于美国的开场白。却也很好的将美国的崛起概况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一个大国的崛起要有独立的主权,要有人才,要有法律,要有教育,还有创新与民族精神。

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摆脱英国统治的独立运动。这场声势浩大的独立运动之所以爆发,与英国的高压统密切关联,而且与北美13个殖民地自身的情势发展这一内因也紧密相连。那么,北美13个殖民地具备了什么独立的内在根据呢?首先,北美在经济上具备了强大的实力,为北美社会的独立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次,各殖民地自治权不断增大。第三,1763年以后,北美居民对于自身的防卫能力有了充足的信心。北美独立运动成功后,又发起了从东向西、横跨北美大陆的拓殖运动,史称“西进运动”。“西进运动”并不仅仅是领土扩张,也包含着经济开发,包括农业扩张、交通革命、工商业发展、城市化进程等。独立北美运动有力的推动了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兴起。

无疑美国是一个有着各方面人才的国度,它拥有四个非常了不起的总统,分别是创建国家的领袖乔治·华盛顿、起草了《独立宣言》的托马斯·杰克逊、解放了黑奴的亚伯拉罕·林肯以及带给美国稳定的西奥多·罗斯福。这些杰出的政治家在美国的独立解放、稳定和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现在的美国还存在着种族歧视但是第一任黑人总统的诞生似乎又的一次证明了美国以其独特的名族魅力,正在向世人说:世界第一的位置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美国同样拥有出色的发明家和企业家,在欧洲掀起工业革命的时候,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它日后走进千家万户,开创了一个时代;福特发明了流水线,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塞缪尔·施莱特引进的纺织机拉开了美国早期工业革命的序幕。

美国同样拥有开创世纪先河的法律,联邦宪法制定者不惜笔墨,对立法权的组织、分配和运作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大书特书,甚至将在后来其他国家宪法制度中的似乎属于议会内部议事规则的规范,也不厌其烦加以精心构筑费城制宪者对国家权力的组织和运作程序的设计,真正是精雕细刻,用心良苦。表现在宪法文本上,与其说它用词简约,毋宁说它在实体规则上适可而止,而在程序规则上字斟句酌,绸缪唯恐不周。因此,才有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占全文篇幅一半以上的精细而复杂的国会会议规则体系。在华盛顿的组织下召开了制宪会议,总统制共和国首开先例,并且让美国拥有了自己的宪法,界定了个人州政府以及联邦在经济

运行之间的分工,使得各种分工都明晰化,且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解放了黑奴,签署的《宅地法》让更多的人拥有土地,让更多的人拥有解决生计的机会。

美国早在是英国殖民地时就对教育非常重视,到1775年,英属13个殖民地人口不过260万,但已仿效英国牛津、剑桥等大学创办了哈佛、耶鲁等9所学院,教育环境甚至都强过今天的北京市。 殖民地时期的初等教育相当发达。

据统计,1870-1940年,美国人口增加了3倍,而中学生则增加了90倍。当时的口号是:“中等教育为所有适龄青年敞开大门“,到1918年时美国高中已发展到2万多所,而12亿人口大国的中国到1998年才有1万多一点的高中。由此可见,美国的高效率、高技术、高产出靠的是科技,靠的是先进的教育。今天,美国基础教育的方法在杜威式教育法的基础上几经改进,教育的口号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各州都将40%的税收用于教育。上世纪80年代垄断着大约70%左右的专利发明,70%以上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奥运会奖牌总数第一。

美国的成立比我们要晚几千年,而且一开始还是英国的殖民地,但是他们向往自由,并懂得去为之争取,为之奋斗,有句话说:“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他们最终成功了。他们崛起之路看似不长,但是同样透露了其艰辛与不易,今天回看美国的崛起,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有很多,我们应自觉地学习。

09中师二班 潘婷

[1**********]

《大国的崛起》读后感

在大一的时候看过了《大国崛起》,并不完整的看了一下。当时只是觉得很有意思,了解很多以前并不知道的东西。可是,那个时候毕竟太小了太幼稚了,还没有能够去想能够从中得到什么启发。或者说,如果非要想出些什么东西来,是超越我的那个时期的。

这个学期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老师为我们放了《大国崛起》系列的一些片子,于是又回想起来了这部片子。课余时间自己又抽空看了一下。

从我们整个星球的历史来看,看现在为止还未曾有一个物种能够永久的居于统治性或者主导性的地位。从人类历史来看也没有一个种族、民族、国家,一种文明、文化能够在贯穿整个历史的进程中居于不可震动的统治地位。盛极而衰的法则可谓屡试不爽。

“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它的名字叫美利坚合众国,也被称作美国。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短短两百多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的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将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这是《大国崛起》中关于美国的开场白。却也很好的将美国的崛起概况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一个大国的崛起要有独立的主权,要有人才,要有法律,要有教育,还有创新与民族精神。

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摆脱英国统治的独立运动。这场声势浩大的独立运动之所以爆发,与英国的高压统密切关联,而且与北美13个殖民地自身的情势发展这一内因也紧密相连。那么,北美13个殖民地具备了什么独立的内在根据呢?首先,北美在经济上具备了强大的实力,为北美社会的独立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次,各殖民地自治权不断增大。第三,1763年以后,北美居民对于自身的防卫能力有了充足的信心。北美独立运动成功后,又发起了从东向西、横跨北美大陆的拓殖运动,史称“西进运动”。“西进运动”并不仅仅是领土扩张,也包含着经济开发,包括农业扩张、交通革命、工商业发展、城市化进程等。独立北美运动有力的推动了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兴起。

无疑美国是一个有着各方面人才的国度,它拥有四个非常了不起的总统,分别是创建国家的领袖乔治·华盛顿、起草了《独立宣言》的托马斯·杰克逊、解放了黑奴的亚伯拉罕·林肯以及带给美国稳定的西奥多·罗斯福。这些杰出的政治家在美国的独立解放、稳定和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现在的美国还存在着种族歧视但是第一任黑人总统的诞生似乎又的一次证明了美国以其独特的名族魅力,正在向世人说:世界第一的位置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美国同样拥有出色的发明家和企业家,在欧洲掀起工业革命的时候,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它日后走进千家万户,开创了一个时代;福特发明了流水线,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塞缪尔·施莱特引进的纺织机拉开了美国早期工业革命的序幕。

美国同样拥有开创世纪先河的法律,联邦宪法制定者不惜笔墨,对立法权的组织、分配和运作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大书特书,甚至将在后来其他国家宪法制度中的似乎属于议会内部议事规则的规范,也不厌其烦加以精心构筑费城制宪者对国家权力的组织和运作程序的设计,真正是精雕细刻,用心良苦。表现在宪法文本上,与其说它用词简约,毋宁说它在实体规则上适可而止,而在程序规则上字斟句酌,绸缪唯恐不周。因此,才有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占全文篇幅一半以上的精细而复杂的国会会议规则体系。在华盛顿的组织下召开了制宪会议,总统制共和国首开先例,并且让美国拥有了自己的宪法,界定了个人州政府以及联邦在经济

运行之间的分工,使得各种分工都明晰化,且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解放了黑奴,签署的《宅地法》让更多的人拥有土地,让更多的人拥有解决生计的机会。

美国早在是英国殖民地时就对教育非常重视,到1775年,英属13个殖民地人口不过260万,但已仿效英国牛津、剑桥等大学创办了哈佛、耶鲁等9所学院,教育环境甚至都强过今天的北京市。 殖民地时期的初等教育相当发达。

据统计,1870-1940年,美国人口增加了3倍,而中学生则增加了90倍。当时的口号是:“中等教育为所有适龄青年敞开大门“,到1918年时美国高中已发展到2万多所,而12亿人口大国的中国到1998年才有1万多一点的高中。由此可见,美国的高效率、高技术、高产出靠的是科技,靠的是先进的教育。今天,美国基础教育的方法在杜威式教育法的基础上几经改进,教育的口号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各州都将40%的税收用于教育。上世纪80年代垄断着大约70%左右的专利发明,70%以上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奥运会奖牌总数第一。

美国的成立比我们要晚几千年,而且一开始还是英国的殖民地,但是他们向往自由,并懂得去为之争取,为之奋斗,有句话说:“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他们最终成功了。他们崛起之路看似不长,但是同样透露了其艰辛与不易,今天回看美国的崛起,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有很多,我们应自觉地学习。

09中师二班 潘婷

[1**********]


相关文章

  • 大国崛起读后感 3
  • <大国崛起>读后感 <大国崛起>是一本气势恢宏的书.花一周时间读完,仔细品味,过程中有很多感悟与惊喜,感悟在两三年之后再次接触这几个大国的沿革变迁,确实好的书多次读每次都是不同感觉:惊喜在我好久不读历史书了,这次读这 ...查看


  • 大国崛起读后感 1
  • <大国崛起>观后感 历史恢宏的长河之中,人类历经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如今我们也正在为社会主义社会而努力着.而在这段分分合合,时而动荡时而安定的时期,能够折射出的不仅仅是人类及社会进程的进步,同时也投影 ...查看


  • 大国崛起读后感 2
  • 大国崛起观后感 2008025121李基东 过去的500年是思想激荡的500年,是世界强权相继更迭的500年,是英雄人物造就大国传奇的500年,<大国崛起>讲述了世界500年来,七个世界大国的漫漫风雨历程,这部影片引发我了众多的 ...查看


  • 大国崛起の读后感
  • 现在的世界是个充满竞争的世界,不论是国与国之间,还是人与人之间,都存在着激烈,甚至是残酷的竞争.一个人若想在各种比拼中脱颖而出,就要总结.吸取自己和他人的经验和教训:一个国家若想在在如今这强国林立的世界中崛起,也必然要借鉴他国崛起中的经验和 ...查看


  • [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读后感
  • <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读后感 近日从网易"读书"栏目中搜索书籍时,发现了一本名叫<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的书,因为我比较关注有关大国崛起的话题,而我们国家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查看


  • 崛起观后感
  • 从<大国崛起>浅看中国之崛起 <大国崛起>是一部由央视策划拍摄的大型政治纪录片,从阐述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及其兴盛背后的进而解读中国如何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逐步成为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国家,而不是人口和地理面 ...查看


  • 大国的崛起读后感
  • 刚刚看了央视的<大国崛起>第六集之<帝国春秋>,讲述了德国的分裂与统一,衰落与崛起,非常耐人寻味.一个曾经多次遭受分裂的国家,一个曾经给全世界带来最大的灾难的国家,一个摆脱了全部历史的不幸重新进入欧洲,融入世界,并成 ...查看


  • 大国的崛起读后感 1
  • 大国的崛起读后感 中华民族正在重新地振兴自己,那么正在重新地走上国际的舞台,正在开始发挥一个重要国家的作用,因此,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如何能够从别人经历过的那些个风风雨雨当中能够体会到一些个历史的启示,历史的这种训诫,也就是用更加通俗的话来 ...查看


  • [大国崛起]观后感之中国--2012
  • <大国崛起>观后感 <大国崛起>是我国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对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等九个大国的兴衰史作了简明扼要.生动的介绍.我想,这是因为我们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