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黄金时代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黄金时代,这个时代并不是现实意义上的年代,而是自己内心追求并实现的精神世界,可以自由滴呼吸,自由滴放声大笑,放声大哭。一切都是自由的,唯有自由才能找到自己的属性。 《黄金时代》的背景是人人称之为自由的民国时代。可现实的民国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而是由于诸多党派别系之间的斗争给民国造成了一种自由的假象,就像连清川先生的著作《不合时宜的阅读者》里第一篇文章《民国,就是那扇窗》提到的那样,民国不是自由的,孙中山尊崇的也不是自由开放,他内心深处想要的还是政党专制,一家做主,只是当时的年代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去实现。但,不可否认的事,民国史后来一切崇拜自由的开端,它就是那扇窗,照亮了每一个向往自由的人。
先谈电影本身,导演的视角很独特,这不是一部模式化的传记电影,不是大家熟知的美国式的人物传记片,它没有规矩地按照时间顺序把主角经历的一件件大事戏剧化地叙述出来,其中再掺杂一些为观众所好奇且极具卖点的罗曼蒂克式的情节,简单说来,它就是导演把一些关于萧红的历史资料整理之后用一种尽量客观的方式去一一呈现,这种客观我不能妄加评判是对是错,毕竟我们都需要通过电影跟主角产生情感共鸣,太过理性的镜头语言会让我们不由自主地代入一种冷眼旁观者的角色,而且不得不说,这样的形式也把萧红的平生变
得场面化,一幕幕过去,如果你不了解萧红不了解她的作品,电影很难走进你的心里,所以,导演的尝试真的很冒险,但我还是很敬重创作者对于一个历史人物的严肃态度的,导演的镜头语言既克制又深情,多处的特写其实就是在留时间给观众思考。我想很多人会好奇,那导演究竟想通过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什么呢?是她眼中的萧红吗?还是我们通过其著作而勾画于心中的萧红呢?很明显都不是,这是一个敞开的人生,留着我们看过后去自行思考,导演把评判权交给了观众。 影片时长近3个小时,看完这部影片也十分消耗精力,很多人看到一大半的时候就看不下去了,毕竟是文艺片,没有那么多荤段子!关于影片为何取名为《黄金时代》,我总结了两个原因,一:是来源于萧红写给萧军的信里,她觉得自己自由,舒适,幸福,大概这就是自己的黄金时代。二:是以点就面,从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展示了风谲云诡的民国时代!人人有革命理想,萧红这样的人物也能有选择自己爱情,命运的权利。总之,我非常喜欢这部影片!
《黄金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黄金时代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黄金时代,这个时代并不是现实意义上的年代,而是自己内心追求并实现的精神世界,可以自由滴呼吸,自由滴放声大笑,放声大哭。一切都是自由的,唯有自由才能找到自己的属性。 《黄金时代》的背景是人人称之为自由的民国时代。可现实的民国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而是由于诸多党派别系之间的斗争给民国造成了一种自由的假象,就像连清川先生的著作《不合时宜的阅读者》里第一篇文章《民国,就是那扇窗》提到的那样,民国不是自由的,孙中山尊崇的也不是自由开放,他内心深处想要的还是政党专制,一家做主,只是当时的年代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去实现。但,不可否认的事,民国史后来一切崇拜自由的开端,它就是那扇窗,照亮了每一个向往自由的人。
先谈电影本身,导演的视角很独特,这不是一部模式化的传记电影,不是大家熟知的美国式的人物传记片,它没有规矩地按照时间顺序把主角经历的一件件大事戏剧化地叙述出来,其中再掺杂一些为观众所好奇且极具卖点的罗曼蒂克式的情节,简单说来,它就是导演把一些关于萧红的历史资料整理之后用一种尽量客观的方式去一一呈现,这种客观我不能妄加评判是对是错,毕竟我们都需要通过电影跟主角产生情感共鸣,太过理性的镜头语言会让我们不由自主地代入一种冷眼旁观者的角色,而且不得不说,这样的形式也把萧红的平生变
得场面化,一幕幕过去,如果你不了解萧红不了解她的作品,电影很难走进你的心里,所以,导演的尝试真的很冒险,但我还是很敬重创作者对于一个历史人物的严肃态度的,导演的镜头语言既克制又深情,多处的特写其实就是在留时间给观众思考。我想很多人会好奇,那导演究竟想通过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什么呢?是她眼中的萧红吗?还是我们通过其著作而勾画于心中的萧红呢?很明显都不是,这是一个敞开的人生,留着我们看过后去自行思考,导演把评判权交给了观众。 影片时长近3个小时,看完这部影片也十分消耗精力,很多人看到一大半的时候就看不下去了,毕竟是文艺片,没有那么多荤段子!关于影片为何取名为《黄金时代》,我总结了两个原因,一:是来源于萧红写给萧军的信里,她觉得自己自由,舒适,幸福,大概这就是自己的黄金时代。二:是以点就面,从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展示了风谲云诡的民国时代!人人有革命理想,萧红这样的人物也能有选择自己爱情,命运的权利。总之,我非常喜欢这部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