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品教学案例分析
----自立自强
一、背景:
长期以来,老师们总是抱怨学生学习思品不积极,导致教学效益低下。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方面由于思品是开卷考试,学生误以为“开卷=抄书”,但是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我们的教学方式方法,与我们的教学观念不是没有关系。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学生思维过程重视不够,误认为教材内容是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没有发掘出教材系统前后的本质联系,导致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照本宣科讲教材,另外误以为教师的思维过程就是学生的思维逻辑,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知识基础和思维特点,导致教师教学过程与学生思维错位或脱节。
我认为思品教学不仅仅要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还要注重思品课程的实效性,即更加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达成!
二、主题:
新课程理念强调“用教材教”,在此种教学行为中,教材只是一种学习工具,教材内容只是帮助学生实现三维发展目标的一种载体,从宏观上说教师既可以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顺序进行教学,也可以按照教材的编排结构进行教学,还可以根据自己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理解重新编排一个教学的结构。从微观上讲,教材中设计了探究活动的环节,教师可以进行各种变通,既可以完全根据教材的设计进行,也可以结合本地的实际补充另外的活动或采取其他的方式。因此,
我想根据本校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及本校教学设备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是允许的也是必要的。就思品而言,创新性的运用一些教材中没有的情境可能会取到更好的效果。
三、案例描述:
我们七年级《思想品德》第六单元第三节的内容是“自立自强”,为了让学生理解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学会自立,培养自强精神。我常常准备著名的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贝多芬和康德等人的故事,还有我国的桑兰、邓亚萍人的等事迹。当然这些内容很有针对性,但是学生都太熟悉了。偶尔在杂志上看见《两个乡下人的不同命运》的故事,我就巧妙引用说明此道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故事是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在候车厅等车时,却都又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衣服。
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就掉进了火坑;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幸亏还没上车,不然就失去了一次致富的机会。
于是,他们在退票时相遇了。原来要去北京的人得到了上海的票,去上海的人得到了北京的票。
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然没有饿着,不仅银行大厅里的太空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场
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
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赚钱。带路可以赚钱,开厕所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也可以赚钱。只要想点办法,再花点力气就可以赚钱。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去上海的人在建筑工地装了十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以“花盆土”的名义,向不见泥土而又爱花的上海人兜售。当天他在城郊间往返六次,净赚了五十元钱。一年后,凭“花盆土”他竟然在大上海拥有了一间小小的门面。
在长年奔波中,他又有一个新的发现:一些公司只负责洗楼不负责洗招牌。他立即抓住这一空当办起了一个小型清洗公司。如今他的公司已有150多名工人,业务也由上海发展到杭州和南京。
前不久,他坐火车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场。在北京站,他刚要下车,一个拣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车厢,向他要一个空啤酒瓶,就在递瓶时,俩人都愣住了,因为五年前,他们曾换过一次票。
这堂课,让初一学生明白一个道理:(1)5年前,两个乡下人在候车厅退票处相遇时可以说他们是站在人生的同一起跑线上,可是到了5年之后,他们之间的差距却很大。一个西装革履,是拥有150多个工人的清洗公司的老板;一个破衣烂衫,是靠捡破烂维持生存的乞丐。之所以会造成如此大的差距,我们认为,原来打算要去北京而后又去了上海的那个乡下人,抱着自立自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树立乐观向上的世界观,所以,他认为选择去上海就是选择了发财致富的好路子。那个打算去上海却去了北京的乡下人,则抱着消极被动、
安于现状和不思进取的人生态度,树立了与世无争的世界观。因此,在他看来选择去上海便是跳进了火坑,还是去北京的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
四、案例评析:
新课改提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我想,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是允许的也是必要的。这节课中我不满足于课本案例的横耕竖犁,不拘泥于对课本内容具体详尽的讲解结果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伴随着一步步走进新课改,实践新课改,我对新课改也不断地进行反思,反思让我不断积累,不断成长,对新课改也充满感情,充满信任,充满希望!
初中思品教学案例分析
----自立自强
一、背景:
长期以来,老师们总是抱怨学生学习思品不积极,导致教学效益低下。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方面由于思品是开卷考试,学生误以为“开卷=抄书”,但是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我们的教学方式方法,与我们的教学观念不是没有关系。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学生思维过程重视不够,误认为教材内容是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没有发掘出教材系统前后的本质联系,导致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照本宣科讲教材,另外误以为教师的思维过程就是学生的思维逻辑,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知识基础和思维特点,导致教师教学过程与学生思维错位或脱节。
我认为思品教学不仅仅要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还要注重思品课程的实效性,即更加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达成!
二、主题:
新课程理念强调“用教材教”,在此种教学行为中,教材只是一种学习工具,教材内容只是帮助学生实现三维发展目标的一种载体,从宏观上说教师既可以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顺序进行教学,也可以按照教材的编排结构进行教学,还可以根据自己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理解重新编排一个教学的结构。从微观上讲,教材中设计了探究活动的环节,教师可以进行各种变通,既可以完全根据教材的设计进行,也可以结合本地的实际补充另外的活动或采取其他的方式。因此,
我想根据本校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及本校教学设备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是允许的也是必要的。就思品而言,创新性的运用一些教材中没有的情境可能会取到更好的效果。
三、案例描述:
我们七年级《思想品德》第六单元第三节的内容是“自立自强”,为了让学生理解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学会自立,培养自强精神。我常常准备著名的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贝多芬和康德等人的故事,还有我国的桑兰、邓亚萍人的等事迹。当然这些内容很有针对性,但是学生都太熟悉了。偶尔在杂志上看见《两个乡下人的不同命运》的故事,我就巧妙引用说明此道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故事是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在候车厅等车时,却都又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衣服。
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就掉进了火坑;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幸亏还没上车,不然就失去了一次致富的机会。
于是,他们在退票时相遇了。原来要去北京的人得到了上海的票,去上海的人得到了北京的票。
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然没有饿着,不仅银行大厅里的太空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场
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
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赚钱。带路可以赚钱,开厕所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也可以赚钱。只要想点办法,再花点力气就可以赚钱。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去上海的人在建筑工地装了十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以“花盆土”的名义,向不见泥土而又爱花的上海人兜售。当天他在城郊间往返六次,净赚了五十元钱。一年后,凭“花盆土”他竟然在大上海拥有了一间小小的门面。
在长年奔波中,他又有一个新的发现:一些公司只负责洗楼不负责洗招牌。他立即抓住这一空当办起了一个小型清洗公司。如今他的公司已有150多名工人,业务也由上海发展到杭州和南京。
前不久,他坐火车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场。在北京站,他刚要下车,一个拣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车厢,向他要一个空啤酒瓶,就在递瓶时,俩人都愣住了,因为五年前,他们曾换过一次票。
这堂课,让初一学生明白一个道理:(1)5年前,两个乡下人在候车厅退票处相遇时可以说他们是站在人生的同一起跑线上,可是到了5年之后,他们之间的差距却很大。一个西装革履,是拥有150多个工人的清洗公司的老板;一个破衣烂衫,是靠捡破烂维持生存的乞丐。之所以会造成如此大的差距,我们认为,原来打算要去北京而后又去了上海的那个乡下人,抱着自立自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树立乐观向上的世界观,所以,他认为选择去上海就是选择了发财致富的好路子。那个打算去上海却去了北京的乡下人,则抱着消极被动、
安于现状和不思进取的人生态度,树立了与世无争的世界观。因此,在他看来选择去上海便是跳进了火坑,还是去北京的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
四、案例评析:
新课改提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我想,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是允许的也是必要的。这节课中我不满足于课本案例的横耕竖犁,不拘泥于对课本内容具体详尽的讲解结果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伴随着一步步走进新课改,实践新课改,我对新课改也不断地进行反思,反思让我不断积累,不断成长,对新课改也充满感情,充满信任,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