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报告

河南省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报告

乡镇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和增长极。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直接反映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效。为了综合反映我省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利用全省乡镇经济社会基本情况统计资料,选定23项指标,采用综合指数测评的方法,从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发展、人民生活、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对全省1893个乡镇2008年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测算。根据测算结果,排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前100名的乡镇(简称百强乡镇,名单见附表)。在综合评价基础上,我们对百强乡镇进行了初步分析,主要结果如下:

一、百强乡镇区域分布情况

全省18个省辖市都有进入前100名的乡镇。其中,进入前100名乡镇较多的市为:郑州市35个;洛阳市15个;安阳市12个;焦作市8个;新乡市6个;济源市4个;濮阳市、漯河市和商丘市各3个;平顶山市、周口市各2个;开封市、鹤壁市、许昌市、三门峡市、南阳市、驻马店市和

信阳市各1个。

从地域分布上看,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9市仍然是进入前100名乡镇的核心区,有75个乡镇进入前100名,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较高乡镇最集中的区域。

二、百强乡镇发展的主要特征

前100名乡镇普遍具有规模较大、经济发展较快、基础设施较完备、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等特点,在全省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具有示范带动作用。主要特征为:

(一)综合实力强,发展水平高

2008年,前100名乡镇行政区域面积占全省全部乡镇区域面积的3.7%、人口占全部乡镇的6.5%,所创造的财政总收入占到了全部乡镇的30.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部乡镇的32.7%,平均每个乡镇的财政收入达5728.6万元,是全部乡镇平均水平的6.2倍;人均财政收入达1050元,是全部乡镇平均水平的5倍多。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占全部乡镇的21%,人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是全部乡镇的3.2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占全部乡镇的22%。

(二)发展速度快,吸纳劳动力能力强

前100名乡镇的镇区规模不断扩大,发展不断加快。到2008年底,前100名乡镇中平均每个建制镇的占地面积达1035.6公顷,是全部建制镇平均占地面积的2.4倍;乡镇区

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于二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企业数量和规模的扩大,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资料显示,2008年前100名乡镇拥有企业个数达79707个,占全部乡镇的14.2%;平均每个乡镇拥有企业个数是全部乡镇平均拥有企业个数的2.7倍;吸纳外来人口达80.4万人,外来人口占乡镇人口的比例达14.7%,前100名乡镇平均每个乡镇拥有企业从业人员1.7万人,是全部乡镇平均拥有企业从业人员数的3.2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乡镇从业人员的比重为32.1%,比全部乡镇高11.1个百分点;前100名乡镇平均每个乡镇企业实交税金总额为12767.6万元,是全部乡镇平均水平的7.2倍。乡镇工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乡镇企业的聚集效应越来越明显,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很大的就业发展空间。

(三)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生活环境不断改善

前100名乡镇在致力于经济建设的同时,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居民生活环境,逐步形成了经济与环境的良性互动。2008年,前100名乡镇的公路密度达到了3.4公里/平方公里,是全省乡镇平均水平的2.8倍;平均每个乡镇拥有银行储蓄所8.9个,市场个数7.5个,公园个数2.8个,分别是全省乡镇平均水平的2.8倍、1.9倍和5.9倍;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4.3%,垃圾集中处理村达到75.5%,分别比全省乡镇平均水平高45.4个百分点和54.4个百分点。前

100名乡镇中,镇区公共绿地面积占镇区面积的比重为7.6%,比全省全部建制镇公共绿地面积比重高3.2个百分点。

(四)重视医疗教育文化建设,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在教育方面,前100名乡镇平均每个乡镇中学数量为4.1个,是全部乡镇平均水平的1.7倍;平均每个学校在校学生人数达到了1507.1人,是全省全部乡镇平均水平的1.5倍;中小学教师数是全省全部乡镇平均水平的2.1倍。在发展基础教育的同时,重视学前教育,平均每个乡镇幼儿园、托儿所数量为19.4个,是全省全部乡镇平均水平的1.8倍。在医疗卫生方面,平均每万人拥有的医生数达到了46.3人、拥有的病床数达到68.8床,分别是全省全部乡镇平均水平的3.3倍和3.1倍。在文化娱乐方面,通有线电视村达到9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1.6个百分点;平均每个乡镇影剧院数量为0.9个,体育场馆为2.9个,每万人拥有图书馆、文化站数量为1.3个,分别比全省全部乡镇平均水平高0.7个、2.4个和0.8个 。每万人拥有农技推广服务人员数18.8人,每万户拥有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员500户,分别比全省全部乡镇高11.6人和243户。显示出前100名乡镇教育、医疗、科技、文化建设全面推进,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五)居民收入水平较高,保障体系比较健全

2008 年前100名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149.36元,是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6倍;人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54万元,是全省全部乡镇平均水平的3.2倍;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员达到89%以上,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员达到10.6%,平均拥有敬老院、养老院1.87个,均高于全省全部乡镇平均水平。表明生活在前100名乡镇的人们生活水平较高,可以享受更多的社区生活保障服务。

三、乡镇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百强乡镇以及全省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分析可以看出,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发展势头迅猛。但是,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不均衡,区位差异明显。从测评结果看,经济发达的乡镇大都集中在郑州、洛阳、新乡、安阳、焦作等原有工业基础好、第三产业发展起步较早、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的经济较好地区,而南部和东部传统农业区、以粮食种植为主的地区,进入百强的乡镇相对比较少。

(二)缺乏合理规划,资源利用不合理。在城镇建设上,以土地资源换投资现象仍较普遍,环境和总体规划水平协调不到位,规划布局水平较低,一些地方往往把城镇建设等同于盖房、修路、建市场,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产业和市场布局分散、规模过小,城镇建设脱离区域发展的基础与要求,

造成一些乡镇规划无特色、建设无风格、产业无优势、城镇无形象。一些地方领导为吸引外商投资,放弃了应严格遵循规划的原则,形成了规划跟着领导走的现象,造成资源的浪费。

(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仍然滞后。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相比,农村乡镇社会保障制度很不完善,保障标准也比较低,保障范围较为狭窄。随着乡镇经济的发展,各类乡镇企业和个体工商企业大量使用农村劳动力和外来务工人员,这部分人的医疗、保险、失业救济等保障问题越来越突出,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也还没有很好解决,乡镇社会服务和保障体系建设还比较滞后。

四、对乡镇发展的几点建议

乡镇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沿阵地。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关系着我省全面小康建设的进程和成效,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一)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乡镇全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充分发挥城镇规划对经济布局的协调作用,对不同利益阶层的调配功能,以促进乡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规划乡镇建设,必须以节约土地、保护环境为前提,实现乡镇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分散无序的乡镇建设方式直接影响了乡镇的健康发展,应逐步加以解决,以实现集约用地,保护生态环境;要

提高解决水体污染和垃圾处理的能力,加强对镇容镇貌的日常管理,推进乡镇可持续发展。

(二)发挥优势打造特色产业。在发展经济时,要按照比较经济利益的原则,研究制定乡镇区域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主动参与乡镇区域外的经济分工与协作,突出自身特色,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切忌毫无特色的“大而全”、“小而全”。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闯出一条适合本地区发展之路,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努力发掘自己的发展优势,培育经济增长点,创造出本地的特色产业。

(三)依托科技提升特色经济的竞争力。科技含量低是阻碍乡镇特色经济与农村专业市场向高层次发展的原因之一。乡镇经济要搞出特色,无论是第一产业还是第二、第三产业,或者是传统优质产业,都离不开科技和信息的运用。利用科技加大对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增加其附加值;利用现代信息网加大广告宣传,塑造名牌产品;利用名牌战略的龙头功能,促进特色企业的发展。

(四)用改革的办法增强乡镇经济活力和实力,促进城乡一体化建立。乡镇为中心的小城镇是联结城乡的纽带和桥头堡,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应当尽快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建立有利于乡镇经济社会更快发展的制度,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融合。切实解决制约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问题、资金问题、土地问题、人才问题、技术问题,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乡镇相应的行政管理权限,形成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相互带动、协调发展的局面。

(五)加快乡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乡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是确保农村社会长期稳定的有效机制,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政策措施,在国家投入的同时,地方政府也要利用公共资源,切实解决农村医疗、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等方面的问题。百强乡镇作为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要在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大胆探索,积极实验,走在前头,起示范带动作用。带动和引导其他乡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量力而行,注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改变农村乡镇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相对滞后的状况。使农民能逐步享受与城市居民差距不大的公共服务,全民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 附表:

2008年度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前100名乡镇

11

河南省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报告

乡镇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和增长极。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直接反映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效。为了综合反映我省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利用全省乡镇经济社会基本情况统计资料,选定23项指标,采用综合指数测评的方法,从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发展、人民生活、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对全省1893个乡镇2008年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测算。根据测算结果,排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前100名的乡镇(简称百强乡镇,名单见附表)。在综合评价基础上,我们对百强乡镇进行了初步分析,主要结果如下:

一、百强乡镇区域分布情况

全省18个省辖市都有进入前100名的乡镇。其中,进入前100名乡镇较多的市为:郑州市35个;洛阳市15个;安阳市12个;焦作市8个;新乡市6个;济源市4个;濮阳市、漯河市和商丘市各3个;平顶山市、周口市各2个;开封市、鹤壁市、许昌市、三门峡市、南阳市、驻马店市和

信阳市各1个。

从地域分布上看,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9市仍然是进入前100名乡镇的核心区,有75个乡镇进入前100名,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较高乡镇最集中的区域。

二、百强乡镇发展的主要特征

前100名乡镇普遍具有规模较大、经济发展较快、基础设施较完备、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等特点,在全省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具有示范带动作用。主要特征为:

(一)综合实力强,发展水平高

2008年,前100名乡镇行政区域面积占全省全部乡镇区域面积的3.7%、人口占全部乡镇的6.5%,所创造的财政总收入占到了全部乡镇的30.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部乡镇的32.7%,平均每个乡镇的财政收入达5728.6万元,是全部乡镇平均水平的6.2倍;人均财政收入达1050元,是全部乡镇平均水平的5倍多。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占全部乡镇的21%,人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是全部乡镇的3.2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占全部乡镇的22%。

(二)发展速度快,吸纳劳动力能力强

前100名乡镇的镇区规模不断扩大,发展不断加快。到2008年底,前100名乡镇中平均每个建制镇的占地面积达1035.6公顷,是全部建制镇平均占地面积的2.4倍;乡镇区

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于二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企业数量和规模的扩大,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资料显示,2008年前100名乡镇拥有企业个数达79707个,占全部乡镇的14.2%;平均每个乡镇拥有企业个数是全部乡镇平均拥有企业个数的2.7倍;吸纳外来人口达80.4万人,外来人口占乡镇人口的比例达14.7%,前100名乡镇平均每个乡镇拥有企业从业人员1.7万人,是全部乡镇平均拥有企业从业人员数的3.2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乡镇从业人员的比重为32.1%,比全部乡镇高11.1个百分点;前100名乡镇平均每个乡镇企业实交税金总额为12767.6万元,是全部乡镇平均水平的7.2倍。乡镇工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乡镇企业的聚集效应越来越明显,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很大的就业发展空间。

(三)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生活环境不断改善

前100名乡镇在致力于经济建设的同时,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居民生活环境,逐步形成了经济与环境的良性互动。2008年,前100名乡镇的公路密度达到了3.4公里/平方公里,是全省乡镇平均水平的2.8倍;平均每个乡镇拥有银行储蓄所8.9个,市场个数7.5个,公园个数2.8个,分别是全省乡镇平均水平的2.8倍、1.9倍和5.9倍;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4.3%,垃圾集中处理村达到75.5%,分别比全省乡镇平均水平高45.4个百分点和54.4个百分点。前

100名乡镇中,镇区公共绿地面积占镇区面积的比重为7.6%,比全省全部建制镇公共绿地面积比重高3.2个百分点。

(四)重视医疗教育文化建设,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在教育方面,前100名乡镇平均每个乡镇中学数量为4.1个,是全部乡镇平均水平的1.7倍;平均每个学校在校学生人数达到了1507.1人,是全省全部乡镇平均水平的1.5倍;中小学教师数是全省全部乡镇平均水平的2.1倍。在发展基础教育的同时,重视学前教育,平均每个乡镇幼儿园、托儿所数量为19.4个,是全省全部乡镇平均水平的1.8倍。在医疗卫生方面,平均每万人拥有的医生数达到了46.3人、拥有的病床数达到68.8床,分别是全省全部乡镇平均水平的3.3倍和3.1倍。在文化娱乐方面,通有线电视村达到9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1.6个百分点;平均每个乡镇影剧院数量为0.9个,体育场馆为2.9个,每万人拥有图书馆、文化站数量为1.3个,分别比全省全部乡镇平均水平高0.7个、2.4个和0.8个 。每万人拥有农技推广服务人员数18.8人,每万户拥有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员500户,分别比全省全部乡镇高11.6人和243户。显示出前100名乡镇教育、医疗、科技、文化建设全面推进,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五)居民收入水平较高,保障体系比较健全

2008 年前100名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149.36元,是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6倍;人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54万元,是全省全部乡镇平均水平的3.2倍;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员达到89%以上,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员达到10.6%,平均拥有敬老院、养老院1.87个,均高于全省全部乡镇平均水平。表明生活在前100名乡镇的人们生活水平较高,可以享受更多的社区生活保障服务。

三、乡镇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百强乡镇以及全省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分析可以看出,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发展势头迅猛。但是,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不均衡,区位差异明显。从测评结果看,经济发达的乡镇大都集中在郑州、洛阳、新乡、安阳、焦作等原有工业基础好、第三产业发展起步较早、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的经济较好地区,而南部和东部传统农业区、以粮食种植为主的地区,进入百强的乡镇相对比较少。

(二)缺乏合理规划,资源利用不合理。在城镇建设上,以土地资源换投资现象仍较普遍,环境和总体规划水平协调不到位,规划布局水平较低,一些地方往往把城镇建设等同于盖房、修路、建市场,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产业和市场布局分散、规模过小,城镇建设脱离区域发展的基础与要求,

造成一些乡镇规划无特色、建设无风格、产业无优势、城镇无形象。一些地方领导为吸引外商投资,放弃了应严格遵循规划的原则,形成了规划跟着领导走的现象,造成资源的浪费。

(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仍然滞后。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相比,农村乡镇社会保障制度很不完善,保障标准也比较低,保障范围较为狭窄。随着乡镇经济的发展,各类乡镇企业和个体工商企业大量使用农村劳动力和外来务工人员,这部分人的医疗、保险、失业救济等保障问题越来越突出,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也还没有很好解决,乡镇社会服务和保障体系建设还比较滞后。

四、对乡镇发展的几点建议

乡镇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沿阵地。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关系着我省全面小康建设的进程和成效,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一)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乡镇全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充分发挥城镇规划对经济布局的协调作用,对不同利益阶层的调配功能,以促进乡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规划乡镇建设,必须以节约土地、保护环境为前提,实现乡镇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分散无序的乡镇建设方式直接影响了乡镇的健康发展,应逐步加以解决,以实现集约用地,保护生态环境;要

提高解决水体污染和垃圾处理的能力,加强对镇容镇貌的日常管理,推进乡镇可持续发展。

(二)发挥优势打造特色产业。在发展经济时,要按照比较经济利益的原则,研究制定乡镇区域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主动参与乡镇区域外的经济分工与协作,突出自身特色,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切忌毫无特色的“大而全”、“小而全”。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闯出一条适合本地区发展之路,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努力发掘自己的发展优势,培育经济增长点,创造出本地的特色产业。

(三)依托科技提升特色经济的竞争力。科技含量低是阻碍乡镇特色经济与农村专业市场向高层次发展的原因之一。乡镇经济要搞出特色,无论是第一产业还是第二、第三产业,或者是传统优质产业,都离不开科技和信息的运用。利用科技加大对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增加其附加值;利用现代信息网加大广告宣传,塑造名牌产品;利用名牌战略的龙头功能,促进特色企业的发展。

(四)用改革的办法增强乡镇经济活力和实力,促进城乡一体化建立。乡镇为中心的小城镇是联结城乡的纽带和桥头堡,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应当尽快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建立有利于乡镇经济社会更快发展的制度,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融合。切实解决制约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问题、资金问题、土地问题、人才问题、技术问题,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乡镇相应的行政管理权限,形成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相互带动、协调发展的局面。

(五)加快乡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乡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是确保农村社会长期稳定的有效机制,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政策措施,在国家投入的同时,地方政府也要利用公共资源,切实解决农村医疗、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等方面的问题。百强乡镇作为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要在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大胆探索,积极实验,走在前头,起示范带动作用。带动和引导其他乡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量力而行,注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改变农村乡镇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相对滞后的状况。使农民能逐步享受与城市居民差距不大的公共服务,全民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 附表:

2008年度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前100名乡镇

11


相关文章

  • 新增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分解方法探讨
  • 摘要: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运用指标分解方法对2005年至2020年开化县城乡建设用地指标的新增量进行分解,将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新增量分为新增城镇建设用地和新增农居点建设用地两个方面,以主成分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分别对其进行因素分析,计算得出权重 ...查看


  • 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调研报告
  • 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调研报告 摘 要:造成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滞后的原因,既有经济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单一.速度迟缓:又有观念的,传统的惯性造成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城乡"二元性"局面长期难以改变:还有制度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 ...查看


  • 农村医政工作及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质量管理
  • 农村医政工作及乡镇卫生院 卫生服务质量管理 湖南省卫生厅农卫处   易新娥 主要内容 一.农村医政工作 二.卫生服务质量管理 第一节     农村医政管理 县级卫生局局长的主要工作任务: 负责辖区内卫生组织管理.卫生计划与评价.卫生经费管理 ...查看


  • 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调查报告
  • 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调查报告 作者:杨锋 李忠强 黄帅 邢立强 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4年第32期 摘要:"美丽乡村"建设正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为了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国家开 ...查看


  • 关于征求小农水重点县验收细则意见的通知
  • 湖南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验收实施细则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以下简称重点县)建设验收管理,明确验收责任,规范验收行为,确保如期实现重点县建设目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水利部.财政部 ...查看


  • 湖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 湖南省卫生厅 湖南省财政厅关于 印发<湖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州卫生局.财政局: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财政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卫妇社发[20 ...查看


  • 中小城市城乡群众体育一体化规划研究
  •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2-000-02 摘 要 为了促进城乡群众体育一体化发展,以湖南省常德市为典型,提出延伸体育管理体系,明确体育管理责任:依靠政府整合功能,协调城乡体育交流:挖掘农 ...查看


  • 环保公司计划书0
  • 目录 一.产业背景 ........................................... 1 1.1创业背景 ....................................... 1 1.2创业目的 ...... ...查看


  • 公文写作格式模板
  • (一)命令 命令(或令,下同)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发布的带有强制性.领导性.指挥性要求的公文文种.主要用于发布重要的行政法规和规章,采取重大的强制性的行政措施,任免.奖惩有关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等.从性质和内容上划分,命令大体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