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之三:试题(开卷)
请回答下列问题(共四题,每题为25分,满分为100分。每题回答不得少于500字。)
★一、在公共政策活动中,如何才能保证对公共问题的解决坚持的是公共价值,协调和实现的是公共利益?
P18-20
保证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价值取向是通过权利分享、权力监督和博弈制衡实现的。公民参与政策制定打破了政府内部的政策制定人员对政策制定权的垄断,限制政策制定人员和部门、行业谋取私利的行为。公民参与使政策制定过程透明化,对政策制定权力运用的监督更加有效,有利于形成各种利益力量之间的博弈制衡局面,从而避免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价值取向被扭曲。可以说,公民直接参与政策制定弥补了立法代表制和行政首长负责制在反映民意方面的不足和缺陷,制约了政府的自利性,保证了公共政策的公共性。
公民参与政策制定可以协调公民间的利益冲突。公民利益往往是多元的,各利益团体或个人需要在政策制定中拥有公正平等地表达自己利益偏好的机会。此外,政策制定机关在了解了各利益团体和个人的利益偏好后,应该寻找各方利益冲突之所在,通过协调、疏导、说服等方法,促使各方达成共识,以此为基础制定的公共政策能够更多的体现公共利益,保证政策的公共性。总之,公民参与政策制定能够“给予不同利益和力量以制度性的表白途径,及使利益冲突能达成某种程度的共识”,“以公共和理性的沟通途径来化解冲突,尤其赋予利害关系人参与表示意见之机会,使人民能直接参与决策机制,实现人民直接民主”。
政府必须摒弃追求自身利益的任何行为,而且当它意识到不同利益团体之间产生利益冲突时,必须出面干预,实施政府行为。
首先,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必须大力提倡公共精神,它是制定公共政策的前提。因为,“政府的功能之一,就是用公共精神教育人,更多地发挥人的主动性,使公共精神在制定政策过程中占优势”。换言之,通过政府的宣传、教育,政府过程应该起到学校的作用,使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人们具备极高水平的热心公益精神,使他们认识到,“我们在作出集体决定时,不仅是为自己,而且是为他人在作出决定。”
其次,由于个人利益从未在公共生活中消失:它是人类行为中一个极其强大的推动力,绝对不会消失。因此,“设置路障、不让自私者为所欲为的机构,可以看成是防止热心公益精神崩溃的屏障。它们减少贪婪所得的报酬,从而开辟关心他人蔚然成风的场地。它们的作用就像是给政策制定过程提供靠山或备用的保护”;同时,“我们在政府机构中设计一些制约措施,以防止政府官员的腐败和其他不法行为,即使政府官员谋求以自私的方式行事”。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进行组织机构等硬件环境的建设和制度、规范等软件措施的设计,依此来限制个人、利益团体等利己主义力量,使其自觉接受公共精神准则的制约。
第三,在政府决策过程中,实行民主参与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充分的民主讨论。这可以通过在决策过程中设置听证程序得以实现。在决策的全过程中设置听证程序,实际上是给广大人民群众与政府机关有了更多直接交往、更好地表达利益要求的机会,是广大人民群众或其代表直接参与政府决策的过程,人民群众有意见和建议可以通过听证程序来提出,政府机关通过听证程序广泛听取来自各个方面的意见,便于及时地将更为广泛的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全面、准确地吸收到决策中来,便于及时发现拟制定的决策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妥之处,及时修正、完善,以便使尽可能多的人民群众的利益在政府决策中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
★二、在公共政策分析中,政策分析人员如何才能获得所需要的政策资料和信息?怎样做才能形成科学合理的政策主张?
第一问:
政策相关资料,政策资料是分散在各处的记录、统计数据、体验、评论,要把这些大量
的、分散的、零碎的数据、评论、记录、评论,特别是隐藏在不同人心里的体验寻找出来、汇集起来,辨别开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政策分析人员需要熟练的找到装载有这些资料的载体并把资料尽量完整、齐全的收集起来。装载有政策资料的载体有两大类。一类是文献,常见的有已经发布的政策文件、有关政策执行及结果的行政摘要、新闻媒体的政策评论、实际工作者的政策总结、学者的政策研究论著。另一类是感受体验。主要是政策决策者、管理者和操作者的感受、政策利益相关者的感受。对于前一类的资料,政策分析者可以到政府部门、新闻媒体单位、高校、研究机构去收集。对于后一类资料,政策分析者则需要通过现场观察、焦点访谈、团体调查等到渠道和手段获得。无论是收集哪一类政策资料,都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虽然政策分析人员在收集政策资料时,不可能在每一个文献中,在每一次观察和访谈中,都能够按照政策信息的所有门类获取所需资料。完整的政策资料是在逐步的搜寻中,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有时虽然能找到或记录一大堆材料,但符合要求的并不多。在悼念政策资料的过程中,必须常常做清点工作。发现缺项和遗漏要及时补充。其次,政策分析人员还要费功夫细心的去辨别资料的粗精与真伪。无论是收集的现成政策文献,还是记录的政策访谈,都不可能件件有用,相当多的政策资料是粗糙的、甚至是虚假的。(政策相关信息),通过对所获取的政策原始资料进行有选择的加工、整理、解释,转换为政策信息,政策信息是被加工整理并有选择的加以解释的数据。
政策相关主张,政策主张是通过相关的政策文件表现出来的,政策文件是政策知识向政策主张转化的载体,要从政策信息转换出政策主张,就需要借助于政策分析工作,并经过政策论辩的环节,政策分析的主要工作也是在这一步骤上实现的,政策分析人员运用综合、整理、解释、简化、直观说明等方式,形成多种形式、类别的政策文件,将政策分析成果即政策知识所转化的政策主张表达出来。
三、在公共政策分析中,提供政策行动建议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好的政策行动建议需要包含哪些内容?在思考公共政策行动建议时,可以运用有哪些具体的分析方法?
好的、有效的政策行动建议一般具有如下特点:
(1)可行动性。政策行动建议中不仅包括事实、价值,还包括对具体行动的论证。政策行动建议关注为解决政策问题可以被采取的行动。尽管政策行动建议会发生什么以及什么事由价值的信息,但是政策行动建议并不局限于这些事实和价值问题,还要对这些能满足需要、价值和机会的改进行动进行论证。
(2)前瞻性。政策行动建议是前瞻性的,因为它是在采取行动前提出来的,而政策分析的监督和评价程序则是回溯性的,因为它们是在行动之后被应用的。
(3)价值依赖性。政策行动建议既依赖于事实,也依赖于价值。预期的行动不仅能产生预测的结果,而且这种结果对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都是有价值的。
(4)道德复杂性。政策行动建议的价值备有所具有的道德在目的和手段上比较复杂。某一特定价值,既可以看作是目的,也可以看做市手段。比如健康本身可以被看做市目的,也可以被看做是取得其他价值(如安全、自由和自我实现)的必要条件。同样,明珠参与可以看作是目的,也可以看做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手段
具体的分析方法有以下几点:
(1)目标图形化方法:政策行动建议中最为基础的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是要确定分析的政策目标。为了思维清晰,在理清目的、首要目标、次要目标时,形成层级,处置排列,构成目标数。分析人员那可先从已经确定的若干目标入手,构建目标树。接着运用层级、类别分析、头脑风暴法等几个构建政策问题的技术,在原先的图形上补充,形成一整套目标。一般而言,最上部的目标是最宽泛的,而下面的则代表目的、目标和分目标。
(2)价值澄清方法:这一方法的作用是确定并划分支持政策目标的价值前提。具体步
骤如下:将政策或项目的所有相关目标用目标树列出;明确所有影响政策目标的和受政策目标影响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策分析人员;列出政策利益相关者赞成的价值前提;将所有价值前提分为个人的价值表达、特定群体的价值成熟和判明普遍好坏的价值判断;将价值前提进一步分为解释目标提供基础的前提和味目标的合理性提供理由的前提。这一方法的主要功用是通过对反对意见的分析来增加政策行动建议的说服力。
(3)价值评价方法:价值评价方法就是检验在讨论政策目标过程中提出的对立性论证的说服力,考察价值在政策论证和讨论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变化。其具体步骤如下:确定一个或多个政策倡议信主张,作为政策行动建议的基础;列出所有影响政策行动建议或被政策行动建议影响的相关人;描述每位政策利益相关人队政策行动建议的支持或反对意见;明确辩论的每一个要素;评价每一个意见的道德说服力,确定是否保留、改变或者拒绝。
(4)成本要素构建方法:成本要素构建就是对建立和实施一个政策或项目所需要的成本加以分类和描述。成本要素结构是需要耗费资源的功能、设备和供应的一个列表。成本要素构建的重要性在于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配置了一种行动建议的资源耗费就牺牲了另一个行动建议的资源配置。其要求有两个:穷尽和互斥。也就是说,在建立列表的时候,要穷尽一切投资在该项目的成本,并且这些成本之间是互斥的。
(5)敏感性分析方法:它是用来测试成本收益或成本效益分析中出现不同假设时分析结果变化程度的方法。由于政策方案在未来实施时具有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会出现不同情况,因此,原先的成本、收益、效益的估算就会编译,这一方法主要是了解分析结果对不同假设的“敏感”性。政策分析人员可以对未来成本进行高、中、低三种假设,并单独计算在每种假设下的不同比率,以观察这些比率对不同的假设有多敏感。
(6)合理性分析方法:合理性是通过对照对立的意见来测试政策行动建议的一种方法。每一种政策行动建议都会有与之对立的意见,每一种都可能对建议构成威胁。只有逐一的考虑那些反对的意见,对他们做出反驳,才能保证提出的行动建议是合理的。这一方法的作用在于确定妨碍政策或项目通过的限制条件和障碍。一是物质的制约,二是法律的制约,三是组织的制约,四是政治的制约,五是分配的制约,六是预算的制约。
★四、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对倡导的政策行动建议必须进行可行性分析,政策行动建议的可行性分析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政治可行性分析,对政策规划,政党是否支持;利益集团是否反对;大众媒体是否表示异议; 一些民众是否出现抗争。政策的制度基础,政策规划与政策相关者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但是在分析政策的政治可行性时只考虑政策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是不够的。因为任何政策利益需求都和基本的政治规则、政治程序、政治组织密切相关的。一个社会既有的用规则、程序和组织表现出来的政治制度是政策规划的基础。政策的政治策略互动,任何政策规划并不仅仅是政治制度的强制力的结果。在政治制度基础和政策产出之间存在具有相当大的弹性的空间,在这一政策空间中,存在的主要是政策利益相关者,包括个体、群体、集团、组织间的策略互动、利益交易、政策的社会行销(social marketing)。政策的政治制度创新,任何社会的政治制度,无论是在平衡的时期,还是在变革转型时期,都是有弹性、可安排的。政策的政治可行性分析并不是机构的设立制度标准和对照制度框架,而是在弹性的规则、程序中选择,并且及时进行新的制度安排。
经济可行性分析,从资源有效配置的角度,应当选择成本最小、效率或效益最大的政策方案。可进行“成本效率分析”(可货币化,重手段)和“成本效益分析”(不可货币化,重结果)。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是政策分析人员用来评估一项政策方案是否符合经济效率(economic efficiency)的要求,或从社会整体来思考,能否从比较中,找出净效益大
于0的政策方案的技术。从政府财政预算的角度,CBA技术可以帮助民众了解政府是否把每一分钱真的花在刀口上,是否对纳税人担起了应负的责任实际运用的CBA技术又可细分为:纯粹的成本效益分析、计质的成本效益分析、修正的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能分析。CBA分析技术应用的局限性,存有“操作费用昂贵,技术争议较多,政治过程干扰,减少民主价值,金钱难以换取生命,集体偏好的陷井”等问题。
行政法律可行性分析,规划的政策有无预算支持,有无操作程序问题,是否需要设立执行机构,有无人力资困难,规划政策是否违反法律规定,是否需要相应法规支持。
社会环境可行性分析,政策规划是否与社区传统吻合,与公众价值观念是否冲突,建议的政策有无自然地理环境的限制,是否会破坏生态环境。
技术可行性分析,从技术的获取角度,论证实施某项政策有无实际的科技知识和实际技术的支持。所谓科技获取既可以指利用自身的力量进行研发获取;也可以是通过合作引进,实施转移获取;还可以直接经过购买获取。
伦理可行性分析,对一项政策规划,既会出现同世代的伦理矛盾,也会出现不同世代的伦理冲突。政策的同世代内的伦理矛盾,由于政策资源的有限性,某项政策规划可能会导致同一世代(三代人聚合的时段)不同辈分群体间的不公平。平等原则和必要的补偿原则。政策的不同世代内的伦理冲突,基于政策资源的有限性,某项政策规划可能会导致不同世代(后三代人聚合的时段)群体间的不公平。不损害后代发展的原则。
考试之三:试题(开卷)
请回答下列问题(共四题,每题为25分,满分为100分。每题回答不得少于500字。)
★一、在公共政策活动中,如何才能保证对公共问题的解决坚持的是公共价值,协调和实现的是公共利益?
P18-20
保证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价值取向是通过权利分享、权力监督和博弈制衡实现的。公民参与政策制定打破了政府内部的政策制定人员对政策制定权的垄断,限制政策制定人员和部门、行业谋取私利的行为。公民参与使政策制定过程透明化,对政策制定权力运用的监督更加有效,有利于形成各种利益力量之间的博弈制衡局面,从而避免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价值取向被扭曲。可以说,公民直接参与政策制定弥补了立法代表制和行政首长负责制在反映民意方面的不足和缺陷,制约了政府的自利性,保证了公共政策的公共性。
公民参与政策制定可以协调公民间的利益冲突。公民利益往往是多元的,各利益团体或个人需要在政策制定中拥有公正平等地表达自己利益偏好的机会。此外,政策制定机关在了解了各利益团体和个人的利益偏好后,应该寻找各方利益冲突之所在,通过协调、疏导、说服等方法,促使各方达成共识,以此为基础制定的公共政策能够更多的体现公共利益,保证政策的公共性。总之,公民参与政策制定能够“给予不同利益和力量以制度性的表白途径,及使利益冲突能达成某种程度的共识”,“以公共和理性的沟通途径来化解冲突,尤其赋予利害关系人参与表示意见之机会,使人民能直接参与决策机制,实现人民直接民主”。
政府必须摒弃追求自身利益的任何行为,而且当它意识到不同利益团体之间产生利益冲突时,必须出面干预,实施政府行为。
首先,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必须大力提倡公共精神,它是制定公共政策的前提。因为,“政府的功能之一,就是用公共精神教育人,更多地发挥人的主动性,使公共精神在制定政策过程中占优势”。换言之,通过政府的宣传、教育,政府过程应该起到学校的作用,使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人们具备极高水平的热心公益精神,使他们认识到,“我们在作出集体决定时,不仅是为自己,而且是为他人在作出决定。”
其次,由于个人利益从未在公共生活中消失:它是人类行为中一个极其强大的推动力,绝对不会消失。因此,“设置路障、不让自私者为所欲为的机构,可以看成是防止热心公益精神崩溃的屏障。它们减少贪婪所得的报酬,从而开辟关心他人蔚然成风的场地。它们的作用就像是给政策制定过程提供靠山或备用的保护”;同时,“我们在政府机构中设计一些制约措施,以防止政府官员的腐败和其他不法行为,即使政府官员谋求以自私的方式行事”。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进行组织机构等硬件环境的建设和制度、规范等软件措施的设计,依此来限制个人、利益团体等利己主义力量,使其自觉接受公共精神准则的制约。
第三,在政府决策过程中,实行民主参与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充分的民主讨论。这可以通过在决策过程中设置听证程序得以实现。在决策的全过程中设置听证程序,实际上是给广大人民群众与政府机关有了更多直接交往、更好地表达利益要求的机会,是广大人民群众或其代表直接参与政府决策的过程,人民群众有意见和建议可以通过听证程序来提出,政府机关通过听证程序广泛听取来自各个方面的意见,便于及时地将更为广泛的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全面、准确地吸收到决策中来,便于及时发现拟制定的决策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妥之处,及时修正、完善,以便使尽可能多的人民群众的利益在政府决策中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
★二、在公共政策分析中,政策分析人员如何才能获得所需要的政策资料和信息?怎样做才能形成科学合理的政策主张?
第一问:
政策相关资料,政策资料是分散在各处的记录、统计数据、体验、评论,要把这些大量
的、分散的、零碎的数据、评论、记录、评论,特别是隐藏在不同人心里的体验寻找出来、汇集起来,辨别开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政策分析人员需要熟练的找到装载有这些资料的载体并把资料尽量完整、齐全的收集起来。装载有政策资料的载体有两大类。一类是文献,常见的有已经发布的政策文件、有关政策执行及结果的行政摘要、新闻媒体的政策评论、实际工作者的政策总结、学者的政策研究论著。另一类是感受体验。主要是政策决策者、管理者和操作者的感受、政策利益相关者的感受。对于前一类的资料,政策分析者可以到政府部门、新闻媒体单位、高校、研究机构去收集。对于后一类资料,政策分析者则需要通过现场观察、焦点访谈、团体调查等到渠道和手段获得。无论是收集哪一类政策资料,都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虽然政策分析人员在收集政策资料时,不可能在每一个文献中,在每一次观察和访谈中,都能够按照政策信息的所有门类获取所需资料。完整的政策资料是在逐步的搜寻中,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有时虽然能找到或记录一大堆材料,但符合要求的并不多。在悼念政策资料的过程中,必须常常做清点工作。发现缺项和遗漏要及时补充。其次,政策分析人员还要费功夫细心的去辨别资料的粗精与真伪。无论是收集的现成政策文献,还是记录的政策访谈,都不可能件件有用,相当多的政策资料是粗糙的、甚至是虚假的。(政策相关信息),通过对所获取的政策原始资料进行有选择的加工、整理、解释,转换为政策信息,政策信息是被加工整理并有选择的加以解释的数据。
政策相关主张,政策主张是通过相关的政策文件表现出来的,政策文件是政策知识向政策主张转化的载体,要从政策信息转换出政策主张,就需要借助于政策分析工作,并经过政策论辩的环节,政策分析的主要工作也是在这一步骤上实现的,政策分析人员运用综合、整理、解释、简化、直观说明等方式,形成多种形式、类别的政策文件,将政策分析成果即政策知识所转化的政策主张表达出来。
三、在公共政策分析中,提供政策行动建议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好的政策行动建议需要包含哪些内容?在思考公共政策行动建议时,可以运用有哪些具体的分析方法?
好的、有效的政策行动建议一般具有如下特点:
(1)可行动性。政策行动建议中不仅包括事实、价值,还包括对具体行动的论证。政策行动建议关注为解决政策问题可以被采取的行动。尽管政策行动建议会发生什么以及什么事由价值的信息,但是政策行动建议并不局限于这些事实和价值问题,还要对这些能满足需要、价值和机会的改进行动进行论证。
(2)前瞻性。政策行动建议是前瞻性的,因为它是在采取行动前提出来的,而政策分析的监督和评价程序则是回溯性的,因为它们是在行动之后被应用的。
(3)价值依赖性。政策行动建议既依赖于事实,也依赖于价值。预期的行动不仅能产生预测的结果,而且这种结果对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都是有价值的。
(4)道德复杂性。政策行动建议的价值备有所具有的道德在目的和手段上比较复杂。某一特定价值,既可以看作是目的,也可以看做市手段。比如健康本身可以被看做市目的,也可以被看做是取得其他价值(如安全、自由和自我实现)的必要条件。同样,明珠参与可以看作是目的,也可以看做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手段
具体的分析方法有以下几点:
(1)目标图形化方法:政策行动建议中最为基础的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是要确定分析的政策目标。为了思维清晰,在理清目的、首要目标、次要目标时,形成层级,处置排列,构成目标数。分析人员那可先从已经确定的若干目标入手,构建目标树。接着运用层级、类别分析、头脑风暴法等几个构建政策问题的技术,在原先的图形上补充,形成一整套目标。一般而言,最上部的目标是最宽泛的,而下面的则代表目的、目标和分目标。
(2)价值澄清方法:这一方法的作用是确定并划分支持政策目标的价值前提。具体步
骤如下:将政策或项目的所有相关目标用目标树列出;明确所有影响政策目标的和受政策目标影响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策分析人员;列出政策利益相关者赞成的价值前提;将所有价值前提分为个人的价值表达、特定群体的价值成熟和判明普遍好坏的价值判断;将价值前提进一步分为解释目标提供基础的前提和味目标的合理性提供理由的前提。这一方法的主要功用是通过对反对意见的分析来增加政策行动建议的说服力。
(3)价值评价方法:价值评价方法就是检验在讨论政策目标过程中提出的对立性论证的说服力,考察价值在政策论证和讨论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变化。其具体步骤如下:确定一个或多个政策倡议信主张,作为政策行动建议的基础;列出所有影响政策行动建议或被政策行动建议影响的相关人;描述每位政策利益相关人队政策行动建议的支持或反对意见;明确辩论的每一个要素;评价每一个意见的道德说服力,确定是否保留、改变或者拒绝。
(4)成本要素构建方法:成本要素构建就是对建立和实施一个政策或项目所需要的成本加以分类和描述。成本要素结构是需要耗费资源的功能、设备和供应的一个列表。成本要素构建的重要性在于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配置了一种行动建议的资源耗费就牺牲了另一个行动建议的资源配置。其要求有两个:穷尽和互斥。也就是说,在建立列表的时候,要穷尽一切投资在该项目的成本,并且这些成本之间是互斥的。
(5)敏感性分析方法:它是用来测试成本收益或成本效益分析中出现不同假设时分析结果变化程度的方法。由于政策方案在未来实施时具有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会出现不同情况,因此,原先的成本、收益、效益的估算就会编译,这一方法主要是了解分析结果对不同假设的“敏感”性。政策分析人员可以对未来成本进行高、中、低三种假设,并单独计算在每种假设下的不同比率,以观察这些比率对不同的假设有多敏感。
(6)合理性分析方法:合理性是通过对照对立的意见来测试政策行动建议的一种方法。每一种政策行动建议都会有与之对立的意见,每一种都可能对建议构成威胁。只有逐一的考虑那些反对的意见,对他们做出反驳,才能保证提出的行动建议是合理的。这一方法的作用在于确定妨碍政策或项目通过的限制条件和障碍。一是物质的制约,二是法律的制约,三是组织的制约,四是政治的制约,五是分配的制约,六是预算的制约。
★四、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对倡导的政策行动建议必须进行可行性分析,政策行动建议的可行性分析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政治可行性分析,对政策规划,政党是否支持;利益集团是否反对;大众媒体是否表示异议; 一些民众是否出现抗争。政策的制度基础,政策规划与政策相关者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但是在分析政策的政治可行性时只考虑政策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是不够的。因为任何政策利益需求都和基本的政治规则、政治程序、政治组织密切相关的。一个社会既有的用规则、程序和组织表现出来的政治制度是政策规划的基础。政策的政治策略互动,任何政策规划并不仅仅是政治制度的强制力的结果。在政治制度基础和政策产出之间存在具有相当大的弹性的空间,在这一政策空间中,存在的主要是政策利益相关者,包括个体、群体、集团、组织间的策略互动、利益交易、政策的社会行销(social marketing)。政策的政治制度创新,任何社会的政治制度,无论是在平衡的时期,还是在变革转型时期,都是有弹性、可安排的。政策的政治可行性分析并不是机构的设立制度标准和对照制度框架,而是在弹性的规则、程序中选择,并且及时进行新的制度安排。
经济可行性分析,从资源有效配置的角度,应当选择成本最小、效率或效益最大的政策方案。可进行“成本效率分析”(可货币化,重手段)和“成本效益分析”(不可货币化,重结果)。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是政策分析人员用来评估一项政策方案是否符合经济效率(economic efficiency)的要求,或从社会整体来思考,能否从比较中,找出净效益大
于0的政策方案的技术。从政府财政预算的角度,CBA技术可以帮助民众了解政府是否把每一分钱真的花在刀口上,是否对纳税人担起了应负的责任实际运用的CBA技术又可细分为:纯粹的成本效益分析、计质的成本效益分析、修正的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能分析。CBA分析技术应用的局限性,存有“操作费用昂贵,技术争议较多,政治过程干扰,减少民主价值,金钱难以换取生命,集体偏好的陷井”等问题。
行政法律可行性分析,规划的政策有无预算支持,有无操作程序问题,是否需要设立执行机构,有无人力资困难,规划政策是否违反法律规定,是否需要相应法规支持。
社会环境可行性分析,政策规划是否与社区传统吻合,与公众价值观念是否冲突,建议的政策有无自然地理环境的限制,是否会破坏生态环境。
技术可行性分析,从技术的获取角度,论证实施某项政策有无实际的科技知识和实际技术的支持。所谓科技获取既可以指利用自身的力量进行研发获取;也可以是通过合作引进,实施转移获取;还可以直接经过购买获取。
伦理可行性分析,对一项政策规划,既会出现同世代的伦理矛盾,也会出现不同世代的伦理冲突。政策的同世代内的伦理矛盾,由于政策资源的有限性,某项政策规划可能会导致同一世代(三代人聚合的时段)不同辈分群体间的不公平。平等原则和必要的补偿原则。政策的不同世代内的伦理冲突,基于政策资源的有限性,某项政策规划可能会导致不同世代(后三代人聚合的时段)群体间的不公平。不损害后代发展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