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水洛教委中川小学 李丽红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长方体的表面积》 学情分析:目前五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是直观形象到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学习的动机主要是直接动机为主,认知水平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是逻辑滚动的,并且在学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并已经学会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计算。只有充分了解自己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才能有效的进行合理的教学。
教学目标:( 1、)在操作、观察活动中,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运用长方体、正方体的相关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4、)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建立表面积的概念以及理解并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想象出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长方体的展开图、正方体的展开图 ;
学具准备:长7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棱长5厘米的
正方体,剪刀,彩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切入主题
“ 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探究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谁来说一说长方体有什么特点?正方体有什么特点?”指名学生回答后,接着问:“长方形的面积等于什么?正方形的面积等于什么?”复习旧知,为下面环节做好准备。接着过渡:在实践活动中我们用硬纸板做了一个长7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请同学们举起来互相看看,说一说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课中反思:新课标强调,教材必须从属于、服务于学生的需要,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况出发,灵活地处理和使用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优化整合,使数学真正焕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时,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满怀兴趣地参与学习。)
(二)动手操作,建立表象
学生说过之后,引导学生在盒子上标出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并问:这样的长方体纸盒展开后将得到什么样的图形呢?带着好奇的心,学生纷纷拿起剪刀,自己动手剪盒子。学生沿着长方体的棱剪开,再展平,看一看纸盒展开后的形状。由于剪的方法不同,得出的展开图形状也不同。在展开后的图形中,让学生反复打开、折叠,对比、体会立体图和平面图的联系。接着就问学生:你发现展开后的图形,在长方体中哪些面的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播放课件第2、3、4张。
生1:我发现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生2:我发现长方体的上面和下面相等,前后面相等、左右面相等。 „„根据学生回答内容,把长方体的展开图贴到黑板上,引导学生把展开图填上合适的数。
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环节的设计能对这一理念作出较好的诠释。给予学生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去发现,解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自主探究 深化主题。
1、问学生:做这个纸盒至少需要用多少硬纸板?
2、要用多少硬纸板实际是求什么呢?就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揭示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课件第5张。
3、请同学们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关键是要正确找出3组面中每个面的长和宽。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我们计算时可以选择最简便的算法。
4、学生动手计算后,请两名学生板书:
生1:因为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可以把长方体6个面分为三组,按组求面积后再求和,所以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7×5×2+7×3×2+5×3×2
生2:可以把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右面的积先算出来,再乘以2,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7×5+7×3+5×3)×2 „„ 引导学生说说学生是怎么想的。
师问:还有其他方法吗?
在这个基础上播放课件演示,归纳长方体表面积的面积公式,并板书。
5、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它的表面积应该怎么计算呢?你能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出正方体的计算方法吗?
小组讨论后,就可以得出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和计算方法。
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通过课件直观形象地展示长方体拆成平面展示图,从而促使学生建立“表面积”的表象,为下面学习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做好准备。同时,“鼓励算法多样化”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我以长方形面积计算知识为载体,从侧面、多角度引发学生思维,让学生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激发学生创新,从而深化主题,掌握合适的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会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能顺理成章的得出正方体的表面积,使学生把知识进行内在联系,学会举一反三,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四)、优化训练 拓展应用
1、根据所学知识和学生情况分析,我安排了5道练习题。 课件辅助教学:
第一、二题是求带有图的长方体的表面积。
第三题是给正方体木箱涂油漆。
第四题给洗衣机做布罩。
第五题是制造无盖的正方体玻璃鱼缸。
(课中反思:这五道练习题是循序渐进的,是符合学生认知理论的,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这个环节老师要深入到学生中,看看学生的计算过程是否正确。)
(五)总结评价 课堂延伸。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对本节课学生进行整体反馈,了解学生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知识不会?谈话法更让学生容易亲近。布置作业---课后练习题,
以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课后反思:讲过这节课之后,发现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有关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老师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像这种不需要全部算出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的情况。举例子,如计算游泳池的表面积、粉刷教室墙壁、无盖的玻璃鱼缸、洗衣机布罩等。提高性的练习旨在唤起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懂得根据实际来解决问题,同时,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有“用”的。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
长方体的表面积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做它的总面积。 正方体的表面积=
棱长×棱长×6
推荐
《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水洛教委中川小学 李丽红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长方体的表面积》 学情分析:目前五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是直观形象到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学习的动机主要是直接动机为主,认知水平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是逻辑滚动的,并且在学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并已经学会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计算。只有充分了解自己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才能有效的进行合理的教学。
教学目标:( 1、)在操作、观察活动中,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运用长方体、正方体的相关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4、)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建立表面积的概念以及理解并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想象出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长方体的展开图、正方体的展开图 ;
学具准备:长7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棱长5厘米的
正方体,剪刀,彩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切入主题
“ 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探究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谁来说一说长方体有什么特点?正方体有什么特点?”指名学生回答后,接着问:“长方形的面积等于什么?正方形的面积等于什么?”复习旧知,为下面环节做好准备。接着过渡:在实践活动中我们用硬纸板做了一个长7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请同学们举起来互相看看,说一说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课中反思:新课标强调,教材必须从属于、服务于学生的需要,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况出发,灵活地处理和使用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优化整合,使数学真正焕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时,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满怀兴趣地参与学习。)
(二)动手操作,建立表象
学生说过之后,引导学生在盒子上标出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并问:这样的长方体纸盒展开后将得到什么样的图形呢?带着好奇的心,学生纷纷拿起剪刀,自己动手剪盒子。学生沿着长方体的棱剪开,再展平,看一看纸盒展开后的形状。由于剪的方法不同,得出的展开图形状也不同。在展开后的图形中,让学生反复打开、折叠,对比、体会立体图和平面图的联系。接着就问学生:你发现展开后的图形,在长方体中哪些面的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播放课件第2、3、4张。
生1:我发现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生2:我发现长方体的上面和下面相等,前后面相等、左右面相等。 „„根据学生回答内容,把长方体的展开图贴到黑板上,引导学生把展开图填上合适的数。
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环节的设计能对这一理念作出较好的诠释。给予学生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去发现,解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自主探究 深化主题。
1、问学生:做这个纸盒至少需要用多少硬纸板?
2、要用多少硬纸板实际是求什么呢?就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揭示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课件第5张。
3、请同学们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关键是要正确找出3组面中每个面的长和宽。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我们计算时可以选择最简便的算法。
4、学生动手计算后,请两名学生板书:
生1:因为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可以把长方体6个面分为三组,按组求面积后再求和,所以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7×5×2+7×3×2+5×3×2
生2:可以把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右面的积先算出来,再乘以2,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7×5+7×3+5×3)×2 „„ 引导学生说说学生是怎么想的。
师问:还有其他方法吗?
在这个基础上播放课件演示,归纳长方体表面积的面积公式,并板书。
5、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它的表面积应该怎么计算呢?你能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出正方体的计算方法吗?
小组讨论后,就可以得出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和计算方法。
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通过课件直观形象地展示长方体拆成平面展示图,从而促使学生建立“表面积”的表象,为下面学习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做好准备。同时,“鼓励算法多样化”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我以长方形面积计算知识为载体,从侧面、多角度引发学生思维,让学生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激发学生创新,从而深化主题,掌握合适的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会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能顺理成章的得出正方体的表面积,使学生把知识进行内在联系,学会举一反三,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四)、优化训练 拓展应用
1、根据所学知识和学生情况分析,我安排了5道练习题。 课件辅助教学:
第一、二题是求带有图的长方体的表面积。
第三题是给正方体木箱涂油漆。
第四题给洗衣机做布罩。
第五题是制造无盖的正方体玻璃鱼缸。
(课中反思:这五道练习题是循序渐进的,是符合学生认知理论的,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这个环节老师要深入到学生中,看看学生的计算过程是否正确。)
(五)总结评价 课堂延伸。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对本节课学生进行整体反馈,了解学生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知识不会?谈话法更让学生容易亲近。布置作业---课后练习题,
以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课后反思:讲过这节课之后,发现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有关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老师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像这种不需要全部算出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的情况。举例子,如计算游泳池的表面积、粉刷教室墙壁、无盖的玻璃鱼缸、洗衣机布罩等。提高性的练习旨在唤起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懂得根据实际来解决问题,同时,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有“用”的。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
长方体的表面积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做它的总面积。 正方体的表面积=
棱长×棱长×6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