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坛・
尼日利亚解决债务负担
的成就和问题
———兼论资源型国家在金融危机中的负债发展
杨宝荣
内容提要 。, 该
国外债形势得到了迅速改善, 。石油经济对尼日利亚经济发展影响巨大:, 改善了国家财政; 石油业过高比重增加了国, 并加强资本市场管理。
关债务 石油 金融危机, 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助理研究员(北京 100007) 。
解决债务负担的成就
尼日利亚曾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重要负债国。从1958年起商业性开发石油, 1960年宣布独立。正如许多非洲兄弟国家一样, 债务问题一直是长期困扰尼日利亚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因
素(见第51页图) 。尼日利亚年均债务总额占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对外债务总额的比例长期达10%以上, 1990~1996年以及2000~2002年,
①
分别占1413%和14%。2002~2005年, 债务
高。20世纪80年代以来, 政府贷款占该国债务
总额的比例逐渐增加, 1980年, 政府贷款占债务总额的比重仅918%, 1985年为518%, 1988年上升到28%, 之后基本保持稳定上升状态, 到2004年, 该项比例增加到83%的空前高水平。其次是私营贷款, 20世纪以来的多数年份
③
中, 私营贷款债务仅次于政府贷款债务比重。
尼日利亚债务结构的特点, 决定了其与债权方就债务问题解决的方式, 即通过巴黎俱乐部进行多边或双边债务重组。1996年, 针对重债穷国的债务负担沉重问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多边金融机构出台了针对债务国
①
总额一直维持在300亿美元左右, 2004年达35915亿美元。由于债务负担重, 以及国内偿还
UNCT AD , Econo m ic D evelop m ent in Africa 2004:D ebt
//www1unctad 1org/en/
Countries 2008,
能力不足, 尼日利亚政府一度声明无力偿还外债, 要求债务减免。为此, 2002~2005年该国
②
与巴黎俱乐部债权方进行了两次债务重组。
Sustainability:O asis or M irage , p 16, htt p:
docs/gdsafrica20041_en 1pdf 1
②
ADB , Selected S tatistics on African
pp 1230-231, htt p://www 1afdb 1org /fileadm in /up l oads /afdb /Documents/Publications/Selected_Statistics_African _Countries_2008_Volume_XXV II_01_Full _Report 1pdf; ADB , African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9, p 1298, htt p://www1afdb 1org/filead2m in /upl oads/afdb /Documents/Publications/African%20Statistical%20Yearbook%202009%20-%20001%20Full%20Volume 1pdf 1
③
从外债类型结构来看, 尼日利亚债务主要由政府双边贷款、国际组织贷款, 以及私营贷款组成。丰富的石油资源为政府间贷款提供了保障。为此, 尼日利亚外债总额中政府贷款占比例最・50・
ADB , Selected S tatistics on African Countries 2008, op 1cit 11
《西亚非洲》编辑部版权所有
尼日利亚解决债务负担的成就和问题
所欠多边债权方的债务减免方案《重债穷国减债计划》, 2005年, 由西方八国倡议, 该计划的
(MDR I ) 补充和升级方案《多边债务减免计划》出台。该计划承诺对符合条件的国家进行
100%债务减免。尼日利亚作为特例, 并没有获得这些方案的债务减免。其原因是, 国际多边金
融机构认为, 尼日利亚可以利用石油收入回购
①
它的债务。到目前为止, 该国通过巴黎俱乐部进行债务重组共5次。2005年, 尼日利亚同巴黎俱乐部签署债务重组条约, 使该国外债总额由2005年度340亿美元削减到2006年约50亿
②
美元。
尼日利亚公共外债形势图
Source:ADB, Selected Statistics on African Countries 20081
2005年后, 尼日利亚债务形势获得了极大改善。受前几年国际经济增长形势, 特别是高油价的影响, 尼日利亚国际收支改善较快, 国家财政收入增长也较快, 债务偿还较多。从债务总量来看, 尤其是相比于2005年之前的巨额外债来看, 目前尼日利亚外债规模较小。2004年曾高达32614亿美元, 2006年后一直低于40亿美元, 2007年为3615亿美元, 2008年为3716亿美元。从国家外债负担来看, 负债水平较低。负债率从2002年的5214%降到2005年达到国际公认安全线以下的1812%。2006年后负债率保持在低于3%的水平, 2006~2008年负债率分别为214%、212%、117%。2008年, 该国外债负债率在非洲国家中仅略高于赤道几内亚, 居第二
③位。从债务偿还能力来看, 一方面, 偿债率多年保持稳定、安全水平。2005年、2006年在外汇收入猛增(主要由高油价带动) 的作用下, 偿债率分别为3215%和2914%。这表明政府在偿还外债问题上的积极态度, 以及政府财政收入的激增。另一方面, 国际储备偿还能力不断增强。2000年, 尼日利亚国际储备99111亿美元, 2005年增加到282180亿美元, 2008年达到
591186亿美元的空前规模。储备偿还指数也呈
上升趋势, 由2005年的13811%猛增到2006年的119315%, 并继续稳升到2007年的1
④
40419%、2008年的157317%。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 尼日利亚外债形势发生根本性好转主要体现在2005年以后的几年中。仅从衡量债务的几个重要指标来看, 目前, 该国已完全实现债务可承受的目标。但是, 作为资源型发展中国家, 尼日利亚的发展经验表明, 该国宏观经济仍存在较大的问题。
负债发展的特点
尼日利亚所欠债务主要为发展债务。即:债
①See ECA, Econo m ic Report on Africa 2006:Capital flo w s to
//www1uneca 1org/
Africa and their i m pact on gro w th , p 176, htt p:
②③
eca_res ources/publications/books/era2006/full1pdf 1
I bid 1, p 1771
ADB , S tatistics pocketbook 2009, op 1cit 1, p 115, htt p://
www 1afdb 1org/fileadmin /upl oads/afdb/Documents/Publications/Af DB_Statistics_Pocketbook_2009_01_Full_Report 1pdf 1
④
ADB , African S tatistical Yearbook 2009, op 1cit 1,
pp 1297-2981
・51・
西亚非洲 2009年第10期
务———负债发展成本。亦即通常所说, 发展中国家因发展造成的债务。它是以经济增长为目标, 所欠债务用于国内产业调整、设备更新, 以及基础设施改善, 等等。很多学者称之为“负债增长(gr owth -cu m -debt ) , 或借债工业化(indebted industrializati on ) , 即“一国政府在一定历史时期内, 有意识地以国际间举债为重要的筹资方式,
①
并以此推动本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从广义来看, 几乎所有债务都和发展有关, 似乎这样定义发展债务没有意义。因此, 发展债务可以进一步理解为, 以投资为手段, 以发展和增长为目的的对外债务。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负债发展的目的是“继主要以外贷和外援带动投资明显增长而推动国民生产总值迅速增长后, ②
依赖性的稳步下降”。③
口问题。, , 大多是用于发展所造成的债务。如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 为解决双缺口制约, 尼日利亚认为, 贸易是其发展战略的主要动力, 因为贸易可以带来就业、扩大市场、增加收入、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传播知识。因此, 实施积极的贸易政策, 促进出口商品多元化, 一直是该国贸易政策的主要动力。贸易政策也通过逐步建立自由贸易体制从而寻求创造一个有效
④
的能促进资本流入、技术转让和吸收的环境。
在尼日利亚负债发展过程中, 石油收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很大。尼日利亚从1958年开始进行石油商业性开采, 年产石油311万吨, 到1974年原油产量达111亿万吨。石油产业为尼日利亚带来了丰厚收入, 也极大地带动了该国经济的发展, 1960~1970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但1970年内战结束后, 西方石油公司则纷纷扩大在尼日利亚的石油投资, 1970~1975年, 该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20%。到20世纪80年代初, 在非洲已经取得独立的50个国家中, 按照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以及工农业经济部门的发展情况来看, 尼日利亚属于非洲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其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应主要归功于石油业的发展, 及其对相关产业的带动。1981~1985・52・
⑤
年, 该国平均日产石油135万桶。1986年, 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一度骤跌至每桶10美元以下, 严重影响了原油出口收入。1988年原油出口收入仅65亿美元, 占全年出口收入的88%, 1991年石油出口收入为118亿美元, 占当年出口总额的96%。1994年尼日利亚日产原油186万桶, 但同年6~8月尼日利亚全国大罢工期间, 全国
⑥
石油产量下降了20%, 出口量减少25%。1991~2000年,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率为
⑦
118%。相关研究表明, 在20世纪90年代, 由于石油收入减少, , 下降, ,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
⑨
81, 。石油业是推动尼日利亚国际收支改善的主要动力。一方面, 石油出口带动该国经常项目下商品进出口长期处于顺差状况。1970~2003年,
①张宝宇、周子勤、吕银春著:《拉丁美洲外债简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3年版, 第25页。
②H 1Chenery, A 1Str out, “Foreign A ssistance and Econom ic Devel opment ”, The Am erica Econo m ic Revie w , Volume LV I, Sep t 11966, pp 1679-6801
③双缺口理论是发展中国家利用外债发展的经典理论。根据此理论, 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 国内储蓄不足, 难以积累资本扩大国内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国内储蓄和投资之间的差额即储蓄缺口; 第二, 在对外贸易中, 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并不能为本国发展带来足够的贸易顺差, 以积累资本, 扩大国内投资, 购买先进技术和机器设备促进经济增长与发展。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之间的差额为贸易缺口或外汇缺口。按照宏观经济学一国经济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的原则, 这两个缺口造成的资本不足, 应通过借债来弥补。
④
See African Trade Policy Centre (ATPC ) Work in Pr ogress,
Mainstrea m ing Trade Policy int o Nati onal
No 152, “N igeria:
Devel opmentStrategies ”, I nye 1Nathan B riggs, January 2007, p 141
⑤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编:《非洲概况》,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1年版, 第229~250页。
⑥商务部:《尼日利亚石油天然气产业》, htt p://www. tdb 1org 1cn /inter M arket/207921ht m l, 2004年4月13日。
⑦ADB , Selected S tatistics on African Countries 2008, op 1cit 1, pp 1227-2281
⑧
See UNECA, The S tatus of Public Expenditure and Services
D elivery in Africa:People ’s Perceptions fro m the African Governance Report , Workshop on Public Expenditure and Service Delivery in
Africa:Managing Public Expenditure t o I m p r ove Service, Quality and Access, 9-11Oct ober 2006, Lusaka, Za mbia, p 121
⑨
ADB , African S tatistical Yearbook 2009, op 1cit 1, p 1421
尼日利亚解决债务负担的成就和问题
该国仅有5个年份(1978年、1981~1983年和1998年) 出现贸易逆差。同期, 服务贸易则一直呈逆差水平。除个别年份外, 逆差规模基本属于直线上升状态。1970年服务贸易逆差217亿奈拉, 之后稳增到1977年的2018亿奈拉。1978~1982年, 处于波动阶段, 1978年降到1417亿奈拉, 1979~1982年分别为1712亿奈
高, 这是尼日利亚独立以来国民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这表明靠单一的石油经济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并不可靠, 也难以摆脱债务桎梏。研究表明, 尼日利亚债务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 主要是因为石油繁荣及其随后发生的油价下跌, 期间, 政府在发展政策方面过度实施大量公共项目, 增加贷款(特别是多边和双边贷款) 所致。1970年, 尼日利亚外债约916亿美元, 2004年,
拉、3416亿奈拉、2915亿奈拉和2718亿奈拉。从1983年开始, 基本保持直线上升趋势。由1983年的1618亿奈拉增加到2003年的805218亿奈拉。经常项目下的净转移支付, 1972~1987年为负值, 1988~2003年为顺差, 且顺差规模从1988年的3185亿奈拉稳增到2003年的
①
200813亿奈拉。另一方面, 和金融账户来看, 1970~1976, 盈余。1985~, 其中仅有1994年出现盈余的项目看, 外国直接投资和外国资本流入(各类贷款等) 是使其账户盈余的主要内容。其中, 1970~2003年, 外国直接投资除1980年和1984
上升到300多亿美元。由于该国国民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出口, 因此, 响波动较大。1960~。期间, 经33%。由, 1974~1980年, 财政状况有所, 1974年、1975年、1979年、1980年经常项目收支都有盈余。1981~1983年, 该国经常项目收支持续恶化。随后由于国家实行贸易管制, 1981~1985年, 该国经常项目收支年均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14%。1986~2000年, 各年份经济项目收支状况或顺差, 亦或逆差。经常项目收支的反复表明, 尼日利亚经济主
③
要依靠石油, 经济基础缺乏多元性。
年出现负值外, 均为正值。外资流入金额最低水平为1970年的113亿奈拉, 最高水平则为2003年的259215亿奈拉。从外国直接投资规模来看, 1987年是分水岭, 1970~1986年, 年度投资规模均低于10亿奈拉。1987年后, 绝大多数年份外国直接投资超过100亿奈拉, 其中2002年、2003年分别达到了225917亿奈拉、259215亿奈拉。从外国资本流入(各类贷款等) 来看, 1970~2003年, 外国贷款年流入额均为顺差。与外国直接投资和外国资本流入项目相比, 尼日利亚的净官方援助流入额则长期为逆差。这主要是因为, 国际多边金融机构以及西方发达国家认为, 尼日利亚作为重要的石油出口国, 有能力通
②国际油价的变化直过石油出口解决发展资金。
接影响了尼日利亚的贸易条件, 导致该国经常项
目收支反复性较强。
石油业占工业及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增加。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 虽然尼日利亚农业所占比重下降, 石油业所占比重明显上升, 但整体上, 石油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并没有目前大。1960年, 农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4%,
采矿业占112%, 制造业占418%, 建筑业占4%。到1973年, 农业所占比重下降到34%,
采矿业增加到1717%, 制造业和建筑业所占比
④
重分别为819%和8%。2002~2006年, 原油
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25%左右。工业以原油生产为主, 原油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
⑤比重一直保持在85%左右。很显然, 尼日利亚
能源出口仍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比重。
①②
Christiana E 1E 1Okojie, Capital flo ws and curr ent account sus 2I bid 1, p 1241I bid 1, p 111
tainability in African econo m ies , 21222Septe mber 2005, Accra, p 1231
③
负债发展存在的问题
经常项目收支不断反复, 而且外债持续升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编:前引书, 第
237页。
⑤
E I U , Country profile:N igeria 2008, p 1541
・53・
西亚非洲 2009年第10期
外资流入部门非常集中, 占国家固定投资比重较大。从2000年以来, 尼日利亚一直是非洲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最多的国家, 约占流入该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的16%。近年来, 外国直接投资大多流入到拥有巨大的自然资源储备、积极的私有化, 以及对外资实行宽松和促进政策的非洲国家。外国直接投资在尼日利亚的扩张主要集中在石油业。2000~2007年, 按照年均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排名, 尼日利亚居非洲首位, 年度最高额占整个非洲的16%。投资仍集中在石油行
①业。其中, 2005~2007年, 流入尼日利亚的外国直接投资额分别为49178亿美元、139156亿
②
美元和124154亿美元。1990~2000年, 外国为4118%, 其中2005~20071、③
8815%和6916%。显然, 审慎的政策, 需要制度的质量, 以应对其经济的
⑤
脆弱性和外部风险”。
此外, 目前的金融危机已在尼日利亚暴露出一些问题。作为非洲最大的产油国、外国投资增加最快并分布集中、有非洲重要的证券交易市场的国家, 金融危机对该国债务形势的影响较为广泛, 一些新问题也初露端倪。(1) 不断恶化的外部经济环境, 不利于尼日利亚巩固近年来债务负担减轻所取得的成就。该国近年来外债负担迅速改善的根本原因在于, 。当前, 在国际, 尼日利, 将影响到该国国内。(2) 石油出口收入下降, 将。作为资源型国家, 尼日利亚石油出口不仅在近年来缓解了债务压力, 同时也为该国产业结构完善和提供企业竞争力提供了重要保障。石油价格下跌将直接影响尼日利亚国内经济的发展。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研究显示, 预计尼日利亚经常账户余额增长率由2008年的415%下降到2009年的-910%, 预计2010年为-315%。2009年,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 不利。
, 改善投资结构。负债发展导致陷入债务泥潭的根源在于, 国家通过负债并没有增强国家的偿债能力。偿债能力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改善。国民经济在不断的增长中, 实现产业结构的完善和升级, 进而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改善国际收支, 才能真正提高国家的偿债能力。通过上文研究可以发现, 尼日利亚投资分布主要集中在石油等行业。另外,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制定以来, 国家在社会公共领域, 包括医疗、教育、卫生、基建等方面的投资扩大, 而这些领域并非增值较快的经济部门, 不利于资金回流。正如有关研究所表明:“近年来, 虽然尼日利亚靠强劲的石油出口在解决债务问题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 但是, 在非洲国家经济多元化发展进程中, 尼日利亚经济的多
④
元化发展是倒退了。”因此, 如果不考虑受国际油价高升, 再次获得石油横财因素, 负债发展仍将是尼日利亚不得不长期面对的问题, 同时, 从世界范围内发展中国家的负债工业化发展经验来看(主要是基于20世纪80年代拉美中等收入国家的债务危机经验, 即私营债务占较大比重) , 尼日利亚不断加重的私营债务将可能使其在未来面对新的债务风险。因此, 尼日利亚“未来针对本国国情, 在举债发展问题上, 制定・54・
增长率将从2008年的513%下降到2009年的
⑥() 219%, 2010年进一步降到216%。3资本市场风险加大。一方面, 流通性过剩严重。这主要体现在热钱涌入较多, 股指虚高和通胀压力较大。研究显示, 2000年以来, 尼日利亚股市飙升近13倍, 投机者为了购买股票而借入68亿美元外债, ⑦这成为尼日利亚股市虚高的重要原
①②③④
UNCT AD , W orld Invest m ent Report 2008, op 1cit 1,
pp 166-671
I bid 1, p 12811
UNCT AD, W orld Invest m ent Report 2008:N igeria , htt p://ECA,
Econo m ic Report on Africa 2007:
Accelerating
www 1unctad 1org/secti ons/dite_dir/docs/wir08_fs_ng_en 1pdf 1
Africa ’s D evelop m ent through D iversification ,
p 191htt p://www.
uneca 1org/ERA2007/ERA2007Full1pdf 1
⑤
UNECA , Solving Africa ’s External D ebt Proble m to Finance
D evelop m ent:Reco mm endations and Conclusions of the Experts , 2003,
htt p://www1uneca 1org/debtforum 1
⑥
I M F, W orld Econo m ic O utlook , Ap ril 2009, p 194,
htt p://www1i m f 1org/external/pubs/ft/weo/2009/01/pdf/text 1pdf
⑦蒋燕:《尼日利亚陷入流动资金危机》, htt p://ww w .
g oldf ork 1cn /htm l/2/news/200904/09-109281ht m l, 2009年4月5日。
尼日利亚解决债务负担的成就和问题
因。2009年以来, 尼日利亚的股市表现一路向下, 且以37%的跌幅列居全球最差股市之首, 使该国发展借贷违约风险大增。此外, 受前几年大量投机资本进入资本市场, 以及石油出口收入飙升的影响, 尼日利亚国内面临严重的通胀压力。该国通胀率2007年为515%, 2008年上升到1112%, 2009年、2010年预计分别为
①
1412%。自2008年11月26日尼日利亚央行开始限制银行外汇供应以来, 该国货币奈拉兑美元汇率已跌逾两成, 尼日利亚的通胀率则在2009年2月攀升至1416%。另一方面, 银行业坏账增加将威胁金融稳定。尼日利亚银行股在股市中的比重为2/3,为彭博社与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 I ) 统计的全球50个股票指数中最高国银行宁可紧抓低息国债, 行。19国债利息则在过去621610厘。在2008, 美国银行同业拆息与国债利息的息差, 一度扩大至313厘高位, 而尼日利亚1613厘的息差则超出前者近4倍。由于尼日利亚银行持有的有毒资产可能达100亿美元, 相当于银行资本的一半。这使尼日利亚面临
②
一场流动资金危机。
世界银行对当前金融危机影响的一份评估报告认为, 全球包括尼日利亚在内共有43个国家所面临的经济形势非常严峻, 其国内经济是非常
③
脆弱的。正如2009年2月12日尼日利亚财政部长曼苏尔所言, 受金融危机影响, 尼日利亚政府收入锐减, 为此, 将不得不寻求国际多边金融机构的援助, 主要是获得低息或者无息贷款。受金融危机影响, 国际信贷紧缩, 外国直接投资减少, 国际油价下跌, 出口收入减少等, 都严重影响了尼日利亚经济, “尼日利亚给, 与其他非洲, 贫穷。④
, 我们的贫穷状态更糟。”
(责任编辑:安春英 责任校对:詹世明)
① I M F, op 1cit 1 ② 蒋燕:前引文。
③ World Bank, The Global Econo m ic C risis:Assessing Vulnera 2
bility w ith a Poverty Lens , 2009, htt p://siteres ources . world 2
bank 1org/NEW S/Resources/WBGVulnerableCountries B rief 1pdf 1
④ “Nigeria:Country Hit By Gl obal Financial Crisis –G ovt ”, 13
February 2009, htt p://allafrica1co m /st ories/[1**********]51ht m l 1
・资料库・
《非洲经济展望》
预计2009年非洲经济增速为218%
2009年7月30日, 经合组织(OECD ) 和非洲发展银行在莫桑比克联合发布了当年《非洲经济展望》。报告预测, 因金融危机造成出口商品价格下跌和援助减少, 2009年, 非洲经济增速将仅为218%, 但2010年将恢复到415%。报告称, 2008年, 非洲吸引的直接投资减少了10%。南非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2009年, 将经历20多年来首次衰退, 第一季度经济规模缩水614%, 工作岗位减少18万个。安哥拉削减预算40%, 经济将负增长7%。肯尼亚、赞比亚和尼日利亚的减贫计划预算也有削减。但卢旺达、坦
桑尼亚和加纳经济增长将超过6%。这些国家经济已呈多元化格局, 农业部门基础牢固。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的经济也将出现高速增长。
2009年《非洲经济展望》特别提到, 中非贸易
在2008年增长了50%, 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将对拉动非洲走出经济低谷起到重要作用。
(资料来源:中国驻桑给巴尔总领馆经商室, 2009年8
月10日)
(詹世明 摘编)
・55・
・论 坛・
尼日利亚解决债务负担
的成就和问题
———兼论资源型国家在金融危机中的负债发展
杨宝荣
内容提要 。, 该
国外债形势得到了迅速改善, 。石油经济对尼日利亚经济发展影响巨大:, 改善了国家财政; 石油业过高比重增加了国, 并加强资本市场管理。
关债务 石油 金融危机, 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助理研究员(北京 100007) 。
解决债务负担的成就
尼日利亚曾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重要负债国。从1958年起商业性开发石油, 1960年宣布独立。正如许多非洲兄弟国家一样, 债务问题一直是长期困扰尼日利亚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因
素(见第51页图) 。尼日利亚年均债务总额占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对外债务总额的比例长期达10%以上, 1990~1996年以及2000~2002年,
①
分别占1413%和14%。2002~2005年, 债务
高。20世纪80年代以来, 政府贷款占该国债务
总额的比例逐渐增加, 1980年, 政府贷款占债务总额的比重仅918%, 1985年为518%, 1988年上升到28%, 之后基本保持稳定上升状态, 到2004年, 该项比例增加到83%的空前高水平。其次是私营贷款, 20世纪以来的多数年份
③
中, 私营贷款债务仅次于政府贷款债务比重。
尼日利亚债务结构的特点, 决定了其与债权方就债务问题解决的方式, 即通过巴黎俱乐部进行多边或双边债务重组。1996年, 针对重债穷国的债务负担沉重问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多边金融机构出台了针对债务国
①
总额一直维持在300亿美元左右, 2004年达35915亿美元。由于债务负担重, 以及国内偿还
UNCT AD , Econo m ic D evelop m ent in Africa 2004:D ebt
//www1unctad 1org/en/
Countries 2008,
能力不足, 尼日利亚政府一度声明无力偿还外债, 要求债务减免。为此, 2002~2005年该国
②
与巴黎俱乐部债权方进行了两次债务重组。
Sustainability:O asis or M irage , p 16, htt p:
docs/gdsafrica20041_en 1pdf 1
②
ADB , Selected S tatistics on African
pp 1230-231, htt p://www 1afdb 1org /fileadm in /up l oads /afdb /Documents/Publications/Selected_Statistics_African _Countries_2008_Volume_XXV II_01_Full _Report 1pdf; ADB , African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9, p 1298, htt p://www1afdb 1org/filead2m in /upl oads/afdb /Documents/Publications/African%20Statistical%20Yearbook%202009%20-%20001%20Full%20Volume 1pdf 1
③
从外债类型结构来看, 尼日利亚债务主要由政府双边贷款、国际组织贷款, 以及私营贷款组成。丰富的石油资源为政府间贷款提供了保障。为此, 尼日利亚外债总额中政府贷款占比例最・50・
ADB , Selected S tatistics on African Countries 2008, op 1cit 11
《西亚非洲》编辑部版权所有
尼日利亚解决债务负担的成就和问题
所欠多边债权方的债务减免方案《重债穷国减债计划》, 2005年, 由西方八国倡议, 该计划的
(MDR I ) 补充和升级方案《多边债务减免计划》出台。该计划承诺对符合条件的国家进行
100%债务减免。尼日利亚作为特例, 并没有获得这些方案的债务减免。其原因是, 国际多边金
融机构认为, 尼日利亚可以利用石油收入回购
①
它的债务。到目前为止, 该国通过巴黎俱乐部进行债务重组共5次。2005年, 尼日利亚同巴黎俱乐部签署债务重组条约, 使该国外债总额由2005年度340亿美元削减到2006年约50亿
②
美元。
尼日利亚公共外债形势图
Source:ADB, Selected Statistics on African Countries 20081
2005年后, 尼日利亚债务形势获得了极大改善。受前几年国际经济增长形势, 特别是高油价的影响, 尼日利亚国际收支改善较快, 国家财政收入增长也较快, 债务偿还较多。从债务总量来看, 尤其是相比于2005年之前的巨额外债来看, 目前尼日利亚外债规模较小。2004年曾高达32614亿美元, 2006年后一直低于40亿美元, 2007年为3615亿美元, 2008年为3716亿美元。从国家外债负担来看, 负债水平较低。负债率从2002年的5214%降到2005年达到国际公认安全线以下的1812%。2006年后负债率保持在低于3%的水平, 2006~2008年负债率分别为214%、212%、117%。2008年, 该国外债负债率在非洲国家中仅略高于赤道几内亚, 居第二
③位。从债务偿还能力来看, 一方面, 偿债率多年保持稳定、安全水平。2005年、2006年在外汇收入猛增(主要由高油价带动) 的作用下, 偿债率分别为3215%和2914%。这表明政府在偿还外债问题上的积极态度, 以及政府财政收入的激增。另一方面, 国际储备偿还能力不断增强。2000年, 尼日利亚国际储备99111亿美元, 2005年增加到282180亿美元, 2008年达到
591186亿美元的空前规模。储备偿还指数也呈
上升趋势, 由2005年的13811%猛增到2006年的119315%, 并继续稳升到2007年的1
④
40419%、2008年的157317%。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 尼日利亚外债形势发生根本性好转主要体现在2005年以后的几年中。仅从衡量债务的几个重要指标来看, 目前, 该国已完全实现债务可承受的目标。但是, 作为资源型发展中国家, 尼日利亚的发展经验表明, 该国宏观经济仍存在较大的问题。
负债发展的特点
尼日利亚所欠债务主要为发展债务。即:债
①See ECA, Econo m ic Report on Africa 2006:Capital flo w s to
//www1uneca 1org/
Africa and their i m pact on gro w th , p 176, htt p:
②③
eca_res ources/publications/books/era2006/full1pdf 1
I bid 1, p 1771
ADB , S tatistics pocketbook 2009, op 1cit 1, p 115, htt p://
www 1afdb 1org/fileadmin /upl oads/afdb/Documents/Publications/Af DB_Statistics_Pocketbook_2009_01_Full_Report 1pdf 1
④
ADB , African S tatistical Yearbook 2009, op 1cit 1,
pp 1297-2981
・51・
西亚非洲 2009年第10期
务———负债发展成本。亦即通常所说, 发展中国家因发展造成的债务。它是以经济增长为目标, 所欠债务用于国内产业调整、设备更新, 以及基础设施改善, 等等。很多学者称之为“负债增长(gr owth -cu m -debt ) , 或借债工业化(indebted industrializati on ) , 即“一国政府在一定历史时期内, 有意识地以国际间举债为重要的筹资方式,
①
并以此推动本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从广义来看, 几乎所有债务都和发展有关, 似乎这样定义发展债务没有意义。因此, 发展债务可以进一步理解为, 以投资为手段, 以发展和增长为目的的对外债务。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负债发展的目的是“继主要以外贷和外援带动投资明显增长而推动国民生产总值迅速增长后, ②
依赖性的稳步下降”。③
口问题。, , 大多是用于发展所造成的债务。如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 为解决双缺口制约, 尼日利亚认为, 贸易是其发展战略的主要动力, 因为贸易可以带来就业、扩大市场、增加收入、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传播知识。因此, 实施积极的贸易政策, 促进出口商品多元化, 一直是该国贸易政策的主要动力。贸易政策也通过逐步建立自由贸易体制从而寻求创造一个有效
④
的能促进资本流入、技术转让和吸收的环境。
在尼日利亚负债发展过程中, 石油收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很大。尼日利亚从1958年开始进行石油商业性开采, 年产石油311万吨, 到1974年原油产量达111亿万吨。石油产业为尼日利亚带来了丰厚收入, 也极大地带动了该国经济的发展, 1960~1970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但1970年内战结束后, 西方石油公司则纷纷扩大在尼日利亚的石油投资, 1970~1975年, 该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20%。到20世纪80年代初, 在非洲已经取得独立的50个国家中, 按照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以及工农业经济部门的发展情况来看, 尼日利亚属于非洲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其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应主要归功于石油业的发展, 及其对相关产业的带动。1981~1985・52・
⑤
年, 该国平均日产石油135万桶。1986年, 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一度骤跌至每桶10美元以下, 严重影响了原油出口收入。1988年原油出口收入仅65亿美元, 占全年出口收入的88%, 1991年石油出口收入为118亿美元, 占当年出口总额的96%。1994年尼日利亚日产原油186万桶, 但同年6~8月尼日利亚全国大罢工期间, 全国
⑥
石油产量下降了20%, 出口量减少25%。1991~2000年,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率为
⑦
118%。相关研究表明, 在20世纪90年代, 由于石油收入减少, , 下降, ,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
⑨
81, 。石油业是推动尼日利亚国际收支改善的主要动力。一方面, 石油出口带动该国经常项目下商品进出口长期处于顺差状况。1970~2003年,
①张宝宇、周子勤、吕银春著:《拉丁美洲外债简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3年版, 第25页。
②H 1Chenery, A 1Str out, “Foreign A ssistance and Econom ic Devel opment ”, The Am erica Econo m ic Revie w , Volume LV I, Sep t 11966, pp 1679-6801
③双缺口理论是发展中国家利用外债发展的经典理论。根据此理论, 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 国内储蓄不足, 难以积累资本扩大国内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国内储蓄和投资之间的差额即储蓄缺口; 第二, 在对外贸易中, 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并不能为本国发展带来足够的贸易顺差, 以积累资本, 扩大国内投资, 购买先进技术和机器设备促进经济增长与发展。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之间的差额为贸易缺口或外汇缺口。按照宏观经济学一国经济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的原则, 这两个缺口造成的资本不足, 应通过借债来弥补。
④
See African Trade Policy Centre (ATPC ) Work in Pr ogress,
Mainstrea m ing Trade Policy int o Nati onal
No 152, “N igeria:
Devel opmentStrategies ”, I nye 1Nathan B riggs, January 2007, p 141
⑤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编:《非洲概况》,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1年版, 第229~250页。
⑥商务部:《尼日利亚石油天然气产业》, htt p://www. tdb 1org 1cn /inter M arket/207921ht m l, 2004年4月13日。
⑦ADB , Selected S tatistics on African Countries 2008, op 1cit 1, pp 1227-2281
⑧
See UNECA, The S tatus of Public Expenditure and Services
D elivery in Africa:People ’s Perceptions fro m the African Governance Report , Workshop on Public Expenditure and Service Delivery in
Africa:Managing Public Expenditure t o I m p r ove Service, Quality and Access, 9-11Oct ober 2006, Lusaka, Za mbia, p 121
⑨
ADB , African S tatistical Yearbook 2009, op 1cit 1, p 1421
尼日利亚解决债务负担的成就和问题
该国仅有5个年份(1978年、1981~1983年和1998年) 出现贸易逆差。同期, 服务贸易则一直呈逆差水平。除个别年份外, 逆差规模基本属于直线上升状态。1970年服务贸易逆差217亿奈拉, 之后稳增到1977年的2018亿奈拉。1978~1982年, 处于波动阶段, 1978年降到1417亿奈拉, 1979~1982年分别为1712亿奈
高, 这是尼日利亚独立以来国民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这表明靠单一的石油经济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并不可靠, 也难以摆脱债务桎梏。研究表明, 尼日利亚债务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 主要是因为石油繁荣及其随后发生的油价下跌, 期间, 政府在发展政策方面过度实施大量公共项目, 增加贷款(特别是多边和双边贷款) 所致。1970年, 尼日利亚外债约916亿美元, 2004年,
拉、3416亿奈拉、2915亿奈拉和2718亿奈拉。从1983年开始, 基本保持直线上升趋势。由1983年的1618亿奈拉增加到2003年的805218亿奈拉。经常项目下的净转移支付, 1972~1987年为负值, 1988~2003年为顺差, 且顺差规模从1988年的3185亿奈拉稳增到2003年的
①
200813亿奈拉。另一方面, 和金融账户来看, 1970~1976, 盈余。1985~, 其中仅有1994年出现盈余的项目看, 外国直接投资和外国资本流入(各类贷款等) 是使其账户盈余的主要内容。其中, 1970~2003年, 外国直接投资除1980年和1984
上升到300多亿美元。由于该国国民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出口, 因此, 响波动较大。1960~。期间, 经33%。由, 1974~1980年, 财政状况有所, 1974年、1975年、1979年、1980年经常项目收支都有盈余。1981~1983年, 该国经常项目收支持续恶化。随后由于国家实行贸易管制, 1981~1985年, 该国经常项目收支年均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14%。1986~2000年, 各年份经济项目收支状况或顺差, 亦或逆差。经常项目收支的反复表明, 尼日利亚经济主
③
要依靠石油, 经济基础缺乏多元性。
年出现负值外, 均为正值。外资流入金额最低水平为1970年的113亿奈拉, 最高水平则为2003年的259215亿奈拉。从外国直接投资规模来看, 1987年是分水岭, 1970~1986年, 年度投资规模均低于10亿奈拉。1987年后, 绝大多数年份外国直接投资超过100亿奈拉, 其中2002年、2003年分别达到了225917亿奈拉、259215亿奈拉。从外国资本流入(各类贷款等) 来看, 1970~2003年, 外国贷款年流入额均为顺差。与外国直接投资和外国资本流入项目相比, 尼日利亚的净官方援助流入额则长期为逆差。这主要是因为, 国际多边金融机构以及西方发达国家认为, 尼日利亚作为重要的石油出口国, 有能力通
②国际油价的变化直过石油出口解决发展资金。
接影响了尼日利亚的贸易条件, 导致该国经常项
目收支反复性较强。
石油业占工业及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增加。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 虽然尼日利亚农业所占比重下降, 石油业所占比重明显上升, 但整体上, 石油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并没有目前大。1960年, 农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4%,
采矿业占112%, 制造业占418%, 建筑业占4%。到1973年, 农业所占比重下降到34%,
采矿业增加到1717%, 制造业和建筑业所占比
④
重分别为819%和8%。2002~2006年, 原油
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25%左右。工业以原油生产为主, 原油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
⑤比重一直保持在85%左右。很显然, 尼日利亚
能源出口仍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比重。
①②
Christiana E 1E 1Okojie, Capital flo ws and curr ent account sus 2I bid 1, p 1241I bid 1, p 111
tainability in African econo m ies , 21222Septe mber 2005, Accra, p 1231
③
负债发展存在的问题
经常项目收支不断反复, 而且外债持续升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编:前引书, 第
237页。
⑤
E I U , Country profile:N igeria 2008, p 1541
・53・
西亚非洲 2009年第10期
外资流入部门非常集中, 占国家固定投资比重较大。从2000年以来, 尼日利亚一直是非洲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最多的国家, 约占流入该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的16%。近年来, 外国直接投资大多流入到拥有巨大的自然资源储备、积极的私有化, 以及对外资实行宽松和促进政策的非洲国家。外国直接投资在尼日利亚的扩张主要集中在石油业。2000~2007年, 按照年均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排名, 尼日利亚居非洲首位, 年度最高额占整个非洲的16%。投资仍集中在石油行
①业。其中, 2005~2007年, 流入尼日利亚的外国直接投资额分别为49178亿美元、139156亿
②
美元和124154亿美元。1990~2000年, 外国为4118%, 其中2005~20071、③
8815%和6916%。显然, 审慎的政策, 需要制度的质量, 以应对其经济的
⑤
脆弱性和外部风险”。
此外, 目前的金融危机已在尼日利亚暴露出一些问题。作为非洲最大的产油国、外国投资增加最快并分布集中、有非洲重要的证券交易市场的国家, 金融危机对该国债务形势的影响较为广泛, 一些新问题也初露端倪。(1) 不断恶化的外部经济环境, 不利于尼日利亚巩固近年来债务负担减轻所取得的成就。该国近年来外债负担迅速改善的根本原因在于, 。当前, 在国际, 尼日利, 将影响到该国国内。(2) 石油出口收入下降, 将。作为资源型国家, 尼日利亚石油出口不仅在近年来缓解了债务压力, 同时也为该国产业结构完善和提供企业竞争力提供了重要保障。石油价格下跌将直接影响尼日利亚国内经济的发展。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研究显示, 预计尼日利亚经常账户余额增长率由2008年的415%下降到2009年的-910%, 预计2010年为-315%。2009年,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 不利。
, 改善投资结构。负债发展导致陷入债务泥潭的根源在于, 国家通过负债并没有增强国家的偿债能力。偿债能力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改善。国民经济在不断的增长中, 实现产业结构的完善和升级, 进而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改善国际收支, 才能真正提高国家的偿债能力。通过上文研究可以发现, 尼日利亚投资分布主要集中在石油等行业。另外,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制定以来, 国家在社会公共领域, 包括医疗、教育、卫生、基建等方面的投资扩大, 而这些领域并非增值较快的经济部门, 不利于资金回流。正如有关研究所表明:“近年来, 虽然尼日利亚靠强劲的石油出口在解决债务问题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 但是, 在非洲国家经济多元化发展进程中, 尼日利亚经济的多
④
元化发展是倒退了。”因此, 如果不考虑受国际油价高升, 再次获得石油横财因素, 负债发展仍将是尼日利亚不得不长期面对的问题, 同时, 从世界范围内发展中国家的负债工业化发展经验来看(主要是基于20世纪80年代拉美中等收入国家的债务危机经验, 即私营债务占较大比重) , 尼日利亚不断加重的私营债务将可能使其在未来面对新的债务风险。因此, 尼日利亚“未来针对本国国情, 在举债发展问题上, 制定・54・
增长率将从2008年的513%下降到2009年的
⑥() 219%, 2010年进一步降到216%。3资本市场风险加大。一方面, 流通性过剩严重。这主要体现在热钱涌入较多, 股指虚高和通胀压力较大。研究显示, 2000年以来, 尼日利亚股市飙升近13倍, 投机者为了购买股票而借入68亿美元外债, ⑦这成为尼日利亚股市虚高的重要原
①②③④
UNCT AD , W orld Invest m ent Report 2008, op 1cit 1,
pp 166-671
I bid 1, p 12811
UNCT AD, W orld Invest m ent Report 2008:N igeria , htt p://ECA,
Econo m ic Report on Africa 2007:
Accelerating
www 1unctad 1org/secti ons/dite_dir/docs/wir08_fs_ng_en 1pdf 1
Africa ’s D evelop m ent through D iversification ,
p 191htt p://www.
uneca 1org/ERA2007/ERA2007Full1pdf 1
⑤
UNECA , Solving Africa ’s External D ebt Proble m to Finance
D evelop m ent:Reco mm endations and Conclusions of the Experts , 2003,
htt p://www1uneca 1org/debtforum 1
⑥
I M F, W orld Econo m ic O utlook , Ap ril 2009, p 194,
htt p://www1i m f 1org/external/pubs/ft/weo/2009/01/pdf/text 1pdf
⑦蒋燕:《尼日利亚陷入流动资金危机》, htt p://ww w .
g oldf ork 1cn /htm l/2/news/200904/09-109281ht m l, 2009年4月5日。
尼日利亚解决债务负担的成就和问题
因。2009年以来, 尼日利亚的股市表现一路向下, 且以37%的跌幅列居全球最差股市之首, 使该国发展借贷违约风险大增。此外, 受前几年大量投机资本进入资本市场, 以及石油出口收入飙升的影响, 尼日利亚国内面临严重的通胀压力。该国通胀率2007年为515%, 2008年上升到1112%, 2009年、2010年预计分别为
①
1412%。自2008年11月26日尼日利亚央行开始限制银行外汇供应以来, 该国货币奈拉兑美元汇率已跌逾两成, 尼日利亚的通胀率则在2009年2月攀升至1416%。另一方面, 银行业坏账增加将威胁金融稳定。尼日利亚银行股在股市中的比重为2/3,为彭博社与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 I ) 统计的全球50个股票指数中最高国银行宁可紧抓低息国债, 行。19国债利息则在过去621610厘。在2008, 美国银行同业拆息与国债利息的息差, 一度扩大至313厘高位, 而尼日利亚1613厘的息差则超出前者近4倍。由于尼日利亚银行持有的有毒资产可能达100亿美元, 相当于银行资本的一半。这使尼日利亚面临
②
一场流动资金危机。
世界银行对当前金融危机影响的一份评估报告认为, 全球包括尼日利亚在内共有43个国家所面临的经济形势非常严峻, 其国内经济是非常
③
脆弱的。正如2009年2月12日尼日利亚财政部长曼苏尔所言, 受金融危机影响, 尼日利亚政府收入锐减, 为此, 将不得不寻求国际多边金融机构的援助, 主要是获得低息或者无息贷款。受金融危机影响, 国际信贷紧缩, 外国直接投资减少, 国际油价下跌, 出口收入减少等, 都严重影响了尼日利亚经济, “尼日利亚给, 与其他非洲, 贫穷。④
, 我们的贫穷状态更糟。”
(责任编辑:安春英 责任校对:詹世明)
① I M F, op 1cit 1 ② 蒋燕:前引文。
③ World Bank, The Global Econo m ic C risis:Assessing Vulnera 2
bility w ith a Poverty Lens , 2009, htt p://siteres ources . world 2
bank 1org/NEW S/Resources/WBGVulnerableCountries B rief 1pdf 1
④ “Nigeria:Country Hit By Gl obal Financial Crisis –G ovt ”, 13
February 2009, htt p://allafrica1co m /st ories/[1**********]51ht m l 1
・资料库・
《非洲经济展望》
预计2009年非洲经济增速为218%
2009年7月30日, 经合组织(OECD ) 和非洲发展银行在莫桑比克联合发布了当年《非洲经济展望》。报告预测, 因金融危机造成出口商品价格下跌和援助减少, 2009年, 非洲经济增速将仅为218%, 但2010年将恢复到415%。报告称, 2008年, 非洲吸引的直接投资减少了10%。南非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2009年, 将经历20多年来首次衰退, 第一季度经济规模缩水614%, 工作岗位减少18万个。安哥拉削减预算40%, 经济将负增长7%。肯尼亚、赞比亚和尼日利亚的减贫计划预算也有削减。但卢旺达、坦
桑尼亚和加纳经济增长将超过6%。这些国家经济已呈多元化格局, 农业部门基础牢固。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的经济也将出现高速增长。
2009年《非洲经济展望》特别提到, 中非贸易
在2008年增长了50%, 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将对拉动非洲走出经济低谷起到重要作用。
(资料来源:中国驻桑给巴尔总领馆经商室, 2009年8
月10日)
(詹世明 摘编)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