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素质教育整体规划
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终生教育的起点阶段,是一种着眼未来的奠定工程,具有潜在效应和长远效应。特别从21世纪到来之时,人们越来越感觉到知识的传递已不是靠灌输和记忆所能实现。而创新和实践的能力、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合作和分享的能力,以及健康的感情和个性等素质才是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目标取向。我园立足于这些素质的启蒙性和基础性的工作。为了更好落实《幼儿园指导纲要》、《广东省幼儿园教育指南》推陈出新素质教育,特制定以下规划。
一、总目标:
规划的目标是:经过三年努力,把我园办成高素质、高标准、有绿色的区级幼儿园。以《规程》、《纲要》精神为指导,创设绿化、美化、教育化、儿童化和具有现代气息的育人环境;建立新型的现代化教育管理模式和学习型组织,培养一批教师骨干;运用科学的教育理念培养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幼儿,为成为宝安区民办示范园创造条件。
1、健康:
(1)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增强体质;
(2)发展幼儿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3)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培养自理、自我保护的基本能力。
2、科学:
(1)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培养主动学习的态度和欲望;
(2)培养幼儿观察、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进对环境以及人与环境的认识,培养初步的环境意识;
3、语言:
(1)循序渐进地培养幼儿听、说、读、写的能力,并且将听和说作为重点,培养幼儿喜爱阅读的好习惯;
(2)引导幼儿大胆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手段表达与交流思想和感情;
(3)逐步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激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爱好。
4、社会:
(1)增进幼儿的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培养主动性和自信心;
(2)培养幼儿初步的责任感和待人处事的正确态度;
(3)帮助幼儿学会与人交往和友好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帮幼儿适应群体生活,接受的基本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5)萌发幼儿爱父母、爱同伴、爱幼儿园、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艺术:
(1)激发幼儿对创造的欲望,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2)通过对音乐、美术、舞蹈等学习,培养幼儿表现美和感受美的情趣。
三、幼儿身心发展各阶段目标:
(一)语言领域:
教师要注意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语言的学习要在自然、生活化的情境进行,将听说读写等经验融入到日常和各类教育活动中去。
初级阶段
a、倾听目标:
(1)学会安静地听同伴及老师说话、讲故事。不随便插嘴;
(2)能听懂普通话,能听懂某些难发的音,逐步学习讲普通话;
(3)听懂并理解简单的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游戏规则及老师的提问、要求。 b、讲述目标:
(1)愿意说普通话,喜欢与别人交流;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围绕主题谈话,运用短句表达自己的意思;
(3)初步学习常用的交往语言和礼貌用语;
(4)能有兴趣的运用各种感官,按照要求去感知讲述内容;
(5)理解内容简单,特征鲜明的实物、图片和情景;
(6)愿意在集体面前独立讲述;
(7)能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学会传递老师简单的要求给家长和别的幼儿;
(8)愿意在集体面前独立讲述,能用普通话朗诵简单儿歌;
(9)能准确说出讲述内容的主要特征和主要事件。
c、阅读的目标:
(1)喜欢看图书边看边说;
(2)能初步看懂单幅儿童画书中的主要内容,能用口头语言将儿童图书的主要内容说出来。
(3)体验不同文学体裁文学作品的语言特征,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
(4)理解文学作品的情节内容或画面情景,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5)在文学作品原有的基础上扩展想象,仿编简单儿歌。
d、书写准备的目标:
(1)成人将幼儿所说的话记下来,再读给幼儿听;
(2)对文字感兴趣,能在成人的启发下人读最简单的字;
(3)在活动中以描画图形的方法练习基本笔画。
中级阶段
a、倾听目标:
(1)能集中注意力,、耐心倾听别人的谈话,不打断老师的话,
(2)能听懂并会说普通话;
(3)能积极倾听别人讲述内容并发现异同;
(4)能听懂并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游戏规则及老师的提问。
b、讲述目标:
(1)能积极与人交谈学会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较准确的发音乐于说出自己的意见;
(2)学习围绕一定主题谈话,不跑题;
(3)继续学习交往语言,提高语言交往能力;
(4)能说出简单完整的合成句;
(5)养成先仔细观察后表述的习惯;
(6)能用较完整的集资连续的讲述自己的经历,讲述图片内容,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7)大胆朗诵儿歌、讲述故事,发音较准确;
(8)能主动在集体面前独立讲述,声音响亮,句式完整;
(9)学习按一定顺序讲述图片、实物和情景内容;
(10)学习将感受最深的事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c、阅读的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画面中的人物情节,看懂单面多幅儿童画书的内容;
(2)喜欢欣赏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内容,能正确运用新学词汇;
(3)知道文学作品语言与生活语言不同,进一步感受文学作品的美;
(4)学习理解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感受作品的情感基调。
d、书写准备的目标:
(1)成人将幼儿所说的话记下来,再读给幼儿听;
(2)懂得爱护图书,知道图书的构成,有兴趣模仿创作图书;
(3)引导幼儿有兴趣地去认读生活中的一些常见汉字;
(4)喜欢描画图形,练习基本笔画;
高级阶段
a、倾听目标:
(1)主动专注的倾听别人谈话,迅速掌握别人谈话的主要内容,并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2)养成积极倾听的习惯,迅速把握多重指令;
(3)不断提高倾听的精确程度,准确掌握和传递细微差别和信息。
b、讲述目标:
(1)能主动用普通话与同伴交流,态度自然大方;
(2)正确吐字发音,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或讲述简单经历,乐于与别人交流;
(3)用普通话较为正确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图、感受、要求等;
(4)能用补充方法延续谈话,进一步提高语言交往水平;
(5)能自己拼图编成简单的情节进行讲述;
(6)能自然的有感情的朗诵、讲述有一定难度的诗歌和续编故事;
(7)通过观察图片、实物、意境,理解其中蕴涵的主要人物关系和思想情感倾向;
(8)提高语言的感情色彩,知道运用恰当的语调、语速表达词义,知道应该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思考语言的感情;
(9)在集体面前讲述自然大方,语言自然流畅,用词准确。
c、阅读的目标:
(1)知道一些识字的常识,汉语拼音的常识;
(2)喜欢看图书,具有初步地结合画面和文字进行内容理解的能力;
(3)乐意欣赏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积累文学语言;
(4)能在教师语言引导下围绕文学作品开展联想、想象,进行推理体会感情和寓意;
(5)让幼儿初步感知不同文学作品的特点和构成。
d、书面准备的目标:
(1)成人将幼儿所说的话记下来,再读给幼儿听;
(2)有兴趣阅读简单的汉字和诗歌;
(3)能与同伴制作图书,进一步了解图书的构成;
(4)学任常见的字,注意在生活中运用自己已获得的书面语言;
掌握基本的书写姿势,在有趣的图形、数学练习中做好书写的准备。
(二)健康领域:
初级阶段
(1)使幼儿了解盥洗的顺序,初步掌握洗手,擦嘴等基本方法,知道穿脱衣服的顺序,学习保持自身清洁,学会主动收拾玩具,培养幼儿座、站、行的正确姿势,培养幼儿良好的作息习惯;
(2)让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进餐,懂得进餐卫生,初步培养幼儿爱吃各种事物和主动应、饮水的习惯;
(3)引导幼儿认识自己身体各部分器官,知道其名称;
(4)教会幼儿上体正直,双脚交替自然地走和跑;
(5)能向指定方向走和跑,能快跑10米;
(6)能在指定范围内四散跑、追;
(7)能一个跟一个走,走成一个大圆;
(8)能走跑交替100米左右;
(9)能步行一公里,连续跑约半分钟;
(10)能较轻松的双脚交替跳着走,能双脚同时向前跳向上跳;(11)能从25厘米高处自然跳下,能跳过20厘米的障碍;
(12)能单手自然地将沙包投向前方;
(13)能双手用力将球向前、向上、向后方抛;
(14)能走在宽25厘米,斜高20厘米的平衡木(斜坡)上;
(15)能手膝着地(垫),自然协调地向前爬;
(16)能在65----70厘米高的障碍物下钻来钻去;
(17)会单足站立持续3至5秒;
(18)能在攀登架上爬上爬下;
(19)初步学会听懂各种简单口令和 并作出相应动作;
(20)能边念儿歌或边听音乐节拍做模仿操和徒手操;
(21)会滚球、传球、接球和原地拍皮球;
(22)会骑小三轮自行车;
(23)对体育活动有较浓的兴趣;
(24)能在成人指导下,合作收拾某些小器材。
中级阶段
(1)学习穿脱衣服、整理衣服,学习整理玩具,能保持玩具的清洁;
(2)帮助幼儿进一步的认识各种常见食物,结合品尝经验,知道其名称作用,在进一步培养幼儿爱吃各种食物的同时,教育幼儿喜欢吃的东西也不要吃得太多,身体超重也会影响健康,教育幼儿要少吃零食多喝水。
(1) 引导幼儿认识身体的主要器官及功能,使幼儿懂得预防接种的重要性,逐步开展乐于接受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态度及行为,在成人的帮助下,知道处理常见外伤的最简单方法,让幼儿懂得快乐有益健康;
(2) 能按节奏上下协调地走和跑;
(3) 能听信号变速走和跑;
(4) 能听信号切断分队走,一路纵队跑;
(5) 能快跑20米和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追逐跑;
(6) 能走跑交替200米左右;
(7) 能步行1点5公里,连续跑约一分钟;
(10)能自然摆臂连续跳触物(物体离幼儿手指间约20厘米左右);
(11)能双脚熟练向前跳、向后跳或直线两侧进行跳;
(12)能立定跳远,距离不少于30厘米;
(13)能从30厘米高处往下,能跳过30厘米高的障碍,并能连续跳过多个;
(14)能助跑跨平行线,跨距不少于40厘米;
(15)能肩上挥臂投掷小沙包、纸标等物;
(16)能原地自转三圈不倒,能闭目向前走十步;
(17)能在宽20厘米、高30厘米的平衡木上走;
(18)能手脚着地垫,屈膝向前爬;
(19)能熟练的在60厘米高的障碍物下钻来钻去;
(20)能较熟练的听各种口令和信号集合、分散、排成四路纵队;
(21)随音乐节奏做徒手操和轻器械操;
(22)会骑小三轮车,带辅轮的小自行车;
(23)会左右手排球,能连续排30次以上;
(24)具有一定的抵御寒、暑、饥、渴能力,一定的抵御疾病的能力;
(25)掌握有关体育活动的知识技能,熟练掌握有关体育活动最
基本的规则;
(26)懂得互相合作,团结友爱、具有一定的集体意识;
(27)有浓厚的体育活动兴趣;
(28)有一定的及进收拾小型体育器材的能力。
高级阶段
(1)保持个人卫生,并能注意生活环境的卫生,进一步培养幼
儿独立生活的能力,初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2)指导幼儿用筷子用餐,进一步培养幼儿独立进餐的习惯,引导幼儿初步理解不同事食物有不同营养,我们的身体需要各种营养,在幼儿认识和了解各类食物的基础上,帮助幼儿理解只有样样食物都爱吃才能长得又高大又强壮,知道有些食物是不能吃,有的食物能吃,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
(3) 能轻松自如地绕过障碍曲线走和跑;
(4) 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身体主要器官及其主要功能,并了解简单的保护方法,让幼儿了解预防蛀齿及换牙的有关经验;
(5) 能走跑交替300米;
(6) 能跑快30米,步行2公里,连续跑一分半钟;
(7) 能听信号左右分队走;
(8) 能用力蹬地连续纵跳触物(物体离幼儿手指尖30厘米);
(9) 立定跳远,距离不少于40厘米;
(10)从35厘米高处往下跳,落地较稳;
(11)能助跑跨跳平行线,距离不少于50厘米,会助跑跳远,距离不少于40厘米;
(12)能跳过40厘米高的垂直障碍,能连续跳过多个40厘米高的障碍;
(13)能单手将沙包等掷出约4米以外,并会肩上挥臂投掷靶心(距离3米,标靶直径不少于60厘米);
(14)能两人相距2至4米抛接大球,左右手拍球不少于50次,会运球,用脚踢(带球);
(15)走在宽15厘米,高40厘米的平衡木上行走;
(16)能厕身、缩身钻进50厘米高的拱型门;
(17)能两臂侧平局、举,闭目起踵自转五圈;
(18)能熟练地在垫上滚翻;
(19)能听口令和信号做出相应动作,能按信号迅速集合、分散、整齐列队,变化队形;
(20)能随音乐节奏,合拍、有力、到位、有精神地做徒手操和轻器械操;
(21)会踩高跷,跳绳;
(22)能运用球、绳、棒、圆、积木、报纸、轮胎等进行各种身 体锻炼;
(23)全面掌握有关幼儿体育的知识技能;
(24)懂得在生活中要合作负责,宽容,谦让,遵守规则,有教 强的集体观念;
(25)敢于克服困难取得胜利后的喜悦;
(26)有浓厚瓣体育活动兴趣;
(27)能独立或合作收拾各种小型体育器械。
(三)社会领域:
初级阶段
(1) 在成人的要求下,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绪,愿意上幼儿园,在幼儿园里有安全感,能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
(2) 在成人的鼓励下,能愉快地参加幼儿园的各项活动;
(3) 在成人的提醒下,会讲礼貌用语;
(4) 知道幼儿园的玩具应该大家共同玩轮流玩;
(5) 能分清自己的与别人的东西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6) 爱护玩具和花草树木;
(7) 乐于与本班老师、小朋友相处,并和同伴一起玩;
(8) 遇事不器,愿意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9) 愿意学做事 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10)能对大人说出自己的事情和要求;
(11)活泼大方,不怕生人,能大胆地回答他人的问题;
(12)乐于听父母长辈的话,爱自己的父母;
(13)喜欢自己的老师,愿意听他们的话。
中级阶段
(1) 喜欢上幼儿园,习惯集体生活,和教师、小朋友一起很愉快,喜欢并关心小朋友;
(2) 能按教师和集体的要求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3) 对他人的困难、痛苦和不幸能表示同情、关心和帮助;
(4) 会正确使用礼貌语见到长辈、客人问好,做客时不随便动别人的东西;
(5) 能与小朋友友好相处,初步懂得互相关心帮助、愿意帮助他人、为大家做事;
(6) 能听从老师劝告,作错了事能承认,并愿意改正;
(7) 能分清幼儿园和自己家里的东西,不把幼儿园的东西带回家;
(8) 明白要保持环境的整洁,能注意将废物放到指定的地方;
(9) 爱护公物用完物品应自己放回原处;
(10)喜欢参加幼儿园的各项活动;
(11)遇事能听从成人的提醒和劝告;
(12)能积极主动的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
(13)敢于向老师和家人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要求;
(14)在成人指导下能积极动脑筋解决困难;
(15)具有初步的用自己的力量不断尝试着去解决问题的勇气;
(16)有家乡美家乡好的认识;
(17)尊敬、喜爱国旗,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
(18)喜欢讲故事,唱歌跳舞和画画;
(19)喜欢小动物,能关心、保护他们。
高级阶段
(1) 能经常的、长时间的持有愉快、积极的心情;
(2) 有初步的集体荣誉感;
(3) 在日常生活中,能主动地对身边的人使用礼貌语言;
(4) 别人对自己讲话时,注意听,并礼貌的回答别人的问题;
(5) 能自觉遵守幼儿园和班级的规定和要求,能遵守公共场所的持续和要求,有初步的自律行为;
(6) 同校伴之间互助、友爱、合作
(7) 初步掌握评价自己和他人行为的标准,分清好与坏,是与非;
(8) 诚实,作错了事敢于承认,并能改正;
(9) 爱惜劳动成果,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
(10)对周围的事有广泛的兴趣,好问、好学;
(11)能主动大胆的表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具有责任感;
(12)有宽容心,能原谅、谅解别人;
(13)敢于在老师和同伴面前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和意见;
(14)善于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
(15)有尊敬他人的行为和被人尊敬的愿望;
(16)能从美好事物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17)尊敬爱戴老师及从事各种劳动的人;
(18)具有初步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19)性情开朗,能与他人共同分享喜悦。
(四)艺术领域:
幼儿的美术活动应更多的整全于各类教育与学习活动中成为幼儿认识事物、表达思想、抒发情感,想象和创造自己世界的另一种语言。教师应在幼儿有了一定技能与技法的基础上,结合幼儿在实际生活中所获得的经验和情感体验,为幼儿创设一个有利于进行艺术探索和自我表现的环境,让幼儿按自己思维、想象和直觉去抒发他们的内心世界,真正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初级阶段:
a.感知美和鉴赏美:
(1)通过引导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及对儿童、成人造型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幼儿对美的初步感受能力及对造型艺术和爱好的兴趣。
(2)引导幼儿初步体现线条、行、原色和间色的变化。
b.绘画:
(1) 能将主导对象放在画面的主导位置上,逐步理解画面的“上下”“左右”“大小”的方位;
(2) 由点线面开始进入对物体平面的描绘,形成面的概念;
(3) 培养幼儿对色彩的兴趣和运用色彩的自信。
c.手工:
(1) 折纸:能运用对边折、对角折制作简单玩具;
(2) 撕纸:学习撕纸、碎纸;
(3) 感知橡皮泥的可塑性;
(4)能简单的粘合小作品。
d.倾听与欣赏:
(1)感知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能分辨男女声;
(2)听辩高低明显的两个音区;
(3)欣赏欢快活泼、优美舒缓的歌曲(乐曲),知道起名称、内容,能用简单的动作表现,培养幼儿欣赏音乐的兴趣和安静欣赏的习惯;
(4)感知强弱对比鲜明的歌曲(乐曲);
(5)感知中等速度的歌曲(乐曲);
(6)感知二拍子的歌曲,熟悉节拍特点;
(7)欣赏齐唱、独唱的儿童歌曲。
e.唱歌:
(1)学会正确的唱歌姿势,能自然完整、吐字清晰地唱4-8乐句的简短歌曲;
(2)唱准曲调,音域为C1-A1;
(3)了解唱名,会视唱三个音(5 3 6);
(4)掌握二拍子歌曲的节拍;
(5)初步感知二分、四分音符的名称、形状和时值;
(6)在掌握歌曲的基础上,能仿编简单的歌词;
f.舞蹈和律动:
(1)学习简单的小动物和生活模仿动作,学习简单律动,培养幼儿动作协调能力和模仿能力;
(2)能根据音乐愉快地游戏;
(3)知道舞蹈及小组合表现的内容,愉快协调地活动,培养幼儿对舞蹈的兴趣爱好;
(4)听音乐,能自由做相应的动作,能按音乐的变化,随节拍即兴做一些简单协调动作;
(5)鼓励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创编简单的舞蹈。
g.乐器:
(1)认识2-3种打击乐器,并初步学习演奏;
(2)能用动作及乐器表现二分、四分节奏。
中级阶段
a.感知美和鉴赏美:
(1)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对幼儿及成人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能力急表现;
(2)引导幼儿初步体会形式美,感受原色间色的对比和调和,色彩与季节、情绪的关系。 b.绘画:
(1) 初步按自己的意愿将表述对象放在适当的位置上,在懂得区分画面“上下”“左右”“前后”“宽窄”“疏密”“大小”的基础下,合理安排画面,掌握基本构图知识;
(2) 能用多种几何图形的组合表达物体形象;
(3) 认识三原色、三间色、黑白等色彩;
(4) 增加幼儿色彩的表现力,感受色彩的变化美,初步掌握色彩的深与浅、冷与暖等有关色彩的知识,并能大胆运用到美术创作中去。
c.手工:
(1) 折纸:学习集中一角折、双正方形折、双三角行折等;
(2) 撕纸:能撕出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
(3) 剪纸:学习剪刀的正确使用方法,并能剪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
(4) 学习粘、捏、拉等技术,塑造一些简单物体形象和画面,能大胆地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简单想法;
(5) 能用2—3种材料和撕、折、剪、画、粘贴等方法,制作简单的工艺画,能用半成品材料粘成简单的玩具。
d.倾听与欣赏:
(1)熟悉各种音色,分辨男女声与童声;
(2)区别三个音区的高低;
(3)欣赏各种性质的歌曲,能用动作表达感受;
(4)感知有力度对比的歌曲;
(5)感知有速度变化的歌曲;
(6)感知二、三拍子的歌曲;
(7)欣赏合唱、领唱、对唱的歌曲。
e.唱歌:
(1)继续学习用自然宏亮的声音演唱歌曲;
(2)音准、吐字准确,音域为C1-C1;
(3)熟悉唱名,会视唱三个以上的音(5 3 6 1 2 );
(4)掌握二、三拍子歌曲的节拍;
(5)初步掌握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名称、形状和时值;
(6)对熟悉的歌曲进行简单的仿编、创编。
f.舞蹈和律动:
(1)动作协调地做小动物和生活模仿动作;
(2)用唱歌、表情、动作投入地进行游戏;
(3)知道舞蹈动作的含义,能按音乐变化整齐开始,结束及变换动作;
(4)选择适当的音乐即兴做简单、协调的动作;
(5)增强幼儿动作协调性和表现力,大胆进行创编。
g.乐器:
(1)认识3-4种打击乐器,进行简单的打击乐活动;
(2)能协调地以内感动作及乐器表现二分、四分、八分节奏。
高级阶段
a.感知美和鉴赏美:
(1) 通过多周围日常生活的观察,对幼儿及成人话各派别、造型、艺术作品的鉴赏,进一步培养幼儿感受美表达美的能力,提高对造型艺术的了解,鉴赏能力。
(2) 引导幼儿进一步体会形式美,感受原色、间色的对比和调和,色彩与季节、情绪的关系。
b.绘画:
(1)能熟练,不拘一格地大胆构图,画面丰富;
(2)能灵活地运用各种图形、线条表达形象,并能装饰物体,能画出人物正、侧面的各种简单造型;
(3)能认识并使用包括三原色、三见色,部分复色在内的8-12种颜色;
(4)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敏感性、丰富性,对色彩的冷与暖,深与浅,鲜艳与灰暗的对比与协调规律有感性的认识,学习使用复色,能大胆运用主观色表现。
c.手工:
(1)折纸:学习用两张以上的纸折简单的组合玩具;
(2)撕纸:能按轮廓徒手撕出简单的物体外形,会运用对称折叠的方法撕出简单的对称图形;
(3)剪纸:能按轮廓、用徒手、对称折叠等方法剪出对称图形;
(4)学习粘合、磨光等技能,用两块以上的泥团捏出较形象的物品;
(5)能用3-4种材料和撕、折、剪、画等综合方法进行创作;
(6)能用自然材料和无毒废旧材料制作简单的玩具。
d.倾听与欣赏:
(1)分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喜爱优美的音色;
(2)能分辨同一音区中不同音的高低;
(3)欣赏各种性质的歌曲,能用语言、动作、表情等表达感受;
(4)感知有力度对比及变化(渐强、渐弱)的歌曲;
(5)感知各种速度的歌曲;
(6)感知二、三、四拍子的歌曲;
(7)欣赏合唱、领唱、对唱轮唱的歌曲。
e.唱歌:
(1)根据歌曲内容、性质大胆地有表情地演唱。
(2)音准、吐字准确,音域为C1-C2;
(3)熟悉7个唱名,根据手势视唱简单旋律;
(4)掌握二、三、四拍子歌曲的节拍;
(5)初步掌握二分、四分、八分、十六分音符、附点音符的名称、形状和时值,初步了解切分音;
(6)对熟悉的曲调配词,并根据内容创编演唱形式。
f.舞蹈和律动:
(1)表演模仿动作及律动组合,能根据音乐大胆表现;
(2)能根据音乐内容、性质,协调、优美、有兴趣地进行游戏;
(3)学习集体舞、邀请舞和民族舞;
(4)能用所学过的舞即兴表演。
(5)大胆参加音乐活动,创造性地表现,能根据音色内容自编舞蹈。
g.乐器:
(1)认识5-6种打击乐器,能熟练地运用其进行打击乐活动;
(2)能协调节奏谱记录创编的组合节奏,并看谱演奏。
(四)科学领域:
幼儿认知方面的发展主要在于培养幼儿的认识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态度、欲望,培养幼儿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环境的认识等,在学科方面它包括了数学领域和科学领域以及对环境的认知,对于科学常识的内容,我们紧密依据主题内容来建构,让幼儿在三年的发展中,在科学精神与态度、动植物、生存环境、自然力、科学技术等方面形成一定的认识;另外,在社会认识方面,我们要引导幼儿从自身的家庭、社区一直延伸到中国及其他地方的民族风俗、文化等,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在活动中,我们应重视幼儿的亲手操作、直接探索,内容密切联系幼儿实际生活。
数学领域的学习应该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探索,在自己已有经验基础上建构有关事物间数量关系、空间关系的过程,幼儿数学教育应密切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来进行。 初中阶段
a.数学:
(1)能按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
(2)能按物体量的的差异进行5以内物体的分类与排序;
(3)知道“1”和“许多”以及两者的关系;学习用一一对应
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正确感知“多少”和“一样多”;
(4)能按实物范例和指定数目取出相应的物体;
(5)能正确说出生活中常出现的一些数量关系;
(6)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7)知道周围环境中物体的空间相对位置;
(8)会用打杠等简单办法来记录物体数量;
(9)知道今天、昨天、明天。
b.学习兴趣与思维能力:
(1)愿意观察一些事物,有兴趣地观看动物的行动,愿意看别人做事,愿意看图片;
(2)学习运用多种感官去获得比较准确的感知,知道用眼、手等发现某个个体事物的特
征,学习通过感官发现某事物的主要特征,比较事物的不同点;
(3)学习运用注意力、想象力、思维能力、记忆力,能注意
力比较集中的听老师的要求,能注意力集中的活动8—10 分钟,运用记忆力去达到成人的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想象,敢于想象,根据事物的相同点归类。
中级阶段
a.数学:
(1)能熟练的点数20以内的实物;
(2)懂得10以内各序数间的相邻两数间的多1和少1的系;
(3)能够理解部分和整体间的关系;
(4)能正确的辨别以自我为中心的左右方位;
(5)能根据一类物体大小、高矮、长短等不同属性进行排序;
(6)认识椭圆形、菱形、梯形、多角形;
(7)能认识阿拉伯数字1----20;
(8)知道一周有七天,今天、昨天、明天各是星期几;
(9)认识图片中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和事物变化过程的序;
(10)进行一些简单的统计活动,用数字、图形来表示其内在的一些关系;
b.学习兴趣与思维能力:
(1)学习态度较为准确,愿意自己独立思考问题,通过多种方法求得答案,希望自己的思考结果与其它小朋友有所区别;
(2)对新鲜事物,知道用各种感官去发现其特点;
(3)知道用比较的方法获得知识,根据事物外部特性外部的主要特点来对同类物品加以比较区别;
(4)知道借用已有的经验来推导对新事物的认识;
(5)积极参加思维锻炼活动,有着丰富的形象思维,有参加逻辑思维训练的初步兴趣;
(6)学习简的棋类游戏两种,弄懂要获胜的方法,学习动脑筋。
高级阶段
a.数学:
(1)能熟练、正确点数40以内的实物,并能正确说出总数;
(2)能进行1—10的倒数;
(3)能正确将简单图形进行二等分、四等分,理解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等量关系;
(4)初步形成数量恒、攻度守恒的概念;
(5)认识球体、圆柱体、攻方体、正文体等;
(6)能用目测和自然测量方法,比较物体之间的高矮、轻重厚薄等;
(7)认识时钟,准确说出现在的时间;
(8)知道一年有十二个月,今天是几月几日;
(9)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体验和描述周围环境中物体的相对空间位置、方向、距离和事物变化的顺序;
(10)学习制作形象统计图。
b.学习兴趣与思维能力:
(1)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从事物的外表特征,进而知道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点进行判断;
(2)学习主要的推理方法,如从属、类别、数量、部分与整体等;
(3)有相对稳定的兴趣,做事和学习时,不是凭一时的兴趣,做事有坚持性,注意到集中;
(4)从事工作或活动,有明确的目的性;
(5)对形和音的信号比较敏锐的察觉,关听从信号行动;
(6)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愿意自己思考、发现,愿意与人争论,敢于谈出自己的认识,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并做出自己的决定;
(7)从事活动时,有一种创新意识,如要求自己想的、说的、画的、做的有自己的特点,不照搬别人;
(8)学习棋类三种,懂得如何获胜,积极开动脑筋。
幼儿园素质教育整体规划
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终生教育的起点阶段,是一种着眼未来的奠定工程,具有潜在效应和长远效应。特别从21世纪到来之时,人们越来越感觉到知识的传递已不是靠灌输和记忆所能实现。而创新和实践的能力、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合作和分享的能力,以及健康的感情和个性等素质才是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目标取向。我园立足于这些素质的启蒙性和基础性的工作。为了更好落实《幼儿园指导纲要》、《广东省幼儿园教育指南》推陈出新素质教育,特制定以下规划。
一、总目标:
规划的目标是:经过三年努力,把我园办成高素质、高标准、有绿色的区级幼儿园。以《规程》、《纲要》精神为指导,创设绿化、美化、教育化、儿童化和具有现代气息的育人环境;建立新型的现代化教育管理模式和学习型组织,培养一批教师骨干;运用科学的教育理念培养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幼儿,为成为宝安区民办示范园创造条件。
1、健康:
(1)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增强体质;
(2)发展幼儿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3)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培养自理、自我保护的基本能力。
2、科学:
(1)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培养主动学习的态度和欲望;
(2)培养幼儿观察、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进对环境以及人与环境的认识,培养初步的环境意识;
3、语言:
(1)循序渐进地培养幼儿听、说、读、写的能力,并且将听和说作为重点,培养幼儿喜爱阅读的好习惯;
(2)引导幼儿大胆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手段表达与交流思想和感情;
(3)逐步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激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爱好。
4、社会:
(1)增进幼儿的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培养主动性和自信心;
(2)培养幼儿初步的责任感和待人处事的正确态度;
(3)帮助幼儿学会与人交往和友好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帮幼儿适应群体生活,接受的基本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5)萌发幼儿爱父母、爱同伴、爱幼儿园、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艺术:
(1)激发幼儿对创造的欲望,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2)通过对音乐、美术、舞蹈等学习,培养幼儿表现美和感受美的情趣。
三、幼儿身心发展各阶段目标:
(一)语言领域:
教师要注意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语言的学习要在自然、生活化的情境进行,将听说读写等经验融入到日常和各类教育活动中去。
初级阶段
a、倾听目标:
(1)学会安静地听同伴及老师说话、讲故事。不随便插嘴;
(2)能听懂普通话,能听懂某些难发的音,逐步学习讲普通话;
(3)听懂并理解简单的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游戏规则及老师的提问、要求。 b、讲述目标:
(1)愿意说普通话,喜欢与别人交流;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围绕主题谈话,运用短句表达自己的意思;
(3)初步学习常用的交往语言和礼貌用语;
(4)能有兴趣的运用各种感官,按照要求去感知讲述内容;
(5)理解内容简单,特征鲜明的实物、图片和情景;
(6)愿意在集体面前独立讲述;
(7)能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学会传递老师简单的要求给家长和别的幼儿;
(8)愿意在集体面前独立讲述,能用普通话朗诵简单儿歌;
(9)能准确说出讲述内容的主要特征和主要事件。
c、阅读的目标:
(1)喜欢看图书边看边说;
(2)能初步看懂单幅儿童画书中的主要内容,能用口头语言将儿童图书的主要内容说出来。
(3)体验不同文学体裁文学作品的语言特征,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
(4)理解文学作品的情节内容或画面情景,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5)在文学作品原有的基础上扩展想象,仿编简单儿歌。
d、书写准备的目标:
(1)成人将幼儿所说的话记下来,再读给幼儿听;
(2)对文字感兴趣,能在成人的启发下人读最简单的字;
(3)在活动中以描画图形的方法练习基本笔画。
中级阶段
a、倾听目标:
(1)能集中注意力,、耐心倾听别人的谈话,不打断老师的话,
(2)能听懂并会说普通话;
(3)能积极倾听别人讲述内容并发现异同;
(4)能听懂并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游戏规则及老师的提问。
b、讲述目标:
(1)能积极与人交谈学会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较准确的发音乐于说出自己的意见;
(2)学习围绕一定主题谈话,不跑题;
(3)继续学习交往语言,提高语言交往能力;
(4)能说出简单完整的合成句;
(5)养成先仔细观察后表述的习惯;
(6)能用较完整的集资连续的讲述自己的经历,讲述图片内容,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7)大胆朗诵儿歌、讲述故事,发音较准确;
(8)能主动在集体面前独立讲述,声音响亮,句式完整;
(9)学习按一定顺序讲述图片、实物和情景内容;
(10)学习将感受最深的事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c、阅读的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画面中的人物情节,看懂单面多幅儿童画书的内容;
(2)喜欢欣赏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内容,能正确运用新学词汇;
(3)知道文学作品语言与生活语言不同,进一步感受文学作品的美;
(4)学习理解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感受作品的情感基调。
d、书写准备的目标:
(1)成人将幼儿所说的话记下来,再读给幼儿听;
(2)懂得爱护图书,知道图书的构成,有兴趣模仿创作图书;
(3)引导幼儿有兴趣地去认读生活中的一些常见汉字;
(4)喜欢描画图形,练习基本笔画;
高级阶段
a、倾听目标:
(1)主动专注的倾听别人谈话,迅速掌握别人谈话的主要内容,并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2)养成积极倾听的习惯,迅速把握多重指令;
(3)不断提高倾听的精确程度,准确掌握和传递细微差别和信息。
b、讲述目标:
(1)能主动用普通话与同伴交流,态度自然大方;
(2)正确吐字发音,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或讲述简单经历,乐于与别人交流;
(3)用普通话较为正确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图、感受、要求等;
(4)能用补充方法延续谈话,进一步提高语言交往水平;
(5)能自己拼图编成简单的情节进行讲述;
(6)能自然的有感情的朗诵、讲述有一定难度的诗歌和续编故事;
(7)通过观察图片、实物、意境,理解其中蕴涵的主要人物关系和思想情感倾向;
(8)提高语言的感情色彩,知道运用恰当的语调、语速表达词义,知道应该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思考语言的感情;
(9)在集体面前讲述自然大方,语言自然流畅,用词准确。
c、阅读的目标:
(1)知道一些识字的常识,汉语拼音的常识;
(2)喜欢看图书,具有初步地结合画面和文字进行内容理解的能力;
(3)乐意欣赏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积累文学语言;
(4)能在教师语言引导下围绕文学作品开展联想、想象,进行推理体会感情和寓意;
(5)让幼儿初步感知不同文学作品的特点和构成。
d、书面准备的目标:
(1)成人将幼儿所说的话记下来,再读给幼儿听;
(2)有兴趣阅读简单的汉字和诗歌;
(3)能与同伴制作图书,进一步了解图书的构成;
(4)学任常见的字,注意在生活中运用自己已获得的书面语言;
掌握基本的书写姿势,在有趣的图形、数学练习中做好书写的准备。
(二)健康领域:
初级阶段
(1)使幼儿了解盥洗的顺序,初步掌握洗手,擦嘴等基本方法,知道穿脱衣服的顺序,学习保持自身清洁,学会主动收拾玩具,培养幼儿座、站、行的正确姿势,培养幼儿良好的作息习惯;
(2)让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进餐,懂得进餐卫生,初步培养幼儿爱吃各种事物和主动应、饮水的习惯;
(3)引导幼儿认识自己身体各部分器官,知道其名称;
(4)教会幼儿上体正直,双脚交替自然地走和跑;
(5)能向指定方向走和跑,能快跑10米;
(6)能在指定范围内四散跑、追;
(7)能一个跟一个走,走成一个大圆;
(8)能走跑交替100米左右;
(9)能步行一公里,连续跑约半分钟;
(10)能较轻松的双脚交替跳着走,能双脚同时向前跳向上跳;(11)能从25厘米高处自然跳下,能跳过20厘米的障碍;
(12)能单手自然地将沙包投向前方;
(13)能双手用力将球向前、向上、向后方抛;
(14)能走在宽25厘米,斜高20厘米的平衡木(斜坡)上;
(15)能手膝着地(垫),自然协调地向前爬;
(16)能在65----70厘米高的障碍物下钻来钻去;
(17)会单足站立持续3至5秒;
(18)能在攀登架上爬上爬下;
(19)初步学会听懂各种简单口令和 并作出相应动作;
(20)能边念儿歌或边听音乐节拍做模仿操和徒手操;
(21)会滚球、传球、接球和原地拍皮球;
(22)会骑小三轮自行车;
(23)对体育活动有较浓的兴趣;
(24)能在成人指导下,合作收拾某些小器材。
中级阶段
(1)学习穿脱衣服、整理衣服,学习整理玩具,能保持玩具的清洁;
(2)帮助幼儿进一步的认识各种常见食物,结合品尝经验,知道其名称作用,在进一步培养幼儿爱吃各种食物的同时,教育幼儿喜欢吃的东西也不要吃得太多,身体超重也会影响健康,教育幼儿要少吃零食多喝水。
(1) 引导幼儿认识身体的主要器官及功能,使幼儿懂得预防接种的重要性,逐步开展乐于接受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态度及行为,在成人的帮助下,知道处理常见外伤的最简单方法,让幼儿懂得快乐有益健康;
(2) 能按节奏上下协调地走和跑;
(3) 能听信号变速走和跑;
(4) 能听信号切断分队走,一路纵队跑;
(5) 能快跑20米和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追逐跑;
(6) 能走跑交替200米左右;
(7) 能步行1点5公里,连续跑约一分钟;
(10)能自然摆臂连续跳触物(物体离幼儿手指间约20厘米左右);
(11)能双脚熟练向前跳、向后跳或直线两侧进行跳;
(12)能立定跳远,距离不少于30厘米;
(13)能从30厘米高处往下,能跳过30厘米高的障碍,并能连续跳过多个;
(14)能助跑跨平行线,跨距不少于40厘米;
(15)能肩上挥臂投掷小沙包、纸标等物;
(16)能原地自转三圈不倒,能闭目向前走十步;
(17)能在宽20厘米、高30厘米的平衡木上走;
(18)能手脚着地垫,屈膝向前爬;
(19)能熟练的在60厘米高的障碍物下钻来钻去;
(20)能较熟练的听各种口令和信号集合、分散、排成四路纵队;
(21)随音乐节奏做徒手操和轻器械操;
(22)会骑小三轮车,带辅轮的小自行车;
(23)会左右手排球,能连续排30次以上;
(24)具有一定的抵御寒、暑、饥、渴能力,一定的抵御疾病的能力;
(25)掌握有关体育活动的知识技能,熟练掌握有关体育活动最
基本的规则;
(26)懂得互相合作,团结友爱、具有一定的集体意识;
(27)有浓厚的体育活动兴趣;
(28)有一定的及进收拾小型体育器材的能力。
高级阶段
(1)保持个人卫生,并能注意生活环境的卫生,进一步培养幼
儿独立生活的能力,初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2)指导幼儿用筷子用餐,进一步培养幼儿独立进餐的习惯,引导幼儿初步理解不同事食物有不同营养,我们的身体需要各种营养,在幼儿认识和了解各类食物的基础上,帮助幼儿理解只有样样食物都爱吃才能长得又高大又强壮,知道有些食物是不能吃,有的食物能吃,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
(3) 能轻松自如地绕过障碍曲线走和跑;
(4) 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身体主要器官及其主要功能,并了解简单的保护方法,让幼儿了解预防蛀齿及换牙的有关经验;
(5) 能走跑交替300米;
(6) 能跑快30米,步行2公里,连续跑一分半钟;
(7) 能听信号左右分队走;
(8) 能用力蹬地连续纵跳触物(物体离幼儿手指尖30厘米);
(9) 立定跳远,距离不少于40厘米;
(10)从35厘米高处往下跳,落地较稳;
(11)能助跑跨跳平行线,距离不少于50厘米,会助跑跳远,距离不少于40厘米;
(12)能跳过40厘米高的垂直障碍,能连续跳过多个40厘米高的障碍;
(13)能单手将沙包等掷出约4米以外,并会肩上挥臂投掷靶心(距离3米,标靶直径不少于60厘米);
(14)能两人相距2至4米抛接大球,左右手拍球不少于50次,会运球,用脚踢(带球);
(15)走在宽15厘米,高40厘米的平衡木上行走;
(16)能厕身、缩身钻进50厘米高的拱型门;
(17)能两臂侧平局、举,闭目起踵自转五圈;
(18)能熟练地在垫上滚翻;
(19)能听口令和信号做出相应动作,能按信号迅速集合、分散、整齐列队,变化队形;
(20)能随音乐节奏,合拍、有力、到位、有精神地做徒手操和轻器械操;
(21)会踩高跷,跳绳;
(22)能运用球、绳、棒、圆、积木、报纸、轮胎等进行各种身 体锻炼;
(23)全面掌握有关幼儿体育的知识技能;
(24)懂得在生活中要合作负责,宽容,谦让,遵守规则,有教 强的集体观念;
(25)敢于克服困难取得胜利后的喜悦;
(26)有浓厚瓣体育活动兴趣;
(27)能独立或合作收拾各种小型体育器械。
(三)社会领域:
初级阶段
(1) 在成人的要求下,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绪,愿意上幼儿园,在幼儿园里有安全感,能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
(2) 在成人的鼓励下,能愉快地参加幼儿园的各项活动;
(3) 在成人的提醒下,会讲礼貌用语;
(4) 知道幼儿园的玩具应该大家共同玩轮流玩;
(5) 能分清自己的与别人的东西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6) 爱护玩具和花草树木;
(7) 乐于与本班老师、小朋友相处,并和同伴一起玩;
(8) 遇事不器,愿意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9) 愿意学做事 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10)能对大人说出自己的事情和要求;
(11)活泼大方,不怕生人,能大胆地回答他人的问题;
(12)乐于听父母长辈的话,爱自己的父母;
(13)喜欢自己的老师,愿意听他们的话。
中级阶段
(1) 喜欢上幼儿园,习惯集体生活,和教师、小朋友一起很愉快,喜欢并关心小朋友;
(2) 能按教师和集体的要求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3) 对他人的困难、痛苦和不幸能表示同情、关心和帮助;
(4) 会正确使用礼貌语见到长辈、客人问好,做客时不随便动别人的东西;
(5) 能与小朋友友好相处,初步懂得互相关心帮助、愿意帮助他人、为大家做事;
(6) 能听从老师劝告,作错了事能承认,并愿意改正;
(7) 能分清幼儿园和自己家里的东西,不把幼儿园的东西带回家;
(8) 明白要保持环境的整洁,能注意将废物放到指定的地方;
(9) 爱护公物用完物品应自己放回原处;
(10)喜欢参加幼儿园的各项活动;
(11)遇事能听从成人的提醒和劝告;
(12)能积极主动的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
(13)敢于向老师和家人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要求;
(14)在成人指导下能积极动脑筋解决困难;
(15)具有初步的用自己的力量不断尝试着去解决问题的勇气;
(16)有家乡美家乡好的认识;
(17)尊敬、喜爱国旗,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
(18)喜欢讲故事,唱歌跳舞和画画;
(19)喜欢小动物,能关心、保护他们。
高级阶段
(1) 能经常的、长时间的持有愉快、积极的心情;
(2) 有初步的集体荣誉感;
(3) 在日常生活中,能主动地对身边的人使用礼貌语言;
(4) 别人对自己讲话时,注意听,并礼貌的回答别人的问题;
(5) 能自觉遵守幼儿园和班级的规定和要求,能遵守公共场所的持续和要求,有初步的自律行为;
(6) 同校伴之间互助、友爱、合作
(7) 初步掌握评价自己和他人行为的标准,分清好与坏,是与非;
(8) 诚实,作错了事敢于承认,并能改正;
(9) 爱惜劳动成果,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
(10)对周围的事有广泛的兴趣,好问、好学;
(11)能主动大胆的表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具有责任感;
(12)有宽容心,能原谅、谅解别人;
(13)敢于在老师和同伴面前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和意见;
(14)善于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
(15)有尊敬他人的行为和被人尊敬的愿望;
(16)能从美好事物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17)尊敬爱戴老师及从事各种劳动的人;
(18)具有初步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19)性情开朗,能与他人共同分享喜悦。
(四)艺术领域:
幼儿的美术活动应更多的整全于各类教育与学习活动中成为幼儿认识事物、表达思想、抒发情感,想象和创造自己世界的另一种语言。教师应在幼儿有了一定技能与技法的基础上,结合幼儿在实际生活中所获得的经验和情感体验,为幼儿创设一个有利于进行艺术探索和自我表现的环境,让幼儿按自己思维、想象和直觉去抒发他们的内心世界,真正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初级阶段:
a.感知美和鉴赏美:
(1)通过引导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及对儿童、成人造型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幼儿对美的初步感受能力及对造型艺术和爱好的兴趣。
(2)引导幼儿初步体现线条、行、原色和间色的变化。
b.绘画:
(1) 能将主导对象放在画面的主导位置上,逐步理解画面的“上下”“左右”“大小”的方位;
(2) 由点线面开始进入对物体平面的描绘,形成面的概念;
(3) 培养幼儿对色彩的兴趣和运用色彩的自信。
c.手工:
(1) 折纸:能运用对边折、对角折制作简单玩具;
(2) 撕纸:学习撕纸、碎纸;
(3) 感知橡皮泥的可塑性;
(4)能简单的粘合小作品。
d.倾听与欣赏:
(1)感知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能分辨男女声;
(2)听辩高低明显的两个音区;
(3)欣赏欢快活泼、优美舒缓的歌曲(乐曲),知道起名称、内容,能用简单的动作表现,培养幼儿欣赏音乐的兴趣和安静欣赏的习惯;
(4)感知强弱对比鲜明的歌曲(乐曲);
(5)感知中等速度的歌曲(乐曲);
(6)感知二拍子的歌曲,熟悉节拍特点;
(7)欣赏齐唱、独唱的儿童歌曲。
e.唱歌:
(1)学会正确的唱歌姿势,能自然完整、吐字清晰地唱4-8乐句的简短歌曲;
(2)唱准曲调,音域为C1-A1;
(3)了解唱名,会视唱三个音(5 3 6);
(4)掌握二拍子歌曲的节拍;
(5)初步感知二分、四分音符的名称、形状和时值;
(6)在掌握歌曲的基础上,能仿编简单的歌词;
f.舞蹈和律动:
(1)学习简单的小动物和生活模仿动作,学习简单律动,培养幼儿动作协调能力和模仿能力;
(2)能根据音乐愉快地游戏;
(3)知道舞蹈及小组合表现的内容,愉快协调地活动,培养幼儿对舞蹈的兴趣爱好;
(4)听音乐,能自由做相应的动作,能按音乐的变化,随节拍即兴做一些简单协调动作;
(5)鼓励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创编简单的舞蹈。
g.乐器:
(1)认识2-3种打击乐器,并初步学习演奏;
(2)能用动作及乐器表现二分、四分节奏。
中级阶段
a.感知美和鉴赏美:
(1)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对幼儿及成人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能力急表现;
(2)引导幼儿初步体会形式美,感受原色间色的对比和调和,色彩与季节、情绪的关系。 b.绘画:
(1) 初步按自己的意愿将表述对象放在适当的位置上,在懂得区分画面“上下”“左右”“前后”“宽窄”“疏密”“大小”的基础下,合理安排画面,掌握基本构图知识;
(2) 能用多种几何图形的组合表达物体形象;
(3) 认识三原色、三间色、黑白等色彩;
(4) 增加幼儿色彩的表现力,感受色彩的变化美,初步掌握色彩的深与浅、冷与暖等有关色彩的知识,并能大胆运用到美术创作中去。
c.手工:
(1) 折纸:学习集中一角折、双正方形折、双三角行折等;
(2) 撕纸:能撕出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
(3) 剪纸:学习剪刀的正确使用方法,并能剪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
(4) 学习粘、捏、拉等技术,塑造一些简单物体形象和画面,能大胆地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简单想法;
(5) 能用2—3种材料和撕、折、剪、画、粘贴等方法,制作简单的工艺画,能用半成品材料粘成简单的玩具。
d.倾听与欣赏:
(1)熟悉各种音色,分辨男女声与童声;
(2)区别三个音区的高低;
(3)欣赏各种性质的歌曲,能用动作表达感受;
(4)感知有力度对比的歌曲;
(5)感知有速度变化的歌曲;
(6)感知二、三拍子的歌曲;
(7)欣赏合唱、领唱、对唱的歌曲。
e.唱歌:
(1)继续学习用自然宏亮的声音演唱歌曲;
(2)音准、吐字准确,音域为C1-C1;
(3)熟悉唱名,会视唱三个以上的音(5 3 6 1 2 );
(4)掌握二、三拍子歌曲的节拍;
(5)初步掌握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名称、形状和时值;
(6)对熟悉的歌曲进行简单的仿编、创编。
f.舞蹈和律动:
(1)动作协调地做小动物和生活模仿动作;
(2)用唱歌、表情、动作投入地进行游戏;
(3)知道舞蹈动作的含义,能按音乐变化整齐开始,结束及变换动作;
(4)选择适当的音乐即兴做简单、协调的动作;
(5)增强幼儿动作协调性和表现力,大胆进行创编。
g.乐器:
(1)认识3-4种打击乐器,进行简单的打击乐活动;
(2)能协调地以内感动作及乐器表现二分、四分、八分节奏。
高级阶段
a.感知美和鉴赏美:
(1) 通过多周围日常生活的观察,对幼儿及成人话各派别、造型、艺术作品的鉴赏,进一步培养幼儿感受美表达美的能力,提高对造型艺术的了解,鉴赏能力。
(2) 引导幼儿进一步体会形式美,感受原色、间色的对比和调和,色彩与季节、情绪的关系。
b.绘画:
(1)能熟练,不拘一格地大胆构图,画面丰富;
(2)能灵活地运用各种图形、线条表达形象,并能装饰物体,能画出人物正、侧面的各种简单造型;
(3)能认识并使用包括三原色、三见色,部分复色在内的8-12种颜色;
(4)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敏感性、丰富性,对色彩的冷与暖,深与浅,鲜艳与灰暗的对比与协调规律有感性的认识,学习使用复色,能大胆运用主观色表现。
c.手工:
(1)折纸:学习用两张以上的纸折简单的组合玩具;
(2)撕纸:能按轮廓徒手撕出简单的物体外形,会运用对称折叠的方法撕出简单的对称图形;
(3)剪纸:能按轮廓、用徒手、对称折叠等方法剪出对称图形;
(4)学习粘合、磨光等技能,用两块以上的泥团捏出较形象的物品;
(5)能用3-4种材料和撕、折、剪、画等综合方法进行创作;
(6)能用自然材料和无毒废旧材料制作简单的玩具。
d.倾听与欣赏:
(1)分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喜爱优美的音色;
(2)能分辨同一音区中不同音的高低;
(3)欣赏各种性质的歌曲,能用语言、动作、表情等表达感受;
(4)感知有力度对比及变化(渐强、渐弱)的歌曲;
(5)感知各种速度的歌曲;
(6)感知二、三、四拍子的歌曲;
(7)欣赏合唱、领唱、对唱轮唱的歌曲。
e.唱歌:
(1)根据歌曲内容、性质大胆地有表情地演唱。
(2)音准、吐字准确,音域为C1-C2;
(3)熟悉7个唱名,根据手势视唱简单旋律;
(4)掌握二、三、四拍子歌曲的节拍;
(5)初步掌握二分、四分、八分、十六分音符、附点音符的名称、形状和时值,初步了解切分音;
(6)对熟悉的曲调配词,并根据内容创编演唱形式。
f.舞蹈和律动:
(1)表演模仿动作及律动组合,能根据音乐大胆表现;
(2)能根据音乐内容、性质,协调、优美、有兴趣地进行游戏;
(3)学习集体舞、邀请舞和民族舞;
(4)能用所学过的舞即兴表演。
(5)大胆参加音乐活动,创造性地表现,能根据音色内容自编舞蹈。
g.乐器:
(1)认识5-6种打击乐器,能熟练地运用其进行打击乐活动;
(2)能协调节奏谱记录创编的组合节奏,并看谱演奏。
(四)科学领域:
幼儿认知方面的发展主要在于培养幼儿的认识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态度、欲望,培养幼儿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环境的认识等,在学科方面它包括了数学领域和科学领域以及对环境的认知,对于科学常识的内容,我们紧密依据主题内容来建构,让幼儿在三年的发展中,在科学精神与态度、动植物、生存环境、自然力、科学技术等方面形成一定的认识;另外,在社会认识方面,我们要引导幼儿从自身的家庭、社区一直延伸到中国及其他地方的民族风俗、文化等,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在活动中,我们应重视幼儿的亲手操作、直接探索,内容密切联系幼儿实际生活。
数学领域的学习应该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探索,在自己已有经验基础上建构有关事物间数量关系、空间关系的过程,幼儿数学教育应密切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来进行。 初中阶段
a.数学:
(1)能按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
(2)能按物体量的的差异进行5以内物体的分类与排序;
(3)知道“1”和“许多”以及两者的关系;学习用一一对应
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正确感知“多少”和“一样多”;
(4)能按实物范例和指定数目取出相应的物体;
(5)能正确说出生活中常出现的一些数量关系;
(6)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7)知道周围环境中物体的空间相对位置;
(8)会用打杠等简单办法来记录物体数量;
(9)知道今天、昨天、明天。
b.学习兴趣与思维能力:
(1)愿意观察一些事物,有兴趣地观看动物的行动,愿意看别人做事,愿意看图片;
(2)学习运用多种感官去获得比较准确的感知,知道用眼、手等发现某个个体事物的特
征,学习通过感官发现某事物的主要特征,比较事物的不同点;
(3)学习运用注意力、想象力、思维能力、记忆力,能注意
力比较集中的听老师的要求,能注意力集中的活动8—10 分钟,运用记忆力去达到成人的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想象,敢于想象,根据事物的相同点归类。
中级阶段
a.数学:
(1)能熟练的点数20以内的实物;
(2)懂得10以内各序数间的相邻两数间的多1和少1的系;
(3)能够理解部分和整体间的关系;
(4)能正确的辨别以自我为中心的左右方位;
(5)能根据一类物体大小、高矮、长短等不同属性进行排序;
(6)认识椭圆形、菱形、梯形、多角形;
(7)能认识阿拉伯数字1----20;
(8)知道一周有七天,今天、昨天、明天各是星期几;
(9)认识图片中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和事物变化过程的序;
(10)进行一些简单的统计活动,用数字、图形来表示其内在的一些关系;
b.学习兴趣与思维能力:
(1)学习态度较为准确,愿意自己独立思考问题,通过多种方法求得答案,希望自己的思考结果与其它小朋友有所区别;
(2)对新鲜事物,知道用各种感官去发现其特点;
(3)知道用比较的方法获得知识,根据事物外部特性外部的主要特点来对同类物品加以比较区别;
(4)知道借用已有的经验来推导对新事物的认识;
(5)积极参加思维锻炼活动,有着丰富的形象思维,有参加逻辑思维训练的初步兴趣;
(6)学习简的棋类游戏两种,弄懂要获胜的方法,学习动脑筋。
高级阶段
a.数学:
(1)能熟练、正确点数40以内的实物,并能正确说出总数;
(2)能进行1—10的倒数;
(3)能正确将简单图形进行二等分、四等分,理解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等量关系;
(4)初步形成数量恒、攻度守恒的概念;
(5)认识球体、圆柱体、攻方体、正文体等;
(6)能用目测和自然测量方法,比较物体之间的高矮、轻重厚薄等;
(7)认识时钟,准确说出现在的时间;
(8)知道一年有十二个月,今天是几月几日;
(9)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体验和描述周围环境中物体的相对空间位置、方向、距离和事物变化的顺序;
(10)学习制作形象统计图。
b.学习兴趣与思维能力:
(1)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从事物的外表特征,进而知道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点进行判断;
(2)学习主要的推理方法,如从属、类别、数量、部分与整体等;
(3)有相对稳定的兴趣,做事和学习时,不是凭一时的兴趣,做事有坚持性,注意到集中;
(4)从事工作或活动,有明确的目的性;
(5)对形和音的信号比较敏锐的察觉,关听从信号行动;
(6)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愿意自己思考、发现,愿意与人争论,敢于谈出自己的认识,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并做出自己的决定;
(7)从事活动时,有一种创新意识,如要求自己想的、说的、画的、做的有自己的特点,不照搬别人;
(8)学习棋类三种,懂得如何获胜,积极开动脑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