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背诵篇目

《道德经》背诵篇目

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

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 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第42章)

3、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14章)

4、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第21章)

5、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第1章)

6、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4章)

7、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第6章)

8、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40章)

9、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第16章)

10、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第28章)

11、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11章)

12、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第55章)

13、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第68章)

14、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第36章)

1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第8章)

《道德经》背诵篇目

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

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 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第42章)

3、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14章)

4、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第21章)

5、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第1章)

6、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4章)

7、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第6章)

8、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40章)

9、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第16章)

10、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第28章)

11、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11章)

12、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第55章)

13、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第68章)

14、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第36章)

1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第8章)


相关文章

  •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大纲 Literary Theory of College Chinese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全校所有本.专科各专业(除汉语言 文学本科外) 学 时 数:30 执 笔 人:唐世贵 学 分 数:2 编写日期:2009年5 ...查看


  • 李旺中学道德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 李旺中学"道德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为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广大学生文化涵养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全校组织开展以"弘扬人文精神.诵读道德经典.争做道德新人"为主题的"道德经典 ...查看


  • 47中诵读经典方案
  • 大庆市第四十七中学 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大庆市第四十七中学"中国梦,中华情" 经典诵读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落实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体现,是传承民族精神,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 ...查看


  • 大学语文教学计划
  • 高职大学语文精品课程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目标的定位上,必须把握三个原则:一是瞄准学生的终身教育: 二是瞄准学生的就业:三是瞄准学生的发展,注重素质教育:具体到课程和教学目标 ...查看


  • 朗读比赛活动方案 1
  • 枣山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朗读比赛暨"推普周"活动 一.活动主题: 诵读中华经典,营造书香校园. 二.活动目的: 为了通过组织学生经典诵读比赛的方式,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他们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 ...查看


  • 校本课程设计方案
  • 校本课程: "诵读传统文化.传承华夏文明"活动设计方案 榆厢小学六一班 xxxx 一.课程提出背景: 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是近年各中小学开展课外读书活动的亮点.开展"中华经典诗文的诵读"活动,正是培育民族 ...查看


  • 文昌中学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 文昌中学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中华经典文化的德育教化功能,把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历史文化传承和国家认同感的有效载体,作为提升学生孝敬.友善.节俭 ...查看


  •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三上至六下册教材建
  •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三上至六下册教材建议背诵篇目 2010.3 三年级上册建议背诵篇目 四年级上册建议背诵篇目 五年级上册建议背诵篇目 1.教材中已确定要求背诵的部分内容. 2.每个单元中的"日积月累". 六年级上册建 ...查看


  • 2015高考语文轻巧夺冠:微专题5_2 默写重点篇目
  • 2015高考语文轻巧夺冠:微专题5_2 默写重点篇目 高三 2015-04-18 10:56 2015高考语文轻巧夺冠:微专题5.2 默写重点篇目 温馨寄语 考前应该对<考试说明>规定的39篇背诵篇目全面背诵.默写,不过,也不能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