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

中国证券市场现状

中国证券市场自1990年深沪两交易所开市以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据中国证监会最新统计资料:止2004年4月4日,中国上市公司为1314家,总市值45804.96亿元,流通市值14367.68亿元,总股本6589.31亿股,证券公司共133家,总资产约5618亿元,营业网点约3000个,证券市场投资者开户数为7123万户,而到5月28日仅上海A/B股总计市价总值已达31134.12亿元。投资者队伍已从单一的中小投资者发展为机构投资者为主,至2004年4月底,中国证券基金管理公司34家,证券投资基金超过100只,投资基金规模为2563亿份,基金净资产净值为2679亿元。基金持有股票市值相当于A股流通市值的11%。中国企业通过境内外证券市场发行A股、B股、H股以及境外存托凭证,累计融资已接近10000亿元,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证券市场已逐渐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目前中国证券市场现状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证券市场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其中积累的深层次问题与结构性矛盾仍非常突出。同时也成为市场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表现在市场上就决定性的左右着市场的起伏。目前管理层将市场定位于“新兴加转轨”,新兴代表着中国证券市场从国际成熟市场的大视线来看,为新兴发展的市场,不成熟及过程中的问题不可避免会出现较多;转轨则意味着市场成熟化要求市场向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我们归纳市场现状如下:

1.股票种类较繁,股权割裂问题严重

从目前中国证券市场中重要品种股票来看,其种类较繁且欠规范,同一家公司股票同时存在国有股、法人股、社会流通股、A股、B股、H股,且从股票流动性及特征来看,存在多年无风险机制制约的非流通股,并存在严重的“一股独大”现象,这是历史原因及源生性矛盾的结果,进而造成目前市场上同股不同权现象的产生,这是目前证券市场品种最突出的现状。从绝对控股构成来看,非流通股总体占据了市场的70%以上部分,而流通股仅为10-20%,两种价格的巨大差异,形成同一股票两种不同股东的利益矛盾,也是中国证券市场未来规范发展中的障碍之一,更是目前证券市场上现实问题。

2.上市公司问题较多

目前证券市场中的上市公司虽然有一些较优秀的上市公司,但所占比例不多,而从从当前市场新上市公司问题仍然严重,比如近个时期以来上市的次新股,金证股份、东方宝龙、通威股份等上市后就变脸,业绩由上市前的财务指标优异,几个月后就变为亏损公司,这说明上市公司过程中存在包装上市问题,另外部分上市公司融资后项目突然块规变更现象也较突出,这是目前证券市场中较为敏感与执法不严的具体表现。

3.投资者队伍有所改善

目前从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队伍来看,由于众多证券投资基金的发行,加之QFII机构和券商队伍的扩大,与前些年中小投资者占多数的构成相比已有明显的改善,机构投资者正以不同的投资方式与理念影响着市场,比如2003年的“五朵金花”价值投资,在机构投资者增多的同时,机构搏奕现象也变的更加严酷。

4.市场避险机制薄弱

从中国证券市场10年发展来看,市场避险机制几乎没有,投资者只有买入股票等待盈利,而做空机制从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亏损,对于公平交易的市场而言,缺少市场避险机制的中国证券市场仍然在慢步前行。

5.股价结构性调整仍然在进行

从2000年6月以“国有股减持”引发的大跌来看,中国证券市场始终运行在股价结构性调整之中,我们用一组数据来进行分析,从中国证监会统计信息来看:2002年8月,中国证

券市场股票(A、B股)总市值为47736.46亿元,当时点位在1680点左右,境内上市公司1178家,而到了2004年4月其总市值也只有45804.96亿元,当时点位1760点左右,上市公司则有1314家。这说明股指虽然恢复或超过了相应点位,上市家数也远远超过了当时,但其总市值却出现了下降,这说明股价深层次结构性调整仍然在进行,市场中许多品种已很难恢复到当时价位,简单推测也就是说近两年时间市场指数虽然已回归当时价位,但总市值却已在股价结构性调整中蒸发了近1900亿元。如果考虑目前上海综合指数又跌至1540点,则总市值蒸发应在4000—5000亿元左右,财富缩水幅度十分惊人。从这个层面出发,个人对股票市场基本判断仍然是深层次股价结构调整之中,其年初的上涨非牛市行情,而属于典型的政策资金推动行情。

5.政策多次成为股市大波动的前提

中国证券市场从开始到目前,被业界称之为“政策市”。从目前现状来看,仍然是政策左右着大盘的起伏,2002年6月的大涨是国有股不再二级市场上减持的政策性利好左右,2004年初的上涨更多的是政策利好出台的刺激,从整个市场运行轨迹来看,政策仍然是股市大波动的主要因素。这仍然反映出市场仍然处于“新兴加转轨“的过程当中。

6.庄股时代正在瓦解

从目前证券市场现状来看,不少名震市场的超级庄股纷纷出现大幅跳水走势,从德隆系的新疆屯河、湘火炬、合金投资到南方系的哈药集团,近期市场中的中房股份、双鹤药业等超级庄股均连续性的下跌,有的跌幅达100%以上,从这个市场现象来看,随着价值投资理念的深入,市场中做庄投资模式正在面临瓦解。

7.证券市场出现“仙股”

在香港证券市场上,有许多经营业绩差、回报低的上市公司股价在1港币之下,这些公司的个股,人们称"仙股",中国证券市场发展10年内,尽管一些上市公司已严重资不抵债、亏损累累,但始终能在面值上方交易,这与市场经济优胜劣汰机制格格不入。5月26日,中国证券市场三板出现了“仙股”,五环、中侨、鞍一工、鑫光等退市股票集体于三板挂牌交易。挂牌的4只股票分别下跌55.02%到74.97%不等,股价较在主板时全部"腰斩",先期挂牌的海洋、九州也分别下跌66.98%和60.55%,其中九州的成交价已经跌至0.99元,成为内地所有公开市场上首只跌破1元面值的股票。6月2日,在“三板”挂牌的金田B成交价为0.089港元,按当日100港币兑106.14人民币的牌价计算,成交价为人民币0.094元,同样低于0.10元,代办转让市场出现了“仙股”!除了“仙股”外,代办市场至6月2日,还有3只股票跌破了1元的面值,它们是九州0.94元,南洋0.99元,生态0.95元。虽然这些并没有发生在主板市场,但这更是信号,经营业绩恶劣、问题严重的公司股价最终还是会被市场真实的反映,这也为今后投资者投资证券市场,谨慎选择品种敲响了警钟。相信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主板市场出现“仙股”只是早晚的事。这表明未来市场中经营业绩差、股价高启,价格扭曲的许多品种具有非常之大的长期调整压力。

8.可转债受到QFII机构追捧

在前几年证券市场上,对上市公司来讲,可转债发行往往比较困难,有的甚至出现销不动的局面,而进入2003下半年、2004年,QFII机构却对其情有独钟。

转债市场真正的大涨始于万科转债,万科转债上市后很快就跌破了面值,一度跌到转股价的80%以下,但在高送配消息刺激下,万科的股票和转债出现强劲上涨,从而引发投资者预测其它转债也会通过调整转股价格或者高分配甚至通过拉抬股价来刺激转债转股,整个转债市场开始火爆。目前市场上QFII对可转债投资热情较高,比如山鹰转债、新钢转债、浦发转债、民生转债、复兴转债、水运转债等分别被以花旗、瑞银华宝等QFII机构热购。

二、证券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对于未来中国证券市场发展,我们以“前景光明,道路曲折,风险仍大,机会较多”来概括。中国证券市场发展10多年来,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也积累了较多的问题,随着中国证券市场了不断发展壮大,中国证券市场未来仍将是充满生机的,国内优秀企业的不断登陆市场,将使证券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功能更加体现出来,具体到今后市场发展,我们具体总结如下:

1.市场规模将更加壮大,层次更加多级

目前为止我国证券市场上市企业已超过1300多家,但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其未来仍将有更多的公司与企业上市,比如四大国有银行、保险公司等大型企业,2004年5月18日,中国证监会批准深圳市场设立中小企业板,这为民营中小企业融资上市提供了较好的通道,中小企业板的开设为未来创业板市场的建立奠定着扎实的基础,未来市场将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证券市场体系。

2.机构队伍仍将扩大,证券市场开放大势所趋

目前为止,在证券市场上已形成券商、证券投资基金、中小投资者、QFII(合格境外证券机构投资者)等组成的投资体。在今后中国证券市场上,对外开放是大势所趋,国外资本不仅可以投资中国证券市场,国内投资者也可通过QDII(合格境内证券机构投资者)到国外资本市场去投资,2004年6月1日,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已明确表示近期《QDII管理办法》将出台实施,这说明国内投资者多年企盼的投资境外市场的时间离投资者已再遥远。

3.证券市场与国际市场联动将趋强

在过去10年多的发展过程中,中国证券市场与国际证券市场联运性非常之弱,甚至经常性的出现相反的、独立的走势特征。进入2004年以来,中国证券市场与国际市场形成了较联动的局面,特别是与香港恒生指数的联动性较强。我们研究们认为在一个时期阶段,由于国内市场发展中积累的较多的股权割裂问题,其与国际证券市场可能还会出现明显的反向特征,但从一未来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联动性趋同将非常明显。

4.国有股减持仍将时刻左右市场神经

近几年来,证券市场的大幅波动及下跌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国有股问题,2000年6月份的见顶大跌,2002年6月份不再二级市场上减持政策带动股市全线涨停,2004年2月《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使人们对国家慎重国有股减持,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政策看好,股市连续性上涨,但好景不长,国有股减持无下文,股指见顶下跌,许多投资者损失较大。从未来市场发展趋势来看,国有股减持是大势所趋,解决时间及方式同样左右着未来市场神经,但有一点一些投资者利益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是不可避免的。

5.证券品种将更加丰富

目前中国证券市场品种主要集中在股票(A、B股)、债券上,未来市场随意创新机制的完善,与股票和债券相关的新品种及其衍生产品将不断丰富市场,资产证券化品种也将以各种形式出现。中小企业板品种在完善过程中,创业板的推出同样为投资者选择投资品种增加了选择性。

6.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在证券市场融资的主要方式为股票融资,但从未来发展趋势上看,其融资渠道将更为广泛,从国务院证券市场发展规划来看,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融资的方式将会顺利实施,并且在债券的市场品种上将增加。过去上市融资一直以来是国有企业的“专利”,从未来市场发展来看,特别是中小企业板及未来创业板市场的推出,将为更多民营企业、中小型公司上市创造宽松的条件,企业融资多元化趋势将会非常明显。

7.宏观经济为证券市场发展构成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近日,国家统计局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形势情况时指出:未来中国在10年内仍将保持稳健的增长趋势。中国经济近几年来始终保持7%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为证券市场的发展奠定了

良好的经济基础,经过宏观调控后的中国经济未来如果仍然保持较快及稳定的增长,将为证券市场发展构成良好的发展平台。

8.部分基金机构将可能淘汰

在2002--2003年中国证券市场上,券商运作出现危机,以新华证券、鞍山证券、富友证券等为主的券商出现破产淘汰,2003年以基金为主的基金机构出现了较好的投资回报,但进入200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部分基金将可能被淘汰,主要原因是在不确定性因素和投资价值高估时仓位过满;从市场技术指标特别是长线指标处于高风险区时大力满仓,加之未来市场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部分证券投资基金机构未来将面临淘汰出局。

9.证券市场部分品种风险加大,机会增加

未来中国证券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由于历史问题的积累,其解决过程中必将出现利益碰撞,解决方式与时机将直接影响市场的波动,对于部分优质类公司品种来讲或许风险较小,但对于许多扭曲价格,业绩平平的公司来讲同样是风险较大。长期以来,国债做为最为安全的投资品种,为稳健证券投资者首选,但进入2004年以来,国债市场以出现了暴跌,比如以上海市场中010213国债为例,其价位从100多元最低跌至71.40元,这说明未来中国证券市场品种均有风险,只是品种不同,其风险程度不同而已。未来证券市场伴随着风险同样是机会的增多,特别是机构投资者、QFII机构的投资理念及投资方式,将为介入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提供多重投资机会。

中国证券市场是一潜力较大,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的市场,证券市场做为我国资本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投资者创造了非常好的投融资机会。国家鼓劲和支持证券市场发展壮大的方针,为市场的健康、规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前提,把握投资机会,回避市场风险应成为每一位投资人应铭记在心的,愿中国证券市场规范健康的发展,为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做出应有贡献。●肖玉航

[作者声明]在本机构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或推荐的证券没有利害关系。本咨询文章纯属本机构及分析师个人观点,不构成具体操作建议,仅供参考。投资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中国证券市场现状

中国证券市场自1990年深沪两交易所开市以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据中国证监会最新统计资料:止2004年4月4日,中国上市公司为1314家,总市值45804.96亿元,流通市值14367.68亿元,总股本6589.31亿股,证券公司共133家,总资产约5618亿元,营业网点约3000个,证券市场投资者开户数为7123万户,而到5月28日仅上海A/B股总计市价总值已达31134.12亿元。投资者队伍已从单一的中小投资者发展为机构投资者为主,至2004年4月底,中国证券基金管理公司34家,证券投资基金超过100只,投资基金规模为2563亿份,基金净资产净值为2679亿元。基金持有股票市值相当于A股流通市值的11%。中国企业通过境内外证券市场发行A股、B股、H股以及境外存托凭证,累计融资已接近10000亿元,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证券市场已逐渐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目前中国证券市场现状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证券市场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其中积累的深层次问题与结构性矛盾仍非常突出。同时也成为市场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表现在市场上就决定性的左右着市场的起伏。目前管理层将市场定位于“新兴加转轨”,新兴代表着中国证券市场从国际成熟市场的大视线来看,为新兴发展的市场,不成熟及过程中的问题不可避免会出现较多;转轨则意味着市场成熟化要求市场向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我们归纳市场现状如下:

1.股票种类较繁,股权割裂问题严重

从目前中国证券市场中重要品种股票来看,其种类较繁且欠规范,同一家公司股票同时存在国有股、法人股、社会流通股、A股、B股、H股,且从股票流动性及特征来看,存在多年无风险机制制约的非流通股,并存在严重的“一股独大”现象,这是历史原因及源生性矛盾的结果,进而造成目前市场上同股不同权现象的产生,这是目前证券市场品种最突出的现状。从绝对控股构成来看,非流通股总体占据了市场的70%以上部分,而流通股仅为10-20%,两种价格的巨大差异,形成同一股票两种不同股东的利益矛盾,也是中国证券市场未来规范发展中的障碍之一,更是目前证券市场上现实问题。

2.上市公司问题较多

目前证券市场中的上市公司虽然有一些较优秀的上市公司,但所占比例不多,而从从当前市场新上市公司问题仍然严重,比如近个时期以来上市的次新股,金证股份、东方宝龙、通威股份等上市后就变脸,业绩由上市前的财务指标优异,几个月后就变为亏损公司,这说明上市公司过程中存在包装上市问题,另外部分上市公司融资后项目突然块规变更现象也较突出,这是目前证券市场中较为敏感与执法不严的具体表现。

3.投资者队伍有所改善

目前从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队伍来看,由于众多证券投资基金的发行,加之QFII机构和券商队伍的扩大,与前些年中小投资者占多数的构成相比已有明显的改善,机构投资者正以不同的投资方式与理念影响着市场,比如2003年的“五朵金花”价值投资,在机构投资者增多的同时,机构搏奕现象也变的更加严酷。

4.市场避险机制薄弱

从中国证券市场10年发展来看,市场避险机制几乎没有,投资者只有买入股票等待盈利,而做空机制从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亏损,对于公平交易的市场而言,缺少市场避险机制的中国证券市场仍然在慢步前行。

5.股价结构性调整仍然在进行

从2000年6月以“国有股减持”引发的大跌来看,中国证券市场始终运行在股价结构性调整之中,我们用一组数据来进行分析,从中国证监会统计信息来看:2002年8月,中国证

券市场股票(A、B股)总市值为47736.46亿元,当时点位在1680点左右,境内上市公司1178家,而到了2004年4月其总市值也只有45804.96亿元,当时点位1760点左右,上市公司则有1314家。这说明股指虽然恢复或超过了相应点位,上市家数也远远超过了当时,但其总市值却出现了下降,这说明股价深层次结构性调整仍然在进行,市场中许多品种已很难恢复到当时价位,简单推测也就是说近两年时间市场指数虽然已回归当时价位,但总市值却已在股价结构性调整中蒸发了近1900亿元。如果考虑目前上海综合指数又跌至1540点,则总市值蒸发应在4000—5000亿元左右,财富缩水幅度十分惊人。从这个层面出发,个人对股票市场基本判断仍然是深层次股价结构调整之中,其年初的上涨非牛市行情,而属于典型的政策资金推动行情。

5.政策多次成为股市大波动的前提

中国证券市场从开始到目前,被业界称之为“政策市”。从目前现状来看,仍然是政策左右着大盘的起伏,2002年6月的大涨是国有股不再二级市场上减持的政策性利好左右,2004年初的上涨更多的是政策利好出台的刺激,从整个市场运行轨迹来看,政策仍然是股市大波动的主要因素。这仍然反映出市场仍然处于“新兴加转轨“的过程当中。

6.庄股时代正在瓦解

从目前证券市场现状来看,不少名震市场的超级庄股纷纷出现大幅跳水走势,从德隆系的新疆屯河、湘火炬、合金投资到南方系的哈药集团,近期市场中的中房股份、双鹤药业等超级庄股均连续性的下跌,有的跌幅达100%以上,从这个市场现象来看,随着价值投资理念的深入,市场中做庄投资模式正在面临瓦解。

7.证券市场出现“仙股”

在香港证券市场上,有许多经营业绩差、回报低的上市公司股价在1港币之下,这些公司的个股,人们称"仙股",中国证券市场发展10年内,尽管一些上市公司已严重资不抵债、亏损累累,但始终能在面值上方交易,这与市场经济优胜劣汰机制格格不入。5月26日,中国证券市场三板出现了“仙股”,五环、中侨、鞍一工、鑫光等退市股票集体于三板挂牌交易。挂牌的4只股票分别下跌55.02%到74.97%不等,股价较在主板时全部"腰斩",先期挂牌的海洋、九州也分别下跌66.98%和60.55%,其中九州的成交价已经跌至0.99元,成为内地所有公开市场上首只跌破1元面值的股票。6月2日,在“三板”挂牌的金田B成交价为0.089港元,按当日100港币兑106.14人民币的牌价计算,成交价为人民币0.094元,同样低于0.10元,代办转让市场出现了“仙股”!除了“仙股”外,代办市场至6月2日,还有3只股票跌破了1元的面值,它们是九州0.94元,南洋0.99元,生态0.95元。虽然这些并没有发生在主板市场,但这更是信号,经营业绩恶劣、问题严重的公司股价最终还是会被市场真实的反映,这也为今后投资者投资证券市场,谨慎选择品种敲响了警钟。相信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主板市场出现“仙股”只是早晚的事。这表明未来市场中经营业绩差、股价高启,价格扭曲的许多品种具有非常之大的长期调整压力。

8.可转债受到QFII机构追捧

在前几年证券市场上,对上市公司来讲,可转债发行往往比较困难,有的甚至出现销不动的局面,而进入2003下半年、2004年,QFII机构却对其情有独钟。

转债市场真正的大涨始于万科转债,万科转债上市后很快就跌破了面值,一度跌到转股价的80%以下,但在高送配消息刺激下,万科的股票和转债出现强劲上涨,从而引发投资者预测其它转债也会通过调整转股价格或者高分配甚至通过拉抬股价来刺激转债转股,整个转债市场开始火爆。目前市场上QFII对可转债投资热情较高,比如山鹰转债、新钢转债、浦发转债、民生转债、复兴转债、水运转债等分别被以花旗、瑞银华宝等QFII机构热购。

二、证券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对于未来中国证券市场发展,我们以“前景光明,道路曲折,风险仍大,机会较多”来概括。中国证券市场发展10多年来,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也积累了较多的问题,随着中国证券市场了不断发展壮大,中国证券市场未来仍将是充满生机的,国内优秀企业的不断登陆市场,将使证券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功能更加体现出来,具体到今后市场发展,我们具体总结如下:

1.市场规模将更加壮大,层次更加多级

目前为止我国证券市场上市企业已超过1300多家,但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其未来仍将有更多的公司与企业上市,比如四大国有银行、保险公司等大型企业,2004年5月18日,中国证监会批准深圳市场设立中小企业板,这为民营中小企业融资上市提供了较好的通道,中小企业板的开设为未来创业板市场的建立奠定着扎实的基础,未来市场将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证券市场体系。

2.机构队伍仍将扩大,证券市场开放大势所趋

目前为止,在证券市场上已形成券商、证券投资基金、中小投资者、QFII(合格境外证券机构投资者)等组成的投资体。在今后中国证券市场上,对外开放是大势所趋,国外资本不仅可以投资中国证券市场,国内投资者也可通过QDII(合格境内证券机构投资者)到国外资本市场去投资,2004年6月1日,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已明确表示近期《QDII管理办法》将出台实施,这说明国内投资者多年企盼的投资境外市场的时间离投资者已再遥远。

3.证券市场与国际市场联动将趋强

在过去10年多的发展过程中,中国证券市场与国际证券市场联运性非常之弱,甚至经常性的出现相反的、独立的走势特征。进入2004年以来,中国证券市场与国际市场形成了较联动的局面,特别是与香港恒生指数的联动性较强。我们研究们认为在一个时期阶段,由于国内市场发展中积累的较多的股权割裂问题,其与国际证券市场可能还会出现明显的反向特征,但从一未来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联动性趋同将非常明显。

4.国有股减持仍将时刻左右市场神经

近几年来,证券市场的大幅波动及下跌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国有股问题,2000年6月份的见顶大跌,2002年6月份不再二级市场上减持政策带动股市全线涨停,2004年2月《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使人们对国家慎重国有股减持,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政策看好,股市连续性上涨,但好景不长,国有股减持无下文,股指见顶下跌,许多投资者损失较大。从未来市场发展趋势来看,国有股减持是大势所趋,解决时间及方式同样左右着未来市场神经,但有一点一些投资者利益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是不可避免的。

5.证券品种将更加丰富

目前中国证券市场品种主要集中在股票(A、B股)、债券上,未来市场随意创新机制的完善,与股票和债券相关的新品种及其衍生产品将不断丰富市场,资产证券化品种也将以各种形式出现。中小企业板品种在完善过程中,创业板的推出同样为投资者选择投资品种增加了选择性。

6.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在证券市场融资的主要方式为股票融资,但从未来发展趋势上看,其融资渠道将更为广泛,从国务院证券市场发展规划来看,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融资的方式将会顺利实施,并且在债券的市场品种上将增加。过去上市融资一直以来是国有企业的“专利”,从未来市场发展来看,特别是中小企业板及未来创业板市场的推出,将为更多民营企业、中小型公司上市创造宽松的条件,企业融资多元化趋势将会非常明显。

7.宏观经济为证券市场发展构成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近日,国家统计局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形势情况时指出:未来中国在10年内仍将保持稳健的增长趋势。中国经济近几年来始终保持7%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为证券市场的发展奠定了

良好的经济基础,经过宏观调控后的中国经济未来如果仍然保持较快及稳定的增长,将为证券市场发展构成良好的发展平台。

8.部分基金机构将可能淘汰

在2002--2003年中国证券市场上,券商运作出现危机,以新华证券、鞍山证券、富友证券等为主的券商出现破产淘汰,2003年以基金为主的基金机构出现了较好的投资回报,但进入200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部分基金将可能被淘汰,主要原因是在不确定性因素和投资价值高估时仓位过满;从市场技术指标特别是长线指标处于高风险区时大力满仓,加之未来市场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部分证券投资基金机构未来将面临淘汰出局。

9.证券市场部分品种风险加大,机会增加

未来中国证券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由于历史问题的积累,其解决过程中必将出现利益碰撞,解决方式与时机将直接影响市场的波动,对于部分优质类公司品种来讲或许风险较小,但对于许多扭曲价格,业绩平平的公司来讲同样是风险较大。长期以来,国债做为最为安全的投资品种,为稳健证券投资者首选,但进入2004年以来,国债市场以出现了暴跌,比如以上海市场中010213国债为例,其价位从100多元最低跌至71.40元,这说明未来中国证券市场品种均有风险,只是品种不同,其风险程度不同而已。未来证券市场伴随着风险同样是机会的增多,特别是机构投资者、QFII机构的投资理念及投资方式,将为介入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提供多重投资机会。

中国证券市场是一潜力较大,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的市场,证券市场做为我国资本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投资者创造了非常好的投融资机会。国家鼓劲和支持证券市场发展壮大的方针,为市场的健康、规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前提,把握投资机会,回避市场风险应成为每一位投资人应铭记在心的,愿中国证券市场规范健康的发展,为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做出应有贡献。●肖玉航

[作者声明]在本机构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或推荐的证券没有利害关系。本咨询文章纯属本机构及分析师个人观点,不构成具体操作建议,仅供参考。投资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相关文章

  • 2016年光纤通信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
  • 2016年中国光纤通信市场现状调查与未来 发展前景趋势报告 报告编号:1818511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 ...查看


  • 我国服务外包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 我国服务外包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黄亚静 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 300457 摘要:服务外包最早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凭借其有效降低成本,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等优势逐渐成为企业广泛采用的管理战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查看


  • 氧化锌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
  • 2015-2020年中国氧化锌行业现状调研分析 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1508AA0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 ...查看


  • 我国职业指导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生与就-17- 我国职业指导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雷五明 就业指导.职业指导.职业咨询,人们已不陌生,近些年,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设计.职业生涯管理与人才测评在社会上已频繁出现.未来的职业指导与职业咨询必将被外延更加广泛的职业生涯发展本文教 ...查看


  • 香皂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北京先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 香皂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新版) [报告类型]多用户.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交付时间]3-5个工作日,特殊要求另行约定 [报告定价]¥6500.00 [发布机构]先略咨询 [报告格式]PDF 版+ ...查看


  • 2017年粮食仓储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 (目录)
  • 中国粮食仓储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 析报告(2017-2022年) 报告编号:2126696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粮食仓储行业研究报告( ...查看


  • 中国焦性没食子酸市场报告目录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 ...查看


  • 实用小礼品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北京先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 实用小礼品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新版) [报告类型]多用户.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交付时间]3-5个工作日,特殊要求另行约定 [报告定价]¥6500.00 [发布机构]先略咨询 [报告格式]PDF ...查看


  • 中国电影行业研究分析报告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 ...查看


  • 我国金融期货市场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展望
  • 广西财经学院2014 -2015学年第2学期 <期货与期权>课程期末论文 适用班级:投资1241.1242 课程开课系:金融与保险学院 考查课程 一.论文选题: 1. 请结合所学案例分析当前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困难与解决办法. 2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