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核电事故,心存自然之敬畏(共6小题,计12分)
发展核电,对自然界要有一丝敬畏
①自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事故以来,不断有专家出来宣示,国内核电站如何如何安全,设计标准动不动“万年一遇”,给人的感觉是将一切灾害后果都考虑在内,安全不在话下。
②核电站安不安全由多方面因素决定,设计标准固然是一方面,自然灾害本身的不可预测及难以认知是最主要的一方面。面对难以预知的自然灾害,专家们保持一定的敬畏之心是最起码的要求。面对专家宣示,民众不但没有增强多少安全感,反而更感觉心里没底。原因在于专家们为宣示而宣示,对自然界缺乏一丝敬畏。老百姓发自内心地知道,灾害一旦来临,宣示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而灾害的来临跟专家们的宣示没有任何关系,象福岛核电站一样,该来的都会来,包括不可预知的伤害。
③对自然保持敬畏,是积极探索未知世界的动力。对自然的敬畏表示自然界有一些东西确实是我们还不了解的。有不了解才要去了解。如果一切都确定了,就如核专家们宣示的那样确定,自然界还有什么值得我们去探索的呢?核电站这么安全,以后所有的核电站就按现在的标准设计就好了。事实不是如此,人们的探索无穷无尽,人们的认知也无穷无尽,核电站安全设计标准不断提高。正因为自然界有许多未知的因素,科学知识才显得重要,专家们才显得重要。一切都是确定的,还要专家干什么?
④只有对自然保持敬畏,做起事来才不会太过分。许多人以为,大自然的一切报复,源于人类的太过自信。此话虽有绝对,但反映了人类现阶段面对自然的态度。明明不了解,硬说自己了解了,明明不清楚,硬说自己清楚了,明明不到位,硬说自己到位了。说一说不要紧,关键是要去做。自然界不会说话,不会讲道理,有的只是用人类无法抗拒的力量去拒斥一切过分的行为。当然,对自然界保持认知热情是必要的,但往往人们采取行动的时候忘乎所以。
⑤对自然的敬畏,说到底是对人类自身的关怀。正因为自然界有许多不可预知的因素,人类才更关心自己,以全人类的力量才能与自然相抗衡。专家们动不动以怀有确定的信心来对付自然界和自己的听众,将话说得满满,这样的话实不可信,而且有欺骗的嫌疑。不敬畏自然是专家无知。反过来,如果话语中保持一定的敬畏,说起来不那么满,说的话自然更亲切可信。孔子曾说“ , ,是知也”,有的时候,承认自己的无知和局限,并不是放弃自己的责任,而是更负责的表现。现在,如果有专家说,哪种情况核电站不安全,我会觉得他的话更可信。
21、请用同义或近义词替换“宣示”一词。(1分)答:
22、本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2分)
答:
23、结合全文来看,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论说了自己的观点?(3分)
答:
24、在作者看来,决定核电站安不安全的因素有哪些?(2分)
答:
25、细读第③段,说说对于自然与科学知识,我们应该持怎样一种态度?(2分)
答:
26、 请补全第⑤段孔子所说的话。(2分)
答: , ,是知也。
阅读答案:
21、(1分)示例:宣告,宣称,宣布,公告等均可。
22、(2分)发展核电,对自然界要有一丝敬畏。
23、(3分)对自然保持敬畏,是积极探索未知世界的动力;只有对自然保持敬畏,做起事来才不会太过分;对自然的敬畏,说到底是对人类自身的关怀。(每答对一点得1分)
24、(2分)①设计标准 ②自然灾害本身的不可预测及难以认知。
25、(2分)自然界确实有一些东西我们还不了解,人们的探索无穷无尽,认知也无穷无尽,对未知世界的认知遵循循序渐进的认知原则,正是因为自然界有许多未知的因素,科学知识才显得重要。(意同即可)
26、(2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关注核电事故,心存自然之敬畏(共6小题,计12分)
发展核电,对自然界要有一丝敬畏
①自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事故以来,不断有专家出来宣示,国内核电站如何如何安全,设计标准动不动“万年一遇”,给人的感觉是将一切灾害后果都考虑在内,安全不在话下。
②核电站安不安全由多方面因素决定,设计标准固然是一方面,自然灾害本身的不可预测及难以认知是最主要的一方面。面对难以预知的自然灾害,专家们保持一定的敬畏之心是最起码的要求。面对专家宣示,民众不但没有增强多少安全感,反而更感觉心里没底。原因在于专家们为宣示而宣示,对自然界缺乏一丝敬畏。老百姓发自内心地知道,灾害一旦来临,宣示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而灾害的来临跟专家们的宣示没有任何关系,象福岛核电站一样,该来的都会来,包括不可预知的伤害。
③对自然保持敬畏,是积极探索未知世界的动力。对自然的敬畏表示自然界有一些东西确实是我们还不了解的。有不了解才要去了解。如果一切都确定了,就如核专家们宣示的那样确定,自然界还有什么值得我们去探索的呢?核电站这么安全,以后所有的核电站就按现在的标准设计就好了。事实不是如此,人们的探索无穷无尽,人们的认知也无穷无尽,核电站安全设计标准不断提高。正因为自然界有许多未知的因素,科学知识才显得重要,专家们才显得重要。一切都是确定的,还要专家干什么?
④只有对自然保持敬畏,做起事来才不会太过分。许多人以为,大自然的一切报复,源于人类的太过自信。此话虽有绝对,但反映了人类现阶段面对自然的态度。明明不了解,硬说自己了解了,明明不清楚,硬说自己清楚了,明明不到位,硬说自己到位了。说一说不要紧,关键是要去做。自然界不会说话,不会讲道理,有的只是用人类无法抗拒的力量去拒斥一切过分的行为。当然,对自然界保持认知热情是必要的,但往往人们采取行动的时候忘乎所以。
⑤对自然的敬畏,说到底是对人类自身的关怀。正因为自然界有许多不可预知的因素,人类才更关心自己,以全人类的力量才能与自然相抗衡。专家们动不动以怀有确定的信心来对付自然界和自己的听众,将话说得满满,这样的话实不可信,而且有欺骗的嫌疑。不敬畏自然是专家无知。反过来,如果话语中保持一定的敬畏,说起来不那么满,说的话自然更亲切可信。孔子曾说“ , ,是知也”,有的时候,承认自己的无知和局限,并不是放弃自己的责任,而是更负责的表现。现在,如果有专家说,哪种情况核电站不安全,我会觉得他的话更可信。
21、请用同义或近义词替换“宣示”一词。(1分)答:
22、本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2分)
答:
23、结合全文来看,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论说了自己的观点?(3分)
答:
24、在作者看来,决定核电站安不安全的因素有哪些?(2分)
答:
25、细读第③段,说说对于自然与科学知识,我们应该持怎样一种态度?(2分)
答:
26、 请补全第⑤段孔子所说的话。(2分)
答: , ,是知也。
阅读答案:
21、(1分)示例:宣告,宣称,宣布,公告等均可。
22、(2分)发展核电,对自然界要有一丝敬畏。
23、(3分)对自然保持敬畏,是积极探索未知世界的动力;只有对自然保持敬畏,做起事来才不会太过分;对自然的敬畏,说到底是对人类自身的关怀。(每答对一点得1分)
24、(2分)①设计标准 ②自然灾害本身的不可预测及难以认知。
25、(2分)自然界确实有一些东西我们还不了解,人们的探索无穷无尽,认知也无穷无尽,对未知世界的认知遵循循序渐进的认知原则,正是因为自然界有许多未知的因素,科学知识才显得重要。(意同即可)
26、(2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