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和千克的认识 2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朱建琴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学生了解常用的几种秤,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用盘秤称整千克的物品质量。

3.通过实践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建立比较准确的质量表象,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 建立几克和几千克的质量观念,形成初步的估测质量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生活情境引入

师:(出示主题图)前几天,这几位小朋友陪家长去超市买了一些物品,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6个苹果重1千克;一盒饼干重110克;一桶豆油重5千克。

师:你怎么知道的? 预设:包装上看到的。

师:老师还调查收集了一些数据(PPT出示)

师:你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有的后面带“克”,有的是“千克”。比较轻的都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用“千克”作单位。

揭题:【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二、认识各种秤

1、要知道物体有多重,我们可以看外包装,如果没有外包装,比如要知道几个苹果有多重,还有什么办法? 生:可以用秤称。

2、师:秤可是一个大家族,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PPT出示)你见过哪几种秤?在哪里见过?

三、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探究克

1、感受1克有多重

师:出示天平秤,介绍天平秤及使用方法

称出一枚2分硬币重1克。 请拿出2分硬币来掂一掂,有什么感觉?

现在换另一只手掂一掂,感觉一下;再闭眼感受一下。

师:说说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重量大约是1克? PPT演示。

2、感受几克有多重

5枚2分的硬币重多少? 有没有同学带的东西正好是5克。口香糖的重量是5克 掂一掂

3、估一估1支铅笔大约有多重?

师引导学生在估测物品能以一个物品为参照物再进行估测,这样能提高估测的准确度。

4、称一称。

师:我们用天平来称出2B铅笔重5克,一般的铅笔重3克

5、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

出示鸡蛋:一个鸡蛋重几克?

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

师:介绍盘秤及使用方法(PPT出示)

称出一个小鸡蛋的重量50克

一本数学书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

小结:这些比较轻的物品的重量我们通常用克作单位。【板书: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

2本?4本?

(二)探究千克

1、认识千克

师:老师这里有一袋洗衣粉,它大约有多重呢? 1千克。

一手掂2分硬币,一手掂1千克的物品,掂一掂。你有什么想说的?

想让左手和右手一样重,左手需要多少个1克?

PPT出示:两袋盐,每袋重500克,两袋重多少克?

师:为了方便人们约定:满了1000克就用一个更大的质量单位千克来表示,1000克就是1千克。请大家跟我读:1 千克 = 1000 克 【板书1000克=1千克】

当咱们表示比较重的物品质量时,用千克作单位【板书:千克】 千克还可以用kg表示

2、感知1千克

(1)感受1千克的重量。

现在,请同学们掂掂1千克的物品,感受1千克的重量。

(2)汇报:你有什么感觉? 同桌交换掂一掂1千克的物品

老师一手提着学生的1千克苹果一提着洗衣粉,哪边重?为什么?

(3)你说说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

预设: 4个这么大的苹果重1千克。7根这么大的黄瓜重量就是1千克。两个大洋葱重是1千克。1袋面条重1千克„„并展示学生说的材料袋

师:听了他们的介绍,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都是1千克重但个数不一样。重的物品个数少,轻的物品个数多。

3、 应用千克

(1)学生说出自己的体重,互相抱一抱感受二十多千克有多重。

(2)猜猜老师大约有多少千克?你是怎样猜的?

四、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填空

2、选择

3、知识拓展 爷爷收到了明明写来的一封信,信的内容为:

爷爷:

您好!我已经9岁了,身体长得特别健壮,身高已经120千克(120厘米),体重已达30克(30千克), 每天早上吃一个60千克(60克)的蛋,一袋250克的牛奶,中午可以吃掉3个100千克(100克)的馒头,晚上吃的更多,和爸爸妈妈一起能把1克(1千克)的米饭吃光。

爷爷看完后,笑得直不起腰,为什么呢?

五、质疑小结、概括评价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2、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数学小精灵要送给大家一个有趣的小知识。(PPT出示)

(1) 1斤=500克 2斤=1千克 1斤=10两

(2) 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大约有2克重。(相当于2枚2分硬币重。)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大约有100千克重。(也就是200斤。)

师:克和千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很大的用处,老师给同学们留下了一个课后小调查,就在书本103页第2题。

六、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朱建琴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学生了解常用的几种秤,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用盘秤称整千克的物品质量。

3.通过实践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建立比较准确的质量表象,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 建立几克和几千克的质量观念,形成初步的估测质量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生活情境引入

师:(出示主题图)前几天,这几位小朋友陪家长去超市买了一些物品,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6个苹果重1千克;一盒饼干重110克;一桶豆油重5千克。

师:你怎么知道的? 预设:包装上看到的。

师:老师还调查收集了一些数据(PPT出示)

师:你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有的后面带“克”,有的是“千克”。比较轻的都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用“千克”作单位。

揭题:【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二、认识各种秤

1、要知道物体有多重,我们可以看外包装,如果没有外包装,比如要知道几个苹果有多重,还有什么办法? 生:可以用秤称。

2、师:秤可是一个大家族,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PPT出示)你见过哪几种秤?在哪里见过?

三、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探究克

1、感受1克有多重

师:出示天平秤,介绍天平秤及使用方法

称出一枚2分硬币重1克。 请拿出2分硬币来掂一掂,有什么感觉?

现在换另一只手掂一掂,感觉一下;再闭眼感受一下。

师:说说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重量大约是1克? PPT演示。

2、感受几克有多重

5枚2分的硬币重多少? 有没有同学带的东西正好是5克。口香糖的重量是5克 掂一掂

3、估一估1支铅笔大约有多重?

师引导学生在估测物品能以一个物品为参照物再进行估测,这样能提高估测的准确度。

4、称一称。

师:我们用天平来称出2B铅笔重5克,一般的铅笔重3克

5、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

出示鸡蛋:一个鸡蛋重几克?

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

师:介绍盘秤及使用方法(PPT出示)

称出一个小鸡蛋的重量50克

一本数学书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

小结:这些比较轻的物品的重量我们通常用克作单位。【板书: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

2本?4本?

(二)探究千克

1、认识千克

师:老师这里有一袋洗衣粉,它大约有多重呢? 1千克。

一手掂2分硬币,一手掂1千克的物品,掂一掂。你有什么想说的?

想让左手和右手一样重,左手需要多少个1克?

PPT出示:两袋盐,每袋重500克,两袋重多少克?

师:为了方便人们约定:满了1000克就用一个更大的质量单位千克来表示,1000克就是1千克。请大家跟我读:1 千克 = 1000 克 【板书1000克=1千克】

当咱们表示比较重的物品质量时,用千克作单位【板书:千克】 千克还可以用kg表示

2、感知1千克

(1)感受1千克的重量。

现在,请同学们掂掂1千克的物品,感受1千克的重量。

(2)汇报:你有什么感觉? 同桌交换掂一掂1千克的物品

老师一手提着学生的1千克苹果一提着洗衣粉,哪边重?为什么?

(3)你说说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

预设: 4个这么大的苹果重1千克。7根这么大的黄瓜重量就是1千克。两个大洋葱重是1千克。1袋面条重1千克„„并展示学生说的材料袋

师:听了他们的介绍,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都是1千克重但个数不一样。重的物品个数少,轻的物品个数多。

3、 应用千克

(1)学生说出自己的体重,互相抱一抱感受二十多千克有多重。

(2)猜猜老师大约有多少千克?你是怎样猜的?

四、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填空

2、选择

3、知识拓展 爷爷收到了明明写来的一封信,信的内容为:

爷爷:

您好!我已经9岁了,身体长得特别健壮,身高已经120千克(120厘米),体重已达30克(30千克), 每天早上吃一个60千克(60克)的蛋,一袋250克的牛奶,中午可以吃掉3个100千克(100克)的馒头,晚上吃的更多,和爸爸妈妈一起能把1克(1千克)的米饭吃光。

爷爷看完后,笑得直不起腰,为什么呢?

五、质疑小结、概括评价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2、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数学小精灵要送给大家一个有趣的小知识。(PPT出示)

(1) 1斤=500克 2斤=1千克 1斤=10两

(2) 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大约有2克重。(相当于2枚2分硬币重。)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大约有100千克重。(也就是200斤。)

师:克和千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很大的用处,老师给同学们留下了一个课后小调查,就在书本103页第2题。

六、板书设计


相关文章

  • 人教版小学数学[克.千克与吨]教材分析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初步感受质量单位克.千克与吨,明确克.千克与吨的概念. (2)知道1千克=1000克,1000千克=1吨. (3)掌握用秤称出物体质量的方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单位之间的换算. 2 ...查看


  • 克和千克的认识 3
  • "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根竹乡江口小学 黄美霞 教学内容 : 本内容是二年级下册第 --页"克和千克的认识".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 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 ...查看


  • 吨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 第三课时 主备人:徐承继 教学内容:5页,吨的初步认识,以及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初步的 ...查看


  • 千克的认识(说课稿)
  • 三年级数学<千克的认识>说课稿 赵升义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千克的认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9-32页上的内容. 2.教材分析: "千克的认识" 是本单元第一课,是 ...查看


  • 认识质量单位克
  • 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 一.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了解1克.1千克.1吨的实际质量,建立清晰的质量单位的概念. 2.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 ...查看


  • 学生质量单位的认识
  • 质量单位 例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只公鸡重3( ) 一块橡皮重4( ) 一头猪重140( ) 一头大象重3( ) 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5( ) 一只小鸟重100( ) 小结:称比较轻的物品的重量,常用"克"作单位 ...查看


  • 9.千克的认识
  • 千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P28--30例1及有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通过看一看.称一称.拎一拎.数一数.说一说等活动,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 ...查看


  •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刘翠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0-102页例1例2以及相关练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2.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 ...查看


  •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有多重]--千克和克的认识教案
  • 千克.克的认识(第五册第三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克的实际质量.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3.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