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出自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赏析】 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参考资料: 1、 何满子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420-421

出自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赏析】 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参考资料: 1、 何满子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420-421


相关文章

  • 二题西林壁
  • 二.一.教学目标: 1.学会背诵<题西林壁>.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3.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不识庐山真面 ...查看


  • 湘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题西林壁]
  • 湘教版语文五下:5.<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题西林壁>这是苏轼游庐山时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诗的头两句写所见,概括叙述游览庐山的总体印象."横看成岭 ...查看


  • 四上古诗两首说课稿
  •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 一.说教材 (一) 说教材分析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和<游山西村>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篇课文.<题西林壁>记叙了诗人苏轼漫游庐山,在横看 ...查看


  • 题西林壁的诗意
  • 题西林壁的诗意_题西林壁的意思 <题西林壁> 作者:苏轼 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 ...查看


  • [题西林壁]的教学设计
  •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诵古诗,会默写古诗. 2.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联系生活体会诗中所蕴涵的哲理.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练习仿写. 教学重点 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 ...查看


  • 读[题西林壁]有感
  • 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是他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江西九江,游览庐山时所作,可以说是一篇很好的观后感.这首诗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在 ...查看


  • 庐山风景导游词
  • 大家好! 今天我将陪伴大家游览庐山风景名胜区,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使您对庐山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同时欢迎您对我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大家听我念一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qu ...查看


  • 梦想之旅---庐山
  • 梦想之旅---庐山 2015年5月30日,江西庐山.庐山,又称匡山或匡庐,坐落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牯岭镇. 庐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名胜古迹遍布.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名人志士在此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丹青墨迹和脍炙人口的篇章,毛泽东写的 ...查看


  • 观书有感诗词阅读答案
  •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4.(3分)上面的诗或写□或写□,但都借景写理,所以人们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