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集合练习题

集合

1:设集合A{x|x4},msin40,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mA B.mA C.{m}A D.{m}

A

2:设集合A1,2,3,4,B3,4,5,全集UAB, 则集合CUAB中的元素个数为( ) A. 1个 B.2个 C.3个 D.4个

3:若集合P={0,1,2},Q=(x,y)|

xy10

,x,yP,则Q中元

xy20

素的个数是( ) A. 3 B. 5 C. 7 D. 9

3:已知集合A1,0,1,2,,集合B0,2,4,6,则集合AB= ( ) A.1,2,4 B.2,4 C.0,2

D. -1,0,1,2,4,6

4:设全集U={1,2,3,4,5,6,7,8},集合

A{2,3,4,5},B{2,4,6,8},则集合ACUB等于( ) (A){3,5}

(B){1,2,3,4,5,7} (C){6,8}

(D){1,2,4,6,7,8}

5:已知全集U{1,2,3,4,5,6},集合A{1,3,5},

B{4,5,6},则结合CU(AB)=( )

A.{2,4,6} B.{2} C.{5} D.{1,3,4,5,6}

6:已知全集U{1,2,3,4,5,6},集合M{2,3,5},

N{4,5},则

A.{1,3,5} B.{2,4,6} C.{1,5} D.{1,6}

u(MN)等于( )

2

7:已知全集UR,集合Ax|x12,Bx|x6x80,





则集合(u

A)B( )

(A)x|1x4 (B)x|2x3

(C) x|2x3 (D)x|1x4

8:设集合S{A0,A,A2,A3,A4},在S上定义运算⊙为:Ai⊙AjAk,其 1中k|ij|,i0,1,2,3,4,j0,1,2,3,4.那么满足条件(Ai⊙Aj)⊙A2A1 (AiS,AjS)的有序数对(i,j)共有( )

(A)12个 (B)8个 (C)6个 (D) 4个

9:将正偶数集合{2,4,6,„}从小到大按第n组有2n

个偶数进行分组 如下: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

{2,4} {6,8,10,12} {14,16,18,20,22,24,26,28} „„„„

则2010位于( )

A.第7组 B.第8组 C.第9组 D. 第10组 10:已知集合A{x|x10),B{x||x|2).则AB . 11:已知集合S={x|

x2

x5

0 }, P={ x | a1x2a15 },

(Ⅰ)求集合S;

12:“a2”是“直线ax2y0与xy1平 行”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0年西城区高三年级抽样测试4)“0ab”是“(1)a(144

)b

”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

“a2”是“直线l2

1:axy30与直线

l2:y4x1互相垂直”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m2”是“直线(m1)xy20与直线

mx(2m2)y10相互垂直”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

“ACBC”“ABACBABC”在ABC中, 是 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已知向量a(2,3),b(x,6),则“x9”是“a//b”

的( )

(A) 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集合

1:设集合A{x|x4},msin40,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mA B.mA C.{m}A D.{m}

A

2:设集合A1,2,3,4,B3,4,5,全集UAB, 则集合CUAB中的元素个数为( ) A. 1个 B.2个 C.3个 D.4个

3:若集合P={0,1,2},Q=(x,y)|

xy10

,x,yP,则Q中元

xy20

素的个数是( ) A. 3 B. 5 C. 7 D. 9

3:已知集合A1,0,1,2,,集合B0,2,4,6,则集合AB= ( ) A.1,2,4 B.2,4 C.0,2

D. -1,0,1,2,4,6

4:设全集U={1,2,3,4,5,6,7,8},集合

A{2,3,4,5},B{2,4,6,8},则集合ACUB等于( ) (A){3,5}

(B){1,2,3,4,5,7} (C){6,8}

(D){1,2,4,6,7,8}

5:已知全集U{1,2,3,4,5,6},集合A{1,3,5},

B{4,5,6},则结合CU(AB)=( )

A.{2,4,6} B.{2} C.{5} D.{1,3,4,5,6}

6:已知全集U{1,2,3,4,5,6},集合M{2,3,5},

N{4,5},则

A.{1,3,5} B.{2,4,6} C.{1,5} D.{1,6}

u(MN)等于( )

2

7:已知全集UR,集合Ax|x12,Bx|x6x80,





则集合(u

A)B( )

(A)x|1x4 (B)x|2x3

(C) x|2x3 (D)x|1x4

8:设集合S{A0,A,A2,A3,A4},在S上定义运算⊙为:Ai⊙AjAk,其 1中k|ij|,i0,1,2,3,4,j0,1,2,3,4.那么满足条件(Ai⊙Aj)⊙A2A1 (AiS,AjS)的有序数对(i,j)共有( )

(A)12个 (B)8个 (C)6个 (D) 4个

9:将正偶数集合{2,4,6,„}从小到大按第n组有2n

个偶数进行分组 如下: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

{2,4} {6,8,10,12} {14,16,18,20,22,24,26,28} „„„„

则2010位于( )

A.第7组 B.第8组 C.第9组 D. 第10组 10:已知集合A{x|x10),B{x||x|2).则AB . 11:已知集合S={x|

x2

x5

0 }, P={ x | a1x2a15 },

(Ⅰ)求集合S;

12:“a2”是“直线ax2y0与xy1平 行”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0年西城区高三年级抽样测试4)“0ab”是“(1)a(144

)b

”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

“a2”是“直线l2

1:axy30与直线

l2:y4x1互相垂直”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m2”是“直线(m1)xy20与直线

mx(2m2)y10相互垂直”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

“ACBC”“ABACBABC”在ABC中, 是 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已知向量a(2,3),b(x,6),则“x9”是“a//b”

的( )

(A) 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相关文章

  • 职业高中高一数学集合习题
  • 职业教育中心高一年级<数学>上册试题(2) 一.填空题(每空2分) 1.元素-3与集合N 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2.自然数集N 与整数集Z 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3.用列举法表示小于5 的自然数组成的集合:. 4.用列举法表 ...查看


  • 初高中衔接及必修1集合教材分析
  • 初高中衔接及必修 一.初高中衔接问题 (一) 初中完全删除和降低要求的内容 A .代数方面 1集合教材分析 1.立方和(差) 公式:大多数学校都没有介绍: 2.因式分解:总体要求大大降低 (1)十字相乘法要求降低,只是在阅读材料中介绍了二次 ...查看


  • 四川省高中数学新课程必修教材的解读与建议
  • 高中数学新课程必修教材的解读与建议(四川高中课改讲座九之1) 主讲人:钟炜(四川省自贡市荣县教研室主任) 时间:2010年12月8日 本文<高中数学新课程必修教材的解读与建议>分为四个版块: 一是高中数学新课程的课程结构与课程设 ...查看


  • 高中数学高考总复习集合习题及详解
  • 高中数学高考总复习集合习题及详解 一.选择题 1.(09·全国Ⅱ) 已知全集U ={1,2,3,4,5,6,7,8},M ={1,3,5,7},N ={5,6,7},则∁U (M ∪N ) =( C ) A .{5,7} C .{2,4,8 ...查看


  • 教学中的重难点的定义及其教学难点
  • 1. 2. 教学的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也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难点有时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定,同样一个问题在不同班级里不同学生中,就不一定都是难点.在一般情况下,使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 ...查看


  • 高一数学必修一课程安排表
  • 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弃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 数学部分 高一数学(新课标人教A 版必修一)课程安排表 课时 单元 内 容 重 点 难 点 第01次 第 一 章 集 合 与 函 数 的 概 念 1.1.1 ...查看


  • 集合的概念的教案
  • 1.1.1集合的概念教案 授课时间:2016.6. 授课班级: 授课课程:数学课时: 一课时(40分钟) 授课内容:集合的概念 授课老师:陈银霞 一. 条件分析 1.教材分析 因为这是高一刚开学,考虑到初中的数学知识和高中的不一样,也担心怕 ...查看


  • 集合的基本运算 说课稿
  • 各位老师: 集合的基本运算 说课稿 大家好!我是数本111班韦艳媚学号03号.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集合的基本运算",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与作用 集合 ...查看


  • 第一学期计划高中数学必修一和必修三
  • 高一数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2013-2014学年度) 李 海 燕 太原市第五十九中学校 2013.09 高一数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2013.9-2013.1 一.学情分析 高一131班全班50人,男生20人,女生30人,高一132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