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姥山神事亦奇

  也许你也记得,读过的中学语文课本里,有诗仙李白的一首千古绝唱《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或许普遍认为,千百年来,浙江新昌境内这座并非诗中描述得那样高大的天姥山,之所以成为文人墨客无限向往的神山,是因了李白的这首《天姥吟》。没错,诗仙凭借神来之笔凝成的超想象文字的确诱人,但这位云游四方的谪仙,为何偏要浓墨重彩吟天姥呢?想必有其内在的魅力和原因吧? 近二十多年来,海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反复聚集在天姥山下举行了“李白与天姥国际学术研讨会”,傅璇琮、薛天伟、竺岳兵等大批唐代文学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反复的探索和研究,其目的多半也是为了寻找一个“为什么”。

  记得十数年前的一个暇日,我约了仨俩玩伴缘溪而游,每遇柳河东笔下“小石潭”,便坐下小憩闲聊,还将双脚调皮地伸下去戏起凉凉的水来。然而,对这“惆怅溪”的来历,也从未深究,可谓少不更事之极也。

  得知“惆怅溪”是来自于一个让人无限惆怅的仙、人爱情故事时,我也已经历了生活的种种磨砺,面对“惆怅”两字,便也不再是“少年不知愁滋味”了。

  这个神话爱情故事就叫“刘、阮采药遇仙”,最早记载在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中,它的故事梗概是这样的:在公元72年,也就是说1900多年前,两名叫刘晨和阮肇的采药人去天台山采药,路过天姥山下一个叫“桃源”的地方,看见一座小山头上有一枝桃树,结满了鲜桃,就走上前去摘来吃了。走不多远,又发现有一溪水中有胡麻饭屑。两人就说,离这里不远定有人家。于是就渡过溪水,又翻过一座小山。忽然,眼前出现两位异常美丽的姑娘,叫着刘晨和阮肇的名字说:郎君为何到现在才来呀?于是,就将刘、阮两人带进自己那非常雅致的屋内,给他们换上漂亮的服装,并设盛宴款待他们,还请歌女们为他们唱歌伴舞。这里的气候也常常像二三月一样宜人。就这样在这里快快乐乐住了半年。忽然,有一天,他们两人出屋去玩,听到鸟鸣的声音很悲惨,于是,想念起了自己的家人,就急着要回家。两姑娘见实在无法挽留,就请了许多歌女为他们两人吹唱送行,并详细告诉回家的路线。刘晨和阮肇回到家乡后,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故居了。后来在一庭院中发现一口舂米的破旧石臼,才断定,这里就是他们的老家。

  原来,他们的后代生活已十分贫困,到现在子孙已延续到第七代了。孙辈们也都听长辈们讲起过他们的祖先入山采药不知去向的事。刘晨和阮肇后来又去寻访那两位美丽的姑娘,行至一座小桥前,却怎么也找不到原来进山的那条路了,心中好不惆怅,遂不知所终。唐代诗人王十朋的诗句:“涧水桃花路易迷,不同人世下成蹊,自从重入山中去,烟雨深深锁旧溪。”说的就是刘、阮寻找那两位美丽姑娘的过程。

  人,在特定生活时期,总会自然产生出一种逃逸和归隐心理,尤其是在战乱频仍的岁月,生活多有苦涩,如不能正确面对,那种“厌世”情绪便随之而来,而不染“红尘”、“世外桃源”则是最好的企求和归宿,这是不难理解的。我想,“刘、阮采药遇仙”的故事也是人在那个特定的生活时期某种企求的缩影,而李白在“越人”对他“语天姥”时,也不会不“语”到发生在天姥山麓的“刘、阮采药遇仙”这样一个流传久远又令人向往的传奇故事的,包括此前的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也一样。由此也可猜想,谢灵运来天姥山劈山开路之前和李白在写《天姥吟》之前,也会有过重现“刘、阮采药遇仙”的心理企求,只是今日无法对证而已,尤其是像李白这样一位放荡不羁的大诗人。尽管知道“遇仙”的后果也可能是深深地“惆怅”,也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而事实上,梦萦天姥情缘溪的,还远不止谢灵运、李白二人。

  六朝后,中原兵乱,便有大批文人墨客纷纷来到这神奇的天姥山,面对“仙源”,情之所至,吟唱不绝,盘桓不去,几忘世纪,遂踏成了一条尔今已闻名遐迩的“唐诗之路”。据浙东“唐诗之路”研究开发社研究统计,《唐才子传》所载的278位诗人中,就有63%游历过古越大地和沃洲天姥。他们各自为各自的“梦”而来,而“梦”的背后多为“情”。钟情、欢情、伤情和恋情,在他们壮丽的诗篇里就可见一斑。

  无独有偶,来到“惆怅溪”而惆怅悔恨的,也并非刘晨、阮肇二人。唐・玄宗年间,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师司马承祯,这样一位不染“红尘”的高人大德也在此间深深地惆怅悔恨过。奇怪的是,面对玄宗的应召,早不惆怅悔恨迟不惆怅悔恨,偏偏行至天姥山下“惆怅溪”上那座“落马桥”时,便深深地惆怅和悔恨了。据说与当年刘、阮二人的惆怅悔恨是同一个路段同一座桥。或许,天姥山的神秘,我等凡夫俗子是永难揭其谜底了。

  然而,正是刘、阮的因“情”而惆怅,司马承祯的因“召”而悔恨,醉仙李白的因“梦”而醒悟,这“情”、这“召”和这“梦”与仙、人一交织,便赋予了天姥山高不可攀、深不可测的文化高度。

  又多时未回到天姥山了。一日,又忽生游意,便在一春暖花开的早晨,偕夫人同往。眼前,只见“落马桥”上和“惆怅溪”边,到处都是南来北往的游客和婚纱摄影的情侣。看着想着,就不免在心中感叹:愿“惆怅溪”边不惆怅,有情终成眷属恋!亦愿“落马桥”上无悔恨,青山疏影沐春光!

  责任编辑:侯娟芝

  也许你也记得,读过的中学语文课本里,有诗仙李白的一首千古绝唱《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或许普遍认为,千百年来,浙江新昌境内这座并非诗中描述得那样高大的天姥山,之所以成为文人墨客无限向往的神山,是因了李白的这首《天姥吟》。没错,诗仙凭借神来之笔凝成的超想象文字的确诱人,但这位云游四方的谪仙,为何偏要浓墨重彩吟天姥呢?想必有其内在的魅力和原因吧? 近二十多年来,海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反复聚集在天姥山下举行了“李白与天姥国际学术研讨会”,傅璇琮、薛天伟、竺岳兵等大批唐代文学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反复的探索和研究,其目的多半也是为了寻找一个“为什么”。

  记得十数年前的一个暇日,我约了仨俩玩伴缘溪而游,每遇柳河东笔下“小石潭”,便坐下小憩闲聊,还将双脚调皮地伸下去戏起凉凉的水来。然而,对这“惆怅溪”的来历,也从未深究,可谓少不更事之极也。

  得知“惆怅溪”是来自于一个让人无限惆怅的仙、人爱情故事时,我也已经历了生活的种种磨砺,面对“惆怅”两字,便也不再是“少年不知愁滋味”了。

  这个神话爱情故事就叫“刘、阮采药遇仙”,最早记载在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中,它的故事梗概是这样的:在公元72年,也就是说1900多年前,两名叫刘晨和阮肇的采药人去天台山采药,路过天姥山下一个叫“桃源”的地方,看见一座小山头上有一枝桃树,结满了鲜桃,就走上前去摘来吃了。走不多远,又发现有一溪水中有胡麻饭屑。两人就说,离这里不远定有人家。于是就渡过溪水,又翻过一座小山。忽然,眼前出现两位异常美丽的姑娘,叫着刘晨和阮肇的名字说:郎君为何到现在才来呀?于是,就将刘、阮两人带进自己那非常雅致的屋内,给他们换上漂亮的服装,并设盛宴款待他们,还请歌女们为他们唱歌伴舞。这里的气候也常常像二三月一样宜人。就这样在这里快快乐乐住了半年。忽然,有一天,他们两人出屋去玩,听到鸟鸣的声音很悲惨,于是,想念起了自己的家人,就急着要回家。两姑娘见实在无法挽留,就请了许多歌女为他们两人吹唱送行,并详细告诉回家的路线。刘晨和阮肇回到家乡后,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故居了。后来在一庭院中发现一口舂米的破旧石臼,才断定,这里就是他们的老家。

  原来,他们的后代生活已十分贫困,到现在子孙已延续到第七代了。孙辈们也都听长辈们讲起过他们的祖先入山采药不知去向的事。刘晨和阮肇后来又去寻访那两位美丽的姑娘,行至一座小桥前,却怎么也找不到原来进山的那条路了,心中好不惆怅,遂不知所终。唐代诗人王十朋的诗句:“涧水桃花路易迷,不同人世下成蹊,自从重入山中去,烟雨深深锁旧溪。”说的就是刘、阮寻找那两位美丽姑娘的过程。

  人,在特定生活时期,总会自然产生出一种逃逸和归隐心理,尤其是在战乱频仍的岁月,生活多有苦涩,如不能正确面对,那种“厌世”情绪便随之而来,而不染“红尘”、“世外桃源”则是最好的企求和归宿,这是不难理解的。我想,“刘、阮采药遇仙”的故事也是人在那个特定的生活时期某种企求的缩影,而李白在“越人”对他“语天姥”时,也不会不“语”到发生在天姥山麓的“刘、阮采药遇仙”这样一个流传久远又令人向往的传奇故事的,包括此前的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也一样。由此也可猜想,谢灵运来天姥山劈山开路之前和李白在写《天姥吟》之前,也会有过重现“刘、阮采药遇仙”的心理企求,只是今日无法对证而已,尤其是像李白这样一位放荡不羁的大诗人。尽管知道“遇仙”的后果也可能是深深地“惆怅”,也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而事实上,梦萦天姥情缘溪的,还远不止谢灵运、李白二人。

  六朝后,中原兵乱,便有大批文人墨客纷纷来到这神奇的天姥山,面对“仙源”,情之所至,吟唱不绝,盘桓不去,几忘世纪,遂踏成了一条尔今已闻名遐迩的“唐诗之路”。据浙东“唐诗之路”研究开发社研究统计,《唐才子传》所载的278位诗人中,就有63%游历过古越大地和沃洲天姥。他们各自为各自的“梦”而来,而“梦”的背后多为“情”。钟情、欢情、伤情和恋情,在他们壮丽的诗篇里就可见一斑。

  无独有偶,来到“惆怅溪”而惆怅悔恨的,也并非刘晨、阮肇二人。唐・玄宗年间,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师司马承祯,这样一位不染“红尘”的高人大德也在此间深深地惆怅悔恨过。奇怪的是,面对玄宗的应召,早不惆怅悔恨迟不惆怅悔恨,偏偏行至天姥山下“惆怅溪”上那座“落马桥”时,便深深地惆怅和悔恨了。据说与当年刘、阮二人的惆怅悔恨是同一个路段同一座桥。或许,天姥山的神秘,我等凡夫俗子是永难揭其谜底了。

  然而,正是刘、阮的因“情”而惆怅,司马承祯的因“召”而悔恨,醉仙李白的因“梦”而醒悟,这“情”、这“召”和这“梦”与仙、人一交织,便赋予了天姥山高不可攀、深不可测的文化高度。

  又多时未回到天姥山了。一日,又忽生游意,便在一春暖花开的早晨,偕夫人同往。眼前,只见“落马桥”上和“惆怅溪”边,到处都是南来北往的游客和婚纱摄影的情侣。看着想着,就不免在心中感叹:愿“惆怅溪”边不惆怅,有情终成眷属恋!亦愿“落马桥”上无悔恨,青山疏影沐春光!

  责任编辑:侯娟芝


相关文章

  • 谈风雪山神庙的风雪描写
  • 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风雪描写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是我国的优秀古典小说,在我国 文学中流传甚广,影响深远.书中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也历来是为人们击节称赏的著名篇章之一.在这一章 ...查看


  • 漫谈五步教学法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建构
  • 新课程改革日趋渐进,对课堂模式的探讨又上升到了新的层面,但古已有"教无定法"的课堂准则,课堂模式的多样化无疑更适合现今的局面,本文试从五步教学法的角度,解读一下经典篇目<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五步教学法为&qu ...查看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优秀教案
  • 1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施耐庵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施耐庵及<水浒传>的有关情况. 2.理清情节,鉴赏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 3.探究林冲性格变化对认识当时社会的意义.认识封建社会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 ...查看


  • 山神庙魅影
  • 大明万历年间,云川县接连发生凶杀事件.新任知县况金辉到任这天,师爷石侃便把几份案情报告摆在了他的案头.况金辉见这位其貌不扬的中年人办事干练利索,不由得朝他多看了几眼.临走,特意送他出了门. 几天后,本县捕快韩彰来向他报告,城西水沟里又发现了 ...查看


  • 林冲刺配沧州地名漫论
  • 林冲刺配沧州地名漫论 一部<水浒传>使沧州(在今沧县旧州镇,非今沧州,今沧州古称长芦)扬名于世,众所周知沧州被记述于书中则和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武师林冲有关.林冲本是忠勇的汉子,奈何因娘子被调戏一事得罪了权倾当朝又是" ...查看


  •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第二课时导学案
  • 1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第二课时 导学案 [学法指导] 1. 阅读教材,认真快速完成预习: 2. 限时完成各环节任务,规范书写,课上小组合作探究讲解. [学习目标] 1.能深刻认识环境描写对塑造小说人物形象和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作用. 2.细节 ...查看


  • 林冲风雪山神庙中风雪的描写特点
  • <风雪山神庙>中对风雪的描写的特点: <风雪山神庙>中对风雪的描写主要有两个特点,首先是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其次是人物动作与风雪相结合.文中有三处直接对风雪直接描写的片段,①"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 ...查看


  • _林教头风雪山神庙_说课稿
  • 课堂设计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 周育英 一.说学情 2008年4月初,上海师大基础教育课题组的一次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表明,通过影视作品来了解四大名著的学生占有较高比例.许多学生是因为看了正在热播的电视剧,才来读原著的.2 ...查看


  • 高考15天--伤口处开出的是花(作文审题)
  • 高考15天--伤口处开出的是花(作文审题) 这是市二轮考试的作文题目.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男孩蹲在那里,注视着一颗刚刚发芽的种子.爸爸,芽苞是种子的伤疤吗?"孩子问站在旁边的父亲. 父亲认真地想了想,说:&q ...查看


  • 樵夫毁山神阅读答案
  • 阅读文言文<樵夫毁山神>,回答下题. 康熙十五年,余姚①有客山行,夜宿山神寺.夜半,有虎跪拜,作人言,乞食,神以邓樵夫许之.明晨,客伺于神祠外,果见一樵夫过之,逆②谓曰:"子邓姓乎?曰:"然."因告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