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购物狂欢节调查报告
班级:广告114班
姓名:刘梦雅
学号:
1 引言
2线上线下对比
3双十一网购中的问题
4未来趋势
[1**********]2 目录
引言
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当天,电商天猫和淘宝创下了350亿元的交易额,几乎比去年翻翻。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更是信心满满地表示:“电子商务将干掉传统零售实体业。到2020年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将占50%”。
但在电商欢呼雀跃的同时,实体店却一片惨淡,还沦为网购一族的试衣间。这再次验证了“屌丝经济”在中国的强大力量。在我国的社会结构中,中低端收入人群不仅占我国人群的大多数,也是我国的主流消费人群。
今年的双十一如此火爆,不仅因为淘宝天猫的促销,更主要的原因是我国中低端消费人群的消费能力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电商对消费者过去的主要购物方式——传统市场的取代作用也越发明显。许多人因此断言:电商的发展,意味着传统市场的末路。
线上线下对比
比增长:双十一当天,天猫交易额同比增长了近一倍达350亿元,其他电商也有2~3倍增长。整体来看,在线零售额每年均保持了50%以上的增长。和电商庞大的成交额和高增长率相比,线下则没有什么变化,与平日持平。
比占比:双十一爆炸性增长,使得今年在线零售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接近10%。而电子商务专家李成东分析认为,2011至2016年在线零售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
4.2%、6.2%、9.1%、11.7%、14.1%、16.8%。业界预测,如果继续保持此增长态势,2020年在线零售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50%完全有可能。
比商家:淘宝天猫有众多网络品牌,且大量传统品牌上线销售。天猫2009年时的双十一共有27个品牌参加。到了今年,已经有国华人寿、海尔、优衣库、生命人寿官方旗舰店、jackjones、罗莱等17家店铺销量过亿,参加的商家数更是接近两万。上线的这些传统品牌在整个零售业地位仍处于二三流,相比传统零售商场,很多一线品牌或中高端品牌仍对在线零售市场持小心谨慎态度。
双十一网购中的问题
双十一过后,网购问题频出。
物流迟缓:订单太多,买的东西要么卡在路上,要么卖家、物流还没发货。且平日物流态度就不是很好,双十一数量众多的快递使得物流态度更差。
货不对板:有的买家好不容易精心挑选了一家衣服图片精美又众多好评的店,等货到手却发现图片上精致的粉色拉链变成了劣质的银色塑料拉链,兔毛领变成了劣质的人
造毛,羽绒也非常“稀薄”,花费290元购买的衣服看起来却像是80元的“地摊货”。
价格不实:比实体店便宜得多的价格,是网购最吸引人的地方,特别是“双十一”期间低至50%的折扣,让很多喜欢网购的人热血沸腾,冲动之下疯狂网购。但实际上,卖家所作的5折都是经过提价而再折的虚假手段,到头也只便宜到几十。有的卖家把新品都下架,把箱底货拿出来打折售卖,把双十一购物节当清仓节。还有的更是把火爆商品提价,通过购物节来获得更多的利润。
由于种种问题,天天都有退货的人,总退货率高达25%。
未来趋势
我认为,电商不可能取代店商。电子商务与传统零售其实各有自身的优势和价值,不能由一方完全取代另一方,而应该是针对各自适宜的消费群体来分割市场。 首先,实体店购物的良好真实体验,在相当长时期无法被虚拟的网络世界所替代。还有很多非标准化的商品需要到实体店去购买。其次,截至目前,电商中能够赢利的平台型企业寥寥,大多尚未找到成熟的盈利模式。再次,电商产品展示的无限化,导致营销没有精准“靶点”,海量信息中难寻中意商品。而网购市场的无序、缺乏诚信等。第四,电商的发展也不是毫无限制的,随着物流成本的上涨,电商的优势会逐渐被削弱。此外,国内税收政策不可能永远向电商倾斜。
双方错位经营且互相融合是趋势是必由之路。电商优势的销售领域在于低值、相对标准化的商品,实体零售商应该将重点放在高值、个性化的产品上面。针对电子商务的与传统零售的各自特点,开发不一样的产品分别供给两种渠道,产品实施差异化,精确定位每个渠道。
双十一购物狂欢节调查报告
班级:广告114班
姓名:刘梦雅
学号:
1 引言
2线上线下对比
3双十一网购中的问题
4未来趋势
[1**********]2 目录
引言
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当天,电商天猫和淘宝创下了350亿元的交易额,几乎比去年翻翻。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更是信心满满地表示:“电子商务将干掉传统零售实体业。到2020年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将占50%”。
但在电商欢呼雀跃的同时,实体店却一片惨淡,还沦为网购一族的试衣间。这再次验证了“屌丝经济”在中国的强大力量。在我国的社会结构中,中低端收入人群不仅占我国人群的大多数,也是我国的主流消费人群。
今年的双十一如此火爆,不仅因为淘宝天猫的促销,更主要的原因是我国中低端消费人群的消费能力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电商对消费者过去的主要购物方式——传统市场的取代作用也越发明显。许多人因此断言:电商的发展,意味着传统市场的末路。
线上线下对比
比增长:双十一当天,天猫交易额同比增长了近一倍达350亿元,其他电商也有2~3倍增长。整体来看,在线零售额每年均保持了50%以上的增长。和电商庞大的成交额和高增长率相比,线下则没有什么变化,与平日持平。
比占比:双十一爆炸性增长,使得今年在线零售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接近10%。而电子商务专家李成东分析认为,2011至2016年在线零售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
4.2%、6.2%、9.1%、11.7%、14.1%、16.8%。业界预测,如果继续保持此增长态势,2020年在线零售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50%完全有可能。
比商家:淘宝天猫有众多网络品牌,且大量传统品牌上线销售。天猫2009年时的双十一共有27个品牌参加。到了今年,已经有国华人寿、海尔、优衣库、生命人寿官方旗舰店、jackjones、罗莱等17家店铺销量过亿,参加的商家数更是接近两万。上线的这些传统品牌在整个零售业地位仍处于二三流,相比传统零售商场,很多一线品牌或中高端品牌仍对在线零售市场持小心谨慎态度。
双十一网购中的问题
双十一过后,网购问题频出。
物流迟缓:订单太多,买的东西要么卡在路上,要么卖家、物流还没发货。且平日物流态度就不是很好,双十一数量众多的快递使得物流态度更差。
货不对板:有的买家好不容易精心挑选了一家衣服图片精美又众多好评的店,等货到手却发现图片上精致的粉色拉链变成了劣质的银色塑料拉链,兔毛领变成了劣质的人
造毛,羽绒也非常“稀薄”,花费290元购买的衣服看起来却像是80元的“地摊货”。
价格不实:比实体店便宜得多的价格,是网购最吸引人的地方,特别是“双十一”期间低至50%的折扣,让很多喜欢网购的人热血沸腾,冲动之下疯狂网购。但实际上,卖家所作的5折都是经过提价而再折的虚假手段,到头也只便宜到几十。有的卖家把新品都下架,把箱底货拿出来打折售卖,把双十一购物节当清仓节。还有的更是把火爆商品提价,通过购物节来获得更多的利润。
由于种种问题,天天都有退货的人,总退货率高达25%。
未来趋势
我认为,电商不可能取代店商。电子商务与传统零售其实各有自身的优势和价值,不能由一方完全取代另一方,而应该是针对各自适宜的消费群体来分割市场。 首先,实体店购物的良好真实体验,在相当长时期无法被虚拟的网络世界所替代。还有很多非标准化的商品需要到实体店去购买。其次,截至目前,电商中能够赢利的平台型企业寥寥,大多尚未找到成熟的盈利模式。再次,电商产品展示的无限化,导致营销没有精准“靶点”,海量信息中难寻中意商品。而网购市场的无序、缺乏诚信等。第四,电商的发展也不是毫无限制的,随着物流成本的上涨,电商的优势会逐渐被削弱。此外,国内税收政策不可能永远向电商倾斜。
双方错位经营且互相融合是趋势是必由之路。电商优势的销售领域在于低值、相对标准化的商品,实体零售商应该将重点放在高值、个性化的产品上面。针对电子商务的与传统零售的各自特点,开发不一样的产品分别供给两种渠道,产品实施差异化,精确定位每个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