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发展历程

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诞生以来,走过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这一发展历程,是这支军队全心全意为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历程,是战胜千难万险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是为保卫祖国、巩固国防,维护世界和平付出巨大牺牲并建立丰功伟绩的历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为中国的民族解放,为建设强大的中国国防而奋斗的历程中,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两个历史时期: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把一支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为具有无产阶级性质、又有严格纪律、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人民军队。这支军队在长达22年的革命战争中,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不断成长壮大。土地革命战争中,人民军队的主要称谓是中国工农红军。在这一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确立了人民军队的建军路线、方针和原则,制定了相应的制度。组建了红一、红二、' 红四方面军。当时红军的编制装备十分简陋,主要是步兵,并逐步组建了少量骑兵、炮兵、工兵、通信兵分队,使用大刀、长矛和缴获的步枪、机枪、轻型火炮作战,创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了游击战争和以运动战为主的反对国民党军大规模" 围剿" 的战争。红军在第五次反" 围剿" 失败后,举行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取得抗日民族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中,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新编第四军,深入敌后,坚持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争。在八年全面抗战中,这支军队英勇作战12.5万余次,抗击了58%-69%的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以伤亡60余万人的重大代价,歼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收复国土104.8万余平方公里,解放人口

1.255亿。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与此同时,人民军队自身也取得巨大发展,正规军由抗战初期的5万余人发展到抗战结束时的127万余人,民兵达268万余人。这支雄厚的力量为中国共产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解放战争中,人民军队正式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其规模不断扩大,部队区分为野战部队、地方部队和游击部队。解放战争后期,人民解放军发展为四大野战军和五大军区,即第

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战军,以及西北、东北、华北、华东和中原(华中) 军区。在这场伟大的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英明领导与全国人民的支持

参与下,经过艰苦作战,共歼灭国民党军807万人,解放了除台湾等少数岛屿以外的广大国土。人民解放军总兵力发展到550万余人。为了全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人民解放军有26万余官兵献出了宝贵生命,有104万指战员负伤。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的建设开始了由单一军种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转变的历程。毛泽东明确指出:“在英勇的经过了考验的人民解放军的基础上,我们的人民武装力量必须保存和发展起来。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 并把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和强大的经济力量作为国家的两件大事。从新中国建立到1956年,人民解放军在完成统一祖国大陆、抵御帝国主义侵略和自身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辉煌胜利。发展成为一支军兵种比较齐全的合成军队,除了陆军,还建立了空军、海军;陆军除步兵外,还有炮兵、工程兵、。装甲兵、通信兵、防化兵、铁道兵、防空部队等技术兵种,并相继成立了各类院校和军事研究机构;属于人民解放军序列的公安部队也组建和发展起来。1956年后,人民解放军建设虽然在有的方面遭受过一定的挫折,但在军事、政治、后勤建设等方面,仍然不断进步,适时组建了战略导弹部队 --第二炮兵,发展了" 两弹一星" 等先进武器装备。在' 文化大革命" 期间,人民解放军霆设在许多方面遭受了严重挫折和损失,但仍在动乱和困难的条件下,提高警惕,加强战备,英勇地保卫着祖国的安全。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民解放军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提出新时期军队建设的理论及一系列方针政策。在这一时期,人民解放军实现了军队建设指导思想上的战略性转变,明确了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总目标;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全军多次进行精简整编,改革体制,在精兵合成、提高效能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确立了以军事训练为中心、以提高战斗力为标准的方针,部队的协同作战、快速反应、电于对抗、后勤保障等能力有了增强,驾驭现代战争的能力明显提高;完善法规制度,依法从严治军,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军队建设的法律法规、条令条例,正规的战备、训绦、工作和生活秩序不断巩固,各项工作在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上不断前进;全军的武器装备不断改善,现代化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江泽民任军委主席以后,人民解放军建设又有新的发展。为探索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人民解放军确立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进一步明确了军队建设的总要求,不断加大科技强军的力度,全面加强军队质量建设,使人民解放军沿着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道路继续胜利前进。

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诞生以来,走过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这一发展历程,是这支军队全心全意为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历程,是战胜千难万险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是为保卫祖国、巩固国防,维护世界和平付出巨大牺牲并建立丰功伟绩的历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为中国的民族解放,为建设强大的中国国防而奋斗的历程中,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两个历史时期: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把一支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为具有无产阶级性质、又有严格纪律、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人民军队。这支军队在长达22年的革命战争中,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不断成长壮大。土地革命战争中,人民军队的主要称谓是中国工农红军。在这一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确立了人民军队的建军路线、方针和原则,制定了相应的制度。组建了红一、红二、' 红四方面军。当时红军的编制装备十分简陋,主要是步兵,并逐步组建了少量骑兵、炮兵、工兵、通信兵分队,使用大刀、长矛和缴获的步枪、机枪、轻型火炮作战,创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了游击战争和以运动战为主的反对国民党军大规模" 围剿" 的战争。红军在第五次反" 围剿" 失败后,举行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取得抗日民族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中,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新编第四军,深入敌后,坚持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争。在八年全面抗战中,这支军队英勇作战12.5万余次,抗击了58%-69%的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以伤亡60余万人的重大代价,歼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收复国土104.8万余平方公里,解放人口

1.255亿。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与此同时,人民军队自身也取得巨大发展,正规军由抗战初期的5万余人发展到抗战结束时的127万余人,民兵达268万余人。这支雄厚的力量为中国共产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解放战争中,人民军队正式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其规模不断扩大,部队区分为野战部队、地方部队和游击部队。解放战争后期,人民解放军发展为四大野战军和五大军区,即第

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战军,以及西北、东北、华北、华东和中原(华中) 军区。在这场伟大的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英明领导与全国人民的支持

参与下,经过艰苦作战,共歼灭国民党军807万人,解放了除台湾等少数岛屿以外的广大国土。人民解放军总兵力发展到550万余人。为了全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人民解放军有26万余官兵献出了宝贵生命,有104万指战员负伤。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的建设开始了由单一军种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转变的历程。毛泽东明确指出:“在英勇的经过了考验的人民解放军的基础上,我们的人民武装力量必须保存和发展起来。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 并把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和强大的经济力量作为国家的两件大事。从新中国建立到1956年,人民解放军在完成统一祖国大陆、抵御帝国主义侵略和自身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辉煌胜利。发展成为一支军兵种比较齐全的合成军队,除了陆军,还建立了空军、海军;陆军除步兵外,还有炮兵、工程兵、。装甲兵、通信兵、防化兵、铁道兵、防空部队等技术兵种,并相继成立了各类院校和军事研究机构;属于人民解放军序列的公安部队也组建和发展起来。1956年后,人民解放军建设虽然在有的方面遭受过一定的挫折,但在军事、政治、后勤建设等方面,仍然不断进步,适时组建了战略导弹部队 --第二炮兵,发展了" 两弹一星" 等先进武器装备。在' 文化大革命" 期间,人民解放军霆设在许多方面遭受了严重挫折和损失,但仍在动乱和困难的条件下,提高警惕,加强战备,英勇地保卫着祖国的安全。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民解放军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提出新时期军队建设的理论及一系列方针政策。在这一时期,人民解放军实现了军队建设指导思想上的战略性转变,明确了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总目标;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全军多次进行精简整编,改革体制,在精兵合成、提高效能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确立了以军事训练为中心、以提高战斗力为标准的方针,部队的协同作战、快速反应、电于对抗、后勤保障等能力有了增强,驾驭现代战争的能力明显提高;完善法规制度,依法从严治军,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军队建设的法律法规、条令条例,正规的战备、训绦、工作和生活秩序不断巩固,各项工作在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上不断前进;全军的武器装备不断改善,现代化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江泽民任军委主席以后,人民解放军建设又有新的发展。为探索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人民解放军确立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进一步明确了军队建设的总要求,不断加大科技强军的力度,全面加强军队质量建设,使人民解放军沿着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道路继续胜利前进。


相关文章

  • 我们这支人民军队的精气神在哪里
  • 我们这支人民军队的精气神在哪里 落后就要挨打!强国须有强军,强国必有强军! 一支强大的军队,一个强大的国家,都一定会有自己的独特的精神传承.这种精神,一定是由其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奠基.但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赋予了新的内涵.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 ...查看


  • [建军节作文]建军86年
  • 当我们即将满怀激情纪念建军81周年之际,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主题.听,从白山黑水到南国海岛,从喀喇昆仑到东海之滨,祖国大地响彻人民军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履行新使命.加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嘹亮号角,科学发展观已成为凝聚军心 ...查看


  • 拥军优属慰问信
  • 篇一:部队春节慰问信范文_范文 部队 春节慰问信范文_范文 奔牛辞旧岁,瑞虎迎新春.值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市委.市政府谨代表全市 万各族人民, 向你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 2009年是极不平 凡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 ...查看


  • 站在新起点上的中国陆军
  • 站在新起点上的中国陆军(军事观察) 军史专家.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少将 肖裕声 < 人民日报 >( 2017年04月09日 06 版) 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的一声枪响,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登上中国历史舞台的起点,实际上也 ...查看


  • 中国武器装备的发展还远远不够
  • 根据美国之音报道,最近美国一些智囊机构纷纷进行了关于中国军事力量发展的研讨,美国一些中国问题专家都表示出了对中国军事力量发展不确定性的担忧.而由此引发的"中国军事威胁论"很容易对国内民众造成一种误解:就是认为中国目前的军 ...查看


  •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简介
  •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zhōng guó rén mín gé mìng jūn shì bó wù guǎn] 位于北京西面的延长线上,筹建于1959年,是向国庆10周年献礼的首都之一.军事博物馆是中国唯一的大型综合性军事.占地面积8万 ...查看


  • 九月思想汇报 1
  • 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适逢我国八一建军节83周年,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的心情当然也是异常的激动,我们的党,我的人民解放军为我们如今蒸蒸日上的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将8月1日作为中国 ...查看


  • 井冈山观后感
  • 1众所周知,井冈山是中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在观看了<井冈山>这一红色励志电影后,我更感到井冈山这个地理位置在党的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影片讲述的是毛主席带领秋收起义后的队伍进入井冈山并建立中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的内容.在井冈山上,中国 ...查看


  • 红色之旅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报告 学院 班级 任课教师 姓名 学号 2016 年 9 月 江西红色教育资源考察 日 20 江西红色教育资源考察 1.社会实践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1社会实践选题的目的 中国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