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品社下册第六单元《对立,还是沟通》教学反思
给情感充分的空间,感动心灵
——《对立,还是沟通》教学反思
《对立,还是沟通》,这一课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成长记录册》中《成长中的新问题》的一课。这一课属于心理辅导类的品德课。
对立,还是沟通是日益成长的孩子与父母之间普遍存在的矛盾,造成矛盾的原因牵扯到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方方面面。在课前,我深知这一矛盾不可能在一节课中完全解决。因此,在备课时我并没有给学生和课堂预设过多、过高的目标,只是希望在课堂中给学生一点倾诉的时间,交给一点沟通的方法,解决一点沟通的难题。而且在教学中也没有设计热闹非凡的活动,运用过多的教学方式、方法,只是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娓娓道来。但课堂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之高,情感流露之真是我课前始料不及的。而这种真情实感的流露恰是这节课的亮点所在。为什么学生喜欢上这样的课?课后我也思考了,可能出于以下原因吧:
一、选材源于生活,倾诉发至内心的需求。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科书应该是“活的、真的、动的、用的”,而不是“死的、浮的、静的、读的”。新《品德与社会》教材给我们教学第一线的老师组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简练的关键词,简短的提示语,丰富的图片资料也向我们明确了教学的方向——以学生的生活为出发点,回归生活。
因此,在上课前,我多次与学生沟通,并结合系列调查表了解学生与父母之间普篇存在的沟通问题。课堂上,我选取与学生生活相近的影视片段,活生生地将发生在孩子与父母的沟通问题呈现在孩子们面前,当孩子们眉头紧锁,目不转睛地看着屏幕时,我知道他们看到了自己。人往往在相似的情境中获得共鸣,正是这源于生活的真实再现,引发学生倾诉的内心需求。于是我毫不吝啬地将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尽情倾诉着自己的烦恼,因为我知道此时此刻,孩子们最需要是把压抑着的苦恼倾泻出来,而倾诉正是解决的良好开始。
二、情感源于交流,感动发至心灵的触动。
课堂上,我深知情感是沟通的灵魂,也是本节课是否有效的关键。因此在这节课上,我分饰三角,并不是想展示自己的演技,只是希望从不同的角度触及孩子的心灵。
当孩子们尽情地倾诉着自己的情感时,我并没有生硬地引导孩子理解自己的父母,而是以心理咨询师的身份,“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么样?”“每个人都希望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在别人面前,不希望在爸爸、妈妈不经意的比较中做失败者。爸爸知道你的感受吗?”在关注孩子感受的同时,让孩子们关注对立的真正原因——缺少沟通。
当孩子们颇有微词地细数着父母的种种“不是”后,我并没有单纯地附和孩子们的想法,而是以教师的身份引导孩子们从心灵深处进行爱的反思:(以下引用课堂中的导语)
不知大家是否发现,同一屋檐下,我们与最亲的人之间居然存在着许多“不知道”,比如爸爸、妈妈不知道我们极其厌恶和别人比较,不知道我们在学校里都学了什么,更不知道我们曾经因为委屈而躲在角落里偷偷地哭泣。又比如我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总爱拿我们和别人比较?更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我们学习学习再学习?为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不知道?
深层次的思考让孩子们真切地找到对立的源头——因为缺少沟通而互不了解,顺其自然地引发孩子们了解父母的欲望。
当孩子们从影片中了解到父母的工作压力时,我并没有满足于这种浅层的了解,而是以为人母亲的身份进行心灵的独白:(以下引用课堂中的导语)
老师也是一个母亲,养儿100常忧99,想知道父母的感受吗?那感觉就像在放风筝,而你们就像那美丽的风筝。拿着风筝,我怕因为没能和孩子的爸爸配合好,风筝飞不起来。等风筝终于飞起来了,我又怕我的风筝飞得没有别人的高,看得不够远。等风筝飞得高高的,我又害怕了,我害怕那细细的丝线是否能经得起风浪,会不会断开,离开我的视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因为太多、太多的担心,所以我们会不停地唠叨,不停地提出要求。因为所有的父母都不想失去自己的孩子——和他们的心。孩子们,你们能理解吗?对立还是沟通,你们会如何选择呢?
在这一刻,孩子们和一位母亲一起哭了,这源于心灵的感动将化作沟通的动
力。
写到这里,我想,学生喜欢上这样的课的原因归结为一点,那就是:生活的,真实的,才是令人感动的,实用的。
六年级品社下册第六单元《对立,还是沟通》教学反思
给情感充分的空间,感动心灵
——《对立,还是沟通》教学反思
《对立,还是沟通》,这一课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成长记录册》中《成长中的新问题》的一课。这一课属于心理辅导类的品德课。
对立,还是沟通是日益成长的孩子与父母之间普遍存在的矛盾,造成矛盾的原因牵扯到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方方面面。在课前,我深知这一矛盾不可能在一节课中完全解决。因此,在备课时我并没有给学生和课堂预设过多、过高的目标,只是希望在课堂中给学生一点倾诉的时间,交给一点沟通的方法,解决一点沟通的难题。而且在教学中也没有设计热闹非凡的活动,运用过多的教学方式、方法,只是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娓娓道来。但课堂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之高,情感流露之真是我课前始料不及的。而这种真情实感的流露恰是这节课的亮点所在。为什么学生喜欢上这样的课?课后我也思考了,可能出于以下原因吧:
一、选材源于生活,倾诉发至内心的需求。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科书应该是“活的、真的、动的、用的”,而不是“死的、浮的、静的、读的”。新《品德与社会》教材给我们教学第一线的老师组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简练的关键词,简短的提示语,丰富的图片资料也向我们明确了教学的方向——以学生的生活为出发点,回归生活。
因此,在上课前,我多次与学生沟通,并结合系列调查表了解学生与父母之间普篇存在的沟通问题。课堂上,我选取与学生生活相近的影视片段,活生生地将发生在孩子与父母的沟通问题呈现在孩子们面前,当孩子们眉头紧锁,目不转睛地看着屏幕时,我知道他们看到了自己。人往往在相似的情境中获得共鸣,正是这源于生活的真实再现,引发学生倾诉的内心需求。于是我毫不吝啬地将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尽情倾诉着自己的烦恼,因为我知道此时此刻,孩子们最需要是把压抑着的苦恼倾泻出来,而倾诉正是解决的良好开始。
二、情感源于交流,感动发至心灵的触动。
课堂上,我深知情感是沟通的灵魂,也是本节课是否有效的关键。因此在这节课上,我分饰三角,并不是想展示自己的演技,只是希望从不同的角度触及孩子的心灵。
当孩子们尽情地倾诉着自己的情感时,我并没有生硬地引导孩子理解自己的父母,而是以心理咨询师的身份,“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么样?”“每个人都希望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在别人面前,不希望在爸爸、妈妈不经意的比较中做失败者。爸爸知道你的感受吗?”在关注孩子感受的同时,让孩子们关注对立的真正原因——缺少沟通。
当孩子们颇有微词地细数着父母的种种“不是”后,我并没有单纯地附和孩子们的想法,而是以教师的身份引导孩子们从心灵深处进行爱的反思:(以下引用课堂中的导语)
不知大家是否发现,同一屋檐下,我们与最亲的人之间居然存在着许多“不知道”,比如爸爸、妈妈不知道我们极其厌恶和别人比较,不知道我们在学校里都学了什么,更不知道我们曾经因为委屈而躲在角落里偷偷地哭泣。又比如我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总爱拿我们和别人比较?更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我们学习学习再学习?为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不知道?
深层次的思考让孩子们真切地找到对立的源头——因为缺少沟通而互不了解,顺其自然地引发孩子们了解父母的欲望。
当孩子们从影片中了解到父母的工作压力时,我并没有满足于这种浅层的了解,而是以为人母亲的身份进行心灵的独白:(以下引用课堂中的导语)
老师也是一个母亲,养儿100常忧99,想知道父母的感受吗?那感觉就像在放风筝,而你们就像那美丽的风筝。拿着风筝,我怕因为没能和孩子的爸爸配合好,风筝飞不起来。等风筝终于飞起来了,我又怕我的风筝飞得没有别人的高,看得不够远。等风筝飞得高高的,我又害怕了,我害怕那细细的丝线是否能经得起风浪,会不会断开,离开我的视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因为太多、太多的担心,所以我们会不停地唠叨,不停地提出要求。因为所有的父母都不想失去自己的孩子——和他们的心。孩子们,你们能理解吗?对立还是沟通,你们会如何选择呢?
在这一刻,孩子们和一位母亲一起哭了,这源于心灵的感动将化作沟通的动
力。
写到这里,我想,学生喜欢上这样的课的原因归结为一点,那就是:生活的,真实的,才是令人感动的,实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