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历史上十大英年早逝的名人
第十位:曹鼐----47岁----当朝首辅(宰相)
曹鼐,1402-1449,明朝政治家,正统年间内阁首辅,明宣宗宣德八年(1433)癸丑科状元,初授修撰,累官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正统十一年七月至十四年八月(1446年-1449年)任当朝首辅。曹鼐大魁天下后,入翰林,授修撰。英宗即位后,充经筵讲官,撰成《宣宗实录》后,进侍讲,锡三品章服。正统六年(1441)由宰相杨荣、杨士奇推荐,入值文渊阁,参预机务。正统十年,官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
正统十四年(1449年)随英宗亲征,遇土木堡之变,乱军中被杀。明景帝继位后,赠少傅、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谥文襄。英宗复位,加赠太傅,改谥文忠。
曹鼐去世时年47岁,已经入阁为相10年矣,比被誉为清代乌头宰相的柏乡人魏裔介入阁为相的年龄都小好几岁,按理说47岁是个不大不小的年龄,对于身为宰相这个职位却是个黄金年龄,曹鼐本可以有大作为,却无缘无故、糊里糊涂的在土木堡之变中丧命,十分可惜。
第九位:耿豪----45岁-----侍中(宰相)、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耿豪(506—550),巨鹿人也,贺拔岳西征,引为帐内。岳被害,归太祖,以武勇见知。豪亦自谓所事得主。从讨侯莫陈悦及迎魏孝武,录前后功,封平原县子,邑三百户,除宁朔将军、奉车都尉。迁征虏将军,加通直散骑常侍,进爵为侯,增邑七百户。从擒窦泰,复弘农,豪先锋陷阵,加前将军、中散大夫。沙苑之战,豪杀伤甚多,血染甲裳尽赤。太祖见之,叹曰:“令贵武猛,所向无前,观其甲裳,足以为验,不须更论级数也。”于是进爵为公,增邑通前一千五百户。除镇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南郢州刺史。
九年,从太祖战于邙山,豪谓所部曰:“大丈夫见贼,须右手拔刀,左手把槊,直刺直斫,慎莫皱眉畏死。”遂大呼独入,敌人锋刃乱下,当时咸谓豪殁。俄然奋刀而还。战数合,当豪前者,死伤相继。又谓左右曰:“吾岂乐杀人,但壮士除贼,不得不尔。若不能杀贼,又不为人所伤,何异逐坐人也。”太祖嘉之,拜北雍州刺史。十三年,论前后战功,进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增邑通前一千八百户。十五年,赐姓和稽氏,进位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卒,时年四十五。
第八位:董振堂----43岁---红五军军长、红五军团总指挥
董振堂(1895-1937),字绍仲,1895年生,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人,是共和国早早陨落的将星。1923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曾在冯玉祥部任职。1930年,任国民党26路军25师73旅旅长。1931年12月14日,董振堂、赵博生、季振同、黄中岳等一起率领26路军官兵在江西宁都举行武装起义,参加红军,并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副总指挥兼13军军长,后历任红5军团总指挥、军团长,中华苏维埃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中革军委委员,率部参加了赣州、漳州、南雄水口等战役和中央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红一、四方面军的长征。曾被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授予“红旗奖章”。1935年7月红5军团改称红5军,继任军长。1936年10月率部西渡黄河,参加了西路军艰苦作战。1937年1月在高台城同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军激战9昼夜,后于20日牺牲。
毛泽东早在1935年12月称赞他是“坚决革命的同志”。董振堂是河北省籍最高级红军将领。时年43岁。
第七位---陈元康---43岁-----散骑常侍、中军将军,昌国县公
陈元康,507-549,邢台威县人,东魏重臣。524年因军功封爵位为临清县男,高祖时封为安平县子、大行台郎中,右丞相,誉为”三崔二张,不如一康“。世宗时拜散骑常侍、中军将军,别封昌国县公,邑一千户,东魏武定七年(公元549年)八月,高澄召集重要幕僚密谋篡夺皇位事宜,家奴兰京突然发难,陈元康为保护高澄负重伤,在手书绝笔信与母亲,口述若干重要事宜后于当晚逝世。赠骠骑将军、司空、冀州刺史。时年43岁.
第六位:柴荣---39岁--后周皇帝
柴荣(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是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在位六年。邢州尧山柴家庄(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史载其“器貌英奇,善骑射,略通书史黄老,性沉重寡言”。951年,郭威建立后周,委任柴荣治理澶州,其境“为政清肃,盗不犯境”。954年,郭威驾崩,柴荣继位为帝。柴荣在位期间,整军练卒、裁汰冗弱、招抚流亡、减少赋税,使后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开始复苏。他又南征北战,西败后蜀,夺取秦、凤、成、阶四州;南摧南唐,尽得江北、淮南14州;北破契丹,连克二州三关。在议取幽州时病倒,不久去世,年仅39岁,庙号世宗,谥号睿武孝文皇帝。
第五位:刘珍年---39岁----胶东王
刘珍年(1897—1935),字儒席,直隶南宫刘家庄人。民国时期的地方军阀,后被蒋介石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暂编第一军第21师任师长,有胶东王之称。39岁。
第四位----李建成----38岁----太子
李建成(公元589~公元626年7月2日),小字毗沙门。唐高祖李渊长子。祖籍邢台隆尧。他是诞生于隋末唐初剧烈动荡变迁时代,是初唐一位崭露锋芒的政治家、军事家。
大业十三年,李建成助其父李渊起兵反隋,授陇西公,为左三军统帅,一路率军取西河、战霍邑、守潼关、破长安。唐朝建立之后,李建成被立为皇太子。他除了协助李渊坐镇长安,处理政务,代父出巡之外,还多次率军出征,抵御北方突厥的侵略。武德五年,奉诏剿灭河北刘黑闼,平定山东,结束了中原的内战。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其弟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将太子李建成一箭射死,建成诸子亦被李世民全数处决,不留活口,全家籍没。李世民继位后,于贞观二年追封李建成为息王,以礼改葬,谥“隐”。贞观十六年五月,又追赠“隐太子”。
在唐朝建立的过程中,李建成功不可没。他是李渊反隋建唐活动中的重要参谋,并立下赫赫战功;在唐朝建立之后,他礼贤下士,广罗人才,稳定后方,辅佐李渊处理朝政。李建成作为唐初统治集团的核心人物,“既具有杰出的政治才能,又有佐理政务的经验”,他积极襄助李渊完成唐初统一与建国大业,为唐初迅速实现统一、稳定和各项典制、机构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位----游祥----36岁
游祥,490-525,邢台任县人,北魏游肇之子,封高邑县开国侯,食邑七百户,525年,英年早逝,追赠征虏将军、给事黄门侍郎,幽州刺史。
第二位---张庆和---33岁----师长
张庆和,1921-1953,邢台宁晋人,抗美援朝时期空二师师长,空军司令第一助理,牺牲时年仅33岁,为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四位师长之一。
第一位:刘祜----32岁---西汉皇帝
汉安帝,名刘祜(94-125年),汉族,父清河王刘庆,生于今邢台市清河县,13岁那年(公元106年),被接入宫中,即位,在位十九年。公元125年崩,年三十二,葬于恭陵。年号:永初、元初、永宁、建光。
建初三年,宋贵人生子刘庆,被汉章帝和马太后立为太子。次年梁贵人又生皇子刘肇,马太后驾崩后,由于窦皇后从中作祟,汉章帝废掉太子刘庆,改立刘肇为太子。窦太后指使太监蔡伦(改进造纸术成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逼死刘庆生母宋贵人,当时,太子刘庆5岁.被贬为清河王。成为外戚宦官的牺牲品。刘庆由是远赴今邢台市清河县为王。
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和帝卒,邓后所生百日婴儿即位。不到两年幼帝再卒,邓后乃从清河迎立13岁皇侄刘祜(公元94—125年)嗣位,是为汉安帝。刘祜为清河王刘庆之子,当年十二月,刘庆病重,死前惟愿葬于母亲宋贵人墓旁,然而专权的邓太后没有答应清河王刘庆的最后愿望,把他葬于邢台清河县潘庄。
刘庆死后,其子虎威、常保先后成为外戚专权的牺牲品,邓太后将清河国一分为二,改封刘宠之子为清河王。
建光元年(公元121年)邓太后卒。安帝刘祜亲政后,马上追封其父亲清河王刘庆为孝德皇帝,尊刘庆陵墓为甘陵,庙曰昭庙,母亲左小娥为孝德皇后,祖母宋贵人为敬隐皇后,恢复清河国原封国土。消灭邓氏势力。因蔡伦当初受窦后指使参与迫害其皇祖母宋贵人致死、剥夺皇父刘庆皇位继承权,乃敕令廷尉审讯蔡伦。蔡伦(即为发明造纸术的蔡伦)自知死罪,遂自尽而亡。
次年,高句丽降汉,延光四年,刘祜去世,时年32岁。
作为皇帝,历经外戚、宦官专权,好不容易熬到了亲政,并且正是精力旺盛的三十多岁,本可以大有作为,却突然去世,令人遗憾。
邢台历史上十大英年早逝的名人
第十位:曹鼐----47岁----当朝首辅(宰相)
曹鼐,1402-1449,明朝政治家,正统年间内阁首辅,明宣宗宣德八年(1433)癸丑科状元,初授修撰,累官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正统十一年七月至十四年八月(1446年-1449年)任当朝首辅。曹鼐大魁天下后,入翰林,授修撰。英宗即位后,充经筵讲官,撰成《宣宗实录》后,进侍讲,锡三品章服。正统六年(1441)由宰相杨荣、杨士奇推荐,入值文渊阁,参预机务。正统十年,官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
正统十四年(1449年)随英宗亲征,遇土木堡之变,乱军中被杀。明景帝继位后,赠少傅、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谥文襄。英宗复位,加赠太傅,改谥文忠。
曹鼐去世时年47岁,已经入阁为相10年矣,比被誉为清代乌头宰相的柏乡人魏裔介入阁为相的年龄都小好几岁,按理说47岁是个不大不小的年龄,对于身为宰相这个职位却是个黄金年龄,曹鼐本可以有大作为,却无缘无故、糊里糊涂的在土木堡之变中丧命,十分可惜。
第九位:耿豪----45岁-----侍中(宰相)、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耿豪(506—550),巨鹿人也,贺拔岳西征,引为帐内。岳被害,归太祖,以武勇见知。豪亦自谓所事得主。从讨侯莫陈悦及迎魏孝武,录前后功,封平原县子,邑三百户,除宁朔将军、奉车都尉。迁征虏将军,加通直散骑常侍,进爵为侯,增邑七百户。从擒窦泰,复弘农,豪先锋陷阵,加前将军、中散大夫。沙苑之战,豪杀伤甚多,血染甲裳尽赤。太祖见之,叹曰:“令贵武猛,所向无前,观其甲裳,足以为验,不须更论级数也。”于是进爵为公,增邑通前一千五百户。除镇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南郢州刺史。
九年,从太祖战于邙山,豪谓所部曰:“大丈夫见贼,须右手拔刀,左手把槊,直刺直斫,慎莫皱眉畏死。”遂大呼独入,敌人锋刃乱下,当时咸谓豪殁。俄然奋刀而还。战数合,当豪前者,死伤相继。又谓左右曰:“吾岂乐杀人,但壮士除贼,不得不尔。若不能杀贼,又不为人所伤,何异逐坐人也。”太祖嘉之,拜北雍州刺史。十三年,论前后战功,进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增邑通前一千八百户。十五年,赐姓和稽氏,进位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卒,时年四十五。
第八位:董振堂----43岁---红五军军长、红五军团总指挥
董振堂(1895-1937),字绍仲,1895年生,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人,是共和国早早陨落的将星。1923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曾在冯玉祥部任职。1930年,任国民党26路军25师73旅旅长。1931年12月14日,董振堂、赵博生、季振同、黄中岳等一起率领26路军官兵在江西宁都举行武装起义,参加红军,并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副总指挥兼13军军长,后历任红5军团总指挥、军团长,中华苏维埃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中革军委委员,率部参加了赣州、漳州、南雄水口等战役和中央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红一、四方面军的长征。曾被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授予“红旗奖章”。1935年7月红5军团改称红5军,继任军长。1936年10月率部西渡黄河,参加了西路军艰苦作战。1937年1月在高台城同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军激战9昼夜,后于20日牺牲。
毛泽东早在1935年12月称赞他是“坚决革命的同志”。董振堂是河北省籍最高级红军将领。时年43岁。
第七位---陈元康---43岁-----散骑常侍、中军将军,昌国县公
陈元康,507-549,邢台威县人,东魏重臣。524年因军功封爵位为临清县男,高祖时封为安平县子、大行台郎中,右丞相,誉为”三崔二张,不如一康“。世宗时拜散骑常侍、中军将军,别封昌国县公,邑一千户,东魏武定七年(公元549年)八月,高澄召集重要幕僚密谋篡夺皇位事宜,家奴兰京突然发难,陈元康为保护高澄负重伤,在手书绝笔信与母亲,口述若干重要事宜后于当晚逝世。赠骠骑将军、司空、冀州刺史。时年43岁.
第六位:柴荣---39岁--后周皇帝
柴荣(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是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在位六年。邢州尧山柴家庄(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史载其“器貌英奇,善骑射,略通书史黄老,性沉重寡言”。951年,郭威建立后周,委任柴荣治理澶州,其境“为政清肃,盗不犯境”。954年,郭威驾崩,柴荣继位为帝。柴荣在位期间,整军练卒、裁汰冗弱、招抚流亡、减少赋税,使后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开始复苏。他又南征北战,西败后蜀,夺取秦、凤、成、阶四州;南摧南唐,尽得江北、淮南14州;北破契丹,连克二州三关。在议取幽州时病倒,不久去世,年仅39岁,庙号世宗,谥号睿武孝文皇帝。
第五位:刘珍年---39岁----胶东王
刘珍年(1897—1935),字儒席,直隶南宫刘家庄人。民国时期的地方军阀,后被蒋介石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暂编第一军第21师任师长,有胶东王之称。39岁。
第四位----李建成----38岁----太子
李建成(公元589~公元626年7月2日),小字毗沙门。唐高祖李渊长子。祖籍邢台隆尧。他是诞生于隋末唐初剧烈动荡变迁时代,是初唐一位崭露锋芒的政治家、军事家。
大业十三年,李建成助其父李渊起兵反隋,授陇西公,为左三军统帅,一路率军取西河、战霍邑、守潼关、破长安。唐朝建立之后,李建成被立为皇太子。他除了协助李渊坐镇长安,处理政务,代父出巡之外,还多次率军出征,抵御北方突厥的侵略。武德五年,奉诏剿灭河北刘黑闼,平定山东,结束了中原的内战。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其弟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将太子李建成一箭射死,建成诸子亦被李世民全数处决,不留活口,全家籍没。李世民继位后,于贞观二年追封李建成为息王,以礼改葬,谥“隐”。贞观十六年五月,又追赠“隐太子”。
在唐朝建立的过程中,李建成功不可没。他是李渊反隋建唐活动中的重要参谋,并立下赫赫战功;在唐朝建立之后,他礼贤下士,广罗人才,稳定后方,辅佐李渊处理朝政。李建成作为唐初统治集团的核心人物,“既具有杰出的政治才能,又有佐理政务的经验”,他积极襄助李渊完成唐初统一与建国大业,为唐初迅速实现统一、稳定和各项典制、机构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位----游祥----36岁
游祥,490-525,邢台任县人,北魏游肇之子,封高邑县开国侯,食邑七百户,525年,英年早逝,追赠征虏将军、给事黄门侍郎,幽州刺史。
第二位---张庆和---33岁----师长
张庆和,1921-1953,邢台宁晋人,抗美援朝时期空二师师长,空军司令第一助理,牺牲时年仅33岁,为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四位师长之一。
第一位:刘祜----32岁---西汉皇帝
汉安帝,名刘祜(94-125年),汉族,父清河王刘庆,生于今邢台市清河县,13岁那年(公元106年),被接入宫中,即位,在位十九年。公元125年崩,年三十二,葬于恭陵。年号:永初、元初、永宁、建光。
建初三年,宋贵人生子刘庆,被汉章帝和马太后立为太子。次年梁贵人又生皇子刘肇,马太后驾崩后,由于窦皇后从中作祟,汉章帝废掉太子刘庆,改立刘肇为太子。窦太后指使太监蔡伦(改进造纸术成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逼死刘庆生母宋贵人,当时,太子刘庆5岁.被贬为清河王。成为外戚宦官的牺牲品。刘庆由是远赴今邢台市清河县为王。
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和帝卒,邓后所生百日婴儿即位。不到两年幼帝再卒,邓后乃从清河迎立13岁皇侄刘祜(公元94—125年)嗣位,是为汉安帝。刘祜为清河王刘庆之子,当年十二月,刘庆病重,死前惟愿葬于母亲宋贵人墓旁,然而专权的邓太后没有答应清河王刘庆的最后愿望,把他葬于邢台清河县潘庄。
刘庆死后,其子虎威、常保先后成为外戚专权的牺牲品,邓太后将清河国一分为二,改封刘宠之子为清河王。
建光元年(公元121年)邓太后卒。安帝刘祜亲政后,马上追封其父亲清河王刘庆为孝德皇帝,尊刘庆陵墓为甘陵,庙曰昭庙,母亲左小娥为孝德皇后,祖母宋贵人为敬隐皇后,恢复清河国原封国土。消灭邓氏势力。因蔡伦当初受窦后指使参与迫害其皇祖母宋贵人致死、剥夺皇父刘庆皇位继承权,乃敕令廷尉审讯蔡伦。蔡伦(即为发明造纸术的蔡伦)自知死罪,遂自尽而亡。
次年,高句丽降汉,延光四年,刘祜去世,时年32岁。
作为皇帝,历经外戚、宦官专权,好不容易熬到了亲政,并且正是精力旺盛的三十多岁,本可以大有作为,却突然去世,令人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