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起跑线"在于精神成长

孩子的“起跑线”在于精神成长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儿童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美国社会学家卡耐基认为“一个人成就的大小是与他的精神的成长、思想的格局成正比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目的在于立德树人,促进儿童的精神成长,这也是家庭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但遗憾的是,许多老师和家长却经常忽视心灵教育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家庭教育重生育轻教育、重监护轻养成、重物质满足轻亲子沟通、重智育轻德育,严重影响了儿童的精神健康成长。希望家长能从营造良好家庭教育氛围、注重言传身教、加强沟通交流这三个角度入手,抓住儿童精神成长的关键期,帮助孩子赢在立德的“起跑线”上。

营造良好氛围。我国古代高度重视家庭环境对子女成长的影响,“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百万买宅,千万买邻”“孟母三迁”的故事家喻户晓,归根到底,是重视创设良好的家风。家风、家训,是行之有效的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方式。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家训。他提出家庭教育必须威严而有慈,戒溺爱,重早教,重熏陶影响,爱子当均等。教育内容上要求“德艺同厚”,即对子女进行“增益德行”和“修以学艺”的教育。

家风建设既要继承,又要发展。中国古代的一系列“家训”“家诫”“家教”“家范”,从对子弟的人品、志向培养到人际交往的朋友情谊,从日常生活消费习惯的养成到生活情趣的熏陶,从行为处事、工作态度到对职业的选择,从幸福观的培养到如何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无不饱含父辈对子孙后代生活各个方面的谆谆教诲和告诫,完全可以去伪存真,融入今天的家风建设中。

注重言传身教。人最初的偶像就是父母,家长的言行是孩子学习的最直观教材,家庭教育的特点是“不教而教,不学而学”,言传虽然重要,但身教胜于言传。家长以身作则的示范,不仅可以增强说理的可信性和感染性,而且也能像春风润物一样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是家庭教育最有效的方式。

作为孩子天然的模仿对象,家长应时刻检点自己,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以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行为习惯、勤奋的工作状态,为子女的品德修养率先垂范。在平时与孩子的交往中,家长要注意自己的沟通的方式、态度、语言等,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塑造孩子的成功人生,促进儿童的精神成长。 当然,要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家长还要着眼于把他律力量转化为子女的自律力量,把外在的约束力转化为内在的动力。要经常与子女讨论,帮助子女深刻把握榜样的思想言行

及其社会意义和价值,加深子女对榜样的认识理解,从中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作用,把羡慕转化为行动,才算达到了目的,收到了效果。

加强沟通交流。2011年央视春晚的一首《爱我你就抱抱我》,道出了家庭教育的真谛:沟通与交流,是家长促进儿童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家庭教育的要诀就是家长要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多陪伴孩子,多与孩子沟通、交流,要关注孩子生活的各个方面、重视生活细节,特别是对待年幼的子女。 一个常年在外奔波的商人问儿子:“你希望得到什么生日礼物?”儿子毫不犹豫地说:“我希望得到的最珍贵的礼物,是您陪我过周末。”足见孩子多么渴望与父亲相处,体验家的温暖与亲情。

除了面对面的交流,以“家书”即书信的方式与子女做深度沟通,也值得今天的家长认真借鉴。晚清名臣曾国藩34年间写了一千多封家信,其中教子书、与弟书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梁启超几乎每年都与孩子有书信往来,像朋友一样对子女人生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刻的教育和耐心的指导。《傅雷家书》再版9次,发行量累计达110万册,最长的家书长达7000多字。百余封《谢觉哉家书》,从一个家庭的变迁映射出一个时代的动荡与革新。谢觉哉之子、著名导演谢飞感慨道:父亲在书信中对子女谆谆教诲,鼓励我们成为一个

有用的人,“有用”不是做官,而是真正成为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少年儿童要从小学习做人、学习立志、学习创造。这充分说明,孩子的“起跑线”在于精神成长,在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要充分发挥促进儿童精神成长的优势,让孩子赢在“立德”的起跑线上。

孩子的“起跑线”在于精神成长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儿童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美国社会学家卡耐基认为“一个人成就的大小是与他的精神的成长、思想的格局成正比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目的在于立德树人,促进儿童的精神成长,这也是家庭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但遗憾的是,许多老师和家长却经常忽视心灵教育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家庭教育重生育轻教育、重监护轻养成、重物质满足轻亲子沟通、重智育轻德育,严重影响了儿童的精神健康成长。希望家长能从营造良好家庭教育氛围、注重言传身教、加强沟通交流这三个角度入手,抓住儿童精神成长的关键期,帮助孩子赢在立德的“起跑线”上。

营造良好氛围。我国古代高度重视家庭环境对子女成长的影响,“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百万买宅,千万买邻”“孟母三迁”的故事家喻户晓,归根到底,是重视创设良好的家风。家风、家训,是行之有效的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方式。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家训。他提出家庭教育必须威严而有慈,戒溺爱,重早教,重熏陶影响,爱子当均等。教育内容上要求“德艺同厚”,即对子女进行“增益德行”和“修以学艺”的教育。

家风建设既要继承,又要发展。中国古代的一系列“家训”“家诫”“家教”“家范”,从对子弟的人品、志向培养到人际交往的朋友情谊,从日常生活消费习惯的养成到生活情趣的熏陶,从行为处事、工作态度到对职业的选择,从幸福观的培养到如何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无不饱含父辈对子孙后代生活各个方面的谆谆教诲和告诫,完全可以去伪存真,融入今天的家风建设中。

注重言传身教。人最初的偶像就是父母,家长的言行是孩子学习的最直观教材,家庭教育的特点是“不教而教,不学而学”,言传虽然重要,但身教胜于言传。家长以身作则的示范,不仅可以增强说理的可信性和感染性,而且也能像春风润物一样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是家庭教育最有效的方式。

作为孩子天然的模仿对象,家长应时刻检点自己,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以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行为习惯、勤奋的工作状态,为子女的品德修养率先垂范。在平时与孩子的交往中,家长要注意自己的沟通的方式、态度、语言等,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塑造孩子的成功人生,促进儿童的精神成长。 当然,要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家长还要着眼于把他律力量转化为子女的自律力量,把外在的约束力转化为内在的动力。要经常与子女讨论,帮助子女深刻把握榜样的思想言行

及其社会意义和价值,加深子女对榜样的认识理解,从中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作用,把羡慕转化为行动,才算达到了目的,收到了效果。

加强沟通交流。2011年央视春晚的一首《爱我你就抱抱我》,道出了家庭教育的真谛:沟通与交流,是家长促进儿童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家庭教育的要诀就是家长要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多陪伴孩子,多与孩子沟通、交流,要关注孩子生活的各个方面、重视生活细节,特别是对待年幼的子女。 一个常年在外奔波的商人问儿子:“你希望得到什么生日礼物?”儿子毫不犹豫地说:“我希望得到的最珍贵的礼物,是您陪我过周末。”足见孩子多么渴望与父亲相处,体验家的温暖与亲情。

除了面对面的交流,以“家书”即书信的方式与子女做深度沟通,也值得今天的家长认真借鉴。晚清名臣曾国藩34年间写了一千多封家信,其中教子书、与弟书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梁启超几乎每年都与孩子有书信往来,像朋友一样对子女人生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刻的教育和耐心的指导。《傅雷家书》再版9次,发行量累计达110万册,最长的家书长达7000多字。百余封《谢觉哉家书》,从一个家庭的变迁映射出一个时代的动荡与革新。谢觉哉之子、著名导演谢飞感慨道:父亲在书信中对子女谆谆教诲,鼓励我们成为一个

有用的人,“有用”不是做官,而是真正成为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少年儿童要从小学习做人、学习立志、学习创造。这充分说明,孩子的“起跑线”在于精神成长,在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要充分发挥促进儿童精神成长的优势,让孩子赢在“立德”的起跑线上。


相关文章

  • 对"揠苗助长"教育方法的思考
  • "花为什么谢了呢?我的热烈的爱把它紧压在我的心上,因此花谢了.琴弦为什么断了呢?我强弹了一个它不能胜任的音节,因此琴弦断了--"这是泰戈尔笔下的名句.之所以提及这段诗句,是想探讨一个尽管已经讨论许久,却似乎仍然" ...查看


  • 赏识教育核心理念
  • 赏识教育核心理念 赏识教育核心理念源自:学说话,学走路 赏识教育是世界著名的六种教育方法之一,源于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成功率百分之百的教育现象,是这个教育过程中的"承认差异.允许失败.全纳的爱" ...查看


  • 浅谈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 浅谈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摘要: "孩子该玩的时候没时间玩,学习各种本应该几年后才该学的东西.在童年做少年的事,在少年做着青年的事情,违背自然规律,揠苗助长.学前班是反季节儿童的集中营." 游戏是孩子们学习的基本方式.游 ...查看


  • 孩子教育结束语
  • 孩子教育---结束语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没有了自由,这是我最想说的一句话! 现在有多少孩子被家长管的很严,孩子只有几岁,就让她学这学那,尤其是上幼儿园开始,学习成了孩子最大的压力.按照家长的角度看,幼儿是孩子的起跑阶段,家长认为,严格的学习要 ...查看


  • [如何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 <如何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中国未来教育网(www.weillai99.com)是国家教育部.国家信息产业部批准成立的高科技互联网,成立于2009年10月10日,是国内规模最大.教育资源最全.收费最低的最大视频教育网站,同时中国 ...查看


  •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率呈上升趋势.尤其令人堪忧的是,未成年人中有不良行为的群体正在日益扩大,诱发犯罪的潜在因素也在不断增加.究其原因,除家庭和学校存在一定的教育失当因素之外,主要还在于未成年人的人 ...查看


  • 孩子是怎样变坏的
  • 接到"未检"主题的约稿时,关于怎么写,我的内心纠结万分.因为关于未成年人犯罪或者被犯罪,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写得太沉痛让人不忍看,写得太活泼又怕亵渎,实在不好把握.考虑再三,我决定挑选一个案由不那么沉重的案件来写. 这是 ...查看


  • 赢在起跑线
  • 赢在起跑线 今天谈就是很多家长都会谈到一个问题:我不能让我的孩子输在起跑点.所谓输在起跑点,就是父母都会问一个相同的问题,我的孩子四岁了,隔壁的家长跟我说他的孩子已经开始学钢琴了,另一家长说他们的孩子已经开始学画画了,有的家长说孩子已经学心 ...查看


  • 杜威教育哲学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 杜威教育哲学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约翰•杜威是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美国的教育体制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杜威的教育哲学的成功实践.下面,主要从三个方面简单地阐释一下他的教育哲学. 一.开放教育 杜威认为,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教育既关乎个人的成长,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