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规则结构方案调整的几种主要方法

不规则结构方案调整的几种主要方法

不规则结构方案调整的几种主要方法

(一)工程算例1

⑴工程概况:某工程为一幢高层住宅建筑,纯剪力墙结构,结构外形呈对称Y形。一层地下室,地上共23层,层高2.8m。工程按 8度抗震烈度设防,地震基本加速度为0.2g,建筑抗震等级为二级,计算中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其结构平面图如图1所示。(图略)

⑵这个工程的主要特点是:

①每一个楼层沿Y向对称。

②结构的角部布置了一定数量的角窗。

③结构平面沿Y向凹进的尺寸10.2m,Y向投影方向总尺寸为22.3m。开口率达45%,大于相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30%,属于平面布置不规则结构,对结构抗震性能不利。

⑶本工程在初步设计时,结构外墙取250厚,内墙取200厚。经试算结果如下:

结构周期:

T1=1.4995s,平动系数:0.21(X),扭转系数:0.79

T2=1.0954s,平动系数:0.79(X),扭转系数:0.21

T3=1.0768s,平动系数:1.00(Y),扭转系数:0.00

周期比:T1/T2=1.37, T1/T3=1.39

最大层间位移比:1.54

最大值层间位移角:1/1163

⑷通过对上述计算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该结构不仅周期比大于规范规定的0.9限值,而且在偶然偏心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比也超过1.5的最高限值。

经过分析我们得知,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结果,主要是由于结构的抗扭转能力太差引起的。

⑸为了有效地提高结构的抗扭转能力,经与建筑协商,在该结构的深开口处前端每隔3层布置两道高lm的拉梁,拉梁间布置200mm厚的连接板(如图2所示)。(图略)

经过上述调整后,计算结果如下:

T1=1.3383s,平动系数:0.22(X),扭转系数:0.78

T2=1.0775s,平动系数:0.78(X),扭转系数:0.22

T3=1.0488s,平动系数:1.00(Y),扭转系数:0.00

周期比:T1/T2=1.24,T1/T3=1.28

最大层间位移比:1.48

最大值层间位移角:1/1250

⑹从上述结果中可以看出,由于设置了拉梁和连续板,使结构的整体性有所提高,抗扭转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结构的周期比和位移比有所降低,但仍不满足要求。

经过分析得知,一方面,必须进一步提高结构的抗扭转能力以控制周期比;另一方面,结构的最大位移值出现在角窗部位,因此,控制最大位移值就成为改善位移比的关键。

为此,对本工程采取如下措施:

①尽量加大周边混凝土构件的刚度。具体做法是将结构外围剪力墙厚增加到300以提高抗扭转的能力。 ②将转角窗处的折梁按反梁设计,其断面尺寸由原来的200×310改为350×1000,从而控制其最大位移。 ③将外墙洞口高度由2490mm降为2000mm,以增大周边构件连梁的刚度。

④加大结构内部剪力墙洞口的宽度和高度,以降低结构内部的刚度。

经过上述调整后,计算结果如下:

T1=1.0250s,平动系数:1.00(X),扭转系数:0.00

T2=0.9963s,平动系数:1.00(Y),扭转系数:0.00

T3=0.8820s,平动系数:0.00, 扭转系数:1.00

周期比:T3/T1=0.86;T3/T2=0.88

最大层间位移比:1.29

最大值层间位移角:1/1566

该工程最大层间位移比为1.29,根据《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建议的表7.2.3(如下表所示)可知,本工程在小震下最大水平层间位移角限值为1/1240,满足要求。

表7.2.3

扭转变形指标 ξ=Umax/U/1.2/1.3/1.4/1.5/1.6/1.7/1.8/

中震下最大水平层间位移角限值/2.8/2.26/1.81/1.4/1.05/0.74/

小震下最大水平层间位移角限值/1/1/1.24/1/1.55/1/2/1/2.67/1/3.78/1/6

-------------------------------------------

⑺通过上述调整后,可以看出结构的整体抗扭转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周期比和位移比都能满足规范要求,设计合理。

⑻对于角窗结构,宜在角窗处的楼板内设置暗梁等措施以提高结构端部的整体性。

(二)工程算例2

⑴工程概况:某超高层商办楼,主楼41层,结构高度184.3m。地下室共5层,深19.5m,结构体系为钢筋混凝土筒体和框架组成的钢-混结构体系,框架由钢骨混凝土柱和钢柱组成。本工程按7度抗震烈度设防,建筑抗震等级按二级,因工程平面复杂,构造措施按提高一级。其结构平面图如图1所示。(图略,该结构总长35m,总宽42m,结构右上角和左下角均缺少14X16.8m的部分结构)

⑵工程特点:本工程筒体刚度较大,但延性较差,结构初算侧移很小,但平扭周期偏大,在地震作用下质心与其他角点以及边缘点的位移比亦不满足要求。究其原因,因筒体偏离整个平面较大,中部连接板带尺寸过小。

⑶调整方法

①剪力墙核心筒开计算洞以降低刚度;

②结构角部加水平隅撑以加强结构边缘节点的约束;

③薄弱层楼板加厚以提高楼板刚度,增加结构水平的协调能力。

④筒体内主要角部暗埋了竖向H型钢,在周边连梁内暗埋H型钢,以提高筒体的延性。

⑷计算结果

结构自振周期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ModeNo Period Angle Movement Torsion

1 4.8103 14.53 0.93 0.07

2 3.8697 97.38 0.85 0.15

3 3.1442 136.6 0.23 0.77

周期比:T3/T1=0.653:T3/T2=0.813;

地震作用下的位移比均小于1.40。

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层间相对位移:X向为1/1220,Y向为1/1328。

不规则结构方案调整的几种主要方法

不规则结构方案调整的几种主要方法

(一)工程算例1

⑴工程概况:某工程为一幢高层住宅建筑,纯剪力墙结构,结构外形呈对称Y形。一层地下室,地上共23层,层高2.8m。工程按 8度抗震烈度设防,地震基本加速度为0.2g,建筑抗震等级为二级,计算中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其结构平面图如图1所示。(图略)

⑵这个工程的主要特点是:

①每一个楼层沿Y向对称。

②结构的角部布置了一定数量的角窗。

③结构平面沿Y向凹进的尺寸10.2m,Y向投影方向总尺寸为22.3m。开口率达45%,大于相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30%,属于平面布置不规则结构,对结构抗震性能不利。

⑶本工程在初步设计时,结构外墙取250厚,内墙取200厚。经试算结果如下:

结构周期:

T1=1.4995s,平动系数:0.21(X),扭转系数:0.79

T2=1.0954s,平动系数:0.79(X),扭转系数:0.21

T3=1.0768s,平动系数:1.00(Y),扭转系数:0.00

周期比:T1/T2=1.37, T1/T3=1.39

最大层间位移比:1.54

最大值层间位移角:1/1163

⑷通过对上述计算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该结构不仅周期比大于规范规定的0.9限值,而且在偶然偏心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比也超过1.5的最高限值。

经过分析我们得知,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结果,主要是由于结构的抗扭转能力太差引起的。

⑸为了有效地提高结构的抗扭转能力,经与建筑协商,在该结构的深开口处前端每隔3层布置两道高lm的拉梁,拉梁间布置200mm厚的连接板(如图2所示)。(图略)

经过上述调整后,计算结果如下:

T1=1.3383s,平动系数:0.22(X),扭转系数:0.78

T2=1.0775s,平动系数:0.78(X),扭转系数:0.22

T3=1.0488s,平动系数:1.00(Y),扭转系数:0.00

周期比:T1/T2=1.24,T1/T3=1.28

最大层间位移比:1.48

最大值层间位移角:1/1250

⑹从上述结果中可以看出,由于设置了拉梁和连续板,使结构的整体性有所提高,抗扭转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结构的周期比和位移比有所降低,但仍不满足要求。

经过分析得知,一方面,必须进一步提高结构的抗扭转能力以控制周期比;另一方面,结构的最大位移值出现在角窗部位,因此,控制最大位移值就成为改善位移比的关键。

为此,对本工程采取如下措施:

①尽量加大周边混凝土构件的刚度。具体做法是将结构外围剪力墙厚增加到300以提高抗扭转的能力。 ②将转角窗处的折梁按反梁设计,其断面尺寸由原来的200×310改为350×1000,从而控制其最大位移。 ③将外墙洞口高度由2490mm降为2000mm,以增大周边构件连梁的刚度。

④加大结构内部剪力墙洞口的宽度和高度,以降低结构内部的刚度。

经过上述调整后,计算结果如下:

T1=1.0250s,平动系数:1.00(X),扭转系数:0.00

T2=0.9963s,平动系数:1.00(Y),扭转系数:0.00

T3=0.8820s,平动系数:0.00, 扭转系数:1.00

周期比:T3/T1=0.86;T3/T2=0.88

最大层间位移比:1.29

最大值层间位移角:1/1566

该工程最大层间位移比为1.29,根据《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建议的表7.2.3(如下表所示)可知,本工程在小震下最大水平层间位移角限值为1/1240,满足要求。

表7.2.3

扭转变形指标 ξ=Umax/U/1.2/1.3/1.4/1.5/1.6/1.7/1.8/

中震下最大水平层间位移角限值/2.8/2.26/1.81/1.4/1.05/0.74/

小震下最大水平层间位移角限值/1/1/1.24/1/1.55/1/2/1/2.67/1/3.78/1/6

-------------------------------------------

⑺通过上述调整后,可以看出结构的整体抗扭转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周期比和位移比都能满足规范要求,设计合理。

⑻对于角窗结构,宜在角窗处的楼板内设置暗梁等措施以提高结构端部的整体性。

(二)工程算例2

⑴工程概况:某超高层商办楼,主楼41层,结构高度184.3m。地下室共5层,深19.5m,结构体系为钢筋混凝土筒体和框架组成的钢-混结构体系,框架由钢骨混凝土柱和钢柱组成。本工程按7度抗震烈度设防,建筑抗震等级按二级,因工程平面复杂,构造措施按提高一级。其结构平面图如图1所示。(图略,该结构总长35m,总宽42m,结构右上角和左下角均缺少14X16.8m的部分结构)

⑵工程特点:本工程筒体刚度较大,但延性较差,结构初算侧移很小,但平扭周期偏大,在地震作用下质心与其他角点以及边缘点的位移比亦不满足要求。究其原因,因筒体偏离整个平面较大,中部连接板带尺寸过小。

⑶调整方法

①剪力墙核心筒开计算洞以降低刚度;

②结构角部加水平隅撑以加强结构边缘节点的约束;

③薄弱层楼板加厚以提高楼板刚度,增加结构水平的协调能力。

④筒体内主要角部暗埋了竖向H型钢,在周边连梁内暗埋H型钢,以提高筒体的延性。

⑷计算结果

结构自振周期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ModeNo Period Angle Movement Torsion

1 4.8103 14.53 0.93 0.07

2 3.8697 97.38 0.85 0.15

3 3.1442 136.6 0.23 0.77

周期比:T3/T1=0.653:T3/T2=0.813;

地震作用下的位移比均小于1.40。

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层间相对位移:X向为1/1220,Y向为1/1328。


相关文章

  • 重要建筑的抗震性能设计_实例分析
  • 重要建筑的抗震性能设计---实例分析 彭凌云 周锡元 闫维明 (北京工业大学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2) 3 韩 巍 柯长华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北京 100045) 摘 要:重要建筑物由于特殊的形体要求,结 ...查看


  • 建筑工程设计
  • RBS 简介 李盛勇 职务 广州容柏生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总经理, 副总工程师 专业 土木工程系建筑结构专业 学历 本科学士: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1981-1986年) 工程硕士: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专业资格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一级注册结构 ...查看


  • 公共基础知识之行政管理学部分
  • 公共基础知识管理学之行政执行 以具体明确或是模糊可变的信息沟通为标准,可将行政沟通机制划分为刚性机制和柔性机制两类. (1)刚性机制 所谓行政沟通的刚性机制,指的是有形的.明确具体的规定,它是行政沟通进行中必须遵循的约束,并且不以行政沟通参 ...查看


  • 结构设计基本流程
  • 一. 结构设计的内容和基本流程 结构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 1. 合理的体系选型与结构布置 2. 正确的结构计算与内力分析 3. 周密合理的细部设计与构造 三方面互为呼应,缺一不可. 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 二. 各阶段结构设计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查看


  • pkpm经验总结
  • 多位PKPM高手的心得汇总 PKPM中主梁与次梁的区别 ----------- --次梁在PMCAD主菜单1和主菜单2不同输入方法的比较分析 次梁 可在PMCAD主菜单1中和其它主梁一起输入,程序上称为"按主梁输入的次梁" ...查看


  • PKPM数据必须检查的计算结果输出信息
  • 必须检查的计算结果输出信息 1. 轴压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延性,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见抗规6.3.7和6.4.6. 2. 剪重比:主要为控制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确保结构安全性,参见<高规>的表3.3.13:地震规范的 ...查看


  •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必须检查的PKPM计算结果
  •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必须检查的计算结果输出信息 (2008-12-03 23:39:05) 标签:杂谈 分类:建筑结构设计 1. 轴压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延性,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见抗规6.3.7和6.4.6. 2. 剪重比:主要为 ...查看


  • 上部结构超限审查
  • 1. 审查对象:什么样的结构属于超限.需要审查 总结:超高,平面不规则,立面不规则,大跨和长悬挑 第二条 下列高层建筑工程属于超限高层建筑工程: (一) 房屋高度超过规定,包括超过<抗规>第6章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第8章钢 结构 ...查看


  • [教你一招]如何设计和建立传统制造业的薪酬体系
  • 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在当前商业模式不断的冲击下,日子已经非常难过,但是企业还得一边适应一边转型,对内部的运营系统还得不断提高效率,对激励机制还得不但创新,才能充分发辉这一最大杠杆的作用,所以说对现在的传统制造业而言,薪酬体系的建立.转型和创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