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中小企业集群分析

集群研究报告

意大利中小企业集群分析

小组成员:栾宇、马海涛、马涛坤、汤凯祥

目录

一、意大利中小企业集群的基本概况„„„„„„„„„„„„„3

二、意大利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区的形成条件„„„„„„„„„„3

(一)、企业群和中间企业群的功能分工 „„„„„„„„„„„3

(二)、政策的支持 „„„„„„„„„„„„„„„„„„„„4

三、意大利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区的运作模式„„„„„„„„„„5

四、意大利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区的功能与作用„„„„„„„„„6

五、意大利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与浙江省产业集群的比较„„„„„„„„„„„„„„„„„„„„„„„„„„„„6

六、小组总结„„„„„„„„„„„„„„„„„„„„„„„8

七、小组讨论„„„„„„„„„„„„„„„„„„„„„„„8

(一)、请问你们小组对意大利企业集群与我国浙江省企业集群最大的区别有哪些?

(二)、意大利中小企业集群面临的问题有那些?

(三)、对浙江省宁波市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集聚你们小组有哪些建议?

意大利中小企业集群

一、意大利中小企业集群的基本概况

意大利素有中小企业“王国”之称。小企业、大容量, 品、大市场,小集群、大协作而闻名的产业区,在意大利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它提供了意大利制造业70%以上的增加值,80%以上的就业容量,50%以上的出口总额。意大利由此成为西方第七工业强国,第三贸易大国。

意大利经济是出口依存型和进口依存型并存,出口创造了国民经济( GDP) 的15 % ,是意大利的主要牵引力,出口最大的产业分别是机械、纺织、服装、皮鞋、皮革等,出口额仅次于德国,居欧洲第二。意大利出口产品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生产的,人数在20 - 50人规模的企业,其销售额的50 %是出口。年出口额在500 亿里拉以内的企业基本上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出口额占意大利总出口额的56 %。如果考虑职工人数在20 人以下无法统计的零星企业出口,那么纺织品的90 %、服装的80 %、鞋和皮鞋制品的90 %,木工及家具的95 %的出口额是中小企业创造的。意大利中小企业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与其发展特色是分不开的。

如果说,日本中小企业的特色在于分包,为大企业提供服务;美国中小企业的特色是高新技术含量高,那么,大利中小企业的特色是地域同业中小企业集群,被称之为第三意大利现象。第三意大利现象的实质就是中小企业的有序分布。根据意大利统计局的评判标准,全意大利专业集群地有199 个,分布在15 个州:西北部58 个,占2912 %;东北部42 个,占2112 %;中部84 个,占4212 %;南部15 个,占715 %。集群地的产品主要是日用品。其中, 纺织品集群地有69 个,占3417 %;皮鞋和鞋27 个,占2713 %;家具39 个,占1916 %;机械32 个,占1615 %;食品17 个,占816 %。此外,还有金属制品集群地1个,化学制品集群地4 个,造纸与印刷集群地6 个,首饰集群地4 个。

二、 意大利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区的形成条件

(一)企业群和中间企业群的功能分工

在同业中小企业集群地内,在两个起主导作用的企业群体,最终企业群和中间企业群。终企业群是指向集群地以外的市场提供产品的经营者,中间企业群是指向最终企业群提供中间制品和服务,不直接向集群地以外的市场直接提供产品的经营者。终企业不一定拥有生产过程的所有设备,拥有设计产品、制定生产计划、安排生产工艺、检验产品质量的能力,根据产品的加工工艺选择和组织中小企业,大部分加工分包给它们,己负责监督和检验分包企业的加工质量。们通过产品加工工艺把中间企业组织起来,此被称为集群地的生产组织者,时, 它们又

穿梭在中间企业和市场之间,以又被称为协调者。型的最终企业自己没有设备,要从事产品设计、营销策划和组织生产工艺的工作,容包括区分市场需求,找有市场需求的新概念和方向,定商品计划;市场营销渠道,定市场战略;生产工艺,购原材料,工艺组织中间企业进行生产等。

中间企业是专业化生产者,为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小规模经营者,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一个专业化工序的承担者,自己的工艺范围内不断革新技术,发新技术,适应市场要求。一个产品加工工艺存在大量的中间企业,们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各自有一定的差别性,有各自的技术特征。的中间企业集合构成了中间企业群体,得整个集群地可以提供多样的技术、技能,应高度变化的市场需要。虽然中间企业不直接与市场接触,由于最终企业的中介作用,技术进步能跟上市场需求变化。另外,间企业不用采购原材料,以风险降低到了最低限度,加上, 企业规模很小,定成本低,营比较稳定,而使整个集群地成为“可伸缩性的专业化”产地。

(二)政策的支持

1、相关法规的支持

早在1956年,意大利就颁布了保护扶持小企业发展的《手工业法》,并在《民法典》、《破产法》、《反垄断法》等法律中都对维护小企业权益、促进小企业集聚方面作了明确规定。1999年又从法律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地区政府在产业区的标准制定、确认程序、以及各种资源配置等方面应尽的职责。近期,为了促进中小企业进一步走向国际化,意大利一些大区的经济促进局正在把本地区中小企业专业区整体推出,帮助专业区和中小企业群寻找合作伙伴。

2、财政税收的支持

为支持传统民族工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意大利政府于1968年正式建立国家应用研究基金用于支持科技成果的转化。资助形式是低息贷款,贷款额一般不超过全部研究经费的55%同时企业还可申请部分赠款为帮助中小企业筹措创新基金,意大利设立了“技术创新特别滚动基金” 以支持企业采用可以生产新产品或改进现有产品或更新生产流程或改进现有流程的重大先进技术。其中对中小企业无偿资助的占50%其余的可以是贷款。为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吸收科技人员、开展合作研究,1997年意大利政府出台了“税款信用”。即国家不以资金形式支持企业的科技活动,而是根据企业在科研和技术创新方面的经费开支,按一定比例在企业应缴税款中扣除,根据企业规模大小分别给予不同力度的支持。

3、中介服务机构的支持

中小企业要实现创新生产,离不开一个健全有效的社会化服务有效系统的支持。意大利的社会化服务系统大体由以下几个层次构成:(1) 各级政府设立的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咨询机构、融资机构以及国家和大学为中小企业技术开发提供服务的科研机构。(2)行业组织及商会设立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如联合采购合作社、销售联合体、融资担保联合体遍及各地,有的还设立了民间性质的产业区俱乐部,迄今已有130个各类服务机构介于56个产业区,从而构成了中小企业生产的上、中、下游的保障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全天侯、全方位服务。这些机构的职能包括:向中小企业传播技术信息和技术知识,促进地区经济体系的革新进程;促进中小企业间的技术合作和企业网络的发展;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质检、各种认证、技术培训等多方面的服务;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创造良

好的外部环境等。

4、地域内企业和生活空间相对集中

意大利地域集群内的种种小企业在空间上相对集中,业主和职工的生活空间基本上在一个地域内,因而产业和生活共同构成地域社区。这样,地域集群内的各种角色,无时不在以各种方式交流技术和市场等信息。此外,小企业之间不仅在业务上分工协作,而且共同生活在一个社区,日常交往非常密切,自然建立了一种纯朴的信赖关系。

5、竞争与协调

由于外部市场的压力,地域集群内企业竞争相当激烈,但是,最终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创造各自的市场营销特色,谋求差别化。这样,整个集群就具有高度多样化的产品供给能力,这种能力赋予它独特的功能,提高了整个地域集群参与外部竞争的能力。虽然中间企业之间的竞争相当激烈,但是这种竞争是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大多是业务上的上、下游关系,是在竞争中协调,又是在协调中竞争,其结果推动了中间企业发展自己独特的技术,提高了地域集群的技术水平和多样性。

6、以地域为中心的乡土文化传统

意大利地域同业中小企业集群有很强的以地域为中心的乡土文化传统,意大利人不愿离开乡土,振兴家乡产业、生活在家乡是意大利人的习惯。所以,意大利地域中小企业集群留得住人才;有了人才,社区的繁荣与发展就成为可能。地域社区的基础元素是家族,意大利有很强的家族意识,与家族成员一起在故乡生活是绝大多数意大利人的共识。因此,各个地域保持着独特的传统,同时又构筑了以家族为基础的地域社区文化,这种社会文化要素反映在产业和企业的发展上,就产生了地域产业人的价值观。因此,也就会有上文所述的企业之间浓厚信息交流气氛。这种意大利独特的乡土文化正是形成意大利式地域同业中小企业集群的基础条件之一。

三、意大利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区的运作模式

一、“群星拱月”模式。

这种模式,通常以一家中型企业为龙头,周边围着许多小企业为其供应零部件,或专门从事某种工艺的生产加工。 一些较有实力的中型企业以主导产品为纽带集合了近千家小企业为其生产。

二、股份合作模式。

在意大利,相互依存度高的小企业,通过相互参股形成企业集团,将企业的某些职能集中,以利扩大规模,健全机能,使其能像“巨人”那样,发挥更大作用。目前,意大利约有16%的中小企业加入企业集团,在高新技术行业,这一比重达到了30%以上。每个集团的平均企业成员在12个以上,平均雇员约1500人。企业集团的涌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意大利工业体系分散的弱点,起到了“航母”效应。

三、龙头牵引模式。

这以普拉托纺织服装专业区最为典型。这种模式通常以一家专门负责设计、订货、运销于一体的企业为龙头,其他数个相关中小企业参与其产品生产过程,负责不同工序或不同部件的生产,形成相对稳固的协作关系,如同一个无形的大

工厂。能否成为龙头,不在于企业规模,而在企业是否具有设计技巧和营销本领。

四、分产联销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各个小企业按照统一的生产规格和技术要求,分别独立制造某一产品,然后经过共同检测机构的严格检验,合格后,使用统一商标,由共同销售机构统一销售。

四、意大利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区的功能与作用

1、业集聚区创业环境优,发展空间大,就业岗位多。

意大利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区不只是单一的加工厂,而是集加工、营销、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厅”。良好的条件和周到的服务为广大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目前,全意大利190多个产业集聚区已集纳了70%的中小企业,并为社会提供了1500多万个就业岗位,成为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强大吸收器。不仅如此,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区失业率不足5%,低于意大利平均失业率约4个百分点。有效地缓解了社会就业的压力。

2、业集聚区互为依托的产业链凸现,有利于降低中小企业经营成本。

从总体上看,高度的专业化,稠密的服务网,加上产业集聚区内企业相互信任,优势互补,不仅使产业区提高了整体实力,而且也使每家小企业降低了经营成本。例如,在产业集聚区的联合采购合作社、销售联合体、融资担保联合体等大多是由多家小企业联合创办的。这种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服务组织,采取雪中送炭,排忧解难,使许多微型企业和初创型小企业急需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如愿以偿,而且成本降低50%以上。

3、业集聚区成为工业化的重要一翼,有力地促进了小城镇的兴起和发展。 工业化呼唤城市化,而城市化必将加速工业化的进程。在意大利,城市化水平跃居世界前列,特别是在东北部和中部,中小城市星罗棋布,这与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区的大量涌现密不可分。中小企业集聚度越高,城镇化的品位和知名度也越高,相互驱动,相得益彰。如普拉托地区已成为意大利的工业重镇,正是得益于这里涌现了数以百计的中小企业产业群。

4、业集聚区外向型程度高,成为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的桥头堡。

2000年,意大利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第六出口大国,除了其产品技术含量位居当今高科技前沿,也与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区的形成和发展休戚相关。据有关资料显示,意大利出口企业占非农企业总数的54. 9%。企业的外向度很高。近几年,还陆续涌现了一批加工和销售两头在外的产业区,在招商引资和直接开展对外贸易中发挥了桥头堡作用。如伦巴底大区的瓦雷泽棉纺织产业集聚区,已于2002年在我国上海浦东设立了办事处,拓展了意大利棉纺织品进入中国市场的渠道。

五、意大利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与浙江省产业集群的比较

因为进入这些传统产业的资本和技术门槛比较低,缺乏这些资源的农民生产者可以比较容易进入;不同之处是,意大利的产业集群比较集中, 主要集中在具有历史传统和手工业优势的产业上, 具体地讲分布在纺织服装、家具、陶瓷等家居产品, 珠宝首饰等个人用品, 葡萄酒、橄榄油等食品饮料, 这些产品意大利有较强的优势, 包括技术、文化传统、消费者认同等。我国的集群产业相对比较分散, 原因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初, 由于原来过分注重重工业的优先发展, 各种轻工业产品的生产远远不及人们对它的需求增长, 所以集群的产品类别比较多, 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方方面面, 因此我国很多集群原本没有生产基础, 浙江的产业集群80%以上在20世纪80 年代以前没有生产基础, 也就是没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当时在所生产的产品紧缺的情况下, 产业集群的产品尚有市场,当这些技术含量和加工工艺并不复杂的产品在别的地区也开始生产的时候, 部分产业集群存在的优势将丧失,有的集群会走向衰落, 目前这是我国很多产业集群面临的严峻问题, 如何发展这些集群, 获得新优势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借鉴意大利实践经验对浙江省产业集聚的对策与建议

1、引导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大集团结成产业链。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对增加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扩大就业,都是一个巨大的资源,优势显而易见,但它毕竟属于弱势群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决胜千里,往往力不从心。意大利中小企业产业集聚运作模式告诉我们,只有大中小企业有机组合,形成合力,才会有强劲的竞争力。浙江省99%的企业是中小企业,能否真正发挥群体优势,关键在于与大企业大集团结成产业链,捏成拳头,形成合力,否则“船小难以抗大浪”。

2、注重产业集聚与小城镇建设同步推进。城镇化离不开工业化,工业化是实现城镇化的先决条件和重要基础。意大利的实践证明,坚持产业集聚与小城镇建设同步推进,有利于提高城镇化品位,有利于发挥中小企业的集聚优势。为此,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引导和鼓励中小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以集镇为轴心,优化资源配置,打造产业集聚加工区,提高综合设施利用率,改变小企业“散兵游勇”的发展状况。对入驻产业集聚区的中小企业,拟免征城镇建设配套费,并根据就业容量的大小和对三产的带动作用,在企业登记、税收、信贷、市场融资等方面予以倾斜,允许搬迁企业原厂区出让金地方留成部分返还给企业。

3、强化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区的服务功能。这直接关系到产业集聚区的凝聚力、向心力。要象高速公路设立生活服务区那样根据产业集聚区的规模、行业特点,建立相应的服务机构,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咨询、科研攻关、质量诊断、

产品开发、市场拓展、员工培训和人才引进等服务。尤其要着重在产业集聚区创建共性技术服务中心,建立行业协会,按照市场化运作,法人化管理,帮助企业解决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问题。政府要加大对共性技术服务中心的扶持,选好配强资质技术人员。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

4、做好内联外引工作,做强做大产业集聚区块“蛋糕”。所谓外引,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改善投资环境,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大力引进和利用区域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借梯登高楼,使块状经济的触角不断得以延伸。尤其要抓住当前外商在中国沿海地区找投资场所、选合作伙伴的机遇,放宽准入领域,努力扩大利用外资规模,让更多的独资合资企业落户于产业集聚区,提高产业区的外向度。所谓内联,就是要以建立行业协会为载体,把区域范围内的各类企业凝聚起来,加强行业自律,广泛开展协作,实行优势互补,拧成一股绳,结成产业链。

六、小组总结

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大多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所生产产品的附加值较低。单从产量上来看,许多产业集群已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但从价值链的视角来考察,这些产业集群在全球分工体系中还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即处于产品的加工制造环节,缺乏向全球价值链上游的研发、设计环节,以及下游的营销、品牌环节的延伸。我国这类产业集群通常定位于中低端市场,趋同定位和同质化竞争的问题较为突出,无法摆脱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底部的困局。

意大利的产业集群也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组织形式,却以其细致的劳动分工、灵活的生产方式、企业间良好的竞合关系,以及当地特有的产业文化,表现出强劲的区域竞争力和旺盛的增长势头

七、小组讨论

(一)、请问你们小组对意大利企业集群与我国浙江省企业集群最大的区别有哪些?

①发展轨迹不同。两地集群发展中的产业结构、产业链的形式、集群内部的协作机制不同、品牌建设存在差异。浙江省集群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点要弱于意大利;

②创新能力不同。广东省集群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仍弱于意大利; ③动力因素不同。从业人员及其素质,创新环境因素等的欠缺与不足,成为两地集群走向不同模式的重要因素

(二)、意大利中小企业集群面临的问题有那些?

意大利在此前的阶段中过分地注意发展中小企业,而忽略了对大型企业的培养。工业园区中追求的分散性生产,弱化了企业的规模意识,大型企业逐渐消失。而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企业掌控国际市场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很多中小型企业受规模影响,没有实力投资海外,极大地影响了产品的竞争力,致使

意大利经济一度低迷。

(三)、对浙江省宁波市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集聚你们小组有哪些建议?

1、极利用产业引导政策来间接干预和指导产业集群的发展, 平衡资源投入,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引导产业发展方向并规范企业行为;

2、推进集群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建立长久合作关系,使集群成员可以从大学教育和公共研究机构获取创新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技术,使企业在这种合作中得到成长,促进集群内部创新能力的提升;

3、极培育劳动力市场,引进人才,为引进的人才提供食住行等社会保障方面的有利条件,从而为集群吸引和留住人才提供基础条件,吸引更多的技术劳动力,满足集群内企业对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形成本地劳动力市场,是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方法;

4、加大品牌建设力度与投入,注重品牌建设,集群应形成品牌建设委员会,跟踪国内外相关产业品牌发展情况,推进集群内成员品牌建设。

集群研究报告

意大利中小企业集群分析

小组成员:栾宇、马海涛、马涛坤、汤凯祥

目录

一、意大利中小企业集群的基本概况„„„„„„„„„„„„„3

二、意大利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区的形成条件„„„„„„„„„„3

(一)、企业群和中间企业群的功能分工 „„„„„„„„„„„3

(二)、政策的支持 „„„„„„„„„„„„„„„„„„„„4

三、意大利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区的运作模式„„„„„„„„„„5

四、意大利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区的功能与作用„„„„„„„„„6

五、意大利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与浙江省产业集群的比较„„„„„„„„„„„„„„„„„„„„„„„„„„„„6

六、小组总结„„„„„„„„„„„„„„„„„„„„„„„8

七、小组讨论„„„„„„„„„„„„„„„„„„„„„„„8

(一)、请问你们小组对意大利企业集群与我国浙江省企业集群最大的区别有哪些?

(二)、意大利中小企业集群面临的问题有那些?

(三)、对浙江省宁波市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集聚你们小组有哪些建议?

意大利中小企业集群

一、意大利中小企业集群的基本概况

意大利素有中小企业“王国”之称。小企业、大容量, 品、大市场,小集群、大协作而闻名的产业区,在意大利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它提供了意大利制造业70%以上的增加值,80%以上的就业容量,50%以上的出口总额。意大利由此成为西方第七工业强国,第三贸易大国。

意大利经济是出口依存型和进口依存型并存,出口创造了国民经济( GDP) 的15 % ,是意大利的主要牵引力,出口最大的产业分别是机械、纺织、服装、皮鞋、皮革等,出口额仅次于德国,居欧洲第二。意大利出口产品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生产的,人数在20 - 50人规模的企业,其销售额的50 %是出口。年出口额在500 亿里拉以内的企业基本上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出口额占意大利总出口额的56 %。如果考虑职工人数在20 人以下无法统计的零星企业出口,那么纺织品的90 %、服装的80 %、鞋和皮鞋制品的90 %,木工及家具的95 %的出口额是中小企业创造的。意大利中小企业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与其发展特色是分不开的。

如果说,日本中小企业的特色在于分包,为大企业提供服务;美国中小企业的特色是高新技术含量高,那么,大利中小企业的特色是地域同业中小企业集群,被称之为第三意大利现象。第三意大利现象的实质就是中小企业的有序分布。根据意大利统计局的评判标准,全意大利专业集群地有199 个,分布在15 个州:西北部58 个,占2912 %;东北部42 个,占2112 %;中部84 个,占4212 %;南部15 个,占715 %。集群地的产品主要是日用品。其中, 纺织品集群地有69 个,占3417 %;皮鞋和鞋27 个,占2713 %;家具39 个,占1916 %;机械32 个,占1615 %;食品17 个,占816 %。此外,还有金属制品集群地1个,化学制品集群地4 个,造纸与印刷集群地6 个,首饰集群地4 个。

二、 意大利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区的形成条件

(一)企业群和中间企业群的功能分工

在同业中小企业集群地内,在两个起主导作用的企业群体,最终企业群和中间企业群。终企业群是指向集群地以外的市场提供产品的经营者,中间企业群是指向最终企业群提供中间制品和服务,不直接向集群地以外的市场直接提供产品的经营者。终企业不一定拥有生产过程的所有设备,拥有设计产品、制定生产计划、安排生产工艺、检验产品质量的能力,根据产品的加工工艺选择和组织中小企业,大部分加工分包给它们,己负责监督和检验分包企业的加工质量。们通过产品加工工艺把中间企业组织起来,此被称为集群地的生产组织者,时, 它们又

穿梭在中间企业和市场之间,以又被称为协调者。型的最终企业自己没有设备,要从事产品设计、营销策划和组织生产工艺的工作,容包括区分市场需求,找有市场需求的新概念和方向,定商品计划;市场营销渠道,定市场战略;生产工艺,购原材料,工艺组织中间企业进行生产等。

中间企业是专业化生产者,为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小规模经营者,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一个专业化工序的承担者,自己的工艺范围内不断革新技术,发新技术,适应市场要求。一个产品加工工艺存在大量的中间企业,们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各自有一定的差别性,有各自的技术特征。的中间企业集合构成了中间企业群体,得整个集群地可以提供多样的技术、技能,应高度变化的市场需要。虽然中间企业不直接与市场接触,由于最终企业的中介作用,技术进步能跟上市场需求变化。另外,间企业不用采购原材料,以风险降低到了最低限度,加上, 企业规模很小,定成本低,营比较稳定,而使整个集群地成为“可伸缩性的专业化”产地。

(二)政策的支持

1、相关法规的支持

早在1956年,意大利就颁布了保护扶持小企业发展的《手工业法》,并在《民法典》、《破产法》、《反垄断法》等法律中都对维护小企业权益、促进小企业集聚方面作了明确规定。1999年又从法律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地区政府在产业区的标准制定、确认程序、以及各种资源配置等方面应尽的职责。近期,为了促进中小企业进一步走向国际化,意大利一些大区的经济促进局正在把本地区中小企业专业区整体推出,帮助专业区和中小企业群寻找合作伙伴。

2、财政税收的支持

为支持传统民族工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意大利政府于1968年正式建立国家应用研究基金用于支持科技成果的转化。资助形式是低息贷款,贷款额一般不超过全部研究经费的55%同时企业还可申请部分赠款为帮助中小企业筹措创新基金,意大利设立了“技术创新特别滚动基金” 以支持企业采用可以生产新产品或改进现有产品或更新生产流程或改进现有流程的重大先进技术。其中对中小企业无偿资助的占50%其余的可以是贷款。为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吸收科技人员、开展合作研究,1997年意大利政府出台了“税款信用”。即国家不以资金形式支持企业的科技活动,而是根据企业在科研和技术创新方面的经费开支,按一定比例在企业应缴税款中扣除,根据企业规模大小分别给予不同力度的支持。

3、中介服务机构的支持

中小企业要实现创新生产,离不开一个健全有效的社会化服务有效系统的支持。意大利的社会化服务系统大体由以下几个层次构成:(1) 各级政府设立的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咨询机构、融资机构以及国家和大学为中小企业技术开发提供服务的科研机构。(2)行业组织及商会设立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如联合采购合作社、销售联合体、融资担保联合体遍及各地,有的还设立了民间性质的产业区俱乐部,迄今已有130个各类服务机构介于56个产业区,从而构成了中小企业生产的上、中、下游的保障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全天侯、全方位服务。这些机构的职能包括:向中小企业传播技术信息和技术知识,促进地区经济体系的革新进程;促进中小企业间的技术合作和企业网络的发展;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质检、各种认证、技术培训等多方面的服务;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创造良

好的外部环境等。

4、地域内企业和生活空间相对集中

意大利地域集群内的种种小企业在空间上相对集中,业主和职工的生活空间基本上在一个地域内,因而产业和生活共同构成地域社区。这样,地域集群内的各种角色,无时不在以各种方式交流技术和市场等信息。此外,小企业之间不仅在业务上分工协作,而且共同生活在一个社区,日常交往非常密切,自然建立了一种纯朴的信赖关系。

5、竞争与协调

由于外部市场的压力,地域集群内企业竞争相当激烈,但是,最终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创造各自的市场营销特色,谋求差别化。这样,整个集群就具有高度多样化的产品供给能力,这种能力赋予它独特的功能,提高了整个地域集群参与外部竞争的能力。虽然中间企业之间的竞争相当激烈,但是这种竞争是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大多是业务上的上、下游关系,是在竞争中协调,又是在协调中竞争,其结果推动了中间企业发展自己独特的技术,提高了地域集群的技术水平和多样性。

6、以地域为中心的乡土文化传统

意大利地域同业中小企业集群有很强的以地域为中心的乡土文化传统,意大利人不愿离开乡土,振兴家乡产业、生活在家乡是意大利人的习惯。所以,意大利地域中小企业集群留得住人才;有了人才,社区的繁荣与发展就成为可能。地域社区的基础元素是家族,意大利有很强的家族意识,与家族成员一起在故乡生活是绝大多数意大利人的共识。因此,各个地域保持着独特的传统,同时又构筑了以家族为基础的地域社区文化,这种社会文化要素反映在产业和企业的发展上,就产生了地域产业人的价值观。因此,也就会有上文所述的企业之间浓厚信息交流气氛。这种意大利独特的乡土文化正是形成意大利式地域同业中小企业集群的基础条件之一。

三、意大利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区的运作模式

一、“群星拱月”模式。

这种模式,通常以一家中型企业为龙头,周边围着许多小企业为其供应零部件,或专门从事某种工艺的生产加工。 一些较有实力的中型企业以主导产品为纽带集合了近千家小企业为其生产。

二、股份合作模式。

在意大利,相互依存度高的小企业,通过相互参股形成企业集团,将企业的某些职能集中,以利扩大规模,健全机能,使其能像“巨人”那样,发挥更大作用。目前,意大利约有16%的中小企业加入企业集团,在高新技术行业,这一比重达到了30%以上。每个集团的平均企业成员在12个以上,平均雇员约1500人。企业集团的涌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意大利工业体系分散的弱点,起到了“航母”效应。

三、龙头牵引模式。

这以普拉托纺织服装专业区最为典型。这种模式通常以一家专门负责设计、订货、运销于一体的企业为龙头,其他数个相关中小企业参与其产品生产过程,负责不同工序或不同部件的生产,形成相对稳固的协作关系,如同一个无形的大

工厂。能否成为龙头,不在于企业规模,而在企业是否具有设计技巧和营销本领。

四、分产联销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各个小企业按照统一的生产规格和技术要求,分别独立制造某一产品,然后经过共同检测机构的严格检验,合格后,使用统一商标,由共同销售机构统一销售。

四、意大利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区的功能与作用

1、业集聚区创业环境优,发展空间大,就业岗位多。

意大利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区不只是单一的加工厂,而是集加工、营销、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厅”。良好的条件和周到的服务为广大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目前,全意大利190多个产业集聚区已集纳了70%的中小企业,并为社会提供了1500多万个就业岗位,成为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强大吸收器。不仅如此,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区失业率不足5%,低于意大利平均失业率约4个百分点。有效地缓解了社会就业的压力。

2、业集聚区互为依托的产业链凸现,有利于降低中小企业经营成本。

从总体上看,高度的专业化,稠密的服务网,加上产业集聚区内企业相互信任,优势互补,不仅使产业区提高了整体实力,而且也使每家小企业降低了经营成本。例如,在产业集聚区的联合采购合作社、销售联合体、融资担保联合体等大多是由多家小企业联合创办的。这种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服务组织,采取雪中送炭,排忧解难,使许多微型企业和初创型小企业急需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如愿以偿,而且成本降低50%以上。

3、业集聚区成为工业化的重要一翼,有力地促进了小城镇的兴起和发展。 工业化呼唤城市化,而城市化必将加速工业化的进程。在意大利,城市化水平跃居世界前列,特别是在东北部和中部,中小城市星罗棋布,这与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区的大量涌现密不可分。中小企业集聚度越高,城镇化的品位和知名度也越高,相互驱动,相得益彰。如普拉托地区已成为意大利的工业重镇,正是得益于这里涌现了数以百计的中小企业产业群。

4、业集聚区外向型程度高,成为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的桥头堡。

2000年,意大利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第六出口大国,除了其产品技术含量位居当今高科技前沿,也与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区的形成和发展休戚相关。据有关资料显示,意大利出口企业占非农企业总数的54. 9%。企业的外向度很高。近几年,还陆续涌现了一批加工和销售两头在外的产业区,在招商引资和直接开展对外贸易中发挥了桥头堡作用。如伦巴底大区的瓦雷泽棉纺织产业集聚区,已于2002年在我国上海浦东设立了办事处,拓展了意大利棉纺织品进入中国市场的渠道。

五、意大利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与浙江省产业集群的比较

因为进入这些传统产业的资本和技术门槛比较低,缺乏这些资源的农民生产者可以比较容易进入;不同之处是,意大利的产业集群比较集中, 主要集中在具有历史传统和手工业优势的产业上, 具体地讲分布在纺织服装、家具、陶瓷等家居产品, 珠宝首饰等个人用品, 葡萄酒、橄榄油等食品饮料, 这些产品意大利有较强的优势, 包括技术、文化传统、消费者认同等。我国的集群产业相对比较分散, 原因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初, 由于原来过分注重重工业的优先发展, 各种轻工业产品的生产远远不及人们对它的需求增长, 所以集群的产品类别比较多, 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方方面面, 因此我国很多集群原本没有生产基础, 浙江的产业集群80%以上在20世纪80 年代以前没有生产基础, 也就是没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当时在所生产的产品紧缺的情况下, 产业集群的产品尚有市场,当这些技术含量和加工工艺并不复杂的产品在别的地区也开始生产的时候, 部分产业集群存在的优势将丧失,有的集群会走向衰落, 目前这是我国很多产业集群面临的严峻问题, 如何发展这些集群, 获得新优势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借鉴意大利实践经验对浙江省产业集聚的对策与建议

1、引导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大集团结成产业链。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对增加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扩大就业,都是一个巨大的资源,优势显而易见,但它毕竟属于弱势群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决胜千里,往往力不从心。意大利中小企业产业集聚运作模式告诉我们,只有大中小企业有机组合,形成合力,才会有强劲的竞争力。浙江省99%的企业是中小企业,能否真正发挥群体优势,关键在于与大企业大集团结成产业链,捏成拳头,形成合力,否则“船小难以抗大浪”。

2、注重产业集聚与小城镇建设同步推进。城镇化离不开工业化,工业化是实现城镇化的先决条件和重要基础。意大利的实践证明,坚持产业集聚与小城镇建设同步推进,有利于提高城镇化品位,有利于发挥中小企业的集聚优势。为此,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引导和鼓励中小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以集镇为轴心,优化资源配置,打造产业集聚加工区,提高综合设施利用率,改变小企业“散兵游勇”的发展状况。对入驻产业集聚区的中小企业,拟免征城镇建设配套费,并根据就业容量的大小和对三产的带动作用,在企业登记、税收、信贷、市场融资等方面予以倾斜,允许搬迁企业原厂区出让金地方留成部分返还给企业。

3、强化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区的服务功能。这直接关系到产业集聚区的凝聚力、向心力。要象高速公路设立生活服务区那样根据产业集聚区的规模、行业特点,建立相应的服务机构,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咨询、科研攻关、质量诊断、

产品开发、市场拓展、员工培训和人才引进等服务。尤其要着重在产业集聚区创建共性技术服务中心,建立行业协会,按照市场化运作,法人化管理,帮助企业解决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问题。政府要加大对共性技术服务中心的扶持,选好配强资质技术人员。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

4、做好内联外引工作,做强做大产业集聚区块“蛋糕”。所谓外引,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改善投资环境,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大力引进和利用区域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借梯登高楼,使块状经济的触角不断得以延伸。尤其要抓住当前外商在中国沿海地区找投资场所、选合作伙伴的机遇,放宽准入领域,努力扩大利用外资规模,让更多的独资合资企业落户于产业集聚区,提高产业区的外向度。所谓内联,就是要以建立行业协会为载体,把区域范围内的各类企业凝聚起来,加强行业自律,广泛开展协作,实行优势互补,拧成一股绳,结成产业链。

六、小组总结

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大多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所生产产品的附加值较低。单从产量上来看,许多产业集群已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但从价值链的视角来考察,这些产业集群在全球分工体系中还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即处于产品的加工制造环节,缺乏向全球价值链上游的研发、设计环节,以及下游的营销、品牌环节的延伸。我国这类产业集群通常定位于中低端市场,趋同定位和同质化竞争的问题较为突出,无法摆脱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底部的困局。

意大利的产业集群也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组织形式,却以其细致的劳动分工、灵活的生产方式、企业间良好的竞合关系,以及当地特有的产业文化,表现出强劲的区域竞争力和旺盛的增长势头

七、小组讨论

(一)、请问你们小组对意大利企业集群与我国浙江省企业集群最大的区别有哪些?

①发展轨迹不同。两地集群发展中的产业结构、产业链的形式、集群内部的协作机制不同、品牌建设存在差异。浙江省集群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点要弱于意大利;

②创新能力不同。广东省集群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仍弱于意大利; ③动力因素不同。从业人员及其素质,创新环境因素等的欠缺与不足,成为两地集群走向不同模式的重要因素

(二)、意大利中小企业集群面临的问题有那些?

意大利在此前的阶段中过分地注意发展中小企业,而忽略了对大型企业的培养。工业园区中追求的分散性生产,弱化了企业的规模意识,大型企业逐渐消失。而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企业掌控国际市场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很多中小型企业受规模影响,没有实力投资海外,极大地影响了产品的竞争力,致使

意大利经济一度低迷。

(三)、对浙江省宁波市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集聚你们小组有哪些建议?

1、极利用产业引导政策来间接干预和指导产业集群的发展, 平衡资源投入,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引导产业发展方向并规范企业行为;

2、推进集群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建立长久合作关系,使集群成员可以从大学教育和公共研究机构获取创新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技术,使企业在这种合作中得到成长,促进集群内部创新能力的提升;

3、极培育劳动力市场,引进人才,为引进的人才提供食住行等社会保障方面的有利条件,从而为集群吸引和留住人才提供基础条件,吸引更多的技术劳动力,满足集群内企业对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形成本地劳动力市场,是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方法;

4、加大品牌建设力度与投入,注重品牌建设,集群应形成品牌建设委员会,跟踪国内外相关产业品牌发展情况,推进集群内成员品牌建设。


相关文章

  • 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综述
  • 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综述 口向世聪 摘要:作为一种空问产业组织形式,产业集聚已成为许多国家.区域或城市经济的显著特征,并引起了经济学.经 济地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的广迁兴趣.本文从国外.国内两个层面八手,全面系统地回顾恶鲒了不同理论渊海的产 业 ...查看


  • 产业集群的分类
  • 论产业集群的基本分类 杨智华 摘要:根据产业集群内部产品价值链上不同企业之间的关系,将产业集群划分为"中小企业群生型"."龙头企业+网络型"和"MIMO型"等三种基本类型,并根据集 ...查看


  •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最新规划和趋势
  •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及其借鉴 一.全球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特点及趋势 全球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主要发达国家以通信.金融.物流.专业服务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已占全部服务业的50%,不仅改变了以往的服务业生产和经营方式,也带动了传统服务业 ...查看


  • 创新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探讨
  • 摘要:本文研究了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在不存在创新的前提下,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同样存在形成.发展.成熟及衰退4个过程:但是,由于集群自身具有竞争与协作的优势,导致竞争更容易发生,从而使得集群可以通过创新机制不断获得新生. 关键词:产业集群 生 ...查看


  • 借鉴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国际经验
  • 2008-6-20 创新型产业集群可以理解为以创新型企业和人才为主体,以知识或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品牌产品为主要内容,以创新组织网络和商业模式等为依托,以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文化为环境的产业集群.与模仿型产业集群相比,其创新程度较高:与劳动密集型 ...查看


  • 2015大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 大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大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一) 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 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建设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现代化的.功能完善的教育教学资源系统,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中学 ...查看


  • 产业集聚与全球生产网络
  • 产业集聚与全球生产网络 金融学: 王桦 1产业集聚的文献梳理 1.1影响较大的产业集聚理论 (1)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的外部规模经济理论 马歇尔(Marshall)是经济史上第一位对产业集聚现象进行专题讨论的经济学大师. 马歇尔(1964, ...查看


  • 现代制造服务业的发展模式及中国的发展策略
  • 23720124现代制造服务业的发展模式及中国的发展策略 浙江大学,杭州,郑州轻工业学院,郑州,1.310027暋暋2.450002 摘要:在分析现代制造服务业务模式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制造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查看


  • 国家竞争优势读书笔记
  • <国家竞争优势>读书笔记 本书核心思想及其架构体系 现代全球化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国家经济持续繁荣是困扰各国研究者和政界精英的难题,而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所著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正是为了回答"为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