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与内
控
OFACCOUNTING
基于ERP和全面预算管理的内部会计控制模式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摘
艾文国李红光杨永莉
要】在ERPR:P:(E:企业,资源,计划)三维流程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计划、控制对于全面预算管理和ERP的同等重要性以及全
信息流和资金流方面的一致性,利用内部会计控制理论和方法,以核心制造业的内部会计控制为研究对象,面预算管理和ERP在业务流、
为实施了ERP和全面预算管理的企业提供参考。提出了基于ERP和全面预算管理内部会计控制的三个层面方法,
【关键词】ERP;全面预算管理;内部会计控制
一、引言
ERP的发展已有将近20年的时间,自美国Gartner
Group公司第一
次提出ERP的概念,ERP就成为了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和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系统化的管理平台。之后系统观的ERP概念研究也指出ERP是面向供应链管理的并且集合企业内部所有资源进行有效计划与控制的集成化的管理信息系统。由此可以看出,计划和控制是ERP的重中之重,而经营业绩的考核评估也是在对计划的监督和控制的基础上进行的,控制又建立在计划的基础上,所以,计划就成了ERP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出发点。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由预算规划、编制、执行、控制、分析所组成的管理过程,是一个以标准化为基础的战略目标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同样是由计划开始,控制同样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过在业务流、信息流、资金流方程。同时,
面,ERP和全面预算管理也存在可以整合之处。然而,由于ERP系统业务处理的瞬时性以及全面预算管理计划的不可变性,财务计划的执行和控制就比较困难,如何在ERP和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二、ERP的“三维”模型
从系统观的ERP概念可以看出:供应链、资源和计划是ERP的三大主要要素,而企业是供应链的最小单元,因此可以用企业代替供应链。而ERP系统就是在企业的基础上,将所有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与控制的集成化的管理信息系统。所以,在ERP中,E(企
72
业)、R(资源)和P(计划)是三个相互交织而又具有独立意义的维度。从这三“三维”流程个维度建立的ERP系统的模型如图1所示。
对E(企业)、R(资源)、P(计划)三个维度的分析如下。
第一,E(企业)维强调ERP系统是以一条经营过程中的相互关联的各方,如供应商、制造企业、分销网络等集合而成的供应链为载体。ERP系统以核心制造企业为轴心,把供应链上、下游的协作伙伴看成是企业资源的一部分,通过信息的快速共享和有效传递,对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实施有效整合,从而实现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最终提高企业对市场动态变化的响应速度。
第二,R(资源)维突出ERP系统管理的对象是供应链上现有的资源。ERP
系统通过数据结构的统一,实现信息在供应链上企业间及企业各个不同部门间的迅速传递和实时联机处理,达到对业务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一体资金流与信息流化集成,保证业务流、在供应链上和核心制造企业内部流程之间的同步记录、同步传递和数据一致性,并为合理调配、控制、利用供应链上资源提供保障,从而实现供应链上企业资源管理的全面高效率。
第三,P(计划)维是ERP系统的核心维,也是ERP系统进行资源管理和实施内部控制的标准和目标。在整个供应链上,核心制造企业通过业务计划实现与供应商和经销商在信息流上的同步共享,又以与业务计划同步实时生成的资源计划对制造企业的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并实现业务流与资金流的传导;它体现标准化的管理理
会计之友2012年第11期
上
风险与内
控
OFACCOUNTING
基于ERP和全面预算管理的内部会计控制模式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摘
艾文国李红光杨永莉
要】在ERPR:P:(E:企业,资源,计划)三维流程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计划、控制对于全面预算管理和ERP的同等重要性以及全
信息流和资金流方面的一致性,利用内部会计控制理论和方法,以核心制造业的内部会计控制为研究对象,面预算管理和ERP在业务流、
为实施了ERP和全面预算管理的企业提供参考。提出了基于ERP和全面预算管理内部会计控制的三个层面方法,
【关键词】ERP;全面预算管理;内部会计控制
一、引言
ERP的发展已有将近20年的时间,自美国Gartner
Group公司第一
次提出ERP的概念,ERP就成为了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和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系统化的管理平台。之后系统观的ERP概念研究也指出ERP是面向供应链管理的并且集合企业内部所有资源进行有效计划与控制的集成化的管理信息系统。由此可以看出,计划和控制是ERP的重中之重,而经营业绩的考核评估也是在对计划的监督和控制的基础上进行的,控制又建立在计划的基础上,所以,计划就成了ERP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出发点。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由预算规划、编制、执行、控制、分析所组成的管理过程,是一个以标准化为基础的战略目标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同样是由计划开始,控制同样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过在业务流、信息流、资金流方程。同时,
面,ERP和全面预算管理也存在可以整合之处。然而,由于ERP系统业务处理的瞬时性以及全面预算管理计划的不可变性,财务计划的执行和控制就比较困难,如何在ERP和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二、ERP的“三维”模型
从系统观的ERP概念可以看出:供应链、资源和计划是ERP的三大主要要素,而企业是供应链的最小单元,因此可以用企业代替供应链。而ERP系统就是在企业的基础上,将所有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与控制的集成化的管理信息系统。所以,在ERP中,E(企
72
业)、R(资源)和P(计划)是三个相互交织而又具有独立意义的维度。从这三“三维”流程个维度建立的ERP系统的模型如图1所示。
对E(企业)、R(资源)、P(计划)三个维度的分析如下。
第一,E(企业)维强调ERP系统是以一条经营过程中的相互关联的各方,如供应商、制造企业、分销网络等集合而成的供应链为载体。ERP系统以核心制造企业为轴心,把供应链上、下游的协作伙伴看成是企业资源的一部分,通过信息的快速共享和有效传递,对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实施有效整合,从而实现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最终提高企业对市场动态变化的响应速度。
第二,R(资源)维突出ERP系统管理的对象是供应链上现有的资源。ERP
系统通过数据结构的统一,实现信息在供应链上企业间及企业各个不同部门间的迅速传递和实时联机处理,达到对业务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一体资金流与信息流化集成,保证业务流、在供应链上和核心制造企业内部流程之间的同步记录、同步传递和数据一致性,并为合理调配、控制、利用供应链上资源提供保障,从而实现供应链上企业资源管理的全面高效率。
第三,P(计划)维是ERP系统的核心维,也是ERP系统进行资源管理和实施内部控制的标准和目标。在整个供应链上,核心制造企业通过业务计划实现与供应商和经销商在信息流上的同步共享,又以与业务计划同步实时生成的资源计划对制造企业的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并实现业务流与资金流的传导;它体现标准化的管理理
会计之友2012年第11期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