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小学语文文本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段文字,论述了诗人观察和表现宇宙人生的态度和方法。其实这则文字所包含的思想,对我们解读文本也有着很深的启发。   一、走进文本,理清一条主线   文本作为作者思想和体验的载体,对它的价值和内涵的发掘,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初次接触文本,我们要抛开一切参考资料的束缚,潜心会文,反复诵读,读懂文章的内容,读出文章的情感,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独特体验。   1.解读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往往与文本的内容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有些标题常常是已经告诉或暗示了文章的内容,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看法及倾向性。我自己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一直让学生学会分析文本的题目,从中感知文本的一个初步内容,或者从中感触文本的基本思路,这也是我们初步让学生感知语言文字的一个前期准备。例如《将相和》。从这个题目中我们可以解读出以下内容:(1)这是一篇历史题材的故事;(2)将是武官,相是文官;(3)“和”是和好的意思,既然现在和好了,那么他们之前一定有过矛盾。从中也可以产生以下几个问题:(1)“将”“相”分别是谁?(2)造成将相不和的原因是什么?他们又是怎样和好的?简单的三个字,可以使我们得到解读文本的第一手材料。我们也可以循着这个思路去指导学生解读题目。   2.理清思路。任何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这个点其实就是作者要表达的一个意愿,也是文章的关键所在。从这个点切入文本也就理清了文章的主线。但是这个点,有的直接明了,有的隐含文中。这就需要教师理清头绪,以备在课堂教学中有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例如《草船借箭》是一篇传统的老课文,很多老师都是抓住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解读文本。再细心一点就会发现文中有十一个“诸葛亮说”,但只有一处的提示语是“诸葛亮笑着说”。诸葛亮为什么“笑”?就会成为教学全文的一个有力的切入点。也就是这一个“笑 ”成了贯穿全文的主线,因为诸葛亮的这一笑是在笑曹操的多疑而带给自己借箭的成功,这是讽刺的笑;是在笑鲁肃为人忠厚老实,守信用,又顾全大局,这是宽慰的笑;是在笑周瑜心胸狭窄,不顾全大局,无容人之量,处处想算计别人,结果真正上当的还是周瑜自己,这是胜利的笑;笑自己运筹于帷幄,决胜于千里,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这是自信的笑。而这些人物的个性特点也恰好就是文章所要理解的重点。   二、走出文本,多方位解读文本   任何一篇文学作品,都有它产生的背景,写作的缘由,要么是作者的亲身经历,要么是作者对现实生活以及人生的感悟等等。在完成对文本的初步理解之后,我们还必须跳出文本之外,高屋建瓴地审视文本。   1.广泛阅读   这里的阅读不再是狭义的阅读,而是要广泛地阅读与文本相关的书籍资料。语文老师一定要养成读书的习惯。读书要广博,不能只读第一类书,就是教学业务类的书。还要读第二类书——文学书,第三类书——大文化书。尤其是第三类书,经史子集,天文地理,要旁观涉猎,要成为一个‘杂家’。   2.对照原文   小学语文课本有很多课文是经过编者修改的,也有的是对照古文翻译过来的。编者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在教学时,如果我们能够与原文进行对照学习,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比如,《将相和》一课就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在编入教材时,编者删掉了原文的一些内容。《将相和》一文的开头是“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而《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的开头却是对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主要人物进行了介绍: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司马迁以人物介绍作为开头的做法不言而喻,就是要将二人最初的地位进行对比,因为这也是他们发生矛盾的直接导火索。在教学时,如果把这两段人物的介绍放进课堂,会使学生更能体会到廉颇自高自大,目空一切,从而更好地学习课文。   三、再次走进文本,挖掘人文内涵   再次回到文本时,我们还需要诵读文本,这时的诵读应该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不是单纯的自我理解和赏析,而是为了指导学生的阅读而读。教师要时时处处替学生着想,把自己的阅读思路转化为学生的阅读思路,把自己的阅读行为转化为课堂上的导读行为。   1.关注细节   叶圣陶先生在他的《语文教育二十韵》里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许多写事或以事写人的文章,文章结构严谨,前后连贯,交代的每一处小细节对事态发展或反映人物品质起着一定的作用。引导学生抓住细节进行感悟,可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焰,让学生的体会更深刻。例如《晏子使楚》一文,“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我让学生计算一下五尺大概有多高。通过计算,得出的结果是5尺约为167厘米。这样的高度足以让身材矮小的晏子大摇大摆地走进去。而晏子却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钻进去。”晏子这样说是否有些过分呢?问题一出,学生都纷纷议论起来。这时我告诉学生:“古代的长度和现在的长度是不一样的。根据科学家的考证,春秋时期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22.5厘米。同学们可以再来计算一下这个洞到底有多高?”学生马上兴奋起来。经过计算,学生发现这个洞居然只有112.5厘米,难怪晏子会说这是个狗洞。两次计算,使学生对楚王的狂妄自大认识更为深刻,也让学生感受到晏子说这是个狗洞的机智与巧妙。   2.深入主题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特点。价值取向是以某种价值观来作为自己行为和认知评判依据或标准。当我们再次回到文本时,必须把准价值取向,如果有所偏差,就会前功尽弃。拿柳宗元的《江雪》来说,“天这么冷,雪这么大,老翁为什么要出来钓鱼?”一位教师的课堂上,学生是这样回答的:“因为老翁家里穷,所以冒着严寒出来钓鱼。”“因为他是一个钓鱼迷。”“因为他刚跟家里人吵了一架,心情不好。”老师对这些学生的回答大家赞赏。很明显,这位教师对文本缺乏深层的解读,也把学生引进了一个死胡同。而另外一位老师的课堂,学生的回答却是如此的精彩:“老翁是在锻炼自己的意志。”“我觉得他是在告诉人们,他内心非常的孤独,因为我发现这首诗每一句的第一个字连起来是‘千万孤独’。”“其实是诗人借诗抒情,当时诗人被贬,虽前途未卜,但他有信心等待属于自己的春天。因此我觉得他是在钓一个春天,你想,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这位教师的成功不仅是因为他对《江雪》已有透彻的感悟和理解,更重要的是把握准确了文本的价值取向,所以才不至于让学生走向“歧途”。   (责任编辑 全 玲)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段文字,论述了诗人观察和表现宇宙人生的态度和方法。其实这则文字所包含的思想,对我们解读文本也有着很深的启发。   一、走进文本,理清一条主线   文本作为作者思想和体验的载体,对它的价值和内涵的发掘,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初次接触文本,我们要抛开一切参考资料的束缚,潜心会文,反复诵读,读懂文章的内容,读出文章的情感,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独特体验。   1.解读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往往与文本的内容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有些标题常常是已经告诉或暗示了文章的内容,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看法及倾向性。我自己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一直让学生学会分析文本的题目,从中感知文本的一个初步内容,或者从中感触文本的基本思路,这也是我们初步让学生感知语言文字的一个前期准备。例如《将相和》。从这个题目中我们可以解读出以下内容:(1)这是一篇历史题材的故事;(2)将是武官,相是文官;(3)“和”是和好的意思,既然现在和好了,那么他们之前一定有过矛盾。从中也可以产生以下几个问题:(1)“将”“相”分别是谁?(2)造成将相不和的原因是什么?他们又是怎样和好的?简单的三个字,可以使我们得到解读文本的第一手材料。我们也可以循着这个思路去指导学生解读题目。   2.理清思路。任何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这个点其实就是作者要表达的一个意愿,也是文章的关键所在。从这个点切入文本也就理清了文章的主线。但是这个点,有的直接明了,有的隐含文中。这就需要教师理清头绪,以备在课堂教学中有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例如《草船借箭》是一篇传统的老课文,很多老师都是抓住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解读文本。再细心一点就会发现文中有十一个“诸葛亮说”,但只有一处的提示语是“诸葛亮笑着说”。诸葛亮为什么“笑”?就会成为教学全文的一个有力的切入点。也就是这一个“笑 ”成了贯穿全文的主线,因为诸葛亮的这一笑是在笑曹操的多疑而带给自己借箭的成功,这是讽刺的笑;是在笑鲁肃为人忠厚老实,守信用,又顾全大局,这是宽慰的笑;是在笑周瑜心胸狭窄,不顾全大局,无容人之量,处处想算计别人,结果真正上当的还是周瑜自己,这是胜利的笑;笑自己运筹于帷幄,决胜于千里,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这是自信的笑。而这些人物的个性特点也恰好就是文章所要理解的重点。   二、走出文本,多方位解读文本   任何一篇文学作品,都有它产生的背景,写作的缘由,要么是作者的亲身经历,要么是作者对现实生活以及人生的感悟等等。在完成对文本的初步理解之后,我们还必须跳出文本之外,高屋建瓴地审视文本。   1.广泛阅读   这里的阅读不再是狭义的阅读,而是要广泛地阅读与文本相关的书籍资料。语文老师一定要养成读书的习惯。读书要广博,不能只读第一类书,就是教学业务类的书。还要读第二类书——文学书,第三类书——大文化书。尤其是第三类书,经史子集,天文地理,要旁观涉猎,要成为一个‘杂家’。   2.对照原文   小学语文课本有很多课文是经过编者修改的,也有的是对照古文翻译过来的。编者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在教学时,如果我们能够与原文进行对照学习,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比如,《将相和》一课就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在编入教材时,编者删掉了原文的一些内容。《将相和》一文的开头是“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而《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的开头却是对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主要人物进行了介绍: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司马迁以人物介绍作为开头的做法不言而喻,就是要将二人最初的地位进行对比,因为这也是他们发生矛盾的直接导火索。在教学时,如果把这两段人物的介绍放进课堂,会使学生更能体会到廉颇自高自大,目空一切,从而更好地学习课文。   三、再次走进文本,挖掘人文内涵   再次回到文本时,我们还需要诵读文本,这时的诵读应该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不是单纯的自我理解和赏析,而是为了指导学生的阅读而读。教师要时时处处替学生着想,把自己的阅读思路转化为学生的阅读思路,把自己的阅读行为转化为课堂上的导读行为。   1.关注细节   叶圣陶先生在他的《语文教育二十韵》里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许多写事或以事写人的文章,文章结构严谨,前后连贯,交代的每一处小细节对事态发展或反映人物品质起着一定的作用。引导学生抓住细节进行感悟,可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焰,让学生的体会更深刻。例如《晏子使楚》一文,“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我让学生计算一下五尺大概有多高。通过计算,得出的结果是5尺约为167厘米。这样的高度足以让身材矮小的晏子大摇大摆地走进去。而晏子却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钻进去。”晏子这样说是否有些过分呢?问题一出,学生都纷纷议论起来。这时我告诉学生:“古代的长度和现在的长度是不一样的。根据科学家的考证,春秋时期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22.5厘米。同学们可以再来计算一下这个洞到底有多高?”学生马上兴奋起来。经过计算,学生发现这个洞居然只有112.5厘米,难怪晏子会说这是个狗洞。两次计算,使学生对楚王的狂妄自大认识更为深刻,也让学生感受到晏子说这是个狗洞的机智与巧妙。   2.深入主题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特点。价值取向是以某种价值观来作为自己行为和认知评判依据或标准。当我们再次回到文本时,必须把准价值取向,如果有所偏差,就会前功尽弃。拿柳宗元的《江雪》来说,“天这么冷,雪这么大,老翁为什么要出来钓鱼?”一位教师的课堂上,学生是这样回答的:“因为老翁家里穷,所以冒着严寒出来钓鱼。”“因为他是一个钓鱼迷。”“因为他刚跟家里人吵了一架,心情不好。”老师对这些学生的回答大家赞赏。很明显,这位教师对文本缺乏深层的解读,也把学生引进了一个死胡同。而另外一位老师的课堂,学生的回答却是如此的精彩:“老翁是在锻炼自己的意志。”“我觉得他是在告诉人们,他内心非常的孤独,因为我发现这首诗每一句的第一个字连起来是‘千万孤独’。”“其实是诗人借诗抒情,当时诗人被贬,虽前途未卜,但他有信心等待属于自己的春天。因此我觉得他是在钓一个春天,你想,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这位教师的成功不仅是因为他对《江雪》已有透彻的感悟和理解,更重要的是把握准确了文本的价值取向,所以才不至于让学生走向“歧途”。   (责任编辑 全 玲)


相关文章

  • 阅读教学应该教什么
  •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教什么 47号 刘俊涛 (皇甫阿诺老师讲课内容为选题) [摘 要]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 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鉴于阅读的重要性, 教师就要在教学中确定应该教什么, 通过解读文本,结合课程目标,培养学 ...查看


  • 对小学语文教材解读的几点认识
  • 对小学语文教材解读的几点认识 1."教材解读":指的就是备课环节的备教材,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 二."一一三三五"语文教材解读模式 1.树立一个教材解读观:终生备课观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 ...查看


  • 小学语文教学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摘 要 小学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在整个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小学语文学科的独特任务是进行母语教育,为学生的发展奠定最初的语言基础,并担负着传承祖国文化的重任.做好小学语文教学,变的更为重要,本文主要是总结了自己的教学经验 ...查看


  • 王崧舟 文章1
  • 王崧舟1 徜徉在语言之途 --关于"文本细读"的对话 [对话背景] 2005年7月,王崧舟老师在一次题为<文本细读,徜徉在语言之途>的专题报告中,在中国小语界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文本细读"的 ...查看


  • 浅谈怎样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
  • 关于文本细读 "细读",顾名思义,就是仔细地.认真地阅读.这里的"文本"特指我们的课文.我们今天所说的"文本细读"一是指老师要加强文本细读,二是指老师要学会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 ...查看


  • 校本培训资料2011下4
  • 校本培训资料2011下 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现在的语文课堂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费时多而收效微"的状况.拿阅读教学来说,一个是内容太多.太杂,老师驾驭不了,加上怕漏教了偏偏又考到了,于是无论是"西瓜&quo ...查看


  • 小学语文文本解读
  • 小学语文文本解读 教好语文首先要感悟好文本.于永正老师说过:"最好的备课是感悟好课文"小学语文是以一篇篇文章为载体,教材的选文经过细细斟酌,可以说选文经典,这些文章蕴含着激荡饱满的感情,有着丰富多彩的意境,千锤百炼的语言 ...查看


  • 小学阅读教学策略论文
  • 写作的教学策略 (一)从引导学生观察入手,帮助学生丰富习作的素材 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积累作文素材是中小学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四学段的写作目标中提出:"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 ...查看


  •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生命化"
  •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生命化" 小学教育 张颖 语文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占据着很大的比重,阅读有着认识字词句.提升理解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的多方面综合作用.不管是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是在考试中,阅读都是收到广泛关注的焦点.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