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段文字,论述了诗人观察和表现宇宙人生的态度和方法。其实这则文字所包含的思想,对我们解读文本也有着很深的启发。 一、走进文本,理清一条主线 文本作为作者思想和体验的载体,对它的价值和内涵的发掘,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初次接触文本,我们要抛开一切参考资料的束缚,潜心会文,反复诵读,读懂文章的内容,读出文章的情感,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独特体验。 1.解读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往往与文本的内容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有些标题常常是已经告诉或暗示了文章的内容,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看法及倾向性。我自己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一直让学生学会分析文本的题目,从中感知文本的一个初步内容,或者从中感触文本的基本思路,这也是我们初步让学生感知语言文字的一个前期准备。例如《将相和》。从这个题目中我们可以解读出以下内容:(1)这是一篇历史题材的故事;(2)将是武官,相是文官;(3)“和”是和好的意思,既然现在和好了,那么他们之前一定有过矛盾。从中也可以产生以下几个问题:(1)“将”“相”分别是谁?(2)造成将相不和的原因是什么?他们又是怎样和好的?简单的三个字,可以使我们得到解读文本的第一手材料。我们也可以循着这个思路去指导学生解读题目。 2.理清思路。任何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这个点其实就是作者要表达的一个意愿,也是文章的关键所在。从这个点切入文本也就理清了文章的主线。但是这个点,有的直接明了,有的隐含文中。这就需要教师理清头绪,以备在课堂教学中有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例如《草船借箭》是一篇传统的老课文,很多老师都是抓住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解读文本。再细心一点就会发现文中有十一个“诸葛亮说”,但只有一处的提示语是“诸葛亮笑着说”。诸葛亮为什么“笑”?就会成为教学全文的一个有力的切入点。也就是这一个“笑 ”成了贯穿全文的主线,因为诸葛亮的这一笑是在笑曹操的多疑而带给自己借箭的成功,这是讽刺的笑;是在笑鲁肃为人忠厚老实,守信用,又顾全大局,这是宽慰的笑;是在笑周瑜心胸狭窄,不顾全大局,无容人之量,处处想算计别人,结果真正上当的还是周瑜自己,这是胜利的笑;笑自己运筹于帷幄,决胜于千里,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这是自信的笑。而这些人物的个性特点也恰好就是文章所要理解的重点。 二、走出文本,多方位解读文本 任何一篇文学作品,都有它产生的背景,写作的缘由,要么是作者的亲身经历,要么是作者对现实生活以及人生的感悟等等。在完成对文本的初步理解之后,我们还必须跳出文本之外,高屋建瓴地审视文本。 1.广泛阅读 这里的阅读不再是狭义的阅读,而是要广泛地阅读与文本相关的书籍资料。语文老师一定要养成读书的习惯。读书要广博,不能只读第一类书,就是教学业务类的书。还要读第二类书——文学书,第三类书——大文化书。尤其是第三类书,经史子集,天文地理,要旁观涉猎,要成为一个‘杂家’。 2.对照原文 小学语文课本有很多课文是经过编者修改的,也有的是对照古文翻译过来的。编者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在教学时,如果我们能够与原文进行对照学习,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比如,《将相和》一课就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在编入教材时,编者删掉了原文的一些内容。《将相和》一文的开头是“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而《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的开头却是对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主要人物进行了介绍: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司马迁以人物介绍作为开头的做法不言而喻,就是要将二人最初的地位进行对比,因为这也是他们发生矛盾的直接导火索。在教学时,如果把这两段人物的介绍放进课堂,会使学生更能体会到廉颇自高自大,目空一切,从而更好地学习课文。 三、再次走进文本,挖掘人文内涵 再次回到文本时,我们还需要诵读文本,这时的诵读应该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不是单纯的自我理解和赏析,而是为了指导学生的阅读而读。教师要时时处处替学生着想,把自己的阅读思路转化为学生的阅读思路,把自己的阅读行为转化为课堂上的导读行为。 1.关注细节 叶圣陶先生在他的《语文教育二十韵》里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许多写事或以事写人的文章,文章结构严谨,前后连贯,交代的每一处小细节对事态发展或反映人物品质起着一定的作用。引导学生抓住细节进行感悟,可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焰,让学生的体会更深刻。例如《晏子使楚》一文,“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我让学生计算一下五尺大概有多高。通过计算,得出的结果是5尺约为167厘米。这样的高度足以让身材矮小的晏子大摇大摆地走进去。而晏子却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钻进去。”晏子这样说是否有些过分呢?问题一出,学生都纷纷议论起来。这时我告诉学生:“古代的长度和现在的长度是不一样的。根据科学家的考证,春秋时期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22.5厘米。同学们可以再来计算一下这个洞到底有多高?”学生马上兴奋起来。经过计算,学生发现这个洞居然只有112.5厘米,难怪晏子会说这是个狗洞。两次计算,使学生对楚王的狂妄自大认识更为深刻,也让学生感受到晏子说这是个狗洞的机智与巧妙。 2.深入主题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特点。价值取向是以某种价值观来作为自己行为和认知评判依据或标准。当我们再次回到文本时,必须把准价值取向,如果有所偏差,就会前功尽弃。拿柳宗元的《江雪》来说,“天这么冷,雪这么大,老翁为什么要出来钓鱼?”一位教师的课堂上,学生是这样回答的:“因为老翁家里穷,所以冒着严寒出来钓鱼。”“因为他是一个钓鱼迷。”“因为他刚跟家里人吵了一架,心情不好。”老师对这些学生的回答大家赞赏。很明显,这位教师对文本缺乏深层的解读,也把学生引进了一个死胡同。而另外一位老师的课堂,学生的回答却是如此的精彩:“老翁是在锻炼自己的意志。”“我觉得他是在告诉人们,他内心非常的孤独,因为我发现这首诗每一句的第一个字连起来是‘千万孤独’。”“其实是诗人借诗抒情,当时诗人被贬,虽前途未卜,但他有信心等待属于自己的春天。因此我觉得他是在钓一个春天,你想,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这位教师的成功不仅是因为他对《江雪》已有透彻的感悟和理解,更重要的是把握准确了文本的价值取向,所以才不至于让学生走向“歧途”。 (责任编辑 全 玲)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段文字,论述了诗人观察和表现宇宙人生的态度和方法。其实这则文字所包含的思想,对我们解读文本也有着很深的启发。 一、走进文本,理清一条主线 文本作为作者思想和体验的载体,对它的价值和内涵的发掘,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初次接触文本,我们要抛开一切参考资料的束缚,潜心会文,反复诵读,读懂文章的内容,读出文章的情感,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独特体验。 1.解读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往往与文本的内容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有些标题常常是已经告诉或暗示了文章的内容,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看法及倾向性。我自己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一直让学生学会分析文本的题目,从中感知文本的一个初步内容,或者从中感触文本的基本思路,这也是我们初步让学生感知语言文字的一个前期准备。例如《将相和》。从这个题目中我们可以解读出以下内容:(1)这是一篇历史题材的故事;(2)将是武官,相是文官;(3)“和”是和好的意思,既然现在和好了,那么他们之前一定有过矛盾。从中也可以产生以下几个问题:(1)“将”“相”分别是谁?(2)造成将相不和的原因是什么?他们又是怎样和好的?简单的三个字,可以使我们得到解读文本的第一手材料。我们也可以循着这个思路去指导学生解读题目。 2.理清思路。任何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这个点其实就是作者要表达的一个意愿,也是文章的关键所在。从这个点切入文本也就理清了文章的主线。但是这个点,有的直接明了,有的隐含文中。这就需要教师理清头绪,以备在课堂教学中有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例如《草船借箭》是一篇传统的老课文,很多老师都是抓住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解读文本。再细心一点就会发现文中有十一个“诸葛亮说”,但只有一处的提示语是“诸葛亮笑着说”。诸葛亮为什么“笑”?就会成为教学全文的一个有力的切入点。也就是这一个“笑 ”成了贯穿全文的主线,因为诸葛亮的这一笑是在笑曹操的多疑而带给自己借箭的成功,这是讽刺的笑;是在笑鲁肃为人忠厚老实,守信用,又顾全大局,这是宽慰的笑;是在笑周瑜心胸狭窄,不顾全大局,无容人之量,处处想算计别人,结果真正上当的还是周瑜自己,这是胜利的笑;笑自己运筹于帷幄,决胜于千里,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这是自信的笑。而这些人物的个性特点也恰好就是文章所要理解的重点。 二、走出文本,多方位解读文本 任何一篇文学作品,都有它产生的背景,写作的缘由,要么是作者的亲身经历,要么是作者对现实生活以及人生的感悟等等。在完成对文本的初步理解之后,我们还必须跳出文本之外,高屋建瓴地审视文本。 1.广泛阅读 这里的阅读不再是狭义的阅读,而是要广泛地阅读与文本相关的书籍资料。语文老师一定要养成读书的习惯。读书要广博,不能只读第一类书,就是教学业务类的书。还要读第二类书——文学书,第三类书——大文化书。尤其是第三类书,经史子集,天文地理,要旁观涉猎,要成为一个‘杂家’。 2.对照原文 小学语文课本有很多课文是经过编者修改的,也有的是对照古文翻译过来的。编者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在教学时,如果我们能够与原文进行对照学习,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比如,《将相和》一课就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在编入教材时,编者删掉了原文的一些内容。《将相和》一文的开头是“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而《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的开头却是对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主要人物进行了介绍: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司马迁以人物介绍作为开头的做法不言而喻,就是要将二人最初的地位进行对比,因为这也是他们发生矛盾的直接导火索。在教学时,如果把这两段人物的介绍放进课堂,会使学生更能体会到廉颇自高自大,目空一切,从而更好地学习课文。 三、再次走进文本,挖掘人文内涵 再次回到文本时,我们还需要诵读文本,这时的诵读应该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不是单纯的自我理解和赏析,而是为了指导学生的阅读而读。教师要时时处处替学生着想,把自己的阅读思路转化为学生的阅读思路,把自己的阅读行为转化为课堂上的导读行为。 1.关注细节 叶圣陶先生在他的《语文教育二十韵》里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许多写事或以事写人的文章,文章结构严谨,前后连贯,交代的每一处小细节对事态发展或反映人物品质起着一定的作用。引导学生抓住细节进行感悟,可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焰,让学生的体会更深刻。例如《晏子使楚》一文,“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我让学生计算一下五尺大概有多高。通过计算,得出的结果是5尺约为167厘米。这样的高度足以让身材矮小的晏子大摇大摆地走进去。而晏子却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钻进去。”晏子这样说是否有些过分呢?问题一出,学生都纷纷议论起来。这时我告诉学生:“古代的长度和现在的长度是不一样的。根据科学家的考证,春秋时期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22.5厘米。同学们可以再来计算一下这个洞到底有多高?”学生马上兴奋起来。经过计算,学生发现这个洞居然只有112.5厘米,难怪晏子会说这是个狗洞。两次计算,使学生对楚王的狂妄自大认识更为深刻,也让学生感受到晏子说这是个狗洞的机智与巧妙。 2.深入主题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特点。价值取向是以某种价值观来作为自己行为和认知评判依据或标准。当我们再次回到文本时,必须把准价值取向,如果有所偏差,就会前功尽弃。拿柳宗元的《江雪》来说,“天这么冷,雪这么大,老翁为什么要出来钓鱼?”一位教师的课堂上,学生是这样回答的:“因为老翁家里穷,所以冒着严寒出来钓鱼。”“因为他是一个钓鱼迷。”“因为他刚跟家里人吵了一架,心情不好。”老师对这些学生的回答大家赞赏。很明显,这位教师对文本缺乏深层的解读,也把学生引进了一个死胡同。而另外一位老师的课堂,学生的回答却是如此的精彩:“老翁是在锻炼自己的意志。”“我觉得他是在告诉人们,他内心非常的孤独,因为我发现这首诗每一句的第一个字连起来是‘千万孤独’。”“其实是诗人借诗抒情,当时诗人被贬,虽前途未卜,但他有信心等待属于自己的春天。因此我觉得他是在钓一个春天,你想,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这位教师的成功不仅是因为他对《江雪》已有透彻的感悟和理解,更重要的是把握准确了文本的价值取向,所以才不至于让学生走向“歧途”。 (责任编辑 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