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中心创建本质安全型
单位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矿九届三次职代会精神,进一步创新加强安全管理,不断提升安全发展水平,根据潞矿常煤安字[2012]1号、3号文件,为全矿职工打造平安、和谐、幸福工作生活环境,进一步强化后勤中心安全管理工作,加快我矿建设潞安第一品牌矿的步伐,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强化提升“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不断增强抓好安全的自觉性,以从源头杜绝重大事故为重点,以自主安全、本质安全为目标,狠抓行为安全和环境安全,进一步创新安全工作理念,加快本质安全、幸福常村建设步伐。
二、安全工作目标
1、坚决杜绝轻伤以上事故,力争实现轻伤事故为零。
2、确保全矿饮用水24小时安全供给。
3、确保锅炉安全运行。
4、坚决杜绝食物中毒事故。
5、杜绝因水温过高、通风不良,造成职工洗浴晕塘、烫伤事故发生。
6、杜绝化学药品、毒品的责任事故。
7、杜绝液化气爆炸事故。
8、确保机电设备完好率在98%以上。
三、成立领导组
组 长:辛志清 李建山
副组长:杨俊德 李先兰 姚晓华 吴利文 许敏红
姚建军 李金虎 倪丽萍
成 员:李荣刚 马晓宁 孙红飞 赵永峰 王双双 陈天顺 王 彤 胡艳琴
四、职责范围
组 长:全面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的组织、协调、落实和考核。 副组长:对分管范围内的各项工作,做好组织、动态巡查、考核和管理事宜。
成 员:具体实施好本部门、本单位的各项工作。
五、责任划分
1、供水队确保井下、井上生产用水的正常供应,确保全矿饮用水的安全供给。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每季进行一次水质化验。(主体责任人:马晓宁;监管责任人:李先兰)。
2、供暖队负责保证矿区、生活区的安全供暖工作,保证主、副井冬季生产的正常运行;确保20吨锅炉监测系统的安全运行,保质保量完成工人村交换站设备、全矿供暖管网及供暖设施的安全运行及检修任务。(主体责任人:李荣刚;监管责任人:李先兰)。
3、职工澡塘要保证井下一、二线和生产连队职工的正常洗浴,保证吊篮的安全使用,水温正常供应,浴池标准注水等。(主体责任
人:姚晓华;监管责任人:姚晓华)。
4、餐饮中心和食堂队保证对原材料购进、验收、制作的严格管理,坚决杜绝三无产品,对进货商每半年进行一次招标,每月召开一次进货商专题会,保障饭菜质量,确保不发生食物中毒事故,认真做好为全矿职工的安全饮食服务工作。(主体责任人:王双双、赵永峰;监管责任人:吴利文)。
5、公寓队要加强职工宿舍的管理,对外来人员实行有效证件登记制度,并做好各项工作有关记录,保证为职工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住宿环境。(主体责任人:孙红飞;监管责任人:杨俊德)。
6、环卫队做好矿区卫生的保洁工作,加强对环卫人员的安全教育,保证环卫工在工作时间穿工作服,确保人员人身安全。(主体责任人:陈天顺;监管责任人:杨俊德)。
7、液化气站负责全矿石油液化气的安全供应工作,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保证每日库检漏气、通风,三年一次进行钢瓶检验。(主体责任人:王 彤;监管责任人:杨俊德)。
8、各办公室负责本部门安全管理工作,并制定本部门安全措施。(主体责任人:许敏红、姚建军、李金虎、倪丽萍、胡艳琴)
9、后勤中心负责后勤基层队组的全面检查、监督和管理工作。(主体责任人:后勤中心主任、书记、各副主任、督察员)。
六、实施步骤
根据潞矿常煤安字[2012]3号文件精神,后勤中心创建本质安全型单位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创建试点阶段(2012年1月--2013年6月底)
围绕我矿2015年建成本质安全型矿井的总体目标,结合后勤中心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要在各队组中积极广泛、深入开展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宣传、发动工作,力争达到本质安全型建设示范单位标准。
第二阶段:全面推进阶段(2013年6月--2014年底)
采取现场观摩、互动学习、选树典范、鞭策后进等手段,营造建示范、树标杆、找差距、共促进、齐争先的良好氛围。
第三阶段:整体达标阶段(2014年初--2015年底)
2015年底建成本质安全、幸福常村。真正做到“人员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安全无事故”,实现“安全作业、健康工作、幸福生活”,实现本质安全的目标。
七、主要任务
(一)全面加快源头安全体系建设
1、在大型机电设备的维护,特别是特种设备的管理,如锅炉、交换器、电梯、液化气瓶等设施要与相关科室(机电科)密切配合,确保招标安装运行,高技术、高质量的安全监督工作要执行到位。
2、后勤保障系统每周一对重要运行设备进行检查,指定队组设备包维护、包检查、包落实,队组实行周六设备巡回检查维护,确保设备安全完好运行。
3、严格各种材料采购质量性能管理。在采购时货比三家,从源头上控制成本;货比三家对市场价格进行调研查访,对采购成本进
行核算,杜绝采购中的暗箱操作现象;在制作过程中加强管理,降低经营成本;明确规定食堂为福利型经营;另外,成立食品和环境卫生综合检查组,每天对各食堂的环境卫生、饭菜质量、饭菜价格、服务态度等进行检查、评比;要求食堂一天两消毒,在仓库加设防鼠台,在成品上加盖防蝇罩;每月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征求职工对食堂工作的意见,并不断改进。
4、严格各种技术设计管理。各队组及技术组要坚持“本质安全与经济可行”相统一的设计原则,经一步加强现场调研、工程设计、措施贯彻等技术管理,确保各种设计、措施标准先进、安全可靠、可行有效、执行到位,不断增强技术管理的指导性、针对性、有效性。
5、提高人员准入门槛,严把人员准入关。特别是餐饮中心、环卫队等临时工较多的岗位及场所,对新招人员实行严格准入管理,确保从业人员健康水平、综合素质,从源头保证安全。
(二)全面加快行为控制体系建设
进一步规范职工作业行为。紧紧抓住安全意识强化、安全行为规范、安全习惯养成三个重要环节,坚持开展理念教育、行为规范与习惯养成,构建规范化、常态化、持续化的工作格局,不断提升职工安全素质。
加强质量标准化建设,创建本质安全的作业环境。特别是两塘(堂)一舍星级标准化建设,使各项工作都能达到星级化标准要求。
(三)全面加快安全文化体系建设
充分利用一切条件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尽可能地帮助职工解决后顾之忧,让员工轻装上阵,在生产中保持旺盛的精神状态,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误判断和误操作,从而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比如将员工创作的安全书画展示在公寓大厅内,让员工时刻牢记安全。同时,在服务人员中开展“微笑服务大使”竞赛活动,用“温情”感化井下员工,进一步增强了员工的安全自觉性。
(四)全面加快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为了保证后勤中心各科队在为我矿的生产、生活服务中,不发生突发安全事故,提高紧急情况下处置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相互间的协作能力,使事故的危害降到最低,损失最小,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矿上的相关规定,结合后勤中心各科队工作的实际情况,应及时修订各队组《应急预案》。用于指导、预防、处置在常村矿工业区、生活区发生的,设及后勤中心各队组(供暖、供水、两塘(堂) 一舍)突发的公共性事件,当事件一旦发生,领导组应立即启动,同时相应事件单位的应急预案启动。
八、激励约束机制
在后勤各队组中加大创建的激励力度,对开展积极的队组、班组积极上报矿安监部门争取早日挂牌,并予以适当奖励。
后勤中心
二O 一二年二月
后勤中心创建本质安全型
单位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矿九届三次职代会精神,进一步创新加强安全管理,不断提升安全发展水平,根据潞矿常煤安字[2012]1号、3号文件,为全矿职工打造平安、和谐、幸福工作生活环境,进一步强化后勤中心安全管理工作,加快我矿建设潞安第一品牌矿的步伐,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强化提升“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不断增强抓好安全的自觉性,以从源头杜绝重大事故为重点,以自主安全、本质安全为目标,狠抓行为安全和环境安全,进一步创新安全工作理念,加快本质安全、幸福常村建设步伐。
二、安全工作目标
1、坚决杜绝轻伤以上事故,力争实现轻伤事故为零。
2、确保全矿饮用水24小时安全供给。
3、确保锅炉安全运行。
4、坚决杜绝食物中毒事故。
5、杜绝因水温过高、通风不良,造成职工洗浴晕塘、烫伤事故发生。
6、杜绝化学药品、毒品的责任事故。
7、杜绝液化气爆炸事故。
8、确保机电设备完好率在98%以上。
三、成立领导组
组 长:辛志清 李建山
副组长:杨俊德 李先兰 姚晓华 吴利文 许敏红
姚建军 李金虎 倪丽萍
成 员:李荣刚 马晓宁 孙红飞 赵永峰 王双双 陈天顺 王 彤 胡艳琴
四、职责范围
组 长:全面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的组织、协调、落实和考核。 副组长:对分管范围内的各项工作,做好组织、动态巡查、考核和管理事宜。
成 员:具体实施好本部门、本单位的各项工作。
五、责任划分
1、供水队确保井下、井上生产用水的正常供应,确保全矿饮用水的安全供给。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每季进行一次水质化验。(主体责任人:马晓宁;监管责任人:李先兰)。
2、供暖队负责保证矿区、生活区的安全供暖工作,保证主、副井冬季生产的正常运行;确保20吨锅炉监测系统的安全运行,保质保量完成工人村交换站设备、全矿供暖管网及供暖设施的安全运行及检修任务。(主体责任人:李荣刚;监管责任人:李先兰)。
3、职工澡塘要保证井下一、二线和生产连队职工的正常洗浴,保证吊篮的安全使用,水温正常供应,浴池标准注水等。(主体责任
人:姚晓华;监管责任人:姚晓华)。
4、餐饮中心和食堂队保证对原材料购进、验收、制作的严格管理,坚决杜绝三无产品,对进货商每半年进行一次招标,每月召开一次进货商专题会,保障饭菜质量,确保不发生食物中毒事故,认真做好为全矿职工的安全饮食服务工作。(主体责任人:王双双、赵永峰;监管责任人:吴利文)。
5、公寓队要加强职工宿舍的管理,对外来人员实行有效证件登记制度,并做好各项工作有关记录,保证为职工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住宿环境。(主体责任人:孙红飞;监管责任人:杨俊德)。
6、环卫队做好矿区卫生的保洁工作,加强对环卫人员的安全教育,保证环卫工在工作时间穿工作服,确保人员人身安全。(主体责任人:陈天顺;监管责任人:杨俊德)。
7、液化气站负责全矿石油液化气的安全供应工作,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保证每日库检漏气、通风,三年一次进行钢瓶检验。(主体责任人:王 彤;监管责任人:杨俊德)。
8、各办公室负责本部门安全管理工作,并制定本部门安全措施。(主体责任人:许敏红、姚建军、李金虎、倪丽萍、胡艳琴)
9、后勤中心负责后勤基层队组的全面检查、监督和管理工作。(主体责任人:后勤中心主任、书记、各副主任、督察员)。
六、实施步骤
根据潞矿常煤安字[2012]3号文件精神,后勤中心创建本质安全型单位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创建试点阶段(2012年1月--2013年6月底)
围绕我矿2015年建成本质安全型矿井的总体目标,结合后勤中心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要在各队组中积极广泛、深入开展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宣传、发动工作,力争达到本质安全型建设示范单位标准。
第二阶段:全面推进阶段(2013年6月--2014年底)
采取现场观摩、互动学习、选树典范、鞭策后进等手段,营造建示范、树标杆、找差距、共促进、齐争先的良好氛围。
第三阶段:整体达标阶段(2014年初--2015年底)
2015年底建成本质安全、幸福常村。真正做到“人员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安全无事故”,实现“安全作业、健康工作、幸福生活”,实现本质安全的目标。
七、主要任务
(一)全面加快源头安全体系建设
1、在大型机电设备的维护,特别是特种设备的管理,如锅炉、交换器、电梯、液化气瓶等设施要与相关科室(机电科)密切配合,确保招标安装运行,高技术、高质量的安全监督工作要执行到位。
2、后勤保障系统每周一对重要运行设备进行检查,指定队组设备包维护、包检查、包落实,队组实行周六设备巡回检查维护,确保设备安全完好运行。
3、严格各种材料采购质量性能管理。在采购时货比三家,从源头上控制成本;货比三家对市场价格进行调研查访,对采购成本进
行核算,杜绝采购中的暗箱操作现象;在制作过程中加强管理,降低经营成本;明确规定食堂为福利型经营;另外,成立食品和环境卫生综合检查组,每天对各食堂的环境卫生、饭菜质量、饭菜价格、服务态度等进行检查、评比;要求食堂一天两消毒,在仓库加设防鼠台,在成品上加盖防蝇罩;每月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征求职工对食堂工作的意见,并不断改进。
4、严格各种技术设计管理。各队组及技术组要坚持“本质安全与经济可行”相统一的设计原则,经一步加强现场调研、工程设计、措施贯彻等技术管理,确保各种设计、措施标准先进、安全可靠、可行有效、执行到位,不断增强技术管理的指导性、针对性、有效性。
5、提高人员准入门槛,严把人员准入关。特别是餐饮中心、环卫队等临时工较多的岗位及场所,对新招人员实行严格准入管理,确保从业人员健康水平、综合素质,从源头保证安全。
(二)全面加快行为控制体系建设
进一步规范职工作业行为。紧紧抓住安全意识强化、安全行为规范、安全习惯养成三个重要环节,坚持开展理念教育、行为规范与习惯养成,构建规范化、常态化、持续化的工作格局,不断提升职工安全素质。
加强质量标准化建设,创建本质安全的作业环境。特别是两塘(堂)一舍星级标准化建设,使各项工作都能达到星级化标准要求。
(三)全面加快安全文化体系建设
充分利用一切条件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尽可能地帮助职工解决后顾之忧,让员工轻装上阵,在生产中保持旺盛的精神状态,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误判断和误操作,从而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比如将员工创作的安全书画展示在公寓大厅内,让员工时刻牢记安全。同时,在服务人员中开展“微笑服务大使”竞赛活动,用“温情”感化井下员工,进一步增强了员工的安全自觉性。
(四)全面加快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为了保证后勤中心各科队在为我矿的生产、生活服务中,不发生突发安全事故,提高紧急情况下处置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相互间的协作能力,使事故的危害降到最低,损失最小,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矿上的相关规定,结合后勤中心各科队工作的实际情况,应及时修订各队组《应急预案》。用于指导、预防、处置在常村矿工业区、生活区发生的,设及后勤中心各队组(供暖、供水、两塘(堂) 一舍)突发的公共性事件,当事件一旦发生,领导组应立即启动,同时相应事件单位的应急预案启动。
八、激励约束机制
在后勤各队组中加大创建的激励力度,对开展积极的队组、班组积极上报矿安监部门争取早日挂牌,并予以适当奖励。
后勤中心
二O 一二年二月